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病程漫长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最需要坚持和完成的是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吃、吃什么尤其重要。关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很多方面,但是饮食护理干预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和关键。全程的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保证糖尿病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饮食护理现状、如何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饮食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监测
前言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护理人员通过长期开展正确的糖尿病饮食治疗,才能够对患者的胰岛功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缓解胰岛负担,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保持平衡[1]。糖尿病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很高,主要是因为一种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导致机体各功能代谢紊乱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持续不下的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根据胰岛素缺乏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为1型和2型,1型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好发于青少年,患者经常有尿意、频感饥渴,部分患者可能有体重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它的发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相对缺乏,以及一般与家族遗传有重大关系,在临床上比1型糖尿病跟更为常见。若确诊糖尿病不及时治疗,则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引起多系统的功能损害,例如循环系统会出现血管病变,造成患者心、脑功能障碍;泌尿、皮肤系统会出现感染;神经系统早期会出现四肢麻木、感觉过敏或消失,晚期可能会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肌张力下降等;还有可能造成糖尿病足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漫长的且无法痊愈,要靠控制血糖水平来维持正常生活,治疗方法中饮食是其他治疗的基础措施,合理饮食对控制血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饮食治疗行之有效。目前,大多数的医院都给患者进行有关饮食护理的健康教育,积极鼓励患者通过控制饮食来维持自身的血糖,从而控制病情。为了进一步了解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应用效率和顺利的开展,本文通过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其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第一章糖尿病概述
第一节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是相对不足导致的代谢紊乱,进而患者出现血糖增高、血尿增加的一种疾病。糖尿病可以分为2种: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大多出现在儿童患者中,还有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糖尿病[1]。
第二节临床表现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非常典型的大量饮水、尿液产生增多、进食增加但是体重下降的症状[2]。此外,一些糖尿病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腹部疼痛、食欲不佳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第三节病因
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够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病因。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细胞被破坏进而引起患者体内胰岛素出现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主要是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其病症也是由于胰岛素引起的,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肥胖者发病率会更高[3]。并且精神刺激、分娩、手术、外伤、肿瘤等因素也会诱发患者出现糖尿病。此外,在人体胃肠道菌群失衡的时候也有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出现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也与患者平时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比如人们吃的肉越来越多,体育锻炼却越来越少等现状。同时血压和血脂的增高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糖尿病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是病程漫长需要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第二章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护理的干预者
第一节医院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日常生活中与患者的沟通,积极倾听并重视患者的生理生活需求,在了解患者病情以及尊重患者需求的前提下,协助医生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但是要注意饮食计划要详细、通俗易懂,方便患者自己查看理解,具体内容可以有对疾病的相关介绍、在护理干预时用哪种药效果好、日常生活怎么饮食,同时应该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一些相关注意事项,即使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2]。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饮食计划的制定。在能量摄取方面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严格把控患者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患者可以食用,还可以添加新鲜蔬菜,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和水分[3],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给患者家属实时宣教,使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的相关疾病类型能够更加明确,并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治疗干预。
第二节家庭成员
患者家属要帮助了解患者的饮食计划,了解不同食物中是否具有营养素、各种营养素的含量是多少、含糖量是多少,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按要求控制好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因为糖尿病治愈过程十分漫长,所以患者家属在监督患者日常饮食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放松,但是严格要求患者一定要按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好转。
第三节饮食护理干预中血糖监测的意义
徐灵莉等[4]在其研究报告中通过整理和统计得出,当前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在外国学者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轻化趋势也在加剧,预计在未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会进一步增加[5]。血糖是否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因此,定期的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罗少权[6]通过设立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得出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第三章饮食护理现状
第一节护士饮食护理干预相对不足
周彩霞[7]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89名乡镇护士对于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知识了解程度的资料,结果显示乡镇护士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护理干预是相对不足的。因此,为了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增加乡镇护士对糖尿病饮食护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应该如何进行饮食控制的相关知识也是欠缺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诱因,不能严格控制饮食,不了解如何控制进餐的总热量[8]。所以就需要护士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能吃糖分含量过多的食物。
第二节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徐灵莉等[9]通过收集483例糖尿病患关于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资料得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差。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饮食自我管理过程当中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糖尿病患者在医生和护士告诉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的时候,糖尿病患者了解的更多,就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执行关于饮食的医嘱。总之,糖尿病患者关于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控制的基石。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的鼓励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由于病程过长糖尿病患者很难长期坚持饮食的自我管理,尤其当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身体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这也是导致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10]。糖尿病患者想要做好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就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根据所检查到的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治疗方案,增强在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节患者对如何饮食存在误区
