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激烈而迅速的市场竞争中,成本优势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成本优势无疑能转化为价格优势。相同的产品,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的较低成本能够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现在,汽车市场已经告别了快速增长的时代,并建立了汽车行业竞争的新模式。随着容量的增加和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工具。文章就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成本控制问题调查和分析,并讨论成本控制措施,以帮助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从而真正实现其成本控制目标并提高其盈利能力。
关 键 词:汽车工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
1绪 论
1.1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越来越受国家重视,发展迅速。在同一个大市场内,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协同合作,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与生存压力。只有注重企业的成本控制,持续提高汽车行业的生产成本竞争力,才可以进一步促使汽车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发现关于成本控制方面一直留存一些缺陷,使企业不能良好的发展。文章运用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企业成本控制里发生的情况,找到科学的应对办法,且进行落实,让公司可以更为合理地控制成本,推动公司的进步,实现利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的目的。
1.1.2研究意义
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研发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控制,销售成本控制。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因此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必须遵循行业法规和安全相关标准,当前,整个制造产业链的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仅通过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来降低成本的概念,已经落伍了。因此,成本控制是目前汽车制造企业最紧迫,想改善的问题。在激烈而迅速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本竞争变得特别重要。企业成本控制已变为汽车制造企业各种管理任务中的首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了解企业成本控制的缺点,然后针对问题研究出应对方法,进而找到适合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方式,对提高公司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关系着企业持续经营及稳定发展的关键。
1.2文献综述
2018年易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表的著作里探讨了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控制要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开始,提升职工成本理念,发掘公司成本控制里出现的缺陷,依靠创新成本控制的情况和办法,打造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渗透到企业的全部环节、所有职位、一切职工,产生成本控制体系的全面网络,纵向间落实成本控制机制,横向彼此追踪,纵横间彼此反馈解析和考评方式,最后达成公司成本控制目标[1]。
2018年杜传军在《中国商贸》发表的作品当中表示,伴随经济持续进步,有关公司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内部,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2]。
2018年于跃在《时代汽车》发表的《浅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表示,中国车企要精准分析行业走向、处理好切实能够落实的策略计划、决策整合水平,快速应对整合的难题;打造预警机制,实现提前防控,让公司长期存续、平稳、健康发展[3]。
2018年路平在《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的《某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调研》中表示,采购成本变小,要提升管理者的认知理念。强化有关部门的联系,保证采购产品的库存和要求相符,且要削减采购产品售价时不可以只是减少供货者的利润,能够对提供对产品实施技术指引,促进供应者产品的优化,让关系变得融洽,这样对协作有好处,且能围绕公司内部库存过多和不符合实际的产品,与供货者实施换购,达成成本的削减,也能收取产品本金[4]。
2019年刘洁,安云在《今日财富》发表的《循环经济视角下汽车零部件成本控制研究——以J公司为例》表示,对汽车施工实施成本的控制,能够切实地提升公司的获利程度,提升利润;也能够推动其自身管理力度,达成管理操作的切实提升且达到很高水准,继而促进车企的进步,为此,汽车制造公司需要强化对成本的限制,持续在管理上探索新的思路,对所有步骤实施把控,提升办事效率和水平,促进公司进步,继而提升汽车制造领域的市场实力[5]。2019年吴美钰在《中国商贸》发表的《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表示,强化设计研制的成本控制理念,在总体的设计当中,在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安全之后,尽力削减成本,提升产品的获利余地,优化设计方案[6]。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文章以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本控制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上出发,通过与同行业成本的比较分析,在控制成本过程中,以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现的问题为依据,本文从五个章节开展探讨,第一部分:绪论,也就是对这次探讨的目的实施描述,对探讨的价值,探讨的办法实施阐释解说。第二部分:阐释成本控制的基本知识,重点是梳理和归纳成本的含义和作用,且更深地叙述其内容。第三部分:简要地描述了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和成本控制情况;第四部分:就均胜电子股份为例,大致的例举出均胜电子股份在成本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结合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达到控制成本,促进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帮助企业增强竞争能力。
