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 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对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我院2019年12月到次年7月治疗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随机的方式对所有病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1例在实施常规护理之后,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

结果:对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后,其生理机能、精力体力、躯体疼痛、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等都得到了改善,相比之下,施以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症状和焦虑情况都比较接近,P>0.05;护理后之后,两组的这些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

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将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缓解,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关 键 词:慢阻肺;综合护理;生存质量

1.前言

 1.1背景及意义

慢阻肺是一种经常在临床上出现的疾病,其特点是气流阻塞,该疾病能够引发呼吸衰竭、肺心病,受到肺脏、气道的慢性炎症的影响。慢阻肺的病情时间比较长,患者的症状是慢性咳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1]。在并发呼吸衰竭以后,会加重缺氧情况,呼吸困难的症状更加明显,严重的患者不可以平卧,而且该疾病的病程长,很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会对患者的生存以及睡眠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此次在我院呼吸内科选择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2例,2019年12月份-2020年7月份患者入院治疗,经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综合护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

 1.2文献综述

慢阻肺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此种疾病经过长期发展后会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慢阻肺疾病主要以肺气肿、气管炎为病理改变,肺部炎症会导致肺泡壁变薄,从而融合为肺大泡,中医学[3]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为患者“肺胀”,是患者气肺损伤,肺部血气运行受到阻碍,长期作用下肺部经络因伤化,形成湿痰、经脉瘀滞,造成患者肺部活血不畅,血瘀贯穿而形成慢阻肺疾病。中医[4]认为清肺活血汤可清肺化痰、活血化瘀。同时对患者施以合理的护理,能够改善预后,尤其配合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运用,能起到稳定及逆转患者心理、生理状态的效果,进而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理功能。

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前十位中,以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城市和农村分列第4位和第3位[5]。截止目前,对于慢阻肺病情,西医还没有可靠的治疗药物或方法,有研究[6]认为现有的质量不能阻止肺功能的衰减,对于这一秉承,当前主要采取的是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方式,但这些治疗不能改变肺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在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期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迅速改善症状;缓解期则以中医为主,调理脏腑气血以求治本。

现代医学研究[7]对慢阻肺病理生理的认识:持续性气流受限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是慢阻肺的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气道变窄,阻力增加,胶原含量增加,肺泡弹性逐渐减退,肺泡腔持续扩大,形成大泡甚至破裂,形成肺泡回缩障碍,肺残气量进一步提高。

有研究人员[8]指出肺气肿越来越严重,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在受压而退化,血流量减少,尽管肺泡中依然有空气流通,但没有足量的血液通过肺泡壁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导致生理无效腔样气量增大。因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丧失,弥散面积也进一步变小,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衡,肺泡通气受阻,具有血液灌流的部分肺区无法参与气体交换。

相关资料[9]中认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逐渐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若病情深入发展,甚则发生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不经有效治疗则可能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有数据[10]显示,由于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被确诊为慢阻肺患者的人数也一年比一年多,预测到2020年,慢肺阻会占据全世界疾病经济负榜第五位、致死率占据第三的一种疾病。

实践研究[11]显示,我国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中,患有慢阻肺的人数占比13.70%,一共有8.6千万左右的人口患有这种疾病,此数据极其庞大。

有数据[12]指出,被诊断并进行系统、规范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只达到30%,人们并没有对慢阻肺的高风险引起重视,由此可知我国的慢阻肺趋势异常严峻,如此就需要国家、社会、医学工作人员一起努力,才可以改善此情况。

目前,大部分人觉得是由于不同因素在长时间的互相作用之下引发的慢阻肺,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不过至今没有明确发病机制。就比如吸烟,烟草中的烟雾等气体刺激物长时间对气道进行作用,能够让气道出现不正常的炎症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蛋白酶跟康蛋白酶失去平衡、氧化跟抗氧化失去平衡等都会将慢阻肺的肺组织炎症加剧,在众多因素中,遗传因素也有几率发生作用[13]。

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也逐日增多,人体不耐受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各种炎症,引发起到的持续性炎性反应,对人体健康不利。

有研究[14]表明,烟草会诱发CD4+T细胞的增殖、活化,并加速炎性细胞的释放与浸润,让气道出现炎症反应,这也是因吸烟与环境污染所导致的一种肺部病变和慢阻肺的可能机制。当前时代,人类自然进化的细胞因外部污染环境的影响,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也遭到干扰从而产生变异,所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的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其中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环境因素和由此带来的遗传因素[15]。

机体内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MDA(丙二醛),作为该反应的最终产物,其对细胞有毒性反映。研究表明,在COPD急性加重期,MDA浓度快速提升,由此表示AECOPD患者过氧化反应提高[13]。炎症细胞旁分泌带来多种细胞因子及酶类,导致炎症反映与细胞增生,在人体免疫力变弱的情况下,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频率更高,由此表示,在慢阻肺发病期间,免疫监视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

1.3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对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标:

分析综合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让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4关键词定义

慢阻肺:慢阻肺即常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就是该病的基本特征,该病最终可能演变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慢性疾病。

综合护理:其优势是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让一队由护士、主管护师、护师结合形成的护理工作组使用特定的护理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护理。

