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内的护士关于个体护理方面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调查对象为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护士,共收到有效问卷220份,统计分析其个体化护理认知现状;结果:护士对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均分为(3.59±0.63),总的来看,该院护理人员关于个体化护理方面知识的认知处于中等程度。而且还可以发现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学历水平的提升、工作时间的增长等,护士在个体护理方面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种情况在性别不同和科室不同的护理人员之中并无太大的差异,但是不同科室床护比护理认知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当前护士的个体化护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护士的个体化护理认知水平与学历、科室床护比、职称、护龄相关。

【关键词】三甲医院;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

引言

在21世纪,随着医学发展新模式的变化和发展,有必要不断完善护理的程序和模式。提出了个体护理模式的概念。逐步评价并应用于护理工作[1]。个人护理干预是根据每个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能够或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这种护理模式认为人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整体,人与人之间的生理特点、精神心理状态有较为明显的细微差异,且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退化、精神心理状态亦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十分重及要[2]。

在《三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清晰明了的列示出了:为了更好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发展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意识到这些知识和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依照实际情况的病人,帮助病人和家属了解病人的疾病和保健要点[3]。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制定个人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可以在护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个体化护理计划单具有一定预见性和前瞻性,可以将护理工作经验转化成客观需关注指标,有效预防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危重患者抢救及动态管理过程中,使护士能及时抓住重点问题,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及评估能力,提高护士执行力及医护之间相互沟通、配合程度,并能有效指导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避免医疗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最佳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个体化护理计划单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且多选用勾选方式,以节省时间,通过护理计划单就可清晰掌握患者护理内容,发现现阶段的问题,便于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并且每一条目都是针对病情循序渐进的过程,便于责任护士掌握[4]。作为医护人员,应熟悉患者的病史、病历为基本工作基础。除认真阅读并病人过去就诊病情的详细记录外,还详细询问最近的症状。尽早地排除禁忌症,调整护理方式、顺序等,以防止意的外的发生。

个体化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差异化病情及患者自身特点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临床中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减少护患纠纷。而在临床实践中,还有不少护理人员对于个体化护理认知不足,不能有效应用个性化护理方法[5]。由此,本次研究针对三甲医院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现状展开调查,通过进一步了解三甲医院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现状,分析护士在临床应用个体化护理的不足,为进一步推广个体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做出了以下的详细报告: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从2019年12月开始到下年的1月期间在广州市三所最好的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的220名护士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

纳入标准:①护士在医疗机构中所作的是临床护理的工作,②在研究者是以学习了解为研究前提的情况下,护士自愿加入到调查中。

排除标准:①在得知研究课题和目的之后不愿意加入调查的或未能按时完成调查的护士;②实习所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时间的护理专业实习生。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选用关键情境式的访谈问卷,从研究的目的出发来设计问卷的内容,问卷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年龄和性别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等。

护理知识个性化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护士本身基本情况的调查,应当包括护士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科室、职位、职级、学历等内容的调查;第二部分是自己做出一份相关的护理调查问卷,共8个;在Likert五级评分法(1~5分)中,认知能力水平从“完全不熟悉”变为“非常熟悉”,得分越高。认知水平越高(8-40分)。

1.2.2信度校验

进行初步调查,检查问卷的信度和有效的。随机抽取了纳入标准内的180名临床护士,在正式调查开始前进行了预调查,借助于SPSS软件中的可靠性分析对得到的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的克朗巴赫系数值为0.82.两周之后再次进行测试,得到0.775的相关系数值,这说明该问卷有着比较好的内在一致性而且信度也较好[6]。

1.2.3知情同意

(1)向调查对象承诺,该调查仅为研究目的,并以匿名方式完成。个人信息是保密的。研究结果仅用于本研究,不影响他的兴趣,也不影响对实习的评价。

(2)基于自愿参与的调查原则,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要向研究对象表明研究的目的,在其同意后才能展开调查。

1.2.5资料收集

收集资料的时间从2019年12月开始,到2020年1月截止。此次调查采用向研究对象对象发放纸质版问卷的方式,发放对象为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符合调查标准的护士。共向其发放220份调差问卷,收回了全部问卷且问卷全都真实有效,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高达100%。

1.2.6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和性统计分析,再利用单项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LSD(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比较分析,在α= 0.05水平上进行。