1.3.2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依靠阅览、借鉴非常多的期刊、书本等,描述了成本控制的基础观点,阐述了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目前控制的情况,为解析企业有关内容的讨论给出了知识参照。案例分析法是将根据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得知这个且有在成本控制上有不足,探讨得到有意义的对策,以解决公司的问题。在与同行业相比较时,让公司脱颖而出,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定的发展。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比公司近三年的成本控制相关数据,使公司各项数据变化情况得以清晰的展现。
2 成本控制基本理论概述
2.1成本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2.1.1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在估算范围内,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实际支出成本进行预算,控制,核算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计算不同环节中的成本变化,还有必要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不同环节上协调和监督成本变化。
2.1.2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作为一种控制系统,在公司的各类控制系统里占据了全面的位置,成本控制是提升公司利润和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价值的总体指标是成本,成本体现了公司对人力、物资等资源的挤占和耗费。唯有控制成本,便和控制公司的人员、物资和资金耗费一样,此时控制出现产品的情况。落实成本控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优化公司管理,提高企业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成本控制直接就降低了成本。在改善商业竞争的基础上,可以促进企业经济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2.2成本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2.2.1 成本控制的内容
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十分广泛,以下为重点部分。
研发成本控制。设计成本是根据某种生产条件,在技术解析和经济解读后,使用某种办法明确的最科学的加工方式下的产品估计成本,其基本条件是产品设计部署,依据设计计划里特殊的限制,比如产品构成、原材料等,耗费的加工时长能运算产品设计成本[7]。生产成本控制。这种成本是在制造行为里的成本,也就是公司为了制造各类产品出现的成本,其是在制造的时候依靠各类资源所值的货币数量,且是分析公司技术情况和管理情况的关键办法,其中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成本和在安置期间转移的间接成本;这个账户明细账要依据产品的类别区分编制[8]。采购成本控制。其是指原材料和部件的采购相关的后勤成本,包含了采购订单成本、采购规划部门职工的控制成本。购入库存的成本包含了购入资金、有关开支、装卸费、其余可以被纳入到购买库存成本的开销。对一般纳税人来讲,购入成本不包含进项税;但是对小规模纳税者,进项税也包括在其购买成本里[9]。销售成本控制。此成本是出书产品、材料、服务付出的成本,包含广告成本、保险和出售公司产品形成的运输成本、销售成本。公司产品的售价专门确定的营销部门的运营成本。虽然销售费用包含了出售产品和公司行为里出现的全部开支,但不包含出售产品自身的成本和人员成本,这些都应包括在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中。
2.2.2 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目标成本法。具有成本效益,人员配备齐全且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法,总体的过程是从供应链产品的制造到售后服务当中的全部行为,包含了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全部的关联;全人员是从高管、中层管理,基本职工到基层制造工人;综合性是指公司各个职能内部部门的工作,从制造过程管理至供应物流、质控、公司策略、职工培养等,还有评定竞争条件、企业当内外价值链、理论管理等。目标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下判断作业的效能、职工的绩效、产品成本,理清所有情况的具体脉络,所有作业的对总体目标的价值[10]。定额法。以默认产品配额成本为基准。在耗费制造成本的时候,要快速地保证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间的差距,以便经理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成本的数量,并通过配额和差额来计算和核算。控制成本来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本量利分析法。该方法基于成本行为分析和可变成本方法,其探讨的重点是成本、出售数目、售价、利润间的定量联系办法,能够运算组织等试点,也有损益分歧点等称呼,解析的机理是在产量提升时,销售收益依据比重提升,但是固定成本没有提升,可变成本伴随产量提升而提升[11]。属于公司实施预估、决策、规划等运营行为的关键工具,此外也属于管理会计的一个基本部分。作业成本法。其属于一个以作业为关键,以作业基本条件的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管理系统。明确且判断公司各个部门的全部业务耗费,对各类特征的业务落实成本控制,精准地运算业务耗费的资源数目,衡量每个业务的完成情况,所消耗的资源是一种情况,重点在于确定成本诱因的情况,累积作业来源的各项成本,然后在各个成本对象中累积作业成本的情况[1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削弱了传统概念上成本信息对决策的错误引导,这有利于公司利润分析和产品决策。
3 均胜电子股份简介及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3.1均胜电子股份简介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99)简称:均胜电子股份,法定代表人王剑峰,于1992年在宁波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均胜电子股份是全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提供者和技术服务供应者,重点努力耕耘在自动驾驶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系统、高级汽车功能总成等方面研制、服务和营销。企业依靠行业发达的研制和技术,用发达的创新布局、涵盖全设计的制造机制、平稳的质量控制和一直以来的出色服务,持续带领全世界汽车电子与安全领域的进步,是中美等国重点的整车厂家和我国各汽车公司长久协作的对象。企业和有关的整车厂家、通讯和网络公司一起推动汽车领域的新进步,,为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交通出行愿景而努力。
3.2 均胜电子股份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3.2.1均胜电子股份组织机构现状
