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耽美文内容浅析

摘要

本次论文的研究基于对网络耽美文的总体了解,论文研究遵循着理论概述到现象分析的基本思路,首先指出了此次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随后分析了相关的概念,包括耽美的概念,网络耽美文的概念以及网络耽美文的特点等等。基于这些理论依据,论文对网络耽美文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浅析,总体划分成为了三个部分,包括对网络耽美文主题特点的分析,叙事特点的分析以及美学特点的分析。在主题特点分析过程当中认为这是一种基于男女角色互换的英雄主义,同样也具有明显虚幻特点的浪漫情怀,而且还具有情欲特点的主题要素;在叙事特点分析方面认为网络耽美小说采取了绝对抽离的叙事视角,同时也采取了融入性和模仿性的话语描写方式,而且在叙事结构和描写方式上更加侧重于平铺直叙,也就是并不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在美学特点分析方面认为网络耽美文具有超脱于现实的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属性,更表达了对于情欲的世俗美学关注。最后论文对于网络耽美而兴起的重要意义,以及其重要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认为网络耽美文当前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但是从其总体来说唤醒了社会主流对于同性恋的关注也激发了女权意识的觉醒,更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体裁模式。

关键词网络;耽美;小说;同人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文学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来了明显的百花齐放状态,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从官方渠道去控制文学作品的撰写和流通,更加鼓励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进入到文化市场之中,而且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很多外国文学形式和外国潮流文学都已经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当中,对于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耽美文学,恰恰就来源于日本是日本耽美文学,经过衍生和变种以后,在中国区域内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方式,而耽美文化同样也由此兴起,当前网络耽美文章已经成为了很多读者追捧的对象,甚至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成为了部分影视剧作品和编剧改编的重点。通过登录一些大型的网络小说网站,比如晋江,红袖添香等等都可以发现有专门的模块而用于收录网络耽美小说,而这一题材小说的流行也形成了独特的现象。

从其表现特点上来看的话,网络耽美文实际上是以一种同性之间的感情作为主题来进行小说描写的,虽然其核心仍然是比较常见的网络爱情小说,但是由于其爱情双方啊,爱情主体的性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给了中国文学市场一定的冲击,而与此同时这种同性之间的爱情极大的冲击了中国伦理社会当中的异性恋视角,突破了原本世俗当中的爱情观念,同样也表现出来了当代女性对于精神爱情和平等自由的渴望,从某个角度来说,网络耽美文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所以这些热衷于阅读网络耽美文章的女性读者们也被称之为是同人粉丝。而这些同人粉丝不仅从事着网络耽美文的阅读,同样还在阅读以后逐渐开展了讨论,甚至加入到了网络耽美文的创造大军当中,这就使得网络耽美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其创作主体越来越庞大,其创作出来的成品数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趋势。

本次论文的撰写就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耽美文章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具体内容从其主题特点文章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希望能够解构当前耽美小说,在网络空间内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从而能够分析耽美文章流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规律。

1.2研究意义

从研究意义上来看,本次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从理论意义上来看的话,目前国内学者的更多研究是聚焦在同仁粉丝群体当中,也就是研究为什么网络耽美文章在一段时间内如此盛行,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粉丝量,而针对网络文学作品当中的耽美文体形式,以及其文学内容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缺乏过于深入的解读和探讨,所以本次论文以网络耽美文章的总体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结构,弥补了当前学术资料方面的空白之处,也构建了更加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从研究的现实意义上来看的话,网络耽美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研究其内容的优势和特点,本身就有利于解读当前文学界的一些潮流观点和主流趋势,而且网络耽美小说的粉丝们长时间以来是被边缘化的,甚至是被异样的眼光所看待的,这就是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甚至使得很多网络耽美文的小说家不敢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和信息,这是社会各界对于网络耽美文的一种错误认知。本次论文的研究就立足于对网络耽美文的真实结构和具体分析,使社会各界能够重新树立起对于网络耽美文的正确观点,揭开同人小说作品种类的神秘面纱。

