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了中药蒲公英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方法:在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等平台查找蒲公英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资料,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蒲公英的活性物质主要包含萜醇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多糖类物质、酚酸类物质、其他的物质;中药蒲公英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涉及到利尿、抗血栓、抗炎、利胆保肝、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结论:蒲公英这种中药主要功效就是改善皮肤病、抑菌抗炎以及抗氧化等,凭借自身生物学特性以及药食两用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功能性食品以及保健品等领域。
关键词:中药;蒲公英;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1蒲公英的活性物质
在蒲公英的活性成分中包含萜醇类物质、总黄酮类物质、酚酸类物质以及多糖类物质等,上述一种成分属于当下中药蒲公英中比较深入与普遍的研究物质,研究效果显著,同时在蒲公英中含量比较多,相对重要[1]。
1.1萜醇类物质
国外又研究又药用的蒲公英根之中分离获得三萜成分,包含香树脂、醇蒲公英甾醇、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以及伪蒲公英甾醇等[2]。相关研究[3]指出,在烘焙蒲公英的根部之后,可以提高蒲公英萜醇以及蒲公英甾醇含量,降低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含量,考虑高温烘焙并不会破坏了蒲公英的醇类物质。
1.2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的化合物是属于天然产物之一,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属于植物自然选择中次级代谢的产物,为不少中草药有效的成分[4]。在自然界中,黄酮类物质比较常见的是黄酮醇与黄酮,同时还有橙酮、双黄酮以及新黄铜等物质。有学者[5]坚定蒲公英中黄酮化合物有二十多种,主要包含木犀草素与槲皮素等物质。
1.3多糖类物质
在生命构成四大基本元素中,多糖类的化合物属于其中一部分,其在海藻、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在干重中占比约为30%-50%[6]。在蒲公英的根部多糖量占比约为干重的1/2,在根部聚糖含量占比约为45%[7]。与栽培品种相比,野生蒲公英含量明显较高,究其原因,野生蒲公英根部要大于栽培品种,根部多糖含量比花、叶片位置多。
1.4酚酸类物质
在酚酸类的化合物之中主要包含酒石酸、绿原酸、丁香酸以及原儿茶酸等。有研究人员在蒲公英的根部分离得出对甲氧基苯乙醛酸、香兰素以及松柏醛三种酚类物质,第一次提出酚酸类物质抗菌的活性[8]。我国相关学者[9]对比了草地系统、森林系统以及农田系统中野生蒲公英绿原酸的含量,研究发生绿原酸的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之间为正相关的关系,最多的是森林系统,最少的是草地系统,究其原因草地系统植物数量比较多,水分与有机质均摊量比较少。
1.5其他的物质
蒲公英不仅包含了复杂成分活性的物质,而且有学者在蒲公英中检测出的微量元素超过六十多种,包含锰、铜、铁、锌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同时包干维生素B2、维生素C、钾离子、钙以及钠等元素[10]。在蒲公英中,硒含量比较高,这种物质既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属于人体治癌与抗癌关键元素,对于人体至关重要[11]。
2中药蒲公英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2.1利尿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蒲公英作为药物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利尿效果,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而且性质属于顽固性类型以及有水肿表现的症状非常有效。利尿作用的增进效果主要与蒲公英含物质成分存在重要关系[12]。
2.2抗血栓
由于糖尿病病症的原因造成血栓或者是缺血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引起血管疾病[13]。通过研究蒲公英药物提取的乙醇来进行在人体血小板聚集的区域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有抑制的作用,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剂量[14]。
2.3抗炎
