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疫情时期贵州省大学生就业中的财政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良好,现有财政政策作用效果显著;但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小微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明显回落,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关键的社会及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结业条件非常不乐观。有鉴于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已经发展为社会性问题。而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XX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技能服务于社会是亟待解决

的关键问题。尽管XX已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的扶持性政策,但是归结于这些政策或具体措施的实施机制尚存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够理想。因此,基于这一基础上,贵州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继续促进就业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在原来的财政政策基础上,加大地方XX促进就业的相关财政支出,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技能培训补贴支出、教育支出等。二是加强中小企业财税优惠,适当减税降费,缓减企业的成本压力,降低企业裁员力度。三是分群体制定财政政策,引导人们积极就业,给短期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四是加大财政政策宣传力度,提升人们对政策的认知,减少短期失业人数,减轻就业压力。

 关键词:新冠疫情;促进就业;财政政策

1引言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国家计划重要的内容,也是民生经济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否获得充分优质的就业机会,关系到社会的经济环境稳定发展。2020年,在大学毕业生不断的在持续增加,经济增长下降、市场环境不良好和新的冠状病毒流行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巨大的。所以,大学生就业离不开地方XX政策的引导、促进,对毕业生资源的有效配置意义重大。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从“新冠”疫情看就业,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在时间节点上恰好处于春季招聘黄金时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且对随后几年的就业也会存在间接影响。面对“新冠”疫情的扩散,2020年的就业形势也必将严峻。就业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且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XX出台相关就业政策帮助大部分人解决就业问题,但就业情况仍有待改善。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国经济下行,进而使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所以,贵州省在新冠疫情后期实行怎样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就业工作,值得社会各界思考。

 1.1.2研究意义

社会就业问题急需解决,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区的灾情程度虽然不同,但影响程度大同小异;近年来,我国就业问题本就严峻,加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促进就业工作主要职责便落到XX身上。就贵州省而言,XX可以用创新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就业,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促进就业,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就业以及再就业,尽可能地缓减就业带来各层面的压力,使得高校毕业生亦能“学有所用”。对地方XX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引导作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首先,结合相关资料获取贵州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数据,据此剖析现存的问题,可以为高校就业工作与专业设置的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提

升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其次,地方性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战略上应该是相辅相成,因此,结合高校就业促进政策与XX政策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思考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就业形势,结合财政相关支出、XX现有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的作用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从XX财政政策的完善上提出研究建议。

 1.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线上与线下同时搜集、整理近几年贵州省的相关就业数据,查阅、借鉴国内外促进就业的相关财政政策文献,从文献中总结并结合贵州省情得出合理的财政政策建议。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财政与就业

财政是指以XX为主体的收支活动,是XX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使经济稳定和发展。财政包含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本文主要谈论的是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劳动者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进行的务工劳动。经济、财政与就业的关系具有长期正向关系[1]。

 2.1.2失业与再就业

失业是指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人们,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失业的类型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等。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出现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2]、周期性失业这三类失业兼具的现象,且短期内均十分显著[3]。再就业是指中国在新时期出现的由于企业倒闭等因素而使部分工人下岗无工作,此后又重新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2.1.3财政政策与财政支出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XX购买和转移支付。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XX购买和转移支付。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XX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也是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它是整个财务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财政支出可分为生产性和福利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是以道路通讯等设施为生产创造条件,福利性支出譬如社保等支出为消费提供服务,故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4]。

 2.2文献综述及述评

  2.2.1国内有关XX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政策的研究综述及述评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我国XX出台了许多促就业以及保就业的财政政策,而且政策落实和执行后取得的成效明显。新冠疫情前,国内学者提出了有关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如东北财经大学刘明慧(2009)站在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角度,提出促进其就业的财税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以及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等[5];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吴贵明(2013)提出加大对吸收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财税扶持、通过财税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等完善福建省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6]。这对促进地方就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中央XX和地方XX制定了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相关部门和一些高校、学者也相继分析了就业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应中央要求,在实行疫情防控的同时,兼顾好并确保已经做出决策部署的各项工作。李明(2020)提出:一方面,疫情冲击导致经济下行,预计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重;另一方面,又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7]。何代欣(2020)认为应善于利用财税政策维系产业链运转保就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解决再就业的主力军,应重点受到政策帮扶,精准实施降成本、减税费皆是可行举措[8]。

