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职业防护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2020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11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护理实习生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护生职业防护态度调查、护生职业防护知识调查及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能力调查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显示,该院实习护生的职业危害发生率为78.4%。影响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的因素包括选择护理的原因、实习周数、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以及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在职业防护态度上,有97.41%的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掌握职业防护的知识和技能;95.69%的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危害预防教育。在职业防护知识方面,知晓率仅为35.3%,其中知道哪些属于污染性病原物质和常用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指标较低,仅为 46.1%和 56.9%。护生自我防护能力得分为(42.129±5.184)分,与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有关(P<0.05)。 结论临床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高发生,职业防护知识不全,防护态度积极,依从性不高。因此,有必要在护生实习期间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职业防护;影响因素
1 绪论
从疾病传播环境、医疗技术层面和医患矛盾等方面来讲, 医护人员被认为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1]。临床实习是护生向合格护理人员过渡的必经环节,刚下临床,周遭环境陌生、经验积累不足、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操作技巧不娴熟等因素,使其成为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2,3,4],但职业防护临床带教依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5]。多项研究显示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高, 职业防护意识弱, 极容易造成职业伤害, 影响身心健康, 甚至影响日后就业信心[6,7]。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护理院校有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但是存在诸如课室相对较少以及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缺点[8]。临床教学和医院当前应该重视的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让护生在进入临床操作前掌握必备的职业防护知识,使护生在实习阶段有很强的防护意识和准确的防护行为[9],而当前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形式和内容正处于积极探索阶段[10]。本研究拟调查某三甲医院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教育者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促进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意识及能力的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6月开始进入该院的116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该院2019-2020年本科护理实习生;②目前仍在实习且实习时间≥5个月;③了解研究情况并自愿参加调查者。排除标准:①2019-2020年非该院护理本科实习生;②目前已不在临床实习或实习时间<5个月;③不愿配合参与调查者。
2.2 方法
2.2.1 调查工具
问卷分为五个部分:①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实习周数、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知识相关培训课程等;②职业危害调查(机械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性危害);③护生职业防护态度调查;④护生职业防护知识调查;⑤第五部分为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情况调查(12项自我防护行为),“每次都这样”、“常常这样”、“很少这样”、“从来都没有”分别对应对应4分、3分、2分和1分。原问卷作者是学者黄辉[11],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8,效度系数为0.773,该问卷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信度和效度高。
2.2.2 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问卷星发布问卷、填写调查表并进行收集,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然后在获得理解和同意后完成调查,以确保调查对象自愿完成调查。共发116份问卷,回收了116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100%。
2.2.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1.0对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及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对一般情况、职业危害发生情况等描述性分析,以及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
3结果
3.1一般资料
表1列出了接受调查的116名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一般资料。
表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n=116)
条目 | 类别 | 人数(人) | 人数占比(%) |
性别 | 男 | 9 | 7.8 |
女 | 107 | 92.2 |
续表1
条目 | 类别 | 人数(人) | 人数占比(%) |
年龄 | 20-22 | 8 | 6.9 |
22-24 | 95 | 81.9 | |
>24 | 13 | 11.2 | |
实习周数 | 25-26周 | 25 | 21.6 |