2结果

2.1护士对个体化护理的认知情况

表2.1 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情况

项目 得分
1.您知道个体化护理这个概念吗 4.02±0.28
2.您了解个体化护理的理念和内涵吗 4.61±0.21
3.您知道与不同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吗 3.19±0.41
4.您可以为不同患者或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吗? 3.05±0.19
5.您能够熟悉患者的详细病情吗? 4.03±0.39
6.您熟悉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流程吗 3.43±0.27
7.您能够准确定义患者的健康问题吗 3.65±0.66
8.您指导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达到的目标吗 2.96±0.67
均分 3.59±0.63
总分 25.59±1.43

由上表可知,护士对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均分为(3.59±0.63),总分为(25.59±1. 43)表明护理人员的个体化护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个体化护理的理念和内涵上得分最高,在指导制定护理方案时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达到的目标上得分最低,表明护理人员的个体化护理水平还停留在理念层面,不能很好的付诸实践,护理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2.2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影响因素

表2.2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情况

基本情况 例数 F值 P值
性别 23 0.472 0.908
197
科室 外科 56 0.770 0.512
内科 48
妇科 72
儿科 44
科室床护比 <0.4 41 7.813 0.001
≤0.45 55
≤0.55 89
<0.6 35
工作年限 5年以下 12 2.644 0.031
10年以下 48
20年以下 86
30年以下 63
30年以上 11
年龄 18-25岁 39 0.032 0.998
26-30岁 44
31-40岁 68
41-50岁 52
51-60岁 17
职称 护士 41 6.449 0.053
护师 120
主管护师 52
副主任护师及以上 7
学历 中专 14 8.478 0.028
大专 109
本科 93
硕士及以上 4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科室、年龄和职称的护士的个体化护理认知评分没有差异(P>0.05)。而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和科室的床护比不同会导致认知评分存在差异(P<0.05)。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越高,科室床护比越高,护理认知得分就越高。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相应的,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优势在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护理干预是主要的个体干预,它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执行干预措施,例如饮食,药物和其他因素,可以降低肥胖,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7]。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非常重要,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行动以及与患者的关系,让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有助于提升患者自信和满意度水平,不仅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患者的健康,而且还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3.1护士个体化护理的认知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均分为(3.59±0.63)分,表明临床护士个体化护理认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殷丹关于三甲医院护理人员个体化护理认知的调查结果一致[8]。得分较低的4个条目,表明护士对个体化护理内涵了解不深刻,缺乏专业性、规范性,对个体化护理的循证医学证据持有怀疑,个体化护理护理大都有选择地开展,或仅涉及个别病例,多学科协作存在困难,需要时间磨合,目前个体化护理护理推广有一定难度。得分较高的前4个条目,说明护士对个体化护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认可度高,对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充满渴望,能意识到个体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国关于个体化护理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但在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的研究上较为丰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护理理论体系,但有关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的相关调查较为匮乏,各医学院校目前也有开设个体化护理的相关课程,但对于个体化护理的实际操作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使个体化护理的概念在临床实践中尚未得到普及有关[9]。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护士认为患者应该参与到个人护理计划的制定中,并经常听到患者的谈话,但由于缺乏交流的思想、知识和个人护理技能,他们往往表现为说话的语言和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简单和愚蠢的表达,随意改变话题等等。对护士和病人之间的沟通不利[10]。因此,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临床护士个体化护理相关认知的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个体化护理的知晓率和实践能力。

3.2影响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的因素分析

3.2.1学历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护士个体化护理知识得分较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历层次较高的护士学习路径更广,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其在护理实践中会产生更多对改善治疗结局的自主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学历层次较高的群体接受过更多相关的专业教育,对护理职业内涵和自身的角色职责认识更深,与高学历护士接受过系统规范的护理认知与技能培训,受重视程度高,是临床护理实践的骨干力量,接触新技能、新方法、新理念的机会较多有关,因而对个体化护理的知识和更好,与孙博等调查结果相一致[11]。提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合理的人才分配和培养体系,针对护士不同的教育层次开展个性化培训;同时,充分发挥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的职业素养优势、重视低学历临床护士的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以提升临床护士整体对个体化护理的认知和执行力信念[12]。

3.2.2工作年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工作年限越短,对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越低,与李炳桥等的研究一致[13]。可能是因为工龄短的护士临床工作相对不够熟练,精力往往集中于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对个体化护理等人文关怀实践的意义和效果关注和表现不够;而护龄长的护士临床经历、生活阅历等更加丰富,在临床工作中会更有意识地去关注患者身体疾病治疗之外的需求,如精神、情感及心灵等方面的需求,更重视护理人文。此外该类护士多为中级职称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是临床护理技术骨干和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丰富的专业认知和临床护理经验储备,是理解学科发展内涵和掌握专科护理技术的最佳时期,最能体会到个体化护理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优越性[14]。建议临床护理管理者,一方面需持续注重对新入职护士临床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护理执业水平及复杂病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需不断强化新入职护士的整体护理观和人文关怀理念,以提高其对个体化护理认知和接收度,从而将个体化护理内化为一种自发的护理实践行为,真正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远期临床结局。