  2.2.2国外有关XX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政策的研究综述及述评

国外为促就业而制定的政策和发表的文献不尽其数。其中,江西财经大学高银玲(2016)等学者经研究表明,日本、德国、英国和X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和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实施了较大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国外先进经验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财政支持力度等[9]。这对我国完善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对于中国而言,国外现在疫情还在持续蔓延,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新闻平台上看到现任各级领导人以及各级民众对就业的看法,譬如X,需要用来抵制疫病横行的医护人员竟然也遭遇了失业,而失业的原医护人员多数是主动辞职,原因在于工作期间没有得到国家医具和政策上的有效保护从而使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宏观政策有待完善。

  2.2.3有关新冠疫情时期XX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政策研究现状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不断在世界各地蔓延、生长,各国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疫情虽然被及时有效控制,但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各国均注意到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且坚信财政政策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内研究现状。朱隽提出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致使全球就业压力迅速上升,前期一些国家的宏观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财政政策响应速度及力度不如货币政策[10]。李欣认为面对难以预期、不确定性极强的疫情,国家需要担任“最后保险”的角色,财政必须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稳定经济社会[11]。

国外研究现状。布鲁姆(Bloom)认为需求、供给和不确定性三个层面是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冲击的主要体现方面[12]。瑞(Wray)等认为货币政策(如降息等)无法有效缓解疫情对实体经济及就业的冲击[13],国家强有力且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才是关键[14],认为只有通过财政政策,尤其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才能刺激需求、支持就业及家庭收入等[15]。

3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社会就业形势分析

  3.1贵州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3.1.1贵州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图3-1-1贵州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及就业概况

93fac25fab22ca0ac444022be8a5d8d9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2020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严重下滑。如图3-1-1数据显示:贵州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01768人,就业率均为80%左右。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数>本科毕业生数>研究生毕业生数,高职专科生就业率>总体就业率>研究生就业率>本科生就业率。

3.1.2贵州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情况分析

图3-1-2贵州省2020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注因素

f2d499b3eb5b017ad7694cb340e4f666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要求多元化,且注重薪资与稳定就业。如图3-1-2显示:在众多因素中,贵州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时比较关注“薪酬水平”、“工作稳定度”、“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就业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因素,尤其是“薪酬水平”及“工作稳定度”。

7e035873eecd9df01a280c35a953b1a7

毕业生学历层次有待继续提高,实践经历有待增加,正确就业观有待树立(可先就业,再择业),就业技能有待提升。如图3-1-3、3-1-4显示:贵州省2020届分层次未就业毕业生困境比较多的是“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用人单位待遇和条件不符合预期”“获取招聘信息渠道太少”“就业能力不足”等。

361acd9a46bb5d9e07b187034cb6c337  贴近具体需求的就业政策帮扶有待落实或加强。如图3-1-5数据显示:贵州省2020届未就业毕业生希望得到的帮助主要有“增加职位信息”“求职技巧培训”“政策帮扶”“求职补贴”等。

 3.1.3贵州省2020年用人单位对校园招聘的关注因素分析

6c9abc4724103b9a9ea776eaac2676f2

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普遍较高,且较注重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如图3-1-5显示:贵州省2020年用人单位对校园招聘的主要关注因素有“综合素质”、“所学专业”、“人品素质、忠诚度、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等。

 3.2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3.2.1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变化分析

19feb19e7961e1d8010d808c17357987

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规模不断壮大。具体毕业生规模变化情况可以从表3-1中看出:2017-2020届研究生、高职专科毕业生规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2019届本科毕业生规模下降、2020届回升。

 3.2.2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变化趋势分析

28695b9e0a424ebc9d84606d870c8b70

整体上看来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本科、高职专科就业形势明显回落,高职专科就业形势较前两者好,但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下滑明显。从图3-2-1中可以看出:贵州省2017-2019届高校毕业生数呈上升趋势,就业率总体上下波动且保持良好,但由于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2020届毕业生毕业率严重下滑[13]。从图3-2-2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就业率先降后升、本科与高职专科就业率逐年下滑,但高职专科就业率一直较研究生、本科生高。此外,在2017-2020届研究生中,2020届研究生就业率迅速上升且就业率最高。

 3.2.3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变化趋势分析

图3-2-3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变化趋势

f09c2b074c3617eeed50caec5df41800  学历层次越高,就职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就越高。从图3-2-3可分析出: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5],研究生的专业对口度均明显高于本科及高职专科专业对口度。