27-28周 | 41 | 35.3 | |
29-30周 | 48 | 41.4 | |
31-32周 | 2 | 1.7 | |
选择护理学原因 | 自己喜欢 | 67 | 57.8 |
服从调剂 | 20 | 17.2 | |
其他 | 29 | 25 | |
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 | 有 | 78 | 67.2 |
无 | 38 | 32.8 | |
毕业后是否继续从事护理行业 | 继续 | 110 | 94.8 |
不继续 | 6 | 5.2 |
3.2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
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护生受过职业危害,发生率为78.4%。表2、3、4、5和6列出了各种类型危害的发生情况。
表 2机械性危害的发生情况 人次(%) (n=116)
机械性危害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3次以上 |
针类刺伤 | 72(62.1) | 31(26.7) | 7(6.0) | 5(4.3) | 1(0.9) |
安瓿割伤 | 58(50.0) | 28(24.1) | 20(17.2) | 5(4.3) | 5(4.3) |
刀剪损伤 | 96(82.8) | 16(13.8) | 2(1.7) | 1(0.9) | 1(0.9) |
其他利器损伤 | 91(78.4) | 18(15.5) | 5(4.3) | 2(1.7) | 0 |
表 3生物性危害的发生情况 人次(%) (n=116)
生物性危害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3次以上 |
因接触病人的血液而感染 | 111(95.7) | 4(3.4) | 0 | 0 | 1(0.9) |
因接触病人的体液而感染 | 113(97.4) | 1(0.9) | 0 | 2(1.7) | 0 |
因接触病人的排泄物而感染 | 111(95.7) | 4(3.4) | 0 | 1(0.9) | 0 |
因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感染 | 112(96.6) | 1(0.9) | 1(0.9) | 1(0.9) | 1(0.9) |
表 4化学性危害的发生情况 人次(%) (n=116)
化学性危害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3次以上 |
因接触各种消毒剂而造成的危害 | 107(92.2) | 8(6.9) | 1(0.9) | 0 | 0 |
因接触化疗药物而造成的危害 | 109(94.0) | 5(4.3) | 0 | 1(0.9) | 1(0.9) |
其他化学用物等造成的各种不适 | 107(92.2) | 6(5.2) | 2(1.7) | 1(0.9) | 0 |
表 5物理性危害的发生情况 人次(%) (n=116)
物理性危害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3次以上 |
因不适当的搬运患者身体负荷过重 | 84(72.4) | 22(19.0) | 10(8.6) | 0 | 0 |
腰颈肩等劳损疼痛 | 109(94.0) | 5(4.3) | 0 | 1(0.9) | 1(0.9) |
因病人或家属而导致的暴力危害 | 104(89.7) | 7(6.0) | 2(1.7) | 3(2.6) | 0 |
因病房紫外线消毒或病人行床边CT.MRI.拍X光而导致的伤害 | 98(84.5) | 7(6.0) | 7(6.0) | 2(1.7) | 2(1.7) |
表 6心理性危害的发生情况 人次(%) (n=116)
心理性危害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3次以上 |
因频繁的倒班而导致神经衰弱 | 80(69.0) | 23(19.8) | 7(6.0) | 0 | 6(5.2) |
续表6
心理性危害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3次以上 |
夜班导致生活作息无规律 | 42(36.2) | 37(31.9) | 11(9.5) | 5(4.3) | 21(18.1) |
工作紧张压抑 | 69(59.5) | 22(19.0) | 12(10.3) | 3(2.6) | 10(8.6) |
与带教老师等发生矛盾 | 96(82.8) | 14(12.1) | 2(1.7) | 4(3.4) | 0 |
3.3 护理临床实习生职业危害单因素分析
由本研究表7中可看出:实习周数、选择护理学原因、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毕业后是否继续从事护理行业对实习生职业危害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7护生职业危害单因素分析(n=116)
因素 | 类别 | 人数(人) | 职业危害情况例(%) | χ² | P值 |
性别 | 男 | 9 | 6(66.67) | 0.801 | 0.371 |
女 | 107 | 85(79.44) | |||
年龄 | 20-22 | 8 | 6(75.00) | 0.366 | 0.833 |
22-24 | 95 | 74(77.89) | |||
>24 | 13 | 11(84.62) | |||
实习周数 | 25-26周 | 25 | 17(68.00) | 9.625 | 0.022* |
27-28周 | 41 | 28(68.29) | |||
29-30周 | 48 | 44(91.67) | |||
31-32周 | 2 | 2(100.00) | |||
选择护理学原因 | 自己喜欢 | 67 | 46(68.66) | 9.062 | 0.011* |
服从调剂 | 20 | 18(90.00) | |||
其他 | 29 | 27(93.10) | |||
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 | 有 | 78 | 56(71.79) | 6.234 | 0.013* |
无 | 38 | 35(92.11) |
续表7
因素 | 类别 | 人数(人) | 职业危害情况例(%) | χ² | P值 |
毕业后是否继续从事护理行业 | 继续 | 110 | 89(80.91) | 7.617 | 0.006** |
不继续 | 6 | 2(33.33) |
3.4 护理临床实习生职业防护态度
表8表明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态度是积极的。
表 8护生的职业防护态度情况(n=116)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您在护理患者前关心患者是否携带病原微生物吗 | 关心 | 111 | 95.69 |
不关心 | 3 | 2.59 | |
从未考虑过 | 2 | 1.72 | |
您认为在护理工作中采取防护措施对预防职业危害重要吗 | 非常重要 | 104 | 89.66 |
一般重要 | 12 | 10.34 | |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掌握职业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 有必要 | 113 | 97.41 |
没有必要 | 3 | 2.59 | |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预防职业危害教育 | 有必要 | 111 | 95.69 |
没有必要 | 2 | 1.72 | |
不能肯定 | 3 | 2.59 |
3.5护理临床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发现护生完全了解职业防护知识的比例仅为35.3%,详见表9。
