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国家中小型企业得到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获取优势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多压力。应收账款是公司在平常的生产运营工作中每日要处理的现金流。跟着公司生产周期的变化,公司应收账款的金额也会增加。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在不断放开,我国的经济与全球经济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资产内容之一,是企业的实力的一项数据体现,也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和成长带来动能。本文以泰和有限公司作为讨论与探究的对象,讨论与研究了该企业平常生产运营工作中应收账款的状况。发现了当前该企业应收账款的许多问题,并对应这些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和方法。

关 键 词:应收账款;赊销;账龄分析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其供需关系也有了其他改变,为了在和对手竞争的过程中维持理想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企业尝试着基于商品质量及价格等竞争模式,以商业信用为前提,提供各种赊销活动。赊销销售法一方面能使销售量提高,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更多的应收账款,致使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所占比重持续提高。依据我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知,在国内企业的销售收入当中,有14%为管理费用坏账以及由于坏账或到期未偿还账务所造成的损失,而欧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该项指标只有2%~3%。根据上述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并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且无法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如此一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反而由于没有妥善管理而造成了大量呆账、坏账,使企业无法保持正常的资金周转,其利润空间也因此而缩小,还对其资产质量及营运水平造成直接影响,甚至有部分企业会因此而走向倒闭。

 (二)研究意义

由于没有构建科学化的社会信用制度、公司对于信用销售的管理也不了解、加之经验匮乏,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造成了大量应收账款资金外流。且因此而引发的负面影响,远高于其提高销售量而带来的积极效应。由于应收账款质量低下导致有效利润大量减少,还流失了许多优质客户,有些企业因此而造成营运资金链断裂,更甚者因此而宣布破产。为了使企业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从而保持正常的资金周转,必须针对相关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另外,还要基于信用经济时代的特征,找寻出可达到理想经营效果的均衡点,通过科学化的信用政策引来客户的注意,从而达到提升收入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展开分析后制定相关完善制度,提高企业在此方面的管理水平,使整个管理工作和企业未来的发展相契合,从而起到优化内部营运资金结构的目的,让企业通过管理应收账款,维护稳定的客户关系并保证较高的现金流动性。且妥善的管理还可保持资金的周转效率,使企业能够达到预期的经济利润,并提高资产质量及营运水平。总之,通过优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能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从而获得持续发展优势,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Bluegreen Vacations Corp(2020)的观点是如果要避免在赊销交易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选择将赊销及收购活动和货物及货币的交易分离开来,从而避免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交易成本上涨。买方企业可选择在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提前规定债务支出如此既可避免持有过多的预防性资金,又能够更好地管理现有资金。

Bluegreen Vacations Corp(2020)则认为,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消费时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时,选择赊销模式可以控制存货并让生产周期得到平滑,使得存货成本随之下降。从该层面上讲,赊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开需求管理。

Finacity Corporation(2020)对该领域展开研究后表示,企业是否能保障理想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取决于其所制定的信贷政策以及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其中,其中前者包含的变量有具体的贷款期限、当时的现金折扣政策以及实际的收款流程等,而后者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不可控性。

Ontario Systems LLC(2020)认为通过对上述变量加以调整,可令额外销售利润随之增加,但与此同时也会提高应收账款。也就是说,这二者所对应的机会成本会同时形成,所以针对应收账款展开管理,实际上是为了评估额外销售而形成的边际利润以及在达到应收账款投资目标之后可获取的收益,如果二者能保持均衡状,就能通过应收账款获得丰额收益。

Wayne S Chaneski(2019)表示如果要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可基于赊销授信限额落实分级审批制度。关于如何设定授信额度方面,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济规模、风控流程以及组织结构和资金支付能力等适当调整。在进入审批流程之后,可根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由低至高地展开决策与审批工作,严禁各种超越权限的审批行为。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专家将应收账款作为研究方向,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

