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的不断进步,护理也正在从普通护理逐渐转变为延续性护理,但相对于城镇,延续性护理在农村普及并不够深入。精神疾病作为一种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慢性疾病,经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相对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促进患者痊愈。本文就延续性护理对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为护理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农村;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精神卫生问题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近年来中国成年人的精神病患病率逐步上升,但专业医疗护理服务并没有做到全周期地参与居民的健康服务,更多的是非专业化的家庭护理。据调查[1]目前我国患有各类精神障碍高达17.5%,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占疾病总负担15.5%[2]。60多年的经验表明,患者住院治疗结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是精神障碍治疗的最佳模式[3],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患者康复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患者社会功能尽快恢复。因此,延续性护理必然会走进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家中。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对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开展情况,总结延续性护理的进展,为后期临床护理带来一定的理论科学依据。
1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和运行模式
1.1概念
延续性护理最初于1947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护士学校在X首次提出,并于2003X老年学会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界定为:透过照顾,病人可在各种地点或设施中获得持续照顾[4]。延续性护理是通过接触和拜访病人和家人之间进行持续接触,形成有针对性的交流,以掌握病人的身体状况,为病人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5]。
1.2运行模式
创建延续性护理中心小组,延续性护理中心小组主要由医师、专业护师和护士构成。由专业护师带领护士对已经出院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一般分为登门随访和电话随访,登门随访即延续性护理小组对出院且愿意接受延续性护理的患者进行登门拜访,询问患者相关病情,了解患者的饮食、起居等习惯,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回答患者对病情的疑问。电话随访即在随访时间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病情变化,回答患者问题。还有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网络平台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管理,建立患者相关线上档案,提醒患者及患者家属定时在线上平台反馈病情变化,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出院状态和反馈情况,为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方案推荐。
2农村精神疾病患者概况
在当今时代,重性精神疾病已经成为精神疾病中经济负担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据原国家卫计委2016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6],国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大约有1600万,其中68%患者在农村地区,且大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而处于“脱管状态”。据研究表明[7],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疾病严重或者发作时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农村地区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程度低,农村地区获取精神疾病相关医疗知识渠道少,且少有精神疾病家庭会去主动了解相关疾病知识,通过医务人员获取精神卫生知识的不到20%[8]。大部分主动去了解的农村居民了解的精神卫生知识也十分平面,仅了解常见的精神疾病,并不认为对于药物、网络和酒精成瘾所产生的症状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农村地区对精神疾病患者包容度低,彭蓉[9]等人对广西农村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12个条目中有9个条目平均得分低于3分,12个条目中正性态度低于50%,由此可知农村地区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包容度低,这一现象会加重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羞耻感,不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3导致精神患者疾病复发的因素
3.1服药依从性
目前心理疾病的治疗以抗精神病药为主,而维持其疗效的药物是维持其疗效的重要因素,故需长期服药。间断使用药物不仅不能满足病人最佳的治疗要求,而且还会影响治疗的疗效。研究者对心理问题的复发性病因进行了研究,发现有79%的乡村精神病病人由于不遵守药物治疗而出现了反复发作。它们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对病人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认识和心理疗法对缓解残余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药物依从性、复发和再次入院、减少疾病的负担等方面,也有助于改善社区精神病病人的社交能力和药物依从性;在慢性病病人的康复中,社会生活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显著的效果[11]。
3.2家庭、社会因素
在治疗后,精神病患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心智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其对生活活动的适应和处理能力明显地比普通人差。乡村精神病病人常因某些负面的因素导致病情反复,其原因与缺乏对社会的认同、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相对偏低[12]。王琦对5年后重返社会的病人进行了随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家庭和社会因素占20.7%[13]。社会和家庭对患者情绪的过分干预(指责或宽容)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和降低患者的复发率[14]。心理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社会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干预、电刺激治疗等[15]。它是一种以药物为主的疗法,但单靠药物是无法彻底根治的,需要通过对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治疗。对心理病人进行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在住院期间,病人可以接受正规的医疗和照顾,而在接受了心理治疗后,病人回到家庭、社会后,面对工作、学习、婚恋、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再次发生[16]。所以,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加强对病人的康复和康复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院内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有综合技能训练、认知行为干预、家庭护理等[17]。
3.3延续性护理与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中国心理健康防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心理健康的整体预防和治疗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加之中国幅员广大,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看病难、乱用药物,导致病情反复[18]。有学者在对有必要进行药物维持疗法但中途中止的病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有7.4%的病人因为拿药困难而中止使用[19]。另外,由于财政上的问题,病人无法继续进行治疗和照顾。一些病人由于病程较长,病情拖延,经常入院,由于工作条件不佳,导致其家庭的财务状况恶化,从而降低了用药的用量,缩短了用药的周期。在经济条件好的病人中,有12.1%的复发,在中等的病人有29.6%,在贫困的病人有58.3%的复发[20]。
