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贸易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我国经济由于实施了改革开放得到迅猛发展,从而也使得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由于中国经济的对外迅速发展,导致X、欧洲地区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使用反倾销的手段来阻碍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以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由于反倾销手段的实施

  一、反倾销的概述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1.倾销是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地区)的行为。若出口方的经济为市场经济,则可用其国内销售价、向第三方的出口价等为依据确定正常价值;若出口方的经济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则销售价格便是替代价格。以下的这种情况便可以被称为倾销:当出口国的商品价格低于本国商品的价格,可以判定此产品是被倾销的。
2.反倾销是外国市场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而对功能相似,价格低廉的本国产品进行抵制的一种手段,主要是通过加税的方式,来使本能正常销售的本国产品,由于税的增加,而不能进行正常销售,这种附加得到的税称之为“反倾销税”。

  (二)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

多年来,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制造的产品价格低廉,造成我国在连续的20年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受害国。涵盖所有主要贸易国。产品涉及我国许多重要传统出口产品,如鞋、箱包、电子、机电等;也涉及不少新兴工业产品,如光伏产品、钢铁产品等,反倾销已成为我出口的严重障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我国遭受的反倾销的商品种类多,商品所涉范围广。在WTO所列反倾销商品的名单上,我国仅没有涉及珍珠、宝石以及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这几类商品,其余的反倾销商品种类,中国全部覆盖,这在整个WTO中独一无二。这些商品不仅有资本密集型,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根据WTO收集的相关数据表面,我国位居反倾销商品的前5名:有机电及电子消费产品、有化工及相关商品、有纺织品、有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有贱金属以及相关制品。
2.反倾销的商品主要是我国的重要出口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他国家对我国商品实施反倾销数量持续增多,而且品种范围不断扩大,主要集中于我国的重点出口商品上。以欧盟的例子来说,它不仅对我国的箱包、可锻铸铁管配件、彩电等商品实施反倾销,而且最近几年开始扩展它的反倾销范围,甚至把我国的三氯异氰尿酸、碳酸钡、手动叉车等产品列入它反倾销申诉商品的范围内。
3.新出现的市场地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数量甚至超过了X、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刚才所述的国家阻碍中国商品销售的数量超过了反倾销商品总数目的65%。我国正成为印度、哥伦比亚、墨西哥、埃及、巴西、南非、韩国等国家使用反倾销的新重点。
4.国际市场将“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作为应对中国产品重要手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意味着我国拥有数量最多的生产劳动力,所以我国制造的产品数量多且价格低。对比一些还未转型成功的、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且人工成本高的发达国家,我国在全球市场上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导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始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
5.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歧视。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是在实施改革开放后,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以至于一些X、欧洲地区的国家在面对几个不同的发展中国家销售的同款产品,他们会选择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而其他国家正常销售,享受正常的优惠政策。
根据以上5点所言,中国所处的“反倾销受害国”的地位仍然存在,甚至这种情况随着国际上保护主义的出现,愈演愈烈。

我国出口贸易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二、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世界贸易经济活动有发展顺利的情况,同时也有经济不景气的情况,反倾销就是在后者的环境下产生的。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有两个重要成因,一是外部成因:世界贸易保护组织的抬头;二是内部成因:在对外开放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中国近来遭受反倾销迅速增加

首先,世界贸易下滑导致反倾销剧增,最近几年,国际经济发展不是很顺利,甚至一些拥有高收入的国家增长率比世界经济增长率要低。同时,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参与贸易经济活动的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对他们来说,反倾销是最好的保护自身的手段。第二,中国对外贸易率出现了先止跌回升现象,导致我国商品成为了最主要的反倾销产品。第三,对我国有明显的偏见,从其中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所以导致外界对中国商品价格的认知是“受XX这只无形的手暗箱操控”,致使中国商品不断被国际上其他国家列为反倾销对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在部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导致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极力防范,进而抵制中国的商品。

  (二)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

现如今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还不合理,只执着于哄压价格,而不致力于产品本身优良性能方面,打造高质量的产品。造成以上原因有三个点:1.出口产品种类是劳动密集型;2.贸易顺差大;3.出口国家过于集中。哄压物价的做法提高了国外厂商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的胜诉率。

  (三)缺乏积极应诉的意识

我国由于缺乏积极应诉的意识,使得我国在反倾销案件中的败诉率达到了80%。虽说我国产品价格低廉,但这是因为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农业大国,根据国家实际情况,我国可以积极应诉,也许很多败局的结果会被改变。据相关数据表明,在针对反倾销的诉状中,我国至少对一半的诉状保持不理睬,这也是高败诉率的一个重要原因。80%的高败诉率,一方面会助长国际贸易保护者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的火焰,另一方面会败坏中国的国际形象。

