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对阜平县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攻克点在农村。通过对农村金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有助于缓解农村低收入人群和当地企业融资发展的难题,从而进一步刺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本文在2020-2021年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之际,综合运用了普惠金融、市场均衡等经济理论,选取2009-2019年阜平县普惠金融涉及的多个经济数据,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评价,从而得出影响阜平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效用评价分析,对乡村振兴体系的完善以及阜平县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阜平县;因子分析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需要攻克的难点是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农村发展战略,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完善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金融资源的整合完善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2017 年中共中央、xxx指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近年来, 随着普惠金融政策的普及,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xx对乡镇金融行业的扶持逐渐加大,乡镇小微企业、农民等重点服务对象享受到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对于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15年10月以来,普惠金融政策逐渐落地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xxx陆续在宁波市、宜君县、兰考县、青海省等地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各个试验区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符合各地区特点的普惠金融发展方案,如移动金融、农村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普惠金融试验区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以金融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乡镇经济发展的水平,可见普惠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7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河北省XX发布《创建阜平县普惠金融示范县方案》,阜平县成为了河北省首个普惠金融示范县,重点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实现“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经过七年,阜平县“政银保”普惠金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将普惠金融、金融学市场均衡、非均衡增长等理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普惠金融机制如何作用于阜平县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究,为阜平县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有效推动了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丰富了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理论的内容体系。

(1)现实意义

阜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可以从中梳理出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可推广性经验以及改进对策,不论是对阜平县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河北省至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借鉴参考价值。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帮扶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于助力我国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有力防止贫困农村地区人口返贫有着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效用研究

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主张XX以可负担的成本,平等均衡地给予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偏远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朱一鸣,王伟(2017)在研究中指出普惠金融发展在促进减贫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方面有着显著成效[3]。蒲丽娟(2018)认为普惠金融具有全面性、匹配性和可持续性,在防止贫困农村地区返贫和乡村振兴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4]。张栋浩,尹志超(2018)认为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贫困脆弱性[5]。

 1.2.2 关于普惠金融政策的优化措施研究

张珩(2017)认为金融机构应该因地制宜开发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精度,并且XX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增加普惠金融覆盖率[6]。李建军(2019)认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强金融软环境建设,使得弱势群体能够有效发挥金融跨期消费和风险规避的功能[7]。谢琳(2020)认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机构在发展中应该扩大“三农”领域的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扩大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向农村人口深层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实用性和便利性[8]。

 1.2.3 关于普惠金融模式的案例研究

自 《xxx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通知》发布以来,全国相关省市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从不同着力点进行了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冯学荣(2019)对陕西省宜君县的“宜君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在文中

指出作为首个县级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宜君县依托试点机遇,重点完善农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定点精准扶贫,依靠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了“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知识扫盲+金融便捷基础设施”的创新型普惠金融模式[9]。吴伟强,丁乐(2020)指出宁波市发展普惠金融坚持XX引导、市场主导,构建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也形成了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宁波模式”,有效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10]。

 1.2.4 研究述评

结合近年来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结果,学者们对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针对了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产品开发以及XX干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更加有利,但针对阜平县特有的经济环境、致贫原因以及返贫的预防和解决方案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1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评述了近几年关于普惠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献,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思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阜平县普惠金融发展基本情况。阐述了阜平县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政银保”普惠金融模式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是普惠金融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因子分析。主要选取了农民收入、涉农贷款额、银行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等多个影响因素建立了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得出阜平县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成效影响。

第四部分是阜平县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因子分析选取的评价指标数据,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五部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第四部分中阜平县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1.3.2 研究目的

本文对阜平县“政银保”

普惠金融扶贫机制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阜平县金融帮扶经济发展更具有代表性,在多年的脱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对其普惠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梳理有利于推进阜平县下一步的防返贫工作,并且对于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其他贫困县的贫困治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更好的发挥普惠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本人查阅中国知网,分别以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阜平县、金融扶贫为关键词查阅了2017-2020年的硕博论文、期刊文献、科技报告等约20篇,在研读了相关文献之后,从中整理出了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有价值、有帮助的文献进行课题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2)归纳分析法。从对查阅得到的数据信息和文献研究结论所得的资料出发,总结出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3)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可以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将特性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每一类变量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来科学、客观地反映总体数据信息。因子分析方法将对阜平县农村经济作为研究重点,以此为重心选取多个指标因素,为了减少误差以及指标之间影响程度,所以选择因子分析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第2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阜平县普惠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2.1 阜平县基础条件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虽然特色自然资源更富多样,但全县皆为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水平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人均收入极低,生产总值常年排在保定市末位,是国家级贫困县,且贫困程度较深。