4延续性护理在农村精神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心理治疗领域,持续的问题是治疗的关键。乡村精神病病人的照护持续是影响其照护品质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服务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使其成为当代心理健康照护工作的核心。
在外国,持续照护方式有以社区和以医院为中心的持续照护方式。Adair[21]的调查表明,持续的照护与健康效果有正面的联系,说明改进心理保健的持续进行是有意义的。Weaver[22]的调查显示,在持续的照护工作中,护士担任护理协调人,确认了照护持续因子与卫生效果的相关性,虽然没有直接的原因,但已有相关的支持。Souza[23]的调查显示,持续的照顾可以明显改善农村精神病人的生存品质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改善农村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交能力。比利时正在推行心理健康和医疗服务的改革,以改善其持续发展。Malakouti[24]的调查显示,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电话追踪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乡村精神病病人的再次入院,从而使乡村病人和医疗保健网得到好处。
在国外,针对乡村精神病病人的护理干预主要有心理干预、社会功能训练和家庭护理等。譬如,有些人使用计算机玩来促进乡村精神病病人的脑部机能,以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重建;有些人将普通的日常生活活动用作社交技巧,例如乘坐公交车或做饭,将这些练习分为几个阶段,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能够再一次地学习;通过对病人的家庭进行健康的教育,并能与他们的家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家庭成员及乡村精神病病人保持良好的交流联系,有利于加强协作和及早介入,让病人在生活上更加舒服;此外,还设立了家庭访问和协助服务小组,使乡村精神病病人得到持续的持续照顾。乡村精神病病人要得到一套完整的护理服务,包括急性、慢性和复健,而且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将包括资金、服务提供者和乡村精神病病人在内的各个部门进行统筹,使之持续下去。但是,由于其性质和功能的局限性,使得提供高质量、适当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成为困扰乡村精神病病人的一个难题。
中国关于延续性护理的理论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在医疗机构开展持续性的服务,而在社区延续性护理方面则比较罕见。在我国,持续照护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评估。许丽荣[25]的调查结果显示,规范化、持续的卫生教育能有效地提高乡村心理障碍病人的康复水平。李华[26]于2017年到2018年间进行的临床试验,证实持续照护可以改善原发性乡村精神病病人的依从度,减少复发率和住院发生率,改善生存品质。李萌[27]的调查结果显示,持续式的护理在乡村医院以外的病人中有较好的疗效。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乡村病人的自我照顾,延缓其机能的退化,减少其复发率,改善其生存品质。帮助乡村精神病病人尽快恢复健康,重新融入社区。自那以后,我国有部分学者采取了多种方法和不同的干预时机对乡村精神病病人进行持续照护,但大部分持续性护理措施都是以手机追踪为主,且以单一的形式进行。并且在互动的多媒体网路中,持续的持续照护比较罕见。王贺红[28]在94例乡村精神病病人的群体护理中,将传统的常规护理与个体持续式的护理相比较,结果显示: SST和 SSPI得分明显优于对照(P<0.05),说明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日常生存和社交活动。陈宏美[29]等在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40位接受持续照护的病人,其焦虑和忧郁症得分明显降低(P<0.05);从上述结果来看,持续式照护对精神病病人的照护具有明显的意义。持续的护理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和社交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因而,持续式护理在临床上获得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认可。
当前,国内延续性护理的方式有家庭访视、电话随访、专家门诊等多种方式,存在着方法单一,医疗投入高,以及农村精神病人无法积极地进行延续性护理。通过家庭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的持续照护,乡村病人常常是被动地获得资讯,与持续照料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足。然而,由于互联网媒介的先进性、有效性等特点,逐渐走上了大众的视线。在一些比较发达国家,使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医学顾问和卫生教育已经很普遍,并对此进行了研究。55%的X成人(大约5500万)通过互联网来寻找卫生和医学方面的资料,并且每个月都会在网上查询一次。中国拥有5.64万网民,拥有42.1%的因特网覆盖率,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所以,使用方便、经济、快捷的网络服务将成为未来延续性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Carpentier[30]报导了社区网路在医院疗程后的重新建构,并以医务工作者与家庭成员及农村精神疾病病人为核心的连贯性照顾网路,并获得了良好的追踪,证明社交网路与互动的重要意义。藉著互动的多媒体网路,藉著连结的社群网路,藉著持续照顾照顾,来协助照顾乡下的心理病人。提高了乡村精神病病人的身体素质。
我国目前对于乡村精神病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其延续性护理措施和评价指标也存在差异,且存在差异。为此,应吸取国外各类专业继续照护的经验,吸取其精髓,以弥补我国乡村持续照护的缺陷,建立乡村地区持续照护的特色。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5关于延续性护理对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的启示
对于延续性护理在农村精神疾病康复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启示:1、延续性护理在农村医疗中的系统不够完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工作都尝试向信息化转变。对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来说同样如此,延续性护理信息化势在必行[31]。因此利用互联网平台,拥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智能化管理患者,有利于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省人力,节省时间。2、在农村医疗体系中,延续性护理的工作不够规范。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护理方式,缺乏规划性和统一性,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据。改善延续性护理的工作,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32]。3、农村地区的延续性护理未落到实处。系统不够完善,护理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计划,无人监管到位,导致农村地区的延续性护理发展缓慢。在农村地区要开展护理工作的分级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有利于农村地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4、延续性护理现在缺乏XX医疗保障。农村地区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而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家庭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患者长期进行延续性护理,这就导致患者无法稳定的进行护理,无法保障延续性护理的护理质量,从而达不到延续性护理的治疗效果。
6小结
精神疾病作为一类慢性病,其康复过程就是漫长的,据各项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对精神疾病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农村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延续性护理还比较遥远,医疗资源的落后,医疗人员的缺乏,管理的不到位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我国的延续性护理处在初级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向国外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提炼出他们的延续性护理的精髓,总结出符合我们社会发展的延续性护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韦盛中, 张玲, 杨丽. 精神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5): 478-480.
