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护理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和探讨处于终末期的肾病血液透析的病人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以及日常的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方法收集并使用在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位患者,对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只采用一般的护理,即日常的营养护理等,对照组则加入心理护理,并通过相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日常营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心理护理,有助于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可尽早康复。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护理

  引言

血液透析对肾病患者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对其进行血液透析,可以使其发病速度减慢,使其的生命时间得到延长。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以及心理障碍等等,使一些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理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另外,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耗费时间较长,患者及家属对终末期肾病以及采取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等知识了解的较少,无法有效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因此,我院针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以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得到对肾病患者的饮食等常见的护理办法以及恰当的心理护理办法,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以更迅速的康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为以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并治疗的60位处于终末期的肾病血液透析的病人,这些病人的年龄在38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45±8.35岁,其平均体重为(56.21±12.32)kg,平均身高为(168.13±10.45)cm;为使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病情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80名研究对象之中,其病因等各不相同,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原发病是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原发病是梗阻性肾病的患者以及原发病为多囊肾的患者分别为33例、16例、7例以及4例。因为原发病情况不同,所以每周进行血液透析的次数也各不相同,分别为2次或者3次,平均每次4小时左右。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即:定时查房,测量体温,询问有关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

1.2.2实验组

对实验组的血液透析患者除却一般护理的同时还进行了心理护理。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负面心理,比如抑郁、紧张、恐惧等福满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极为不利。还有一些患者为了不拖累家属,在治疗中不配合,对医生的嘱咐不遵从,从而影响到医生对其治疗的进度。具体来说,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医护关系,不能对患者抱有偏见,使患者的精神状态恶化。另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可能不同,所以基于他们自身的认识,会出现各种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护士准确的回答,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组织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终末期肾病知识,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正确认识所患疾病,从而积极面对疾病,要从患者自身情况出发,使他们进一步认识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1.3疗效辨别标准

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类型。显效:是指肾脏系统改良程度符合2级标准或者以上,身体特征和病症状况全部获得显著性改进;有效:是指肾脏系统改良程度符合1级或以下,身体特征和病症情况全部获得显著性改进;无效:是指病人肾脏系统不发生明显性改变,且更为严重。 治疗效果所依据的除了医生本身的水平外,还包括病人本身病情以及原发病证,最终治疗的效果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有些患者可能会看到有些患者治疗无效,从而对治疗持否定态度,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对医生治疗的配合程度。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期间对比使用χ2进行检验且根据P<0.05作为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运用统计学的方式,可以从数据上更为清楚的看出结果,从而针对不同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

  2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后进行数据采集,具体实验统计情况见表1所示。

表1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护理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上来看,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在疾病的治疗上,通常效果比较好,比一般护理对于患者早日治愈疾病而言,有效度较高。故而可以得知,对于患者来说,进行心理护理来说是必要的。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于实验组病人在进行一般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以后,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后,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状态面对医生的治疗,最终实验组病人治疗效果显效超过了40%,而对照组显效率只有30%,对照组只对其进行一般的护理,所以这些病人在治疗中常有不配合医生治疗的行为,且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最终治疗效果较差。这说明心理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3.1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问题分析

3.1.1恐惧心理

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不仅承受身体上的伤害,其生理及心理都会受到严重打击,从心理上来讲,受限于家庭状况,部分患者不想让家属担心,所以可能会感觉“不如不治”,尤其是高昂的治疗费用,再加上血液透析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对血液透析的期望值过高,都会使其心理发生变化,而且,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需要治疗的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治疗会使这些病人产生较多的负面心理,常表现出绝望、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会心情异常低落,总是沉默寡言,看到医护人员感觉害怕,时而惊恐,时而紧张,情绪低沉,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甚至忧郁沮丧,悲观绝望,对于医护人员的一般性举动,也可能会有其他的解读,如医护人员较为严肃的表情,都会让这些病人想很多,大有“生不如死”之感,进而影响了身体机能的恢复,对治疗带来极大的不利。这主要是患者对疾病是否能够彻底治愈有怀疑心理,尤其是看到部分患者治疗无效后,对于自身身体状况更难把握,而且受限于知识水平,很多患者并不知道治疗无效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如患者本身的原发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够治愈,所以对医务人员要求的控制饮食存在抵触心理,由于患者对终末期肾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意义、必要性、迫切性等没有认识到位,以及其他病人的表现影响等等,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3.1.2猜疑心理