  三、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商品遭受频繁的反倾销,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此现象:1.我国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加强和国际伙伴的交流,改善贸易关系;3.制定相关贸易战略。

  (一)加强国外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

我国商品不断被反倾销的原因是:外国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不认可。这就导致他们对我们商品价格的不认可,从而会出现相应的替代价格,而替代价格的大小是不确信的,所以会对我国出现价格歧视。为了改变商品反倾销的局面,我们不仅需要协调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减少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利,而且还要帮助企业学习了解相关产权制度,让企业弄清楚、理明白相关关系,为建设现代化的产权体系打好基础。

  (二)健立和完善我国反倾销的制度规范

因为我国反倾销事件的数目一直未曾减少,所以要切实维护本国利益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充分利用我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发言权;其二完善应对X、欧洲投诉方面的相关法规,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利益;此外还应加大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政策放在WTO规则中加以评判的力度。因此,健立和完善我国反倾销的制度规范刻不容缓。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应对反倾销的应诉阶段,维护好本国权益的前提下,还能够给带有国家歧视眼光的某些保护势力加以威慑,同时起到警示作用,中国坚决阻碍其他国家的倾销商品在本国销售。

  (三)调整企业外向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对外营销方式,是依托自身价格、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来进入市场的,这种对外经营模式是走不远的,所以调整企业外向经营模式刻不容缓。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超过30年了,形成了一批相当成熟稳重的生产企业,对外开放的今天,国家应该鼓励这些生产企业走出去,让这些企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建设属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制造地、开展国际化经营、组建跨国公司。其次,我国现有的优势条件随着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发展,优势已经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对外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才可以在跨国经营时不被国际所淘汰。一个好的对外经营模式也能帮助中国从根本上较少反倾销商品的数目,让中国商品可以和更多的人见面。

  (四)强化应对反倾销意识和研究应对策略

一个企业管理者如果没有反倾销意识,那么这个企业必然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走不出去的,所以针对这些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的民营企业,需要国家加强对他的培训,让管理者、领导人重视反倾销意识。
国家、当地XX以及行会负责人应重视对出口企业进行国际经贸惯例以及反倾销知识及案例的系统培训,让企业负责人以及出口商品负责人了解国际反倾销思想,外国反倾销的法律法规,以及世界贸易组织针对反倾销制订的相关协议等等。此外,相关行业的企业、专家学者可以积极为国家献言献策,为企业预防反倾销提供帮助,让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好。

  (五)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根据之前数据表明,我国在应对反倾销案例的应诉时,败诉率达到80%,为了降低败诉率,同时应对我国商品多次遭受反倾销投诉的事件,我国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刻不容缓,此套机制应由XX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在预警内容方面,需要对外销售人员或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充分了解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记录该商品在销售国的买卖情况、了解商品的价格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预警内容。内容一旦发出,相关企业要立刻制定出应对策略。此外,为了应对反倾销事件,企业应加强会计帐目管理,各大部门尤其是会计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规范的会计报表,完善相关数据的填写,因为这些数据构成了反倾销诉讼的关键性证据。

  (六)创新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和方法

最初进入国际市场是通过出口来实现的,现在进入的市场的方法不仅仅是出口,方式越来越多。一些国家认为我国是非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反倾销手段将我国的商品拒之门外。
我国商品要想重新进入市场,首先要让国际社会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此时便需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世界各国更进一步的接触;其次要将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开放,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积极主动开展大国外交,让世界各国看到属于中国的风采;最后针对商品定价的问题,切忌不可通过国家定价的,而是又市场自然规律形成的。除以上三部分,我国还应该对出口的商品进行规范化处理,及时总结出口产品在外营销的信息,商品价格、同类产品竞争情况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做好申诉工作打基础的。

  参考文献:

[1]党军冯宗宪,《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我国的对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2]尹翔硕李春顶,《边际保护、加权福利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J].财经问题研究,2008,(4)
[3]李彤,《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J].社科纵横,2008,(3)
[4]沈四宝,《X、日本和欧盟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2)
[5]马晓玲孙秀娟,《我国应对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J].宁夏社会科学,2008,(5)
[6]王祥修,《谈我国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完善》,商业时代,2008,(8)
[7]朱允卫.易开刚.我国对外反倾销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完善[J].国际贸易问题,2005,(3)
[8]宋永辉,马少凌.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
[9]林董.中国仍是反倾销最大受害国[J].国际商报,2008,(O5)
[10]雅各布·瓦伊纳.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8,(06)
[11]陈勇.试论我国的反倾销实践[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08)
[12]木珠.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之因应对策[J],法商研究.2002,(02)
[13]世界贸易组织网站: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
[14]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www.cacs.gov.cn
[15]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告:http://www.stats.gov.cn/tjgb/

我国出口贸易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我国出口贸易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2月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22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2月9日
Next 2022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