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评价的激励策略研究

 摘要

小学生作业评价是学生自身发展中息息相关的一环,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水平、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方法之一。与此同时,它还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不管是对小学生还是教师,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本篇文章就小学生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作为切入点,探寻如何利用作业评价来达到激励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在研究中过程中,利用文献研究法搜索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师生意见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整理发现,现阶段小学生作业评价中出现了评价理念较落后、评价主体较单一、评价方式不灵活和评价语言缺激励四大主要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初步判定是由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学校管理制度有缺失、教师专业能力有欠缺和教师工作负担较繁重造成。为了解决问题,可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个性化、评价语言多样化和作业评价即时化的方式解决小学生作业评价中常出现的问题,发挥作业评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评价;激励;学业评价

第一章绪论

作业评价是教学评价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用到,更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小学生作业评价现在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小学生通过作业评价了解自身优缺点,提高学习积极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从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等方面对小学生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解决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1.1研究意义

作业评价改革是教学发展的趋势。作业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进行下一步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好坏判断的依据。

 1.1.1理论意义

作业是每位小学生完成学习的环节之一,是对小学生学习情况的自我检查。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来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很多学者对教师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就作业评价这一方面来说,有关的研究文献占比较少,多数是位居一线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进行总结。

本文从作业评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在作业评价常出现的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结合实际和理论依据提出了解决办法,有利于厘清当今作业评价需要改革的地方,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为之后研究这一话题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以及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更好地发挥作业评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

 1.1.2现实意义

作业评价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教授新课内容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调整打磨自己的教学方法,补充教学的不足。

教学管理上,教师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奖惩与指导。

学生学习方面,学生可以依据作业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了解情况,掌握不足,从而及时弥补。

师生关系上,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老师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提高师生的学习动力和工作动力。

 1.2相关概念界定

作业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篇文章在进展之时也参考借助了很多前人文献,为了更好地加以辨别和区分,特此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便于阅读。经过整理,与本文相关的概念有小学生、作业评价和激励。

 1.2.1小学生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小学生是指正在小学上学的孩子。在旧时,国子监童科和民间蒙馆、私塾读书的学生被称为小学生。演变至今,它又常被拿来形容在某方面从头学起的人,表示自谦。在本文章中,小学生特指6~12岁在小学读书的学生。

 1.2.2作业评价

“作业”一词用途广泛,各种词典对于作业的含义各有各的认知。在《辞海》查询“作业”一词,发现是指“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夏征农.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61.]]因此,为了使本研究方向明确,在本文中“作业”一词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学校教师依据教学进度布置给学生的在上课时间之外完成的书面练习及口头练习。

“评价”是指对人或者事进行判断与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评价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广泛。第12版新华词典上查询“评价”一次可以看到指“对事物估定价值”[[[]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编],2004.380]]。经过筛选,本研究采用第二种释义。由此看来,评价与价值息息相关,它是主体对于事物价值高低的判断,这种和人的主观性密切相关的活动,会根据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在本文中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是教师用来评判学生在教学上的状况的方式,主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作业评价是指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在学生的参与下对相应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来进行学习改革与强化的过程。

1.2.3激励

“激励”是指激发并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换句话说是指激发和鼓励。在英文中,激励为“motivate”,含义是指激发行为动机,鼓励主体产生行为进而发展成动力的含义。在心理学上,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各种动机的心理过程。更具体一点来说,心理学认为激励来自两方面,分别是人的内在动力和外界的激励条件。激励策略的恰当运用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主动朝着积极方向前进。

在本文中,“激励”一词是指教师通过恰当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小学生作业评价现状及问题

本次问卷以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在设置问卷时从四个角度出发,确保能较为全面的获知作业评价有关信息。编制访谈提纲时也从四个角度出发,了解教师心里的真实看法。调查内容分别是:小学生作业评价的现状如何、小学生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小学生作业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作业评价来激励学生。

 2.1小学生作业评价现状

为了了解小学生作业评价的现状,特意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调查结果分析后分为以下几点。

 2.1.1作业评价的目的

在了解小学作业评价现状时,首先对教师对作业评价的认知做了调查,从作业评价的含义、作业评价的作用和作业评价的方式三个方面做了简要问题设置,期望借此了解如今小学教师对作业评价的认识。如表10所示。

表10对作业评价的理解

a1c15a855494ed30302cd70733759b30

表10中可以明显看出,对作业评价认识全面的人仅占47.06%,认为作业评价只是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的人占比17.65%。多数教师认为作业评价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教学效果,认为评价主要对教师或学生某一方面有作用。对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作业评价的作用认识不全,在日常中对于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较少。如表11所示。