1.3研究内容

本次论文的研究基于对网络耽美文的总体了解,论文研究遵循着理论概述到现象分析的基本思路,首先指出了此次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随后分析了相关的概念,包括耽美的概念,网络耽美文的概念以及网络耽美文的特点等等。基于这些理论依据,论文对网络耽美文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浅析,总体划分成为了三个部分,包括对网络耽美文主题特点的分析,叙事特点的分析以及美学特点的分析。在主题特点分析过程当中认为这是一种基于男女角色互换的英雄主义,同样也具有明显虚幻特点的浪漫情怀,而且还具有情欲特点的主题要素;在叙事特点分析方面认为网络耽美小说采取了绝对抽离的叙事视角,同时也采取了融入性和模仿性的话语描写方式,而且在叙事结构和描写方式上更加侧重于平铺直叙,也就是并不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在美学特点分析方面认为网络耽美文具有超脱于现实的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属性,更表达了对于情欲的世俗美学关注。最后论文对于网络耽美而兴起的重要意义,以及其重要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认为网络耽美文当前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但是从其总体来说唤醒了社会主流对于同性恋的关注也激发了女权意识的觉醒,更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体裁模式。

2 相关概念

2.1耽美

耽美是一个舶来词,最早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是直接被音译过来的一个名词,从日语方面进行解构的话可以发现耽美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种唯美的感受和描述,通过进入到中国文学市场以后,又经过不断的文学加工和读者认知,逐渐变成了与同性恋相关的文学创作题材,但是耽美并不直接等同于同性恋。与此同时耽美在非文学作品范围内的概念也是相对较为广泛的,比如耽美在一些人群的认知当中,是指二次元的男性恋爱也就是在动漫领域之内所产生的男男爱情,而这种动漫作品的创作也进一步推动了耽美文学体裁的创作兴起,由此所形成了网络耽美文学,也就是专注于描写同性之间爱情的小说作品。

2.2耽美小说的产生

造成耽美小说产生并逐渐兴起的原因实际上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耽美这个名词的来源上进行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耽美这个名词实际上是来源于日本的最早指的是日本境内的一种唯美主义文学表现方式和动漫表现方式,而在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之下,日本很多文学作品和动漫作品都传入到了中国,由此也使得中国读者对于耽美这个名词的认知变得更加多种多样了。在最开始耽美这个名词仅仅指的是唯美主义,后来在二次元圈内逐渐兴起了一股耽美风潮,也就是强调二次元动漫作品当中的男性主角之间产生的爱情,随后这种动漫耽美作品开始逐渐向文学领域进行拓展,有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家开始着眼于耽美作品的创作,也就是在小说领域内使用文字描述去撰写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次,耽美小说在中国文学市场当中得以兴起,是与中国女性读者的作用发挥增大密不可分的结合实际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不难发现耽美文学在刚刚进入到中国市场以后,所接受的往往是来自负面的评价,换句话说那时的读者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受中国主流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影响,认为这种同性之间的感情是令人感到羞耻的,因为那时候耽美文学在中国并不流行。但随着文化交融力度的持续增加以及中国女性意识的持续觉醒,女性对于这种异样的爱情观念有着更强的推崇,因此在网络空间内有更多的女性读者愿意去阅读耽美文章,而恰恰是这些女性读者成为了助推网络耽美文发展的主力军,更使得耽美文在内容和题材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最后网络耽美文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了相对较为成熟的一种文学体系,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而网络耽美文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开始逐渐向影视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从二维角度开始向三位视角发展,有很多的网剧,编剧和网剧导演,愿意选择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络耽美文进行改变,将其拍摄成为影视剧实现了同人粉丝的大量引流。相对较为著名的就是前两年大火的陈情令,恰恰就是抓住了男男之间不可言说的感情作为卖点。

