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如今科学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进行比较广泛。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重要性。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可忽视和摒弃,它对儿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发育也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幼儿园教师教育中使用了中国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与学观念,变革了原来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评价方法手段,优化了社会教育工作流程,让孩子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的发展。为此,我对我园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平时幼儿课程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认知;影响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也有了自己的发展机遇,许多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幼儿园,这导致了幼儿园的深化和改革,同时各方面的专家也在努力研究,不断创新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使其变得更有特色。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这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方式,相对于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教学工作模式的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的更加生动形象,它通过形象设计具体的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学生的知识传授给幼儿,更便于提高幼儿的认识,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大幅度提高。多媒体技术虽然帮助了我们,但也有两面性的东.西在里面。一般情况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个辅助管理手段,其主要研究内容应以教材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不应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教材的内容。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

 1.2研究动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新的教育理念,已经在各地区的幼儿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帮助幼儿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发展幼儿的思维。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幼儿园,并且还逐渐的与幼儿园教师教育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相融合在一起,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能够积极发现并配合,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这种新颖的教学管理方式,深受广大教师和幼儿的青睐。但在实际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和经验需要我们去寻找、去总结。本研究采用文献方法和行动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多媒体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充实幼儿园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理论,对幼儿园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的有效解决方法可以进行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1.3.2实践意义

幼儿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具体的、形象的、声音的、视频的、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他们接受。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大量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表达和交流,从而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利用多媒体实施教育的幼儿园教学也不能忽视和放弃重要的影响教学管理手段,这对幼儿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可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评价手段发生根本改变,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流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当今社会,就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许多幼儿教师缺乏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在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幼儿园应在专业培训幼师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幼师多媒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幼儿园发展以及社会教育管理机构还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编制考核机制,促进幼儿教师可以能够准确高效的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相关研究理论知识以及幼儿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实现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加以运用,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综上所述,多媒体作为当今高科技时代蓬勃发展的产物,一定要对幼儿园教育起到辅助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多媒体幼教服务。

 1.4研究问题

  1.4.1多媒体辅助

多种媒体辅助的综合,一般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为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有:交互性、实时性和集成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对多种媒体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递,这也是广大教育者对其推崇,并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的原因。

1.4.2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按照教育对象与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学方案设计,将合理选取和利用的现代教育媒体信息与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其在共同介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各种教育媒介信息的形态直接作用于学习者,从而建立合理的课程架构,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5名词解释

  1.5.1多媒体

敖日格乐(2016)认为多媒体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将声音、图像等集合为一体的信息技术方式之一[7]。姚小彦(2017)认为多媒体是指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技术,使多种信息的逻辑相互连接的一种交互式系统[8]。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本研究认为多媒体为: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为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有:交互性、实时性和集成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对多种媒体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递,这也是广大教育者对其推崇,并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的原因。

 1.5.2多媒体辅助教学

程伊、郭巧梅(2020)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指将多种信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来进行处理,并按照教学要求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通过投影仪或屏幕显示出来,通过教师的操作而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10]。

本研究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界定为:可以按照教育对象与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学方案设计,将合理选取和利用的现代教育媒体信息与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其在共同介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各种教育媒介信息的形态直接作用于学习者,从而建立合理的课程架构,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5.3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cognitive ahility)指的是人脑反映客观规律的特征、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对人的作用的能力[6],包括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7]。传统心理学所称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指人脑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能力。皮亚杰认为,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并通过认知结构对外部对象加以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主客体平衡的建构能力。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四大方面。部分国外学者将认知能力定义为接收、理解和再处理信息的能力。Heckman提出的能力理论认为认知能力包括智力、记忆力、问题解决和语言能力四方面[8]。认知能力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能力,是人力资本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界现有关于认知能力的讨论已经证明,认知能力对个体学业获得、未来收人和职业地位等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认为,认知能力是指个体通过人脑反映客观规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对人的作用的能力,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上述概念,本研究将幼儿认知能力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就是指幼儿感觉、认识、记忆事物的能力,具体包含感知觉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逐渐增加并对个体发展造成影响。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根据符合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点,将多种信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合理按照教学要求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通过投影仪或屏幕显示出来,将幼儿园中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的整个教学过程。

