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现状,以及可能影响护生疼痛管理因素,找出提高护生疼痛管理水平措施。方法采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中文版问卷》(2008年版)[8]对广州某三甲医院正处于实习期11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疼痛管理知识答对率为(50.91±8.238)%,低于及格线(80%)。是否应用过评估工具评估的护生KASRP得分及答对率不同(P<0.05)。结论护生缺乏疼痛管理知识,建议加强疼痛管理学习及实践,提高护生疼痛管理能力,建立无痛病房。
[关键词]护生;疼痛;知识;态度
前言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在1995年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随着无痛病房的建立,越来越多患者住院期间希望得到无痛护理。做好疼痛管理是医务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体,做好疼痛评估是有效缓解疼痛的关键环节,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方面的缺乏,不利于患者疼痛的治疗和护理[]。日本在1995年开始实施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X很多大学设有疼痛高级实践护士培训,且在2005年启动疼痛专科护士认证考试[]。研究指出接受过疼痛培训和在疼痛管理小组工作显著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
但是我国疼痛专科护理起步晚,缺乏疼痛专科护理人才,且目前关于疼痛管理的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相当匮乏[,]。因此增强其对疼痛的重视,提高其疼痛管理水平,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和出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19年广州某三甲医院116护理实习生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正处于实习期,②本院护理实习生,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
1.2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一般情况,包括学历、性别、是否有参加疼痛管理知识培训、是否有使用过疼痛评估工具、学习时长等;另一部分采用2008年修订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中文版问卷(Knowledge and Attitudes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由疼痛评估、干预、用药原则等方面组成,共 40 个条目;满分40分,参考标准答案评分,答对率=(答对题数/总题数)×100%,80%为及格线,低于80%表明护生疼痛知识不足及管理态度需提高。
1.3调查方法
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实习护士,发放116份问卷,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调查对象理解并同意后填写。
1.4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数据全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选用百分比和频数描述,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对不同学历、性别、家庭背景、学时时长及有无接受过培训等的护生问卷得分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类别护生的得分、答对率有无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习护生一般情况
本调查结果示本科及以上护生有104人,大、中专的护生有12人;女生107名,男生9名。95.7%护身有疼痛经历,93.1%护生使用过评估工具,护生在校学习疼痛护理的课时多为1—2节,护生实习时长一致。如表1。
表1护生一般情况调查
项目 | 人数(n) | 构成比(%) | ||||
性别 | 男 | 9 | 7.8 | |||
女 | 107 | 92.2 | ||||
年龄(岁) | 20~ | 0 | 0 | |||
22~ | 116 | 100 | ||||
24~ | 0 | 0 | ||||
家庭背景 | 农村 | 90 | 77.6 | |||
城市 | 26 | 22.4 | ||||
学历 | 本科及以上 | 104 | 89.7 | |||
大专、中专 | 12 | 10.3 | ||||
疼痛经历 | 有 | 111 | 95.7 | |||
无 | 5 | 4.3 | ||||
是否参加培训过 | 是 | 60 | 51.7 | |||
否 | 56 | 48.3 | ||||
是否应用过评估工具 | 是 | 108 | 93.1 | |||
否 | 8 | 6.9 |
续表1
项目 | 人数(n) | 构成比(%) | |
学习时长(节) | 0 | 0 | 0 |
~1 | 9 | 7.8 | |
