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调查山西省某中学初一到高三学生生理急救知识、技能及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学校、教师及家长实施急救教育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发放电子问卷的方法对某校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选取的是《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结果在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因素影响下,该校多数中学生生理急救总体得分为45-50分;知识得分为6-10分;技能得分为3-5分;态度得分为32-40分。校内急救常识主要来源为生物课;校外为网络。伤口包扎、心肺复苏及烧伤的学习需求较高。结论该校多数中学生生理急救总体得分、知识及技能得分、态度情况均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多校协同办学;联合专业院校;设置必修课程;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教学方式;理论结合实践;检测学习效果;组织培训讲座;教师参与学习;学生干部带头;参加有关竞赛;成立有关社团;激发兴趣信心;家长参与学习;完善法律法规;注重自我防护;加强继续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生理急救;生理急救教学
绪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 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有所增加。中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学校又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在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而经验不足的中学生尚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1]。急救医疗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的急救医疗体制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仍较为薄弱,国民生理急救能力不足且观念淡薄,会成为建立和发展社会自救互救体系的障碍。加强国民生理急救常识培训是极其必要。生理急救常识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达到了10%,而在我国只达到了1%[2,3]。未开设急救课程、未提供急救教材等都使得我国中小学生几乎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急救教育,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发达国家已有调查研究表明6岁到7岁的儿童在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后可以扮演急救人员的角色[4]。本次调查是为了解山西省某校中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急救常识的态度和学习需求,以加强推广急救教育, 让中学生在面对意外时有能力实施自救互救。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 随机抽取该校部分初一到高三学生实施。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20年1-2月,采用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山西省某中学初一到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初中生17人,高中生140人;男生66人,占总人数的42.04%,女生91人,占总人数的57.96%,样本符合数据统计的要求。纳入标准: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有独立作答题目的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正面和负面问题之间存在矛盾,整个问卷选择了相同的选项,整个问卷选择了有规律的选项,一个人填写了两份以上的问卷,该人填写的除第一遍外的所有后续问卷均被视为无效。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在《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当中,有性别、年级、年龄等14 个因素。
1.2.1.2采用《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来自《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理急救教育现状调查及案例建构研究》。问卷有四个维度:生理急救知识、技能、态度及来源。调查内容由影响因素和以急救常识题目为主的问卷主体两个部分组成。问卷主体的第一部分有24道单选题,属于生理急救知识技能维度,选择正确记1分,错误记0分。第二部分以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计算:非常符合5分,较符合4分、符合3分、较不符合2分、不符合1分。反向计分题为32-35题。
问卷由三位专业教授和两位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共同指导修改完成。效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专家效度。Pearson系数相关度在知识、技能、态度和来源四个维度之间均<0.500;在各维度与总体水平中均>0.600,该问卷效度良好。问卷通过IBM SPSS 21.0进行可靠性分析,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869,证明其结果可信度[5]。
1.2.2调查方法
采取发放电子问卷的方法,向山西省某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学生展开调查。发放并回收问卷170份,无效13份,有效157份,回收率92%。
1.2.3统计学方法
运用IBM SPSS 23.0以及Excel对重新赋值的数据实施分析: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符合正态分布的两个因素的数据,非参数检验处理不符合的数据。对三个及三个以上因素且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方差分析,不符合的进行非参数检验。
2调查结果
2.1中学生生理急救总体水平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校中生生理急救总体水平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图1可看出,该校大部分中学生生理急救总体水平得分在45-50分,21-26分和75-82分的人数较少。
2.1.2各个维度上中学生生理急救水平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该校初高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及态度现状水平情况如下。
从图2可以看出,该校初中部和高中部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主要得分集中在6分至10分,处于中等水平。
如图3所示,该校初中部和高中部学生急救技能为中等偏上水平,得分集中在3分至5分。
图4显示,该校中学生生理急救态度得分集中在32分至40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2.2中学生生理急救知识与技能影响因素
、
年级因素中,急救知识、态度和总分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后,高三的急救知识较高二高,高二的急救知识较高一低;初二、高二和高三的态度较初三积极,高一的态度较高二和高三消极;总分中,初三、高一和高二较高三低。
女性的急救技能和总分较男性高。
父亲的文化程度对急救知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后,学历越高急救知识教高。