黄亚萍(2021)在《中国集体经济》中发表文章《关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提出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及会计人员都对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不重视,这是因为很多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所以在管理方面过于粗放,或高层管理没有正确认识控制经营风险的意义及方法,还有部分企业不懂得如何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吕雪丹(2021)在《中国集体经济》中发表文章《物资贸易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以泰和有限公司为例》表示展开商业信用管理工作时,应由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作为直接领导者构建起具备独立性的性质管理部门。而在该部门就职的工作人员,需要基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展开全方位的管理,评估客户的拒付款风险等级及其信用等级。这个过程大致分成以下三大阶段:一,明确标准之后再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估方法;二,收集现有或潜在客户的财务数据对相关指标值进行计算,再和上述已经明确的指标加以比对;三利用风险分析,明确相关客户的信用等级,再依照评定结果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落实,针对性的信用政策。

史继花(2020)在《当代会计》中发表文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其认为信用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两面性,一方面是与以信用,而另一方面只是获取信用;该学者基于各种财务管理原则,展开信用管理工作。在其看来,通过各种和财务管理相关的原则比如双方交易原则、信用传递或风险报酬权衡原则等可以大致了解,展开信用-管理期间的机会成本,制定更加合理的信用政策或征信活动,从而提高应收账款决策的精准度和具体的分配信用额度分散信用风险,总之通过各种和财务管理相关的原则足以对信用管理工作进行全方面指导和规范。

叶澜波(2020)在《广东质量监督导报》中发表文章《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应收账款融资》认为企业在开展和应收账款相关的保理业务时,需要将其由于赊销活动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合理合法的转让至各种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资金,并为其展开财务管理或担保坏账以及有关于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企业可通过该方式达到回收款账的目的,使资金周转更加顺畅。总之,通过该业务能使企业保持正常的流动资金周转状况,避免由于承担过大的短期资金压力而影响其正常运营,还能降低企业的远期收款风险,避免财务费用外流,进而提高销售能力。

邹纯格,王辉平(2018)在《财务与会计》中发表文章《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与应用》围绕应收账款的保理融资业务与企业中的应用状况展开探讨后发现,如果要妥善应用该工具,就必须对所有应收账款业务的金额及时间作出妥善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邓春梅,高然(2019)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发表了一篇针对内控质量和企业是否能实现营运目标相关的研究,旨在找寻出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控流程的不足。研究期间,分析了国内的保理业务及经济发展较快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找寻出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还基于客户保理商以及宏观层面提出推动我国此类业务发展的建议,最后预估了保理业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研究方法

本来在进行理论分析的时候引用了实际案例,并将泰和有限公司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针对其当前的财务状况加以分析后,通过以下三种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论:

1.文献综述法

搜索近几年国内外的期刊、学术论文以及专著当中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后加之归纳。

2.趋势分析法

依照企业近几年间的财务报表对相关项目的金额增减状况及具体幅度加以分析,从而预估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3.比率分析法

比对相同财务报表中的不同项目,或者是不同报表中存在一定关联的项目。从而明确相关比率,再根据比率的具体数额。反映相关项目的关系,以此评估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正常,还可用于衡量其经营成效。

二、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应收账款的定义

在生产和出售物品或者对其进行服务的过程当中,产生的费用或当向客户收取的资金称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公司总财产的比重最大。公司使用现金收据而不是应收账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应收账款能招收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来增加市场份额。以货到付款或预付部分定金的模式,让交易双方互惠互利达成共赢。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

针对应收账款展开管理时,需要先了解该管理工作的含义,其指的是产生赊销业务之后,销售商也就是授信方将产品或服务交至购买商处,即授信方且双方以形成债权关系,从此刻开始到将款项实际收回或者将其列入坏账的范畴进行相关处理的过程中,授信方为了收回应收账款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及手段等管理流程。展开与应收账款相关的管理,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将预计收回的所有应收账款回收,规避或避免信用风险。在信用管理工作中,应收账款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展开信用管理之后于后期所采用的管理措施。