  3.2.4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分析

48497cfb0415c9c9a9c5ed153660d3a6  贵州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形势渐涨。从图3-2-4中可分析出: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整体上下波动,2020届毕业生创业总人数最高。其中,研究生创业人数占比最低,四届研究生中2020届创业人数最高;在2017-2019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创业人数均高于研究生、高职专科生创业人数;高职专科毕业生创业人数逐年增加,2020届创业人数均高于研究生与本科生。

3.2.5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升学情况分析

22911e651e33372586a7489c86ffc8fa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越来越趋向于提升学历,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毕业生升学利好政策,促进了2020届高校毕业生升学率的上升[18]。从图3-2-5中可以分析出,贵州省2017-2020届高校毕业生升学率总体呈上升态势,2020届毕业生升学率创新高,升学人数高达17120人,比上一届增加10000余人。

 3.3贵州省社会就业形势分析

  3.3.1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分析

cb2c70dc6ef6cc296c9a44d36014e307

入伍政策上升空间大。据图3-3-1数据显示:贵州省学生、公司职员占贵州省职业比重大,各占总职业的1/4以上,余下占比由大到小依次是其他、公务员、私营、自由职业、军人。结合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分析:要形成并保持良好就业趋势,对学生(毕业生)和公司职员的就业状态及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容忽视。

1e534b9c72f561fddbfa21e51da121ba

贵州省城镇失业率呈现上浮趋势。从表3-3-1数据中分析出:贵州省2015-2019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逐年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另外,有研究表明:中国2018年1月-2020年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中,2020年2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创新高(高达6.2%),此后新冠疫情被有效控制以及国民经济复苏,使得失业率开始下降,但直至6月份仍维持在5.7%的相对高位[16]。所以,贵州省以及整个中国面临的城镇就业形势整体紧张。

2670311ca7f14c7689a93c8901df128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民工返岗相关问题有待解决和改善。从表3-3-2数据中分析出:贵州省2015-2019年农村劳动力新增跨省就业人数、人社部门有组织输出人数、新增外出就业人数均呈上升态势,跨省就业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变化最是明显。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可能保持下降趋势,同时大部分原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返省,大量劳动力聚集本省。另外,有研究表明:2020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农民工返岗遭受巨大冲击。以四川为例,四川为劳务输出大省。在2020年第一季度,四川省预计有50%至60%的劳动力人口外出受阻,即会导致60万至80万农民工返岗困难[17]。

ec8625bbe1b37fa396852bbde5a826d9

贵州省2015-2019年失业保险使用效率低,失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表3-3-3数据中分析出:贵州省2015-2019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失业金”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收入大于支出,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多;“领取失业金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2f663fb6f83433faa75c00db149dc6a9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职业培训形势渐好,但整体创业培训形势向下。表3-3-4数据显示:贵州省2015-2019年农村劳动力培训人数逐年增加,创业培训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最高点在2017年,达6万人),2016-2019年职业培训人数逐年增长。

9891528fa248b3c71e880795ef4f0da3

如表3-3-5数据显示:掌握技能的劳动力不断增多,增速总体平稳。

结合以上所有图表分析:当前,贵州省甚至整个中国就业形势严峻。首先,贵州省学生占比较大,毕业生规模发展迅速,且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大;其次,参军入伍人数少,军队容量不饱和,人们应征入伍意识低。另外,贵州省城镇和农村劳动力旺盛,失业人数总体上升,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数增加,但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下降,存在农民工返岗受阻现象,省内劳动力不断积多。最后,中国中小微企业普遍遭遇新冠疫情冲击大,不利于人们就业以及再就业,就业人数减少。

 3.4贵州省就业整体评价与就业形势预测

  3.4.1贵州省就业整体评价

一是近四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率良好,均在80%左右。但2020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较2019年明显严重下降,其中本科生和高职专科生就业受影响程度较大,就业率极速下滑,研究生就业形势见好。

二是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学历层次、所学专业、综合能力、薪酬水平、就业能力、实践经验等因素高度相关(其中,学历层次越高,专业对口度越高)。近年的升学率、自主创业规模等呈上升趋势,失业率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回落明显。

三是贵州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实践经历不足等等是求职的主要障碍因素;故,绝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希望得到的帮助主要源于资金、技能等方面,以及就业帮扶政策亟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四是根据上述贵州省2017-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数及就业情况分析,预计贵州省未来几年将保持此趋势,即毕业生规模不断壮大、升学率持续上升、自主创业人数继续增加,就业率有待提高。

