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方法,从群众参与情况、斗牛饲养情况、斗牛场地情况、斗牛比赛情况,对甲良镇斗牛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甲良镇斗牛运动群众参与基础好,同时也发现甲良镇斗牛饲养不足、斗牛场地简陋不完善安全保障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最后提出了鼓励农户养殖斗牛,拓展经费来源,改善斗牛场地设施以及加强安全保障等对策,从而促进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甲良镇斗牛运动;斗牛比赛;开展现状
前言
中国斗牛活动历史悠久,从秦朝就已经有了相关记录,到目前有了2000多年的发展,是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斗牛运动从大类上说有两种,为人牛斗和牛之间的争斗。两种形式在历史上都较为多见。在汉代的部分雕塑中,斗牛是比较多见的题材。从斗牛中能学习到不屈的精神,斗牛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养成勇敢无畏、机敏果断的品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运动,尤其是其中的不少竞技项目,近年来国内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也在更广阔的区域得到发展,而对于有关少数民族运动的理论研究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从甲良镇的斗牛运动发展现状入手,为本人以后了解少数民族运动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本人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斗牛这个少数民族运动项目,能够了解到这项项目的文化以及特点。结合本人大学四年所学的《少数民族运动》、《运动与健康》等书籍,能够为家乡的斗牛项目运动做出微薄的贡献,清楚认知斗牛的发展历程、建设历史以及斗牛相关的诸多关键性问题。
胡晓聪在《金华斗牛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中提出在金华,斗牛文化旅游发展十分缓慢、形式上更为单一、运作存在缺陷、项目资金明显不足,这些因素都形成了较大的制约。作者提出应当站在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方面,形成新的文化品牌,通过在当地建立旅游基地,以斗牛表演为产业链向四周延伸,特别是要开发相关性高的旅游产品。同时更好地利用融资手段,获取更多资金,使文化旅游特色更加鲜明[1]。
王晓辉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斗牛文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思路》中提出,国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其自身的民族特色,斗牛文化兴盛,并保持到今天,目前逐渐成为国内斗牛运动最活跃的区域。在当今,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斗牛运动也逐渐呈现出衰退的态势,西班牙斗牛的热度就在不断降低。因此对于国内的斗牛活动,也应当有所准备,应强化相关的规范,强调动物保护[2]。
赵志明在《彝族斗牛的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彝族斗牛作为云南重要的非遗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其相关内容展开细致研究,对其现有的文化价值做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彝族斗牛发展到今天,仍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同时也兼具经济和政治价值等。为帮助其更好地发展,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积极开展相应措施[3]。
综上所述,需要保证从江斗牛的问题,需要解决资金匮乏、场地设施、发展落后、活动宣传力度小等问题。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要注重对这项文化的宣传,扩大斗牛对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兴趣爱好者参与其中,体会斗牛这项活动的乐趣,并以此达到推动当地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甲良镇斗牛运动开展现状,并选取甲良镇观看观看斗牛比赛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与本文相关的著作和书籍,并在贵州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来查阅有关斗牛运动开展的文献资料,从而了解当前国内关于斗牛运动的开展现状和动态,为本文的撰写提供文献基础。
1.2.2实地考察法
为了更好地撰写甲良镇斗牛运动开展情况,本人亲自前往甲良村、石板村、甲高村、甲新村、丙花村五个乡镇,观看五个乡镇斗牛场地的场地设施相关情况。
1.2.3访谈法
为了了解甲良镇斗牛运动比赛情况,本人将会对组织斗牛比赛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从而更好地了解甲良镇斗牛运动开展情况。
1.2.4问卷调查法
本人在11月4日苗族新米节时,亲自前往甲良村、石板村、甲高村、甲新村(没有场地,在丙花村举行斗牛活动)、丙花村五个乡镇的斗牛场地,对现场观看斗牛比赛的观众发放问卷,一共发放200分。从年龄、受教育程度、观看动机、对斗牛运动的喜爱情况、对斗牛运动的认识等方面,来设置问卷,从而来调查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的相关情况。本次发放问卷的共回收了191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72份,有效率为86%。
1.2.5数理统计法
本文将会使用excel表格,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从而为本次对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开展情况的撰写奠定数据基础。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调查