截止到2019年,阜平县经济总量仍旧排在保定市末位,其中第一、三产业占比较重,第二产业总值占总产值比例常年不足15%,农村人口收入以生产农业粮食作物为主,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农产品附加价值极低,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低,如图1所示,截止到2018年底,阜平县农业产业化率为40.4%,为保定市排名最末位,远远低于平均水平66.57%。

dfc1812951a3cfd4de4ef1fb33381b09  图 1 2018年保定市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率(%)

资料来源:2019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县市区统计资料

 2.2 阜平县普惠金融政策实施

阜平县在2013 年初被确定为扶贫攻坚试点地区,是“燕山——太行山国家集中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阜平县开始实施县、乡、村金融办共同实施金融扶贫的政策,主要依托产业脱贫来实现农村脱贫工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三农”问题提出了更加长远化的发展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农村经济体系,加强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在加快扶贫的基础上防止农民返贫是实现阜平县乡村振兴、完善经济结构的攻克要点。在乡村振兴新阶段,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多个环节整合,成为一个独具地方农业特色的产业链条,实行针对不同农作物的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促进阜平县三大产业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017年阜平县成为河北省首个普惠金融示范县,在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阜平县充分发挥XX的财政资源配置作用,引入人保集团、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龙头企业,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方面对阜平县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发展保障,XX和保险公司“联办共保”,充分利用了保险资金的撬动作用,形成了农民—XX—企业—保险—银行的良性发展循环,促进阜平县农村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行成三大产业互补互利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8fabf7a84d418a130c74c28729705b11  图 2 2009-2019年阜平县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资料来源:2010-2020年《保定经济统计年鉴》、《保定年鉴》统计数据

如图2所示,相较于2016年以前,阜平县农业生产总值在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行之际增长40.6%,并且基本实现了后续稳步增长,乡村振兴战略为阜平县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导,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发展经济,都应将阜平县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农村经济才能摆脱财政支持的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资源进入市场,从市场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防止了“返贫”现象的发生,对阜平县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连锁效应。

 2.3 阜平县“政银保”模式创新性分析

  2.3.1 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繁荣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产业才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但阜平县产业发展不协调,阜平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90%左右,第二产业占比常年保持在10%左右。阜平县种植养殖业、旅游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是阜平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知名度较高,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阜平县大力发展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林果产业以及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产业,扩大了农业产业规模,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了农业经营体制,以特色旅游、特色农业带动了农产品行业的生产、销售,创建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与加工业 、服务业和结合,探索阜平县产业均衡发展的发展道路,带动了农业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2.3.2 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平台

阜平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平台,并且在省市金融办的指导下成立了阜平县扶贫办,形成了全县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通过各个服务平台和工作小组,可以更直接迅速地对金融政策和建设工作作出反应,打破了XX、农户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增强了工作小组的组织能力,提高了乡村振兴的工作效率。

XX在惠农贷款的基础上增加了“贴息政策”,该政策独具地区优势,XX对该县域内获得金融机构扶贫担保贷款的农业生产企业及农户提供贴息福利。其中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在贷款补贴的基础上享受XX贴息福利,形成了“XX增信+银行降息+财政贴息”的阜平模式。

 2.3.3 各类金融机构通力合作

阜平县“政银保”普惠金融模式是由XX、银行、保险公司、农户四部分组成的,中国人保集团在金融部门的帮助下,开发农业保险,创立了独具阜平特色的“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发展模式,探索建立“XX+银行+企业+农户+保险”的金融扶贫模式,并以此为突破口,和XX部门进行“联办共保”,打开了农业保险的市场,实行“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和保险公司为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承担了经济支持和风险担保,而阜平县XX为保证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为银行、保险公司和农户承担风险。金融办、保险和银行的合作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贷款难度,提高了贷款额度,减轻了农户初期的发展压力,为后续资金融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自从2017年“政银保”普惠金融扶贫模式实行以来,阜平县金融服务中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通力合作,相互协调,从种植到销售,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保障。

中国农业银行针对农业产业扶在阜平县首创了“金穗脱贫贷”、“金穗小康贷”。结合当地农村的人口、产业特点,农行创新了贷款产品的发放条件,使得更多的农户受益于惠农贷款。中国人保集团针对阜平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开发出多个独具特色的保险产品,结合XX产业扶贫特点,促进了各个农村地区农业的发展。