 2.2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普及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网络时代已经越来越充满整个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来源于海外,它的基础理论和软件技术都比国内更加完善,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自然比国内和国外更加深入。因此,X国家技术学院在1998年夏季为使用多媒体远程教学的低龄儿童提供了入门训练。威士康辛学院还于199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子阅览室,并将其作为中国商业、文化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共计171门用于启蒙训练的课程,帮助早期在自己的头脑中提高孩子构建知识经济结构分析模型,从而开发孩子的聪明才智。通过讨论,以亚特兰大和乔治亚洲地区为首的全美南部地区教学理事会同意互联网可以向南部地区传输所有50所学校的教学。与此同时,X国家XX又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小学的教育理论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建设上。X前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曾经提出过有关基础教育技术行动的建议。近年来,国家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委员会和图书馆都开始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使用大数据信息高速公路技术,让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能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社会教育。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如加拿大、英国等也已实施多媒体教育,开发或使用了让孩子在电脑上认知图形、数字语言等寓教于乐的软件,充分体现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探索世界的强烈兴趣。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相关多媒体技术应用起步较晚。1995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授权覆盖全国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过网络的中心才开始正式工作,投入资金管理使用。当前多媒体技术还不够完备,需要克服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中国还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探索新的应用渠道,以适应信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现如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类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许多学校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了学校现代化教学和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园教育而言,多媒体的运用将有益于培养幼儿的审美、人文、价值观。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学校的素质教育教学也得到了深入的开展,结合优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教学,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让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老师也要注重孩子综合素养和学科水平的培养。幼儿园教育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我国幼儿园管理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来培养幼儿对于我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为幼儿营造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教师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为以后的小学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此次活动中,教师们要不断提高学科素养和学科水平,并结合生活经验,转变以往以灌溉教学方式的教学思维,介绍更多的教学方案和探索。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2.3多媒体辅助幼儿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帮助幼儿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发展幼儿的思维。

许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提出了有关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亮点,以下是部分优秀学者的观点:Athanaduos Drigas(阿萨纳西奥斯·德里加斯)在2015年提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创造新的教育环境,提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可以被认为是促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工具[1]。

何凡(2008)认为,兴趣爱好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丰富经历的动力,而多媒体技术能够调动孩子兴趣爱好,引起孩子情感共鸣,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2]。

根据这些学者们的观点,本研究可以初步形成总结: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农村物质资源方面的不足,对幼儿的认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进一步肯定农村幼儿园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但是还有部分优秀学者对目前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担忧:

路程(2013)提出,在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于花哨华丽,单纯追求表面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内在意义,且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较少,存在敷衍工作的现象[3]。

李平(2016)建议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明确教学目的,切莫让多媒体设备“喧宾夺主”,才能正确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难度,提高教学灵活度,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虽在幼儿园中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对于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幼儿园而言,改善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更加迫切的必要性。

目前在农村幼儿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投影仪、电子交互式白板等设备,这些设备可以进行一定的信息处理,但是经调查发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农村幼儿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幼儿园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和经验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总结。所以,本研究采用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优化策略,希望使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帮助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幼儿园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

  3.1研究方法

  3.1.1文献法

通过对相关资料、知网、期刊以及业内专家人士的优秀文献等相关媒介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当前幼儿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的研究现状,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内容,为本研究打好了理论基础。

3.1.2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为便于统计,在调查时笔者将幼儿认知能力细分为感知觉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笔者在问卷《青少年认知能力调查问卷》以及《3-4岁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自编问卷《多媒体对幼儿认知能力影响的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包含21题,分为五个部分展开,分别是“基本信息”(11题)、“多媒体对幼儿感知觉能力的影响(4题)”“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2题)”“多媒体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2题)”“多媒体对幼儿想象力的影响(2题)”。笔者在研究初始随机抽取2-3名家长为访谈对象针对多媒体对幼儿认知能力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访谈,本表在结合初步访谈的结果和众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了杨明智和任丽平的幼儿认知能力规范,结合《3-4岁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现状调查》等问卷编写此次问卷,此外,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经过与老师、专家的多次讨论,对问卷内的问题设置进行了多次润色、修改,因此,在理论上能够推断本问卷具有内容效度。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展开,由各班级的主班老师将问卷链接转发至班级群聊,同时希望幼儿家长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能做到认真对待,幼儿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当前亲职教育参与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回收之后,结合访谈收集的信息应用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在本研究过程中共分发问卷70份,回收问卷65份,回收率为92%,去除无效问卷后剩余64份,有效率为98%。

