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致使其信贷风险不断放大,为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合理化控制,采取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内容以中信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信银行存在内部控制管理不严格,房产抵押贷款存在风险性,贷后管理不到位,存贷比风险较高的问题。据此中信银行应该: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强化抵押品审查力度,增强贷后治理,降低存贷比风险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商业银行未来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信贷风险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当前国际化的市场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行业也包括在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国际化金融行业的竞争行列之中。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吸收各方理财资金再投资等方式为社会提供资金服务[1]。银行是特殊的行业具有高风险性,而银行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又因为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这一行业特性,所以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必须要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不能忽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在实际经营中,因为与商业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经济主体存在着不确定性,且与商业银行发生借贷行为之后的风险是难以控制的,在风险发生后就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很容易成为呆账、坏账,从而使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加,情况严重时还会使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要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在当前的金融行业中,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好的去管理信贷风险从而可以降低面临信贷风险的概率,或者减少在面临信贷风险时将所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基于这样的思考,论文内容对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改善措施及建议,帮助中信银行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很早就对信贷风险开始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以下是对国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成果整理。Renu Arora(2021)指出信贷决策是对未来的现金流入具有不确定性的投资决策[2]。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其对借款人的风险认识做出谨慎的选择,并在业务、战略和监管层面管理信贷风险。Sahiti Arbana,Sahiti Arben(2021)提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事件为中心的职能,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导致负面后果[3]。Marcos González-Fernández,Carmen González-Velasco(2021)提出构建一种基于情绪指数的替代方法来衡量欧洲国家的银行信用风险,得出情绪指数有助于预测金融危机期间的银行信用风险[4]。Hai Nam PHAM(2021)指出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对银行信贷风险有影响,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通信,以及监测活动[5]。Saheruddin Herman,Soedarmono Wahyoe(2022)指出较高的银行信贷风险与较低的存款增长有关[6]。
我国在新经济形势下对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有很多,诞生了许多非常优秀的理论成果。刘洋,陈媛(2023)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会产生一定的作用[7]。韩筱潇(2022)认为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相对常见的风险之一就是信贷风险,它指的是银行向外贷出的资金或者所贷出的款项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最终使银行遭受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8]。杨林(2022)提出信贷风险的产生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一个在长时间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发生借贷关系之后,因双方之间是有约定归还期限的,所以只要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约定的期限还没到之前,债务人自身的财务状况如果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影响偿还能力,进而给债权人带来资金上的损失,说明债权人能不能获得双方之间曾约定的好的本金和利息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9]。韩星灿(2022)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持续提高,如果可以合理的管控信贷风险业务,这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影响,对国家金融稳定也会产生深远影响[10]。钱杭南(2022)认为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会产生积极性作用[11]。万斌(2021)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商业银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可观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不良资产持续增加,这会对银行的未来发展、自身经营产生影响,究其根本还是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不够有效[12]。
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我国的学者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问题上也贡献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而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更多的是以国有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而很少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去研究,且提出的建议也不够丰富。因此,在梳理国外先进理念以及国内相对成熟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商业银行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1.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期刊、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理解,为对该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分析中信银行当前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对其金融服务所推崇的理念和自身经营所下达的目标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同时将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从而为中信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帮助中信银行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观察法。通过对中信银行各年度报告进行分析,以及将中信银行与其他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年度报告进行整合和对比,观察中信银行当前信贷风险管理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以此来增加感官认识。