表11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用

143bb881b75ce42bddfbf137f38db5fa

从表11中可以看到,认为作业评价是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人数占比30.39%,认为作业评价是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人数占比58.83%,认为作业评价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的占比7.84%。其中占比最多的是认为作业评价是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说明大多教师看重作业评价的指导检测作用,忽视作业评价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对教师的作用。如表12所示。

表12作业评价对教师作用

70642b27c444317cffa1942a7ec029c4

通过表格可以明显看出,在作业评价对教师的作用认识上,认为作业评价是“为教师辅导和准备下一节教学内容安排提供借鉴和帮助”的占比31.37%,认为“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改进教学方法”的占比49.02%,认为“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的占比17.65%,选择“其他”的占比1.96%,作业评价对于教师的作用不仅于此,近一半的人认为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教师因材施教,调整改进教学方法。

在询问教师对作业评价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时,有位丙校的教师H曾这样说道:

“作业评价说白了就是我们对学生的看法,我教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往往会特别看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看法,有的时候你一句鼓励他们可以高兴很久。上次我班上一个学生作业不端正,我改作业时就写了相关评语,然后下一次他作业进步了,我就鼓励。之后他做我这一科作业都很端正,课堂互动也乐意参加了。”

询问多位教师后发现,大多教师把作业评价看做是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的一种手段,认为作业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评价目的中的激励作用不明确,侧面反映出教师对于作业评价是否具有激励性的观念模糊。

 2.1.2作业评价的内容

作业评价,从表面意义来看,是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作业评价的内容不止于此,为了了解教师在评价作业时的内容,特将其制成表格。如表13所示。

表13作业评价内容

81344f8419fd10160065b9705860085c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18.63%的教师选择了“仅对学生上交的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进行检查批改”,有28.43%的教师选择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与52.94%的人选择了“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使学生进步的建议”。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作业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近一半的人对作业评价的内容认识片面,认为作业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上交的书面或口头作业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在询问教师的过程中,有位教龄较短的甲校语文教师A曾告诉笔者:

“我刚教书不久,一般改作业就是对着参考答案或者我做的答案改,然后记一下他们错的多的题目,之后讲题目时会重点强调一下。平时作业评价这方面比较少,一般都是对学生上交的作业改。”

再次询问教龄较短的丙校数学教师I时,也得到了类似的说法,从这一点来看,刚入职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较短,认为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上交的作业。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询问了具有26年教学经验的乙校年级主任D,他给出了更加全面的看法:

“作业评价,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我们教书过程的一个评价。我通常在评价完学生作业后,会在教学反思上写下这一次作业中的易错点,分析是我平常哪里没讲到或者没强调。另外,小学生自律性不强,这也需要我们在作业评价中指出他的错误和优点。”

老教师的话总结来说就是作业评价的内容不止是作业,更是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也涵盖学生的表现。但从整体来看,大多教师认为作业评价内容是作业,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会认识到作业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作业和学生平时表现。由此可见,教师对于评价的内容认知是对作业的批改,并不涉及到针对作业进行激励性评价,评价内容的覆盖度窄。

 2.1.3作业评价的方法

作业评价的方式即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会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醒或指出学生的错误,挖掘学生的优点。如表14所示。

表14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

b59c3e493da3cd87ab05af6d3d06e93d

在作业评价的方式这一题中,13.73%的人选择了“打钩打叉”,52.94%的人选择了“通过画圈或者波浪线等方式来指出学生错误”,16.67%的人选择了“写评语”。

在问到如何批改学生作业时,两位教师的回答很具有代表性,甲校教师B:

“打钩打叉。”

乙校教务主任G教师:

“用小花印章什么的。”

作业批改方式的多样性较少,大多教师采取的仍是以往常规的批改方式,千篇一律,创新性较小。采取的标准依然是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这也导致了评价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指出学生错误,提醒学生改正。只有部分人会选择用写评语的方式来评价学生作业,因此,作业批改方式少,单一不具备创新性,而且不会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新颖的批改方式,达不到让学生看到教师批改能受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2.1.4评价激励的策略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常常采用的主要激励策略如表15所示。

表15作业评价激励的主要策略(多选)

9e9b3e1760e2aee45a88eb753b7575b4

激励策略中,74.51%的人选择了“评语”,63.75%的人选择了“ABCD等级划分”,47.06%的人选择了“物质奖励”,63.73%的人选择了“口头表扬”。这四种策略在填写人数中占了很大比例,可以看出,在平常教学中,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动力,教师一般都会采用这四种策略来作为学生学习的奖励或赞扬。但是仅有10.78%的人采取了这四种之外的策略。由此可见,大多教师主要采用的激励策略是评语和口头表扬,激励策略并不丰富。

 2.2小学生作业评价问题

在对作业评价的现状进行汇总,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目前现状所揭示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2.2.1评价理念较落后

