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上市公司经营环境与业绩分析

 摘要

上市公司在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会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动着整个地区的发展。但是,受到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上市公司也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被地区经济政治、营商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业绩表现。本文首先介绍了何为上市公司,并且介绍了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相关理论,进而分析辽宁本土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现状。其次,本文依照相关理论,分析辽宁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环境影响因素,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着手分析,选择股权结构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以及PEST外部环境分析理论,探讨影响辽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环境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内外部环境优化对策,帮助上市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显示,辽宁上市公司受到地区营商环境与产业结构限制较多,业绩表现上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自身需要提升运营能力,地区也需要完善营商环境。

 关键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环境分析

一、引言

上市公司作为重要的经济体,在中国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同时受到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省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体制特殊性与结构特殊性,也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辽宁省内经济贡献结构中,上市企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地区经济、贸易环境的影响。截止到2020年12月30日,2020年辽宁79家上市公司市值累计0.84万亿元,其中,18家上市公司市值超100亿,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500亿,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1000亿[辽宁辖区上市公司业绩保持增长态势[N].沈阳日报,2021-12-03(004).]。辽宁省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有:恒力石化、国电电力、桃李面包、辽宁成大、圆通速递、鞍钢股份、ST抚钢、联美控股、广汇汽车、机器人[辽宁辖区上市公司业绩保持增长态势[N].沈阳日报,2021-12-03(004).]。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影响着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辽宁省本土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也影响着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唯有分析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环境对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影响因素,才可以帮助相关企业适应政策与经济环境,同时促进XX优化政策法规,以实现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基于此背景,研究当前辽宁省GDP贡献率结构,分析辽宁省的市场环境以及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帮助企业与XX共同调整市场表现,促进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公司业绩影响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综述

  (一)公司业绩的定义

  1.公司业绩的基本定义

公司业绩也成为经营业绩,或者企业绩效,是一家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在一定时间段内所能够获得的经营效果,涵盖了较为广泛的内容[1]。目前,公司业绩可以通过不同的管理学标准进行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在这四个维度之下,还有不同的盈利能力指标和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进而可以实现对于公司业绩的全面评估。总体来看,企业的业绩表现需要衡量企业的当前经营水平,还需要衡量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盈利与发展能力。

 2.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

公司的业绩,即是公司的绩效,目前的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进行衡量的居多,使用的财务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360度绩效考核等。在这些财务指标体系之下,通常绩效衡量可以以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经济附加值、投资回报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衡量[2]。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的业绩评价是一个很严肃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通过年报进行综合评价,并公布向市场,才能够获得稳定的投资者支持。因此,不同的公司会选择与自身经营模式与业绩标准相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来看,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公司内部控制、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升业绩表现也需要从内部优化,且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

(二)业绩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与模型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最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产量增加,成本反而会下降,因此企业可以适度提升和扩大生产规模以提升业绩表现[3]。规模经济理论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这一理论倡导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积极配置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这一理论是大型企业发展的基础。

 2.股权结构理论

股权结构理论适用于上市公司,认为企业内部的股份持股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合理发展,也会决定企业业绩表现的优劣。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主要表现在国家控股、法人控股以及个人控股三类,股权分配也有高度集中型、适度集中型、分散型三种[4]。股权结构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企业的经营而言,符合企业发展现实的股权结构就是最为适合的结构,但是普遍需要避免高度集中的问题。

 3.PEST分析模型

PEST分析模型是企业对行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时常用的模型,共有四个维度: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5]。政治维度主要分析国家(地区)的政策方针、制度条款等;经济维度分析人口、GDP表现、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等多个方面;社会分析社会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等;技术则指的是对于本土行业内技术发展水平的分析。由于能够进行相对全维度的分析,因此PEST分析模型受到诸多企业管理者的认同。

 三、辽宁省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一)辽宁省上市公司的产业发展现状

  1.主要产业特征

辽宁省上市公司在产业分布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根据Choice以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的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辽宁地区拥有80家上市企业,按照市值排名前十名分别为恒力石化、圆通速递、国电电力、抚顺特钢、辽港股份、鞍钢股份、成大生物、辽宁成大、桃李面包、连城数控,领域集中在石油化工、钢铁、生物医药行业。统计入榜的80家企业所在的领域状况,结果见下表1所示。

25fc940787f876f32fcacd4597ec1fd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

如表1所示,在辽宁规模上市企业中,机械设备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多,达到了12家,总体第二产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所有企业数量的50%。其次,是处于第三产业的企业,其中XX性公共事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7家,包括国电电力、水发燃气等企业,主要集中在燃气、热电产业中。数量最少的是第一产业的企业,其中有色金属企业3家、农林渔牧企业2家,煤炭企业1家。总体看来,从特征上可见,辽宁地区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工业领域,以资源密集型、国家控股型企业为主,以基础工业领域居多。