2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
2.1.1信贷风险
借贷人在完成借款后无法偿还借贷机构的风险称为信贷风险,是银行多种业务风险中所占比例较高的一种风险类型[13]。
2.1.2信贷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借助各种措施,提前预判分析可能产生贷款流失的所有因素,然后采取防范和风险控制等办法,降低或分散贷款风险,从而避免银行资金受损。
2.1.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当前的经济市场环境存在着复杂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无法准确有效预测,客观环境也会时刻发生变化,且信贷风险因信贷业务活动的开展而存在,无法避免[14]。
2.不确定性。信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产物,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信贷风险。而引起信贷风险产生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很难精确判断和规避潜在的信贷风险
3.扩散性。信贷的操作流程与多方利益之间都有关系,在产生了信贷风险后除对银行的影响较大以外,对银行信贷体系中的其他主体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并引起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链式反应,严重到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4.可控性。信贷风险是可控的,只要采取合理且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信贷风险所发生的概率,并在产生信贷风险后,及时去处理,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信贷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2.2理论基础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双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存在差异,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匮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15]。在信贷业务中,银行和客户彼此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相比较而言,银行属于掌握信息不足的一方,因为银行各方面的信息都是真实对外公开的,而部分借款客户可能会虚假提供自己的实际信息,对真实信息进行隐瞒,以期获得贷款,对于银行来说就不能全面掌握借款客户的实际经济情况,在贷款业务完成后,银行发生信贷风险的概率将会提高,对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也会产生影响。
2.2.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要求银行在日常的经营中,对信贷风险进行全面、完整的监管,同时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有以下内涵:一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独立监控银行的潜在风险,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在行内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业务检查部门及审计问责部门。二是增强风险意识,培养合规文化。三是提升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能力。
3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1中信银行简介
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4月,中信银行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
中信银行以建设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平台优势,坚持“以客为尊、改革推动、科技兴行、轻型发展、合规经营、人才强行”,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电子银行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中信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稳健经营,与时俱进。经过35年的发展,中信银行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规模超8.5万亿元、员工人数超6万名,具有强大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金融集团。2022年,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中信银行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名第19位。
3.2中信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3.2.1存贷款规模分析
从表3-1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2022年,中信银行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中信银行在这一年的信贷规模有所扩大,并且中信银行的业务发展保持向好。
图3-1中信银行2019~2022年存贷款增长幅度
数据来源:中信银行2019~2022年年度报告
由图3-1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2020年中信银行存款余额的增长幅度高于贷款余额的增长幅度,这说明人们在这两年里更倾向于往银行存钱来保证资金的安全,在2021年时贷款余额的增长幅度高于存款余额的增长幅度,自2018年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银行在吸收存款一定的情况下,因受到政策的照顾,就可以有更多的存款来进行放贷业务,因此,2021年的贷款余额增长幅度有所提高。在2022年存款余额的增长幅度高于贷款余额的增长幅度,这也是受疫情的影响,人们消费减少,相应的人们往银行的存款也增加,认为是一个更保险的手段,以及虽然现在疫情放开,消费有所释放,但仍需要一个加热的过程。
3.2.2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由表3-2可知,在2022年末的时候,中信银行的公司贷款余额为25,240.16亿元,和上一年相比较增加了1,878.37亿元,所增长的幅度为8.04%;中信银行的个人贷款余额为21,169.10亿元,和上一年相比较增加了630.86亿元,所增长的幅度为3.07%;中信银行的票据贴现余额为5,118.46亿元,和上一年相比较增加了458.80亿元,所增长的幅度为9.85%。中信银行公司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上一年相比较减少了43.49亿元,不良贷款率和上一年相比较下降了0.33%;中信银行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上一年相比较增加了22.53亿元,不良贷款率和上一年相比较上升了0.08%。