~2 | 99 | 85.3 | |
~4 | 8 | 6.9 | |
>4 | 0 | 0 | |
实习时长(月) | 0~ | 0 | 0 |
3~ | 0 | 0 | |
6~9 | 116 | 100 |
2.2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情况
护生问卷得分为(20.36±3.29)分,答对率为(50.91±8.238)%,最高答对率是70%,无人高于及格线(80%),如表2。实习过程中使用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分的有108人,其中经常使用和总是使用评估工具的占24.1%,如表3。
表2护生KASRP问卷正确率分布范围
答对范围(%) | 人数 | 构成比(%) |
30-38 | 10 | 8.6 |
39-46 | 24 | 20.7 |
47-54 | 39 | 33.6 |
55-62 | 31 | 26.8 |
63-70 | 12 | 10.3 |
表3护生使用评估工具频率
选项 | 人数 | 构成比(%) |
从不 | 8 | 6.9 |
很少 | 36 | 31 |
有时 | 44 | 37.9 |
经常 | 21 | 18.1 |
总是 | 7 | 6.0 |
2.3护生KASRP问卷答对率排名后5位条目
疼痛干预知识的条目37-B的答对率最低,为4.31%;用药原则、疼痛评估的条目答对率处于低下水平,如表4。
表4名后5位条目KASRP问卷护生答对率排名后5条目
排序 | 条目 | 答对率(%) |
1 | 37-B医嘱:吗啡1-3mg IV prm.镇痛用,请你给予自我疼痛评分为8分,但术后仍能谈笑的安德鲁吗啡静脉注射剂量 | 4.31 |
2 | 38-B医嘱:吗啡1-3mg IV prm.镇痛用,请你给予自我疼痛评分为8分,但术后面露痛苦表情的罗布特吗啡静脉注射剂量 | 12.07 |
3 | 19患者的疼痛病因并不明了,在疼痛评估阶段不应给予患者阿片类药物 | 15.52 |
4 | 37-A 请你写出安德鲁的数字疼痛评分 | 18.10 |
5 | 23 对于持续性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 | 20.69 |
2.4护生KASRP问卷答对率排名前5位条目
疼痛干预知识的条目16答对率最高,为81.9%;排名2—5位条目的答对率低于及格线80%,仅有一条目的答对率高于及格线,如表5。
表5前5位条目KASRP问卷护生答对率排名后5条目
排序 | 条目 | 答对率(%) |
1 | 16给与初始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之后,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作出用药量的调整 | 81.90 |
2 | 8吗啡1-2mg IV 镇痛持续的时间通常为4-5小时 | 77.46 |
3 | 9研究表明,异丙嗪和羟嗪是有效的阿片类药物增效剂 | 75.31 |
4 | 7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可能能够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比仅使用一种镇痛剂的药物副作用少 | 72.45 |
5 | 14年龄在11岁以下的小孩的疼痛报告并不可靠,因此,护士在评估病人疼痛强度时,只能依靠孩子父母的评估 | 62.38 |
2.5不同护生KASRP得分情况
以得分为因变量,不同学历、性别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为自变量,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应用过工具评估的护生KASRP得分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学历、不同性别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的护生KASRP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与家庭背景、是否有疼痛经历等因素无关(P>0.05)见表6。
2.6不同护生KASRP正确率情况
答对率=[答对题数/总题数( 40) ]×100%,以正确率为因变量,不同学历、性别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为自变量,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性别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的护生KASRP问卷正确率比较无差异(P>0.05),与家庭背景、是否有疼痛经历等因素无关(P>0.05),是否应用过工具评估的护生KASRP问卷正确率比较有差异(P<0.05),见下表6。
表6护生KASRP得分和正确率比较(n=116)
类别 | n | 得分(`X±S) | 答对率
(%) | t | P | |
性别 | 男 | 9 | 20±1.803 | 50.00±4.50 | 0.342 | 0.733 |
女 | 107 | 20.39±3.395 | 50.98±8.50 | |||
学历 | 本科及以上 | 104 | 20.49±3.330 | 51.006±8.32 | 1.237 | 0.218 |
大专及以下 | 12 | 19.25±2.864 | 48.125±7.16 | |||
是否应用过评估工具 | 是 | 108 | 20.64±3.074 | 51.597±7.69 | -3.481 | 0.001 |
