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新课程改革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会对教师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教师会感到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焦虑、情绪低沉;另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成就感低、不愿投身工作等。进而促使教师工作热情、兴趣降低,还困扰教师的心理健康,最终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找到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接下来从教师劳动的特点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入手、讨论了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知道了职业倦怠对教师、学校、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找到解决策略。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劳动;教学管理
前言
职业倦怠是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最早提出来的,他指出,个体在身体方面,精神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应对工作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倦怠。在长期工作和压力下,教师的压力得不到缓解,这种消极情绪,对个人、学校、社会产生一种消极影响与后果。使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情绪压抑、无聊且缺乏动力,最终导致任教教师的流失、缺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导致教学质量降低、社会人际关系紧张。本文主要从教师劳动的特点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而分析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和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让教师可以轻松面对自己的工作,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真心热爱的事业。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策略和方法,积极进行自我调适,避免消极的情绪,从而缓解自己的压力,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避免职业倦怠的形成。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教师是指学校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承担着教授知识的使命和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它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根本特征就是教书育人。新课改倡导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扮演着设计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还是学生们的朋友、知己。教师职业的角色多样化就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等特点,在年复一年的重复单一的劳动中,教师就难免会出现情绪上的厌烦、身体上的疲劳。这些特点构成了职业倦怠的客观条件。
(一)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学生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工作的内容也比较繁杂,对待学生还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教师针对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教师不但要面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实施教学计划,还要按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的教学,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一般的提高。其次,教师的劳动属于专业行为,不仅耗费体力最重要的是消耗精力。教师年年重复着同样的且具有复杂性的工作,其强度大、压力大使教师常常表现出焦虑的情绪,身心疲惫的症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最终将会导致职业倦怠。
(二)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由于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再加上教育情景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教师劳动是一个具有创造性非常大的活动。首先,教师需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这一特点最好的体现。其次,课堂中教育情景因素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大声说话、故意让老师难堪、打断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打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的处理,进而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对教师提出,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的要求。由于教师一般带的班级比较多,本来课业负担就比较重,再加上处理一些学生纪律问题,有些教师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师工作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它不像工厂工人那样有严格的交接班的时间界限。教师不但在上班时间,而且下班在家甚至晚上睡觉依然要不断地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在,预测他们的发展与未来,可以说是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广延性指空间上的。没有人严格界定老师的劳动场所,无论是课堂内外,还是学校内外都可以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劳动场所。因为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教师不仅只在课堂、学校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还要在校外甚至对孩子的人生起着指导的作用。教师也是非常普通的人,他们不是机器,她们工作时间长了会产生疲劳,心理上会产生厌倦。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教师的心理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四)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一生。首先,教师劳动周期比较长。教师劳动的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教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长期和勤奋的工作才可能得到的结果。其次,教师的劳动不直接产生价值,而是通过学生人生的成功而实现的。所以一些老师短期内观察不到自己所产生的劳动成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形成一个较低的个人成就感,对本身的工作不抱有很高的冀望,才会逐渐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理。
综上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客观条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必然会导致教师产生不热爱学生,教学态度差的现象。面对职业倦怠我们应该寻找出原因,做出应对策略以解决职业倦怠带来的问题。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对于教师队伍来说,引起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简单的来说职业倦怠受着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综合影响。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
1.尊重的需要因素
X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安全、社交或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他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而需要是行为产生的动机。在学校教育中,被尊重的需要是职业倦怠的一个起着管制作用的要素。与以往的师道尊严、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相比现在的学生由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溺爱娇惯,养成了他们放纵不羁的脾气与倔强叛逆的性格。有的学生背后辱骂老师,给老师起外号,甚至对自己的老师动手。不被学生尊重,以及社会地位低导致了教师的低自尊感,进而引起职业倦怠。
2.自我效能感因素
教师的工作属于高精力投入的工作,教师为了得到学生、单位同事、上级领导的认可,希望在教学岗位上取得一定成绩,以便日后在进职加薪、职称评定和评先进模范中打好基础。这种过高的预期导致教师工作负荷过重,如若没有释放压力的时间和技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职业倦怠。
如果职业的劳动量很大,成就感也很高,再加上合理的回报,那么即使工作很累,教师也很少会产生倦怠。职业本身不会让人感到累,让人感到累的是那些自己看不上眼的、没兴趣的工作,即使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口号喊得很响,也很难避免。
3.人际关系因素
如果一个校园的氛围是一个和谐而友好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学风良好、人际和谐的气氛下教师的心情才会舒畅,学校、班级的凝聚力也会很高,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反之,学校人际关系紧张,矛盾丛生就会大大削弱教师劳动的主动性。教师疲于应付种种情绪逐渐产生倦怠心理。然而,在当今的学校中,不良的竞争导致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以及在社会上发生多起因为教师教育手段不当,结果一般都是遭到家长的暴打或被学校直接开除,使得许多教师从从教之出的豪情逐渐消失殆尽了,安于现状的想法增多。师生矛盾日益加剧,师生关系的压力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与纪律问题增多,和教师沟通交流不畅,这些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频繁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导致教师情绪衰竭。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校原因