刘佳丽等[11]通过设立对照组的方法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生化指标得出患者对饮食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增强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患者改善各种生化指标。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这个“天”显的尤其重要。在收集糖尿病患者饮食情况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对于如何饮食常常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存在一些误区[12]。误区一: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常常选择进食非常少的正餐。但是患者不知道进食的正餐过少往往会导致进食过量的副食,进而导致患者在无意间摄入的总热量过多。误区二: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粗粮对控制血糖效果好,所以患者每天只吃粗粮。虽然粗粮中含有的膳食纤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保持二便通畅等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患者只吃粗粮不吃其他食物,长期以往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胃肠道负担过重,各种微量元素不能被肠道吸收等。误区三: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中含糖量太高所以平时尽量不吃水果,但是这个认知是比较偏激的、不全面的。实际上不同水果的糖分含量也是不同的,如果糖尿病患者总热量控制在正常的条件下适当的吃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也是可以的。误区四: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使用了药物例如胰岛素等就可以不再控制饮食,但是这种认知也是不正确的。
第四节患者食物热量计算困难
由于计算食物热量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导致糖尿病患者不能准确掌握进食量进而引起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13]。在实际生活中食物热量计算方法应用的并不多。在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如何计算所进食的食物热量时应该主动寻求医生或者护士的帮助,在医生或者护士的指导下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食物,合理进食。如果病情需要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或者护士的指导下学会如何计算食物热量。
第五节饮食宣教力度不够
叶剑锋等[14]通过设立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将2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护士进行饮食宣教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病情食物的能力、使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但是由于临床工作量大,所以护士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关于如何饮食的宣传力度可能不够[15]。因此,我国医疗系统应该增强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医生和护士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各种治疗的同时,应该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展开相关的饮食健康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保健意识。糖尿病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者患者没有坚持饮食干预。所以医生和护士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第四章饮食护理干预
第一节饮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张树光[16]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43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否能够采取合适且正确的饮食行为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护士、营养师应该在患者治疗期间了解影响患者采取合适饮食行为的因素有哪些,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病情的饮食计划。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应该如何进行饮食的认知情况,对糖尿病患者关于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饮食护理的重要性。指导糖尿病患者遵从护士提出的饮食护理方面的相关指导,提高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护理干预方面的依从性。
第二节选择合适的饮食
由于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同,医生、营养师、护士应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每天的活动量、工作性质、理想体重作为依据,制定符合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个性化饮食方案[17]。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喝粥,汤、粥,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饺子、面条、馄饨等。因为这些食物软烂的时候容易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快速的消化、吸收,容易使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后高血糖。护士指导糖尿病患者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用药情况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食。禁止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同时也应该在医护的指导下戒烟戒酒,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18]。保证糖尿病患者进行规律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节三餐定量安排
医生、护士、营养师根据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纪、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每天进食多少的习惯,计算出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进食的热量一共有多少。糖尿病患者在不进行任何体力活动的时候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可以给糖尿病患者进食的热量大概是25~30kcal,糖尿病患者有轻微的体力活动时进食的热量为30~35kcal,糖尿病患者进行一般的体力活动时进食的热量应该控制在35~40kcal左右,非常劳累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以进食的热量保持在40kcal以上[19]。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的食物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吃好三餐是非常有讲究的,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三餐应该吃的有营养而且符合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三餐需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身体状况合理的进行热量分配。早、中、晚的热量分配可以为1/3、1/3、1/3或者1/5、2/5、2/5,保证糖尿病患者三餐摄入比例均衡的热量[20]。
第四节饮食营养均衡
医护人员对于糖尿病患者进食多少脂肪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保证糖尿病患者摄入的脂肪不可以超过摄入总热量的25%,各种肉类食物含有的热量和脂肪相较于其他食物是比较多的,糖尿病患者吃太多的肉类对于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吃肉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一天100到150克为宜,从蛋白质结构与人类接近与否的角度来看,鱼肉比鸡鸭鹅肉好,而鸡鸭鱼肉又好于猪牛羊肉[21]。油类也需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每天吃的油应该在20至30克左右,不宜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油,可以选择玉米油、橄榄油等[22]。同时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无形中摄入的油脂,比如干果类或者是其他一些食物中掺杂的油脂。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而且蛋白质并不直接为身体提供能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没有太大影响。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一天中总热量的摄入,并且要保证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一半左右。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也不同、每天进行的活动量更是有差距,自然每个糖尿病患者所消耗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是不同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运动的越少,消耗的能量自然也就越少,吃的碳水化合物也就需要少一些。