表 9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情况(n=116)
名称 | 知道 | 部分了解 | 不知道 |
知道哪些是被视为污染性的病原物质 | 50 (43.1) | 59 (50.86) | 7 (6.03) |
知道常用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有哪些 | 66 (56.9) | 46 (39.66) | 4 (3.45) |
续表9
名称 | 知道 | 部分了解 | 不知道 |
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 | 108 (93.1) | 6 (5.17) | 2 (1.72) |
知道在何种操作时需要戴手套 | 92 (79.31) | 20 (17.24) | 4 (3.45) |
如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知道该如何处理 | 87 (75) | 27 (23.28) | 2 (1.72) |
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知道该如何处理 | 92 (79.31) | 19 (16.38) | 5 (4.31) |
3.6护理临床实习生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行为能力
本调查得出该院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行为能力得分为(42.129±5.184)分,各问题详细得分见表10。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一般资料与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能力得分的关系,得出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护生自我防护行为得分产生影响,见表11。
表 10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行为得分情况(n=116)
条目 | 极小值(分) | 极大值(分) | 得分(`X±S) |
操作后能够及时处理医疗废物 | 2 | 4 | 3.664±0.527 |
进行侵入性操作前自觉佩戴手套 | 2 | 4 | 3.448±0.637 |
加药时能够先用砂轮割锯安瓿再用手掰断 | 1 | 4 | 2.974±0.828 |
若手部皮肤破损,工作时能够戴手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 2 | 4 | 3.612±0.586 |
操作前后主动洗手 | 2 | 4 | 3.586±0.576 |
发生职业危害后能够马上告知带教老师 | 1 | 4 | 3.707±0.56 |
发生职业危害后能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 2 | 4 | 3.707±0.511 |
续表10
条目 | 极小值(分) | 极大值(分) | 得分(`X±S) |
清洗用消毒液浸泡过的物品时主动佩戴手套 | 2 | 4 | 3.612±0.615 |
清理患者血渍、拿标本、处理尿液、大便等时能主动戴手套 | 2 | 4 | 3.741±0.529 |
工作时懂得避免长时间站立 | 2 | 4 | 3.207±0.74 |
工作之余能后劳逸结合,适时身心放松,学会自我调节 | 1 | 4 | 3.405±0.734 |
学习、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 1 | 4 | 3.466±0.678 |
自我防护方法量表值 | 25 | 48 | 42.129±5.184 |
表 11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行为得分影响因素分析(n=116)
一般资料 | 人数(人) | 得分(`X±S) | t/F值 | P值 |
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 | 有(n=78) | 43.26±4.23 | 12.366 | 0.001** |
无(n=38) | 39.82±6.18 |
4讨论
4.1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分析
4.1.1机械性危害分析
护生刚下临床,经验不成熟,技能不娴熟,造成其锐器伤的发生显著高于临床护士[12],另外可能与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13,14]。经调查发现,机械性危害发生率最高,安瓿割伤(50%)占首位,有5名护生经历过三次以上安瓿割伤。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主要是配药与输液,刚接触临床不久、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思不强,很容易没有规范化操作,选择徒手开安瓿,便造成手指划伤。37.9%的护生被针刺伤过,这跟其他研究发生率排在第二不一致[8,15]。这可能与护生在临床或学校学习过安全注射的相关内容有关,将其应用于临床而降低发生率。其他锐器刺伤(21.6%)和刀剪损伤(17.2%)相比下低一点,这跟轮转科室时较少接触手术刀、剪等器械有关,而其他利器损伤一般出现在生活护理当中,如帮病人剃胡须、剪指甲等。
4.1.2生物性危害分析
患者血液、体液和各种分泌物也是造成护生发生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工作从基础护理开始,护生刚下临床从基本的护理工作开始着手,因而接触患者排泄物和血液的机会较多。另外本研究发现护生戴手套意识不强,对于血源性疾病的感染防护仍不到位。
4.1.3化学性危害分析
本调查发现,发生化学性危害的风险较低,依次为化学用物(7.8%)、消毒液(7.8%)、化疗药物(6%)。这与工作环境暴露于大量消毒用物有很大关系,如碘伏、乙醇、快速手消毒液、含氯消毒剂等,长时间接触会对机体产生一定毒副作用。而实习护生待在临床的时间相对较短,轮转科室多,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不大。但通过查找文献发现,有关护生化疗药物防护的相关报道很少,近些年的报导大部分集中在对于肿瘤科、导管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的化疗药物防护能力的情况和如何提升该能力方面[16]。
4.1.4物理性危害分析
这与护生对职业性危害认识不足、临床操作不规范、工作中需长时间的站立、走动和低头、尚未正确运用力学原理、未掌握有效沟通技巧、自身防护不到位等有关。另外射线损伤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尚未有系统的培训、防护认识不到位有关。
4.1.5心理性危害分析
护生离开校园到临床实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不断轮转新科室,面对着各种患者和处理各种医患关系,害怕出现护理差错,还有各种实习计划和要求,尚未掌握应对压力及挫折等的调节,这必然有一定的心理压力[17]。睡眠质量不佳和带教老师严厉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另外本次调查中女性居多,其特有生理、心理特点容易导致在面对责备以及生活规律改变时出现变动,容易影响工作积极性等。
4.2 护理实习生职业危害影响因素分析
4.2.1 实习周数