1.学校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师服从领导的指挥。一些学校领导在管理上,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伤害到部分教师的尊严,教师情绪必定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在缺乏尊重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工作,在个人心理上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抱怨与逆反。学校的一些管理制度缺乏公平公正,会使得教师因为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而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社会上大部分人都看重所选职业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单纯要求升学率,致使许多教师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只是像机械工具一样,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日积月累就会变得麻木,工作热情减退、厌烦现有的工作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2.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机制单一,会使教师身心发展不均衡。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心理素质不好的教师会感到手忙脚乱。有的教师不会与学生交往相处,只是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开展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单一的评会打击教师的自信,自认为能力不足,使教师的正真能力得不到显现。一些学校只通过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使教师的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教师的激情、活力随着时间被消磨殆尽,身体和情绪会产生疲劳和敏感,易怒的现象。教育评价机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这种压力下,职业倦怠感会更加严重。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原因
1.投入与回报失衡,教师经济地位较低
教师劳动的回报可分为物质、精神两方面。当一个人尽心竭力的工作,却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报,他就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对组织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对应的认可,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强烈的功利主义的社会环境下,一味地提倡让教师无私奉献、“学习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口号看来已经不能麻痹教师的神经了。根据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大概有57.4%的人觉得工资太低,有31.15%的教师表示想离开教师这个职业。教师工资低是目前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对刚刚入职的教师,工资仅仅能养活自己。而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不断地提高。完善职称与工资对等的制度。教师所得到的劳动报酬,在本质上体现了教师受到尊重的程度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无论强调无私奉献的社会,还是所有教师都强调自我绝对利益的社会,都是一个有问题的社会。社会应该满足老师的物质需要同时也应要照顾到精神方面的需要,让教师活的有尊严,更加幸福。
2.家长、学生的认可程度
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希望经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有得到好的成长。一个好的教师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往往有很多家长与教师的观点不一致。在初中阶段学生因为处于青春期,经常会发生叛逆的行为,家长却认为是教师没有教育好、管理好或者是教师导致了学生的叛逆。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对教师的处理方式认为过于严重,而去指责教师甚至遭到家长的暴打事件。甚至有些家长并不清楚学生的表现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妄下结论。这种没有根据的指责,教师很容易感到冤枉,最后对教师职业产生失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一方面受到教师的影响,学生喜欢的教师成绩往往高于其他门课程。换个角度说,学生的认可程度对教师也具有反作用。有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动力。正如《学记》所说:通过自己的教和学两个过程,实现教学相长现在我们可以引申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过程。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量大,带的班集多,教师难免会忽略一些学生的问题。然而学生觉得教师不喜欢自己,慢慢的和老师疏远,以及无法理解老师的用意,增加师生矛盾。学生更加叛逆,老师更加苦恼,长此以往,教师出现失望与无助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和策略
(一)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教师的社会地位、投入与回报的不对等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采取策略来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劳动报酬。在赋予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也应正确看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待遇,让他们得到应该有的回报,不必为生存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投资,努力创造尊敬师长的社会氛围,树立模范典型,以此提升教师的公众形象。这样不仅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与社会地位,还能使教师肯定自己的价值。据调查显示:对自己的教师身份大概有14.9%的人不愿意公开承认,39.8%的人不太愿意公开承认,两者加起来占了总数的一半。这显示了一半左右的教师对这个职业没有太高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所以我们要建设有利于教师职业幸福的社会环境,提升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工资水平,让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不失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好办法。
(二)加强组织有效的管理
在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中,学校的管理方面占了很大的比例。要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让教师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教育管理方面应该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满足教师的生活基本需要。学校领导应积极地去了解教师的生活和心理状况,还要关心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其次,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将教师的工作成绩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价。再次,学校应制订机动的管理制度。切实实施民主化管理方式,让教师有权参加学校决策,听取各方意见,加强主人翁意识。
(三)教师个人努力
新课改的实施,相应的对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新的教育课程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学历和素质要求。面对工作上的压力,教师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学校方面应搞好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也要紧跟时代不要掉队,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学会自己应对和调节压力的办法,以缓解因压力而产生的倦怠心理。教师还要不断端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教师的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生存、享受和奉献发展型。这几种类型并不相互排斥。价值观影响行为。所以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压力调节的策略,来缓解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黄莉.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J].人民教育,2005.17:36-37.
[2]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夏令.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景因素、人格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J].河南教育学报,2008,(6).
[5]王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D].2013.
[6]庞丽娟.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7]黄崴.教育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孙培清.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王传金.教师幸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0]苏萍,梁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因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
[11]李海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