运动量越多,消耗的能量越多,碳水化合物就吃的多一点。与此同时,身体瘦弱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肥胖一些的糖尿病患者就应该适量的少吃一些。有国外学者[23]通过对1216例糖尿病成人患者进行观察,得出大约有48.9%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36.6%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储存不足的现象,所以糖尿病患者也应该适当的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第五节增强患者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根据医生和护士的嘱托选择合适的饮食,糖尿病患者对于在家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如高、低血糖的应对方法不够了解,所以医护人员应该从上面提到的问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帮助,帮助糖尿病患者形成正确、合适饮食自我管理意识,进而改善我国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饮食自我管理情况差的现状[24]。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进行饮食自我管理。饮食自我管理主要有如何合理的选择适合病情的食物、如何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自己每餐需要进食的量。刘笑兰[25]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的自我管理现状,对8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嵇加佳[26]等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对435例临床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医护人员在医院期间提高了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意识,出院以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会比普通情况下好很多,因此,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医护人员应该帮助糖尿病患者意识到饮食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性,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以后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饮食自我管理习惯,增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疾病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适合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形成有效的饮食自我管理[27]。
第五章糖尿病饮食治疗现存问题
虽然大量研究显示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积极有效,但是由于多种因数导致部分患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第一节原因分析
①有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由于学习理解能力较差,又缺乏糖尿病的饮食知识以至于难以有效吸收饮食健康教育中所传达的内容,进而难以开展合理的饮食[17]。
②大多数患者对饮食治疗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充分,大数据[18]显示60%的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饮食治疗并不是十分重要,可有可无,所以他们没有很好的进行饮食监督。
③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不够,宣教不到位。
第二节对策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标[19]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促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为提高患者对饮食疗法的依从性可从如下几点考虑:
①在保证维持机体血糖的同时结合个人喜好、选择健康的食物从而在满足机体需要的情况下控制血糖。有研究表明[20]研究表明处方式饮食运动管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优于常规饮食运动指导。
②患者入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他们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分门类别的较为科学的饮食依据,并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治疗的优良效果,可以通过举一些用饮食治疗良好控制病情的例子来鼓励患者。但在在食物的选择上给患者提供积极、健康的信息,因为有证据表明某些食物不宜食用时应限制患者食用。
③定期给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是线上或者线下。患者也可通过建立交流小组或交流群来分享自己如何控制血糖,患者互相鼓励,陪伴这样可以调动患者应用饮食疗法的积极性。
④告知患者家属饮食尽量配合患者,注意检测患者血糖。
结语
通过本文的表述可以了解到糖尿病一旦发病就会伴随患者一生。血糖控制的好坏虽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是保证药物发挥最好疗效的基础。医护人员应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饮食控制重要性,要使糖尿病患者明白如果不进行饮食干预,即使用再好的药物都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帮助糖尿病患者走出如何饮食的误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让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知糖尿病患者只要积极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平时的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进行正常的生活是完全可以的。
参考文献
[1]沈赟,洪天配,胡刚.糖尿病前期的定义争论与综合管理[J].中华糖尿病志,2020:65-68.
[2]陈利静.浅析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1-13.
[3]陈双双.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4184-4185.
[4]徐灵莉,邓本敏,唐玲,刘玲,李真华.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04):351-354.
[5]Xu Y,Wang L,He J,Bi Y,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
[6]罗少权.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9-10.
[7]周彩霞,戴美玲,黄金,周佳蓓.广州市社区护士糖尿病知识和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8:57-59.
[8]杨德艳.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亚太传统医药,2010:146-148.
[9]徐灵莉,高丽,刘晓玲,吴静,蒋娟,皮远萍.483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36-38+40.
[10]史亚平.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
[11]刘佳丽,张众,迟爽,刘家汛,丁海彦.认知饮食方案在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西部医学,2018,30(10):1542-1546.
[12]矫秀清.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5:235-236.
[13]王兴国.糖尿病患者如何计算主食量[J].饮食科学,2013:14-15.
[14]叶剑锋,陈晓燕,连晓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膳食宣教对其营养知识认知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17(08):145-146.
[15]林巧红.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35.
[16]张树光,严杰,孙玉娇,孟凡嫣,陈璇.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7):816-821.
[17]袁艳亭,刘发林,王竹.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处方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90-91.
[18]柳鹏.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饮食[J].晚霞,2017
[19]彭辉.个性化综合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名医,2018(09):59.
[20]魏帼.糖尿病患者的餐次如何安排[J].医师在线,2018[21]陈婷.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膳食[J].特别健康:下,2014:534.
[22]任海清,胡丽燕,张片红,缪琴,何芳,金星.限制食用油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3:28-29.
[23]贺国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02):80-81.
[24]刘良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八定”法[J].糖尿病之友,2015:75.
[25]刘笑兰.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分析[J].天津护理,2016:385.
[26]嵇加佳,刘林,楼青青,袁晓丹,姚平,张丹毓.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5):617-620.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我要感谢的就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筹备的阶段导师就对我们做出要求,从论文的开题到论文初稿的修改直至论文定稿阶段,我的导师都会不厌其烦的给我的论文提出专业性的意见,为我研究论文的方向做出指导,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也会及时得对我遇到的专业方面的难题给予一定的指点和帮助,提出了许多对我有益的改善性意见。也真心的感谢每一位教师的谆谆教诲,给予了我们各种专业的知识和不断努力的力量。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