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某些缺乏社会责任的短期行为,己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如小煤矿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建材装修的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雇佣纠纷、与劳动法相冲突的管理制度等问题,已引起社会较大关注[1]。这些负面问题以及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捐赠等正向行为,都与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针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不仅引起了有关专家与社会民众的关注,也引发了包括企业界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的思考。因此,探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树立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深刻而广泛的社会责任观,培养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并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永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一批民营企业虽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规模优势,这种增长方式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一种低成本的竞争,许多民营企业盘剥、克扣、拖欠工人工资,肆意延长工作时间、无视生产环境与安全的违法行为,让环境做出了巨大牺牲,也对资源形成了巨大浪费。同时中国民营企业信用缺失严重,xxxx账,偷逃税款,不尊重知识产权,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无视企业社会责任己经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严重问题,也是今天中国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民营企业中不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经营观念中的唯利是图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指导企业活动的内在准则。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相对比较清晰,利益主体比较明确,企业的内在利益驱动力强烈,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目的。但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过分注重企业效益,将员工视为只要支付必要的使用费用的机器,甚至有意利用许多员工的性格弱点和知识缺陷,制造各种理由推卸应对员工承担的工伤医疗、劳动保险等方面的责任。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养老、失业、医疗三项基本保障方面还是一片空白。部分企业的工作环境恶劣,使员工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二)企业信用体系的普遍危机
个别民营企业信用低下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企业与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对立。其主要表现有:第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失信,如制假售假。很大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利润,采用质次价廉的原材料,不惜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大肆制假贩假,非法生产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第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失信。主要表现为企业不履行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随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经常性克扣和拖欠工人工资,引起大量的劳资纠纷。
(三)“企业公民”意识薄弱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行为就是社会行为,企业应该像公民个人那样,成为对社会的福利与发展负有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的社会团体公民。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一般是家族制的企业,因此,在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中,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个人道德素质是关键因素。然而,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目前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观往往过于狭隘,只强调对企业所属地域和特定人群的责任。
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成因分析
事物始终是和环境互动并存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环境。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打破旧有体制改革历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和社会力量,它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在这二十几年中的巨大变化联系在一起。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上的缺失,究其原因,也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企业自身发展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从历史发展来看
中国社会、经济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也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时期,XX的职能转变、企业市场主体定位、XX与市场的关系、“XX与企业社会责任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严重,成熟定型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几乎不存在。企业与XX的社会责任职能如何划分,企业社会责任的广度和深度如何界定,不仅企业甚至整个社会、XX和学术界都处于摸索时期”。
(二)从法律层面上来看
就中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规范和约束,还是相当欠缺的。即使现有的相关规定也是属于倡导性和授权性条文,严重缺少惩罚性和制裁性的规定。这也正是不少跨国公司在国际上能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而在中国却成为视社会责任为儿戏的重要原因。
(三)从经济层面来看
社会责任的缺失是民营企业追求利润的必然结果,是内因。马克思曾就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动机和目的做过经典性的概括:资本家“为了50%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家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三、XX如何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制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实践中,民营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XX可以推出类似浙江省XX开展的“民营企业家培训课程”,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教育、加强企业伦理教育。民营企业家自身也必须加强学习,摆脱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符合的经营管理理念。
(二)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经营业绩,长期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对此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因此,明晰这一问题有助于打消民营企业的疑虑,使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
(三)加强组织保障
在组织保障方面,跨国公司普遍表现更为正规化、日常化、专门化,基本上都专门设立了组织部门或者有专职人员负责。相比之下,民营企业(也包括一些内资其他所有制企业)在组织建设制度上明显不足,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管理社会事务以及负责战略化研究和实施工作。
(四)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永远是一个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组织,这点是不变的。不管企业或企业主多么高尚,外界激励始终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XX在加强和培育民营企业实现其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合理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企业去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3]。
四、结语
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下岗职工再就业,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然而,受历史和现实制度环境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环境保护、职工福利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社会责任履行的范围和程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整个社会呼唤着民营企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对民营企业来说,既是一种竞争压力,也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导民营企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加大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重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国家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社会团体、行业协会行为,促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营造推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王瑞璞、张占斌,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M],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刘歌、赵友彬,论营梢道德建设,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