教师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和坚持的理念,教育理念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都会有所不同。如表16所示。

表16学生作业评价的重点

079d67cca79b9a70e41385be45992e3c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作业评价时,17.65%的人选择了“作业的对错与完成程度”,71.57%选择了“学生知识系统的把握与科学方法的形成”,10.78%的人选择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而在访谈询问教师批改作业看重哪方面和依据是什么时,也有了相应答案。

乙校数学教师F说:

“先看他是不是认真做了作业,然后再看作业的错误情况。小学生现在主要是习惯的培养,他要是作业不认真,哪怕作业全对,我都不会给他A,他如果字迹清楚,认真做了,那么好说。”

但更多教师在评价作业时更多是关注作业对错,比如在询问甲校某体育教师C时,他认为:

“作业评价,应该主要看作业对错,然后他有没有做完。”

乙校某语文教师E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他在回答这问题时提到:

“语文答案很活,特别是阅读题,在改这一类题目,通常是踩点给分,他写出了那个点就有分。”

结合调查和访谈来看,教师批改作业时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作业地结果上,他们认为作业评价是为了检测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评价的激励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但是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反对以筛选和选拔为目的的教育评价观,他提出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认为教学评价应该促进教学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淘汰掉学生。因此,当代教师对于作业评价的认识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没有通过作业评价来激励学生学习的想法,以此来看,现代部分教师的评价观念欠缺激励性,是落后于现代作业评价观的。

 2.2.2评价主体较单一

作业评价是由评价者发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评价主体的选择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表17所示。

表17作业评价主体

a452e8878b7818db05bf31bc968abcbc

在调查中发现,有38.24%的人在“通常是让谁评价作业”时选择了“主要是自己,偶尔结合学生评价”,38.24%的人选择了“主要是自己,偶尔结合学生评价”,31.37%的人选择了“自己、家长、学生意见三合一”。总体来看,大多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更倾向于自己作为主体,偶尔结合学生评价,说明作业评价主体单一。

访谈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其中以丙校教师J回答最具有代表性:

“自己改啊,忙的时候让学生来帮忙一下照着答案改。家长和学生虽然照着答案能改吧,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

无独有偶,李怡萱[[[]李怡萱,俞爱宗.小学教师家庭作业评价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7):57-59.]]在对作业评价主体现状进行调查时,有96.4%的教师选择家庭作业亲自批改。这一点证明了教师是家庭作业的主要评价者。而在一些学校,教师如果工作繁忙,还会把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自己所带的实习生。苏夏[[[]苏夏.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79-280.]]也发现,在传统美术作业评价中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小学生的美术作业绝大多数是交由美术教师包办,学生也只能被动地等待。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作业是由教师批改,少数教师选择了让学生也加入作业评价当中,而家长更是离开了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缺乏发表看法的机会。

从教学评价理论来看,质性评价在平常教师批改作业时常有体现,和量化评价冷冰冰的分数不同,质性评价强调沟通反思,直接体现便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但是质性评价的缺点之一就是主观性较强。同样,作业全由教师批改,也会造成主观性较强,教师无法全面看待学生,难以给出客观的评价。反之学生也无法全面客观地对待自己。

事实上,作业全都由教师批改,固然节省了教师在批改作业上花心思的时间,却也消耗了教师备课和钻研教学方法的时间,学生只用被动地等待,不用动脑思考自己作业中的不足,这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无法以平常心对待,更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作业中呈现的优缺点,关注点会放在自己未能得高分的原因上,如此一来,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达不到。教师作为评价的单一主体,缺乏多角度评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等待着老师给自己的评价,他们不能自己评价自己,无法自省,在作业评价在这一过程里,学生的参与感被大大减弱。

同时,如果教师缺乏激励观念,在作业评价时没有谨慎使用评价语言,如果一味地否定学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的评价不重视或者产生和老师对着干的想法,不利于教师后续的教导。若老师不能因人而异给予鼓励,而是千篇一律的话语,也会使学生失去对评价的重视,对作业丧失关注,不会正确对待作业,难以关注到教师给的评价,久而久之,学习的动力丧失,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家长在作业评价环节缺位又使家长不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水平,无法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也不能在孩子需要时及时给予鼓励,或是协助教师,巩固教师的教学效果,导致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不能持久发挥。

 2.2.3评价方式不灵活

评价方式可以说是学生在作业上能直观看到的,评价方式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学生愿意交作业,乐于学习,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如表18所示。

表18作业评价手段

ae8cebc7934fc9b6dd574c786ec89c41

调查显示,13.73%的人选择了“打钩打叉”。52.94%的人选择了“通过画圈或者波浪线等方式来指出学生错误”,28.43%的人选择“对作业进行评语书写,指出错误所在”,28.42%的人选择了“通过作业进行因材施教,及时个别辅导”。由此可见,在评价作业的方式上,大多数教师依旧采取的是以往较为普遍的评价方式。