部分血液透患者还存在着对周围人的猜疑心理,总是认为医护人员、家人、朋友在欺骗自己,如有些病人认为家人是对自己好的,所以对自己的病情有所隐瞒,说自己的病情较容易治疗,但是实际上是治不好的,所以对周边的人心存怀疑,而对于医生,有些人则认为医生会不会夸大了自己的病情,这些怀疑存于心中,使他们对于手术治疗效果也是存在着怀疑态度,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说法并不认可,对家人和护理人员的谈话也会产生猜疑,而且患者总是感觉人们在瞒着她,不让他知道自己的具体病情,这是由于患者思想上都会产生别人会议论我的错误认识,可见患者有猜疑心理。

3.1.3渴求安慰心理

患者住院初期,大多不愿意说话交谈,但是非常希望有人陪伴着他们,有着渴求护士、家人、朋友等的安慰和鼓励的心理。但是当前很多患者住院时候,亲属可能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每天来医院陪伴的时间比较少,这样会使患者感觉到不被重视,从而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尤其是老年人,更希望有子女的陪伴,才不会感觉估计,继而产生其他的想法。另外,不少患者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自从住院后,时常出现孩子般的表现,尤其是中后期肾病患者,这些患者的治疗时期通常比较长,在长期的治疗中,可能会没那么坚强,总是希望护理技术娴熟,态度温和可亲的护士为其护理,而且不愿意听到违背他的话语,可见患者有着渴求安慰的心理。

  3.2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策略

护理人员要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要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和要求,及时向患者讲解终末期肾病这一疾病的病因以及正确治疗的方法,这样可以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不用担心是否有人在瞒着他的病情,从而时时处于猜疑之中,不配合各种治疗,从而减缓康复速度,所以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正视疾病,勇敢的同疾病做斗争,只要肯配合医生的治疗,那么身体恢复是必然的,即便耗费时间会长一些,同时还要消除患者具有的恐惧心理、怀疑心理等。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治疗。

3.2.1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肾病血液透患者对血液透析是否造成身体伤害并不了解,有着心理压力,不少患者对是否能够治愈存在心理疑虑,严重的会出现恐惧心理,感觉自己的疾病是治不好的,对疾病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是正常的,故而需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例如对于疾病认识程度不高的以及知识水平不够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血液透析的资料让患者了解,使其能够全面的认识疾病,从而可以客观的看待疾病,最主要的是让患者知道血液透析治疗是较为成功的,从而彻底消除恐惧心理,同时还能消除患者的怀疑心理,使患者不对家属以及周围的人持怀疑心态,坚信自己的病是可以康复的,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互动,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身体康复,消除恐惧心理。

3.2.2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在住院期间医院的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患者从猜疑到信任,从没有交流到无话不谈,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最终成为患者的朋友,与患者平等的交流,让患者自己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彻底消除患者的猜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取得病人的信任,首先就要主动的去关心和爱护患者,主动的去和患者交流,进行思想上的沟通,特别是护理人员要掌握好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倾听患者的心声,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而不能因为感觉患者并不懂这些问题,或者一些专有的名词,就不对患者解释,只有认真回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才能使病人有一种温暖感和安全感,特别是针对一些知识水平不高的对周围人员有怀疑心态的的患者,更要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们交朋友,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这样还能够让患者愿意接触护理人员,愿意和护理人员进行诉苦,讲出心里话,患者与护理人员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使患者心情愉快。而对护理人员来说,能够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以及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心理反应,就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而且护理人员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话达到深信不疑,这对于患者消除心理阴影极为重要,而且还能够使患者正确对待血液透析治疗提供了保障。