3.2.3科室床护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科室床护比>0.6的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高于≤0.45、<0.4的护士(P=0.041,P=0.001),科室床护比≤0.55、≤0.45的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得分高于<0.4的护士(P=0.001,P=0.046)。这表明,护士在个体化护理认知上的得分与科室床户比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后提的提高引起前者也提高。这一情况表明影响护士的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量。这是因为,科室的床户比高说明护士人数较多,相应的个人工作量就较少,如此,护士就可以拥有较多的个人时间来进行学习,补充自我的医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参加相关的专家讲座,及时得到相关的医护信息,进而提高自身能力和服务质量,发挥出最高的服务水准,提供给患者高质量、高水平的医护服务[17]。科室床户比低则说明护士人数较少,工作量较大,因此导致了护士为了按时完成工作、节约时间而放弃一些在其看来并不重要的工作环节,使得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没有切实结合患者的状况,护理效果降低。研究数据表明,护理人员的配比问题受到了患者痊愈时长增加的影响,而且护理人员也认为人员配给补足会引起错过或者是延误患者护理需求甚至有可能发生病人病情恶化而没有及时发现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恢复,也是护士的不负责任。与此同时,这一状况也给医院及科室的相关管理人员敲响警钟,既要注重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也要关注人员配比问题,要科学合理的分配现有的人力资源,达到较高水平的科室床护比。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临床护士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育,一方面加强对较高职称临床护士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为低职称临床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培训和学习以及进修的机会,开拓这些临床护理人员的眼界,提高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使个体化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得以体现。

3.3建议

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个体化护理认知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由此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养,医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3.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因此,应组建个体化护理多学科团队,定期组织培训,正确理解个体化护理内涵,注重引进国外较为成熟的个体化护理指南,有力发挥护士、的专业优势及协同作用,共同推进个体化护理的临床应用[18]。用计划行为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注重护士的实践,提高护士在实践层面的个体化护理认知的程度。计划行为理论作为一种当下学者们所公认的态度行为理论,重点突出了人的行为意向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的直接影响,并且认为一个人作出行动的可能性与其行为意识有着正的相关性,意向大,可能性就大。影响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包括有人的态度以及主观层面的行为规范还有人对知觉行为的控制等。而态度又是护士进行工作时的主观行为和偏好的体现。在实际进行干预时,可以采用专家讲座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对护士的工作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干预,让护士能够更加直观明了的认识个性化护理,认清自我的角色和责任,有利于护士树立起在护理才做方面的信心,使其拥有积极地护理态度;而所谓的主观规范则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所面临的来自社会外界的压力,也就是对护士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的他人或者是组织对护士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的程度[19]。可以选用小组会议或者是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对那些重要的他人或是组织的研究分析。重点表现出重要他人的作用,包括有医院护士长、科室的管理者、小组负责人等对于护士工作的支持和引导,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主观规范。此外,还以组织护士进行某一项目的培训,借此来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注重对细节的把控,帮助建设充满个性化护理的环境,保障医护物资和后勤物资的正常供应,加强护士对其知觉行为的把控能力[20]。积极的引导护士建立对护理的积极态度,确立积极的主观规范,加强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行为意向,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就目前情况来看,医院每年都会招聘相关的护理人员,积极的进行护理人员的储备工作,进而实现护理人员资历结构均匀化的配比状态,优化医院的人力资源利用情况,保证提供给患者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不过,一本次研究结果来说,本次研究的对象医院的护士工作量相对来说还是较大的,解决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当前医院需要重点关注的,未来应该更多的关注引进护理人员的质量和对其的配置情况。医院应合理安排科室床护比,在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最大学习的基础上保障服务质量。

