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xx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激烈、厂商数量不断上升,财务xx问题的发生也随之愈来愈多。近年来,我国上市企业财务信息xx现象屡见不鲜,其目标和动因究竟是什么?一些上市公司为何铤而走险进行违法xx?企业不断刷新的xx手段和无耻“借口”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讨论和思考。本文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xx案为例,阅读大量文献,结合理论和案例,对企业财务xx进行探究。首先在参考学习国内外学者对财务xx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财务xx的理论基础;然后,联系康美药业事件分析财务xx的手段和动因;其三,结合国内外xx事件,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出发,为管理财务舞弊提出可行性的治理建议。康美药业的xx事件是近年来典型的大型财务xx案例,涉及金额巨大,借口众多,在丑行揭露之后一直备受投资者喜爱的康美集团股价一落千丈。希望通过本文研究,XX部门可以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企业可以完善自身监管机制、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力度,投资者提高自身投资知识、理性投资,从而防范企业财务xx,促进财务管理环境的健康发展,推动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

关键词:财务xx;康美药业;内外部控制;公司治理;对策建议

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了谋取利益我国某些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进行财务xx。运用一切手段弄虚作假、伪造、编造财务信息,给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带来极不利的影响,扰乱了市场的发展和资源的分配。据资料显示2018年证监会对50家上市公司发出《行政处罚书》,而2019年对22家公司财务xx进行立案,对18起进行行政处罚。财务xx不断发生的同时,违法企业不断研究出各种难以被发现的xx方法,钻取法律的漏洞。本文通过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信息xx案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的xx手法进行解析,并提出有成效的建议。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上市,深受大众喜爱,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在2019年4月30日公司股票暴跌,其原因有两个。其一,康美药业所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多项数据出现明显的下滑,如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193.56亿元,增长了10.11%,对比往年有所下降;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1.35亿元,相比下降了47.20%。其二,康美药业发布了一份2017年的《会计差错更正报告》,更改的数据以及差错原因让众人惊讶的同时议论纷纷。会计修正报告中显示,因差错导致报表数据误增货币资金299.44亿元,营业收入多加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加76.62亿元,存货则少算195.46亿元.

2.研究意义

根据研究国外相关资料发现,西方国家在治理财务xx方面已得到一定的成效,而我国治理的相关力度不够,导致了财务xx的一发再发,企业一再挑战法律的威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也随之发展飞速。但企业财务xx导致了XX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审计单位产生了不正确的判断,不真实的财务信息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破坏了证券市场应有的公平、公正、公开。XX相关部门和审计单位的工作监管不到位,无法及时的做出正确判断;投资者面对失真的财务信息进行投资,可能会形成极大的损失,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侵犯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研究企业财务xx问题,分析其xx的手段,有利于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监督体制;使我国企业能够合法高效的运行,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进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投资环境、企业环境。而康美药业xx案是目前我国十分严重的财务xx案,很具有研究的意义。希望通过研究提出建议,帮助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水平,帮助证券市场利益者做出高质量的判断。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通过使用文献归纳法,阅读研究相关文献、分析已有的资料进行归纳及总结;其次本文以康美药业xx案作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详细的数据和企业状况,深入分析企业xx的动机和手段。最后结合样本案例所反映出的问题,从企业、XX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方面对企业财务信息xx提出预防建议。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对财务xx的有关论述

Treadway Committee(1987)认为要从公司内部建立健全治理机构、加强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强企业管理层的道德培养方面进行舞弊治理。

Joseph(2009)认为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很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奠基石,管理层的文化理念会影响财务报表的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Beasley(1996)发现机构投资者或者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运行关联极深,他们持有公司股份虽然有促进积极的作用,但是持股比例过高会导致公司腐败,出现“内部人控制”,为谋取自身利益可能会诱发财务信息的不公正现象出现。

 2.国内学者对财务xx的有关论述

穆岩(2018)认为公司治理对财务xx有着极大的关联,以公司治理视角作为切入点,从公司内部控制、董事会等方面分析公司治理缺陷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他分析了财务xx动机主要包括了资本市场的利益诱惑、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虚荣心膨胀、企业所面临的经营业绩压力和内部治理结构失衡,总结了六种xx手段等等。