3.2.3鼓励与安慰的作用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患者具有恐惧感,心理压力极大,而且,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所用的时间较长,很多患者在治疗中感觉到不被重视,加之身体的因素,他们非常渴求人们的同情、理解、安慰和鼓励,因此护士在对患者的各项护理中,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尊重病人,体谅病人,想方设法做好护理服务工作,特别是通过语言交流和沟通,鼓励和安慰患者要放松心态,乐观面对,积极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配合医生的其他治疗方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不断的鼓励,使患者消除疑虑,减轻心理压力,家人以及护理人员的鼓励与安慰能够给患者增添信心和勇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情绪安定,不对周边人员以及治疗情况持否定心理,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彻底消除病人一些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

鼓励与安慰还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为患者及其家人讲解血液透析手术的依据和病人康复注意事项,要表明只有乐观的积极的配合好血液透析治疗,才能够保证身体器官各项功能发挥正常,特别是要及时的告知患者一些自我护理知识和要领,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到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认识提高之后,便能更为全面的对肾病以等各种疾病有了认识,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3.3血液透析患者日常护理分析

3.3.1加强基础饮食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会使患者身体缺乏一定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质,而且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使蛋白异化,最终导致出现负氮平衡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蛋白质的摄入。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当在1.2kg/d比较合适,若低于这一数值,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尤其是肾脏每天不停歇的在工作,将体内新陈代谢下所产生的多与的水分等产物急性有效调节,所需要的蛋白质更是比一般病人的偏多。所以说,为了延长血液透析病人的寿命,使其尽快康复,必须要重视其生活质量,对其基础饮食进行有效护理。结合血液透析患者的情况,一般需要坚持三高以及四低的两大原则,这样方能确保饮食结构的合理性。

3.3.2三高

“三高”之一便是高碳水化合物,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方能确保其摄入的热量,从而使蛋白异化的消极影响得以降低,最终使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保持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下。如果没有摄入较高的碳水化合物,那么身体所摄入的热量便不够,最终导致蛋白异化过多,从而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身体的回复。因为蛋白分解代谢速度会加快,那么便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这样便会使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加深。另外,还有可能会造成高钾血症。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一般摄入[33—35kcal/(kg.d)]的热量比较好,当然,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所以可以依据血液透析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另外一个是高糖类。因为糖类以及脂肪主要为患者提供热量,所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其糖类的摄入量在5-6g/(kg.d)比较好。虽然高糖类对血液透析患者有一定的益处,但是也应当注意不能过量,因为过高的糖类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IV型高脂血症,得不偿失。对于长期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尤要注意,使其不补充过多的热量,以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经多位学者分析,每日摄入的能量在126~147焦耳比较好,为保证可以摄入适量的热量,可以食用谷类、薯类等食品,因为这些事物可以让人体迅速吸收,而且吸收之后可以分解出较多的含氮产物,从而提升高尿素氮和血肌酐。第三稿则是高维生素。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摄入较多的维生素,适当的吃一些苹果、香蕉等水果,这样可以避免代谢失调。当然,具体的摄入量需要依据血液透析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果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某种并发症,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使患者得以较快的康复。从整体上来说,血液透析患者若每周血液透析2次,那么其需要摄入1.0~1.2g/(kg·d)的蛋白质;如果每周血液透析3次,那么需要摄入的蛋白质1.2~1.5g/(kg·d)。

3.3.3三低

“三低”之一便是低脂肪,过高的脂肪会影响到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时间。具体来说,脂肪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第一种能够使血液透析患者的总胆固醇增加,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高脂血症。如果患者摄入了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类的事物,那么这些食物可能会在体内被氧化成过氧化物,而过氧化物对生物膜有较大的不利影响。所以血液透析患者应当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摄入脂肪,少使用一些油炸类的食品,这样方有助于身体健康。通常情况下,该类脂肪的摄入量应当在1g以内。假如血液透析患者的其他指标正常,没有高血压等情况,那么可以适当的放宽,每日所摄入的量应当在3g以内。还有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可能会存在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比如高磷血症等等,这些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肾性营养不良的情况,若存在该种情况,必须要控制其含磷食物的摄入。常见的含磷食物也比较多,如黄豆、动物内脏等等,除却尽可能少的摄入这些食物之外,还应当多使用一些食物纤维,比如说芹菜等各种蔬菜,多食用这一类的产品,可以使其肠道中的粪便得以软化,不出现便秘等情况,以利于其身体的恢复。

