1、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本进行深入研究
1.1语文教材能够做到对教学目标的明确
新课改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具有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学教材。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来实现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就必须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来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与理解。只有做到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够做到对语文教学重点内容及教学目标的明确,并且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合理开发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找出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若是教师自己都不能够做到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不理解编写者所明确的知识与要求学生所掌握的内容,就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差错,给整个教学过程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出一些工具性,还需要做到人文性,并且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其两者都能够做到具体的呈现出来,使其能够落实在语言文字之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是与文字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教学的鹅过程中,一旦出现语文离开文字的情况,就会导致语文学科本质的丧失。使得工具性及人为性都无法做到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对教材的熟悉与理解,使其能够发挥出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1.2研究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必须内容
笔者在这些年的执教过程中,对语文课本中所出现的每一篇新课文,都会首先来将其进行通读一遍,然后再通过分段及查阅材料的方式来对课文及词语进行理解。在学习这些词语的时候,笔者都会将其近义词、反义词进行标注出来,并且结合笔者对生活与课文的理解来进行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还会根据探索方法的不同来对其进行标注出来。对于那些使用词典等工具来进行解决的词语,需要通过使用对字典的查询,将其字义都注明在书上,这样就能够在阅读的时候,避免障碍的发生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存在了。另外在对参考资料进行使用的时候,笔者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将其对文章的结构分析给记录下来,并放在文章的段末出来进行学习。为了能够对重点词句进行表述,因此笔者都会将其记录在词语的旁边。当一些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时候,笔者再开始对教案进行撰写,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2、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1设置情景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发现者与研究者。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将孩子的这一天性给展现出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给可以自由的去进行探索与发展,并且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置的方法来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去,做到对学生的探索与求知欲望的激发,使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给运用起来。

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能对学生的注意力做到吸引。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心上的喜悦,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的探索产生兴趣。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课文来让学生发挥想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2.2设置情景时需要做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提出远比一个问题的解决要重要。目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在提倡创新教育。但要想真正的做到创新,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培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篇新学习的文章,不管是对文章主题的提炼,还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都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增加学习的效果。教育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对面临的问题做到有效的提出。
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做到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且需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通过一些案例来给学生一些思维上的启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要对学生做到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自主的来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要有着包容的态度来对其进行接受。不要过多的否定学生的成果,哪怕是错误的问题。其次就是需要找出相关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提出。比如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情景,对比较观察等方法的使用以及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最后一点就是需要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筛选,做到对优秀问题的分析与解答。
2.3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当学生对问题进行提出之后,教学需要做的就是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引导,并且要教他们如何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方法来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3、对学生的智力做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时候,还带有许多人们童年时候的特征,比如他们对新事物及生动活泼的东西会产生较多的兴趣。当他们产生兴趣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对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他们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学习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能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结语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其效果不能立马就展现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语文课堂有效性关乎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只有教师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够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5、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