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中文摘要

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造成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和死亡原因,本文通过查阅与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现状相关的文献,总结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问题的现状、必要性和家庭护理的实施方法,提出关于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重点,以期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中风;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前言

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造成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病[1]。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和死亡原因,受是否得到及时救治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正有8000万余人在脑卒中的阴影笼罩下,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达1370万例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52%和48%[2],即使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全球依旧还是有超过500万脑卒中后的幸存者产生了永久性残疾的后果[3]。其中国内脑卒中患者增长率以8.7%的年增长率远远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另外,大部分脑卒中后幸存者后期

因其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造成很大影响[4],因此大部分的脑卒中后幸存者从医院出院后仍需要来自院外的长时间,多方位的细致照顾与护理[5]。有研究证实,患者从医院出院到家庭时,患者在家庭或社区自己更熟悉的环境下获得家属的陪伴与情感支持等,能够获得更好的心理舒适度,家属也能提供更多实际上的帮助,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6],而我国尚缺少系统的家庭护理方式。

 1相关概念

  1.1家庭护理的含义

家庭护理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7],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来,通过家属的协助与监督,来达到增加对被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的了解,提高患者日常运动、用药及饮食的依从性从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8]。目前,发展较完善的家庭护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护士主导的社区护理模式:二是团队主导的医院护理模式;三是医院-社区-家庭共同协调的家庭护理模式[9]。其中,第三种家庭护理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证明[10]。相关研究表明,在病人的整合治疗与医疗决策的过程中,作为主要照护者的患者家属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11]。一般情况下的家庭护理模式体现在全面性、合作性、协调性、延续性[12]。这样的护理模式有利于衔接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

 1.2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现状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13],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在老年人群中最常见[14]。我国每年卒中发生率为(116~219)/10万、呈显著上升趋势,对比发达国家的总体降低趋势有较大差距[15]。死亡率为(58~142)/10万,存活患者中大于80%的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4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16-17],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渡过急性期回归家庭后,依然需要能与在院护理措施具有持续、协调衔接起来的高质量延续性护理[18]。

从医院到家庭/社区这一转一阶段是我国护理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19],X老年护理协会认为,延续性护理是指在围出院期开展的促进健康照护连续性和协调性的一系列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的安全顺利过渡,改善其出院后结局[20]。研究表明[21],大约有70%的病人有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但是,在我国,受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限制,大多数老年脑卒中病人出院以后主要由家属来提供生活和康复护理[22]。有研究发现[23],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对脑卒中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原因可能与脑卒中发病急,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即家属没有足够的疾病相关知识体系和康复护理技能储备,以及无法很快适应从医院到家庭在角色主动性的转变有关。

家庭康复护理是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其强调了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由医护等专业人员对家属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达到家属在居家生活中能为患者主动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指导以及监督患者的康复锻炼,提高康复效果的目的。有研究证明[24],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家属进行指导培训对患者的康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目前我国医疗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延续性家庭护理没有得到广泛全面地落实,除此之外,我国在延续护理方面的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经济支持系统仍不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也有待补充[25]。

 2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很多方面,患者自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协助照顾人数、接收相关指导和培训及负担情况等都与其家庭护理质量相关。其中患者的经济情况主要包括其有无医疗保险、积蓄或离退休金治疗或生活支出等[26]。以下整理出最主要的七个方面如下,

 2.1患者方面

  2.1.1年龄

首先是患者的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也会相对应的下降,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与并发症,加上脑卒中后患者的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增加了疾病管理的难度[27]。有研究表明,在影响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因素中,患者年龄的影响占了最主要的一部分,随着患者年纪越大,随之下降的还有家庭的适应性,疾病的程度越重,患者产生越有可能产生越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可看出患者年龄越大,家庭护理质量越低[28],与齐云秋等的研究结果相符[29]。

 2.1.2文化程度

其次是文化程度,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患者对疾病认识和病理过程理解的程度差异。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疾病过程的认知渴望程度要高,他们对疾病认识的越足,越容易去跟照顾者表达自己的护理需求,更大程度上去配合照顾者的护理活动。有研究证实,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护理质量越好。

2.1.3经济状况

患者的经济状况在患者的家庭护理质量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脑卒中一旦发病便是一场长期战,部分脑卒中后患者转战到家庭进行一系列康复锻炼时,都需要来自照护者的长期全方面的照护[30]。在这个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治疗、营养状况、用药,康复锻炼的完整高效实行都需要经济状况的支持,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经济压力来源。

