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高血压性心脏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病率已达25.2%,呈历年增高趋势,而治疗后达标率只有29.6%,而发病的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需要终身的治疗,并发症严重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的主要的特点。而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疾病的原因较多。至此,本文将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作为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关病因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使人们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降低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率,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前言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在社区居民中高发的疾病,其通过发生血管病理改变从而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其高发生率、高致死率以及高致残率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全世界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大约10亿[1],到2025年全球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将达到15亿占成年人口的1/3[2]。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主要由基因遗传、体质量、饮食、吸烟、饮酒、心理、环境等因素导致[3]。因此积极控制影响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生活习惯,以及提高患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的认识,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成为当前防治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重要措施。
正文
1.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1.1传统因素
1.1.1肥胖
肥胖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至2018年为止,全世界超重人数近21亿人,其中,达到肥胖水平的总数约为7亿人,肥胖者中,近三分之一患肥胖相关高血压性心脏病[4]。肥胖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发展高度相关的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炎症、氧化、活动性应激,脂肪因子(如脂联素和瘦素),以及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过度激活。其中许多因素在双向途径中相互作用,并因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加剧。它们的活动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改变全身的血流动力学,导致肥胖患者血压升高[5,6]。
1.1.2遗传
目前国内外多家临床研究资料发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慢性疾病,遗传因素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影响占20%~55%[7]。由此可以表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因中遗传因素占其中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当直系亲属中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国外报道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同胞受累者达20%~65%,是对照人群的4~5倍,父母之一有病则其子女发病率为15%~28%,父母双方均患病则其子女发病率为20%~45%,而对照组仅为3.1%;国内一些调查表明,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为16%~37%,对照组仅为6%左右[8]。收养的孩子之间与收养孩子的父母和收养的孩子之间的血压关系较亲生子之间与亲身父母之间的血压关系较弱;双卵孪生子比单卵孪生子间的血压关系也较弱,这不仅说明具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强大的遗传性同时也提示基因和环境作用可能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关键因素[9]。
1.1.3精神因素
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烦躁等状态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10]。抑郁可能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人群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42%,且抑郁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是与时间呈正相关的,抑郁症及其严重程度也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1]。
1.1.4年龄因素:
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已超过8000万,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而因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病死率居我国疾病病死率之首[12]。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由于小动脉的重构引起管腔狭窄和血小板功能生理性增强,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管阻力增大。再者,老年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清除能力下降,去甲肾上腺素堆积导致血管收缩程度加重、血压增高[13]。
1.1.5饮食的原因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和日常不良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当患者食用含盐量较高或者含钠较高的食物,就会造成血压快速上升[14]。而我国有些地区有喜好腌制食品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而这样地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为高。患者可以多食用优质蛋白质、鱼类食物,需要合理、科学的进食,并可以多食用大豆或者其他豆制品,保证患者在1周内食用2~3次鱼类蛋白质或豆制品,禁食或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动物内脏[15]。胆固醇每日的摄入量应限制在300mg以下[16]。
1.1.6环境因素
强冷空气频繁作用下,气压上升、气温下降,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导致日均发病率增加,风力级别越高,风速越快,日均发病人数便越多;而夏季天气易受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影响,风向多以偏南风为主,特点为温暖湿润,气压下降,气温回升,血压波动不明显[17]。
1.2非传统因素
1.2.1高血压性心脏病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
血清胱抑素C可用来监测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早期肾功能损伤,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出现靶器官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并可能伴随疾病进展而持续存在[18]。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全身细小动脉呈现高应力状态,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因此与正常人群相比,其体内血管内皮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对于物理刺激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因子的应答,逐渐转向对内皮依赖性收缩血管因子的应答,从而导致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失调[19]。
1.2.2氧化应激因素
氧化应激是损伤血管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可能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之一[20]。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弹性功能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发病中的作用始终是现代医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氧化应激反应可以导致血管壁内皮功能失调、破坏血管内皮结构,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促使高血压性心脏病病的发生[21]。同时,线粒体不仅为细胞提供重要能量,而且参与细胞信号转导与凋亡调节。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的供能不足和氧化损伤是高血压性心脏病产生的危险因素[22]。
1.2.3高血压性心脏病与miR-200家族水平的关系
miR-200是微小RNA(miRNA)的一类,在众多内源性RNA,微小RNA(miRNA)是非编码RNA分子,可调节靶信使RNA的稳定性和/(或)转录效率,参与细胞的调控,通过转录与翻译,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发现的miR-200家族水平升高,以及miR-200家族成员介导氧化应激和GATA4水平,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收缩,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23]。近年研究发现与普通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相比,肥胖相关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miR-200家族存在高表达,提示miR-200家族对肥胖相关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4]。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miR-200家族可能参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致病过程[25]。
