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2]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护理过程中,可能因接触到有毒有害的物质或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导致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受到危害的一类职业暴露。
(二)职业暴露国内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3]表明,护理实习生在其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率为88.65%。研究[4]表明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澳大利亚、意大利和X分别为13.9%,18.0%和50.1%~61.9%。作为长期可能接触到传染性病原体的医护人员,置于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高发的锐器伤,可能导致护生接触到病人的体液、分泌物、血液而感染疾病。研究[5]表明,护生面临的暴露种类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血源性的职业暴露。
据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6],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上三种是医护工人员职业暴露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血源性病原体。何旗群[7]等的研究显示,我国护理实习生血源性针刺伤职业暴露占34.09%,暴露源种类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占17.05%,其次为梅毒螺旋体。国内外都存在的锐器伤,国内外都相同的血源性病原体,这些还未能被完全治愈的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给我们敲醒了警钟,职业防护,应被重视。
据我国多项的研究显示[8-16],医务人员中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一类群体是临床护士。作为刚刚进入临床学习的护理实习生,不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和流程,对护理专业操作尚未熟练,对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防范意识较弱。张洋研究[17]表明多数护理实习生在发生职业暴露后而产生了恐惧焦虑,无助沮丧的心理,从而导致职业认同感降低。研究[18]表示,护生是发生职业暴露后产生消极心理的高危人群,研究[19]也认为消极的心理带来的身心问题不容忽视。因此,作为处于高负荷工作中的医务人员,应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树立信心,提高职业认同感。
(三)本设计的目的、意义
据研究[20]表明,94.4%的护生认为掌握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很重要。鉴于此,此次研究欲调查护生相关职业防护认知情况,了解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暴露防护认知水平及影响认知的因素,以此为依据使护理实习生能意识到学习更多职业暴露预防的知识的重要性,提高职业防护知识水平,从而树立信心,提升职业认同感,也为学校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升学生防护技能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抽取广州某所本科护理学院2019年大四的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该学院已实习的护生;自愿参加此调查;已获取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不愿意合作的护生。
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共118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116名。
(二)方法
1.调查工具
问卷采用郑玉莲等[1]由专家审核后的内容及部分自行添加可能会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①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疫苗接种情况、实习时长等),共12个条目②职业防护认知水平调查(锐器盒不应超过多满、艾滋暴露后最迟不超过多久用药等),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正确得1分,错误0分,满分9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关于职业暴露防护认知水平越好。回答正确率/% =回答正确人数/回答总人数×100%。总分≥7分则为知晓,总分<7分则为不知晓,防护知识知晓率/%=知晓的人数/总人数×100%。
2.调查方法
采用网络发放问卷填写法,同一时段发放填写,并予收集
3.质量控制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并取得护理实习生的知情同意后自行填写,22个题目皆为必答项,回收问卷后及时检查,尽可能保证问卷的可靠性。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1中文版建立问卷数据库,双人录入。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护生发生针刺伤状况
118名护理实习生中发生针刺伤的有58名,发生率为49.15%。
(二)护生职业防护认知能力
118名护理实习生中,职业防护认知能力≥7分为108名,知晓率为84.75%。各条目正确率在25.42% ~98.31%之间(见表1)。
表1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条目知晓率
条目 | 正确人数 | 正确率 |
1.被污染的针刺伤会引起艾滋,乙肝,梅毒吗? | 110 | 93.22% |
2.针、刀等锐器需在第一时间放入锐器盒吗 | 116 | 98.31% |
3.锐器盒不应超过多满 | 78 | 66.10% |
4.注射器使用后,需要回套针帽吗 | 107 | 90.68% |
5.若有需要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帽时,应()回套? | 110 | 93.22% |
6.若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先从 ()端至()端挤出并边用流水冲洗? | 104 | 88.14% |
7.您认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还会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吗 | 107 | 90.68% |