2.2照顾者方面

  2.2.1健康状况

家庭护理质量受照护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王丽霞等认为,照护能力与照护者身体素质相关,会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照护者健康状况良好对家庭护理质量有积极影响[31]。相关研究表明,若照护者本身有慢性病史,会影响其照护能力,照护工作力不从心从而影响照护质量[32]。

 2.2.2接受相关指导及培训

照顾者接受相关指导及培训的情况也与其护理质量有关。脑卒中起病急,患者往往面临突然的生活状态甚至角色功能的改变,加上受病情影响的时间长,通常会产生多种负面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等,严重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降低其生活质量[33],而很大一部分病人家属也存在疾病专业知识缺乏,与康复相关的技能欠缺,以至于总体护理能力也相对欠缺[34]。符鸿香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的讲解并对患者照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建议与指导,在此过程中,家庭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产生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技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36],这也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的强烈要求[37]。有研究证实,医护人员介入家庭护理,对家庭照顾者进行专业指导,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的医院-社区-家庭的三级联动模式更有利于家庭护理的完整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8]。由此可看出,照顾者接受相关指导及培训情况越充足,就能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技能,能满足患者多方面更细致的护理要求,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

 2.2.3负担情况

照顾者的负担情况对家庭护理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照顾者由于突然改变的生活模式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时间减少”、“身体疲乏”、“精神紧张”,“睡眠状况变差”等诸如此类的变化[39],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病人的护理质量。

 2.2.4协助照顾人数

脑卒中的家庭护理工作要求细致,我国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的划分为老年[40],这也使得老年脑卒中患者占了大部分,加上其合并症多,更大地加重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在长时间的康复过程中,经常多一些人协助将降低护理工作的难度与强度。

3总结与展望

  3.1总结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大部分的脑卒中后幸存者都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不仅如此,还将面临着长期的居家康复锻炼。大部分的病人在病情稳定出院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功能康复训练,以病人家属为主要照护者的家庭护理在康复过程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病人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照顾与监督,同时给予患者家人之间的支持与理解,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从而也促进患者迈向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的最终目的。促进与完善医院-社区-家庭的家庭护理模式更进一步地运用到脑卒中后患者的家庭护理中去。但是目前关于如何开展家庭护理尚未有一个系统的模式体系。

3.2不足语展望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起病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一系列后遗症决定着其对院后康复护理的高要求,出院后长时间的延续性护理多由家庭来承担,而仅在院内对患者及其家属所做的健康教育也不足以支撑出院后的所有护理工作,家属可能因为专业知识和脑卒中康复技术的缺乏,不能很快的高效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家庭护理质量降低。除此之外,医院多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出院后的情况进行跟进,很容易出现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是诈骗电话而导致随访未能成功的情况,不能对家庭护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家庭护理高要求,低落实,而目前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研究。因此,虽然研究者在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方面有涉猎,但是仍待进一步研究。建议医院或社区医护对居家进行家庭护理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不定期的疾病知识培训,并设立专业人员的组织处,以便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存杰,顾立学,李明津,王玉霞.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03):334-338.

[2]Lindsay MP,Norrving B,Sacco RL,et al.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global stroke fact sheet 2019[J].Int J Stroke,2019,14(8):806-817.

[3]刘维红,刘涛.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康复治疗进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9,15(01):61-66.[4]韩晓森,董艳玲,田英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救治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2):1202-1205.

[5]丁春戈,张振香,曹莹等.中国居家脑卒中患者的照护现况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01):64-67.

[6]WANG W,WANG D,LIU H,et al.Trend of declining stroke mortality in China:reasons and analysis[J].Stroke&Vascular Neurology,2017,2(3):132-139.

[7]李萍,黄雪花.家庭跟进式护理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6):3108-3109.

[8]杨芳荣,孙淑娟,赵慧.社区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家庭单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名医,2020(01):168.

[9]何南征,钟美容,金婕.脑卒中居家患者延续性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0].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1):144-7

[10]朱艳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护理领域本体构建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11]肖舒敏.脑卒中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家属照顾负担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9):120-123.[12]李梦玲,王富兰,赵庆华,等.宫颈癌根治术后间歇导尿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21,36(1):94-97.

[13]李慧川.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1):22-24.

[14]《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05):272-281.

[15]WU S M,WU B,LIU M,et al.Stroke in China: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Lancet Neurol,2019,18(4):394-405.

[16]张桂芳,刘真亚,高石娟,孙娜,冯英璞,李天晓.以脑卒中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01):100-103.

[17]孙胜楠,徐耀,马灿灿,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4):348-351.

[18]程波,袁芳.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4):84-85.