1.2.4高血压性心脏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研究[28]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指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10μmol/L[26],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加重因素,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关系。Hcy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平滑肌增殖、脂质代谢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继而触发血管重构、顺应性降低及舒缩功能障碍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27]。
1.2.5高血压性心脏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数目最大的微生物群,其数量高达1×1014,基因数量也极其庞大,约为人类基因规模的100倍[28]。肠道菌群和人体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影响人体的生理代谢[29]。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衡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之间存在关联,且某些肠道微生物可能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中起到致病或保护作用[30]。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直接参与血压的调节。肠道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同时肠道的免疫反应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31]。
2.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2.1饮食护理
研究证明高血压性心脏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在2018ESC/ESH高血压性心脏病指南仍然强调低盐饮食、减少饮酒和戒烟,每天盐的摄入量应<5g[32]。控制高胆固醇的食用,奶制品不超过250g,肉类不超过75g,同时也需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如鱼、瘦肉、鸡蛋等。少食多餐,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33]。1钾、镁、钙均有降压作用,其在豆类、蔬菜、水果、奶类中含量较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多进食豆制品、马铃薯、南瓜、大白菜、冬瓜、卷心菜及水果,以增强低钠饮食的降压效果[34]。饮食护理另一较为重要的目的在于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肥胖患者的血脂以及血糖等含量超标程度也较为严重,因而血压也有一定程度上涨。在食物摄入时应保持低脂、少盐以及少碳水化合物的原则,少吃多餐,每顿饭吃到七分饱便可。
2.2运动锻炼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之中,通过适量合理的运动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防控以及病情的改善有非常大作用。主要因运动后降压主要由于植物神经活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外周循环阻力减少;运动还可影响其他危险因素,如减少体内脂肪、减重,增加HDL,降甘油三酯,降血糖,改善整体心血管危险。运动一般轻、中度即可,适当散步也,或打太极慢跑,持续时间>30分钟[35]。运动的频率散步以每天一到两次以上,慢跑一天一次,但是时间和速度要因个体情况作出适当调整,骑自行车和太极拳每天都要进行,骑自行车注意速度,太极拳要注意整体节奏,锻炼频率以个体身体状况接受的最佳频率为主[36]。
2.3心理护理
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是终身治疗,长时间的疾病治疗,会导致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降低,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对治疗疾病的抵触情绪。而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往往也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病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内心的实际想法,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支持、疏导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37]。
2.4病情监测
在2017年X新版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指南,已经将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目标水平设定为130/80mmHg[38]。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随时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确认患者的控制情况,若患者出现血压高于正常值以及出现头晕或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及时的进行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
2.5用药指导
开始用药的血压水平。对确诊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且收缩压为≥140mmHg或舒张压为≥90mmHg的个体进行药物降压治疗[39]。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环节。用抗高血压性心脏病药治疗时,如果药物作用过强、血压降幅过大、降速过快,可加重原有心、脑、肝、肾血管的供血不足,甚至引起休克,引起心脑肾血管闭塞综合症。当血压下降≥25%时,即易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症[40]。如夜间人体血压处于低谷和血液对组织灌注不足时,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应用抗高血压性心脏病药时应遵循“降压宜缓不宜急、下降不宜过快”的原则[41]。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药物复杂多样,不良反应也较为复杂多样。
(1)β1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不当,则可能导致失眠、幻觉等中枢神经异常,部分男性患者还会有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为此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谨慎[42]。因此在用此药物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嘱,告知患者切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服用。
(2)钙离子阻断剂:该类药物能减慢心率,对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不宜用于心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者也应适当减量[43]。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心率的监测,若发现心率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长效及缓效药物,不良反应少,无耐受性,连续用药1~2年疗效无明显下降,停药后无反跳,用药中注意剂量调整,能有效防止肾损伤及低血压的发生[44]。注意患者是否有乏力多汗,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在使用该药物时注意对血压的监测,每半个小时测量血压,根据血压的变化来调整药物。
(4)利尿药:利尿剂主要通过促进水钠排出产生降压效果[45]。易出现钾、钠、镁等电解质的紊乱。同时噻嗪类利尿药可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6],因此需注意监测电解质,服药期间注意钾的变化。糖尿病症状的观察,必要时可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导致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并且导致患者发生水肿等并发症情况[47]。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胃肠道药物,同时控制患者钠盐的摄入,减轻水肿情况的发生。
2.6健康教育
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体重控制、用药指导、心理干预等措施,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认知水平,是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知晓率最有效的手段[48]。在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通过改善患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有利于更好地稳定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9]。
总结与展望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全球中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给人们的身体安全带来的极大的隐患,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而它的发病因素却不明。因此本文主要总结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这些危险因素提出了心理护理,饮食运动生活上的护理,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用药的相关护理,同时也提出通过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也参与到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莉峰,王玲玲.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892-2894.
[2]史倞,刘博巽,孔祥清.从《国际高血压学会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再看单片复方制剂[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10):912-914.
[3]罗冬霞,张海燕,刘惠.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4):171-172+202.
[4]Gino Seravalle and Guido Grassi.Obesity and hypertension[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17,122:1-7.
