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内容摘要:生物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学科。传统生物教学法内容单一,方法落后,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效率低。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研究通过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本地区初中生物教学中,发现目前情境教学法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更加有效的实施措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生物教学

 1引言

  1.1研究背景

生物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生物课程的宗旨、理念、目标等均进行较大修改[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中学生物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生物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故怎样教好生物课程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情境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生物课程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而初中生正处在13~16周岁的青春期,对事物充满好奇,但生活经验少,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因此,生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其提供与知识相关、生动形象且简单明了的情境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1.2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现状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倡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去体验,实践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X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发表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书中他把情境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首选,并提出了情境教学的相关问题;他认为:教育是学生经验不断改造和提升的过程,是知识认知与情感生成的过程[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代表作《爱弥儿》中也有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实例,书中的爱弥儿常被放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不断试错从而成长。卢梭认为: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能帮助他们成长,让孩子从周围事物中去接受学习,故情境教学要将实践和兴趣相结合[4]。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古至今,我国十分重视环境对于个人的影响,一个家庭的教育氛围好,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进步。孟母为了孟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三次举家搬迁,在这三次搬迁中,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影响孟子去做什么事情,当最后一次搬家搬到学堂附近时,孟子才开始接受了教育的熏陶,从而造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5]。

1978年,江苏省南通市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特级教师李吉林首次提出了“情境教学”,我国最早的情境教学理论著作《情境教学与研究》正是她所创作的,李老师将情境教学引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之后慢慢发展到各个学科之中[6]。

2015年,白碧媛受到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影响与启发,对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展开相关研究,指出近几年初中情境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继续深入研究影响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关键因素[7]。

2020年,郑晓惠分析初中生物课堂中情境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教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8]。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总结归纳法。

1.3.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文献即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网站搜集关于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相关文献,了解情境教学的概念、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和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应该如何开展以及目前尚存在的困难等问题。

 1.3.2课堂观察法

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进行,第一种是旁听本地区初中生物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生物课程,记录学生课堂听课状态和对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种是深入解析初中生物教材,寻找合适的内容准备一节生物课,采取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增加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观察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课后考核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情境教学法的接受情况,比较传统教学与情境教学的优缺点。

 1.3.3访谈法

在课前及课后均进行一定数量学生的访谈活动,了解本地区初中生对情境教学法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实施情境教学法的感受与建议。

1.3.4问卷调查法

对本地区在生物课堂中接触过情境教学法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情境教学的认识、需求、感受及建议;同时对初中生物教师(中学在职教师和实习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地区初中生物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知及接受情况。

 1.3.5总结归纳法

对所有研究数据结果进行归纳与整理,从中发现目前本地区初中生物课程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为本地区的生物教学服务。

 1.4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本地区初中生物课程中,力求找到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为当地初中生物教学服务;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构建互动化生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本地区初中生物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和应用。

 1.4.2研究意义

传统生物教学内容单一,方法落后,学生参与度低,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而情境教学却恰恰相反,该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而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对提高本地区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情境教学法概述

  2.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学内容,创造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生动、具体的场景[9]。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够引起学生产生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对社会和生活情境经过提炼和加工后才作用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是将教学内容体现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2教学情境的常见类型

  2.2.1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指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没被加工整理的原始素材,包括实际存在的物体、生活中的现象等。例如太阳东升西落、种子生根发芽、早晨植物表面的露珠、先闪电后打雷、植物生长、壁虎断尾、藕断丝连、开花结果等。

2.2.2实验情境

实验情境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的进行实践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和理解生物现象的规律和本质。例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的影响)、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种子的结构、观察根毛和根尖以及叶片的结构、检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等。

 2.2.3活动情境

活动情境是人类为了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进行的某些行为,包括探究活动、角色扮演、讲故事等。例如:通过观察相似生物寻找差异、调查校园或公园的生物种类、观察并总结当地苔藓植物的特点、观察并比较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异同点、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观察花的结构、设计合理的午餐食谱、观测膝跳反射、测定某位学生的反应速度、拟定保护环境的计划、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等。

