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重要代表,吴承恩在这个神奇诡变、立体玄幻的活动空间中塑造了很多典型人物,这完全离不开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众多小角色。本文将从施难者、解难者两个方面探讨天、地、冥、水四大境界中仙童神官、仙家灵兽、普通凡人、凡间妖怪的类别及作用。
关键词:西游记;小人物;施难者;解难者

前言
关于《西游记》的研究,在学术界一直从未间断,大都从主题、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表现手法、宗教、文化、影视、翻译、版本等方向开展。唐僧师徒四人无疑是整部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是从何种角度出发研究《西游记》,都会与这四位主人公有所牵涉。但是,我们知道,想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离不开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众多小角色。遗憾的是,纵观整个研究史,学者们对于小人物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主要以《西游记》中的小人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类别及作用。
一、“小人物”释义
“小人物”一词,在外国文学中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这些人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贱,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了那些统治者的牺牲品,是上层人物剥削、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在本文中“小人物”一词,指在《西游记》中的每一章回,尤其是九九八十一难章回故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这些人物在整本书的出场次数仅此一次或者几次,并且对于刻画唐僧师徒的人物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是就这些人物的出场次数极少而言,但他们毕竟是某一章回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存在必不可少。不仅仅是对于“大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塑造有积极作用,更是营造了整个神奇诡变、立体玄幻的活动空间,从而将整个故事铺上玄幻奇异的色彩。
在百回本中,唐三藏路经两界山收孙悟空为徒之后,路遇六个毛贼,刚从五指山下解救出来的悟空全无慈悲之心,将这六个凡人一通打死,被师父遣走,因此被带上紧箍儿。在这一章回中,这六个毛贼就是关键人物,就是我们要讲的小人物。尽管这六个毛贼的戏份很少,但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几个毛贼本质皆非正道,可是,唐三藏心怀佛家的慈悲之心,见不得杀生。当悟空结束了这些人物的生命时,三藏法师依旧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将这个与自己不是同道中人的孙猴子赶走了。可是,西天取经之路漫漫,取经团队还未成型,就出现了团队解散这样的事情,观音菩萨在此时现身解围,赠送锦衣、花帽,帮助三藏法师通过紧箍咒儿的形式束缚孙悟空,并教导这个天生石养的猴子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六个凡间百姓的出现无疑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为后续故事中出现类似孙悟空杀生情节作铺垫,从而深化三藏法师的慈悲心怀。
二、小人物的分类
《西游记》整部作品涉及的人物多种多样,核心人物唐三藏乃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世,孙悟空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石产的猴子,猪悟能是天界守护天河的天蓬元帅转世,沙悟净为天上灵霄殿的卷帘大将,白龙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这几个大人物的出身非同凡响,从一登场就格外地与众不同。在具体章节中出现的各路妖魔鬼怪也都是身手不凡,常常难倒具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的大师兄,要借助各路神仙的力量才能渡过难关,将师父从妖怪手中救出,继续他们的取经大业。
(一)施难者的来源和分类
