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在商标权评估中的运用研究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 企业经济逐渐国际化以及进程的加快, 各大企业已经逐渐对商标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标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国内商标权市场而言,其对应的发达程度较低,相关交易案例不足,这就给商标权价值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倘若依然采用此前的评估方式,无法实现对商标价值的充分体现。目前,在全国各个国家,在进行商标权价值评估时,一般是通过对使用收益法进行评估的方式来进行。

对于使用收益法来讲,主要集中于对预期收益额、折现率、收益年限进行确定,并给予其相应措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商标权价值的分析,并对其可行性给予相应判定,以确定其在应用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收益法 商标权评估 运用研究

1. 引言

在对上表资产进行评估时,主要是建立在相关法律条例的基础上进行开展,并以其对应的资产盈利为基础,从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商标权资产价值所在。对于商标资产来讲,属于企业智慧的体现,因而在推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拥有关键性作用。截止2018年年中,国内商标注册数量已达1939.5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依然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各个企业中,对于商标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商标价值得以增加。企业在商标方面所持有的时间越长,这就意味着企业所在此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多,长此以往,进而赋予了商标相应的文化传承效果,使得用户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品牌的认可,增加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商标价值得以提升。1993年,国内首次对“青岛”啤酒商标进行了相应评估。1903年,由英国、德国两个国家创建了青岛啤酒。直到2016年的品牌商标评估, 在全国老字号品牌中以357.87亿元位居首位。人们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商标价值这么高, 从而看到了对商标资产进行评估的重要性。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商标权的概念

对于商标权而言,隶属于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实体。在其注册后依法享有相关权益,且受法律的保护。

在《商标法》中,并未对商标的概念进行界定,然而,对于商标注册范围进行了相应分析。其表示的是“可实现对商品进行有效区分的标志,一般而言,包括图形、文字、字母、声音等等,可借助于这些元素来进行商标申请”。

2.2 收益法的概述

2.2.1 收益法的概念

收益法,其表示的是借助于相应手段,以实现对未来预期收益的评判,确定资产价值。

2.2.2 收益法的基本前提

由于其是从未来预期收益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实现对资产价值的判断。因而,在使用收益法时,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即:其一,对于资产预期收益,能够借助于货币的手段进行衡量;其二,对于资产拥有者来讲,能够通过货币来实现对收益风险的判断;其三,能够对资产获利年限进行分析。

2.2.3 收益法的基本程序

(1)确定未来预期收益和未来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

未来预期收益的预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尽可能利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持续的时间也会因评估对象的种类等差异而有较大的不同。评估人员需要结合具体评估对象,考虑其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产业周期、经济周期及国家法规政策等进行判断。

(2)确定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在对折现率进行分析时,需要同银行利率、风险、稳定性等方面相结合进行分析。

(3)借助于折现率的方式以实现对预期收益的折算

在确定预期收益、持续时间、折现率等因素后,就可以利用相关数学模型或计量工具分析估算评估对象的初步价值。

2.2.4 收益法中的基本参数及确定

收益法评估中最主要的参数有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限。

(1)收益额的特点及测算方法

在对资产价值进行分析时,一般会借助于收益额进行判断。具体来讲,就是是吸纳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而并非对现有收益进行分析。评估对象的未来预期收益额指的是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预计能够实现或带来的收益。对于评估对象客观收益而言,表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收益所在。

评估人员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在运用收益途径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也可以把收益额仅仅看作是进行资产价值评估的一种媒介。作为一种媒介,只要保证收益额与折现率内涵及口径上的一致,收益途径中的收益额种类和口径可以多种多样。

(2)收益额测算的常用技术方法

当评估对象不同时,便需借助于不同的方法来对预期收益进行分析。例如,倘若需要对房地产行业预期收益进行分析,便需借助于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租金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评估对象为企业整体价值或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未来收益预测通常需要利用企业管理当局的企业发展规划及经营预算进行分析测算。不论对何种评估对象未来收益的预测可能都会借助于某些分析工具和定量分析方法,就短期收益来讲,一般能够借助于因素分析、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主要表示的是通过从历史收益、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探讨,进而从历史上各年评估对象收益变化及对应的影响因素的变化中寻找评估对象收益变化规律,包括各种因素的变动对评估对象收益影响的程度和权重,再结对评估对象未来面临的市场状况、竞争状况等的分析。判断影响评估对象预期收益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而对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做出预测。因素分析法定性分析的成分大于定量分析,也就是说,其在经验方面具有较高依赖性。