娄权(2003)使用经济学、逻辑学的知识对财务xx进行分析发现,一些在财务状况不佳、经济周转不灵、资金规模小等现象的企业进行财务xx的几率会比其他企业高。

秦江萍(2005)发现企业除了使用对财务信息直接修改的xx方式之外,更多的使用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手段,妄想逃脱法律的制裁。如利用会计政策的漏洞寻找舞弊的方法、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虚假赊销,伪造不真实的交易。

黄世忠(2019)从经济周期下行、治理机制失效、成本收益失衡、审计范围受限、规模扩张过快、查弊防弊不力等八个方面,解释了促使我国财务xx现象频发的原因,从根本上对整治财务xx提出八项对策,提出要修改量刑标准、加大经济处罚、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审计人员机构的质量等。

邹秀红(2019)发现一些财务管理者利诱威胁财务人员进行财务xx、法律对xx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且大多为主要责任人的处罚,达不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促使愈多的xx行为出现。因此提出要强化企业内外部审计监督、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加大惩罚范围、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建议。

吴森灿(2014)认为出现财务xx问题除了企业自身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外,审计单位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缺少专业的职业道德,工作不到位。所以在增强惩罚力度的同时,要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道德素养,提高审计的效力。

(二)理论基础

  1.财务xx的概念

从2010年我国财政部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中了解到,“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财务xx是指xx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并使用各种欺诈手段伪造会计信息,伪造、变造会计交易,隐瞒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犯罪行为。

 2.财务xx的动因理论

(1)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源于1985年佛洛伊德所著,他认为财务舞弊就像是浮出水面的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最危险、最可怕的部分都在水中被隐藏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如同冰山在水上的部分,极易被发现;个体行为则是隐藏在水中的庞然大物,极其危险。

(2)三角理论

三角理论的提出者史蒂文•阿伯雷齐特觉得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倾向是促使企业财务xx的原因。其中,“压力”指的是经济压力、高层管理人员带来的工作压力等;“机会”指的是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不到位、审计单位信任过度等,“自我合理化倾向”就是xx主体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反映其道德水平、教育水平。

(3)GONE理论

GONE理论由波罗格纳等学者提出,G(Greed)指的是贪婪,O(Opportunity)指的是机会,N(Need)指的是需要,E(Expoure)指的是暴露。四个因子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当它们出现时就会出现xx行为,财务xx要关注人本身方面的条件,如道德因素对财务xx的影响;除了关注人主观上的影响外,还要注重组织环境上的影响,比如说人的权利越高,xx的机会也就会越高。

 3.财务xx的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又称公司控制和企业管理,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进行安排。公司治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和解决日常运营问题的理论依据,有助于企业规划好所有权的控制和管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变化,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公司的治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公司内部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失灵。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方向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两权分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管理公司提供了的主要理论依据。他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契约关系,权利、利益、责任是管理公司的基本职能,公司的治理与控制权利相互影响,互不可分,拥有控制权才能实行公司治理,而公司治理是控制权实现的过程。为了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上市公司完善管理制度,我国在2002年1月7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康美药业财务xx案例介绍

 (一)康美药业的基本情况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用“康美药业”来代替)在1997年成立,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响应国家中医药事业战略指引领先在国内建立中医药全产业链,把中药饮片设为中心,把中药材、医疗器械、药品连为一体,打造了“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体系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二)康美药业财务xx事件经过

2018年年底,证监会发现康美药业2016-2018年的财务报表中多项数据存在问题涉嫌财务xx,要求康美药业对此限期作出解释。

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披露了2018年年报,营业利润等数据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同时还发布了一份《会计差错更正报告》,在报告中的“错误”会计处理可以发现其2017年财务报表中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营业收入多计89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亿元,存货则少计195.5亿元,。如此大的金额却被康美药业轻松定义为“会计差错”,引起了社会众人激烈的议论。