第一,客户信用评级。相比其他收款方法,应收账款即便完成交易,款项也不会即刻汇到公司相互,销售与资金的时间差会增加公司的风险。因此,公司在为客户提供信用销售时,会根据银行对客户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客户的信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估报告。企业主要是根据客户偿还资金的力度和资金的担保因素,还根据该客户在信用方面是不是存在不良的记录等条件,才决定要不要把产品或者服务产生的费用让客户赊账。

第二,限制信用额度。控制赊销额度,可有效地降低企业收不到货款的风险。所以企业可先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加以评估,再根据具体的信用等级区分每个客户的信用度,等级越高者越给予其越高的信用额度;而等级过低的客户,只要适当限制额度。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不一样的措施,可令公司有效地管理客户,保证足够的客户数量,有效降低客户违约风险,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当然,客户的信用评级和划分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司应根据客户在银行的综合水平,更新相应的级别和标准。

三、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一)泰和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泰和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五金、电器机械及器材、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风力发电设备、机床工具、汽车零部件、普通机械的生产、销售,向装备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业、金融业投资。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人,经营业务覆盖华东、华南等多个区域,拥有着无锡、常州多个厂房、库房,发展极为迅速。

无论任何公司,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发展,就必须保证足够的诚信度与信任度,因为公司除了借助各类创新设备或技术之外,还要遵循为客户提供服务,坚持制造精品的宗旨,通过持续提高品牌质量的方式于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十多年的技术实力管理积累,已经使产品质量有极稳定的生产保证,“唯有上成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商业信誉,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所有员工都应在保持诚信的前提下,提高专业与效率,让消费者感受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才能提高广大客户的满意度。

 (二)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本研究所用数据都来自于泰和有限公司于2018年到2020年间的财务报表,通过分析报表综合应收账款及利润存在关联的数据,展开如下计算,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2018年-2020年泰和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关数据

财务报表 2018 2019 2020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8351.46 10486.31 11528.25
现销收入 4588.74 5941.54 6562.15
销售退回 566.63 751.35 977.18
应收账款余额(万元) 3520.41 4225.86 4770.83
周转天数 78.43 94.24 129.96
赊销收入净额 3196.09 3793.42 3988.92
应收账款周转率 4.59 3.82 2.77

从表1可以看出,泰和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过去三年一直在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余额不断上升。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表明,该公司在过去三年里发展良好,但部分收入增长没有收回。此外,我们从数据中发现,公司对客户的销售一直在增加,收回资金所需的时间也在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说明了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过多的赊销和较长时间的资金回笼会增加泰和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资产流动性慢,短期偿债能力慢,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有可能引发坏账,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公司并没有加大催款力度,致使资产从正常流动现象转变为呆账或坏账。其流动性也因此而降低,这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

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指的在某个时间段内,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均值和赊销净收入之比。这项数值越小那么就说明公司的运营效率也相对较低。而这项数值越高,那么则代表公司的资金运转越健康。在泰和有限公司里销售部门的很多销售员在选择顾客时候只看重顾客的消费能力与售量,对于顾客信誉审查不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去统计销售部门的收据及各项报表时,发现很多客户的信用信息并不合格,这让泰和有限公司中很多的业务员非常苦恼。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现金流动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到,2018年至2020年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周天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总体比较混乱,相关款项回收不及时,回收期过长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导致现金流动变差,资金周转困难,导致企业无法获得预期效益。

表2 2018年-2020年泰和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关数据

财务报表 2018 2019 2020
应收账款余额(万元) 3520.41 4225.86 4770.83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8351.46 10486.31 11528.25
应收账款周转率 5.57 4.73 3.96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万元) 3196.07 3793.41 3988.92
周转天数 78.43 94.24 129.96