[5].Cox AJ,West NP,Cripps AW.Obesity,inflammation,and the gut microbiota[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5,3(3):207-215.
[6].Buglioni A,Cannone V,Cataliott i A,et.al.Circulating aldosterone and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the general community:relationship to cardiore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J].Hypertension,2015,65(1):45-53.
[7]Esler Murray D et al.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19,65(3):51-53.
[8]Seravalle and Guido Grassi.Obesity and hypertension[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17,122:1-7.
[9]林湘,张旺生,陈成.老年高血压与衰弱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04):77-80.
[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治,2019,19(01):1-44
[11]Yaxin Zhang and Yujing Chen and Lina Ma.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Current understanding[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8,47:1-5.
[12]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09):641-649.
[13]林湘,张旺生,陈成.老年高血压与衰弱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04):77-80.
[14]孙敏.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1(03):7-9.
[15]周静音,苏美如,胡细江,覃艾新,骆安德.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05):67-69.
[16]宋海宁,陈静,徐伟俊,李宁.浅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7):1890.
[17]张真,张天译,李静,朱家旺,武强彬,徐强,王保和.气候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18):2610-2612.
[18]陈旭.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以及单纯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J].吉林医学,2022,43(01):47-50.
[19]]anhoutte P M 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a 30th anniversary update.[J].Acta physiologica(Oxford,Engl.and),2017,219(1):22-96.
[20]张闻丽,马宏.H型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2):186-188.
[21]万基伟,樊小农,王舒,刘健.氧化应激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J].中医报,2015,30(01):101-104.
[22]Renna Nicolas Federico.Oxidative stress,vascular remodeling,and vascular inflammation in hyperten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3,2013:710136.
[23]周传飞,王冬明,陈卫红,张小康.MiR-200家族与肥胖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2,33(01):120-123.
[24]Correia de Sousa Marta et al.Deciphering miRNAs’Action through miRNA Edi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9,20(24):6249.
[25]Yang Xiuping et al.Mi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 healthy OSAHS and OSAH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potential diagnostic and early warning markers.[J].Respiratory research,2018,19(1):194.
[26]Piazzolla Giuseppina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ology&metabolic syndrome,2019,11(1365):87.
[27]黄成茜,赵福坤,袁正强.H型高血压致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21,45(06):861-863.
[28]Turnbaugh Peter J et al.The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J].Nature,2007,449(7164):804-10.
[29]Lynch SV,Pedersen O.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J].N Engl J Med,2016,375(24):2369-2379.
[30]Tanaka M,Itoh H.Hypertension as a metabolic disorder and the novel role of the gut[J].CurrHypertens Rep,2019,21(8):63.
[31]叶澍承,杨宁,杨国红,张芯,李玉明.肠道菌群参与高血压形成的机制[J].医学综述,2018,24(22):4390-4394.
[32]马靖,吉金山,逯明福.高血压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5):186-188.
[33]王波.高血压病人现状及饮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7.
[34]申华平,刘腊梅.饮食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34):3106-3107.
[35]莫天权.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及预防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21-3122.
[36]杜亚芬,胡奥森.中老年人高血压运动处方的制定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3):144+48.
[37]许秋雅.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2):70-72.
[38]李勇.从最新高血压指南看我国高血压治疗如何破局[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06):512-515.
[39]《WHO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8个建议[J].江苏卫生保健,2021,(11):53.
[40]张石革.抗高血压药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0,21(42):3948-3951.
[41]严旭亮,代灵巧,曾巧英.抗高血压药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05):716-717+720
[42]刘静.高血压治疗药物及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4):29-30.
[43]刘爱芬,阮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03):578-579.
[44]高振广.高血压的用药进展和营养治疗[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2013,35(04):314-316.
[45]吕干,尹瑞兴.高血压用药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1):1053-1056.
[46]阳远舟,黄维义.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与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7):161-162.
[47]马宁.简述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1):34-35.
[48]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08):701-743.
[49]杨家佳.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12):100-101.
致谢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行文至此,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涯即将落幕,目光所及,皆是回忆。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有过快乐和憧憬,也有过失望和迷茫,一路上看到了许多风景,自己也收获颇多,而我也想向所有关心陪伴我的人道一声感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先,特别感谢我的论文导师,在何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撰写经过多次修改才得以定稿,最终完成了这篇论文。其次,要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照顾,使我受益匪浅。然后,感谢我所在实习医院的所有带教老师,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使我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学生深感遇良师不易,再次真诚地感谢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二十几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做我的避风港,给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你们在我每一个开心与不开心的日子里的陪伴。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无私的疼爱和宽容,我才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学业,去体验这一生最宝贵的旅程。祝愿我的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唯有不断努力,成为你们的骄傲。
感谢一路陪伴我的所有姐妹们,感谢你们在我心情跌入谷底时给予我的理解与照顾,不断的开导我,让我走出困境,感谢相遇与陪伴。们三观一致,志同道合,彼此尊重,愿我们的未来都能像繁星般璀璨。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韶光易逝,终有别时!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