2019年8月16日,通过《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等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证监会公布了康美药业在财务报表中财务信息不符的违法行为,宣布对康美药业及多名相关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及证券市场禁入的决定,对犯罪违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康美药业财务xx前后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分析

图 1康美药业利润表数据变动

684eacc3555150d741a8bd82bd3d818b  由图 1康美药业利润表数据变动可以了解到,康美药业在2009年开始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方面的数据是呈上升增加趋势的,但是在2017年各项数据明显突降,下降变动十分明显。

图 2康美药业近十年净利率

9d1281750a43e5638f1338fad1a96c1f  由图 2康美药业近十年净利率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被揭露xx的康美药业在2017年开始净利润增长率出现很大幅度的下降,变成了负增长。

表 1康美药业2017年主要财务数据变动

主要会计数据(亿元) 2017年 调整金额
调整前 调整后
营业收入 264.77 175.79 -88.98
净利润 41.01 21.50 -19.51
货币资金 341.51 42.07 -299.44
应收账款 43.51 49.94 6.43
存货 157.00 352.47 195.47
在建工程 10.85 17.16 6.31
营业成本 184.50 107.88 -76.62
销售费用 7.41 12.38 4.97
财务费用 9.69 11.98 2.29
基本每股收益(元) 0.78 0.39 -0.39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18.43 -48.40 -66.83

从表 1康美药业2017年主要财务数据变动数据看到,进行会计差错的财务信息中营业收入下调88.98亿元,净利润下调19.51亿元,货币资金下调高达299.44亿元,存货增加195.47亿元,营业成本下调76.62亿元等。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大额调整,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会计差错处理”的,所以说所谓的会计差错调整只不过是康美药业为了提高企业的账面利润而达到自身目的的财务xx借口罢了。

康美药业财务xx的手段及动因分析

 (一)财务xx手段分析

  1、虚增收入和利润

根据康美药业发布的《会计差错更正报告》和相关财务报告中可以发现,康美药业2017年的营业收入虚增了88.98亿元,占当期公开营业收入总额的50.62%,利润总额虚增了19.51亿元,占当期公开利润总额的90.74%。

康美药业通过利用虚假的单据及业务凭证等方法使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但公告中以核算存在错误为由把少计的相关费用调整回去。多计如此高收入的同时少计费用可想而知利润的水分有多大,里面有多少是我们没发现的假收益。

 2、虚增预付款与应收账款

期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适用 不适用
单元:元 币种:人民币
应收账款

(按单位)

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计提理由
上海世纪联华超市发展有限公司3502193.543502193.54100.00回款可能性低
合计3502193.543502193.54//

表 2 2017年未调整报表

根据未调整的2017年财务报表可知,康美药业期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列出的唯有上海世纪联华超市发展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却为100%。这表示出了该公司的信用存在十分明显的问题,但康美药业却仍与其合作,表明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甚至有很大的缺陷。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却没有对此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值得深思。根据调整之后的数据发现,其他应收账款增加了约90亿元,而其中康美药业与关联公司的资本交易额高达88.79亿元。经证监会查明,康美药业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通过虚假采购手段转移资金,通过关联方账户购买本公司股票

 3、虚增货币资金

根据表1可以看到调整前的货币资金为341.51亿元,调整之后为42.07亿元,下调金额299.44亿元,是实际货币资金的7倍。在更正说明中康美药业以“会计差错”为借口,把将近300亿元巨额资金的“xx缺口”推卸为相关人员在工程款支付、采购付款和确认业务款项时的会计处理失误。

从公开的资料了解到康美药业具有充裕的货币资金不需要进行高息高额的债务融资,但是调整前的货币资金中有99.74%为现金,可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有约340亿元。康美药业不合理的投资管理足以让我们怀疑康美药业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银行存款。

 (二)财务xx的动因分析

1、机会因素

图 3康美药业2018-12-31股东占股比例

ca40530a1a7f695d4df9355457d4ca49  (1)康美药业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治理存在缺陷