3.3.3改进学校和医院的个体化护理教学模式

总体看来,当前的学校和医院在进行个体化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建议由“以理论为重点、以实践为重点、不重视认为”向“理论、实践、人文教育齐头并进”的教学模式转变[21]。对护理人员在人文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对提高护士的个体化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那些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共情心和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品质。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医院还要重点关注护理人员的实习或是见习的工作。首先,学校和医院不能仅仅把见习当做例行公事过程中的一个过程,而是应该进行学校和临床的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还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给护生,让他们还有能够进入除了医院之外的单位进行实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在课下多参加社会实践,做志愿者的同时即可以奉献自己又可以参与到个体化护理的实践工作中,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出相应的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多所学的人文关怀知识由理论向经验转变,由感性向理性进行改变。科学合理的安排护生进行实习,是护生将来进入社会正式参与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有必要的缓冲环节,可以有效减少他们在将来工作中由接触中晚期患者而引起的负面情绪[22];其次是关注护生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过程,要确定一定的方案来管控护生的实习过程,始终贯穿个性化护理的教育。此外,还要根据各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护生的个体化护理水平和进行全方位的提高。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在对护生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教育中,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个性化护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工作。跟随时代潮流,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慕课、雨课堂、微信等平台开展移动式的教学,将课堂从学校里释放出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学习。而且还能够随时开展小组讨论、教师答疑、限时练、头脑风暴、布置作业、实时进行教学等活动,将手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有效的信息,老师能够及时的教给学生知识和经验等。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技术,接助于移动教学平台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或者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以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教育,培养其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其对个体化护理的认识和感知,逐步建立积极的护理态度。

4结论

当前护士的个体化护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护士的个体化护理认知水平与学历、科室床护比、职称、护龄相关。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李见章,卢好景.东莞市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士多点执业意愿及认知情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2):38-41.

[2]李孝红. 临床护士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口腔护理的认知调查[C].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9:444-445.

[3]汪洋,张华甫,沈傲梅,郑瑞双.静脉通路护理门诊护士对PICC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J].天津护理,2019,27(04):393-397.

[4]梁琼.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及护理应用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80+183.

[5]叶何珍.危重症患者与护士护理需求认知一致性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3):59-60.

[6]祖大玲,钱娟,廖洁.低年资护士对AIDS患者的认知、态度及护理意愿的现状调查[J].传染病信息,2019,32(03):249-251.

[7]徐敏.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认知干预研究[D].郑州大学,2019.

[8]殷丹.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认知及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79.

[9]何淑华,武淑敏,孟黎,刘娟,张沁,邓金带.基于人格特质新入职护士个体化培训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3):222-226.

[10]赵志伟.个体化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4):273.

[11]孙博,李玲.临床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02):100-103.

[12]黄翠玲,黄杰辉.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对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7):58-59.

[13]李炳桥,黄卫东,庞灵.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6):1226-1229.

[14]胡新宇,刘秀红,熊玫.在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34):4273-4275.

[15]张婷.护理规范化培训及专科护士培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101.

[16]古春花,陈运莲,王立平.深圳市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1-3.

[17]闫迪,夏海鸥,丁焱.上海市助产士及产科护士岗位工作内容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9,34(22):6-9.

[18]庹焱,钱文卉,张梦佳,徐筱萍,龚礼敏,裴艳.新入职护士培训规范化建设现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10):998-1000.

[19]邬晓倩.我国高级实践护士培养现状及启示[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195.

[20]李翠娟.90后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工作的培养与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10):98-99.

[21]李燕,陈巧燕,孙静丽,亢俊英,刘美玲.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69+271.

[22]商薇薇,鄢建军,江燕,邓娟.成就动机在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J].护理学报,2019,26(23):61-64.

致谢

首先,必须感谢张禹念老师对我的理解和包容,这篇论文从选题开始就历经了千辛万苦。论文的选题阶段拖得太长时间了,也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修改了很多次,在修改期间,我一度有放弃做科研类论文的想法,是禹念老师一直对我不抛弃不放弃,很耐心的帮我一起想题目,想思路。禹念老师真的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经常可以看到禹念老师在群里看论文,改论文直到凌晨。

另外,要着重感谢实习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带教老师们。我的学术水平不高,经常有想法但不知如何执行,也不知如何结合理论让论文升华,是省人民医院的老师们一直不厌其烦地悉心教我,推荐很多书刊、文章给我阅读。

最后,要感谢理学院的王秀岚院长和全体老师,不仅在专业领域教给我理论知识,而且在此次疫情期间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一直给予论文上的帮助。一起共克时艰。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很多原本计划的事情随之发生改变,但是还好情况越来越好,未来越来越值得期待。毕业在即,我会带着在学校学习到的一切,在临床感悟的一切和在此次疫情期间体会的一切,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某三甲医院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现状调查

某三甲医院护士个体化护理认知程度现状调查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18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18日
Next 2023年6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