(4)回归分析法

对于该方法而言,主要是为了确定历史收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所在,探讨彼此间所对应的变化规律。此后,借助于回归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对未来收益的预测。

2.2.5 折现率的确定

(1)折现率的构成

从本质上而言,折现率依然为期望投资报酬率,也就是说在投资风险恒定时的期望回报率。从组成上来讲,共包含两部分,即有风险与无风险报酬率。对于无风险报酬率来讲,表示的是在投资收益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投资回报率。通常而言,其是建立在国库券利率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对于风险报酬率来讲,则表示的是对无风险投资的补偿,也就是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部分。就结构组成而言,又能够将其分为三种,即行业风险、经营风险报酬率与通货膨胀率。

(2)折现率的测算思路与方法

不同的评估对象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测算的具体方法会有所不同。在下文中,表示的是以此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而对折现率进行测算的过程: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表示的是企业所有者权益、资本需要的回报率,在计算过程中可借助于加权平均法进行分析。

式中: E/ (D+E)-权益资本占比; D/(D+E)-债务资本占比; Ke-权益资本回报率;Kd-债务资本回报率;T-税率。

2.2.6 收益期限的确定

收益期限,表示的是资产获利时间。一般来讲,是按照资产状况、相关法律来对其进行分析。对于该指标来讲,通常与技术、法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寿命相关联。

其中,对于资产自然寿命而言,表示的是资产从使用开始,一直到无法使用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资产的技术寿命通常是针对机器设备等含有技术成分的资产,从其投入使用始到资产所包含的技术已经落后或者已经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为止的时间间隔。

资产法定寿命,则表示的是由法律所规定的使用时间。

资产的经济寿命是指资产从投人使用始到其继续使用不经济为止的时间间隔。资产的自然寿命、技术寿命、法定寿命和经济寿命有可能是重合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重合的。就资产收益期限来讲,主要同自然、技术、法定、经济寿命等因素相关联,需要评估人员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分析而定。

2.2.7 收益法中常用的数学模型

对于收益法中的数学模型,一般来讲能够将其分为多种形式,即:根据预期收益期限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有限与无限两种;根据预期收益进行划分,又能将其分为等额与不等额两种。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选用无限年期的评估模型

收益法公式:

51c1e2af0388b122f19e74267269065b

3. 案例分析

3.1 商标权持有公司基本资料

2005年,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在浙江成立,其对应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在企业成立之初,共投入了2.5亿元进行场地建设与产品生产。目前,该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奶茶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08年,“香飘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主要得益于香飘飘长久以来在市场中所获得的知名度,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以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以提升,较好的推进了企业发展。在2017年,在奶茶方面的全球销量达到12亿杯,营收24亿元,净利润2.66亿元。2012-2017销售收入分别为19.24亿元 21.02亿元 20.93亿元19.52亿元 23.90亿元 26.40亿元。本次商标权的评估基准日选为2018年1月1日。

通过与评估目的、基本假设、评估对象相结合,借助于收益法来对企业商标价值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经营现金流量测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利用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基础测算折现率。在进行无形资产价值分析时,需要借助于下述等式进行计算,即:

无形资产=企业资产价值-货币资产-有形资产

其中货币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本次评估范围涉及“香飘飘”经审计后的全部资产和相关负债。

3.2 商标权持有公司基本财务资料

表3-1 评估基准日资产负债表

项目 账目价值
货币资金 13.27亿
应收账款 425.3万
预付账款 7765万
其他应收款 1.010亿
存货 1.411亿
其他流动资产 1.315亿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880万
投资性房地产 1929万
固定资产 6.098亿
在建工程 4978万
无形资产 1.854亿
长期待摊费用 164.2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72万
资产总计 28.08亿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3500万
应收账款 3.532亿
预收账款 1.432亿
应付职工薪酬 7834万
应交税费 1.198亿
应付利息
其他应付款 937.4万
长期借款 1.098亿
递延收益 3149万
负债合计 8.802亿
实收资本 4.000亿
资本公积 4.681亿
盈余公积 6179万
未分配利润 9.977亿
所有者权益: 19.28亿

