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不单会威胁农业生产的进行,更会影响国家经济长期持续的稳定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保险作为服务“三农”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所产生的重要金融工具和手段,已被多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农业保险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农业,保障农户的利益,福建省建瓯市作为一个颇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农业大市,发展农业保险从而降低农民因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必需的,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防范农业风险来保障农民利益,需要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而农业保险发展,对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要想解决农业风险的问题就需要发展农业保险。在此背景下探索福建省建瓯市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推动福建省建瓯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福建省建瓯市发展实际,介绍当前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发展成效,对推进农业保险过程中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加快其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合理化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共中央、xxx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X总X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为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年,中共中央、xxx发布了《中共中央xxx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对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提出要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农业保险作为分散现代农业发展风险的重要工具,应该积极研发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险种,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福建省建瓯市作为福建省重要的农业产区和林区,受气候影响大,其每年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因位处于山区,更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和洪涝的自然灾害。如2020年福建省建瓯市先后遭受滑坡、风雹、洪涝、干旱以及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全市受灾人口17万余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3.20亿元,对农业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一定威胁,如果没有对应的措施转移风险,农民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农业保险作为转嫁因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工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农民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继续投入,防止农业再生产停止,从而实现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无疑是对农民更好的保障。
在十九大X总X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体系,其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兰虹、赵佳伟和于代松(2020)以四川省农险发展现状为研究案例,结合我国农保发展的总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现状与问题,从乡村振兴依靠的主体——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质性需求角度出发,论述了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认为金融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农业保险作为金融支农重要工具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裴光(2019)认为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都需要农险的支持。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确保高质量的农业保险的发展。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农业农民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2]。丁少群、张钰和李丹(2021)认为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农险的基本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构建分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框架,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保证高效运行的机制,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3]。吕超(2019)认为在xx的正确领导下,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乡村振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农村金融,其存在发展目标不清晰、补短板聚焦不足和服务实体能力不足等方面,所以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支持在新形势下应尽快做出调整以谋求长远发展[4]。肖望喜和陶建平(2019)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科技支农程度不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各种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农户难以依靠自身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来有效应对农业风险,所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规避和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需进一步强化其支农惠农的作用,助力农村的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5]。
国外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研究其实早于国内的,其研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TFis cher,BSu,YLuo,TScholten(2010)基于天气指数保险的概念,介绍了天气风险适应的方法,即在气候变化中,理解极端天气的频率对改善相关的风险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减少易受极端降水导致洪水和珠江流域的经济损失[6]。Carter,MichaelR,ChengLan,Sarris,Alexandros(2016)认为遥感和其他进步程序提供指数保险,一些先进技术的采用会提高小规模农民的生活水平,尽管这些期望,迄今为止的证据对保险的影响是复杂的[7]。FengW(2004)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因为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保险需求迫切,但在中国商业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状况,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双重外部性是普遍的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增加供应的农业保险的制度框架和设计正确纠正市场失灵[8]。Perez-BlancoCD,DelacamaraG,GomezCM.(2016)认为农业在经济中起着基础和战略的作用是欧盟机构鼓励农业收入保险的原因,收入保险可覆盖更大的风险和更高的不确定性[9]。WongHL,WeiX,KahsayHB(2020)通过一个随机的田间实验设计放松信贷和风险约束发现无条件的凭证转账制定购买农业投入,增加种子和肥料的使用提高了农田的产量[10]。
二、评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XX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深入和完善,对农业保险为农村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但是,目前这些研究都是针对一些国外的或者其他省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福建省建瓯市农业保险的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介于福建省建瓯市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其农业保险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旨在弥补这些缺口,推动福建省建瓯市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三、结论
建瓯市是福建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建瓯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瓯市是灾害频发的省份,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都对农作物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农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大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所以农业保险也就成为建瓯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2018年,建瓯市XX印发《建瓯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建瓯市2019年农业保险发展报告中指出,2019年建瓯市的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农业保险保障倍数等发展指标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说明了建瓯市的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对农业保险进行改进创新,并进一步开拓农业保险市场。因此,农业保险创新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兰虹,赵佳伟,于代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西南金融,2020(05):64-77.
[2]李俊高.新时代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转型效应下降的归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西南金融,2020(02):88-96.
[3]肖望喜,陶建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9(18):92-93.
[4]吕超.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9.
[5]覃志立,严红.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困境及破解路径:以四川为例[J].西南金融,2018(09):8-13.
[6]Fischer T,Su B,Luo Y,et al.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for Weather Index-Based Insurance in the Zhujiang River Basin,South China[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2011,13(3):1023-1037.
[7]Feng W,Market Failure and Institution Supply of Agriculture Insurance in China[J].Journal of,2004.Finance
[8]Perez-Blanco C D,Delacamara G,Gomez C M.Reveal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ncome insurance in agriculture[J].Journal of risk research,2016,19(7-8):873-893.
[9]Mahul B O.Proceedings Issue||Weather Index Insurance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Lower-Income Countri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7,89(5):1241-1247
[10]Wong H L,Wei X,Kahsay H B,et al.Effects of input vouchers and rainfall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household welfare:Experimentalevidence from northern Ethiopia[J].World Development,2020,135.
[11]刘婧.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保险,2021(08):50-53.
[12]周才云.中国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吗?——基于1985~2010年数据的动态分析[J].生态经济,2012(12):87-90+96.
[13]任泽华.论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定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01):76-78.
[14]李丹,张胜男.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展望[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01):53-60.
[15]贺娟.我国农业保险参保现状及应对措施——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J].保险研究,2020(11):19-31.[16]司小飞,李麦收.中国xxx领导的农业保险:百年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J].征信,2022,40(01):85-92.
[17]杜文岚.农业保险制度机制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9):6-7.
[18]王韧,陈嘉婧.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就、问题与路径[J].中国保险,2022(02):24-2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