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比未担任的高。
参加过学科竞赛的中学生总分比未参加过学科竞赛的中学生高。
生物课成绩对急救知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后,生物课成绩优、良和中的人群急救知识较差的人高。
对生物课感兴趣的程度对急救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后,对生物学感兴趣的人群的急救知识较一般感兴趣人群高;对生物不感兴趣的中学生态度较感兴趣的中学生积极。
接触过急救培训的中学生态度和总分比未参加培训的中学生低。
参与过急救救助的人群的态度和总分较未参与急救救助的人群低。
2.3中学生生理急救知识与技能来源分析
2.3.1生理急救知识技能学校来源
图5示,生物课是该校中学生获得急救常识的主要来源,体育课次之。
2.3.2生理急救常识学习倾向途径
图6显示,有些中学生选择通过学校的课程进行学习,而大多数的中学生选择互联网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
2.3.3生理急救知识技能需求
图7示,学习伤口包扎、心肺复苏以及烧伤是该校中学生需求较高的几个方面。
3分析与讨论
3.1生理急救总体水平分析与讨论
该校中学生的生理急救情况位于中等水平,总体向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基本生理急救技能已被该校中学生掌握,但该校中学生的生理急救知识水平和对待生理急救的态度仍有待提高。
由于网络信息发达,许多学生愿意从互联网上获取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学者提出运用网络开展急救培训可以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学习时间,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并能节约大量社会资源[6]。但从互联网获得的知识缺乏规范性,有些不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7]。生理急救有很强的操作性,若不能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很容易把生理急救理论知识遗忘,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实际操作。校方可通过在有关学科中进行生理急救知识技能的渗透、开展相关活动以及组织讲座等来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及操作。可设计相关游戏、学时定量、结合多媒体教材与书面教材[8]。运用声音、图形、动画、视频这类直观方式,对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分阶段讲解。在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设置考核以检验培训效果,及时改进[9,10,11,12,13]。
以题目“你知道的急救电话是”为例,在了解中学生是否熟悉急救电话的之后,还需要考虑到中学生能否及时准确发出求救信息,这就需要进行有关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的培训。发出求救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院前急救对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大多数施救者未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只能被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一旦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出现了“抢救空档期”,可能就会造现病情延误或二次损伤,使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14]。进行有效电话沟通,有助于稳定施救者与患者情绪,引导求助者提供准确信息,方便专业人士根据具体病情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最大限度减少“抢救空档期”造成的损失[15]。以上内容提示教育者需要对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急救知识基础做对应的训练,以提高现场急救的有效率。
生理急救态度方面,目前,仍然有一些人持有“生理急救是医护人员的事情,自己与其并无关系”的错误想法[16]。
随电子问卷一同发放的还有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对急救知识技能教学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回收的有效填写里包括:进行正规普及、建议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教学通俗易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在生理急救教育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学人员不正规、教学内容不规范、未开设相关课程、未能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医学知识难以理解等。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急救常识的培训,建立的急救培训、考核体系需统一规范,确保中学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基本急救常识[17,18]。还有一部分回答是“很少会在实际生活中用到”,这也反映出该校一部分中学生对急救常识的不敏感,施救意愿不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担心对伤员造成二次损伤、对自己急救能力不自信、怕脏、怕得传染病、担心引起误会和法律纠纷等[19,20,21]。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急救教育的同时应正确引导中学生,使其认识到救助他人的意义[22]。我国目前保护施救者权益的制度还有待健全,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保护施救者利益的制度,可借鉴明确社会急救程序和免责情形,免除救护者后顾之忧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草案)》[23]。意外发生的现场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中学生作为施救者需要学会做好自我防护,这其中就涉及到有关物理、化学等科目的知识,比如,在需要搬抬患者时,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科学用力, 可以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24]。有研究表明,施救者与患者直接接触,接触到患者体液和血液的机会几乎是90%以上[25]。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自我防护课程,使中学生作为施救者获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援的能力。
随着对人体探索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的发展,急救知识正在迅速更新,心肺复苏指南每五年都会被X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更新一次,为使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得到而提高不断调整和优化指南中的内容。由此可见,仅进行一次培训,或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都不能满足社会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需要。因此,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继续再教育非常重要[26]。
3.2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3.2.1持续学习积累