 2.3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3.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生物知识有许多抽象概念,初中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若仅通过阅读课本、教师讲解,很难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际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概念。

 2.3.2符合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原则

初中生刚接触生物课程,若跨度太大,概念性知识点太多,学生了解困难,上课就像听天书,听不懂,学习吃力;长此以往则产生厌学现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注重学情,即根据初中生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所授知识。

2.3.3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最早出自孔子,他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用自己的讲述来获得学生的认同,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举一反三。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时,因为创设与知识向关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所学知识中,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感,故用具有启发性的实践过程来设计情境,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10]。

 2.3.4系统性原则

情境教学法是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又结合实际的创新性教学法,其组织方式多样,但依然紧密围绕所授知识。而知识是完整、系统化的,故情境教学也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

 2.3.5学生为主体原则

情境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创设相关情境,主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践,从而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的教学法[11]。

 2.3.6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亦源自孔子,其面对家境、出身、受教育程度不一样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一样。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经验不同,故单一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而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知识、习得技能。因此情境教学法不是死板的,对于教师给出的情境,学生们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12]。

 2.3.7趣味性原则

教师设计的情境要具有趣味性,才能够高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授课,在趣味中学会比较难懂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3]。

3本地区初中生物课堂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学的现状调查

  3.1调查目的

通过对集宁区亿利东方中学(总校区)的部分初中生进行课前和课后访谈,以及对该校学生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情境教学法在该校初中生物课堂的普及度以及对学生和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3.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亿利东方中学(总校区)初一学生15名、初二学生15名进行课前和课后访谈;本次问卷调查随机向100名初一学生、100名初二学生、50名初中生物教师(10名本校初中生物教师、40名我校初中生物实习教师)发放,针对学生和老师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问卷,一共250份问卷,最后收回246份问卷,收回的问卷中有1份无效问卷,问卷收回有效率约为98.0%;

 3.3访谈及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3.3.1访谈方案与结果分析

查阅情境教学的相关文献,结合实习期间的听课、讲课经历,兼顾本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课前和课后访谈方案并记录访谈结果,具体内容见表3.1、表3.2。

a4068033930c816bf9c5581b8bc37a0d

e3811820f6f5fba6a5536ee36b17247d

通过随机对15名初一学生和15名初二学生的访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课堂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对访谈结果分析表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理科课程中,许多初中教师会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对情境教学也十分喜欢,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3.3.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习经历,对照访谈结果,共设计出两份调查问卷,一份针对初中生(100名初一学生、100名初二学生),一份针对初中生物教师(10名本校初中生物教师、40名我校初中生物实习教师),具体内容和结果见表3.3、表3.4。

d606343bfdb480135972680dd5744111

160d615a70b4a03f65a8b86b08bacbc2

8cdd027d1798783029e280fcc6735100

8010d4982bfd9dce2505a4becbe9d266

104a4c952ee8de4a9f2a1eeb2eca8ccf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情境教学法十分受初中生喜欢,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帮助学生加深对晦涩难懂概念及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学习由被动为主动。但对教师来说,情境教学法实用性不高,该方法在实施前,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只有在熟练把握知识整体框架的情况下,才能根据初中生的学情设计合适的情境,同时还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该方法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若把握不当,课堂纪律会变差,甚至难以管理,导致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计划,甚至造成教学事故,因此造成该方法的大力普及的失败。

 4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情境教学法应用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一节作为教学案例,在实习讲课的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4.1教学设计

c056d89ac1e28b39cfdfec8ac20a28e7

7e9fd9211ed2475b14b775f1ff053c3e

78d90b36c56724125468568d1b019411

9f65776df3d8874479b19cbc95ba4af3

716c9b235f539786aa969f6ef8a43fd5  4.2教学反思

本堂课中,采用了生活情境、问题情景和实验情境相结合的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先从最基本的生活情景入手,引出讲课内容。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一些小伤,若伤口很深却没及时正确处理,则会患破伤风。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病,该情境的设定,将生活经验与初中生物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认为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生活情境中穿插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情境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当学生沉浸于情境之中,就会集中注意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情境,则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均显著增强,一步一步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选择的案例也就是破伤风的普及性不强,许多同学听说过该疾病,所以花费太多时间普及该病的常识。其次,进行问题情境时,学生需看课本进行自学来回答问题,但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进入情境,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在进行实验情境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在被惊奇的实验所吸引,但少数学生没有抬头看实验,甚至在与旁人窃窃私语。由此可见,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进行情境教学的教师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5讨论