公司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公司完成生产任务并实现生产经营中的业务目标。首先对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组织架构进行介绍。
图3-1均胜电子股份组织机构图
分析均胜电子股份的生产组织架构可以看出,公司分为两个层次的管理。第一层是总经理,第二层是职能部门。
3.2.2均胜电子股份成本控制基本情况
通过对均胜电子股份近几年成本及费用的统计表来对该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进行阐述:
表3-1均胜电子股份2017-2019年有关成本及费用单位:万元
年份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营业
收入 | 2 660 560 | 5 618 093 | 6 169 890 |
营业
成本 | 2 224 531 | 4 663 081 | 5 182 668 |
管理
费用 | 254 009 | 310 260 | 362 645 |
财务
费用 | 50 900 | 107 236 | 106 630 |
营业
利润 | 99 620 | 276 084 | 291 104 |
从上表3-1可以看出,2017年到2019年均胜电子股份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高,2017-2018年收入增加了2 957 533万,增长率为2.11%,2018-2019年收入增加了551 797万,增长比率为1.10%,从中可知该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渐降低,而营业收入有所增加,均胜电子股份的营业成本也一直稳定增加,从2017-2018年成本上涨了2 438 550万,2018年-2019年成本上涨了519 587万,增长比率为2.33%,公司的各种费用同样逐年增加,营业成本的持续提升,会让企业无法实现年收益最多的目标,可知问题发生在营业成本控制部分,此成本的控制并未获得切实的落实。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均胜电子股份的经营情况,文章列举出了同期的行业营业利润率与均胜电子股份进行对比,详细对比结果见表 3-2:
表3-2均胜电子股份2017-2019年营业利润率与行业平均值对比
年 份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均胜电子股份
营业利润率 | 3.74% | 4.91% | 4.72% |
行业
平均值 | 7.60% | 10.12% | 9.33% |
分析上表 3-2 可以直观发现,均胜电子股份的经营状况在同行业中并不乐观,对比结果显示,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业竞争力明显不足。为了改变现状,均胜电子股份必须在制造和销售上做得很好,而且在成本控制上也要做好。真正影响营业利润率的是成本。因此,仔细寻找高成本的各种原因,才可以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行业竞争力。
4 均胜电子股份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均胜电子股份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1.1 汽车研发设计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汽车企业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看,汽车产品的特性是在研发和设计时期就会确定下来,成本发生阶段正是汽车的生产阶段。因此,研发和设计时期就是所有项目成本控制的开始,也是汽车成本控制的根本。通过成本控制在研发和建模时期的重要性出现,大多数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开始把汽车的研发成本控制看到越来越重要,但是均胜电子股份在设计研发的成本控制了解上有着这样的误解:只要设计生产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的产品,公司就会拥有较大的回报率,间接增大盈利。当然,在以往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下,企业相对于产品的实际应用性更在乎产品的功能性,导致设计人员通常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仅关注产品的各种功能,而往往忽视产品在市场上属于并适合自己的位置。反之,具有市场上最完整或最佳功能的那些汽车不一定是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合适的产品,这也要受到价格,消费者意识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综上所述,均胜电子股份过于重视产品的功能性而忽略了产品的实际应用性。
4.1.2 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如下表3-3所示,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在2017年-2019年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7年-2018年增速较快,2018年-2019年增速放缓,近几年来,受企业成本控制,供应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零部件成本有所波动。通货膨胀率上升,材料供应紧张以及需求旺盛导致成本上升,现有的成本控制模式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负担,并使公司面临运营绩效下降的风险。
表3-3均胜电子股份2017年-2019年采购成本 单位:万元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采购成本 | 44148 | 75322 | 96347 |
4.1.3 生产制造过程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中成本控制发生在产品的生产时期,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在生产时期中的浪费。生产的过程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其浪费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过多以至于企业零部件生产过剩。由于原材料消耗很高,企业就会经常忽略控制,导致不应该的浪费。
如下表4-1所示,企业零部件的销量2018年-2019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产量却一直呈现增长趋势。直接造成零部件生产过剩的浪费,意味着生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只能处理掉,会造成二次浪费,即产品使用价值并没用被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均胜电子股份因生产过剩造成原材料的消耗和浪费。
表4-1均胜电子股份2018年-2019零部件产销量 单位:万元
销量 | 产量 | |||
零部件类别 | 2018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9年 |
汽车安全系统 | 354287200 | 348657017 | 345624533 | 364253942 |
汽车电子系统 | 45625659 | 38490385 | 38490385 | 45345619 |
功能件及总成 | 42346618 | 38163327 | 37740755 | 42060079 |
智能车联系统 | 1388710 | 1223070 | 1216729 | 1388710 |