生存质量:生存质量通常是说生活质量。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叫生存或生活质量,表示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全面评价,一般都是在社会政策、计划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结果。

2.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类实验性研究

2.2研究对象

在我院呼吸内科选择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2例,2019年12月份-2020年7月份患者入院治疗,将62例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分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1例在实施常规护理之后,配合综合护理干预。

纳入标准:(1)都跟慢阻肺疾病诊断相符合,且是稳定期的患者;(2)具有正常认知功能的患者,了解研究过程且签订了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2)不能正常交流者;(3)合并心肌梗死或是心绞痛者;(4)血压在180/100mmHg以上者;(5)静息心率在120次/分以上的患者;(6)依从性比较差,中途失去联系或是退出的患者除去资格。

 2.3研究工具/方法

  2.3.1干预方法

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护理。稳定期或是急性期的患者需先将感染控制好,正确的选用抗生素,提供低流量吸氧、止喘化痰、支气管舒张药,将气道阻塞消除,进而将肺部循环改善,对心力衰竭进行防治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在护理方面,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预防感冒、重视保暖。在饮食方面提供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患者的营养摄入需得到保证,饮食应该保持清淡,不可食用油腻的食物,让患者每天多喝水,其每天的饮水量不得低于1500ml。针对腹水、水肿的患者,需要将其钠盐的摄入进行控制,比如患者低钠血症,能够适量食用含盐的食物,多汗症需要多食用含钾的食物。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饮酒、抽烟,保证足够的休息。

观察组31例在实施常规护理之后,配合综合护理干预:①家庭氧疗护理:对慢肺阻进行治疗的首选方式就是吸氧。家庭氧疗能够将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将乏氧缓解,能够让呼吸频率、心率减慢,将活动的耐力增加。每天总吸氧的时间一定要在15小时以上,夜间也要继续吸氧,将氧分压提高,一直保持低流量吸氧,流量以1~2L/min为适宜,或是将氧浓度保持在25%~29%。在吸氧的过程中需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将痰液排出。就痰液粘稠的患者而言,需提供雾化吸入,将痰液湿化之后帮助患者翻身扣背进行排痰。

②健康宣教:将慢阻肺疾病有关的知识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该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危险因素、注意事项、家庭护理的方式、为何进行家庭疗养及其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呼吸习惯。鼓励患者形成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将其跟疾病对抗的信心增强,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将其生存质量提高,进而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的支持力度提高。

③呼吸功能的锻炼:实施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的练习,能够将气道内的压力提高,避免呼气时气道产生过早的塌陷,可以将二氧化碳潴留减轻,进而将通气功能提高。a.缩唇式呼吸训练:要先用鼻子来缓慢吸气,之后将口唇缩成笛子形再缓慢呼出气体,并缩起腹部。吸气、呼气两者时间的比值为1:3或是1:1。在吸气时要将腹肌放松,腹部胀起,呼气时要收缩腹肌,让腹部下陷。缩唇程度与呼气流量:以可以让距离口唇15-20厘米的位置,跟口唇在同一个等高位置的蜡烛火焰会跟随气流倾斜却又不会熄灭为最佳。利用练习,可以将患者护理运动的效率增加,将通气力量调动,每天要练习2次,一次以10~15min为最佳。b.膈式或腹式呼吸训练:患者能够选择平卧位、半卧位、立位,两只手至于上腹部以及胸部。通过鼻子慢慢吸气的过程中,膈肌最大化的降低,放松腹肌,将腹部凸显出来,手感觉到腹部上抬。在呼气时通过口就气体呼出来,腹肌收紧、膈肌放松,膈肌随着腹腔当中的压力向上抬起,让气体可以通过肺部排出,腹部的降低让手能感受到。每天进行三到四次的训练,每次持续8~10min。

两组患者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与护理一个月之后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2.3.2测评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最终分数和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16]。

通过SF-36中文版量表来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涉及8个维度,涉及35个子条目,按照评分要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7],见表1。

表1不同维度代表的条目评分

维度 评分
躯体健康 3a+3b+3c+3d+3e+3f+3g+3h+3i+3j
情绪角色功能 5a+5b+5c
精力 9a+9e+9g+9i
总体健康 1+11a+11b+11c+11d
躯体角色功能 4a+4b+4c+4d
心理健康 9b+9c+9d+9f+9g+9h
躯体疼痛 7+8
社会功能 6+10

 2.4研究步骤

将研究对象确定之后,制定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之后评估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评分结果录入统计学系统统计分析;整理分析结果。