在唐僧师徒去往西天极乐世界灵山之下大雷音寺取经的路途中,他们共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其中唐三藏自出生开始独自经历了六难,从第七难开始就逐渐有徒弟参与进来。在这八十一难中,对唐三藏师徒取经之业造成了阻碍的人物,姑且称之为施难者。顾名思义,这些人物的出现屡次导致唐僧师徒陷入困境。这些施难者——众多的妖魔鬼怪来源虽不同,但是他们都越不过天、地、冥、水四大境界。
在天界一类中,最为典型的是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这两大妖怪原是天界太上老君看金炉、银炉的童子。这两个童子偷了老君的宝贝,下界为妖,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一难。曾在天界生活看金炉的童子下凡之后,从凡间人世听说唐僧的事迹,便打起了吃唐僧肉的主意。恰巧这金角大王又曾见过他们师徒,便画了人像交给银角大王,命他拿着图像照验过路的和尚。从天界下凡时,这二位童子偷了紫金红葫芦(盛丹药的葫芦)、羊脂玉净瓶(装水的瓶子)、七星剑(炼魔的宝剑)、芭蕉扇(扇炉火的扇子)、幌金绳(勒袍子的衣带)五件宝贝。能够七十二变的悟空骗走葫芦、净瓶之后,那金角大王也是一幅淡定的神情,已料到神通广大的孙猴子不好对付。直到最后这二魔自食恶果,被收进这两件宝贝里。然而,经历多番波折打了胜仗的孙悟空怎么也没想到这一难却是菩萨向老君借了三次才得来的,菩萨有意将这两个童子托化为魔,考验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的真心。而那五件宝贝实是天界太上老君那儿极为普通的物件,在凡间人世却成为了法力无边的武器,助长妖魔的气焰,成为孙悟空战斗的绊脚石。
同样是来自天界的妖怪,黑松林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是天界二十八星宿的奎星——奎木狼与天仙思凡,下界为妖,最后被罚去兜率宫帮太上老君烧水;通天河中的妖怪是观音菩萨莲花池中每日听经修炼成精的金鱼;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是南无弥勒笑和尚东来佛祖座下一个司磬的黄眉小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八百里狮驼洞青毛狮怪、黄牙老象的主人;九曲盘桓洞中的九头狮子实乃东极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布金禅寺的妖精原是蟾宫捣药的玉兔,因为天宫里的素娥曾经打了玉兔一掌,故而下凡报仇。这样来看,来自天界的妖魔鬼怪大致可分为:仙童神官、仙家灵兽。
在人间凡世,施难者大致有凡人、凡间妖怪两类。凡人中典型的莫过于西梁女儿国国王。这个国家全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的妇女,历代帝王从未见过男子。女王听说来了一个大唐御弟,便想要与唐僧结为夫妻。待驿丞上奏说唐僧的好相貌之后,女王更是坚定了留下唐三藏的信心,打算把那三个面容凶恶的徒弟打发走。女王出城迎接,第一次看到唐三藏后,更是心欢意美。在吃饭时,女王还贴心地准备了荤素两种,处处照顾这位远道而来的大唐御弟。直到倒换了关文,送他们出了城门,女王还未从这个“假亲脱网”计中缓过神来,大惊失色地跌坐在辇驾中。在这整个过程中,对于唐三藏的情欲考验是最大的。这个美得赛过西施、堪比瑶池王母的女王却没能打动唐僧的心,他只是一心向佛,灵台无物。虽然作者对西梁女王的描写只有一个章回,但是勇于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位貌美、富裕、尊贵的女王,勇敢地追求了人生的第一份爱情,却以失败告终。从这一点出发,女王形象映照了现实生活中地位低下、任人宰割、压抑自我欲望的女性,她们在男权世界里没有自我的生活,女王和这些女性都没有得到自我个性的解放。
凡间的妖怪大都是自我修炼成精。黑风山黑风洞的熊精自我修炼后成为一方之怪。这妖精其实也有善良的地方,他见观音禅院失了火,第一反应便是到那儿救火。可是在见到佛门异宝之后,这熊怪心中的恶念便涌了上来,趁火打劫,拿着袈裟就逃走了。最后,悟空机智地降服了这只怪,观音菩萨与他摩顶受戒,命他到落伽山做一个守山大神。这个熊怪在第二十六章回中又出现了一次,悟空为了救活万寿山五庄观的人参果树到南海求见菩萨,便是这熊罴迎悟空到的紫竹林。像这样自我修炼成精的还有,黄风岭的黄风怪(原是灵山脚下一只得道的老鼠),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的圣婴大王,车迟国三清观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荆棘岭木仙庵的八个树精,陷空山无底洞的妖精(原是灵山下偷吃如来香花宝烛的老鼠),灭法国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的豹子精等等。
水中的妖怪相较前两种比较少,衡阳峪黑水河神府的一条龙在人间作怪,这条龙却是被魏征梦里斩杀的泾河龙王之第九子,是西海龙王敖顺的外甥。他无父无母,敖顺命之在黑水河养性修真,却不想做了很多坏事。在这一章回中,这条龙的出现,还带出了“龙生九种,九种各别”的故事,泾河龙王拥有九个儿子,分别是小黄龙、小郦龙、青背龙、赤髯龙、徒劳龙、稳兽龙、敬仲龙、蜃龙、鼍龙。作者把这样的传说与本章回的故事相融合写得很生动真实。