4.1.4营销服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营销服务成本是公司总成本的关键环节,但是公司忽视了这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在目前围绕消费者开展运营思路的引领下,产品的守护服务变得更为关键。比较好的售后服务能够为公司确立比较好的品牌声誉,可以推动产品销量提升,最终获取利润最大化。企业发展中长期伴随的重点这情况便是汽车成本控制,唯有控制好成本,公司方可得到比较好的利益,继而在市场里占据比较好的地位。在成本控制方面,均胜电子股份对其自身的产品制造的时候过分重视,忽略了产品销售服务当中的成本控制,并未关系到公司成本出现的环节,也就是只把产品制造成本当成控制对象,很少地从总体公司的了立场去探讨导致成本出现的诱因和削减成本的办法。
4.1.5成本控制责任上存在的问题
依据成本控制的总体性准则,成本控制需要落实到公司的所有方面、步骤,此外也要确定有关部门在成本控制里的职责。成本控制不但是一个部门的举动,也要求公司的各个部门实施协作,把职责落实到详细的职责部门的有关职工,确定成本控制的职责。该企业仅有的六个岗位部门在成本控制方面出现责任不清,互不承担责任,信息传达不及时不明确的现象,这样既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进步又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活动。
4.2 均胜电子股份成本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成本控制理念落后
均胜电子股份的汽车研发设计部门缺少进行产品市场研究以及对生产和运营活动的分析,没有考虑研发和设计上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缺乏市场概念,没有考虑到当前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只是盲目地从企业本身开始,只依靠汽车功能全面这一现象仅能短期的使企业利润增加。然而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更加多样化,以往统一化的汽车产品不再被客户所需要,而是需要具有一定功能并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产品。
因此,对均胜电子股份来说,依据市场环境和客户导向的变化去不断更新其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其经济性。总的来说,正是汽车研发设计成本控制中的理念落后,导致均胜电子股份在研发设计成本控制上过于重视产品的功能性而忽略了产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的出现。
4.2.2未正确定义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尽管汽车行业是制造企业,但其对供应商的采购管理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与特征。车辆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大型工具。通常有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和成分。不同车型的要求和标准不同。此外,汽车总成本的三分之二来自于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因此,企业与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企业并不重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并用各种方式去降低购买零部件的价格,这直接影响了供应商的利润,使之陷入和供应商竞争的恶性循环,间接导致企业在零部件的后续使用上成本的增加,管理成本的增加,这无形中使零部件采购成本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总之,企业没有从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角度正确看待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在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上的效果较差。
4.2.3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生产现场的各大浪费中,危害性最高的就是生产过剩的浪费,同时也是导致其它浪费的根源。生产过剩的浪费追溯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不仅不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反而成为了企业发展的负担,同时,还会因为资源的浪费而错失新的市场机会。目前的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已脱离业务现实,企业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仿效西方的成本控制成熟化系统,无论公司目前的状况如何,成本控制制度不够稳定,最终都只会徒劳无功,因此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链中实施成本控制,而不仅仅是关注产量。在生产阶段,企业没有一套适合且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因而致使产量过剩导致原材料的消耗和浪费。
4.2.4成本控制领域局限
采用两种维度概念来对成本控制领域进行分析。
第一,空间范围里,制造环节里的有关环节均是汽车成本控制注重的关键,相应的工作目标应该由所有步骤和职能部门编制,依据责任中心目标落实指标考核,如此的成本控制便是被限制在公司的制造部门,并未将和公司制造的其余部门和供货商等引入到控制机制里。符合现代经济条件的公司的成本控制问题也一定不可以只被限制在公司的制造部门,而是要关注总体的制造价值链参加者的成本控制。
第二,在时间方面,成本控制不但要从零部件采购开始到产品出售前完毕,也要思考售后服务的成本控制,为此,纯粹地从制造商实施成本控制,不符合相关过程中的全过程控制准则,且无法为公司的运营决策给出比较全面的信息。
4.2.5 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约束与激励体系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运营中,不应低估人事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流程中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贯穿在此。在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员工的工作能力与个人素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员工该有的评价被企业所忽视,造成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也不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如果没打造出一个现实、诚信的业绩考评机制,公司就无法都职工实施科学的考评。另外,公司为了职工给出的激励办法不充分或不公平,假如职工觉得抵触,其办事的态度就会变得冷淡,继而造成公司损失比较大,同时工作效率降低。进而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就会产生责任不清,互不承担责任,信息传达不及时不明确的现象。这基本是由于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约束与激励体系造成的。
5 均胜电子股份成本控制问题解决对策
5.1 加大新车型的研发投入