对教师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而自己也在评价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不足。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无法从批改上得知自己的真实水平如何,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与优点,久而久之对学习也就没有了多大的热情。并且,学生无法从批改中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与教导,师生之间的感情缺乏沟通的桥梁。

阿布来提·依布拉音[[[]阿布来提·依布拉音.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J].赤子(中旬),2014,(12):162.]]认为目前评价方式多为填“优、良、中、差”等级或分数,或者是看到正确的就是“√”,看到错误的就是“×”,对于一些后进生,教师更是毫不留情的打下大号的叉。这种评价方法不符合布鲁姆评价理论,不会促使学生思考,无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反思意识。于是教师辛辛苦苦对作业批改,既耗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心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评价也无法发挥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得到提高,甚至还会反映出教师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各种评价方式的灵活运用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程度,是为了调整教学方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因此并不该只局限等级或分数的评价方式,或者√、×等单纯批改答案的方式。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并不止于考试测验或者把学生分为优良中差各个等级,而应重在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背景和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因此,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点明学生目前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教师则通过评价结果理解学生目前的需要所在。灵活选择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当前情况选用,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同时从批改中获得学习动力。僵化的评价方式千篇一律,不具有创新性,容易让学生审美疲劳。学生司空见惯,也不会使学生有动力去思考教师评价的背后意义,学生没有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会从作业中总结思考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作业批改方式僵化的时候,学生更多是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缺乏作为学习主体的自觉,学习动力降低,作业批改的激励作用减小。

 2.2.4评价语言缺激励

评价语言是直接表述教师对学生态度看法的工具,好的评价语言可以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虚心接受自己的缺点。如表19所示。

表19作业评价语言书写情况

93cf0c607103199bb9c072581e2eb0d5

调查显示,仅有28.43%的教师会选择对学生作业“进行评语书写,指出错误所在”,28.43%的教师会“通过作业进行因材施教,及时个别辅导”。以上说明了目前教师评语的单一,较少采用针对性语言。大部分学生得到的评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雷同现象,这说明教师习惯采用统一的评价语言。

在对教师询问为什么有些学生无视或轻视作业评价时,不同教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以乙校年级主任D为代表的看法,认为学生不重视作业评价是因为学生不喜欢该科老师。其次是以丙校教务主任J为代表的老师看法,丙校教务主任J提到:

“有的时候我去老师办公室转转,也翻了翻老师改的作业,有的写评语有的不写,但凡是写的,全都是‘你真棒!’‘加油!’‘好!’这种,泛泛而谈千篇一律,你说学生乍看还很高兴,诶老师表扬我了,一看别人的,哦,都一样啊,你看,这兴奋感重视感是不是一下子就降低了?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学生无视或者轻视,是老师写的评语都一样,都没有差别。”

丙校教务主任J的话充分说明了现在老师由于种种原因在评语上选择一样的话语,导致学生不再重视作业评价。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为教师节省很大一部分时间,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生无法根据教师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作业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另外,访谈和表格中展示出的结果均揭示出教师很少根据学生个性给予针对性激励性语言。

形成性评价指出,评价应该能帮助教师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它与普通的评价方法相比,更重要的是反馈和矫正。但是反馈不是一味地鼓励,矫正也不是清一色的批评。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看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评价语言影响着学生心理,不恰当的语言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或者心理伤害。因此,评价语言要符合学生现状,注重激励性。根据学生个性斟酌选用不同类型的评价语言,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与重视,接受到教师对他的鼓励。张冬秀[[[]张冬秀,周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9):125-126.]]则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评价语言类型,如激励式评价、商榷式评价和欣赏式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择不同评价语言。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性,使学生能够愉快接受来自老师的批评或鼓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做出改变,促进成长。

 第三章小学生作业评价问题的原因

造成小学生作业评价出现问题的有很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

 3.1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在问卷调查中,为了了解造成小学生作业评价的原因,设置了以下问题,将所得数据制成表格。如表19所示。

表19作业评价的主要原因

611607bb46bef9b72d14977a03c5c45a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认为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的人群占比为26.47%,人数排名第二。这说明部分人群认为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会导致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师不能对学生做出具有激励性质的作业评价,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我们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所不同。

布鲁姆教育评价理论和以往注重筛选和淘汰的教育理论相比,更具有改革性,他强调教育评价应该改进教学,而不是淘汰学生使学生适应教育。布鲁姆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学应该适应学生能力,目标不是得到好成绩,而是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目的是改进教学。他们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还没有建立,批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了解全班学生易错点。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仍然是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而不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个性批改,并且不会及时给与更多的意见。他们对评价目的的认识尚未转变,依旧采取的是以往陈旧的评价方法,对评价主体学生的认识过于单一,评价的激励作用受其观念的制约,无法通过冷冰冰的分数或等级传达出来。