 2.5资料分析

本次使用的系统检测分析是选取SPSS23.0软件,以d22fd540daa1511c790038f8e10900e0来表示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焦虑抑郁、情感职能评分,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以前,并未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方面没有区别,P>0.05;对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等 应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组别 时间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一般健康 精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观察组 护理前 62.4±2.4 64.8±2.8 60.3±2.9 61.3±2.2 63.5±2.5 60.9±2.7 64.7±2.7 63.4±2.5
对照组 62.8±2.1 64.2±2.7 60.5±2.7 61.5±2.3 63.7±2.6 60.7±2.6 64.2±2.3 63.7±2.4
t 0.746 0.842 0.798 0.628 0.925 0.764 0.842 0.69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 护理后 83.4±5.6 88.6±5.3 80.9±4.7 81.6±5.1 85.9±5.6 81.5±4.9 87.5±4.6 86.2±5.1
对照组 72.8±4.9 79.5±4.7 68.3±4.2 72.2±4.6 73.6±4.7 72.8±3.8 79.4±3.9 77.3±4.5
t 9.232 8.325 12.955 8.869 10.903 9.093 8.704 8.4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2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通过对护理之前两组的抑郁症状、焦虑情况等展开对比,各数值结果无明显差别,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程度出现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有更大程度的变化,对比对照组来说得到了更好的缓解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2691c6c57dd576a05bd286d880619bbf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9.68±4.55 42.53±4.23 58.49±4.39 43.25±3.14
观察组 59.44±4.27 33.58±4.03 58.97±5.17 31.26±3.75
t 0.2551 10.1017 -0.4694 16.26.09
p 0.6284 0.0034 0.5712 0.0027

4.讨论

4.1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就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尤其是呼吸系统慢性炎症这一类的疾病,其发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前提之下,不同类型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18]。老年人属于慢阻肺的高发群体,因为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我国民众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各项机体功能都在不断衰退。免疫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呼吸道的抵抗力也在减退,而且大多数会并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慢性疾病,机体的素质也比较低,所以这种疾病更为复杂[19]。在临床方面,在治疗住院的老年慢阻肺患者时,还要提供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进而将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此次研究,提供各种类型的护理干预给住院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从而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接受综合性康复护理后对肺功能、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进行判定。得出,提供综合性肺康复护理方案给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能够将其肺功能改善,也可以将其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得出,护理之前,两组患者没有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无差异,P>0.0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之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改善,而应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相关资料[20]中纳入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对照组护理方法较为常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肺康复护理与延续护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护理干预,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6.47±2.46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0.14±2.18分高,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4.2综合护理服务对患者焦虑、抑郁影响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方案取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其原因是:①利用进行健康宣教,将有关慢阻肺的知识、护理这一块的知识、治疗告知老年患者,能够让其进一步了解疾病,让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以此让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工作的成功进行得到保障,给护理效果、临床治疗的改善打下基础。②选择心理护理,能够将患者的负面情绪、不良心理解除。由诸多的研究得出,负面心理的疾病的形成、发展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情志失调就有几率导致肺腑功能受到损害,以此引发疾病,而疾病又可以对情志产生反作用,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身体、心理都受到损害。提供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将患者的负面情绪、不良心理缓解,进而让疾病恢复。在本研究中,在对两组在护理之前的抑郁症状和焦虑情况展开对比之后发现两组的评分是没有明显差异的,P>0.05;护理后,两者在抑郁和焦虑程度上都有明显变化,而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对比对照组来说该组的改善情况更可观P<0.05。有资料[21]中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单一的常规护理与多样化、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之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1分与32分左右,明显比对照组的43与44分左右低,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结论

综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服务后可明显优化患者的临床指标,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推广这种护理模式到临床上。

致 谢

时间飞逝,转眼又到了毕业的季节,随着学位论文最后一个字符的收尾,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在这几年的学习时光里,我收获良多,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收获了诸多美好的回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这即将离开校园的时刻,我想将我最诚挚的谢意传达给所有曾经帮助我、关心我的人。

在此我要郑重感谢我的恩师,您是我前行的灯塔,黑夜中的明灯,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时时感染着我,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您的帮助与点拨。我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从毕业课题的选题到写作,是您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您的教诲必将使我终身受益!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家人与朋友们,感谢一起学习和一起欢笑的同学们,感谢一路有你们相伴,感谢你们的关心鼓励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最后,感谢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们,我会悉心听取各位的宝贵意见并不断改进,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卢晨婷.整体护理模式下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5):128.

[2]田小娜.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4):2215-2218.

[3]刘小菊,温新颜,黄志红, 等.心理护理缩短老年慢阻肺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护理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8):1240-1241.

[4]王实.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预防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6):1044-1045.

[5]赵晓辉.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5):153.

[6]于秀历,顾雪梅,张桂芹, 等.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130-131.

[7]方璐.护理干预对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8):19-21.

[8]刘茗.延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对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97-198.

[9]王春香.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255-256.

[10]刘茵,伊美霞.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8):156-157.

[11]张滢滢.动机访谈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124-125.

[12]冯乐香,杨建,刘艳.中医护理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136-137.

[13]颜芳,蔡彦英,唐燕.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1):161,163.

[14]曹建霞.优质护理用于慢阻肺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149,187.

[15]高雪.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125,144.

[16]毕佳,孟璇璇.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随访对其肺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9):247-248.

[17]方香香.循证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治疗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改善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5):177-178.

[18]梁艳华.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251-252.

[19]汤利.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6):739-740.

[20]张玉祺.优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心理状态及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9):1513-1514.

[21]万莉莉,谢利霞,王蓓蓓, 等.针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比较[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4):306-307.

慢阻肺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慢阻肺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356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3日
Next 2023年9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