本调查研究显示,实习周数会对职业危害的发生产生影响(P<0.05)。多数科室只实习4周,时间相对较短,环境稍陌生,初接触临床,护生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充满新奇,但由于自身知识缺乏、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较容易受伤。随着参加临床工作增多,防护意识开始降低。到了实习末期, 整体而言护生是偏于浮躁状态的[18],凭借着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了解和掌握,有些护生开始出现思想松懈、责任心不强等等,也仍会出现受伤。
4.2.2 是否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
调查发现,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的护生发生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低(P<0.05)。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的护生对于危险的应对水平较高且态度积极,因而导致危险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教育培训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重要措施。有调查发现护生进入临床前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培训可明显降低上岗后职业暴露的发生[19],但目前护理专业相关课程尚不能保证护生在实习前掌握足够的防护知识[20]。便难以构建完整的职业防护知识体系,以至于实习期间出现防护不到位导致职业暴露。有研究发现,护生实习阶段进行持续职业防护教育可以降低发生锐器伤的风险[21,22,23]。增强带教老师的职业防护教育能力,并让其将相关知识贯穿于带教过程,也可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24,25]。
4.2.3 大学选择护理的原因以及毕业后是否继续从事护理行业
本调查发现大学因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和毕业后继续从事护理的护理实习生其职业危害发生率低(P<0.05)。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自己本身对于护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更高,工作中更能积极向上,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会更高,责任心也会更强,面临各种危险时也能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法。
4.3护理临床实习生的职业防护知晓情况
6.9%的护生尚未完全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21.69%的护生尚未完全知晓何时需戴手套进行护理操作;56.9%的护生部分了解或不知道哪些被视为污染性的病原物质;43.1%的护生并未完全掌握常用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25%的护生还未学会简单处理意外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的情况下;21.69%的护生并未完全掌握紧急处理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的情况,这说明实习护土生尚未正确掌握洗手的方法、戴手套的指征,尚不了解在护理实践中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降低职业危害的风险,由此可以得出大多数护生的防护能力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外52.59%的护生在侵入性操作时均戴手套;52.59%的护生都能每次戴手套进行操作当手部皮肤破损;63.79%的护生可以做到每次操作前后洗手;76.55%的护生在意外伤害后会及时告诉带教老师,说明护生自觉性尚可,但临床操作自我防护行为不到位,因此受到职业危害的程度较高。
4.4护理临床实习生职业防护现状分析
4.4.1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
当前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防护知识主要来自基础护理学、成人护理学、传染病学等课程中涉及的一小部分内容,临床中对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讲解也不多,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4.2实习护生自我保护、防护意识不足
一些研究指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高发生率的主要原因是自我保护和保护意识低下[26],通常是因为部分知识缺乏,导致自我保护不足,易发生职业暴露。
4.4.3实习护生缺乏系统化的培训
目前,许多国外院校已经开展了职业安全教育,例如,锐器伤防护教育、艾滋病毒感染防护教育以及职业性骨骼肌肉疾患防护培训等[27],但我国尚未开设专门针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防护课程, 尚未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培训,这与临床工作中对医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防护知识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28]。
4.5护理临床实习生职业防护现状对策
4.5.1加强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
根据医学院当前教育状况,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储备不充分的情况依旧存在。学校应单独开设关于职业防护和医院感染的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全面、规范培训。加强化疗防护、辐射防护教育,可通过文字、视频、真实案例讲解其的危害、防护等知识,提高学生对防护的重视。强化法律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学习,知晓和掌握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条文,增强责任感、自我保护意识[29]。另外做好与实习医院的交接,针对护生临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职业防护意识。
4.5.2积极组织实习护生岗前职业防护培训
虽然在接触临床前医院有关于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但职业暴露、防护方面的知识尚未全面。因此在岗前培训可将“职业防护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培训可含有职业暴露的风险、标准预防理念与措施、医院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职业暴露报告管理制度等内容。现场进行护理操作演示,可包括正确佩戴口罩、七步洗手法、带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防护用具的使用、正确处置医疗垃圾及锐器等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生防护技能,做好自我保护。新科室及实习中后期仍应重视职业防护培训,加深记忆查漏补缺。