3.4.2贵州省就业形势预测

综合以上分析情况,对贵州省未来就业形势作出以下估测:一是提高学历层次和自主创业将是贵州省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未来的良好选择方向;二是贵州省失业人数持续增多,职业技能培训意识、社会保障参保意识等不断加强;三是贵州省就业质量、期望等需求不断提升,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越发严格。

 4贵州省现有促进就业工作财政政策的概况及作用效果

  4.1现有促进就业相关财政政策的概况

  4.1.1贵州省2015-2019年促进就业的相关财政支出

(1)贵州省2015-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图4-1-1贵州省2015-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dfe1f98fb08fb62727678076e35aaca6  当地XX为促进就业,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对就业帮扶力度。如图4-1-1显示:贵州省2015-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规模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增长约35亿元,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高达589.03亿元。

(2)贵州省2015-2019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和职业培训补贴支出

99491f0f9a4df3e42eb5c83b7843f899

失业保险覆盖面增大,职业技能受益规模较窄,劳动人口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得不到有效保障。根据表5-1-1数据显示:贵州省2015-2019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上升、职业培训补贴支出下降。

 4.1.2贵州省2020年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

2020年,贵州省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外贸等方面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解决燃眉之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激发企业活力[18]。此外,在省委、省XX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各项决策部署,省教育厅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就业举措概况如下:

一是出台了24条“硬核”政策稳企稳岗,抓好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减轻企业房租负担、一次性吸纳劳动力就业补贴等政策,明确对40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人[19]。

二是出台了20条关于支持疫情防控的财政政策,涉及患者医疗费用保障,疫情防控临时补贴,提高一线医务人员薪酬标准,优化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对农业产业予以保险补贴等内容。

三是出台了17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财政政策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企业从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此外,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全力帮助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尽快有序复工复产、稳定扩大就业。

四是2020年5月2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十大工业产业增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旨在畅通市场循环及产业循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五是2020年3月17日,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由省直8个职能部门具体牵头、15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分别从盘活编制岗位存量、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扩大基层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扩大“订单班”毕业生就业规模、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增加毕业生再教育机会、激励毕业生应征入伍、做好就先业服务保障十个方面着手)。

 4.2现有促进就业相关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

  4.2.1贵州省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成效

2020年“特岗计划”完成7198人;各高职院校已完成1万人“订单班”就业目标任务;全省21所本科高校共设立1081个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截至7月,促进1033人创业带动就业2626人,为22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64万元,组织创业培训、技能培训1196人;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引导2468名大学生入伍,其中,毕业生有1500名;截至8月底,应对困难毕业生群体,在每人1千元求职补贴基础上,再追加求职补贴5百元,全省共计追加补发0.48亿元,惠及毕业生达94851人。

 4.2.2贵州省减税降费和复工复产成效

据贵州省税务局数据显示:一,为减费降税扶助企业渡过难关,2020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减免税费49.7亿元,其中,今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69亿元[20]。二,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全力保生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4113户。

 4.2.3贵州省实现就业及再就业成效

f0326371e4fd3caaa71af1816d004ecc

表明就业利好政策成效显著。根据表4-2-1数据显示:贵州省2015-2019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有升有降,总体呈上升趋势。另外,有研究表明:2020年以来,贵州省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21]。

91d8627be5924543a721d93be5bbca2e

如表4-2-2数据显示:贵州省2015-2019年再就业优惠政策成效显著,再就业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有所依、有所得。但职业介绍补贴渐微甚至消失,应考虑重启或者加大职业介绍补贴,鼓励并管束好职业中介机构合法经营。

 5贵州省就业面临的困难及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5.1贵州省就业存在的困难

贵州省学生职业占比大,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存在的就业困难如下:

一是毕业生学历层次及所学专业与工作选择匹配度不高,科教投入有待加强。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就职工作与学历层次、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升就业差距越发明显(2020年尤为明显),有不少毕业生毕业后选择或需要继续进修。

二是毕业生缺乏社会经历,就业能力不足。毕业生没能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实践经验,就业技能有待提高;同时,存在没有形成正确自我认识、自我定位的现象,就业期望与自身能力不符,好高骛远心理强。

三是提供就业信息渠道少,就业帮扶政策有限。多数毕业生表示信息渠道少是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不对称易给毕业生造成损失,甚至会使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众多毕业生认为还需要帮扶政策救助,就业帮扶政策是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且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与更新。