8.针刺伤引起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在专家评估后立即实施,最迟不超过() h | 30 | 25.42% |
9.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超过预防用药的时间还需要用药吗 | 114 | 96.61% |
(三)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知晓率单因素分析
实习时长、是否接触过传染性患者、接触患者或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是否担心发生职业暴露,以上4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发生过针刺伤、是否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并产生抗体、是否在接触患者前了解传染病史,以上7个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知晓率单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 人数 | 知晓人数 | 知晓率 | 卡方值 | P值 |
性别 | |||||
男 | 2 | 2 | 100.00% | 6.280 | .280 |
女 | 116 | 99 | 85.34% | ||
年龄 | |||||
19~21岁 | 41 | 33 | 80.49% | 8.430 | .587 |
22~24岁 | 74 | 65 | 87.84% | ||
>24岁 | 3 | 3 | 100.00% | ||
实习时间 | |||||
大于5个月 | 110 | 94 | 85.45% | 19.801 | .031 |
小于5个月 | 2 | 2 | 100.00% | ||
5个月 | 6 | 5 | 83.33% | ||
家庭所在地 | |||||
农村 | 80 | 70 | 87.50% | 9.371 | .095 |
城镇 | 38 | 31 | 81.58% | ||
是否为独生子女 | |||||
是 | 16 | 11 | 68.75% | 6.510 | .260 |
否 | 102 | 90 | 88.24% | ||
实习期间是否被锐器刺伤过 | |||||
是 | 58 | 51 | 87.93% | 10.506 | .062 |
否 | 60 | 50 | 83.33% | ||
是否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 | |||||
是 | 105 | 90 | 85.71% | 12.790 | .236 |
否 | 7 | 5 | 71.43% | ||
没有检测过 | 6 | 6 | 100.00% | ||
是否在接触病人前去了解病人的传染病史 | |||||
从不 | 8 | 6 | 75.00% | 20.182 | .165 |
有时 | 60 | 53 | 88.33% | ||
经常 | 40 | 33 | 82.50% | ||
总是 | 10 | 9 | 90.00% | ||
是否有接触过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 |||||
有 | 110 | 95 | 86.36% | 19.229 | .037 |
无 | 4 | 3 | 75.00% | ||
不清楚 | 4 | 3 | 75.00% | ||
是否在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 | |||||
从不 | 8 | 6 | 75.00% | 30.427 | .001 |
有时 | 60 | 53 | 88.33% | ||
经常 | 40 | 33 | 82.50% | ||
总是 | 10 | 9 | 90.00% | ||
是否担心自己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 |||||
担心 | 114 | 97 | 85.09% | 16.150 | .006 |
不担心 | 4 | 4 | 100.00% | ||
是否愿意护理感染者 | |||||
愿意 | 57 | 49 | 85.96% | 17.526 | .064 |
不愿意 | 39 | 34 | 87.18% | ||
无所谓 | 22 | 18 | 81.82% |
(四)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知晓率的多因素分析
按照P <0.05筛选实习时长、是否接触过传染性患者、接触患者或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是否担心发生职业暴露作为自变量(赋值说明见表3),以是否知晓为因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实习时长(OR=0.787,95%CI: 0.240~2.587)、是否接触过传染性患者(OR=0.006,95% CI:0.212~1.734)、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OR=1.397,95%CI:0.605~3.226)实习岗前是否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OR=7.427,95%CI:0.505~0.328)是影响护生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P <0.05)(见表4)。
表3护生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赋值说明
自变量 | 编码 | 内容 |
实习时间 | X1 | 大于5个月=1; 小于5个月=2; 5个月=3 |
是否有接触过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 X2 | 有=1; 无=2; 不清楚=3 |
是否在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及时 | X3 | 从不=1; 有时=2; 经常=3; 总是=4 |
是否担心自己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 X4 |
表4护生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
B | 瓦尔德 | 显著性 | Exp(B) | EXP(B) 的95% 置信区间 | Exp(B) | ||
下限 | 上限 | ||||||
步骤1a | @4、您的实习时间 | .239 | .155 | .787 | .787 | .240 | 2.587 |
@10、您是否有接触过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 .500 | .871 | .006 | .006 | .212 | 1.734 | |
@11、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 | .334 | .613 | 1.397 | 1.397 | .605 | 3.226 | |
@21、您是否担心自己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 20.134 | .550 | 7.427 | 7.427 | .505 | .328 | |