3.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农村地区的S幼儿园展开调研。S幼儿园总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规模30个教学班,可容纳600余名幼儿,幼儿园设备较为齐全,所有教室均已配备多媒体设备,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并且S幼儿园在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方面有着积极态度,有利于本研究的开展。

3.3统计方法

本研究以S幼儿园为例,在运用观察法对S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分析目前S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找出S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S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期为多媒体教学与农村幼儿园教学相融合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广大农村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第四章研究结果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选定S幼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S幼儿园共设30个教学班级,且班级内均具有较为齐全的计算机配置,所有教室均已配备多媒体设备。

研究共发放问卷30份,共收回问卷30份,收回率为100%。对本次收回的30份问卷已进行简单整理,以下为整理后的结果:

 4.1多媒体教学开展者(教师)的情况

3bef6dbdc69eb1fbdc360b3da6153ca5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S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大专学历为主,其次为本科学历;男性教师所占比例少,其教师性别比例不协调;师资队伍整体年轻有活力,对信息技术教学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教师队伍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4.2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状况

  4.2.1多媒体设备配备种类

问卷就班级内部多媒体种类进行调查,其中电脑配备29台,占比96.67%;电视机配备数量相对较少,只有2台,占比6.67%;投影仪配备30台,占比100%;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30台,占比100%。

图1多媒体设备配备种类占比情况

616cc8993f542979aaa1c4c4b347f438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S幼儿园内常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相对充足,且种类较为齐全。

 4.2.2多媒体设备新旧程度

问卷从三个层次对多媒体设备的新旧程度进行调查,分别为:比较新(0-3年);一般(3-5年);比较旧(5年以上)。其占比如下图所示。

图2多媒体设备新旧程度占比情况

ced330f4a2501d3137169bf8624dab24  由此可见,S幼儿园内80%的多媒体设备已使用了3-5年,没有新购买的设备,基本符合教学要求;但仍有20%的多媒体设备使用了5年以上,比较旧,不符合教学要求。

4.2.3多媒体设备流畅程度

根据多媒体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多媒体设备易卡顿占比高达96.67%,且有63.33%的教师感觉多媒体设备较落后、功能不齐全。

图3多媒体设备流畅程度占比情况

ceea0d24deadc183b7d2ac7215055695  当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时,高达96.67%的幼儿教师不能够及时解决。

图4是否可以及时解决多媒体设备问题占比情况

eb2319127c73b178de2641caf27d078e  其中,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的原因多数为幼儿教师不会维修,且校外维修人员不能及时提供服务。

4.3教师多媒体教学情况

  4.3.1教师多媒体设备利用频率

经观察与问卷调查发现,S幼儿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为齐全,多媒体设备配置基本符合教学要求,且教师利用率较高。

问卷以四个层次对S幼儿园中教师在每节课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时间占比进行调查,分别为大于1/2、1/2左右、小于1/2、从不使用。问卷收回后统计发现,S幼儿园中76.67%的教师每节课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占比为1/2左右。

07226343aed76c5cbb3a70dd38bdead2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S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备的利用频率多数为1/2左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到了S幼儿园教育教学中。

 4.3.2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情况

关于S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来源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S幼儿园中自己制作课件的教师数量仅占6.67%;教学平台资源共享占33.33%;使用教材附带的教学资源占63.33%;其它来源占46.67%。

图5多媒体课件来源占比情况

1dbf4df8acfff72d65588159fb9ff66b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S幼儿园中选择自己制作课件的幼儿教师占比最少,而他们不选择自己制作课件的原因大多数为:会制作课件,但是自己制作的课件质量不好且比较费时间。

图6制作课件能力占比情况

a97bd996e917c866a8ed88122614e91b  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并未利用教学平台获得多媒体课件,其原因主要有:不知道有教学平台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太少、教学平台的内容不丰富、教学平台上的部分资源质量不好。

图7未利用教学平台原因占比情况

29340c802ed6df012ca709323beb2940  4.3.3教师多媒体教学平台资源利用状况

在选择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资源共享获取课件的教师中,有10%的教师认为教学平台资源十分丰富;10%的教师认为教学平台资源比较丰富;80%的教师认为教学平台资源比较匮乏。