作为常见的病理炎症,血管系统活体组织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防御因外界因子进行的攻击,具有的反应症状就是出现红肿、热痛或者部分功能损伤[15]。严重情况的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在抵抗炎症的药物分析中效果优良的是化学药物,但是出现的不良反应非常严重甚至会出现死亡反应的现象,而作为中药药物对炎症的抵抗,不仅药效持久,而且药物的本身还是来自于天然成分,相对化学药物而言不良反应要小一些[16]。目前,对于哺乳期间蒲公英药物药效的研究表明,能够有效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乳腺炎以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资料用70%的甲醇蒲公英叶提取液实验,发现其中的氯仿和乙酸乙酯成分消炎效果是最强的,结果表明蒲公英叶的甲醇提取物能减小LPS引发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系中炎症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化酶.2的影响。黄花地丁汤对96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消炎效果与47例只服用西药的治疗效果对比,是黄花地丁疗效更为显著。实验以测试治疗奶牛乳腺炎的疗效,分别使用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以及盘尼西林、硫酸链微素这两组对照,以前者为诊疗组,最后显示治疗组用注射液治疗奶牛的乳腺炎效率高,方法可行。在青霉素与复方蒲公英汤剂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106例随机对照实验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复发率,和副作用发生频率,实验证实了复方蒲公英汤剂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显著,没有较多副作用。
2.4利胆保肝
肝在人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损伤到肝功能就容易造成多种肝脏疾病,肝功能出现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功能始动环节受到多种严重肝脏疾病的损伤形成的。而蒲公英药物含有的成分能够改善总胆红素水平和丙氨酸氨基含量的转移,同时还能够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的恢复,是一种恢复肝功能的良好药物。蒲公英药物不仅能够恢复肝功能,而且药物的成分还能具有抗毒素的疗效,对损伤过肝细胞溶酶体或者是线粒体起到修复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解除使用抗菌素后产生的毒素,具有保肝的效果[18]。另外,使用蒲公英药物给予患者液灌胃,有收缩胆囊的疗效,在相关的临床研究[19]上表明,结石症与慢性胆囊痉挛服用蒲公英药物非常有效。
2.5抑菌
使用蒲公英药物能够有效的对病菌产生抑菌效果,蒲公英药物在面对不同性质的病菌时会产生出不同的抑制效果。根据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根与草能够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在进一步的药效研究下表明,草的药效要高于根的抑菌药效[20]。不仅如此,通过提取蒲公英提炼制成药液同样能够抑制各种病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等不同病种的病菌。蒲公英提炼的复方注射液能够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病菌,目前,临床上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蒲公英复方注射液后起到明显的疗效。作为抗菌药物,主要使用在临床上各种不同病症的疾病,比如:常见的一些咽喉肿痛、痰热郁肺、湿热黄疸、小便热淋、痔疮、胃溃疡、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等[21]。作为抗菌药物的蒲公英对单纯疱疹病毒同样起到抑制效果,通过煎剂的蒲公英或者说经过水进一步的提取的蒲公英能够缓解和抑制疱疹病毒进一步引发的病变。
学者纪晓宇等通过不同极性的溶剂(如蒸馏水,乙酸乙酯,及己烷)提取蒲公英,制作供试品,然后对抑制大肠杆菌出现的效果进行研究。从结果中可知,蒲公英的水煎液可以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其中1.95毫克每毫升是其MIC。对于乙酸乙酯的相3提取的蒲公英也具备抑菌的活性,0.13毫克每毫升是其MIC。利用乙酸乙酯和己烷提取的蒲公英没有显著抑菌的效果。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以后可知,其水溶性的成分(如绿原酸)可以让抑菌的蛋白质表达受到影响,进而实现抑菌的效果。学者胡伟等对蒲公英在幽门螺旋杆菌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从结果可知,不管是敏感组还是耐药组,都有相应的菌株数量受到抑制,其中6.25到800毫克每毫升是MIC值的范围,这个数值说明蒲公英的水煎液可以抑制幽门螺旋的杆菌,并是其起作用的范围。学者李芳等指出,蒲公英和配伍的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菌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乙型的溶血性的链球菌,从结果可以知道,单纯使用蒲公英可以抑制乙型的血溶性的链球菌,250毫克每毫升是其MIC的值,当MIC是31.25毫克每毫升时,可以抑制铜绿的假单胞菌,由此表明在抑制此类菌种时,没有明显的效果。作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联合使用艾叶和蒲公英时,在抑菌方面,效果更差。学者李立顺等对野生的蒲公英及四倍体的蒲公英在抑菌作用方面进行研究。从结果可知,两类蒲公英均可以抑制部分菌落,包括副伤寒的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并在作用上有一样的强度。