除此之外,教师也忽视了最后对所得到的评价结果的处理,在问卷结果中有近一半的人会选择根据作业结果来调整完善下一步教学任务,但是对于学生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或者呈现出的进步与优点却并没有提到,没有对其作出处理,学生从作业评价那里得到的只是自己作业的正确率,而不是来自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评价的激励性无法发挥相应作用。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观念未能与时俱进,没能意识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评价其实是一种带有激励性质的评价。

 3.2学校管理制度缺失

学校管理制度,通俗来讲是对学校内一切事物进行管理和调度的制度,它使学校紧紧有条的运行,使管理人员对校内进行管理时有所依据。但是在问及学校是否有关于作业评价的制度时所得结果却并不乐观。如表20所示。

表20学校内作业评价相关管理制度

fa6cf14ac57b4b19ebce1390ee19d08c

在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多学校在作业评价这一块的管理制度稍有欠缺,仅有约23%的人选择了有完善的作业评价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学校很少有针对作业评价的规定,导致教师批改作业没有统一的规章和要求,使教师们在评价作业时缺乏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标准,在具体实施时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呈现给学生的评价标准便千奇百怪。学生对标准理解不同,又导致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前进方向。

而我国目前多数学校在评价学生时依然是按照分数,分数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但能力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升,便导致一些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而丧失对学习信心和兴趣,并且对于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感到困惑,评价标准的细则无法成为学生努力的目标,起到的激励动力作用微乎其微。另外许多学校目前还比较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对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较为轻视,这导致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而重视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表现不太关注,没能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而终结性评价又是依据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水平,短时间得不到很大提升,学生得到的终结性评价结果不理想,对于学习的热情受到打压。

 3.3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每个教师在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老教师时,都会经历一段新手期。在谈到自身专业能力水平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答案。如表21所示。

表21教师教学专业水平认知

1c1ddd8154a1adfe0f1491b14b32f8ee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教学专业能力强的人仅占13.73%,认为自己较强的人占65.69%,认为自己弱和较弱的人分别占比14.71%和5.88%。整体来看成一个橄榄型,但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仍有提升的余地。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对于班级和课程的把握不足,无法快速的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在平时教学中,面对突发意外还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经验不足,教师也就不能精准的抓住学生要害,不能对症下药,找到学生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作业评价还不能运用的炉火纯青,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尚不能灵活运用。

布鲁姆认为教学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改进的不仅是教学方法,还是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评价理论指出教学评价是教学实践的一种工具,因此,教师专业能力不强,便无法发挥作业评价作用,不能利用作业评价结果发现教学问题和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意味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欠缺经验,无法在短时间内摸清班级情况,对学生学习中常出现的错误点不了解,对有关激励性质的作业评价掌握不足,不能精准抓住要害,从而对症下药,点明学生的症状所在,从而巧妙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3.4教师工作负担较大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外,教师平时的工作量大也是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作业评价的原因之一。如表22所示。

表22作业评价问题的主要原因

42f3348220756a4e47f95bebd47cd366

表22中显示,认为教师工作量大、任务多、工作效率低的人数占比41.18%,这充分说明了现如今教师工作量的增多。教师在处理教学任务时还要处理其他工作事情,比如学校事情或是其他活动的编制,花在教学的时间减少,而教学任务不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减少花在作业评价的时间,把时间用在备课和教学上。

但是作业评价对学生来说可以让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和优缺点,也能让老师从作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好根据其制定、进行或修改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李文宝[[[]李文宝.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98-99.]]也在文章中指出,作业评价对于教学来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他也看到目前作业批改的现状,费时费力,占用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教师光是批改作业就需要不少时间,加上教师还需要腾出时间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处理学校方面发放的任务,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减少,更无法做到针对班上每个人评价,思考对每个学生最佳的鼓励方式。这也导致教师花在自我提升方面的精力减少,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能力得不到有效磨炼。教师自身也不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对作业评价的关注减少,不能因人而异选择评价方式,从而得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第四章作业评价激励小学生的策略

针对以上原因,设计了问卷与访谈中的策略板块,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在布鲁纳教学评价理论的支撑下,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四种策略。

 4.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调查中可以清楚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独自一人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如表23所示。

表23作业评价主体统计

df5a2d0c8ca5c97dffadc9f1400bf562

教师评价固然可以使评价更客观,并且教师作为与学生经常接触的专业人员,更懂得如何去评价,但相应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自身情感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难免不够客观。因此在评价时可以结合学生、家长的意见。