否 | 8 | 16.63±4.101 | 41.56±10.26 | |||
是否参加
过培训 | 是 | 60 | 20.70±3.538 | 51.75±8.85 | 1.145 | 0.225 |
否 | 56 | 20.00±3.003 | 50.00±7.51 | |||
家庭背景 | 农村 | 90 | 20.51±0.360 | 51.27±0.899 | 0.971 | 0.367 |
城市 | 26 | 19.85±0.559 | 49.61±1.398 | |||
疼痛经历 | 有 | 111 | 20.29±0.312 | 50.72±0.778 | 0.486 | 0.258 |
无 | 5 | 22.00±1.581 | 55.00±3.958 |
3讨论
3.1护生疼痛的认知需提高
本研究调查结果发现护生KASRP得分不高,答对率低于KASRP问卷作者建议的80%及格线。这与相关KASRP问卷调查结果相似,周英华[]等调查发现护生KASRP平均答对率为(42.53±6.78)%,李丽媚[4]等研究显示某高校不同学历护生平均答对率为39.47%,连佳[]调查某医院实习护生平均答对率为(43.46±7.31%)。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得分远达到80%的及格水平。造成以上结果,可能与目前国内院校无系统设置规范的疼痛管理知识课程及培训有关。
3.2对患者疼痛描述存在不信任
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生KASRP疼痛评估知识的条目答对率不高,其中涉及疼痛干预知识的条目37-B、38-B的答对率最低,分别为4.31%和12.07%,与唐浪娟[]研究相似,表明护生严重缺乏疼痛干预知识;涉及疼痛评估知识的条目37-A答对率为18.1%,护生对患者的描述存在不信任,对患者的评分易受到患者的表情及行为影响,调查中少数护生在临床上相信患者主诉,其中少数人能正确理解医嘱并给予合适的吗啡量,普遍给予低于所需的吗啡量,这与以往邓雪等[]研究结果相似,对镇痛药成瘾性过分担心。造成上诉结果,可能与护生对X疼痛管理指南中的“患者的主诉是判断患者疼痛及其程度最可靠的指标”未能正确理解及临床应用有关。而疼痛评估能力与干预知识不足,可能和护生缺少合理的疼痛管理知识及培训有关。
3.3对疼痛知识存在错误认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严重缺乏镇痛药物的知识,过高估计止痛药物的效果、用药途径及副作用等,如70.7%护生误认为吗啡具有封顶效应,护生过度担心药物成瘾,一定程度上对疼痛管理知识和麻醉性镇痛药认识上存在偏差,主要涉及阿片类药物知识如条目23、19、26,护生答对率偏低,护生对阿片类药物存在错误认识,可能与护生在校、实习过程中缺乏该方面知识的培训及学习有关。
3.4影响因素分析
本调查显示应用过评估工具护生KASRP得分及正确率高于未应用过评估工具护生(P<0.05),与邓雪[9]等调查结果相似,这可能是使用评估工具频率多的护生更能准确进行疼痛评估、护理及干预,疼痛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应用过评估工具的护生应用次数不多,可能与实习医院带教师资[]、科室的疼痛管理水平有关。本研究中不同性别、学历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的护生KASRP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建议后续研究扩大样本量。
4对策
4.1开展疼痛管理知识教育课程,提高知识水平
本调查发现护理实习生欠缺疼痛知识,疼痛知识的学习时长多为1-2节课程。目前在大多数院校对疼痛管理并未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多是以一节课的时间简述疼痛管理,内容繁多,使得护生无法详细掌握疼痛知识,忽略疼痛管理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德艳[]研究表明护士和护生的疼痛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工作繁忙,疼痛管理继续教育不多,护士自觉所获得的疼痛管理知识不能满足其临床需要。护生作为未来疼痛管理的主体,郭晓勤[]研究表明23.3%护生疼痛管理知识是来源于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讲解所得。外国早已开展疼痛管理教育课程和疼痛专科护士继续教育来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我国开展疼痛管理课程培训主要针对癌性疼痛、术后疼痛及急性疼痛的科室,不包括长期慢性疼痛科室[]。建议院校将疼痛管理作为一门重要课程,举办讲座,重视药理学的教学,对镇痛药、麻醉药进行详细讲解,提高护生疼痛知识水平;医院开展疼痛管理知识继续教育,培养专科护士等,弥补护士所需的疼痛管理知识缺陷,更新带教教师的疼痛管理知识,提高护士疼痛管理及教育水平,从而加强护生实习过程所获得的疼痛管理知识,增进对患者疼痛护理的合理化、规范化。
4.2加强疼痛知识培训,提供实操机会
有研究指出疼痛护理培训能够提高护生的管理水平,同时,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院校为在校护生开展疼痛知识相关竞赛、培训,程捷[]指出医院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护士疼痛实践情况越好。陈佳佳[]等研究指出X已形成了成熟的认证、认可体系,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统一的认证考试等,培养疼痛专科是当务之急。护生疼痛实践机会少,可能与带教老师给予操作机会次数,护生担心出差错,经验不足有关,建议医院及带教老师多提供实践机会,护生提高主动性,积累经验,提高疼痛评估、干预能力。