从表3所示数据不难看出,泰和有限公司在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中应收账款占到了41.38%,而流动资产则占到了58.05%。从2018-2020三年数据中可以看到,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相对比重为41.28%,而流动资产的平均比重为53.33%。因此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泰和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比重增长导致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变差,现金流动性也是相对变差,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表3 2018年至2020年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相关指标分析(万元)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应收账款 3520.41 4225.86 4770.83
主营业务收入 8351.46 10486.31 11528.25
流动资产 7243.65 7921.86 8217.94
应收账款占主业务收入比例 42.15% 40.30% 41.38%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 48.60% 53.34% 58.05%

根据上表3能够了解到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和流动资产在2017-2020年期间一直增长,但应收账款的增多,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泰和有限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丶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率较大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泰和有限公司为了增加自身的销量,允许顾客赊账并分期支付,其结果是公司的销量有所增长,但导致其应收账款回收期限过长,造成公司资金短缺,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3、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由表4可得,2018年泰和有限公司有131.73万元的应收账款账龄在1年以下,67.52万应收账款的账龄在1~2年间。而账龄在2~3年的应收账款则有37.81万元。且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2020年间,该公司应收账款中账龄在1~2年以及3年的应收账款,无论数量或笔数都呈上涨趋势发展,这证明公司应收账款账龄普遍偏长。

表4 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万元)

账龄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1年以内 131.76 156.01 173.67
1至2年 67.52 78.69 84.58
2至3年 37.81 39.25 43.32
总计 237.09 273.95 301.57

上表4中2018-2020年1~2年、2~3年账龄的应收账款普遍为大型五金电器的销售支出,盲目允诺授信付款导致大量的资金回收面临困难。泰和有限公司无法及时收回的应收款项较多,近几年来自身的高账龄应收款项增加较快,形成了大量坏账,导致公司出现财务风险。公司在日常运营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公司必须进行融资.在泰和有限公司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近些年泰和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让泰和有限公司成功迈进了中型企业的规模,但是这样大量的坏账也是困扰着泰和有限公司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泰和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只能选择融资的方式来解决经营危机,这种科学度极低的循环模式,使公司的负债越来越高。加上无法按时按量的收回应收账款,导致公司的坏账持续增加。为了在各种竞争中站稳脚步,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提高销量并减少存货。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企业选择为消费者提供商业信用或通过赊销以及其他优惠手段,提高产品销量,这让企业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呆账与坏账。通过应收账款与公司产生交易的主体,其收入状况很难维持长期稳定性,资信状况也不一样,就连经营水平也有极大差异,所以很难通过某个固定的方法将应收账款回收。而计提坏账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将当期的坏账损失风险加以分享,把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回收的坏账进行妥善处理,使得各期的损失负担得以均衡。所以企业应在当期期末对各笔应收账款的可回收率加以预估,并估算可能引发的坏账损失。

四、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

(一)赊销审批不严格

泰和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大公司,缺少必要的信用管理部门,从而导致企业出现了赊销审批的问题。公司为了扩大销售,忽视了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和动态调整,不能准确判断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泰和有限公司的销售员为了让自身保持相较理想的业绩,采取各种方式和客户签订了赊销合同,这也是公司应收账款越来越多的原因,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账款没有及时回收可能会引发更多风险,更未将注意力放在应收账款的后期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并没有走在“最前线”,无法全面了解合同的各方面状况,更不能得到具体且确切的信息,如此一来,就无法基于客户真实情况得出正确评估结果,工作效率及质量也因此而受到影响。从本质上讲,相关方的专业水平与目标不一致,很难达成相同意见,对此的理解更不一样。毕竟财务工作者对公司的综合利益及资金链比较看重,而销售者则侧重于个人业绩,两者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此外对于赊销信用的审批流程也非常简单,管理层除了超过10万元的授信会多加询问之外,其他的审批基本上都是直接通过。由于在赊销审批中存在问题,导致公司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情况,部门之间的交流不通畅,不能及时传递与反馈应收账款的信息,也无法根据形势变化做出正确的反应,严重阻碍了应收账款的管理。