图8教学平台资源丰富程度占比情况

809f9bf97546f2b5f460722b58f779c8  大部分使用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教师认为可利用的教学平台资源比较匮乏。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丰富。

  4.4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分析

  4.4.1多媒体对幼儿感知觉能力的影响

daad7eb0b52f68a4a69047feeaa5172e

9f5e96b669afb03c14501adfbc354d42

由上图可知,43.75%的家长认为多媒体对幼儿的观察力有不良影响,7.81%家长非常认同。共计31.25%家长不认同多媒体能帮助幼儿听懂对话,能结合情景感受到不同的语气、语调所表达的意思,29.69%的家长认同,有39.06%的家长持中立态度。有40.63%家长认为多媒体能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身边的事物和常见现象,比如季节特点、植物生长变化等;共计39.06%家长不认同多媒体能帮助幼儿感受到规则的意义,并能遵守规则。如遵守课堂纪律,说话之前先举手是重要的,36.12%的家长认同,25%的家长持中立态度。

在访谈中,T家长表示“一直观看多媒体对幼儿视力不好,幼儿也不会自己调节。”Z家长表示“看多媒体的时候一直坐着,也不出来走动走动,对周围的东西不敏感,不会主动观察。”H家长表示“手机有辐射对身体不好,声音太大了对耳朵也不好,时间长了对周围的东西感知变弱了。”

多媒体可以帮助幼儿增加语言交流能力,听懂对话并与对方交流,也可以帮助幼儿感知身边的常见现象。但多媒体不利于幼儿身体机能发展,不能帮助幼儿自主观察周围的事物,不利于观察能力的锻炼;对能帮助幼儿感受规则,遵守社会规则没有突出作用。

 4.4.2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

1f80dcd9214bb1c903d9847d9dbd787e

由表12可知,共计56.25%的家长认为多媒体对幼儿的注意力有不良影响,其中20.31%表示非常认同。由表13可知,共计43.75%对多媒体能帮助幼儿专注于做一件事持反对态度,其中17.19%表示非常不认同。

在访谈中,T家长表示“多媒体声音画面全都有,别的玩具比不上,只有看多媒体的时候注意力最集中,干别的的时候明显坐不住。”Z家长表示“多媒体一直播放,没有暂停的时候,看起来没有时间观念,看了多媒体以后一直想看,叫他干别的没有耐心,要家长催着才能停下来。”H家长表示“多媒体颜色多,声音多,会动而且不长,幼儿能一直看,太喜欢看了,对注意力肯定不好。”

多媒体对幼儿的注意力有负面影响,且不利于幼儿提高专注能力,不利于幼儿自主集中于某一件事物上长时间的去完成。

 4.4.3多媒体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

1b8ac7464afabc88a6877cde8a16c091

由上图可知,共计37.3%的家长认同多媒体能帮助幼儿根据连续漫画画面提出的信息,大致说出漫画情节,有31.25%的家长持中立态度,31.25%的家长不认同。共计45.31%的家长认同多媒体可以帮助幼儿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看到的事物,通过哼唱表达自己的心情,占大多数。

在访谈中,T家长表示“看视频不像看书一样,看书时幼儿一直在动,幼儿要动一下脑子想接下来要干什么,多媒体一个接一个放个没完,幼儿啥也不用干。”Z家长表示“多媒体是说到底被动接受的过程,看多媒体的时候幼儿的脑子还在一直转的情况比较少。”H家长表示“看多媒体时孩子不需要思考,视频里面的情节已经安排好了,幼儿不会主动动脑子,养成习惯了就不好了。”

多媒体对于幼儿的思维能力的锻炼体现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自我表达,在锻炼幼儿连续思维方面,多媒体对幼儿没有起到显著的正面作用,在培养幼儿思维习惯方面存在欠缺。

  4.4.4多媒体对幼儿想象力的影响

9d2cb02e427dbacff4fd51dadd109c85

由上表可知,共计46.87%的家长对多媒体对幼儿的想象力有不良影响认可态度,其中14.6%表示非常认同。共计35.94%的人不认同多媒体可以帮助幼儿发散想象,有26.56%的家长持中立态度,有共计37.5%家长认可这个观点。