平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急救知识使高三学生的得分较高,说明急救知识和技能需要长时间学习积累。
3.2.2设置特定场景
近年,关于女性的安全事故频发,引起更多女中学生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其中可能涉及到部分急救常识。教学时可模拟不同场景,锻炼学生处理不同紧急安全事件的能力。
3.2.3家长参与学习
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容易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可能出现教育思想固化的情况,只注重孩子的应试成绩,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阻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急救常识教学的同时也应督促家长进行学习,使学生家庭充分认识到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3.2.4学生干部带头
担任学生干部需具备周全考虑问题的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可能会更加明白生理急救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学校可鼓励学生干部与同学组成生理急救互帮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带领同学进行学习。
3.2.5参加有关竞赛
生物学科竞赛给参赛中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有助于这部分学生对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也更加自觉和高效。学校应鼓励参加过生物学科竞赛的同学主动帮助未参加过竞赛的同学进行学习,同时引导未参加过竞赛的同学主动向参加过竞赛的同学请教,建立良好学习氛围。
3.2.6结合原有课程
生物课成绩优秀和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较高,如果教师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渗透一部分生理急救常识的内容,将会取得一定教学成果。关注对生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增强这部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3.2.7科学权威系统
该校中学生接受急救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够完善的急救培训使救助者在实际行动时未能掌握良好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导致救助效果不佳,使救助者产生消极想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应注意培训的内容是否科学、权威、系统,同时加强课后巩固。
结论
本文从山西省某中学中学生生理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态度的现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校中学生仍需提高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需对生理急救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对生理急救的态度。通过学校开展的课程来学习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是该校大部分中学生的选择,也有部分学生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该校中学生对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烧伤及溺水等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学习需求。某些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会对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态度有所影响。
参考文献:
- 张瑾;朱士新;谢云龙;程和健;薛黎坚;徐勇;朱虹;易潜.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1):34-35.
- 陈文颖,张香玉,袁微,王雅丽,陈丹丹,石红丽.高中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J].全科护理,2011,9(28):2543-2544.
- Larca A, Julien H. First-aid in Fran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Bull Acad Natl Med, 2010, 194(6):1071-1093.
- Jae-Ik Kim. The Effec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ducation for Kindergarten Students. 2020, 25(2):157-162.
- 李欢.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理急救教育现状调查及案例建构研究.陕西理工大学.2019 年(09).
- Peterson R.Teach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via the Web[J].Crit Care Nurse,2016,26(3):55-59.
- 童玲;董庆榕;张迪;杜彦瑶;张辉.施救意愿及急救技能普及可行度的研究调查.心理月刊.2020年(05):74.
- 魏捷,胡念丹.《2015年X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之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1-3.
- Li,J.S. Zhang,X.Y. Sheng,J.L. wang,X.M. Shen,W.P. Xia,L.X. Shen,F. Jiang.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first-aid training methods on knowledge retention of caregivers and teachers: a randomized and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 China[J]. Public Health,2020,178.
- DANKBAAR M E,ROOZEBOOM M B,OPRINS E A,et al.Preparing residents effectively in emergency skills training with a serious game[J].Simulation in Healthcar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imulation in Healthcare,2017,12(1):9.
- 김형근, 임원청, 강청훈.Knowledge level and recognition in first-aid depending on completion of first aid training. 2019, 28(6):721-730.
- 颜文贞,占玮,王丽萍,田猛,王芳.急救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20,49(02):235-239.
- 顾春松,程志刚,李军,唐良华.基于情景演练法的创伤急救学实训教学模式探讨与思考[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2(01):65-68.
- 付娆;王泽宇;熊雪然;甄卓;张子晗.海淀区市民急救常识普及现状与展望.大医生.2017年(05):155-156.
- 许瑞,王艳波,李芳,吴建军.高三学生灾害救护知识知晓情况与学习意愿的调查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0):98-100.
- 薛占英.评价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17):118+120.