2.3耽美小说的特点

网络耽美小说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

首先是其创作主体的特点存在着准入门槛较低的情况。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大型文学网站都开始把网络耽美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分隔出来,比如在晋江就设置了耽美模块,而且在红袖添香当中同样也设置了这一模块,这说明目前网络读者对于耽美文章的需求体量是巨大的,而且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开始转型转写耽美作品,这也与市场的巨大需求相对应,供需基本达到了平衡,但也应意识到的是由于网络耽美文章的创作,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致使整个行业内呈现出创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仍然有一部分读者对于网络耽美文章是非常抵触的。因为有很多创作水平较差的作家,他们为了能够使得自己的耽美文获得更多的点击率,经常打一些擦边球,在其中描述大量的淫秽色情和暴力内容,这使得网络耽美小说的作品整体质量急转直下。

其次,网络耽美文的内容和情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网络耽美文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日本的耽美文化的一次模仿,甚至是借鉴和学习,因此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日化特点,通过翻阅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些耽美文章,发现其中经常借鉴一些日本二次元动漫的描写方式,甚至是完全把动漫人物照抄照搬下来,进行一次续写,或者有时候会对一些当红的明星,尤其是男子偶像团体当中的人物角色进行一次解构和再创作。早期比较受网络耽美携手喜爱的创作对象,有韩国男子团体当中的exo、东方神起、 Super Junior等。而伴随着中国男子偶像团体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以及其粉丝体量的越来越多,当前也有很多网络耽美文,开始以中国男子偶像团体的团员作为描写对象,对其进行意淫和yy。经常被融入到网络耽美文创作当中的男子偶像团体,有TFBOYS、UNIQ、五月天。

最后,耽美小说在受众群体上也具有明显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于其受众群体往往是十分稳定的,但同时也由于这种稳定的受众群使得耽美小说,很难走出同人粉丝的圈子,很难实现普及化和大众化。在面向网络小说市场进行综合调查时,发现绝大部分喜欢和热爱网络耽美小说的读者,他们并不喜欢其他类型的小说,甚至在选择小说进行阅读的时候,只会搜索耽美类的文学作品。而通过晋江和红袖添香等大型网络小说平台的后台数据搜集也可以发现检索网络耽美小说题目和点击耽美模块的IP地址,往往具有较强的重复性,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批次内的相同读者在不断的检索耽美文章进行阅读。那也应意识到的是这个群体的人员大多为女性,而且大多年龄层次相对较低,集中在12~25周岁之间,甚至伴随着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当前网络耽美文的受众,年龄层次开始逐渐向下转移,也就是向更低年龄层次的学生群体转移。

3 网络耽美文的主题特点

3.1男女换位的英雄主义主题

在搜集网络上比较常见的一些耽美文章时,可以发现有很多耽美文章的情节都存在着雷同性,比如一开始是一个女性角色,在现代社会当中饱受人们的欺凌,或者是在现代社会当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普通人,但是经过一次意外,例如车祸触电等等,在不经意间穿越到了古代社会或者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当中,它的性别发生了转化,也就是从男性转变成转变成了女性,虽然它还是具有女性思维的,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在那个时代是以男性角色出现的,而此时他的身上普通属性削弱,而英雄属性却增强,由此所产生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极端英雄主义是非常明显的,这其实是表达出了当代女性非常愿意去窥探男性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意愿,也表现出来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这类具有极强英雄主义特点的主题描述当中,大多是以主角披荆斩棘,从小菜鸟一路升级打怪成为大英雄的情节中,完成的这种文章也被称之为是网络耽美文章当中的爽文。

3.2充斥着窥探性欲的主题

热衷于阅读网络耽美小说的读者们,他们大多为女性,而这些女性有一个特殊的称呼,那就是同人粉丝,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群会把他们定位成为腐女,认为他们是热衷于窥探男性角色之间的性爱过程,这种充斥着窥探性欲的主题,也是当前网络耽美文的主题之一,而这种主题往往充满着大量的性描写和性冲动,也被称之为是一种异性的罗曼史狂想曲。比如在大部分的网络耽美小说当中,都会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描写两位男主人公的外貌特点和身材特点,甚至会把他们的生殖器特点描写的淋漓尽致,这实际上就是为了迎合阅读市场当中的这部分腐女人群,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性诱惑的方式来达到引流的目的。