在访谈中,T家长表示“幼儿大量模仿多媒体中的桥段,脑子里记着的视频上的东西太多了。”Z家长表示“通过多媒体确实能想到的东西多了,但是还是在模仿看到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新点子。幼儿在提到关键词的时候就会想到多媒体中的内容,然后去照着做,难以想出新的东西。”H家长表示“对于想象力的弊端还是体现在内容单一上面,虽然网上的东西看着多,但其实也就那么几个热点。”

多媒体对于帮助幼儿发散想象没有起到显著的正面启发,同时,在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笔者针对S幼儿园的调查结果,就多媒体对幼儿感知觉能力影响、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影响、多媒体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和多媒体对幼儿想象力的影响展开分析,以便改进,实现其进一步发展。而由研究结果可以得知,目前大部分幼儿接触多媒体,且其中大部分幼儿的认知能力受到多媒体的不良影响。

1.多媒体受限于屏幕,限制幼儿感知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多媒体对于幼儿感知觉能力的弊端主要存在于对观察方式限制。

(1)73.44%的家长认为多媒体对于幼儿的坏处是影响身心健康,如视力等的发展。接受访谈的所有家长都表示,多媒体对于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发展均没有帮助,且部分家长表示会起到负面作用。幼儿因其年龄特殊,器官发展不完善,多媒体借助的电子屏幕对其发展不利,从而限制感知觉能力发展。首先,幼儿的视力、听力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长时间观看屏幕会阻碍幼儿视力发展,甚至导致眼科疾病;多媒体中过高的音量可能限制幼儿听力发展。其次,多媒体依托于电子媒体,幼儿的嗅觉、味觉等均无法通过多媒体得到锻炼。再次,幼儿的肢体感官正处于探索阶段,触摸手机的体验过于单一,不利于幼儿丰富触觉体验。多媒体观看时幼儿普遍处于坐姿,幼儿长时间观看多媒体将减少幼儿在生活中运用肢体有效探索周边的时间,不利于幼儿生理机能的发展。T家长向多媒体提出建议:“要是带着孩子跳操,教孩子运动的多媒体多一点就好了。”

(2)调查结果显示,43.75%的家长认为多媒体对幼儿的观察力有不良影响,7.81%家长非常认同。由此可知,多媒体对幼儿的观察能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幼儿观察物体借助视、听、嗅、味、触等,依赖其年龄阶段,幼儿会触摸物体以及击打物体来帮助自己观察,多媒体是借助于电子媒介使用的社交软件,其展示内容依托于电子屏幕,幼儿与电子屏幕交互的行为包括听觉与视觉,多媒体无法给幼儿提供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观察。幼儿在观看幼儿多媒体中,对于其中展示物体的观察幼儿无法进行完整的观察流程。同时因为幼儿经验储备不足,难以根据多媒体中显示的内容脑补其空间概念以及质量,对于物体的认知流于表面。长此以往,幼儿对于已知事物的感知不全面,借用多种感官对于新奇事物进行观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其观察力发展有不良影响。

2.多媒体刺激性强,过度吸引幼儿注意力综合各项数据分析得出,家长认为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有负面影响,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不利。

(1)本次调查研究中,共计56.25%的家长认为多媒体对幼儿的注意力有不良影响,其中家长认为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影响主要集中在“过渡吸引幼儿注意,”。幼儿多媒体的内容形式多样,时长较短节奏也快,颜色鲜艳且配有声音,能快速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多媒体呈现的内容的方式相对简单,获取内容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缺少主动的交互过程,因此容易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但幼儿3-6岁时以无意注意占上风到有意注意占上风的过渡阶段,注意力长期集中在多媒体类高刺激的事物上,幼儿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得到的训练时长会变短,会对身边低刺激的事物减少有效注意的时间,不利于有意注意的发展。

(2)调查中显示共计43.75%对多媒体能帮助幼儿专注于做一件事持反对态度,其中17.19%表示非常不认同。在访谈中Z家长表示“看了多媒体以后一直想看,叫他干别的没有耐心。”3-4岁的幼儿缺乏时间的概念,对事物的注意力集中程度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渐发展。在缺乏家长限制的情况下,多媒体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多次吸引幼儿注意力,阻止幼儿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物体,幼儿对于观看多媒体的时间概念薄弱,没有家长的提醒到可能会沉迷于多媒体中。相比之下,在做其他事情如绘图时没有多媒体那样有规律的间歇性刺激,幼儿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因此,多媒体可能使幼儿对于事物刺激的要求提高,不愿意集中精力到生活中事物上,能坚持做事情的时间更短,更倾向于看多媒体。