 2.XX宏观调控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步调加快,辽宁省也开始走向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步伐。在政策支持上,辽宁省省委、省XX2022年3月最新颁发了《辽宁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XX宏观视角对上市企业工作进行推进。该《方案》设计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以储备、培育、备案、申报、上市五级推进新的上市公司进入地区经济板块,确保每年设计储备企业、培植30-100家潜力企业、备案25家以上的上市后备企业、申报15家企业申请上市,并确保有上市企业落实[沈阳着手提升上市公司质量[N].沈阳日报,2021-5-31(002).]。为了实现这一宏观政策蓝图,辽宁省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与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支持企业的上市与发展。

 (二)辽宁省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1.上市公司的特征

根据Choice以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综合信息显示,辽宁的上市公司存在以国企、事业单位为主,以大型能源、民生产业为主,地区分布高度集中,市值较小的特征。对辽宁80家上市公司进行市值、领域与地区排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辽宁上市公司统计(截至2021年)

d97f02db4eb33411107a387d6201bcb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

如图1,在地区分布上,辽宁省的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分布在大连市与沈阳市,各为31家与25家,鞍山市有8家,其余16家分散分布在其他城市。因此,在城市分布上相对较为集中。另外,在市值表现上,大于1000亿元市值的企业仅有1家,为排名第一的大连市恒力石化,2021年市值为1616亿元,市值在500-1000亿元的仅有2家,同在大连市,为圆通速递与国电电力(572亿元、565亿元)。其余企业市值均较小。2021年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为206亿元,辽宁省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仅有120.3亿元,远低于全国水平[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大企业少、行业集中、产能处于中下游是地区上市企业的基本特征。

  2.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根据辽宁省披露的经济发展年鉴信息可知,辽宁省上榜的上市企业总市值累计大到9617.02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从市值规模来看,企业的规模整体较小,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行业中,同时处于基础工业层级。根据豪森股份的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从整体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现状来看,截至2021年年底,辽宁省80家上市公司中亏损企业占比较大,超过三分之一,盈利企业占比仅10家,其余公司业绩增幅不大[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

在业绩预增的企业中,10家公司增幅超过100%,其中东软集团增幅最大,预计同期增长约为686%至823%,从行业特征来看,钢铁行业增幅巨大,平均增幅高达600%及以上[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其中以本钢股份、鞍钢股份增幅最快,其余企业均创业绩新高。受到市场影响,钢价上涨,企业享受行业红利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在业绩下滑的企业中,汽车行业、发电企业、供暖企业出现了业绩下滑、亏损的状况。由于新冠肺炎影响以及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这些企业成本激增出现亏损。

 四、辽宁省上市公司业绩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分析

  1.经营业绩与股权流动性

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较为复杂,股权流动性越好,则企业的业绩表现越好,股权流动性则需要以流通股占股本比例进行衡量[6]。对于辽宁省的上市企业而言,由于企业股权流通性较差,影响了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导致了地区的上市企业在业绩表现上“两极分化”的现状。根据辽宁省XX官方网站披露信息显示,辽宁省上市企业股权结构与全国上市企业股权结构有所差异,经营业绩与股权流动性差距也较大,法人股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9.5%水平线,已经达到了35%及以上。同时,股权主要集中在国家股,也就是国有企业控股,这使得股权流动性差成为现实。本土上市公司对标全国水平,已经超出了平均状况。2021年辽宁省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率与流通股占股本的比值为0:17,每股收益活跃度低,对于市场的调动能力不足。另外在实践中,根据中国证券网的证券分析结果,辽宁省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较差,小投资者难以进入投资市场,国有股东与法人大股东控制了主要股权,小股东则成为了“搭便车”的角色,大股东一家独大导致了公司经营业绩并不与社会投资者的意愿进行转移,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地区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力不佳。

 2.经营业绩与股本结构

股本结构也能够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流通的效率,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7]。辽宁省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中,法人股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股权结构不够优化。从辽宁产业发展网、辽宁省XX的相关报导中显示,地区上市公司股权不够分散,股权配比难以导致股东之间形成制衡关系。对2021年80家上市公司中进行股权调查显示,有超过58%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的股权之和超过50%,有30%的上市公司主要大股东股权之和超过40%[中商产业研究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770650063984406&wfr=spider&for=pc)]。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股权过于集中,辽宁省的上市公司股权盈利水平较差,市场表现基本上无法通过股权竞争进行推动,企业内部大股东“一家独大”现象突出。