表3-2 评估基准日利润表

项目 账目价值
一、营业收入 26.40亿
减:营业成本 15.79亿
营业税金及附加 2024万
销售费用 6.172亿
管理费用 1.143亿
财务费用 -761.4万
资产减值损失 732.4万
加:投资收益 349.1万
二、营业利润 3.169亿
加:营业外收入 2853万
减:营业外支出 16.83万
三、利润总额 3.453亿
减:所得税费用 7752万
四、净利润 2.678亿

3.2.1 企业历史经营状况分析及发展状况

表3-3 近三年主要财务数据

项目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流动资产 18.10亿 14.27亿 11.82亿
非流动资产 9.979亿 7.418亿 4.951亿
资产总计 28.08亿 21.69亿 16.77亿
流动负债 7.390亿 8.360亿 6.713亿
非流动负债 1.413亿 6873万 815.6万
负债总计 8.802亿 9.047亿 6.795亿
净资产 19.28亿 12.64亿 9.974亿
营业收入 26.40亿 23.90亿 19.52亿
营业成本 23.30亿 20.88亿 17.16亿
利润总额 3.453亿 3.273亿 2.704亿
净利润 2.678亿 2.661亿 2.034亿

3.2.2 折现率的确定

建立在食品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而确定出2017年“香飘飘”企业的折现率如下:

表3-3 2017年食品类上市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排名 股票代码 简称 ROE(%)
13 603711 香飘飘 16.78
1 603156 养元饮品 34.71
2 002852 道道全 14.81
3 603288 海天味业 32.45
4 603043 广州酒家 25.7
5 000895 双汇发展 29.97
行业平均 14.19

表3-4 损益表

香飘飘 上市公司
利润总额 3.453亿 4.57亿
加:财务费用 -761.4万 -0.14亿
EBIT 3.376亿 4.43亿
减:财务费用 -761.4万 -0.14亿
所得税费用 7752万 0.92亿
净利润 2.678亿 3.51亿
销售费用 6.172亿 7.02亿
管理费用 1.143亿 1.56亿
财务费用 -761.4万 -0.14亿
固定成本 7.239亿 8.58亿

以上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网

“香飘飘”风险系数为:

f9615e8c31af9e01dc19a786815d9b7f

cb38a08aeccba46cb808bd4a87c77e7e

3.2.3 剩余年限的确定

在使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进行分析时,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探究。但是,就未来收益预测来讲,同历史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关联。为防止收益存在较大波动性,进而对收益能力评估造成较大影响,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同企业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在对企业历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后,以实现对企业后续发展情况的判断。之后,做出下述假设,即从第六年开始,企业便处于持续经营状态,同时在此阶段,企业收益与前一年现金流相同。此时,对这两部分收益给予折现处理,并可确定出企业价值所在。

3.2.4 预期收益的确定

按照收益额与折现率口径一致原则,在本案例中,未来预期收益额口径为自由现金流,折现率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自由现金流=净收益+利息费用*(1-税率)+折旧和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成本增加额+优先股股利

(1)营业收入分析,“香飘飘”的收入主要为奶茶行业的销售,包括有椰果系列、美味系列、液体奶茶和其他经营收入,其中椰果系列占59%以上, 2013到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02亿、20.93亿、19.52亿、23.90亿、26.40亿,呈缓慢增长趋势,所以预测未来五年营业收入为27.60亿、25.4亿、26.5亿、27.32亿、26.6亿

(2)主营业务成本,香飘飘营业成本主要为人员费用、新产品研发、活动成本、产品外包等成本,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两年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例比较稳定,故以近两年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乘以未来年度的营业收入预测营业成本,见表3.4。

(3)营业税金与附加,这一项占营业额的比重比较小,“香飘飘”营业税、教育费、文化建设占比均为3%。近年来,“香飘飘”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应的营业税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因而,按照2015年至今香飘飘在营业税方面的数值,也实现对未来营业税与附加税的充分预测。

(4)营业费用,主要涵盖人员、折旧、办公、代理等方面的费用。考虑到未来企业业务发展规模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预测未来年度该类费用按定比例增长, 2018 年预测营业费用会增加至营业收入的16%,并逐年递减为15%,14%。