由于普遍的汽车制造企业起步都较晚,因此在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设备方面与国外车企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德国,X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多汽车制造企业使用合资形式,新车型的开发仍取决于国外,而国内仅负责车辆的生产。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且长期处于生产链的低端,因而取得的输出越来越少。加工成本不仅会引起公司资本外流,也无助于促进汽车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均胜电子股份必须加大新车型的研发投入:分析海外汽车研发过程、学习成熟的海外汽车研发技术,如此一来,员工的开发设计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可以被不断提高,然后结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与国家条件进一步设计、生产出适合大众的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汽车产品。
5.2 正确处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随着加强成本控制,企业从供应商收到的组装所需的零部件,是位于生产链的顶部开始进行成本控制的环节。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最后协商的价格的高低,在产品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也绝不能和供应商恶性竞争,总成本只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这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各项发展没有好处可言。因此,企业应寻求和供应商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企业的新产品早期开发供应商应可以适当的参与,因为提高效率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借此实现削减交易成本的目的。然后使用长时间平稳的密切协作来替代短期合约,削减采购成本。最终,比较多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用共同的理念来真诚的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利得,共同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5.3建立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
超标的制造能力引发了制造超标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情况,为此,遏制持续出现浪费的重点便是在特殊的时间里制造合适的数目的产品。在成本控制中,企业通常只专注于管理生产成本,而在周转过程中却忽略了成本控制,从此获得了此种成本控制办法无法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里发挥作用。为了探索符合公司特点的成本控制机制,健全改造公司的事前控制模式是很有意义的。对事前控制,汽车领域的现状要被认真分析并针对成本进行预测,找到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为选择最佳成本控制计划提供最优参考的方式方法。
禁止过剩生产,应根据客户需求的节拍生产,依据节拍时间制造,先是制造线工位均衡和排产均衡一定要明确,依据数目和类别小规模制造,践行命令实现不过早制造,削减产能超标的状况出现。由计划、物流和研发设计团队相互配合,从机制上改变生产体系,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通过缩短生产过程周期时间,实现库存的降低。这也是需要从制度上改变生产系统,才有可能达到。
第三,通过对标准作业的实践,在标准作业持续改进的基础上,消除作业中不必要的动作和过多处理的浪费。
总之,建立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具体工作中逐渐实践。
5.4 优化企业销售成本控制方法
销售成本控制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的科学制度来控制和管理措施,制定明确的成本范围和严格的报销程序,在销售成本的可控范围内制定明确的成本范围和严格的报销程序。其次,根据实际不同的工作需要,使用不同的价格策略去变通;再者,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结算产品运输费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最合适的产品运输路线,因为这样销售中的成本运输费用就会被减少;另外,计划调整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销售。预测及时的销售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退换货等问题的发生。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有必要严格遵守购买者的购买意愿,与经销商进行及时的谈判和了解,并充分了解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退换货而产生的各种成本。而且要高度重视售后服务,尽可能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提供服务。
5.5注重企业目标成本控制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打造按时的监督机制来控制企业的目标成本。落实目标的成本控制方式后,所有部门的成本目标会被公司不按时追踪,让控制目标成本各合理的落实;确立目标成本预估和评定的整体机制和组织,依据所有部门的职能,把责任实施划定,让考评目标的职责得到明确;保证评定长时间有效发挥效果的关键条件是有激励机制的存在。其在某种意义上会对职工的奋斗起到作用。依据现实情况企业实施奖赏,这会使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新的变化体现在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中,全局观念一直贯穿着企业实时运营的思想,在工作实践中员工需要真正实施成本控制,随时准备解决发生的问题,并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
结论
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企业要强化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稳妥地解析成本,且使用符合要求的成本控制办法。对均胜电子股份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论述研究,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获得以下结论:
首先,加大新车型的研发投入。分析海外汽车研发过程、学习成熟的海外汽车研发技术,如此一来,员工的开发设计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可以被不断提高,然后结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与国家条件进一步设计、生产出适合大众的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汽车产品。