学者吕俊华等利用实验可知,蒲公英的浸出液可以抑制部分菌种,包括乙型和甲型的链球菌,变形杆菌,及金黄色的葡萄球。学者WANG H B在研究中指出蒲公英的多糖有100毫克每毫升的浓度时,可以抑制金黄色的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并体现出抗菌的活性更高。KATY D等使用浓度为200微克每毫升蒲公英的提取物,可以很好的抑制肺炎的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学者SARATALE R G等选择蒲公英的原料,来对纳米银粒(英文名TOLAg NPs)进行合成。从结果可知,既可以有效抑制假单胞菌及黄单胞菌的植物病原,也可以在人肝癌的细胞(英文名称Hep G2)中起到细胞毒的作用。总而言之,蒲公英作为介导合成Ag NPs能够成为开发抗癌及抗菌药物中一种新的方法,由于环保及廉价的性质,所以具有代表性。
2.6抗氧化
蒲公英药物成分的提取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特别是根通过水提取后能够改善脂质过氧化,对肝受到乙醇反应引起的肝毒性反应有保护的疗效。蒲公英的根上含有20%的乙醇物质液,能够改善肝细胞二次生长,能够治疗由于四氯化碳诱导引起的肝硬化[22]。在蒲公英根和叶的提取液效果对比中显示,叶的提取液效果与还原剂、供氢体以及清除剂联合使用下所表现的疗效要比根强,主要的原因与叶的物质含量有关[23]。蒲公英抗自由基能力在国外已经进行许多年较为深入的研究。Hu等,是第一次在实验中发现来自于70%醇该植物的花的提取液的抗自由基的生物活性在生物或化学的模型中都非常强,同时也是有毒副作用的存在,其中的黄色黄素和藤黄菌素.7.葡糖苷是毒副作用生成的源头。对于三原子氧和NO的抑制作用与植物内酚类化合物的量多少有关。Ung等在实验中发现蒲公英根及叶可以保护兔子的动脉粥样硬化,在实验动物食用后大大减小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概率。Robert Domitrovic等在实验中研究发现了20%乙醇的蒲公英根提取液能使肝贮脂细胞活化,使细胞重新复活肝恢复正常功能,因此能对CCl4导致的肝脏疾病起到一定疗效。
2.7抗肿瘤
通过水煎提取的蒲公英乙醇物能够抑制大肠和肝癌细胞;同时还会抑制体内的肿瘤细胞,单味提取蒲公英形成的药液还能抑制体内体外的增殖,是治疗肿瘤细胞的良好药物[23]。另外,提取蒲公英根部的水形成的液体,能够有效的改善因人白血病细胞株细胞凋亡的现象。而提取蒲公英根部剩余部分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起到有效的改善。根据研究发现蒲公英的根具有抗致癌的功效,其起到的作用效果类似多糖类抗癌的机制作用,目前,在提取的蒲公英根中的抗致癌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蒲公英赛醇和蒲公英甾醇两种药物[24]。蒲公英的水提取物阿魏酸是肉桂酸的衍生物之一,酚酸中的代表成分,其抗肿瘤作用显著,作用机制为通过影响细胞的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章雪等,研究发现蒲公英提取物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将蒲公英提取物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可抑制恶性肿瘤增殖。蒲公英中其他物质如黄酮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有机酸等均具有较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结束语
蒲公英药物在我国不仅丰富而且产量充足种类也繁多,作为一种食用植物其生长能力非常强,在我国不同地区都广泛繁殖,同时蒲公英植物还可以通过提取开发成药物使用,具有非常高的药效价值,非常适合医学研究和开发。由于我国三北地区的土壤贫瘠,不适宜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和发展,但是蒲公英的繁殖却非常适合,并且种植蒲公英物不仅能够改善我国三北地区的土壤质量还能够促进医药学研究和开发的资源增长,对发展我国中草药资源以及能源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我国种植和培育蒲公英的规模正在不断发展和推进,蒲公英的价值在中国医药学和社会生活需求中占到重要的比例,但是在提炼和提取药物液成分的技术和研究中还缺乏充足的经验和技术,目前的提取技术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因此,在开发和提取蒲公英药物方面可以结合现代化新型技术进行加工,将高物质活性的蒲公英进一步的加工成药品、食品或者是保健品之类,从而来推动我国在这方面的领域发展。然而,在开发蒲公英药物提取的过程中,对单体活性的药物物质功效使用次数与价值效果却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提取蒲公英的药物液中,没有明确规定出药物单体活性的实际药量,整个药物药效价值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因此,加强单体活性的药物物质临床研究对医学价值非常有效。蒲公英的活性物质存在各种各样的分子与结构配比,而提取的单体活性物质又各有不同,在多种情况变化的作用下,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提取蒲公英的单体活性物质是一项非常具有价值意义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罗琴琪,李潇.二氧化钛纳米管负载蒲公英多糖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活性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8):109-112.