 (二)账款催收不及时

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账款催收制度,该制度实施的基础就是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剖析。目前泰和有限公司的情况统计能够了解到,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账款回收率在57.8%,账龄在一年之上,其回收率只有26.6%;如果账龄大于或为两年,其可以回收的概率只有13.6%。根据上述数据可知道随着账龄的持续延长,账款的回收率会不断下降,而立足在泰和有限公司的层面来看,虽然财务部针对账龄展开分析,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但不注重相关管理工作,导致其利用率大打折扣,甚至还有部分销售员是基于人主观观点或经验展开账款的催收工作。在对账款催收的责任上面并没有统一,没有具体的责任条例,所以一旦当问题真正发生的时候,各部门就互相推诿,逃脱自己的责任,造成矛盾的激化,越来越多的坏账也就形成了。

 (三)坏账计提不充分

针对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收回困难甚至无法回收问题,企业进行了坏账计提准备,为了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完整性,防止制度的滥用,企业应当制定各项措施,注重内部控制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开展业务活动时可以相互制衡和监督。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常常作为一个被忽视的问题,且还未构建科学化的内控效率。由于公司管理人员过于重视营业额及利润,没有针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导致其从产生到回收期间过于随机,极易由于各种主观因素而影响其管理效率,所以很难将应收账款顺利的转为现金,而大量长账龄的应收账款很容易编程坏账。坏账对于泰和有限公司的现金流影响非常深远,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了不利因素,而这些因素造成了企业的坏账计提准备不够充分。

五、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

泰和有限公司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制度,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倾向于领导的经验和临时决策。实际上一个优质的企业必然是有一套十分完善的规章准则用以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的,应收账款涉及的部门比较多,那么对于企业制度的要求也会更高。泰和有限公司对于前端销售人员的作业规范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避免发票延开或者漏开的情况,还有对于业务员的客户进件标准也需要进行一个制度的界定。其次对于泰和有限公司后台的财务部门,制定好财务也销售人员的对接流程,使得财务能够及时地获取销售数据的最新鲜资料,应收账款能够更加精确的核算出来。针对客户的逾期以及以各种理由拖欠货款的行为,泰和有限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成的处理流程,从预先催收到逾期催收甚至后期法务的借入,所有的流程和制度都需要加以完善,以此来建立一个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对于泰和有限公司大量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的情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规范账款催收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分配责任。特别是目前泰和有限公司虽然拥有信用部门,但是权限非常有限,很多时候即便是发现风险也无法及时规避,需要通过重重审批才可获批。因此泰和有限公司需要强调信用管理部门的作用,增加其权限提升话语权,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人情原因导致账款催收存在问题。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的薪酬不止要跟也绩效挂钩,也要跟账款的回收率挂钩,只有切身关系到每个企业员工的自身利益,他们才能意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企业深远发展。

当应收账款真正发生坏账后,要找出相关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并做出处理。假如由于客户自身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导致坏账的产生,并且这种情况是可以事先预知的,那么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就应当承担责任;假如信用管理部门已经通知了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没有通知到相关的催收人员,则责任就由财务部门承担;如果都不是前面两个部门的责任,那就是销售人员的疏忽,应追究他们的责任。责任分清楚后,审查部门要对相关的责任人员进行处分,并且备案管理,这样才能以儆效尤。针对时间短,收回可能性大的坏账,公司可以从销售部门找出相关责任人员,信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加以配合,成立清欠小组。信用管理部门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提供信用方面的数据。同时,将坏账一步步分解,落实到人,设置合理的任务目标,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综上所述,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是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手段。