不 足
本文选用的2008版KASRP问卷起源于X,在镇痛药物和医学发展等方面与我国的存在差异;我国当前的护理教育背景下该问卷对于我国护士难度较大,对于理论知识不扎实与实践操作少的护生难度进一步增加[]。建议后续研究选用不断修订和更新具有更良好信较度的KASRP问卷。
本文研究调查仅选择广州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小,问卷填写时没有限制填写时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后续开展可扩大样本量,限制填写时间,深入了解护生疼痛管理知识现状,进一步提高护生疼痛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Merboth MK,Barnason S. Managing pain: the fifth vital sign[J].JNurs North Am,2000,35(2):375-383.
[2]戴桂兰,冷红霞,潘志燕.56 名护士对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6,10:972-974.
[3]杨健,张元菊,王静等.国内外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6):2362-2364
[4] AlQadire M, Al Khalaileh M. Jordanian nurse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regarding pain management [J].Pain Manag Nurs, 2014,15(1):220-228.
[5]刘丽艳,张雅丽.疼痛专科护士的管理现状与进展[J].中国护理研究,2018,(32):3358-3360.
[6]姚抒予,张静平,姚晓霞.临床专业实习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16,41:860-864.
[7]李丽媚,朱玉.大中专护生疼痛管理知识现状调查[J].天津护理,2018,8:401-404.
[8]童莺歌,叶志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问卷的汉化及应用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66-68.
[9]周华英,张伟.本科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添堵及自我效能感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5,(2):213-217.
[10]连佳,王玉玲,于萌等. 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教育,2016,(16):504-507.
[11]唐浪娟,李韵涵,万卫红等.不同学历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及自我效能感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1160-1163.
[12]邓雪,冯希源. 本科实习护理学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8):1437-1440.
[13]金佳佳,童莺歌,刘苗苗等.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疼痛管理知识态度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782-785.
[14]德艳艳,任建立,李春梅.在职护士与实习护士疼痛管理知识认知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3-124.
[15]郭晓勤,谷雨田.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2016,(24):4813-4814.
[16]谢晓炜,李乐之.国内疼痛管理课程培训现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6):370-372.
[17]潘玉娟,曹英,易红玉等.实习护士外科疼痛管理培训路径制定及实施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3029-3030.
[18]谭运娟,黄天雯,陈晓玲等.规范化培训对骨科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63-66.
[19]程捷,杨纯子,刘美等.护士疼痛管理培训和实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9,(3):5-10.
[20]陈佳佳,童莺歌,柴玲等.中美疼痛专科护士的认证、认可及实践现状[J].护理研究,2018,(9):1333-1337.
[21]陈易,童莺歌,黄卫金.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在我国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1548-154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