首先,从图3的股东股份占比发现,康美药业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东马兴田及其夫人许冬瑾持有康美药业33.88%的股份,相比于其他持股不高于5%的股东来说,夫妻两人相当于“一股独大”,把握了康美药业的经营权、决策权,权利过大得不到制衡就容易出现财务xx。

其次,康美药业内部人事聘任不合理。作为董事会董事长的马兴田却兼任了管理层总经理一职,两者本应是聘任与被聘任的关系,如此一来,权利不对称的同时也打破了公司治理的平衡,没被约束的掌权者即使在公司光明正大的xx谁又敢阻止呢。

再者,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一个大型企业董事会结构却不合常理,决策权力太过集中。大股东马兴田可以控制独立董事的任命,那么独立董事的存在也相当于透明,甚至狼狈为奸。

(2)审计机构工作失职

从更正的财务报表中发现,康美药业2017年货币资金调减了299.44亿元。让众人疑问如此大的金额是如何做到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的。正常情况下,审计单位的审计师会给资金账户所在的银行发去函件,用以确认其货币资金是否真实存在。很显然,审计单位并没有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和制定完整的审计计划,面对虚假的会计凭证没有直接的指出错误,一再的纵容导致康美药业具有侥幸心理一次又一次的进行xx。

 2、压力因素

通过观察我国已有的财务xx案处罚标准发现,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xx的违法处罚力度不足,处罚效果缺乏震慑力。2019年8月16日证监会宣告对康美药业的xx处罚决定为:责令康美药业限期整改,罚款60万元;限制马兴田及妻子二人终身进入证券市场且罚款90万元;对xx涉案的其他人员按情况进行惩罚。但是与获得的巨额不合法收益相比,这些罚款就是九牛一毛,也正是因为如此轻的处罚力度促使许多企业宁愿违法也要进行财务xx。反观X安然xx案,该公司相关人员面临了高额的罚款、判刑,其审计单位安达信被罚款的同时被退出了从事89年的审计事业。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审计单位来说这样的惩罚都是令人恐惧的,这样具有震慑力的执法才能使一个证券市场干净有效的运行。与其他国家财务xx的处罚相比较,我国财务xx代价太低,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xx屡禁不止,企业明知故犯。

 3、利益驱使因素

促使企业财务xx的直接原因就是利益,一个是政治利益,有的企业知名度很高,但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管理者有较高的政治背景,为保个人形象、企业形象,对财务信息进行xx;其次是经济利益,企业通过伪造业务凭证、使用虚假的单据等手段编造不真实的财务数据,虚增收益、降低成本,编造一个“完美”的利润表,可以隐瞒公司的经营风险,骗取投资者的信任进行投资,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稳定股价。为了增加报表的资金流动性,吸收更多的投资。康美药业为了自身利益在财务报告中对2017年的财务信息进行xx,虚增货币资金299.44亿元,在被揭露之后却轻松将其定义为“会计差错”。

企业财务xx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在康美药业案例中,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股东权力过大控制公司的原因为财务xx提供了机会。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必需品,对企业的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拥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防止权力滥用,使公司运营有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降低财务xx风险。所以,企业需要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制定合理高效的财务制度、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体制,实现权力制衡。

 (二)重视审计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制度执行效果甚微。如果企业内部有一套严谨的审计监督系统,可以使权利得到制衡、有效的防范财务xx。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审计监管部门,加强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过程保持独立、客观、公正,发挥审计的作用。

 (三)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xx手段日益更新,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却并不完善,各地的处罚标准不同,法律的制定和更新存在滞后性。所以我们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进行更新,出台新的法律,对企业进行约束,维护好投资者的利益。