4.5.3加强医院控感制度的学习
不仅思想上要重视,实际行动也应落实。日常操作中要重视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对医疗用品和医疗废物的管理,特殊科室执行特殊探视制度。掌握医院空气消毒方法、出院病人床单位消毒、消毒液有效浓度的监测、用物及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流程和监测等等。知道常发生的感染类型、致病菌的种类以及院感发生后的报告流程和处置。医院继续落实三级质控,将院感纳入质控,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4.5.4加强实习护生护理技能训练
在校技能训练时,将戴口罩、洗手、处理医疗废弃物纳入相关护理操作的考核中,以便熟练掌握操作。临床带教老师应当做到放手不放眼,在日常带教中应不断提醒和督促护生规范操作,如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医疗垃圾正确处置、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锐器处理等,使护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患者时,耐心示教,正确引导护生自我防护,缓解情绪紧张,以免出现职业暴露。对于防护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的学生,带教老师应加强引导,规范其操作行为;相对稳定的学生则继续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加强责任心。
4.5.5加强临床带教管理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存有示范效应,老师的工作习惯、职业素养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带教老师可根据科室的带教管理程序、自身特点、护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学生入科时先对科室整体环境、规章制度、设施、工作内容、常见的职业暴露等进行介绍,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迅速转换角色。根据科室特点通过授课、护理查房、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方式,促使护生防护意识及能力的提高。另外提供足量、方便取用的防护用品供实习护生训练,重视科室的周计划、阶段性考核和出科考核。
4.5.6加强检查及技能考核
定期检查和考核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落实情况,包括科室防护用具是否齐全、带教老师是否落实防护教育、护生是否按标准预防进行护理规范操作等。督促职业防护措施落实,落实职业暴露后的追踪,确保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重视科室的周计划、阶段性考核和出科考核,将标准预防落实到考核中。
4.5.7加强人文关怀
学校应发挥人文优势,将其渗透在教学、操作中,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教学医院应为护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定期调查护生需求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注重心理健康,让护生有归属感。在临床中带教老师可适当指导护生正确处理与病人、医生、护士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在临床中对护生做得好的行为应给予肯定;出现失误时,尽量不要当众批评避免情绪紧张,可以先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等。职业暴露出现时带教老师不仅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安抚学生的情绪、关注其后续的身心健康,并以此为警戒提醒学生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以确保后续实习生涯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安全,以取得更高的自我成就感,切不可让学生因一次意外而对护理事业敬而生畏。护生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处理好护患关系等。
4.5.8规范自身行为,做好防护
实习护生应意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沉着冷静,严格按照标准预防、职业防护的理念规范化操作,注意节力省力原则,注意个人距离。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端正工作态度,不熟练的操作应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杜绝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的临床操作行为。
结 语
人们所涉略知识面的扩大以及网络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全球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关注、对医护人员的关注,护理的职业暴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这不仅有赖于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国民素质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自身觉悟和自身保护性的提高,这才保证于护理工作的稳步前进和护理人员的安全。目前新冠肺炎的肆虐,职业防护更成为重中之重。而护生职业防护能力更是体现其综合护理能力表现之一。护生职业防护能力的高低,这不仅与护理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关,而且与我们护理行业的新一代的壮大有关,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行业素质。职业暴露应以预防为主, 如何提高护生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是目前仍值得关注及讨论的问题,只有掌握相关防护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以及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才能提高他们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才能减少暴露的发生。本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鉴于前人之上,再根据本次结果发表个人看法。另一方面本研究样本数较少,得出结论不十分准确。教学医院可以结合影响护生专业防护能力的因素,制定相关的改革政策,营造更好的教学实践氛围,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掌握技能。而如何把在校的所学防护课程与临床教学“无缝”链接需要带教老师们进一步关注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慧,周思园,孙振球.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06):108-112.