(5)管理费用,一般指的是办公、物业、税金、人员、摊销等方面的费用。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在上述方面所支出的费用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管理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4%。对于折旧费而言,表示的是固定资产(设备、厂房等等)计提折旧费。

(6)货币资金,对于“香飘飘”企业来讲,在2015-2017年之间,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为61%,因而借助于借助于此数值来实现对后续五年中货币资金的变化情况的预测分析。

表3-5 经营性营业利润预测计算表 单位:亿

项目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永续年度
一、营业收入 27.60 25.40 26.50 27.32 26.60 26.60
减:营业成本 15.73 14.48 15.11 15.57 15.16 15.16
营业税金及附加 0.23 0.21 0.22 0.23 0.22 0.22
营业费用 4.42 3.81 3.71 3.82 3.72 3.72
管理费用 1.10 1.02 1.06 1.09 1.06 1.06
财务费用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资产减值准备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加:投资收益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二、营业利润 3.25 3.01 3.53 3.74 3.57 3.57
加:营业外收入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减:营业外支出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三、利润总额 3.35 3.11 3.63 3.84 3.67 3.67
减:所得税 1.07 0.76 0.89 0.94 0.90 0.90
四、净利润 2.28 2.35 2.74 2.90 2.77 2.77
加摊销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货币资金 12.00 12.50 13.20 13.60 14.00 14.00
减:资本性支出
追加投资
五、净现金流量 14.3 14.87 15.96 16.52 16.79 16.79
减:货币资金 12.00 12.50 13.20 13.60 14.00 14.00
有形资产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六、无形资产 1.3 1.37 1.76 1.92 1.79 1.79

3.2.5 商标权的价值计算

“香飘飘”商标权的价值为:

b3a9b51442b3206e9e778175169cb119

4. 收益法在商标权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对商标权价值进行分析时,一般是借助于使用收益法进行。然而,对于此方法来讲,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集中于参数选择方面。在下文研究中,便是针对这些缺陷进行探讨,并给予相应解决方案。

4.1 收益法在商标权价值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商标权法律关系认识不清的问题

在对商标权价值进行分析时,往往存在法律意识方面的问题。对于商标持有者来讲,只有对其进行注册,才能获得相应的拥有权。同时,就商标权特点来讲,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地域性、排他性与时间性。倘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法律方面的问题,无法实现对收益期限、权属等方面问题的界定,便会导致评估结果存在争议。倘若对于评估对象来讲,仅仅拥有使用权,此时倘若以永续年限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也无法实现对商标权价值真实性进行充分体现。

4.1.2 商标权收益额的收益指标误用、收益额划分过于主观简单的问题

(1)收益指标误用

在对商标权收益进行分析时,一般可借助于下述指标进行,即自由现金流、净利润、净投资现金流等。其中,对于净利润而言,实际上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而确定的,对于现金流来讲,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而确定。当指标不同时,其对应的含义也存在较大差异。倘若无法实现对不同指标的充分界定,将会导致指标误用问题出现。对于企业经营成果而言,实际上也是商标权的一种体现,在进行净利润计算时,需要对折旧费进行扣除。然而,在进行折旧费计算时,存在多种方法,倘若所使用的方法存在差异,也会导致净利润计算出现不同结果。由此可见,净利润能够被人为所操控。倘若在进行评估操作时未能意识到这一问题,就是使得评估结果出现较大差异。

(2)商标权的收益额划分过于主观简单

从企业收益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属于商标权与其他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商标权自身来讲,不能进行收益创造。因而,需要建立在企业收益额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划分,此时,便需对商标权分成率进行分析。在进行商标权收益额评估时,总是会存在随意划分方面的问题,一部分评估是以行业比率进行分析,将其视为营业收入的0.5%-6%。由此可见,在这些评估操作中,并没有从商标权获利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就导致评估操作主观性较强,而在科学性方面较为欠缺。