3.3激发对人性思考的主题

总的来说,网络耽美文是一种以描写男男之间爱情故事为主的小说文体,与中国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伦理道德观是相悖的,这种主题本身就起到了对人性思考和情绪思考的激发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一部分网络耽美作品本身也是以此作为基础来进行撰写的,在其主题和整体利益上都是为了能够激发对于人性的思考,都是为了能够使人在情感和欲望当中唤醒自己的意识。比如绝大部分的网络耽美文实际上都是通过描写同性之间的爱情来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表达出了人在追求爱情时候的超凡脱俗以及无畏无惧,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虽然冲破了原有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但是却表现出来了明显的个人情感倾向。尤其是网络耽美文当中,对于情欲的描写,实际上是对于传统思想的一次解放和冲击,这种描写是在性压抑教育体制之下所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而通过描写放纵的情欲和房事,表达出女性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渴望。

4 网络耽美文的叙事特点

4.1绝对抽离的叙事角度

学术界在分析各小说文体和表现内容的时候,往往会从其叙事角度上进行着手分析,而目前学术界所使用的视角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叙事角度来进行划分的,主要包括零聚焦、外聚焦以及内聚焦这三种。而企业中零聚焦的叙事角度也被称之为是绝对抽离的叙事角度,恰恰是当前很多网络耽美小说所表现出来的一大叙事特点,换句话说,当小说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往往把作者本身置于一个上帝视角当中,小说作者并不参与到小说情节的推动当中,并不是小说当中的任何一个主角和主体,而是具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视角,为了能够成为这个小说当中的创作,是叫大部分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都不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而是直接用人名来指代不同的角色,并推进各个情节。一般来说,这种灵聚焦的叙事模式更加多地被应用于宏大的故事当中,而对于网络耽美小说这种聚焦于情爱和私人空间的文学作品来说,那句骄傲更加合适,也就是以个人视角出发,把作者的视角融入到小说主角的视角当中,但目前这种内聚焦模式并不被网络耽美小说家们所欢迎。

4.2叙事语言具有强模仿性

在前文当中已经对网络耽美小说的特点及其内容进行了一次简要说明发现网络耽美小说就是源于对男性之间同性恋的一次摸索和探究,而这种摸索和探究往往是由女性所发起的,在对晋江网络耽美小说作家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90%以上的网络耽美小说作家都是女性,而同人女在这一群体当中的所占比例更是高质又高,作为女性他们想要描述男性之间的爱情,想要描述男性的生活与成长本身就已经十分困难了,为了能够避免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的体验下降,所以很多女性作者会在创作网络耽美文的时候,在其叙事话语上尽可能的贴近于男性角色,由此就产生了叙事话语和叙事风格的强模仿性特点。另外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同人粉丝群体前来阅读耽美文,作者往往也会尽可能的贴近同人圈的一些词汇,比如在网络耽美文当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有cp、mb、攻受、互攻等。这些具有明显指代意义的词汇和普通的形容词相较而言,更能够刺激读者的眼球,更能够激发阅读兴趣,甚至能够带给同人圈读者一种同类的感受。

4.3叙事方式粗糙简单

叙事方式的粗糙简单,同样也是目前网络耽美文的一大叙事特点,当然这与网络耽美文的低创作门槛和低行业准入门槛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有很多十几岁的中学生都已经加入到了网络耽美文的创作大军当中,只要有手就行,只要有网络和计算机就行,这无形中拉低了整个网络耽美文学作品的准入门槛,使得很多低年龄层次甚至没有接受过较好教育的作者都加入到了耽美文的创作大军当中,他们的叙事能力是相对较差的,在叙事方式上只能采取大白话的平铺直叙方式,并没有能力对爱情故事或者一个主角的人生故事进行一次充分的构造,能够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来描述男性之间的爱情故事。而想到哪说到哪,这样的独特叙事风格,也是当前很多网络耽美文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这也是由于网络耽美文的创作,本身就与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太一样,很多创作者都没有怀有功利性的心态,都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学创作训练他们即兴而来着重描写男性的外貌以及男男之间的情感,对于其他情节的推动往往过于过于忽视,使得一部分情节描述十分牵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故事详略失当问题。