3.多媒体缺少内部逻辑,无法促进幼儿思考

总体来看,家长对多媒体对幼儿思维能力影响的评价整体呈正面。但是就此维度的分项目而言,有待进一步优化。

(1)在访谈中Z家长认为“多媒体是被动接受的过程”,H家长认为“看多媒体时孩子不需要思考”。因此,多媒体的接连播放以及自圆其说使观看的幼儿处于被动的位置,幼儿难以参与到多媒体中去,思维是被视频中的语言和画面指导思考,缺乏对幼儿的思维练习。多媒体时长较短,无法详细的阐述发生的前因后果,幼儿部分存在理解困难,因此,在脱离多媒体的牵引以后,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提升,部分幼儿模仿视频中行为照搬照抄或者过度依赖多媒体或家长给予答案,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Z家长提出建议“要是能让多媒体放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让孩子思考一下再继续下去就好了。”

(2)多媒体中存在拼接的成分,部分多媒体中拼接成分过度、画面跳脱感太强,缺少内部逻辑性,引导幼儿的思维处于发散的状态,不集中在一个点上。在接受采访时,有家长阐述“幼儿在观看多媒体后和她说话难以集中的思考一个内容,不仅思考时间短,而且老是想到多媒体上的内容,过于发散。”因此,多媒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追求极致的画面声音体现,却忽略了内部逻辑的整理,对于幼儿而言,长期的观看会使幼儿缺乏对逻辑本身的追求,思考事物变的碎片化且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

4.多媒体内容雷同,不利幼儿展开想象

调查显示,多媒体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影响体现在多媒体内容千篇一律,以及多媒体的引导过于强势,遏制幼儿展开想象。

(1)多媒体本身数量基数庞大,其实热门话题较少,因此有许多重复的翻拍或仿拍,多媒体的雷同性较高。家长在访谈中提出“幼儿大量模仿多媒体中的桥段”以及“幼儿在提到关键词的时候就会想到多媒体中的内容,接着演绎,难以想出新的东西”。幼儿在观看多媒体时接收到大量重复的多媒体内容,将多媒体内容记录在脑海中,进行盲目的模仿,而多媒体的雷同会让幼儿产生认知,即这个动作或画面只能是这个样子的,自我限制想象的空间。幼儿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阶段,在教育中本不应该限制幼儿产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幼儿观看多媒体的这个过程中多媒体中的大量刻板重复内容无形中成为了这么一把锁,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

(2)在本次调查中,共计46.87%的家长对多媒体对幼儿的想象力有不良影响认可态度,其中14.6%表示非常认同。大部分家长对于多媒体对想象力的影响持消极态度。多媒体中的内容时已经固定的,从开篇到结尾是已经被制作完成的,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在多媒体播放途中,幼儿只需跟着多媒体的节奏向下,多媒体节奏紧凑,多媒体与多媒体之间没有间隔,幼儿无法在观看多媒体的同时进行对于画面额外的想象。幼儿在观看多媒体同时,因为多媒体的结局唯一且明晰,幼儿会认为情节的发展具有唯一性,被动记录多媒体内容,缺乏主动想象,从而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

 (二)建议

为了避免多媒体对幼儿认知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笔者结合了时下的环境以及背后产生的原因,尝试就本研究的结论和分析提出以下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1.加强多媒体的筛选与利用,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

(1)平台设立幼儿多媒体专题

教师为幼儿适宜视频设立专门话题,针对性幼儿的身体各阶段发展情况设计多媒体专栏。幼儿缺少识别能力,在随机刷新机制的教师,观看被动性过高。适合幼儿的多媒体等缺少相应的曝光。教师可以将适合幼儿观看的视频独立出整个多媒体体系,对其画面、音量、内容,观看时长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将促进幼儿感知觉能力的视频集中起来,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目前的幼儿多媒体尚未成体系,以零散的单篇居多,在这种环境下,建立专题辅助加强幼儿多媒体的IP建设,能催化优质幼儿多媒体,专题内的内容质量有保障。综上所述,建立专业化的幼儿多媒体体系,幼儿在观看此类专题时能系统的开发感知觉能力且不会被其他多媒体打扰。