  5.1情境教学法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合适情境的选择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采用日常生活中多发、普遍的案例创设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进入情境,产生共鸣。但不同的学生,阅历不同,知识面也不同,因此需要授课教师课下多了解学生,深入分析具体学情,设置合理的情境;同时还要去教师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可能的突发情况,提前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课堂秩序,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

 5.1.2不确定因素较多,教师需加强把控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课堂会变得丰富多彩,但不确定因素亦会增多,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还要求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把控课堂节奏,才能将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更加贴切妥当,使得课堂变得精彩,完成有效教学。

5.1.3课堂秩序的维护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时,由于开放性较大,该教学方法又比较新颖,会使少数学生对自己的约束力下降,甚至会起哄、开玩笑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管理,严重印象课程进度。因此,对授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把控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时刻把控课堂节奏,虽然开放但不等于不注重课堂纪律,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提醒,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6结论与改进措施

  6.1结论

情境教学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有效开展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师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从而主动学习;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步步深入,最终完成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实际应用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该方法对任课教师的知识掌握、学情分析以及灵活应变能力和课堂把控能力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单纯针对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来说,初中学生是十分受用的,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6.2如何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法

首先,要深入解析教材,分析学生学习,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景教学,力求把枯燥难懂的内容形象化、把文字描述音效化或动画化,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学习的主动性,创设出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高效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

其次,要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深入解读教材、准确分析学情、增加自身的知识面以便创设合适的情境,到培养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提升课堂的把控能力,再到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再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在情境中不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思想上树立认真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伟大抱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要求,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最后,要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情境教学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交流,步步深入,最终共同引出探究结果,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改革10年回顾[J].生物学通报,2012,47(11):3~10.

[2]单园.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研究—以合肥市包河区为例[D].西南大学,2020:1~50.

[3]周文国.情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14(2):82~84.

[4](法)卢梭,李平区译.爱弥尔-论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88~91.

[5]陈秋.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安龙县笃山中学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21:1~58.

[6]李吉林.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J].江西教育,2000,27(1):68~72.

[7]白碧媛.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1~60.

[8]郑晓惠.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对应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20,98(02):121~123.

[9]朱旺.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实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1~14.

[10]程梦婷.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高考,2022,432(10):27~29.

[11]施华芳.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项目化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51(15):108~110.

[12]褚宏启.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小学管理,2023,389(04):39~42.

[13]雷海贞.初中生物趣味化教学应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2,323(09):253~254.

 致谢

历经几个月,我的论文终于书写完毕,所有的内容都经过了多次反复的修改校正。在这段时间内,有许许多多的人一同帮助我、鼓励我,让我十分感动。

首先,感谢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培养,还要感谢学院为我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实习机会、实践机会等,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有趣。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的老师,我的开题报告、论文或是其他材料总是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帮我指出,教我如何修改,不论多晚,老师们依然在检查我们组所有人的材料。在我实习期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与问题,老师们也会耐心教我,这让我十分感激。在此,我向我的所有导师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此外,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迷茫的时候,他们给了我最大的鼓励,让我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最后,我要感谢生物学的前辈们,是他们在不懈的努力下,才研究出了如今这些令人敬佩的成就,为生物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固扎实的基础。还有我的大学同学们,这四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温暖和美丽。

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是我将依然不断地进行学习,去丰满自己,秉持着终身学习的理念。面对困难,勇敢的迎难而上,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美好!

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2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648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28日
Next 2024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