5 网络耽美文的美学特点

5.1超现实的美学特点

网络小说之所以在文学界如此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小说和传统的文学小说题材有所不同,是一种超现实的存在,而网络耽美小说就更是如此了,不仅仅在其创作架构和情节设计上具有超现实的特点,而且在其主要论调和伦理价值观方面同样也具有超现实的特点,为此就俘获了一大部分同人粉丝的先使得网络耽美文学的阅读用户群体是十分固定的,而在对网络耽美小说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发现这种超乎现实的美学情趣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和一般的文学小说甚至是同性恋文学小说有所不同的是,网络耽美小说的情节具有极大的虚构特点,甚至是同人粉丝群体对于男同性恋的一次集体意淫,这种创作虽然招致男性和男同性恋极大的恼怒,但是同人粉丝们却乐此不疲。女性粉丝们把自己对于异性的渴望,对于性知识的好奇,以及对于伦理道德的蔑视等观点,都融入到了网络耽美文学的创作环节当中,甚至会描写近亲关系当中的不伦之恋,这些都把网络耽美作品转化成为了一种文学消遣品,摆脱了疫情的代入感,反而使得人们的精神可以获得短暂的放松,可以逃脱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束缚。

5.2随心所欲的美学创作

网络耽美小说的创作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使得任何人都有机会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耽美小说的创作,而这种创作往往具有较低的功利性特点,也就是不会考虑把网络耽美小说直接转化成为经济报酬或稿费,所以致使很多创作者在进行网络耽美内容撰写的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把这次文学创作当成了一次随心所欲的游戏,而这种娱乐性的态度使得耽美文的美学特点也变得10分突出。比如当前很多网络耽美文儿既满足了人们情感上的冲动,又产生了一种在游戏当中的喜悦感情,甚至逃离了法制社会和伦理社会的制约,网络耽美小说当前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学特点,逻辑性相对较弱,而且平面化和白话文式的直接叙述,实际上是在对一种游戏行为的复制文本的展示价值代替了文学的深度价值,而这种游戏属性恰恰赋予了网络耽美小说更多的美学特征,使得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会把虚假的内容尽量描述成真实的。在这种作品内容的影响之下,很多读者都是怀着一种消遣娱乐的心态来进行阅读的,使得网络耽美文学成为了同人粉丝,以消遣时光作为目的的自娱自乐游戏,而这种快餐式和浅表式的阅读模式也成为了人们追赶时尚的一种独特审美方式。

5.3充斥大量情欲描写的世俗美

在文学界,人们对于情欲和性事的描写一直以来都不是非常避讳的,甚至在很多的著名文学作品当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情欲描写内容,在网络耽美文学这一文学流派当中,同样也表现出这一特点,而这种充斥着大量情欲描写的内容表现出来了网络耽美文所独具的一种世俗美特点。甚至为了赢和同人粉丝的阅读群体,非常注重各项感官和身体的描述,而这种身体不再简单的指代,主角的美好身材和美好外貌,更多的是在情绪过程当中享受快感的身体变化,比如两人在发生性是以后,肌肉的线条走向以及运动规律,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节奏,视觉感官上,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耽美文的重要描述内容,而这表现出来了网络耽美文对于人性和欲望的独特认知赋予了这种独特的世俗美甚至直接的以性爱的感受作为基础,令读者在阅读文章内容的时候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观看快感。