常量 | 18.597 | .042 | .062 | .0320 | .203 | .621 |
四、讨论
(一)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状况
此次问卷结果表明,实习过程中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为49.15%,此结果不容乐观,应予重视。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护理实习生本身:对临床环境未足够适应;护理操作的不熟练;学校与工作的转换及夜班等导致精力调节未能完全适应;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意识观念薄弱等。②学校:护理实习生的实操能力水平可再加强,缺乏实习前关于职业暴露教育知识教育。③医院:护理服务需求增加,临床工作中带教老师的工作繁忙,指导不到位,无暇顾及护理实习生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不能预见各种危险意外的发生;医院在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防护制度不健全等。
这提示:①护理实习生本身:在实习前接种所需要的保护性疫苗;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多主动学习练习护理操作,熟能生巧;自主参与学习职业防护的知识等。②学校:可以加强护理实习生的实操能力,提供护理实习生实习前关于职业暴露教育知识等。③医院:研究[21]表明,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对护理实习生加强职业防护的教育知识培训,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实习生发生职业伤害,降低针刺伤的发生。可参考研究[22]安排高年资的老师实习带教, 增强防范意识以识别护生发生职业暴露,加强重视职业防护教育。
(二)护生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状况
此次调查显示,护生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知晓率为84.75%,与某三级教学医院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认知91.66%的知晓率[23]相比较低。不同的知晓率可能因护生实习的时长,年龄,防护意识强弱,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医院的教学模式及内容的不同等存在关联。与2017年研究[1]中的职业防护知晓率79.22%相比,有以提高,这可能与问卷的题目类型,学校及教学医院的教育,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增强有关。
研究[24]表明,职业伤害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防护意识,研究[25]表明69例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完全正确52人次, 占75.36%。于此,我们认识到,意识及能力是护理实习生有待提高的空间,应加以学习。研究[26]显示,临床带教老师对于带教的重视程度,护理工作的繁忙等原因导致时间上带教老师没能给护生授予更多职业防护的知识,这有可能增加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的机会,因此,学校和教学医院也可以在护生实习期间多开展职业防护相关的知识讲座或培训,授予学生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减少职业暴露发生。
(三)护生防护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时长、是否接触过传染性患者、接触患者或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是否担心发生职业暴露,以上4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习时间越长,有过接触过传染性患者的经历,接触患者或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的意识越强,担心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意识强对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认知的知晓率存在关联。
其中,护理实习生生实习时间的长短对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的影响,与研究[27]中的观点相同,这可能护理实习生因接触传染性患者可能越多,具有防护意识越强,自己会主动学习与其相关的护理知识和防护知识,临床带教老师也授予学生更多相关防护知识,研究[28]中就证实了这一观点,78.2%护生认为临床老师的教学对防护意识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科室也可能有进行相关入科宣教告知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职业防护,因而获取职业防护知识。
是否能做到洗手五时机与防护认知水平存在关联,这与研究[29]中观点相同,可能在意识与习惯的作用下,防护认知意识也得以提高,文献[30]中也证明了是否担心职业暴露的意识与职业暴露防护认知水平存在关系。由此可见,护理实习生的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不慌不乱,在暴露性操作前戴上手套保护自身,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可能性。学校及教学医院可以多加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以助护理实习生学习及掌握到更多的职业防护知识,提高职业防护认知能力,减少职业暴露现象发生,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结 论
综上所述,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现象较多,发生率较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实习时长、是否接触过传染性患者、接触患者或周围环境后能做到洗手五时机、是否担心发生职业暴露,以上这四个是影响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郑玉莲,任丽玲,汪子琪,邓艳,马福军.神经内科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及其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的知晓状况[J].医学动物防
[2]张承彦,张春喜.乙型、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9,44(04):70-71.