就施难者而言,大多是来自天、地这两个境界,极少出自水里。这些妖怪又可分为仙童神官、仙家灵兽、普通凡人、凡间妖怪。
(二)解难者的来源和分类
有了施难者,那就会有解难者。在这八十一难中,有众多的人物仿佛就是为了搭救唐三藏师徒而存在的,他们的出现屡次解决唐僧师徒面临的困境,这些人物我们姑且称之为解难者。这些解难者大都来自天、地、冥、水四大境界。
从法师唐三藏踏上取经之路开始,菩萨就安排了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对于唐僧这个凡人来说,这是最基本的安保配置。接着,菩萨又安排了四位身怀绝技的高手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这便是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白龙马了。此外,还有各路神仙轮流地临时上场解决困难,真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从天界来说,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各大神仙都被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战成名的威力震慑,唯恐这孙猴子一个不痛快就搅得天上不太平。因此,凡是齐天大圣上天去求助,大家都积极帮忙,尽力满足孙大圣的要求。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因为被清风、明月两位仙童冤枉打了四个人参果,一气之下便把那棵人参果树推倒了。等到那主人元始天尊镇元大仙回到观里之后,便令悟空三日之内务必把果树救活。在这一章回中,悟空多方寻找,才寻来医治灵树的方子。他先是到了蓬莱仙境,找到了福禄寿三星,没有寻得方子,三星便让悟空到他处找,并且帮大圣找镇元大仙求情,宽限几日。接着,找到东华大帝君,帝君的“九转太乙还丹”只能医治世间的生灵,不能医树。之后辗转到瀛洲海岛,见了童颜鹤鬓的九老,仍旧无果。最后去了观世音菩萨的落伽山,终于寻到善治仙树灵苗的“甘露水”救活了果树,这一难才算渡过。
再如,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的圣婴大王捆了唐僧,还想邀请自己的父亲牛魔王一起享用。悟空想救师父,但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实在厉害,他虽有火眼金睛,却怕烟熏。无奈之下,他又开始了求助之路。找了四海龙王降雨灭火,又到了南海找观音菩萨去收那红孩儿。慈悲心肠的菩萨到了号山之后,下令当地的土地神把三百里地周围的生灵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将一瓶海水全部倒出,用金箍儿收了红孩儿为善财童子,最后又将那一海水收了回来。心怀天下生灵的菩萨在紧要关头还想着护佑一方的安宁,真活菩萨是也。
在凡间人世,解决唐僧师徒温饱问题的莫过于众多的百姓了,以双叉岭镇山太保刘伯钦一家为代表。唐僧落入虎穴,金星救过他之后,刘伯钦收留了三藏法师。刘伯钦是山中的猎户以打猎为生,因着唐长老吃素,刘伯钦的母亲专门做了一些素斋给唐僧食用,此番心意真实淳朴善良。
在冥界,阎王的出场最多。在辨别真假美猴王时,阎王帮他查看“假行者”的身份,却无结果。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被毛贼打死,孙悟空一行四人被冤枉,为了洗脱罪名,他直奔幽冥地界,见到阎王、地藏王菩萨,把寇洪的灵魂带了回来,还自身以清白。
在水中,四海龙王是主力。在西牛贺洲朱紫国国王久病,国王需要天上落下不占地的无根水服药,因此求雨。孙大圣便招来了东海龙王敖广,这敖广不知大圣呼唤是要降水,不曾带雨器,只得打些喷嚏、吐些涎津,降下甘雨。在八百里狮驼洞,唐僧、八戒、沙和尚三人被妖精放在蒸笼里,北海龙王敖顺变作一阵冷风,吹到锅下,保护了唐僧不被蒸坏。除了四海龙王,还有一只老鼋帮助唐僧师徒渡河。经过通天河,河里有一个吃童男童女的妖怪,这妖怪是观音菩萨莲池中修炼成精的金鱼,被菩萨收服后,一只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的老鼋驮着唐僧渡过通天河,拜托长老到西天之后问一问佛祖,他什么时候能得人身。在最后一难中,唐僧师徒再次遇到这只老鼋,但是因为唐长老的失信,他一气之下便把他们掀到河水里。他虽然扮演了救人的角色,但是野性未除,修行未达正果,便有了这样的结果。
就解难者而言,天、地、冥、水四境界都存在,大都来自天界,可分为神仙、凡人、神兽等。
三、小人物的作用