针对这一点,乙校经验丰富的年级主任D指出:

“学生不重视评价,可能是评价语都一样,也有可能是他不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为什么不重视评价,是一直被负面评价弄得已经不在乎了?还是师生关系不好?还是别的原因。弄清楚后我们把他的同学、他的家人请过来一起讨论评价。小学生还没有达到可以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地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

丙校的数学教师I则提到:

“改作业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学生的错误,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平时的表现啊,家长的看法啊等等,也可以不是你来评价,把学生、家长加进来,这样的话,学生对这些评价会更重视。”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首先,对学生而言,采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的优点。其次,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可以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教师评价[[[]苏夏.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79-280.]]。不只局限于作业的对错上,可以发散思维,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次,让家长参与作业评价[[[]阿布来提·依布拉音.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J].赤子(中旬),2014,(12):162.]]。教师多角度评价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而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评价。

依据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质性评价通常表现为评语,而评语多由教师执笔,单一的评价主体往往会使质性评价片面,无法客观全面的揭示学生的优缺点,同时又因为视角的局限性,教师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面,对于学生的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另外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中有提到,质性评价对比量化评价来说,客观性不足,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从自身来说,可以从学生各个角度去评价,综合之后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共同来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因此,依据布鲁姆质性评价理论,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在让学生、家长参与进评价过程时,应该对其进行简单地培训教导,使他们知道如何去评价、从什么角度去评价。并且还应做到以生为本,从鼓励的态度出发。不忽略闪光点,也不遗漏问题苗头[[[]于雷.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中国培训,2015,(18):260-261.]]。而使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孩子发散思维,进行自省。家校联合鼓励家长参与进来,可以让家长掌握子女在学校的情况,提高家长对学生作业的关注度,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外,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学生、家长都应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坚持包容、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更快的掌握自己的优缺点。

 4.2评价方式个性化

布鲁姆在三种评价方式里指出,总结性评价也就是对评价对象一段时期内的全部状况进行价值判断。那么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问卷调查中多选题第20题便对其进行了探讨。如表24所示。

表24学生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28d7734dfbbcc7ada15934e78dfe69e7

在表格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小学作业评价中评价内容单一,只局限于作业的对错。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教师批改作业时只对作业的对错做出批改,看到正确的就是“√”,看到错误的就是“×”[[[]阿布来提·依布拉音.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J].赤子(中旬),2014,(12):162.]]。评价标准局限于作业内容的对错,而忽视了学生在作业中透露出的薄弱知识点。并且,对于一些所谓的后进生来说,教师对其的评价标准随意。这也造成了学生一味地追求作业的正确率,而忽视了能力的提高。如果只是用“准确率”这个第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业,那只有少数的“精英”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王娜.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网络作业评价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20.28-29]]。学生对于作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不知道如何努力。毕竟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习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又不能及时给予鼓励与帮助,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的疲惫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甲校语文教师B则告诉笔者:

“我在改语文作业之前,我会跟学生们说我是怎么改作业的,卷面干净字体整洁,可以得一朵小红花,作业完整的做了可以得小红花,先跟他们说好我改作业的标准,然后再用小红花这些作为奖励。学生知道怎么做作业,作业质量也会高一点,学习积极性也得到增强。”

综合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结合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可以看出在选择运用作业评价方法时要注意到评价方式的针对性、激励性、相对性、灵活性、综合性。

首先评价方式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教师所选择的评价方式要是合适学生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特点的。按照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在新学期的开始,教师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做一个初步的诊断,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刚开始时分析学生性格,以便在教学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

其次,作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弱化原来作业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这也意味着在选择运用作业评价方法时还应考虑到激励性。教学评价理论认为教学评价只是一种反馈和矫正的工具,运用得到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接受老师指出的优缺点,能更好的接受并改正。但是这不是要教师一味地鼓励,而是根据学生表现,有理有据的进行鼓励和批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评价标准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不以分数为准[[[]郑晓峰.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多样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3,(10):112-113.]],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做出改变。比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取消×,而是用/代替,等学生改正后再把/变为√。如此一来,学生借评价改正了错误,又与教师有了情感上的沟通。及时的肯定也让学生对完成作业订正作业的抵触心理得到消解,评价的激励、引导、养成、交流的功能也在这一变化中得到体现。

第三,评价方式在运用时要注意相对性。相对性是指在作业评价时杜绝一刀切的做法,评价理论中诊断性评价虽然是对学生现有学习准备程度进行评价,但是也是为了挖掘了解学生的特点、特长与缺点,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闪光点,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需要。而在诊断性评价中,每个人展现出的兴趣点和闪光点都不同,如果实行一刀切的做法,会导致学生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心生厌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作业评价时要因人而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还要使硬性统一变为自由民主。既要保证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尊重和理解,又要评出进步、评出成绩、评出创新和快乐。