由表3-3可知,中信银行在2022年除了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之外各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比2021年都有所下降,制造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1.84%,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0.55%,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1.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1.3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0.01%,建筑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1.07%,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增加了1.2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0.86%,公共及社会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0.22%,其他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增加了0.5%。这说明,中信银行有在积极主动地控制自身的不良贷款率,且明显有成效,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由表3-4可知,中信银行以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中以抵押贷款所占比重最大,虽然在2022年的抵押贷款所占比重与上一年抵押贷款所占比重相比较而言有所下降,下降了1.26%,但依然是所贷出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信用贷款所占比重较上年所占比重增加了0.26%,保证贷款所占比重较上年所占比重增加了1.89%,质押贷款所占比重较上年所占比重下降了1.22%,票据贴现所占比重较上年所占比重增加了0.33%。
由表3-5所示,中信银行的贷款余额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排名中为第二位,这反映了中信银行贷款规模大,业务发展广,不良贷款余额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处于第三位,不良贷款率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处于第8位,从整体的水平来说,说明中信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管理力度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处于中上水平,相对较好。
图3-2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及不良情况
数据来源: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
3.3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中信银行通过研究风险,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计量、预警和处理,为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建立相关管理系统,建设风险管控体系。中信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贷前的调查与风险识别。中信银行在信贷业务发生之前对客户行业、规模、财务状况、对外担保情况、自身授信总额等进行识别和分析,判定其自身的风险大小。为了确定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誉是否真实可靠,为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贷中的风险度量和审查。通过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对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和量化,算出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为放贷之后的跟踪检查做好准备。
三是贷后的风险监测和控制。对客户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预警。根据客户类型及信贷业务的担保方式等,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控制风险,以保证将损失降到最低。
中信行强化全行数字风控统筹,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加强贷投后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做实公司授信客户分类管理,防控新增风险,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强化贷投后管理和风险监测机制建设,对重点客户和资产组合实施差异化贷后检查,分层分类开展风险监测;推动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升级,制定完善法人客户预警管理制度,构建集团客户预警管理机制,优化预警业务流程。
4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1内部控制管理不严格
中信银行自2018年以来多次收到了超两千万元级别的罚单,违反事项有因存在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而遭受罚款,有因在业务开展中存在资金挪用,违规提供融资而遭受罚款等,在根据监管机构对中信银行近几年做出的处罚中,其中涉及到的关于中信银行贷款业务的处罚案件数量达到了139件,占违规通报案件总的比重的53%,而中信银行又因为贷款三查不到位而被处罚的案件数量占到了72.66%,由于贷前审查不严格而被通报罚款的案件为20件。
图4-1中信银行被罚金额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
根据中信银行多次收到大额罚单,以及中信银行所违规的事实来看,这都体现了中信银行没有合乎规范的审慎经营,而根本原因是由于中信银行在对内部的控制管理上就存在疏漏和欠缺。任何一家银行一定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管理,这样才能维持好自身的经营,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就中信银行多次违规来说,经新闻媒体报道,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银行的声誉受到损害,进而引起客户存疑,自身的发展受到阻碍。甚至可能严重到客户会不再信任银行,然后客户集体来银行进行取现,引起银行的支付危机,进而导致客户的流失率增加,引发存款流失,银行资金流失之后,丧失了原先的资本实力,就会难以在金融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此一来,银行的竞争力便会直线下降,。
中信银行多次因为贷款三查不到位而遭受处罚,说明中信银行对于贷款发放前、中、后过于懈怠,且每一次被罚后,下一次依然违反,中信银行如果继续明知故犯,对借款人不认真审核,贷后疏于管理,这也会使一些信用不良的人有机可乘,给中信银行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只要出现了大量借款人还款困难,无法按时偿还款项或发生违约,银行将面临严重的资产损失,直接影响银行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影响银行的经营稳定和发展,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
4.2房产抵押贷款存在风险性
由图4-1可以看出,在2022年末,中信银行以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占比中,抵押贷款在占贷款总额比例中是最大的,占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抵押贷款占贷款总额的39.18%,信用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6.87%,保证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3.95%,质押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0.07%,票据贷款占贷款总额的9.93%。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合起来的比重就占到贷款总额的66.05%,而单单抵押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就可以完全覆盖质押贷款和票据贴现以及保证贷款占总额的比重,或者完全覆盖信用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