(2)教师加强多媒体筛选

目前教师环境不适宜幼儿自主观看多媒体,为了能合理使用多媒体,阻止多媒体对幼儿感知觉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应当担任起筛选和监督的责任,帮助幼儿设定观看时长、观看眼睛与屏幕的距离、观看音量等,在随机多媒体中选取有适合幼儿的视频播放观看,避免幼儿使用随机观看视频的功能。在遇到不宜画面或言论时及时关闭并给幼儿科普相关内容,合理利用视频的娱乐功能,借助多媒体中的课程内容帮助幼儿认识、观察身边的事物,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于社会的正确感性认知,同时也起到了陪伴幼儿的作用。

(3)家校共同化部分多媒体为实物

多媒体借助电子媒体,通过电子屏幕进行播放,幼儿通过屏幕难以实现对事物的观察,针对观察难题,可以从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解决。结合多媒体中对于新鲜事物的描述,幼儿家长可准备家中类似或相近的材料,选择这些材料供幼儿触摸感受,让幼儿观察并找出结论,并结合多媒体中的描述给幼儿解释,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园可开设相关的交流课程,以“多媒体中的那些事”为主,以用日常材料还原场景或事物的主旨,利用幼儿园的现有材料创设情境或某物体的“嗅、味、触”等,让幼儿在情境中细致观察寻找材料并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利用多媒体展开话题,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感知观察,由此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2.限制幼儿多媒体使用时长,注重培养有意注意

(1)教师优化“青少年模式”

教师目前已经出台了“青少年模式”,该模式针对未成年,点击进入该模式以后会自动筛选并屏蔽不适于未成年人观看的视频并设立限定时间。但未成年人的年龄跨度较大,其中幼儿的注意力还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注意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幼儿可看的多媒体标准应该更加严格,同时针对幼儿的时间限制应更加保守,即分年龄阶段建立不用的“未成年人模式”标准。多媒体刺激对幼儿来说过大,幼儿的注意力难以转移到其他地方,因此教师应加强对于幼儿使用教师采取的时间限制,到达时间以后自动关闭,起到平台监督作用。

(2)教师把关观看时长,及时转移注意对象

教师应当合理规划幼儿观看多媒体的时间,合理规划幼儿观看多媒体的频率以及单次观看的时长,严格限制幼儿观看时长。教师需在幼儿观看多媒体之余引导幼儿放松眼睛、拼搭积木、陪伴玩耍等,转移幼儿长时间保持注意的对象,有意识的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发展,避免无意注意过度被多媒体中的声音和画面吸引。教师采取有效监督策略,使幼儿减少单次注意力不可控制的被多媒体吸引,培养幼儿自主转移注意力的能力,杜绝沉迷于多媒体的可能性。

(3)家校联络共同管理

幼儿教师与家长展开双向联络。幼儿教师将在校观看多媒体的时间以及内容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提供观看多媒体时长以及培养注意力的专业知识,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在校情况以及科学的教养方法;家长可将幼儿住家观看多媒体的情况与教师分享,便于教师统一进行在校教育。家校共育,为幼儿创造更好的观看环境。3.创新多媒体交互功能,锻炼幼儿思维能力

(1)增强多媒体交互功能

多媒体具有的特点相比于长视频更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且多媒体相比于传统书籍有声音与动画的优势,因此能传递更多的信息。在当下,多媒体制作技术与设备逐渐完善,多媒体可以包含更多形式与趣味性。多媒体制作者可利用更完善的软件功能。多媒体中可增加选项与幼儿互动的引起幼儿思考,例如多媒体可以让书本中的东西动起来,使幼儿的选择可以干预故事的走向,从而切身的感受到自己的选择对于情节的推动作用;多媒体也可以以模拟场景的形式启迪幼儿思考,例如多媒体可以让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用声音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幼儿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此外,多媒体融入交互也意味着给了幼儿选择的时间,使多媒体的节奏放缓,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何时在完成交互任务,给了幼儿思考的时间。多媒体可以融入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已有平台开始尝试增加交互按键,设置不同按键转场,幼儿多媒体有更强大的硬件软件支持,充满交互特色的幼儿多媒体对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