[2]田苗苗,刘扬,刘树民.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中国药房,2019,30(13):1864-1867.
[3]赵峻秀,蔡文卓,蔡瑜,等.金银花、益母草和蒲公英提取液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2):81-85.
[4]赵秋,丁海娥,党苗苗,等.蒲公英内生真菌分离纯化及其形态学鉴定[J].农产品加工(下半月),2019,(7):55-57,61.
[5]延永,张亦琳,吴永玲,等.响应面法优化蒲公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J].广西林业科学,2019,48(2):223-228.
[6]张佳佳,王昱丹,罗慧,等.蒲公英戚风蛋糕的烘焙品质及其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4):142-146.
[7]潘婷,库贵福,蔡锋隆,等.蒲公英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新农业,2018,(15):8-10.
[8]陈子涵,蒋继宏,鞠秀云,等.蒲公英根水提物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35(3):353-358.
[9]李云祥,梁引库,高飞雄,等.蒲公英脂溶性成分对沙门氏菌抑菌作用机理[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4):125-128,145.
[10]刘民厚.蒲公英铁观音茶汤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8):85.
[11]刘佳慧,刘阳,王冬梅.蒲公英根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2):53-56.
[12]张云,林凡.抗氧化活性参与蒲公英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J].世界中医药,2018,13(4):993-996.
[13][13]杨超,闫庆梓,唐洁,等.蒲公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106-3111.
[14]青杰超,林子然,莫开林.金银花和蒲公英抑菌、抗氧化以及抗紫外作用初探[J].四川林业科技,2018,39(6):55-57.
[15]段红波,宦臣臣,梁引库,等.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活性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60-66.
[16]张智,刘洋,尹文哲,等.蒲公英总黄酮复合酶酶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8,34(2):143-148.
[17]何婷婷,柴军红,钟读波,等.蒲公英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多糖红外表征及其抗氧化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1):163-166.
[18]王鹏,郭丽,李杨.不同浸提方式对蒲公英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8,43(2):253-258.
[19]曲思齐,吕亚魁,尹成日.不同废弃人参地栽培的蒲公英活性成分及营养成分对比[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1):54-57.
[20]段红波,梁引库.蒲公英多酚的提取及其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3):80-86.
[21]臧延青,何飞,李执坤,等.野生蒲公英花多酚的提取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29(4):62-66,81.
[22]高原,王福玲,贾琦,等.蒲公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6):55-60.
[23]张建,徐亚萍,武彦芳,等.药用蒲公英耐涝性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17,32(12):1315-1319.
[24]吴杰,黄丹.蒲公英黄酮生物活性研究[J].饲料研究,2016,(4):34-36,50.
致谢
在完成论文之际,我的内心十分高兴,同时十分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从论文选题方面一直到反复修改,都得到老师很好的指导,帮助我的论文通过审核。在此谨表达对老师的万分感谢。在和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矜矜业业的敬业精神都深深打动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向老师学习,也十分感谢能够对我生活方面以及工作方面的帮助,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修改论文过程中找到更好地方向,这对不断充实我的论文带来积极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生活支持以及精神支持,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鼓励、帮助以及关怀,我会在今后的日子中努力工作并报答家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