图4-1中信银行2022年贷款担保分析图
数据来源:中信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
抵押贷款是银行要求借款方提供一定的抵押品作为贷款的担保,以保证贷款的到期偿还。而在抵押贷款中主要以不动产抵押为主,且占有较大的比重。银行把钱贷给借款人,如果以房产作为抵押,且逾期未偿还的情况下,银行就拥用了对这个抵押品的处置权,可以来进行拍卖,以拍卖所得来弥补银行遭受到的贷款违约损失。房产抵押贷款是银行认为最安全的担保方式,万一借款人无法如期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银行来说,还有房产可以进行处置,但是,在抵押房地产处置中仍然存在着风险性,但如果借款人对于这个房屋是先进行出租后进行抵押的情况下,其原租赁关系并不受抵押权的影响,在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对承租人仍有效,因租赁关系的存在将导致银行无法顺利对抵押房地产进行处置。以及在借款人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前,其用来抵押的房产早就已经与抵押房产承租人签订了长时间的租赁协议,并一次性的将租赁费付清,那银行和承租人都无法在租赁期内获得这部分资金。在财产抵押后,如果该抵押的财产价值大于所贷款的部分,将可以再次进行抵押,借款人将房产抵押给多个银行后,一旦面临破产倒闭,抵押房产将很难处置变现。如果借款人将自己唯一的一套住房办理了抵押贷款,即使到期不还贷,法院、银行也无权处置抵押物,其贷款损失仍无法弥补。而抵押贷款在中信银行的贷款总额所占比重大,一旦发生以上事故这都会将会使银行产生严重的信贷风险,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4.3贷后管理不到位
由图4-2中可以看到,中信银行按行业划分的公司类贷款,各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中以建筑业的不良贷款率为最高,达到了5.42%,虽然与2021年建筑业的不良贷款率相比其比率有所下降,下降了1.07%,但无论是2021年还是2022年,建筑业的不良贷款率总是居于所划分行业首位。
图4-2中信银行各行业不良贷款率
数据来源:中信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
中信银行所贷给建筑业的款项在整个公司类贷款总额中排名为倒数第三,而建筑业的不良贷款率在整个公司类贷款中确是最高的,不良贷款余额也是居于整个划分行业的第四位,也就是说中信银行所贷给建筑业的款项不是很多,但可能发生的贷款违约确是较高的,且中信银行对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贷款中所发生的不良贷款率较上一年增加了1.22%,这一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个别大户出现风险降级不良所致。这体现了不良贷款的治理仍需加码,不能懈怠。
图4-3中信银行各行业贷款总额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信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
4.4存贷比风险较高
从表4-1中可以看出,中信银行从2019年到2022年这四年的存贷比始终在98%到100%左右浮动,在2021年达到了将近102%。
在2015年时,《商业银行法》就将存贷比不能髙于75%的监管指标要求取消,然后将此指标改为了监测银行风险的指标之一,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指标最高比例为75%。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之间的比值为存贷比,如果存贷比越高的话,说明银行的收益也就越高,因为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是银行的负债,是储户的资金,储户将资金存在银行里,银行就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给储户,而银行在拥有了这一部分资金后就可以进行放贷业务以赚得利息,所以,在存款一定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越多,银行的利息收益就越高。但银行还要为客户的日常取现做准备,需要银行向央行留有一定的存款准备金,存贷比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如果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产生违约风险,进而可能会导致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而如果存贷比越小,则说明银行在吸收储户的存款后,用于发放贷款的钱少,吸收存款所付出的利息增加,发放贷款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少,那么银行的经营成本也就越大,自2019年到2022年中信银行的存贷比总是高于所规定的比例75%,中信银行在收益增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5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改善措施及建议
5.1提高内部控制管理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良好,对银行的整个运营和发展来说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一是要树立良好的信贷管理文化,银行的各个部门基本上都会涉及信贷风险,所以信贷管理文化的建立应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所有的员工身上。银行应加强全体员工尤其是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明确规定各部门员工自己的职责,加强对信贷情况的监督,定期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奖惩。二是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体系。针对整个信贷业务开展环节,应通过市场调查、员工反馈的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监督指标。同时对相关信贷业务岗位进行监管,规范信贷人员的行为,有效规避信贷风险。三是针对中信银行贷款三查不到位的问题,业务部门要及时组织员工学习信贷管理工作精神,学习信贷规章制度。前调在审查时务必要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贷中管理,全面分析信贷风险。要加强对第一还款来源、第二还款来源的调查,关注借款人自身的信用信息,详尽分析借款人财务经营情况,发挥好调查和复核的职能作用。加强贷后管理,贷后管理的执行力度要提升。可以实施贷款动态管理,对借款人的经营风险、行业风险、担保风险等时刻关注,按时召开贷后风险管理例会,压实主体责任,确保贷后工作稳定推进,坚持落实专款专用要求,要跟踪贷款资金的流向,对资金支付进行严格的监控;对贷后管理纳入合规考核。
5.2强化抵押品审查力度
中信银行要加强对抵押贷款的调查与管理,预防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银行在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前,要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详细了解借款人用来抵押的房产是否已经租赁他人。对已经出租的房产,银行不予办理抵押贷款,防止出现“先租后抵”问题。如果出现“先抵后租”的情形,也就是抵押人在设定抵押权后,又将抵押物出租。在这种情况下,已登记的抵押权的效力优先于租赁权,银行可以办理房产抵押贷款。银行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前,要调查清楚抵押的房产是否属于“一物多押”,如果属于“一物多押”,银行要经常开展贷后检查,掌握借款人和抵押房产的情况,一旦出现影响贷款归还的不利因素,及早采取有利措施,尽量减少贷款损失。办理抵押贷款时,银行应要求借款人将房产和土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便于处置变现。银行发放房产抵押贷款时,应详细调查清楚借款人的实际房产数量,查看有无弄虚作假、欺骗隐瞒的现象。如果借款人仅有一套居住房屋,银行一律不予办理抵押贷款;如果借款人有多套居住房屋,但存在法律纠纷,银行也不能办理,应在法律纠纷解决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办理。
5.3增强贷后治理
其实,中信银行在2022年盈利方面有所增长,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余额都有所下降,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尽管如此,中信银行在不良贷款的管理上,仍不能忽视,因个别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还是需要对所贷出的款项加大贷后管理,保证资金实现回笼。