- 栗慧娟.关于充分利用电话急救指导填补“抢救空白期”的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5.
- 曾姗姗,占玮,颜文贞.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8,5(10):32-35.
- 胡吉富;李利华;路会侠.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02):100-101.
- COONS S J,GUY M C.Performing bystander CPR for sudden cardiac arrest:behavioral intentions among the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 in Arizona[J].Resuscitation,2009,80:334-340.
- SWOR R,KHANI,DOMEIER R,et al.CPR training and CPR performance:do CPR-trained bystanders perform CPR??[J].Acad Emerg Med,2006,13:596-601.
- 张兰兰;李富禄;梁黟岳;杨斌;王东敏.城乡居民对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及技能培训需求调查研究.全科护理.2020年(03):104-106.
- 覃纯初,李远航,刘了了,等.深圳市南山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及程度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3):214-216.
- 陆柳娟.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年(07):203-204.
- 刘艳敏, 成丹.院前急救职业暴露的防范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 (6) :23-25.
- 汤艳;徐志平;卞龙艳;闻纯.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CPR知识意愿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6):55-58.
致谢
感谢于凤兰导师和黄廷芬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我悉心指导。
谨向以王秀兰院长为首的全体护理学院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忠心的感谢!
附录
生理急救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欢迎参加此次有关生理急救与技能方面的调查活动,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真实想法放心的独立答题,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一、基本信息
性别: 年级: 年龄:
家庭居住地:A.农村 B.乡镇 C.城市
父亲的文化程度是:A.本科及本科以上 B.初中 C.小学 D.无上学经历
母亲的文化程度是:A.本科及本科以上 B.初中 C.小学 D.无上学经历
你的性格类型:A.较内向型 B.较外向型 C.内外平衡型
你担任学生干部吗? A.是 B.否
你参加过学科竞赛吗?A.有 B.没有(如果有,请写出学科名称)
你的生物课成绩处于什么水平? A.优秀 B.中等 C.良好 D.差
你对生物学课感兴趣吗? A.感兴趣 B.不感兴趣 C.一般
你有参加学校的社团工作吗?A.有 B.没有 (如果有,请写出社团名称)
你有参加过校内或校外组织的急救方面的培训吗?A.有 B.没有
你有参与过实际生活中的急救救助吗? A.有 B.没有
二、正题
1. 你知道急救电话是 A.110 B.120 C.119 D.114
2. 心肺复苏英文简称 A.CRT B.CPR C.ATE D.AUT
3. 下列有关心肺复苏的原则,正确的是 A.沉着,不放弃,持续,操作准确 B.慌乱,动摇,间断,操作不当 C.沉着,间断,先人工呼吸,再按压胸口 D.施救过程中一直按压胸口,不进行其他操作.
4. 做胸外按压的频率是A.60 次/min B. 80 次/min C.100 次/min D. 120 次/min
5. 对没有意识的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正确的按压和通气比例是 A.30 次按压然后 2 次通气 B.5 次按压然后 1 次通气 C.10 次按压然后 2 次通气 D.15 次按压然后 5 次通气
6. 当人的出血量大于 2000ml 时会 A.血液可以自动补偿 B.面部苍白 C.肢体湿冷 D.机体出现休克死亡
7. 由里到外,两侧环形之后,交叉包扎固定在外侧,这种绑带包扎止血法称为
A.绷带回返式包扎 B.间接压迫止血法 C.绷带 8 字包扎 D.绷带螺旋反折式包扎
8. 下列危险性最小的是 A.动脉出血 B.静脉出血 C.毛丝血管出血 D.骨盆出血
9. 用肥皂水、清水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进行处理的是指 A.切割伤 B.撕裂伤 C.一般擦伤 D.碰撞伤
10. 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木棍、树枝固定时应注意 A.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B.超过伤口下关节 C.超过伤口上关节 D.不得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11. 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你应该 A.采取保暖措施 B.用软板担架运送 C.用三角巾固定 D.扶持伤者移动
12. 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时,你最常选择检查哪个部位 A.动脉脉搏 B.前臂桡动脉搏动 C.颈动脉搏动 D.心尖搏动
13.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人,你应将其安置其何种体位 A.左侧卧位 B.左侧卧 C.仰卧位 D.俯卧位
14. 对于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时,你最常用打开气道的方式是 A.托下颌法 B.单纯压额法 C.仰头举下颌法 D.抬颈压额法
15. 进行胸外按压操作的部位为 A.心尖部 B.胸骨左缘第五肋骨间 C.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处 D.胸骨中下段
16.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 3cm C.至少 5cm D.至少 6cm
17. 如果遇见一位胳膊大出血的伤者,你知道现场怎样加压包扎止血吗? A.用清洁的卫生纸塞在出血伤口里 B.用清洁的卫生纸包在出血伤口上 C.在出血伤口上用清洁的毛巾或手帕等覆盖后,再用布带或衣物等紧紧包扎 D.伤口上用清洁的卫生纸覆盖后,再用手指紧紧压住伤口 E.不知道
18. 如果有一位手臂骨折、疼痛严重的伤者,你知道怎样进行现场固定吗?