第四,注意选择方式的灵活性。教无定法,教学情境是错综复杂的,这意味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原则,发挥教育机智,灵活做出相应的作业评价。最后,综合应用评价方式。作业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那么,在学生作业的各个环节上教师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表扬或批评。在教学上教师要处理好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确定好评价标准,制定相应评定细则。有了相应的评价细则,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也知道努力的方向。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在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地依照标准去批改,在进行授课时也知道教授的重点,换句话说,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提高、改进的方向和指导,给予了师生前进的动力。而我们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来合理挑选,努力使评价的激励功能得到发挥。

因此,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作业,评价标准在制定时,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平均水平,又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对学习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因势利导,促进创新,既要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环境。

  4.3评价语言多样化

丙校教务主任J在提到评价语言的单调这一问题后也讲了该如何写评语,他认为:

“评语,从字面意思来讲是评价的语言。评价一个学生,你得看到他是发展的,不能套用过去的眼光。还有,你评价学生得看他整体,以后当了老师,你得学会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说话,他要是内向,你多鼓励,他要是外向自尊心强,你批评他便委婉点。一句话,因材施教,个性点评。”

布鲁姆的量化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资料做数量化分析,质性评价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以评语的形式出现。相比于冷冰冰的分数或者等级,质性评价的评语显然更有温度,更能和孩子的内心产生共鸣。教师在作业评价中可以更多地使用评价语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运用一成不变的评价语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别出心裁的评价语言,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对评价语言进行修饰。这些评价语言是鼓励性质的,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布鲁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比,更注重沟通,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评分,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写上评语,以补充评分的不足[[[]孙佳.高中历史作业设计与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8.40-41.]]。

评语可以用来说明一些难以用分数表现的问题,比如学生这段时间作业质量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作业存在的优缺点、注意事项等等,评分无法表示,但是评语却可以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评语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评语固然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但如果不注意评价语言的选择,也会让学生心生抵触,对学习及教师本人产生消极心理。个体发展是不均衡的,教师应在作业评价方面对症下药,因为教师给出的批语往往都是一语中的[[[]邓娟.高中地理作业评价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40-41.]]。在对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来说,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这次作业完成的很及时,加油!”“对比上次,你的正确率又上升了!”对于粗心马虎的学生则这样表述:“细节决定成败,请做细心的孩子!”总之,根据学生表现出的特点与能力进行评价,孔子也指出因材施教这一点,在选取评价语言时更要注意。没有半句伤害或者指责,但是却把学生的缺点委婉的指出,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外界的鼓励,保持学习积极性,有充足的动力前去学习。可以说,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和能力的提升,与教师准确、全面、人性化的评语评价密切相关[[[]朱博雅.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9.63-64.]]。如果老师的评语不被学生理解或接受,那就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作用,那么评语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评价语言除了写在纸上的,还有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口头语言更常用于日常生活中师生交流和课堂师生互动上,和书面语言相比,口头评价语言更加生活化,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如丙校教务主任J所言,全面看待学生整体,在与学生交流时注重学生性格特点,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会损害学生自尊心,而又能根据学生表现或课堂回答中的优缺点做出反馈,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愉快的接受来自老师的指点。除了口头语言,老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根据情况结合口头语言调整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比如最常见的当学生作业情况不理想时,教师私下里与学生交流便可出言宽慰学生配合抚摸学生的动作,缓解学生情绪,保护学生自尊心,疏通学生学习压力。

身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该有效设计评价语言,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作业进行评价时,要坚持表扬在前,批评在后,鼓励与批评相结合,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相配合。而评价的语言重点应该落在学生的努力上,而不是能力上。因为能力需要长久的坚持才能习得,这一过程是枯燥的,但教师可以利用评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关注,也是对学生表现得正向反馈和激励。

 4.4作业评价即时化

教师和学生作为作业评价环节两个主体,对学生作业做出评价通常是什么时候,频率如何,针对此设置了以下问题。如表25所示。

表25评价作业的时间

e265472973a566e218c700343ad81da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80.39%的教师选择了在课后或者学生上交作业后进行批改,17.65%选择了课堂实时批改,1.96%的教师选择不改。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在批改时都会选择学生上交作业后和课后批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教师时间,帮助教师在一个时间段内改完大部分或全部作业。但是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教师总会遇到很多疑惑,比如某个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强调过并且也说明了解题方法,但是学生在自己动手做题时却会出现简略回答,结果正确而过程不清晰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了解是一时出现还是另外原因造成。为了了解情况减少这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需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思维。

另外,乙校语文教师E在被询问有关作业布置频率及平均作业量的问题时,提出:

