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传统的智力测验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认为通过测验的方法就能判断一个人智力的高低。相对于这种认为人类智力是一元的理论,X学者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探索,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1]中明确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和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这种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它包括八大结构,即语言文字智力、视觉空间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省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八种智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教育观和学习观。这一理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研究
1.国外的实践研究
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光谱方案[2]”是X公立学校改进运动中重要的一支,它提出于1983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做的决定,是多元智能理论在实践中落实多元智能理论价值的结果。其基本假设是:每一位儿童所展现的能力
强弱的搭配不尽相同,且各具特色的。如同智慧的光谱,智慧的力量并不是固定的,通过教育创造发展的机会和一个充满激励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可以增强它的力量。“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光谱方案”重视了解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智力表现,从多方面对儿童的智力进行评估,并提倡在了解每个不同幼儿的智力风格和倾向之后,针对性的提供活动材料支持儿童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2.国内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国内学者对该理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经过查阅,我总结提取了以下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1)张春玲,主要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她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拓宽了教育实践的思路,启发教育者要全面平等的看待学生,正式智力的差异性;倡导从更广阔的方面发现儿童独特的才能;立足于多元智进行因材施教[3]。
(2)吴志宏,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教育观、端正学习观、形成多样化的教学观。他还提出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准确的判断学生智力发展强项的问题[4]。
(3)张晓峰,指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是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评价。他关注的是智力类型和学习类型的差异而非智商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5]。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形成开放多元的智力观
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智力标准。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八大结构,每个人都拥有完整的智力。这种观点有利于让教育者区别于传统智力评价对幼儿进行多维度的智力启蒙教育,全面深刻的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
2.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为幼儿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组合形式不同,认知的表现方式也不同,这要求幼儿教师要正确看待儿童间的差异,把这种差异当做是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实际情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施因材施教。
3.形成客观合理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儿童具有多种智力,多种智力之间组合形式不同。幼儿智力的多元化特点要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不能单一考虑幼儿某方面特质特征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是应树立多元评价意识,明确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多种智力相配合而作用。例如,某位幼儿在跳舞时,不仅运用音乐节奏智力,同时也运用了身体运动和自我认知的智力等。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平价时不能以舞蹈呈现的效果为标准,而是应该以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节奏掌握、身体协调等多个方面平价幼儿,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定要考虑幼儿多方面的智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形成尊重个体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培养和拓展幼儿的智力专长,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不同幼儿之间的优势智能差异。尊重幼儿的智力差异并根据幼儿差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5.形成健康持续的发展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较强的领域和较弱的领域,每位幼儿都是可造就的,具有巨大希望和潜能的。加德纳据此提出“每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只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能力。[6]”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幼儿园及幼儿教师都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智力表现,进行多元化教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师应该明确任何一个幼儿都拥有八种智力,每个幼儿的智力组合形式和智力专长不同,教师应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行为,以便判断出幼儿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举个例子:在我实习过程中遇到一个智力低下的中班幼儿,她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带班A教师在进行活动时总是不让该幼儿参与,认为该幼儿会影响活动质量。而带班B教师的做法与A相反,不仅让这个幼儿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还积极鼓励她。在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们发现这个幼儿在泥工方面有很大潜能,而且在体育活动中攀爬能力也强于同龄儿童,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都很注重她泥工方面的培养,上泥工课让她给小朋友们做示范,两三次活动下来有很多小朋友愿意和这个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合作。在这个例子中,B老师的行为值得肯定与学习,她尊重了每个幼儿不同的智力表现,没有因为智力低下而不让该幼儿参与各项活动,而是积极鼓励她参与活动,并从活动中细心的观察到虽然这个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缺陷,但是泥工和体育是她的优势智力,老师发展了她的优势智力并且带动她人际交往等其他智力共同发展。我认为一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每个儿童的差异都看做是优于他人的闪光点,细心揣摩耐心引导,让每个儿童都得以全面发展。
(二)创造多元的教学环境
多元智能理论既提出每个幼儿具有不同的智力形式,便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根据幼儿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发展优势智力并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幼儿是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特点准备多样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的活动,适应不同儿童的需要,提高幼儿参与度,促进其智能的全面发展。[7]在我实习过程中大致参与了以下环境创设,我将从下面三方面论述我的观点。
1.物理环境
活动名称:“小汽车”
在薛家湾第八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小汽车》中,我们利用创设多元化教具使幼儿有针对性地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
例如在角色扮演区投放了可供幼儿利用的公交车、车票等物品,在活动时适当的将语言表达优势与弱势的儿童安排到这个活动区中,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儿童会给自己安排角色,表演像模像样,同时教给那些不太会表达的孩子应该如何进行游戏。又比如在建构区提供可拆卸组装的汽车模型供幼儿操作探索。这些活动材料有的可以培养幼儿语言和交往能力,有的可以锻炼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它们共同组成了本次主题活动的多元物质环境,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2.社会环境
活动名称:国庆活动“我是小小兵”
针对幼儿对国庆节的兴趣与提问,薛家湾第八幼儿园某大班在10月中旬开展了“我是小小兵”进部队的活动。活动包括参观军训,参观第二派出所和参观消防大队。整个活动中幼儿学习了站军姿、齐步走和正步走、敬军礼和军体拳等内容。
在这项活动中,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幼儿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首先,在参观军训时幼儿明白要遵守纪律,参观派出所和消防中队使他们对警察和消防员的工作有了近一步的了解,促进了幼儿认知智力提高。其次,在参观军训时学习了站军姿,齐步走和正步走等技能,促进了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动作更加灵活协调。最后开展了我为教官送瓶水的活动,儿童需要向教官敬礼然后送水,整个过程都是由幼儿自由组织语言去交流,这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正是利用了这样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我们使幼儿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学习了许多方面的技能知识,因此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3.自然环境
活动名称:秋姑娘的影子
在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中薛八幼开展了秋姑娘的影子郊游活动,在郊游过程中幼儿自主自发的唱起了一起去郊游的儿歌,在攀爬山坡时互相帮助,当遇到一个树桩时带班老师对幼儿进行了随机教学,幼儿知道了年轮代表树的年龄并亲自观看和点数了年轮,使幼儿更加明确了年轮的含义。