(四)监管部门加大对财务xx的处罚力度

通过研究我国的财务xx案发现,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同时,监管部门对财务xx太过“温柔”,处罚的力度太轻。说到底,我国财务xx案之所以一发再发,得不到遏制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一个“利”字。上市公司财务xx付出的代价与违法xx获得的利益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导致企业为“利”蒙眼,冲击法律。国外相关的法律比较完善,对财务舞弊的控制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加大对财务xx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xx的代价,让企业从心底里恐惧,把xx的苗头从根源扼杀。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财务xx问题,会有更多的企业为了利益违法xx,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把康美药业财务xx案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企业财务xx的方式和动因,对此提出可行的防范措施。经过研究发现,会计法律不完善等多项问题是导致我国财务xx案频频出现的原因。因此,我们要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使权利得到制衡,防止大股东权力过大控制公司。其次,我们必须重视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加强内部监督,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最后,XX相关部门要加重财务xx的违法成本、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有效的防范财务xx,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建议

  1、对企业建议

吸取康美药业xx案的案例教训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企业财务xx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文化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公司应该注重员工的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培养三观公正的管理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营造诚信的企业氛围,使公司健康有序的运营。

(2)企业需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监事会与董事会制度、优化股权结构让管理层的权利得到约束,防止权力过而导致xx;通过企业内部设置机构。如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重新优化企业内部权利分配,均衡控制权以及监督权,防止权利过重诱发财务xx。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业绩评价机构。企业如果制定过高不合理的发展目标会给职员带来压力,员工为了完成自身的业绩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2、对XX监管部门建议

XX监管部门是我国财务信息的管理者,但是企业财务xx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XX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的。因此XX监管部门需要: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我国会计制度的更新具有滞后性,会给心思不纯的企业带来财务xx的机会。XX立法部门应依据证券市场出现的财务xx问题,紧跟变化修改法律防范xx,让企业没有漏洞可钻。

(2)提高财务xx成本,加大处罚力度。通过研究我国的财务xx案发现,我国对财务xx的处罚力度太轻,企业财务xx的代价太低。监管部门可以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多样化执法,加重惩罚力度。例如,我们可以对不诚信xx的企业进行信用管理,在多方面限制其发展,让违法的代价远高于其获得的不合法收益,让企业不敢违法,发挥法律的震慑力;其次,在提高审计人样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对违法的审计人员要加重处罚,没有愿意进行xx的财务人员企业是无法财务xx的。

(3)让“利益”变得透明,独立审计。XX相关部门可以在XX、企业、审计单位之间建立一个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审计单位的聘任,定时更换审计机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地方XX权利滥用和审计机构为利违法,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3、对投资者建议

企业进行财务xx的目的除了隐瞒自身的经营问题外,最主要的就是为了骗取投资者的投资,满足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建议我国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要提高获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要盲目的跟从不实的投资信息;提高自身的投资风险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投资知识,可以基本的分辨财务信息进行合理的投资。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本文通过已有数据对康美药业xx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关建议。但是由于自身不足,对财务xx理论理解不够充分,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批评指正。导致财务xx的原因由多方面组成,如果可以从更多方面分析可以得出更全面实用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邰爽. 尔康制药财务xx案例分析[D]. 吉林大学, 2019(06).

[2]王峥钰 曾天羿. 上市公司财务xx浅析—基于康美药业财务xx案的思考[J]. 现代营销,2019(09):178-179

[3]邹秀红. 浅谈财务xx手段及防范措施[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6):141-142

[4]赵遥遥. 上市公司财务xx问题研究[J]. 现代营销, 2019(07):22

[5]黄世忠. 上市公司财务xx的八因八策[J]. 财务与会计, 2019(16):4-11

[6]李卫强 李春. 中国矿业类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的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2(04): 50-52.

[7]穆岩.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xx问题研究[D]. 郑州大学, 2018(05)

[8]王高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分析和治理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9]王丽萍. 万福生科财务xx案例分析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5)

[10]高晶.财务报表欺诈与舞弊的手段、危害及治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9(24):85-87.

[11]汪蕊. 企业财务xx行为研究[J]. 会计师, 2019(02): 12-13. 王笑明.公司财务xx及其防范对策相关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4): 291.

[12]秦江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5(06):69-74+96.

本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在此,还要感谢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讲授的《审计学》、《中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审计和财务管理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XXX给予的帮助!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424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7月4日
Next 2023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