而这实际上也影射出来了女权主义的觉醒,那就是在网络耽美文当中发生性关系的双方都是男生通过男生之间发生性关系,把女性角色置于外部对其进行评点和观看,这实际上是把男性的最隐私生活过程暴露在了女性角色的面前,这属于对原本社会男女角色关系的一次颠覆。作为女性角色,通过这种观看和窥视男性性爱过程的方式,极大的挑战了男权社会,表达出来了女权意识的觉醒。

6 网络耽美文的价值分析

虽然从文学价值上来看,网络耽美文作为网络小说题材的一种,并不为文学题材的丰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也没有以其优异的文学内容和文学笔触来丰富当前的文学视角,但是从多个角度对网络耽美文内容进行解构的时候,也能发现网络耽美文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不能忽视的,不仅开辟了中国小说世界当中的一种独特题材,同时还将同性恋这种有悖于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爱情方式,赤裸裸的展露在了大众之前,对于传统视角和传统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

首先,网络耽美文开创了同性恋题材的小说类型,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文学现象在封建里就盘旋了几千年的中华土地上这种有悖于社会传统伦理道德和人们主流思想价值观念的文学题材一直以来是被禁止的,甚至在古代社会有关描写同性恋的文学作品和小说作品,一直以来都是被当作禁书,由朝廷集中管理的,而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耽美文学从日本传入了中国,从二次元进入到了文学圈当中,这种文化思潮的涌现使得同性恋题材的小说作品越来越多,而伴随着网络耽美文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正式同性恋题材小说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关于社会各界的同性恋讨论话题热度也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于同性恋们的接受程度和包容程度同样越来越高。

其次,网络耽美文的出现开创了华语耽美小说的先河,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动漫就已经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当中,但那时耽美文学一直没有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甚至在本世纪初期耽美小说还仅仅是一种耽美漫画的附庸和附加产品,而伴随着近几年耽美小说的长时间发展,以及粉丝群体的日益壮大,网络耽美小说的出现与兴起,标志着华语耽美小说的产生与成熟,也有一些正规出版社开始选择耽美文学作品作为产品。同时中国的网络耽美文学也开始摆脱了对日本文学形式的过度依赖,不再一味的去效仿日本的二次元耽美文文化,而是开创了属于本国的耽美文学,这一定程度上制衡了日本耽美文学在中国的单一输入。

最后,网络耽美文的兴起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主体当中的一类,实现自我创新和意识觉醒。比如在传统的文学创作过程当中,虽然女性意识得到了一定的觉醒,也越来越受到男性创作者的认可,但是男女平权并没有真正在文学圈中得以践行,甚至很多女性为了能够获得主流媒体的认可,往往采取不断向男性诗歌宏大叙事方式相靠拢的描述方式,而网络耽美文无论是从其题材还是从其叙事内容上来看,都更加侧重于女性的叙事特点和创作特点,不再让女性过度的去效仿男性的话语模式,而是形成了独属于女性的一种语言创作模式,甚至是通过一些唯美的叙事和娓娓道来的语言描述,来把情节展现的干干净净。不仅如此,网络耽美文当中还有一种主题是对男女角色的转化,从而推进女性走向英雄主义,也就是女性角色从一个普通的女生穿越成为了一个具有英雄主义特色的男性角色,而这种双性同体的写作模式更是非常独特的。不再仅仅聚焦于男男的爱情故事描述,而是使得男女双性都存在于一个身躯之中,使得女性作为创作者,能够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不断的寻求新的思路和道路。

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耽美文是一种从小众文化当中兴起的文学创作体裁,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是依托于互联网来进行传播和创作的文学形式,而耽美这个词汇最早来源于日本,是指唯美主义,后来在二次元圈当中兴起开始指代男男之间的独特亲密关系和爱情故事,最早出现的是耽美动漫,而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伴随着同人粉丝数量的急速增加,关于网络耽美文章的讨论热度也不断提升,而网络耽美文的创作数量以及其内容形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本文立足于对网络耽美小说发展和兴起的总体研究阐述了什么是耽美,什么是网络耽美小说又分析了网络耽美小说的总体特点,使得论文的研究基于对网络耽美文内容的整体认知基础之上,也令论文的研究具有更强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与此同时,本文的研究从三个角度切入,论述了网络耽美文的主题特点,叙事特点以及美学特点,最后又分析了网络耽美文之所以兴起的原因、以及网络耽美文兴起的重要价值意义。