2.1.1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年龄分布
如表2-1所示,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的年龄主要为41-50岁这一年龄段,人数为58人,百分比为33.72%;观看斗牛运动的人群年龄在31-40岁的人数次之,为39人,百分比为22.67%;50岁以上的观看斗牛运动的人群数量为36人,百分比为20.93%,年龄在20岁以下的比较少,其中20岁以下的人数为15人,百分比为8.72%。20-30岁的人数为24人,百分比为20.93人。以上数据说明了斗牛运动比较受甲良镇中老年群体的欢迎,年轻群体观看斗牛运动的人数比较少。
2.1.2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受教育程度
如表2-2所示,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来看,主要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为119人,百分比为69.19%;其次为专科学历,人数为36人,百分比为20.93%,本科及以上学历仅为17人,百分比为9.88%。主要是因为观看斗牛运动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群体,这部分人群的学历普遍不高。
2.1.3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观看动机
如表2-3所示,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观看动机较为多样化,大部分人群的观看动机为聚众娱乐,人数为84人,百分比为48.84%;同时有53人,认为斗牛运动可以加强种族团结,百分比为30.81%;观看动机分别为获取村寨荣誉、传承民族文化和兴趣爱好的人数分别为49人,39人和36人,百分比分别为28.49%、22.67%和20.93%。
2.1.4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观看斗牛的频率
如表2-4所示,甲良镇观看斗牛的人群在最近一年内,大多数人群经常看斗牛运动,人数为84人,百分比为48.84%;有57人表示有斗牛活动必看,百分比为33.14%;同时也有31人表示在最近一年内只是偶尔看斗牛运动,百分比为18.02%。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斗牛观看人群对斗牛运动的观看热情比较高。
2.1.5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对斗牛运动的喜爱程度
如表2-5所示,甲良镇观看斗牛的人群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斗牛运动的人数分别为45人和65人,百分比分别为26.16%和37.79%,只有少数人不喜欢斗牛运动,百分比为15.12%,这说明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开展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2.1.6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对斗牛运动的认知
如表2-6所示,甲良镇大部分人群认为斗牛运动可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人数为125人,百分比为72.67%。有35人认为斗牛运动就是玩,百分比为20.35%,同时有12人表示不清楚,百分比为6.98%。这说明甲良镇大部分观看斗牛的人群对斗牛运动有较好的认知。
2.2甲良镇斗牛养殖情况
本人调查的甲良镇五个乡镇的斗牛养殖数量不多,除了丙花村的养殖数量为2头牛之外,其他几个乡镇的养殖数量均为1头牛,价格在1-3万不等,购买资金来源主要为XX补贴和乡亲众筹,XX会为每头牛补贴大约1000元,其他的费用由村民负担,平均每户大约需要400元左右。由于买牛、加上后期饲养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导致每个村里养的斗牛的数量并不高。
2.3甲良镇斗牛场地设施和安全保障调查
2.3.1甲良镇斗牛场地设施基本情况
场地设施是保证斗牛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场地主要为牛塘。如表2-7所示,目前除了甲新村没有场地之外,调查的其他四个村都有参加比赛的牛塘。甲良村、石板村、甲高村和丙花村的场地数量分别为1个、1个、1个和2个,场地规格均为室外规则人工场地,场地长宽大约在40-50m之间,同时丙花村有一个60m*60m的场地。甲新村受场地限制,甲新村有时会租用丙花村的场地举办斗牛活动,或者参加其他乡镇举办的活动。
同时本人亲自调查发现,受经费有限影响,甲良镇斗牛场地配套比较简陋,本人调查的五个场地均没有为观众设置观看台,观众都是围着斗牛场地来观看比赛,这也导致部分观众因为站立太久,会在中途退出对斗牛比赛的观看。
2.3.2甲良镇斗牛场地的安全状况
调查甲良镇的五个乡镇斗牛场地安全设施情况发现,甲良村、石板村、甲高村和丙花村的牛塘安全措施分别为铁围栏、木围栏、木围栏和铁围栏。在斗牛活动中,甲良村、石板村、甲高村、甲新村和丙花村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员,除了丙花村安全员数量为8人之外,其他几个乡镇配备的数量均为4人。斗牛场地面积较大,配备的安全员数量不多,如果出现牛落败逃跑现象,可能会冲出围栏伤到观众。
2.4甲良镇举办斗牛相关赛事研究
如表2-10,本文调查的甲良镇的五个乡镇每年都会举办斗牛比赛,其办次数来看,甲新村每年举办次数最少,为1-2次,组织形式为村民组织。甲良村、石板村、甲高村每年举办次数均为2-3次,组织形式为XX组织和村民组织两种方式。丙花村每年举办次数较多,为3-5次,组织形式也包括XX组织和村民组织两种。通过访谈了解,甲良镇的五个乡镇基本都是在苗族的重要节日,比如芦笙节、新米节、招龙节、侗族大歌节等,经常会举办斗牛比赛活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开展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甲良镇观看斗牛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学历普遍不高,观看动机较为多元化,主要为聚众娱乐,大多数斗牛观看人群对斗牛运动的观看热情比较高,同时大多数人群比较喜欢观看斗牛。
3.1.2斗牛养殖数量不多
目前甲良镇购买斗牛以及后期饲养的资金来源主要为XX补贴和乡亲众筹。由于买牛、加上后期饲养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导致每个村里养的斗牛的数量并不高。调查发现部分观众表示斗牛养殖数量少,影响了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发展。