施难者虽说来源、类属各有不同,但大都是变幻而成的妖怪,他们为了自我心中的某一些追求而在人间作怪。大多数的妖怪是要凭借吃金蝉子转世的唐僧肉来蓄积功力,通过这样的快捷方式免去枯燥单一的打坐,快速修炼成功。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为了吃到唐僧肉事先准备好唐僧师徒的画像,命令小怪在路口把守,查验过路的和尚;狮驼洞的三个魔头带领着四万八千个小妖在山里坐等唐僧;红孩儿在劫获唐僧之后专门派小妖怪去请自己的父王牛魔王共享长生不老,一片孝心不假,但却不符正道。这一类专门以吃唐僧肉而存在的施难者,一方面通过层层的类似故事叠加强化唐三藏十世修行的好人形象,也解答了各路神仙全都援手相助排解唐僧师徒困难的缘由(唐僧是西天如来佛祖座下的第二位徒弟);另一方面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说明作为一个品阶地位低下的小怪,想凭借一己之力修炼成功的道路是艰辛、枯燥、漫长的,这一点上更加传达出修成正果的不易和已经修成了正果的神仙在各境界的尊贵。从修行之路来看,唐三藏与这些妖怪有何分别呢?他们都是为了得到心中的正果而不断地努力,只是唐僧的努力方式是心怀天下的大慈大悲式,这些妖怪只是用错了方式,想要走“捷径”,以期快速达到目标,没有领悟到成功的真谛便是脚踏实地地走好走对每一步。
一部分妖怪因为前尘往事而在凡间复仇,阻碍唐僧取经只是附加的。火云洞的圣婴大王在被观世音菩萨点化,收为座下的善财童子之后,便为他们的取经之路埋下了两处安全隐患。途径解阳山的聚仙庵,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在得知求取落胎泉的是孙悟空之后,便恼羞成怒,定要为他的贤侄报仇,只因红孩儿原本是在号山自我修炼成了一身好本事,在山间“自在为王”,而如今却是“与人为奴”在观世音菩萨座下当了一个善财童子。在后来路遇火焰山,见到红孩儿的生身父母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后,矛盾升级,这一害子之仇成为了三借芭蕉扇的最大阻碍。在这些妖魔眼里,一身好本事远远没有自己的自由重要。从这一事例出发,现实生活中的个性解放同样重要,但是由于时局所限,大多数人还是束缚在一些所谓道义的枷锁之内。无论是妖魔还是普通凡人,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在那个时代凸显。为了复仇而在人间做坏事的还有玉皇大帝本尊,因为凤仙郡的郡侯在祭祀时冒犯了天地,玉帝便为难一方百姓,不给凤仙郡降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玉皇大帝。按说作为天界的主人,他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度量,作者将这一点写出,不仅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拉近了玉帝与凡间百姓的距离,人无完人,神亦如此。
解难者大都是各界神仙,他们各执一方,在危难面前各显神通,充当着临时保护唐僧的角色。这些人物都怀有救世济人的慈悲心肠,是唐僧师徒安全到达西天取经的重要砝码。这些正义的人物无疑是世人敬仰崇拜的对象,他们代表着人们对正道的向往。
四、结语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明清神魔小说的贡献不可估量。它的大量涌现,打破了小说创作领域历史演义小说发展的单一化格局,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创作者、评论者、读者的视野,将人们的观念从单一的“按鉴演史”的条框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文学提供了一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形象。《西游记》中的小人物也是现实社会各阶级的缩影,他们的存在不仅照进现实引人深思,而且为塑造唐僧师徒的典型形象营造了奇异玄幻的大世界。通过这一个个粉墨登场的小人物,《西游记》的精彩不止于主角光环,而是隐匿于各个章回故事和各路神仙妖怪。
参考文献
[1]胡生.明清神魔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6-157.
[2]谭帆.明清小说分类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5.
[3]徐朔方.论《西游记》的成书[J].社会科学战线,1992(2):264-273.
[4]杨超.西游故事流变的文化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2.
[5]无量.中国神话中被招安的妖怪[J].今古传奇(奇幻版下半月版),2007(8):7-10.
[6]刘双四.欲望的取舍——谈《西游记》女性形象的塑造[J].怀化学院学报,2007(12):77-78.
[7]范雅婷.从《费加罗的婚礼》看莫扎特喜歌剧的艺术特色[D].上海音乐学院,2011.
[8]胡胜.神魔小说价值论[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4-37.
[9]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0]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修订本)[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
[11]欧阳健.古小说研究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