第二,正确处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随着加强成本控制,企业需要充分重视价值链各环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必须寻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以长期可靠的紧密合作代替短期合同,用共同的理念来真诚的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利得,共同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三,建立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杜绝生产过剩;通过缩短生产过程周期时间,实现库存的降低;按照实践标准作业,消除作业中多余的动作和过度加工的浪费。
第四,优化企业销售成本控制方法。不同的销售场景,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品运输路线,以减少销售中的成本运输费用;计划调整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销售。预测及时的销售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退换货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注重公司目标成本控制的考评和激励制度,打造按时的监督机制和控制企业目标成本;建立目标成本估算和评估的综合机制和机构;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实施成本控制,并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于均胜电子股份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
致 谢
本论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我要特别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从论文初步的选题、确定方向、论文撰写、每一次的修改到最后文章定稿,老师始终都十分用心的指导我,帮助我,鼓励我。我相信老师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一定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中产生极大地积极影响。
同时,我也十分感谢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他们严谨的治学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终身学习的品质始终感染着我积极进步,让我四年的大学时光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崇德尚学,图强至善”,在这里我所学到的,必将让我终身受益!出于各种原因,我的论文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反反复复的修改,老师却不厌其烦地对我的论文进行审核指点。所以,我由衷地感谢老师。
最后,在本论文的创作中,我也参考了很多著作和文献,许多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及写作思路给我很大启发,在此特向学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对我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的无私奉献、指导、关爱和支持使我能够继续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感谢所有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将以此终点作为起点,继续远航!假如没有他们在背后鼎力支持我,我觉得自己就不能这么平稳的度过我的本科生涯。在我考试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鼓励我,让我继续朝着前方迈步;在我为命运而担忧的时候,这些人都为我提供指引和安慰,给我想出各种解决策略。为此,我也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家人和亲友。所以,我在此也感谢母校和同学们。
最后,我也要对本就非常繁忙还专门抽出时间查阅、审议和在答辩现场的所有老师表达我真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易华.生产成本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09):115~117
[2] 杜传军.关于企业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8,(18):20~22
[3] 于跃.浅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J].时代汽车. 2018,(10):5~6
[4] 路平.某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调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65~67
[5] 刘洁,安云.循环经济视角下汽车零部件成本控制研究——以J公司为例[J].今日财富. 2019,(02):139~140
[6] 吴美钰.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营销界.2019,(52):220~221
[7] 秦秋雨. B汽车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15):45~47
[8] 张超.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18):173~174
[9] 廖慧.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87~88
[10] 吴诗铭,赵宪敏.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基于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整合体系[J].今日财富.2020,(20):89~90
[11] Leopoldo Mandic Ferreira Furtado,José Aloysio da Costa Val Filho,André Ribeiro dos Santos,Raísa Furfuro e Sá,Bruno Lacerda Sandes,Yangpol Hon,Eustáquio Claret dos Santos Júnior,Rodrigo Moreira Faleiro. Pediatric minor head trauma in Brazil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of PECARN rules with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Brain Injury. 2020,(11):21~22
[12] Yousefi Nazila,Polroudi Moghaddam Mahyar,Afsharmanesh Gita,Peiravian Farzad. Evaluation of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 Iran Health Insurance Organization: a policy brief for pharmaceutical cost containmen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20,(09):12~1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