3.1.3斗牛场地不足
受经费有限影响,甲良镇斗牛场地数量不高,部分乡镇没有牛塘,同时场地配套比较简陋,均为室外场地,且没有设置观众设置观看台,观众都是围着斗牛场地来观看比赛,这一定程度降低了人们的观看热情。
3.1.4安全保障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牛塘的安全防护为木围栏,同时场地配备的安全员数量也不高,部分观众表示安全保障不高,影响了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发展,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安全保障情况有待改善。
3.2建议
3.2.1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甲良镇斗牛运动的宣传力度,让此运动的观看人群不局限与中老年人,不局限于甲良镇。加大资金投入,请一位解说员来解说每一场斗牛比赛,让斗牛运动更加精彩,更有利于抓住观众的眼球。有利于甲良镇斗牛运动的良性发展。
3.2.2鼓励农户养殖斗牛
甲良镇XX要鼓励各乡镇养殖种牛,增加对每头斗牛的购买补贴和养殖补贴。同时以各乡镇村委会为中心实行村落全民投资,以自愿为基本原则。在鼓藏节期间实行免费斗牛,节日结束后则可利用斗牛场地进行日常斗牛竞赛或表演,收取合理的门票费用,从中获取的场地收入利润,投资村民可进行分红回报。从而将有资金购买更多的斗牛,促使斗牛运动的良性发展。
3.2.3拓展经费来源,改善斗牛场地设施
当前甲良镇斗牛场地设施简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斗牛运动的开展。为此,各乡镇要主动拓展经费来源,除了XX和住户的资金之外,可以从社会上筹集资金,可以通过拉赞助的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并且将资金用于增添斗牛场地的座椅等方面。
3.2.4加强安全保障
甲良镇协会要督促各个乡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首先,对配备木围栏的牛塘进行改造,都改成加固的铁质围栏。同时要增加安全员的数量,在牛塘四边,按照每5米的标准配备一名安全员,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县XX要出台奖励政策,对在斗牛活动中未出现安全事故的乡镇给予物质奖励,促使他们主要做好安全工作,促使斗牛运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聪.金华斗牛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5):23-24.
[2]王晓辉.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斗牛文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19(7):105-110.
[3]赵志明.彝族斗牛的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研究[J].体育世界,2018(8):51-52.
[4]文毅.苗族斗牛及其文化内涵[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1):22-23.
[5]马卫红.黔东南州斗牛的传统养殖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2018(10):17-18.
[6]万义.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变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的田野调查[J].体育学刊,2010(12):92-95.
[7]古维秋,涂传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03-1308.
[8]刘礼国.黔东南苗族侗族牛牛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3.
[9]黄亦君.黔东南苗族斗牛活动的文化人类学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15(1):43-46.
[10]王清敏.论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J].贵州文史丛刊,2010(3):35-37.
[11]汪如锋.文化生态困境中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4):21-22.
[1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3]吴德海.东方斗牛文化[M].香港:新新出版公司,2008.
[14]汪如锋,谭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斗戏”民俗的生态保护研究一一以黔东南苗族“斗牛”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2011(l):28-40.
[15]杨光全,杨玉安.浅谈苗族斗牛文化三要素[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4):148-150.
[16]胡旭.苗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为例[D].西南大学,2012.
致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稿之际,心中百感交集,大学四年生活即将进入尾声。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在此,我要对他的细心帮助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从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再到修改,完善,整个论文的写作都得到了不少的指导,教诲,关怀和帮助。一遍遍的修改,老师都给我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总是能精确的指出文章的亮点和不足并给出了详细而可行的建议。感谢我的父母,我所有的亲人们,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长辈们的教诲,感谢他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信心和勇气,谢谢!此外,非常感谢所有的专家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