 5.2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5.2.1新冠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图5-2-1新冠疫情对用人单位校园招聘需求的影响

6aac5c2aa758865aa53fb0f9c5ec0e2d  根据图5-2-1显示: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7.52%的用人单位表示校园招聘需求加大增加,9.24%的用人单位表示校园招聘需求稍有增加,33.34%的用人单位表示校园招聘需求与往年持平,7.74%的用人单位表示校园招聘需求较大减少,22.15%的用人单位表示校园招聘需求稍有减少。整体分析表明:用人单位校招总体需求与往年差距不大。

163aafebb66421f8defb2379e37286ab  根据图5-2-2显示:贵州省2020年进行校园招聘的用人单位规模70%以上单位的规模在500人及以下,仅不足30%的用人单位规模超过500人。结合表3-2-1、图5-2-1、图5-2-2分析表明,贵州省2020年单位校招总体需求变化不大,但毕业生规模发展迅速,用人单位规模总体较小,就业竞争压力大。

 5.2.2新冠疫情对农民工返岗就业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农民工返岗就业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具体表现情况如下:其一,受新冠疫情直接影响的行业,如餐饮服务、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企业被迫减小生产规模或是复工复产推迟,都会加剧农民工失业风险、降低工资水平[22];其二,复工时间不确定或停工时间长,会增加农民工转换工作难度;其三,农民工工资基本是按工时支付,疫情导致工时缩短,农民工收入下降,易给其生活带来极大负担。

 5.2.3新冠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约占全国企业的99%。目前,中国拥有3千万余中小企业和7千万余个体工商户,共吸纳的就业人数超过80%,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就业海绵[23]。但新冠疫情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中小企业受到疫情冲击损失严重。短时间内,新冠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甚至形成连锁反应,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根据清华大学朱武祥教授等的调研表明:在对95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次疫情给这些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4%的企业表示依靠账上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则表示可以维持2个月,为渡难关,其中高达22.34%的企业计划要减员降薪,易导致隐性失业,16.2%的企业计划将停产歇业,这些将会直接导致短期内就业人数的减少)[24]。

6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政策建议

  6.1财政支出层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6.1.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当地就业扶助资金充足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XX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加大对出现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纵向与横向转移并举,一定程度上减轻当地财政压力,确保当地财政能力足以支持促进就业政策的开展。

 6.1.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升劳动者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低技能劳动者就业能力匹配不上高技术岗位,失业可能性增大。对此,在原有财税政策基础上,加大地方XX促就业的相关财政支出,如职业培训补贴支出、教育支出等,对劳动者进行教育输出与职业培训能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优化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同时能提高社会文化素质,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6.1.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十九大报告中,X总X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通过税法强制规范的形式,确保社会失业基金的来源稳定,盘活失业保险基金。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与就业机构的联动机制,带动就业单位积极为劳动者参保。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不让失业保险制度沦为一纸空谈。此外,加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保障支出,解决劳动者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问题。

 6.2财税优惠层面:加强企业财税优惠政策

  6.2.1实行税收返还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提供XX补助

税收返还是指XX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XX补助。对中小微企业实行税收返还政策,可适当扩大税收返还范围,加大XX对中小企业的补助,减轻中小微企业纳税负担,进而增强企业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破产风险,降低企业裁员力度。

6.2.2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扩大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大规模减税降费或者对企业科研活动实行加速折旧,缓减企业的成本压力,使其能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科技开发和设备更新上,加快企业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以及降低企业裁员力度;同时,加大社会创业及企业扩建财税优惠,鼓励大众创业、以及中小微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

 6.3社会群体层面:分群体制定财政政策

  6.3.1健全就业帮扶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

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优化入伍优惠政策以及升学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及升学。另外,XX联合高校、企业共建良好就业平台,给予多次举办招聘会且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和提供就业岗位多且接纳无工作经历毕业生的单位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譬如准许扣除10%与就业合作项目、教育合作项目有关的合理费用。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并增加其就业机会。

 6.3.2加大财税对产业的投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是关键。首先,对于农村问题,可加大财政对村貌改建的投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还可结合当地村风民俗建设“特色旅游区”,适当发展第三产业,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增加农民生活收入。其次,对于农业问题,XX对特定农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对种植出产后无销路的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或者引导销售;另外,对特定农产业进行产业补贴和税收优惠,激起人们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优化社会产业结构。最后,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开启农村劳动力就业“绿色通道”,给予复工复产的企业延缓一定的缴税期限,鼓励企业复工复产。