要及时的掌握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密切关注客户的生产经营、资金动态中的异常行为,及时评价、判断和揭示客户信用风险。如果发现信贷资金没有按照事先约定或者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的,要立即上报并且追回,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目前,中信银行的信贷经营模式还是以抵押贷款为主,要时刻监测该抵押物的完整性,该抵押物是否存在权利瑕疵以及二次抵押的情形,做好判断,预防风险。
5.4降低存贷比风险
为了减少存贷比过高给银行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中信银行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缓解,一是中信银行要注重扩大存款规模,不断创新存款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来银行进行存款来增加存款余额,缓解存贷比带来的压力。二是增大对贷款的风险管理,降低贷款违约的风险,对贷款人的信用进行评估,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加强对贷款的回收力度。三是开展中间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票据担保、衍生工具、代理业务等。通过开展中间业务来增加银行的收入,进而可以用来抵消贷款违约的损失、还满足客户日常的取现,进而减少风险的发生。
6结论与展望
银行是一种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银行收益的来源就是经营风险的报酬。此次以中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为题,主要是根据中信银行以及另外11家股份制有限公司每年所提供的年度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再计算相关指标根据其结果进行比较,获悉中信银行当前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发现中信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内部控制管理不严格;房产抵押贷款存在风险性;贷后管理不到位;存贷比风险较高的问题,然后据此提出了解决措施,树立良好的信贷管理文化,加强员工尤其是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体系,业务部门要及时组织员工学习信贷管理工作精神,学习信贷规章制度;增强对抵押品的审查力度;要及时的掌握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密切关注客户的生产经营、资金动态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客观评估、判断和揭示客户信用风险;注重扩大存款规模,增大对贷款的风险管理,降低贷款违约的风险。
在论文内容的研究与写作中,由于搜集到的资料和能知晓到的信息有限,个人的专业水平也十分有限,所以在经过分析和考查提供出来的结果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在最后所提出来的建议也仅限于参考。同时,在未来我还要不断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继续增强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黄焯.X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21.
[2]Renu Arora.Driving excellence i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ommercial lend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ian public sector ban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Continuity and Risk Management,2021,11(1).
[3]Sahiti Arbana,Sahiti Arben.The commercial banks’credit risk efficienc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Kosovo[J].University of Pristina;University Of Kadri Zeka,2021,8(2).
[4]Marcos González-Fernández,Carmen González-Velasco.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predicting bank credit risk in Europe with Google data[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0,35(35).
[5]Hai Nam PHAM.How Does Internal Control Affect Bank Credit Risk in Vietnam?A Bayesian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Asian Finance,Economics and Business(JAFEB),2021,8(1).
[6]Saheruddin Herman,Soedarmono Wahyoe.Do board size,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external auditors matter to market discipline in Indonesian banking?[J].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2,86(86).
[7]刘洋,陈媛.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23,(02):84-86.
[8]韩筱潇.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2,(12):171-173.
[9]杨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J].金融文坛,2022,(11):72-74.
[10]韩星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文坛,2022,(09):10-12.
[11]钱杭南.浅析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22,(07):96-97.
[12]万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8):25-26.
[13]咸玉蓉.JY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2.
[14]郭菁.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南昌:2022.
[15]邓健.中信银行S分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21.
致谢
这是一份珍贵的回忆,也是一份难忘的青春。感谢我的同学,是幸运也是缘分,在茫茫人海中大家彼此相遇可以在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习交流,给我在这短暂的校园生活中又增添了几分色彩;感谢我的任课老师们,孜孜不倦的为我们传授知识,认真且负责,在对未来的选择上,也是毫不吝啬传授给我们经验,答疑解惑。最后,我要对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表达真诚地感恩之心,在开始的论文选题方面就存在了一些问题,老师也是不断给出思考的方向以供选择。之后,在设计论文结构框架的构成以及其中的内容组成方面这个环节,老师也是事无巨细的揪出问题提供关键建议,从而为此次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基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总是耐心指导,对论文内容不断给出意见并提供写作思路,最终,得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次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给我的帮助,同时祝愿老师工作顺利,事事如意!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