上市公司内,企业大股东之间需要产生制衡关系,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要求,是避免股东控制企业,导致企业缺乏监控手段,失去内部控制水平的基础。但是,辽宁省上市企业中,大股东一家独大可以对企业发展提出“专制的”要求,虽然可以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但是也使得企业市场化水平不够,最终表现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上。当主要大股东相互博弈,势必造成对立关系,也不利于企业进行市场决策,最终影响盈利水平。

 3.经营业绩与行业分布

根据xxx与中央“十四五”规划布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前总体步调,正在处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对于传统产能的淘汰、升级,以及对于新兴产能的促进与推动[7]。从辽宁省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与行业分布状况来看,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企业占据了主要的数量,使得地区产能落后,政策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辽宁省80家上市企业中,分布于第二产业的企业数量过多,国企、事业单位、能源企业数量过多,这都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水平与业绩经营水平。从单个企业来看,市值高于全国水平的企业主要分布在能源、电力等民生行业中,这在过去可以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获得经营业绩优势,但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传统产能的淘汰升级,势必会逐渐丧失市场优势。

 3.公司成长性与运营能力

第三产业作为现代产业,在市场上机遇更大、更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的成长价值更大[8]。从辽宁省上市企业布局状况来看,主要布局在省会城市沈阳,以及经济较发达城市大连,因此在人才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人才支持,并且由此获得运营能力。根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本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运营能力相对比全国水平较差,主要原因集中在人才陈旧,以工业人才为主,缺乏现代管理人才;运营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研发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状况两个方面。诸多企业获得了较好经营业绩,与重组后获得了大量行政性支持资金相关[9]。因此,成长性、运营能力较差,也限制了地区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

 (二)外部因素PEST分析

  1.政治

辽宁省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多元化,但是主要行业集中在工业领域,这与地区的行政痕迹难以分开。从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受到地区曾是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因素所影响,导致了辽宁地区在政治上,对于上市公司的倾斜较多,使得诸多企业属于行政导向型企业,行政支持力度较大,企业独立性较差。根据中投顾问网大数据评估显示,辽宁省整体政治投资环境相对稳定,但是政商关系相对评分较低,行政环境不利于现代化上市企业发展[10]。

为了进一步优化政商关系,优化地区营商环境,辽宁省近年来积极开展政商关系“亲清举措”,主要包括建立了大数据、5G数据库,对政商关系进行在线监管,并且通过大力反腐等措施,理清政商关系中曾经存在的官僚主义、腐败、权钱交易、边界不明等问题,在市场建设中,也出台了一系列行政举措,用以解决相关问题。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地区政治环境趋于合理。

 2.经济

根据辽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辽宁蓝皮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2)》[11],对辽宁2021年以及之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曲折发展趋势,目前正处在下滑后上升阶段。如图2所示。

图2辽宁GDP增幅及未来预期

66e5f2a6337465a4879b1ef3e5bf1f8d  数据来源:辽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辽宁蓝皮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2)》p12.

如图2,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冲击—修复”的特征中,GDP增速表现上,2010年增幅巨大,与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力扶持有关,随后逐年下滑,到2016年呈现出负增长,后缓慢增长至2020年又呈现出急速下滑的状况。根据整体市场状况来看,2020年新冠疫情是造成此下滑状况的主要原因,目前未来预期可以得到恢复。总体看来,辽宁省地区经济走势前高后低,经济环比修复动能弱,经济发展的困难持续存在,对于企业而言,市场经济活力较低。

 3.社会

辽宁省的社会发展状况总体特征可以以老龄化、人才流失两个关键词进行形容。受到多年来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辽宁省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人口向主要大中城市、外省城市流动的趋势,同时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人才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辽宁省人口流出65万人,人口流失率1.5%;同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6%,老龄化问题位于全国首位[http://ln.sina.com.cn/news/2021-05-31/detail-ikmxzfmm5642294.shtml]。

在社会就业问题上,辽宁省受到人口流失与老龄化问题的限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历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显示,辽宁就业人口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高级技工持续缺失,普通求职者职位短缺的问题,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但是失业率较高[辽宁省统计局:http://tjj.ln.gov.cn/tjsj/sjcx/]。总体看来,辽宁省就业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短期内难以缓解,高级技工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4.技术