4.1.3 折现率的确定存在的问题

在对商标权价值进行分析时,所使用到的折现率,实际上表示的是对商标权预期收益进行折算以后,所对应的折现比率。当预期收益额指标不同时,所对应的风险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需要借助于合适的折现率进行分析。然而,在评估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折现率同收益额匹配性较差的问题,进而无法实现对真实预期收益的反应。同时,未能同商标权收益风险相结合进行分析,这就使得在进行评估操作时,折现率数值选择不佳,导致最后所获得的评估结果无法实现对商标权价值的有效体现。

4.2 收益法在商标权价值评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使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分析时,往往会出现评估值与真实值之间偏差较高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对收益法的优化与完善。在本文分析中,便是通过对收益法在评估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4.2.1 商标权法律关系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进行商标权价值分析时,首先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收益,同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另一方面,需对商标权附属权进行分析。在进行商标注册申请时,一般会采用多个商标同时注册的方式进行操作。例如,当一个商标中有中文、英文等元素时,需要将其视为整体进行分析。在对预期收益期限进行分析时,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倘若仅仅是对商标使用权进行许可,此时,在进行评估操作时需对预期收益进行限定。反之,倘若企业拥有商标所有权,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商标保护期为十年,在超出保护期以后,如果还需使用,便需进行续展,该操作次数不限,每次操作有效期为十年,在此背景下,可将商标权预期收益期限等同于企业发展时限。

4.2.2 商标权收益额的确定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进行商标权收益指标选择时,需要按照评估对象进行分析。当企业处于特定规模状态时,其在净利润、现金流这两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而在进行商标权价值分析时所获得的结果较为接近。倘若采用净利润进行分析,当其同现金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便需对企业利润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内部是否存在利润操控行为。与净利润相比,使用现金流进行分析,可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更好判断,主要原因在于在此方法中认为操控概率低,因而在对商标权预期收益进行分析时具有较高优势。同时,借助于此还可实现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判断。由此可见,在对商标权收益进行预测时,最好采用自由现金流作为收益指标。

4.2.3 折现率确定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评估中商标权折现率的选择应当充分体现商标权收益中的各种风险。商标权收益不仅面临着高于整体资产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还有着商标权自身的开发风险,商标权开发的成功率般都比较低, 因此,一般而 言商标权的未来收益风险要大于企业整体资产收益的风险。而相对于其他无形资产例如商誉、人力优势、营销渠道等,商标权更具变现能力,也受法律的保护,创造的收益也更为稳定,商标权的收益风险应当是低于无形资产整体收益风险的。综上而言,商标权的折现率应该介于企业整体资产与无形资产折现率之间。

5. 结语

对于收益法来说,其对商标权的实际价值可进行最为真实的反映。借助于同会计利润现金流量的相互比较,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则更能真实地体现企业现状,通过其所求得的商标权价值将更趋近于真实。层次分析法的使用,可真实体现出商标权所能借助的渠道,并通过这些渠道来达到目的,为公司创造超额利润。同时,在对其进行计算时,也可有效避免来自人为因素的干扰,譬如评估人员能力的差异等等。因此,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的分类而求解出的商标权现金流量是更加真实的。基于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来对折现率进行估值,涉及到的相关的参考数据均能够被找到,或来自于证券市场,或来自于公司财务数据,如此便能够有效规避由于人的因素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对此案例展开探究的基础上,验证了其可行性,而且所求解而来的评估结果也可真实地对商标权价值进行体现。。

参考文献

[1]梁玉.商标价值评估研究[D].四川大学,2006:8-22

[2]王有红.商标价值评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10-19

[3]宋敏.商标权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25-37

[4]陈力农.公司价值评估[M].上海财经大学,2012

[5]姜楠.资产评估学[M].东北财经大学,2016

[6]余炳文.企业价值评估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7]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8]于翠芳,王新美.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现值法运用的难点分析[J].学术交流,2015,02

[9]张丰也,李红梅.层次分析法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15.08

[10]刘军,龙韬.基于实物期权的专利权价值评估[J].企业技术开发,2015.

[11]张春源.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确定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12]韩依霖,孙颖.论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不足[J].品牌(下半月),2015,

[13]刘诗文.对无形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14]张晓辉.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15]余跃波.浅谈收益法中折现率的确定[J].中国市场,2014,

[16]李雪,暴冬梅.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6,.

收益法在商标权评估中的运用研究

收益法在商标权评估中的运用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430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10日
Next 2023年9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