各类保险公司也陆续推出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方位覆盖的保险产品。如图3所示,阜平县保险深度由2016年底的3.7%提升到了2019年底的5.2%,保险深度指标超过了河北保险深度,并且达到了国家现代保险服务业务5%的要求。

cbfdb7aee73efb09e8cc09f26178d213  图 3农业保险深度

资料来源:2017-2020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数据

 第3章 普惠金融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因子分析

  3.1 指标选取及解读

农户收入金额指标反映的是阜平县农业人口在2009-2019的年度收入总额,该指标是衡量“政银保”模式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涉农贷款指标反映的是阜平县农民获得的贷款总金额,在“政银保”模式中,涉农贷款金额是反应“XX—银行—农户”

环节的最直观指标,是普惠金融发展效果的重要表现。

农业生产总值是阜平县第一产业年度的总规模、总成果,该指标反映的是2009—2019年阜平县农业产业发展总趋势,通过对比2017年“政银保”模式实施前后时间段阜平县农业生产总值,可以得出普惠金融帮扶第一产业影响效用。

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是金融机构农业不良贷款占农业总贷款比重,是衡量阜平县金融行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农业保费收入是阜平县农业相关保险的保费收入,反应涉农保险发展水平,是衡量阜平县涉农金融业务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

农业保险密度=农业保费收入/农户数量,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费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反应阜平县涉农保险保险业的发展程度

指标 指标计算依据

阜平县融服务农村经济指标 农民收入 阜平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

各项助农贷款总额 农业、农村、农户等涉农贷款

农业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总规模总成果

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 金融机构农业不良贷款占农业总贷款比重

保险产品种类 阜平县保险公司为农户和农业发展发展提供保障的保险产品种类数量。

农业保费收入 阜平县第一产业保费收入总金额

农业保险密度 保险密度=农业保费收入/农户数量

农业保险深度 保险深度=农业保费收入/农业生产总值

表 1 阜平县普惠金融服务农村经济指标

 4.2 指标数据分析

在评价阜平县普惠金融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时,构建有效合理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能够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将特性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每一类变量成为一个影响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应不同因素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数据分析中,一般通过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检验调查数据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当 KMO 值越大,表明变量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从表2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表可以得出 KMO 检验结果为0.743>0.6,本组数据是适合因子分析的,且显著性为0.000说明应拒绝原假设,即各指标之间是有联系的。

表 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 0.743

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159.999

自由度 28

显著性 0.000

从表3 数据总方差解释表可以得出,对变量提取公因子后,可提取的信息占全部变量信息的98.862%。

表 3 数据总方差解释表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循环平方和载入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1 7.143 89.281 89.281 7.143 89.281 89.281 6.007 75.085 75.085

2 0.574 7.176 96.457 0.574 7.176 96.457 1.710 21.373 96.457

3 0.192 2.404 98.862

4 0.056 0.695 99.557

5 0.022 0.281 99.838

6 0.009 0.109 99.946

7 0.004 0.046 99.992

8 0.001 0.008 100.000

本模型选取的八个指标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因子:

第一个因子为金融经济因子,其中包括保险产品种类、农业保险密度、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费收入、涉农不良贷款、农业贷款总额。

第二个因子为社会效益因子,其中包括农业生产总值、农民月收入。

根据表4 成分评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出下列结果:

F1=0.193农民月收入+0.150涉农贷款总额+0.143农业生产总值-0.434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0.229保险产品种类+0.202农业保费收入+0.196农业保险密度

+0.128农业保险深度

F2=-0.088农民月收入-0.010涉农贷款总额+0.017农业生产总值+1.183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0.183保险产品种类-0.109农业保费收入-0.097农业保险密度+0.055农业保险深度

表 4 成分评分系数矩阵

成分评分系数矩阵

元件

1 2

农民月收入(万元) 0.193 -0.088

涉农贷款总额(万元) 0.150 -0.010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0.143 0.017

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 -0.434 1.183

保险产品种类(个) 0.229 -0.183

农业保费收入(万元) 0.202 -0.109

农业保险深度 0.196 -0.097

农业保险密度 0.128 0.055

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方法: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

 4.3 指标综合评价分析

经过SPSS因子数据分析,可以得到F=0.75085F1+0.21373F2

带入表5指标综合评价表可以得出F的综合得分以及排序。

表 5 指标综合评价表

年份 F1 F2 总分 排名

2009 -1.04394 -0.42338 -0.874331356 11

2010 -0.52846 -1.61553 -0.742081418 10

2011 -1.00427 0.07362 -0.738321327 9

2012 -1.31749 1.38198 -0.693866781 8

2013 -0.77641 0.49933 -0.476245648 7

2014 0.2111 -1.23888 -0.106281387 6

2015 0.52027 -0.96248 0.184933879 5

2016 0.5194 0.06409 0.403689446 4

2017 0.60493 1.10741 0.69089843 3

2018 0.97674 1.16282 0.981914748 2

2019 1.83815 -0.04899 1.369704295 1

从因子分子综合评价表可以看出,阜平县普惠金融政策的综合得分影响因子F1金融经济因子和F2社会效益因子得分从2009 年的-0.874331356分逐年增长到 2019 年的1.369704295分,其中在2017—2019年普惠金融政策正式落实时间段的总评分在2009—2019年总时间段中增长幅度最大,所以在2017年普惠金融模式的实施对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效益较为显著。