根据中投大数据中国城市发展排名显示,辽宁省技术环境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产业科学研发强度得分54.2分,全国排名85名,超过了全国75%的城市[12]。辽宁省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工业相关技术、医疗技术两大方面,工业技术主要表现在重工业方面。根据辽宁省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统计来看,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较差,市场表现较为保守。不过,根据整体省内科技创新能力状况来看,科技成果转化指标较好,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近八百亿元,同比增长20%及以上[辽宁省统计局:http://tjj.ln.gov.cn/tjsj/sjcx/]。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省内中小企业方面,对于地区的技术优化支撑能力较强,同时省内高校、科研院科技成果创新幅度、力度逐年提升。

(三)分析结果评价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辽宁上市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不足预期,省内的上市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股权结构失衡、营运能力有限等问题。对比全国水平可以看出,辽宁省规模以上的上市企业对于地区GDP有着主导作用,但是企业的市场活跃度较低,行政导向问题较明显,涉及的行业较为狭窄。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也是存在的问题,人才结构上存在失衡状况,经营思维较为固化,使得企业业绩规模受到地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限制因素较多。

2.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辽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足,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市场原因与历史性原因。一方面来说,大多数上市公司为国企、事业单位,股东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导致了“一家独大”问题十分突出。在这一突出问题之下,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受到限制,资产灵活度低,市场灵活度也受到限制。由于上市公司大多数由传统国企改制而来,在经营上缺乏现代化的思路,只能够因循守旧,适用旧的领导机制与市场决策模式,使得企业效率低、市场活跃度不佳。另一方面来说,辽宁整体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地区经济、人口、制度优势不明显,过度依赖于传统产能而无法推进产能转型与产业升级,也使得地区上市公司高度依赖行政支持,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

 五、提升辽宁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对策建议

  (一)对XX的建议

  1.完善信贷政策

上市公司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完善信贷政策可以为需求企业提供更为合理的资金支持体系,促进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13]。辽宁省为本土上市公司提供了信贷补贴体系,2021年的全年额度达到了单个企业1500万元,但是这些资金还需要被落到实处,避免浪费或者无用功支持[沈阳着手提升上市公司质量[N].沈阳日报,2021-5-31(002).]。因此,需要完善信贷政策,通过引入大数据等技术,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监管与分析,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上市企业起到带头作用。将信贷支持落实到上市公司的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等方面,可以促进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的行业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自然也能够因此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并且方式资金使用不当导致的企业行政支持依赖心理。

 2.健全市场法制

为了加强和完善辽宁上市企业的发展空间,地区XX应当健全市场法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制度等,稳定市场环境[14]。首先应该在立法方面进行完善,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信息给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立法依据,从法律上规定和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帮助企业明确法律、社会责任,帮助企业认识到自身应该做到的社会责任和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优化法律环境,清廉政商关系。除去专业方面的例如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明确等等几方面的内容之外,国家还应该更多的关注企业相关人员的管理和经营道德培训和建设,规定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人才管理和内部员工道德建设和道德培训方面做到双重管控,多重管理,并建立硬性的要求和培训制度,完善立法,以完整的市场、法律制度支持上市企业规范经营、稳定发展。

 3.提升产业保障

辽宁省的上市公司以工业为主,虽然产业发展结构不够合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工业也是地区优势产业。基于产业要素禀赋理论,获取优势便可以提升业绩表现,获得更好的盈利空间。因此,地方XX应该积极调配资源的倾斜力度,稳定支持地区核心产业的产能转型,同时扶持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XX可以牵头建立产业保障体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行政支持和政策扶持背书[15]。另外,地方XX选择赋能新生代信息技术优势产业与企业的培植,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与技术、实体经济、金融全产业发展,建立更为广泛的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空间,鼓励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也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生力量的保障。

  4.加强市场监管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辽宁省各级XX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市场效率。辽宁省可以推进地区XX实现治理“数字化”发展,搭建数字化行政环境作为支持,重点建设“智慧城市”,实现政策提出、公布、推进多元化发展,实现行政监管与服务一体化覆盖水平。通过实现建立各层次XX政务活动的公开与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便利化市场监管措施,提升XX的监管能力,从而更好的优化营商环境,以更为现代化的治理手段实现市场监管的稳定、有效,从而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也能提升企业的业绩表现。

(二)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1.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需要通过规模经济来实现,市场资产总额越多,业绩表现就越好。对于辽宁省上市公司而言,大多数企业是立足本土资源进行发展的,但是在全国与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较低,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因此,通过规模效益的适当扩张,可以更好的获得业绩的提升。上市公司自身可以就自身所在行业、企业特质,以吸收存款、增加原始资本、获得融资贷款空间的扩张等形式获得合理的规模效益。以此模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且通过建立良好的财务状况增加信用水平,获取贷款支持,以稳定市场、赢得业绩优势。