通过综合研究本文得出结论,认为网络耽美文的流行是有其原因的,既源于开放性的社会态度也源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更源于女性思想和女权主义的觉醒,但总的来说,网络耽美文当前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使得其整体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或低俗化的现象,并且网络耽美文当前面临着出版困难和素材来源受限等多重限制因素,这些都是在未来的研究中希望能够予以重点探讨的,并能够通过未来的研究,致使网络耽美文在内容和题材上得以更加丰富,促使网络耽美而成为一种规范化的文体表现形式,脱离同人粉丝这一局限的受众圈子,而是能够走向大众文学视野。

参考文献

[1]赵超越.网络小说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耽美小说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4):16-17.

[2]邓楠楠,韩敏.“出圈”的耽美:国内耽美文化发展概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94-98+120.

[3]宋琳琳.2009年以后网络小说中的女性观——以晋江文学城为例[J].名作欣赏,2021(03):117-120+169.

[4]程少丹.我国耽改剧的运营策略分析——以《陈情令》为例[J].视听,2020(12):26-27.

[5]李玉萍.网络小说类型化的生成机制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6):48-54.

[6]辛阳,李晓南.耽美文化:“腐女”的狂欢,瓦解着男性中心主义的祠堂[J].鸭绿江,2020(34):130-134.

[7]张国培,张大海.《陈情令》背后的耽美文化[J].戏剧之家,2020(35):140-143.

[8]江涛.“网络女性主义”创作的价值商榷[J].文艺争鸣,2020(11):156-162.

[9]刘雅煊,张飞相.耽美文学女性受众的阅读心理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J].戏剧之家,2020(31):212-213.

[10]李胜利,李子佳.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成功改编——以《陈情令》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20(10):170-175.

[11]江涛.网络女性主义“女性向”叙事新变及方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5):151-159.

[12]程雅南.论女性耽美读者的性别焦虑[J].青年文学家,2020(23):49-50+53.

[13]赵聪聪. “古风音乐”文化特征与审美心理研究[D].河南大学,2020.

[14]陈胤坤. MMORPG游戏中玩家的性别转换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20.

[15]王特. 网络时代下同人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20.

[16]张亚新. 媒介迷群的权力生产与规训[D].武汉大学,2020.

[17]韩笑.中国耽美小说中的反女性主义倾向[J].散文百家(理论),2020(06):58.

[18]徐晓红. 线上同人参与者的媒介实践与自我表达[D].南京师范大学,2020.

[19]王艳萍. 网络原创耽美小说的叙事转向研究[D].华侨大学,2020.

[20]钱杰妮. 类型学视野下的女尊小说研究[D].上海大学,2020.

致谢

时间打马而过,一转眼的功夫我已经度过了这段愉快的学习时光,从一开始迈入这个神圣的学术殿堂,我的心情是那么的忐忑不安,到现在,我已经能够和同学和朋友和老师坐而论道、侃侃而谈,心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通过这些年的学习生活,使得我的头脑得以丰富,知识得以累积。在这里我想衷心的感谢我的每一位任课老师,是你们的谆谆教诲才使得我在这几年的时光中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还想感谢一直对我的论文写作提供帮助的指导老师,无论是从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还是到后期的修改、定稿,你都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也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修改,为我提供灵感和知识方面的帮助。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我相信这次论文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呈现在我的眼前。最后,我还想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学,是你们的鼓励和帮助才使我更加有信心的撰写完成本次论文。

网络耽美文内容浅析

网络耽美文内容浅析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2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234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8月19日
Next 2023年9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