从成分评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出,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的综合评分为-0.434,说明该指标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阜平县普惠金融诚信建设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密度评分较低,说明部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对应的保险来保障生产,或者农户尚未认识到农业保险而尚未参保。

 第4章 阜平县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保险精准率低

自2017年普惠金融政策实行,阜平县新增多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中多个方面,如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棉花、甜菜等经济类作物,奶牛、肥猪等养殖业以及林业等多个方面。但是,如表6所示,在近几年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链延长,相应的市场扩大导致市场风险逐渐增大,价格波动风险增加,而保险体系缺乏相对应的防范应对体系,传统意义上的自然风险防范和市价补偿难以满足需要,仅仅依靠“保成本”难以实现农户盈利,产业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风险。

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阜平县各个乡镇根据各自环境特色逐渐发展出诸多特色农业、产业,而现有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部分农民、企业的产业融资需求。只有极小部分可以同时在金额、期限方面满足产业发展以及生活需求,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农业保险产品精度不够严重制约了保险在“政银保”发挥作用。并且在新兴特色农产品方面,农业保险方案范围偏小,难以满足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转型中经营农户的多样化保险要求。

表 6 阜平县农险产品信息

2905f23febd4b347ea067d8730d3aac2

d34d03c3712b178b127a0f190808f680

4.2 农民收入较低

2019年阜平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31元,相较于2016年底的6542元,增长了2689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受到长期贫困、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阜平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有河北省农村人口纯收入的60%左右。从图4河北省、阜平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可以得看出,阜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低于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并且两者差距呈现出小程度的扩大趋势,河北省在2016年—2019年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454元,要略高于阜平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

6ee2a52b6c2a4d62adc6c7a095ee1010  图 4河北省、阜平县农村居民纯收入对比图

资料来源:2017-2020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保定经济年鉴》统计数据

 4.3 农业贷款不良贷款率偏高

截止到2019年底,阜平县涉农贷款总额达到76.92万元,如图5所示,阜平县农业不良贷款常年处于5%左右,虽然在2009—2019年有着下降趋势,但是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银监发〔2005〕89 号),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5%,阜平县涉农贷款不良贷款率在这一标准上下波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和阜平县金融办的后续贷款发放问题,影响了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阜平县政务公开显示,收益较高的经济类作物以及养殖业,其种植和养殖周期一般在2年以上,而其收益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同时受到市场供需和信息的滞后性影响,农民的收益在短期内难以保障,而大部分助农贷款期限为1—2年,无法解决部分农民的资金难题,进而导致了农业贷款不良贷款率偏高以及农户倒贷续贷的现象。

ac63565117b8a11759e00985826c44db  图 5 阜平县农业不良贷款率

数据来源:2010—2020年《河北经济年鉴》、《保定经济年鉴》

 第5章 促进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深度挖掘农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带动了金融产品尤其是农业保险、助农贷款等产品种类的增加,这些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和收益,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97a0d63c13af9f091c69696d3e99f24  图 6 阜平县保险产品种类数量

资料来源:2010-2020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保定经济年鉴》统计数据

保险公司应该更

加注重从供给侧入手,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优势,创新金融产品的种类,,满足农户、企业的致富融资需求。阜平县金融服务中心以及县XX应该进一步完善保险补贴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加强对保险公司工作的引导,健全“XX+银行+保险”的服务体系,加强保障力度,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农业产业发展获得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5.2 多策并举支持农民收入持续提高

自2017年普惠金融政策实施以来,阜平县农村居民纯收入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与河北省总体水平来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县XX和金融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XX的财政作用,充分利用保险的资金撬动作用,保障农业产业发展有充足资金。同时XX应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振兴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且以旅游业带动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美化农村环境,实现乡村产业循环发展的良好格局。要从多个层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财政补贴精度,减少发展难度,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性和持续性,避免返贫风险,构建一套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和全覆盖的乡村振兴体系。