[2] 张云淑, 翟京波, 李佳勋,等. 2010 年河北省精神卫生机构床位资源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9(6):458-461.
[3] 宋修珍, 孔临萍, 燕炯,等. 国外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及现状[J]. 卫生软科学,2004, 18(3):134-136.
[4] 袁薇,丁晓平,耿在香,等.延续护理对首次住院女性精神分裂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知力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3):167-171.
[5] 邓璀,姚桂锐,李淑娟,等.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34-35.
[6] 王丹.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
[7] 李博文,赵斌斌,李剑兰,郭桂枫.肇庆地区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8):178-180+190.
[8] 陈艳,马婧.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及其成因[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6):38-40+61.
[9] 彭蓉,覃娴静,韦小飞,聂光辉,冯启明.广西农村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广西医学,2019,41(15):1936-1940.
[10] 韩志芳.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22-1723.DOI:10.19435/j.1672-1721.2020.12.064.
[11] 王 威.浅谈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展望,2015,25(29):254.
[12] 赵光红,崔文龙,武慧欣,等.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J].昆明医科大学 学报,2018,39(1):35-38.
[13] 刁雪云.基于居家照护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21,29(04):447-449.
[14] 王超,刘翠霞,黎丽燕,彭明创,唐秋碧,曾伟成.精神病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框架的构建[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9):1-3+7.DOI:10.15912/j.cnki.gocm.2021.19.002.
[15] 李启青,刘伟杰.延续护理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07):20-23.
[16] 张冬莉,张 丹.精神科病人延续性护理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8):141-141.
[17] 冯凌,张莉.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的分析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357.
[18] 张眉芳,李其铿,张翔.重庆市某区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28(11):46-48.
[19] 郑宇婷,王莉,吴淑华,陈秋萍,麻玥萌.延续性护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115+120.
[20] 覃远丽,周伟,余春燕,李镔.延续性护理在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3):222-224.
[21] Adair.Management ofschizophrenia with suicide risk[J].Psychiatr Clin N Am,2018,32:863-83.
[22] Weaver,Miadi H.Fargier,Lancon C,et al.Analysecoûtefficacitédes stratégies de prise
致 谢
行文至此,思绪万千,四年一瞬,终有离别,回首过往,唯有感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曾经有幸上过冯老师的课程,老师温柔淡然,为学严谨认真,待人又温和可亲,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感谢老师从我论文选题到最终定稿的帮助,这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细心指导。正是有着老师的指导与鞭策,我才得以完成这篇论文。我的老师学识渊博,严谨却温柔,再次感谢老师,在此表达我对老师的敬意!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我想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无论在何时何地,我的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支持着我的决定,他们给了我可以做一切决定的勇气,因为有他们我很少后悔过。感谢我的父母,辛勤工作大半辈子,养育姐姐和我,没有过抱怨,没有过诉苦,让我们没有遭受过任何打击。感谢我的父母,宠爱我们但不溺爱我们,让我们拥有着健康的人格。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有你们,我不怕输;也感谢我的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
愿岁并谢,与友长兮。感谢住过510的各位漂亮仙女们和校学生会的各位伙伴们,大学四年,我们一起见证了各自的成长,一起陪伴着度过这美好又带了些小遗憾的四年。寝室里一起吃的螺蛳粉,一个个兵荒马乱的早晨,一起奋斗的每个期末,办公室里熬夜工作的大家,舞台幕后每个忙碌的身影,树荫下我们的欢声笑语。美好的时光总是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次次的帮助,我都铭记于心,感谢有你们,让我的四年充满惊喜!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感谢不那么努力但始终尽最大努力保持乐观自信的自己,缺点很多,优点也不少。前路漫漫,酸甜未知,愿怀揣着这颗无畏无惧、不怕失败的心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也愿此去经年,一生坦荡,一生无悔。
借此,祝所有相遇,天高海阔,万事胜意。山水有来路,早晚复相逢。
毕业快乐!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