(三)充分做好坏账计提准备

针对泰和有限公司目前的情况,进行坏账准备金的计提工作时,会计人员需要预估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并估算当期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关于坏账的核算及统计,国家有明文规定,需通过备抵和算法对公司的坏账损失加以预估,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账龄分析法以及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但也可以通过个别认定法和销售百分比法得出预估结果。由企业自行决定。泰和有限公司也要加强对客户信用管理,避免在合作的客户应收账款超过规定期限后才发现客户的经营出现了问题,以此来减少应收账款的增多和账龄时间越来越长的问题,尽可能降低坏账发生率。

企业还要针对坏账准备计提工作,制定针对性策略,在开展计提工作之前,明确坏账准备的范围及提取方式,规范账龄的划分标准和提取比率。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规定,只要企业明确提取方法,就不能将其随意变更。在估算当期应收账款是否具备可回收性时,不能只对债务公司的财务情况加以考虑,还要对其现金流的状况展开分析;也不能只研究债务公司的资信息,没有将其财务变动或人员变动等考虑在内,否则会导致计提准备偏离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依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在对此部分资金可回收性加以评估时,立足于综合角度作出全面考虑,还要与销售部门共同协商,以此使泰和有限公司充分做好坏账计提准备。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就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制造业必须抓住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成长。泰和有限公司作为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内部体制难免有落后的地方,该公司要走出舒适圈,及时更新内部结构。泰和有限公司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已经在山西的同行业内有了一定的实力,该企业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发展点,敢于突破传统的发展体制,创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只有创新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致 谢

感谢老师您对我论文的指导,谢谢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论文的定稿,谢谢。从一开始论文的开题构思,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整个书写过程中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非常谢谢她的认真指导,感谢她的宝贵意见。也感谢她的严格要求,让我一改懒散习性,这么快的完成我的毕业论文

大学生活其实过得很平淡,但是快毕业了却又不舍得离开它。大学四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候。这四年里,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我非常感谢朋友们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的热情帮助,很荣幸是你们陪我度过了这四年,这四年的时光值得我一辈子铭记在心。

参考文献

[1]Bluegreen Vacations Corp. Concludes $131 Million Securitization of Vacation Ownership Receivables[J].Wireless News,2020.

[2] Bluegreen Vacations Corp. Finalizes $131 Million Securitization of Vacation Ownership Receivables[J].Manufacturing Close – Up,2020.

[3]Finacity Corporation; Finacity Arranges a EUR 60 million Receivables Securitization Facility for Kongsberg Automotive ASA[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2020.

[4]Ontario Systems LLC; Patent Application Titled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anaging And Collecting Receivables” Published Online (USPTO 20200294155)[J].Computer Weekly News,2020.

[5]Wayne S Chaneski. 6 Ways to Reduce Outstanding Receivables[J]. Modern Machine Shop,2019,92(7).

[6]Niti Nandini Chatnani. Receivables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Finance for MSMES: Analysis of TREDS[J]. Academ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8,17(3).

[7]黄亚萍.关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1(09):149-150.

[8]吕雪丹.物资贸易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以泰和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09):153-155.

[9]史继花.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20(14):125-126

[10]叶澜波.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应收账款融资[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7):170-172.

[11]邹纯格,王辉平.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与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8(24):29-30.

[12]邓春梅,高然,晏雨薇,陈燊.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运营目标的影响:来自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缺陷的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04):60-75.

[13]胡传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潜在问题以及管控措施[J].财会学习,2020(29):73-74.

[14]卢丽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0):3-4.

[15]司徒美婷.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财经界,2020(30):110-111.

[16]张梦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8):128-129.

[17]易建军.中小企业XX采购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研究探讨——以株洲市为例[J].时代金融,2020(21):90-92.

[18]刘宗启.基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分析[J].当代会计,2020(14):115-117.

[19]史继花.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20(14):125-126.

[20]叶澜波.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应收账款融资[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7):170-172.

[21]李邦特.浅析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商论,2020(14):128-129.

[22]徐冬旭,杨文爽.长春市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20(13):105-107.

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泰和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3640.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4日
Next 2023年9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