 5.3 以数字金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对于阜平县农村经济来说,长时间存在过高的不良贷款率和赔付风险不利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以及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发展信心和贷款人的信用。一方面,阜平县XX和金融办应该充分利用“政银保”模式的联动性,根据各个乡镇的独特情况建立特有的金融服务信用评价机制,落实违约处罚,增强执行效率,从法律、制度、道德多个层面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制约,建设良好的乡村振兴模式。另一方面阜平县XX部门应该增加金融业务发放前的信用评价机制,提高贷款发放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县乡村”各级金融服务平台的能动性,促进信用评级机制向下级服务网络移动,增加贷款发放精度,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满足农户需求,减少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压力。

结 论

2020—2021年正值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之际,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攻克点在农村。普惠金融对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金融服务行业有序进入阜平县乡村地区,缓解贫困农户、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进一步促进阜平县农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的背景下,普惠金融在社会效益和金融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显著成效,并且逐年递增,这代表着普惠金融的诸多政策对阜平县的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到保费收入、农业不良贷款发生率、保险产品种类等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制约因素,结合因素与普惠金融政策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针对保险产品、农民收入以及农村信用体系的优化建议,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Suxian Xue.Discussion on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Bank Inclusive Finance Construction[R].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2020:285-288

[2] Jianti Zheng.Research 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Microfi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lusive Finance [J].World Scientific Research Journal ,2020,(05)

[3]朱一鸣,王伟.普惠金融如何实现精准扶贫[J].财经研究,2017,43(10):43-54

[4] 蒲丽娟.农村反贫困战略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8,(2):109-111+130

[5] 张栋浩,尹志超.金融普惠、风险应对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J].中国农村经济,2018(4):54-73

[6] 张珩.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 107 家农村信用社全机构数据的经验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7,(01):2-15+93

[7] 李建军.普惠金融、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推进效率和公平的政策框架选择[J].金融研究,2019,(03):129-148

[8] 谢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功能性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20,(08):84-89

[9]冯学荣.铜川中支:探索农村普惠金融的“宜君模式”[J].当代金融家,2019(11):46-48

[10]吴伟强,丁乐.论宁波普惠金融的探索实践与创新发展[J]宁波通讯,2020(19):40

[11] 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8,(18):55-62

[12] 何仁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地理研究,2018,(37):2127-2140

[13]张依漪.普惠金融如何通过保险的方式走进农村[R].浙江保险科研成果选编,2016:95-106

[14]郭书杰.“保定市连片特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分析——以阜平县金融精准扶贫实践为例[D],2017

[15]郭小卉.后脱贫时代金融扶贫模式的转型探索——以河北阜平县为例[J].农村金融,2020,(05):110-118

[16]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19(05):15-23+154-155

[17]林智勇.XX+保险”:金融扶贫的创新探索—农业收入保险在扶贫中的运用[J]中国保险,2017,(1):7-14

[18]郭小卉,康书生.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分析——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案例[J]金融理论探究,2018,(2):34-42

[19]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河北省人民XX关于印发创建阜平县普惠金融示范县方案的通知,2017

[20]许皓月,尚丹.乡村振兴战略下对贫困山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思考——基于保定市阜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8,22(6):1-4

[21]陈新,张小芹.阜平县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J]农技服务,2017,05(34):14-15

[22]樊召玲.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7(14):42-43

[23]张合林,王颜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01):9-18

[24]李晓寒.数字普惠金融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困难和对策[J]决策探索(下),2021,(01):9-10

[25]仝爱华.农村普惠金融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J]北方金融,2021(03):24-28

[26]李绍平,秦明.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J]经济学报.,2021,8(01):216-234

 致 谢

时光如梭,百感交集,不知不觉间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在大学四年里的生活快乐而充实,我不光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老师的悉心关怀、同学们的温暖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金融学专业知识,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了比赛实践中去,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同学的陪伴关心下,我也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即将毕业之际,我要感谢所有在我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人。

首先,我要感谢父母在我十多年的求学之路上的帮助,每一个成绩的脚印都与他们的无私奉献息息相关,每一个困难的解决都少不了他们的耐心帮助,感谢关心陪伴我的每一位家人。

其次,感谢河北金融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学习方面,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宽敞的学习空间,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以及能够满足所有同学爱好需求的选修课程,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和提高自己。我还要感谢所有的老师们,他们不仅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我们,还积极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仅为我们答疑解惑,更是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我,做好人生规划,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将来我会更加努力的运用所学知识贡献社会来回报你们的辛勤付出。

最后,感谢我的毕业指导老师。两位老师在忙碌的工作时间中及时的给予我详细的指导和帮助,从选题到论文撰写都事无巨细地进行讲解。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老师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韶光易逝,终有别离,感谢河北金融学院让我们遇到了一起,祝福大家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对阜平县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对阜平县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2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474.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7月7日
Next 2023年8月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