[19]李英华,王秀英,刘宇,陆悦,李利,李湘萍.中文版延续护理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09):919-922.

[20]田家利,公冶慧娟,刘宇,张素.慢性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1):108-111.

[21]王会笑,杨明莹,杨倩蓉,吴光柳,和茵,李丹娜,欧密,陈奖国.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64-67.

[22]Kwakkel G,Veerbeek JM,van Wegen EE,Nijland R,Harmeling-van der Wel BC,Dippel DW;EPOS investigators.Predictive value of the NIHSS for ADL outcome after ischemic hemispheric stroke:does timing of early assessment matter?J Neurol Sci.2010 Jul 15;294(1-2):57-61.

[23]张清瑶,冯豪,王月,唐文嘉,王芬,赵梦遐,饶颖,孔令磷.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延续性康复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32):4074-4078.

[24]李萍,黄雪花.家庭跟进式护理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6):3108-3109.

[25]王颖,单伟超,闫宏伟,李青,辛小林,单伟颖.我国开展延续期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2):1078-1081.

[26]刘晓慧,王晓娟,史慧敏,杨玲燕,赵兰菊,王艳荣.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3245-3248+3252.

[27]李菲菲.“照顾者角色紧张”的NNN链接在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28]高显祺.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家庭复原力对家庭适应的影响[D].延吉:延边大学,2018.

[29]齐云秋,刘东伟.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人员的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88-89.

[30]刘宏丽,赵秋利,杨丽,王坤晓,宋姗姗,王婧.卒中后抑郁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20,19(01):71-75.

[31]王丽霞,姜小鹰.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评估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14):1253-1255.

[32]张春艳,王新燕.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现况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07):970-974.

[33]汪文娟,周霞,孙中武,等.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8):1799-1801.

[34]OLIVIER C L,PHILLIPSJ,ROY D E.To be or not to be?A caregiver’s question:the lived experience of a stroke family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poststroke[J].Scand J Caring Sci,2018,32(1):270-279.

[35]卢小莲,黄莉梅,莫新贤,等.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状况及护理干预研究[J].保健文汇,2020(23):111-112.

[36]符鸿香.家庭赋权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47(06):707-711.

[37]冒维珍.我院社区300例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40+47.

[38]Andrew NE,Busingye D,Lannin NA,Kilkenny MF,Cadilhac DA.The Quality of Discharge Care Planning in Acute Stroke Care: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ssociation with Post discharge Outcomes.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8 Mar;27(3):583-590.doi:10.1016/j.jstrokecerebrovasdis.2017.09.043.Epub 2017 Oct 31.PMID:29097058.

[39]庞冬,那利,路潜等.社区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负担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85-287.

[40]Li Z,Jiang Y,Li H,Xian Y,Wang Y.China’s response to the rising stroke burden[J].BMJ,2019 Feb 28;364:l879.

 致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大学时光漫长又短暂,现在回想起来充满了汗水与欢乐。整个大学期间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她们让我在学业,生活的经历上遇见丰富,收获良多。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最开始确定选题的时候许多地方都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开始,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一个一个分析,给我们举例,解答大家的疑惑,因为老师的细心指导,后面才一步一步有了开题报告的出炉,初稿的形成,虽然整个过程不是那么有趣,但是却磨炼了我的耐心,更加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劳动与心血,不应该有窃取别人劳动成果的事情发生。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在每一次失意的时候能有她们的陪伴与照顾。关于我的拖延症这方面,我的朋友雨欣起到了一个刺激我的作用。她很优秀,所以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她当成自己的榜样,这么说吧,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拖延症不治治不行的这件事上,她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谢谢她在我失望沮丧的时候让我知道我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只要现在行动起来,什么时候都不晚。

再者,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写论文这段时间的支持。妈妈知道我压力大,即使上班再累,只要我在家就一定会骑着她的摩托车回来陪我,不让我一个人待在家,并且一定会带上我喜欢吃的给我,给我最及时的关心,在我心里,妈妈就是我的超人。爸爸想让我专心学习不要担心其他事每次都会跟我说钱的事情我不用担心,只要我想读书,家里就一定会供我上学。刚进大学的时候总是不想回家,因为怕家里念,而现在,我只想在我的爸爸妈妈那里好好地做一个孩子,更想做一个让他们骄傲的孩子。

最后,感谢一下自己,感谢你没有放弃,风雨之后便是彩虹,行动是打破焦虑最好的方法,希望你做事效率能不断地的提高,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愿大家既有前程可追,亦有岁月可回首。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2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666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2月8日
Next 2024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