A.先用手紧捏或者按摩手臂缓解疼痛,再用布带绑扎手臂 B.将露出骨头放回原处 C.用树枝放在手臂外侧,并在树枝和手臂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布带绑扎固定
D.手臂弯曲放在胸前,再用布带将手臂悬吊 E.不知道.
19. 如果皮肤不小心被烧伤应该如何处理? A.将被烧伤的皮肤撕离 B.紧紧的用消毒过的包扎烧伤皮肤 C.用冷水冲洗烧伤皮肤,如果烧伤严重,消毒处理后,用干净的布等简要包扎以防止感染 D.用凉水猛冲伤口 E.不知道
20. 吃饭时看到有人突然不能说话,面色发青,应该怎么急救? A.拍背在其身后压挤上腹部 B.让他赶紧喝点醋 C.让他喝点水 D.不清楚
21. 鼻出血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左鼻孔出血举右臂 B.准备冷毛巾敷前或鼻梁处 C.头向后仰 D.不清楚
22.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呼吸不畅,应怎样急救? A.马上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使其清醒 B.先控水,胸外按压,并人工呼吸 C.背起溺水者,马上将其送往医院 D.不清楚
23. 在高层学生宿舍居住时遇到地震,下列哪个避震方法是错误的? A.迅速离开电梯 B.就近躲在桌子下 C.迅速躲到跨度小的建筑空间 D.立即躲藏到阳台
24..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手快速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 B.将触电者留置在地上,等待医务人员到来 C.脱离电源后,立即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现场施救 D.打电话报警
25. 你非常主动的去学习相关急救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26. 你经常参与相关急救技能的培训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27. 如果有一名陌生人在你面前出现危机状况,你会主动上前进行帮忙施救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28. 如果有一名异性在你面前出现危机状况,你会主动上前进行帮忙施救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29. 如果进行急救措施,你会选择拨打急救电话来帮忙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0. 如果进行急救措施,你会选择进行辅助施救者,而不是亲自上前施救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1. 如果进行急救措施,你会选择亲自对患者进行施救措施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2. 你不愿意施救是因为缺乏完善的急救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3. 你不愿意施救是因为缺乏完善的急救技能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4. 你不愿意施救的原因是因为感到害怕和恐惧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5. 你不愿意施救的原因是因为感到无关紧要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6. 你通常通过电视来获取急救与技能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7. 你通常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急救与技能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8. 你通常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取急救与技能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39. 你通常通过家人及朋友的指导来获取急救与技能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40. 你通常通过急救知识培训讲座来获取急救与技能知识
A.非常符合 B.较符合 C.符合 D.较不符合 E.不符合
41. 你在学校是通过哪些课程获得急救与技能知识的(多选)
A.生物课 B.物理课 C.化学课 D.体育课 E.地理课 F.其他
42. 你倾向于通过哪种活动来学习生理急救知识与技能(多选)
A.电视 B.互联网 C.阅读书籍 D.家人朋友 E.学校开展的课程
43. 你倾向于学习那种急救知识(多选)
A 心肺复苏 B.伤口包扎 C.昏迷 D.溺水 E.烧伤 F.骨折 D.其他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