 6.3.3适当降低失业保障标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

近年,贵州省的参保人数增加,并不代表参保人数占贵州总人数比重增加,且部分职工相比起失业保险金,更愿意把失业保险金直接兑换成工资,尤其是家境贫困者。所以,可适当降低对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标椎,给予贫困人员再就业部分优先权。同时,提供“便民通道”,简化申办程序,给短期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6.4XX工作层面:加大对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实施强度

  6.4.1加强有关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宣传力度

XX出台的惠民政策数不胜数,但是有些地区由于一些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政策消息渠道,政策受惠群众少,政策效果不佳。所以,XX应成立专门的宣传小组或者建立专门的宣传平台,提升人们对政策的认知,保障人们能有法可依,有法会依,减少短期失业人数,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扩大促进就业政策受惠人数。

 6.4.2建立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促进就业财政政策,根据贵州省省情制定和改进促就业的财政政策;二是建立由XX牵头的就业联动机制,将主体之间联系起来,将政策之间也联系起来,并明确XX与社会各界促进就业的职责;三是建立健全就业监督机制,“奖励”政策并行,确保政策落实好。

结语

通过理论研究结合贵州省就业现状、新冠疫情对就业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到贵州省贵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但经过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对比、归纳总结发现,新冠疫情后期,贵州省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有待完善。本文在数据分析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省情,分类分点地提出了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希望为新冠疫情后期贵州省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政策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守海,吴迪.精准施策与就业保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03):40-48.

[2]丁守海,吴迪.精准施策与就业保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03):40-48.

[3]严成樑,吴应军,杨龙见.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变迁[J].经济科学,2016(01):5-16.

[4]RAJAN R G,ZINGALES L.2001.The great reversals: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R].CRSP working Paper No.526.

[5]刘明慧.促进辽宁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9(10).

[6]吴贵明.福建地方财政促进就业的支出路径选择[J].中国财政,2013(13).

[7]李明,张璿璿,赵剑治.疫情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和财税体制改革任务[J].管理世界,2020,36(04):26-34.

[8]何代欣.当前保就业的财税政策定位与对策[J].税务研究,2020(10):29-33.

[9]高银玲,徐思奇.国外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及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16(40).

[10]朱隽.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及应对[EB/OL].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0-04-03.

[11]李欣.新冠疫情冲击下英国财政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20(12):125-133.

[12]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新冠疫情会引爆经济衰退吗?[EB/OL].CHICAGOBOOTH,2020-03-13.

[13]NERSISYAN Y,WRAY L R.The Economic Response to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One-Pager[R].An nan dale-on-Hudson,NY:The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2020

[14]斯蒂格利茨:很明显,我们需要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有限[EB/OL].新浪财经,2020-03-20.

[15]NIKIFOROS M.When Two Minskyan Process Meet a Large Shock: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Pandemic,Policy Note[R].Annandale-on-Hudson,NY:The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

[16]丁守海,吴迪.精准施策与就业保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03):40-48.

[17]蔡宏波.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J].人民论坛,2020(09):92-94

[18]杨静.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全省经济基本盘[J].当代贵州,2020(28):32-33.

[19]杨静.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全省经济基本盘[J].当代贵州,2020(28):32-33.

[20]杨静.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全省经济基本盘[J].当代贵州,2020(28):32-33.

[21]杨静.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全省经济基本盘[J].当代贵州,2020(28):32-33.

[22]蔡宏波.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J].人民论坛,2020(09):92-94.

[23]丁守海,吴迪.精准施策与就业保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03):40-48

[24]蔡宏波.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J].人民论坛,2020(09):92-94.

致谢

时光匆匆,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非常感谢商务学院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也很感谢导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也正因为导师的帮助才使得我的这篇毕业论文得以完稿。这大半年来我都在为着论文的完成忙上忙下,如今论文终于完成定稿。导师为人谦和,他做事非常严谨。在我写论文期间,导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去指导我。而他的指导使得我的论文圆满完成。因为这样,我的写作内容才不会出现疏漏,也不至于在写作中出现方向偏差。导师的指导会让我铭记一生。我会努力进取,努力学习,为未来的我加油充电。我很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帮助,也想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了!

贵州疫情时期贵州省大学生就业中的财政思考

贵州疫情时期贵州省大学生就业中的财政思考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1月2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3194.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1月26日
Next 2024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