在上述例子中,自然环境中的山坡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大自然的树木直观形象的提升了幼儿的认知和数学逻辑能力,自然环境存在着多元化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教师应提供多元化的物质、社会和自然环境,让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多样化的活动,这有利于教师观察每个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灯,也有助于发现孩子的弱势智力以便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儿童更好的成长。
(三)运用多元智能评价
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以多元智能理论的知识为基础,实现评价主体、内容及方式的多元化,更要明确评价幼儿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幼儿优劣程度而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幼儿,以便在日后的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开展教育。在评价主体方面我们可利用的资源有很多,除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我们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进行评价,让父母家长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评价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分数,而应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认知情感和兴趣等多方面的表现。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将教育与评价相结合,注重在幼儿无意状态下的观察评价,这样有利于观察到儿童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同时要尽量在多种情境下观察评价幼儿,发现幼儿不同的智力特长,积极发展幼儿长项并且带动弱项发展,帮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宇宙之家”中,我让幼儿完成作品之后每个人自己来介绍和评价自己的作品,接着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画进行评价,孩子的世界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可以看到好多成人理解不了的东西,帮助教师更为准确的了解幼儿。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思考
(一)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评价的重要观点
1.多种智能间彼此独立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完整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方式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每种智能都是独立于其他智能存在的,八种智能存在着不平衡。这就意味着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某一种智能,却并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它智能,这说明了人的优势智能表现有偏差,于弱势智能也是同样的关系。因此,这种强势或弱势领域的“差异性”和智能组合的“多样性”则为采用“因材施教”或“个别化教学”以实现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理论依据[8]。
2.先天智能组合不同
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类的智能也是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的智能组合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根源”。实际上,所有的幼儿都有多种智能,所有的幼儿都是聪敏的,只是他们各自聪敏的方式不同。因此,个体之间只有不同,没有优劣。
3.每种智能都有关键能力
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光谱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运用了光谱评估,这种评估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评估,光谱评估包括了7个领域的15个评估活动,依据评估活动延伸出八套关键能力,如下图: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关键技能开展评估活动,认识发现儿童强项智能的同时可以依据关键智能的培养发展幼儿的弱势智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评价是为了发现幼儿智能潜力而非对幼儿进行排名比较
幼儿的智力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幼儿因身体发育的不同,在智力上的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比较优秀的幼儿,为他们的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比较优秀的幼儿不是指那些表现好的幼儿,而是指在某一方面超出其他幼儿的幼儿。
例如,有的幼儿在绘画上有一定的能力,这样的幼儿通常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发达(视觉空间智能上具有优势),所以教师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有的幼儿在唱歌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上具有优势),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和他们的家长进行联系,一起探讨如何发展这类幼儿的能力;有的幼儿可能发育较早,在体育活动方面颇有一番领导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育中重视发展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有的幼儿数学学习能力很强,教师要多多鼓励他们,以此促进学生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9]。
(二)传统评价与多元智能评价的比较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事业中,多元智能评价也获得了极大的认可。那么多元智能评价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与传统评价的对比发现多元智能评价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多元的主体评价,而传统评价主要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教育需求,多方的教育评价主体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建议,使幼儿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二、多元智能评价提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而传统评价是以儿童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测验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幼儿,这种形式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忽视了幼儿优势智能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不被提倡实施。我们应该倡导和践行的是多元化智能评价,把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等都作为评价的内容,全方面的了解幼儿。三、多元智能评价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传统的测验评价相区别,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是情境化评估,要求教室关注幼儿发展的态势,使评价从静态的结果转向了动态的过程[10]。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要坚持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智能教学,坚持多元智能评价。这要求教师同等的看待每一个儿童所表现出的智力差异,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通过一系列的多元化教育活动发展优势智能并带动弱势智能发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要健康发展,就要不断革新,学习与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我们要灵活的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幼儿,使她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光谱方案的形成动因和基本理[D]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张春玲.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6
[4]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5]张晓峰.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变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12
[6]张敏.《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与学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刘红艳.幼儿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观察[J].幼教天地,2013,(98):191
[8]谢志萍.由多元智能理论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9]庄爱红.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4,(01):142-143.
[10]吴祚稳.多元智能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主要区别[J]
致谢
本文从选题到最终顺利完成,许多老师、同学、朋友为我提供了帮助,在这里我要向你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南丁老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的指导与督促。导师曾多次询问研究进展,及时帮助我进行论文的审阅及修改,耐心指出论文中的不当之处,并加以指导,帮我打开研究思路。导师认真务实的心态,踏实为学的精神,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完成一篇论文写作,更教会了我如何为学求知。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导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才了这篇文章的诞生。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我还要感谢学校期间所有的老师,为我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让我学到不少知识和技能。此外,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结识的各位同窗挚友,正是来自于他们无私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让我顺利解决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