“作业数量一般会控制在一页练习册的范围内,如果是抄写类作业会多一点,约莫是一页半的抄写量,如果当天教的内容多一点,作业量就会多一点,完成时间大概20分钟以内,都是在课堂上完成。频率差不多是隔天一次。”

可以看出现在小学生作业量相比以前降低了些许,减少了无意义的机械重复抄写内容,更多侧重于通过作业来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并且作业主要是在课堂完成。作业量适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乙校数学教师F在面对同一个问题即作业量、作业频次的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但是又需要练习,不然很快就忘了,所以我都是课上给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然后第二天改了后再统一讲解。基本两三天一次,算是一个总结回顾。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太多了讲不了那么多题目,只能往后拖一拖。然后学生们要么就忘记作业放哪了,要么就忘记了自己当时是怎么写的了。”

形成性评价恰恰是对每个单元或是更小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它能够帮助教师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及时抓住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错误。但是若是学生遗忘或者间隔很长时间则会导致评价效果不太好。由此可见,学生的记忆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讲解作业,给予形成性评价,学生可能会淡忘作业内容,理解和讲解效果欠佳。而且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思维,不知道学生的症结在哪,导致评价的鼓励效果不好。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到作业量的适中,取消无意义的重复抄写,更加侧重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批改作业更要及时,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教师反馈,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重视,从而重视教师给出的作业评价。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做题思路,找出学生错误症结,对症下药,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创新思路也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多思多想,敢于创新。

 总结

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理论依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了解小学生作业评价激励策略目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经过分析后得出相应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学生作业评价存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语言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分析后是由于教师评价意识落后、学校管理制度缺失、教师专业能力不强和教师工作负担繁重四大原因造成的。在参考前人意见数据分析后,本研究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个性化、评价语言多样化和作业评价即时化四条建议。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学生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实施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观念,评价时注意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努力发掘学生闪光点,在评价时注意评价语言的选择,尽量委婉的指出学生的缺点,表扬学生的每点细小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扬个性,让学生能从作业评价中得到学习与努力发展的动力。

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问卷样本小,部分对象照顾不到。另外,受到现实的限制,本研究根据调查所提出的四点建议能否帮助改善小学生作业评价目前出现的问题和能否发挥评价激励作用还有待考量。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提高自身能力,为实施小学生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61.

[2]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编],2004.380.

[4][8]王清.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与评价的优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64-165.

[4]沈晓红.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及评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91-92.

[5][17]卢友玮,李忠霞.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3(S3):95.

[6][21]丁惠祥,张芳英.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11(06):88-89.

[7][18]张黎.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03):36-37.

[9][34]李怡萱,俞爱宗.小学教师家庭作业评价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7):57-59.

[10]张学渊.“三好生”与“作业整齐奖”——中澳小学评价激励策略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17,37(06):163-166.

[11][35][39]苏夏.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79-280.

[12]奚碧莹.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62.

[13][14][38]李文宝.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98-99.

[15]杨代琴.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95.

[16][44]郑晓峰.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多样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3(10):112-113.

[19][36][40][42]阿布来提·依布拉音.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J].赤子(中旬),2014(12):162.

[20]武习平.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243-244.

[22][37]张冬秀,周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9):125-126.

[23]崔宝荣.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与尝试[J].硅谷,2009(09):170-171.

[24]傅小平,邹宁.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艺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03):56-59.

[25]邢妍,胡俊山,杨在荣,张彩玲.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法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6(02):7-9

[26]华鹗芝.小学语文书面作业评价:指向促进学生的学习[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03):16-18+8.

[27]Katherine Harrington,James Elander.Do Essay Assessment Criteria Refer to Transferable Skills,Deep Approaches to Learning,or Complex Learning,Investigation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3,(1):57~61.

[28]Berry O’donovan,Margaret Price,Chris Rust.Know What I Mean?Enhancing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Criteria.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4,(6):325~328.

[29][苏]伊·阿·凯洛夫著.陈侠等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0]Williarm J.Bennett.What Works[M].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86:42.

[3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2]Barber,M,Myers,K.,Denning,T.,Graham,J.and Jobnson,M.School Performance and Extra-Curricular Provision(Improving School Scries)[M].London:Dfce,1997.

[33]De Jong,R,Westerh of,K.J.and Creemern,B.P.M.Homework and Math Achieve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J].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tion,2000,6(130).

[41]于雷.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中国培训,2015(18):260-261.

[43]王娜.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网络作业评价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20.28-29.

[45]孙佳.高中历史作业设计与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8.40-41.

[46]邓娟.高中地理作业评价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40-41.

[47]朱博雅.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9.63-64.

小学生作业评价的激励策略研究

小学生作业评价的激励策略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079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23日
Next 2023年11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