(2)增强多媒体制作逻辑化

多媒体作为一种媒介,除去多媒体小故事等,幼儿多媒体中可明显的加入逻辑部分启迪幼儿思考,依托于多媒体完成对于科学知识或思维题目诠释的作用。多媒体由于其连贯性与表达性,不仅能快速进行展示事物转化的具体过程,而且能完成具象事物到抽象的变化。幼儿多媒体强调逻辑制作,发掘多媒体的新突破口,从塑造具象物体供幼儿理解,到通过动画、故事等形式带入场景,最后揭示原理或逻辑轨道,同时辅以解说供幼儿观看。逻辑化的流程演示可以很好的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时一同深入其中思考,锻炼思维能力。4.丰富幼儿多媒体种类,为幼儿想象提供空间

(1)去多媒体种类单一化

幼儿多媒体的制作存在人云亦云的问题,部分多媒体制作者批量化的制作动漫短剧盲目追求高效率,导致多媒体种类单一,以“友谊”、“亲情”等为题材的儿童动漫占据了大头,幼儿能接触到的种类也局限于此。首先,多媒体对于题材的限制相对较小,其题材上可以挖掘的方面仍有很多,比如短篇幅的科普介绍等。多媒体制作者应跳出常规的视频模板,探索新的展示形式与内容,使多媒体有更多选项。其次,家长应增强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意识,在观看时遵从幼儿的兴趣为幼儿选择多题材、多科普的多媒体开拓幼儿的视野。多媒体种类丰富使幼儿拥有更多选择,通过多方合作协力借助电子媒介接触到更多预料之外的事物,开拓眼界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多媒体创作留白

首先,教师可以在视频之间设计可以选择的停顿留白,在播放多视频组合故事时,连续的视频播放阻止了幼儿对下文的想象。在多篇连续的叙事性视频后在视频后方适当增加数秒的留白给幼儿一点想象的空间。其次,多媒体创作中整齐划一的流水线故事易导致幼儿形成思维定式,除去强科普内容外,多媒体制作应规避明确强调事件的唯一性,部分幼儿故事可有意创造视频内容留白给幼儿思考的空间,为故事设计开放式结局或多结局,启发幼儿思考不一样的可能性。最后,多媒体幼儿家长可主动利用多媒体培养幼儿想象力发展。例如在分享多媒体故事时可归类同类多媒体给幼儿观看,对比其中的异同,启迪幼儿发散思维创设不同的情景。有意培养幼儿想象习惯,观看视频时有意识的锻炼想象能力。

 总结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而深入。通过对上述研究的分析发现,多媒体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在幼儿领域的教育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今后的建设中,幼教工作者要积极应用多媒体,夯实基础。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师需要正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适当借助多媒体展开辅助教学。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改变教学方式,促使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衔接。将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进一步增强。教师应结合幼儿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既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又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因自身能力有限,对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无法进行十分全面的分析,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提出的相关优化策略也有很多疏漏,希望可以通过以后的研究来完善本次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幼儿园的有效运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仅凭某个幼儿园的改善就能够完成的,虽然这条路上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创建起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AthanaduosDrigas.MobileandMulimediaLearninginPreschoolEducation,2015,1(1):119-133.

[2]何凡.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路程.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4]李平.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策略[J].教学新探,2016(11):47-48.

[5]王晶晶.河南省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5.

[6]黄瑞芳.幼儿园家园合作调查研究——以运城市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15.

[7]敖日格乐.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研究——以东胜区幼儿园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8]姚小彦.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20(4):104.

[9]李宏飞.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的研究——以承德市双桥区幼儿园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6.

[10]程伊,郭巧梅.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内江科技,2020(8):80-811.

[11]谭凌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J].甘肃教育,2015(22).[12]蒙鹏伟.谈如何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J].才智——创新教育,2020:83.

[13]秦小娟.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0)142-143.

[14]SpinozaBuilding.MultimediaSupportofEarlyLiteracyLearning[J].COMPUTERS&EDUCATION,2002(39):207-220.

致谢

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在本次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并且在不断指导着我前进,老师的谆谆教导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本篇论文也是因为有老师的帮助才能顺利地完成。

谢谢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老师,感谢你们用渊博的知识熏陶着我们,感谢你们认真备课的态度,感谢你们乐此不彼的谆谆教诲。在此,衷心地感谢老师们两年的指导和帮助,谢谢!

感谢的话语道不尽,感谢的人们数不清,原谅我只能用短短的几句感谢表达我此刻的心情,谢谢你们!

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

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1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2043.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1月16日
Next 2024年1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