[1]GhasemzadehI, Kazerooni M, Davoodian P, et al.Sharp Injuries Among Medical Students.Glob[J].Health Sci,2015 (7):320-325.
[2]冀虹.高职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研究与分析[J].名医,2018,(04):159-160.
[3]徐晨,杜艳丽,张平.高职高专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和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 (9):58-60.
[4]赵宝春,魏丽丽,葛萍.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与防护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155-156.
[5]姚立鹏,马腹婵.探讨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及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构建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6):130-132.
[6]纪京旭.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6.
[7]陈海燕,张庆荣,潘艳.本科护生实习前护理风险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 (30):3847-3849.
[8]鲍 娟,王方,胡传来.综合医院实习护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135-136.
[9]肖美汝,陈玲.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7:8-10.
[10]张思溪,李静.我国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8),8-10.
[11]黄辉.临床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39.
[12]吴晓英,宋敏.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常见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72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6.154.
[13]Ouyang B, Li LD, Mount J, et al.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medical trainees at a community teaching hospital:a cross-sectional study[J].J Occup Health, 2017, 59(1):63-73.
[14]Cooke CE, Stephens JM.Clinical, economic, and humanistic burden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in healthcare workers[J].Med Devices (Auckl),2017,10:225-235.
[15]何旗群,曾灵芝,吴凤菊等.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77-179.
[16]陈旭,邹金梅,郑国燕.我国护生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19,(33),173-174.
[17]方惠娟,周艳芝,邓晓辉,等.实习护士职业暴露现况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8):624-625.
[18]王金莲,田红梅,左春芳.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探析[J].全科护理,2018,16(27),3444-3446.
[19]胡慧玲,王艳梅,邹荦荦等.国内实习护生锐器伤防护对策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8):97-99.
[20]秦勤.综合医院手术室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及标准预防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21]陈飞燕,帅卫,莫奇峰等.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 (11):82-83.
[22]吴薇.护士实习阶段持续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3),84-84+87.
[23]TARIGAN L H, CIFUENTES M, QUINN M, et al.Prevention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a Meta-analysi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5,36 (7):823-829.
[24]范秋云,徐丽红.院、科两级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培训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 (85):227-229.
[25]刘雪飞.国内实习护生锐器伤防护对策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8),97-99.
[26]姚萍,袁佳艳,张顺等.肿瘤专科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 (11):99-100.
[27]Weiner C,Alperovitch-Najenson D,Ribak J,et al.Prevention of nurses’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resulting from repositioning patients in bed:comprehensive narrative review[J].Workplace Health Saf,2015,63(5):226-232.
[28]郑丹丹.“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5.
[29]郑丹丹,金瑞华,田志娟.护理本科院校“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6):78-82.
致 谢
大学四年转眼过去,即将离开校园的我百感交集。这四年里经历过奋斗、收获、快乐、悲伤、失落。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感谢院长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关爱,感谢辅导员陈壮艳老师这四年时间里的督促和帮助,感谢实习组的负责老师郭运芳老师,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顺利的完成学业和实习,不止收获了知识,还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继续对护理事业充满热爱,这些无形的收获也更加坚定地走这条路。。
同时向我的指导老师王丽华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到最后论文的完成,感谢老师这半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感谢百忙中对我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和教授们。感谢调查期间各位实习小伙伴的配合。
最后,再次向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