 2.优化资本股权结构

辽宁地区上市公司还需要主动调整内部股本结构,从而更好的适应外部市场的灵活发展要求。目前,辽宁省主要上市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结构单一、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问题,这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表现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通过优化股本结构,调整资产负债率,可以更好的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增加盈利能力的实现。另外,调整股权结构,也可以避免大股东“一家独大”的问题,为企业的市场决策提供更多市场依据,而非行政力量。由此,便可以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方面,为企业获得更好的业绩提升空间。

 3.提高公司运营能力

上市公司对比中小企业,相对规模较大,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容易陷入积重难返的困境。因此,对于辽宁省的上市企业而言,需要主动提升公司的运营能力,监管公司市场活动,化解公司风险,实现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于自身的优势产业与技术着力进行推进,同时积极化解经营风险。因此,上市公司可以实现资产证券化进行风险转移,优化信贷结构,拓展收益途径,化解不良借贷风险,降低行政干扰。另外,还可以关注资金用途,认识行业流向、行业回报率,并且尽可能多元化的分配资金,优化技术改革和产业转型步调,以更为先进的市场认知适应市场,最终获得发展优势,提升业绩表现。

4.重视企业发展成长

上市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人才制度作为支持,培养具备高水平和高认识能力的对风险问题认识的人才,发展人才建设,才能够在业务拓展的同时控制每一道风险环节,管理风险,提升业绩稳定增长的能力。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首先建立人才扶持制度,优化内部人才结构,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加入。同时,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企业需要健全完整的内部约束激励和奖罚制度,协同一致,帮助员工创新驱动,打造先进的、成长性企业文化,吸引高质量的客户,打造合理的产品,升级服务,并最终得到业绩水平的提升。

  六、结论

上市公司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辽宁地区的上市公司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在业绩表现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上市公司的稳固发展,对于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的大规模、强社会影响力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是调配社会资源、推进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辽宁地区的上市公司发展,是地区经济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所在,需要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支持,发挥上市公司的经济带头作用。

本文的研究首先从理论方面,借助企业业绩经营相关理论,分析上市企业内部因素,包括公司规模、资本结构、股本结构、公司成长性及营运能力等指数,分析特定环境下上市企业业绩表现的内部影响因素,同时以经济景气指数以及PEST分析来研究分析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最终提出对策建议。通过选取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研究经营状况相对较为稳定、具备规模效应、同时对自身经营状况有所披露的上市企业进行研究,本文分别从XX和公司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多条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及问题对策,既能够帮助辽宁省获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也能够为我国其他省份的XX与企业适应当前经济环境、优化政策方案给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A.C.Caputo,F.Cucchiella,L.Fratocchi,P.M.Pelagagge,F.Scacchia.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supply chain performances[J].I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ms,2017,104(7):123-127.

[2]Iveta Medvecká,Vladimíra Biňasová,Libor Kubinec.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J].Procedia Engineering,2017,192(1):202-206.

[3]陈文强,谢乔昕,王会娟,王晓婷.行权业绩考核与企业研发投资:“治理”还是“压力”?——来自中国上市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21,43(11):137-155.

[4]赵辰瑞,方艳芳,刘美延,过心奥.科创板和纳斯达克上市高新技术公司经营效率和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论,2021(22):90-94.

[5]毛捷,管星华.地方XX纾困、融资成本与企业业绩分化[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7(05):54-67.

[6]李晓雪,黄淑颖.国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的研究[J].企业文明,2021(11):80-81.

[7]孙世敏,陈怡秀,刘奕彤.合谋掏空对高管隐性薪酬及其经济效应影响研究—考虑业绩风险与高管依附性特征[J].管理工程学报,2022(1):1-14.

[8]向青平.我国传媒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20(08):85-98+129-130.

[9]宋飞,潘禹辰.公司业绩预告与年度报告的市场反应差异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20(01):36-46.

[10]光瑾.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7):48-50.

[11]张涤新,屈永哲.机构投资者持股持续性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02):273-286.

[12]李秉祥,惠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方案要素中介效用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8(02):30-41.

[13]贾西猛,陈兰芳,陈沉.风险资本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影响的研究评述[J].管理现代化,2016,36(05):107-109.

[14]朱和平,吴梦雪.混合所有制、薪酬业绩敏感性与资产保值增值——基于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21(22):143-149.

[15]陈世来,李青原.IPO、商业信用供给与企业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22(1):1-22.

[16]辽宁辖区上市公司业绩保持增长态势[N].沈阳日报,2021-12-03(004).

[17]沈阳着手提升上市公司质量[N].沈阳日报,2021-5-31(002).

辽宁上市公司经营环境与业绩分析

辽宁上市公司经营环境与业绩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873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15日
Next 2023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