[3]王芳,傅志泉,王金金,孙琳,朱冬梅,张爱琴.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研究[J].护理管理志,2019,19(05):370-372.
[4]邸红军,施月仙,司帷,吴秋霞.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针刺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0):791-795.
[5]易清萍,汤娟.43名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7,15(22):2796-2797.
[6]闵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皮肤针刺伤现状与对策[J]中华临床防治医学杂志,2007,2( 3) : 77-79.
[7]何旗群,曾灵芝,吴凤菊,韦雪艳,齐辉,吴宗波.护生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创建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19,26(02):13-15.
[8]郝香玲,张艳荷,梁佩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2,(11):93-94.
[9]曹敏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83-1185.
[10]田春梅,龚翔,龙子媛.2013 年河南省宣传贯彻执行新规范确保医疗安全学术会[C]//郑州: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1.
[11]邸红军,施月仙,臧红新等.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93-98.
[12] 邸红军,施月仙,司帷等.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针刺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0):791-795.
[13]Frijstein G,Hortensius J,Zaaijer HL.Needlestick injuriesand infectious patients in a major academic medical centrefrom 2003 to 2010[J].Neth J Med,2011,69(10):465-468.
[14]Martins A,Coelho AC,Vieira M.Age and years in practiceastors associated with 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Portuguese hospital[J].AccidAnal Prev,2012,(47):11-15.
[15]Yang YH,Wu MT,Ho CK,et al.Needlestick/sharpinjuriesamong vocational school nursing students in southern Taiwan[J].Am JInfect Control,2004,32(8):431-435.
[16] Green B,Griffiths E C.Psychiatric consequences of needlestickinjury[J].Occup Med,2013,63(3):183-188.
[17]张洋.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后心理反应的质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8):137-138.
[18]杨艳利,彭丽娟.某高校护生不同实习阶段医疗锐器伤发生调查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5):77-80.
[19] Smith E L.How are nurses at risk[J].Work,2012,41(1):1911-1919.
[20]金晶,顾丛.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现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267-268.
[21]沈卓亚.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用于预防护生针刺伤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06):828-829.
[22]肖珊,王平.实习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及防护措施[J].医疗装备,2016,29(03):194-195.
[23]杨晓艳,聂志芳,杨芳.某三级教学医院护生对职业暴露的认知与防护[J]. 医药卫生( 引文版) ,2016,24( 2) : 292 -293.
[24]庄丽娟,朱卫波,杨倩.我国护生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8,16(33):4125-4126.
[25]许仙英,唐正利.69名实习护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24-26.
[26]鲍娟,王方,胡传来.综合医院实习护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135-136.
[27]何旗群,曾灵芝,吴凤菊,黄静怡.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77-179.
[28]严寒若,韩秋凤,赵淑好,林霄,吴凡,林雯.实习护生122例锐器伤及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05):159-161.
[29]曾琦,孙娅萍,张敏,武昆利.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生职业防护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145-146+149.
[30]张芸,罗贤通,聂咏梅.某高校护生在临床中乙肝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及分析[J].职业,2019(24):122-123.
致 谢
这篇耗时半年的毕业论文终于写完,在电脑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心中的石头终于掉下了一半。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障碍,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贾长宽老师、沈怡老师。从论文的选题、设计方案直至完成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感谢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感谢老师们!
感谢护理学院所有的领导和老师们,前三年的学习基础对我非常重要,是你们让我能够静静地坐下来,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更多的营养,从而能够为自己进一步地加油充电。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我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有关护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得以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在学习中我们相互帮助,互相激励和关心。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是你们让我在学习很生活中收获到了更多的东西。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们,这么多年来,正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我顺利地完成学业;正是你们的关心和默默的奉献,给我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论文中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们和学友们批评和指正!
附 录
附录表A(引用问卷)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