3.3.4合理饮水

使血液透析患者合理的饮水也是护理中纪委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较多的血液透析患者会存在少尿的情况,甚至部分患者直接无尿,而如果不对饮水进行控制,而任由患者应用,则可能会出现水储留的情况,因为过多社会水分会使其难以维持水平衡,导致体内循环出现负荷,更为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另外,血液投资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多种情况,所以要对其进水量进行调整,从原则上来看,每日的进水量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即为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ml。因为血液透析患者多是肾功能衰竭,所以体内增加过多的水分,会使心脏的负担增加,故而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应当保证在3%~5%之间。不过不同患者的体质可能存在较大的不同,其尿量、出汗及运动情况也各有不同,所以在饮水量的确定上,也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来调增。每日尿量在300ml以下的患者,其饮水也应当在300ml;若尿量超过300ml,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

3.3.5合理营养护理

保证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物质的均衡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之后,需要的各种能量以及营养与常人不同,除却常人的必要的补充之外,还应当要依据不同的身体情况摄入不同的影响,使整体保持在一个均衡的情况下,这样方能确保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均衡。当然合理的饮食包括的方面很多,在护理时候也应当面面俱到,而不单单只关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还需要关注一日三餐的规律性,每一餐所占的热量比重等等,通常情况下,早餐、午餐以及晚餐占的比例分别为2/5、2/5以及1/5,在晚上时候应当尽量少的近视。其二则需要重视食品的尾声以及质量,不卫生的食品可能病人服用之后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使病情加重;其三,则是要确保4个平衡:即热能营养素平衡、氨基酸平衡、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及酸碱平衡。

  5.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对其不仅要进行一般护理,还要进行心理护理,身体护理是疾病消除的基本,而心理护理则是疾病消除的催化剂,通过身体饮食等的一般护理可以为其恢复提供基础,而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则能够帮助其降低心理压力,这样血液透析患者便会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最终使治疗工作更好的开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应用推广价值,同时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尤其是在日常的营养护理之外,将心理护理有机的融入到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之中,这样方能使血液透析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春香,黄丽华,邢美园.口服营养补充对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营养评价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2):1425-1431.

[2]金海姣,倪兆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01):39-41.

[3]郝艳华,姜亚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3):299-303.

[4]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应迎娟,蒋欣欣,熊晓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70-174.

[5]邱翛然,何彩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学报,2015,22(06):6-10.

[6]窦林斌,蔡宏,张伟明,朱铭力,陆任华,鲁嘉越,严玉澄,倪兆慧,钱家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回顾性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07):412-417.

[7]朱素娟,莫蓓蓉,杨华露,钟晓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9):1063-1067.

[8]张晓华,李静,王利华.近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11):698-702.

[9]李西娟,吴淑华,史媛媛,陈雪,马新利,段萍.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5):442-444.

[10]林明增,陈霄峰,范佳妮,陈文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09):487-490.

[11]崔岩,魏丽丽,李琳,王祥花,王静远.个体及集体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4):7815-7820.

[12]张伟明,钱家麒.上海市透析登记及其结果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05):233-236.

[13]周巍,王葳,韩国锋,孙晶,张金元.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1):600-605.

[14]董捷.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解读[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02):103-105.

[15]孙柳,王星燕,李莉,肖静,崔文英.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运动锻炼行为阶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5):547-551.

[16]王思远,高敏,赵岳.中文版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信效度评定[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5):613-61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3128.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6日
Next 2022年5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