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于2021年出台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为新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必须适应教育新形势,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积极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学习习惯养成、认知能力形成、思维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程中数学又是最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各项能力的学科之一。但数学学科本身枯燥复杂,学习难度大,不容易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如何高效且有趣地教授数学知识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启发与思考,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自身的学科特性,根据国家的“双减”政策要求创新性地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助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双减政策”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

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学生作业负担沉重,作业管理不完善,与此同时校外培训水涨船高,教育内卷十分严重,这不仅重创学校的教学,消耗家长的精力,最重要的是极其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24日教育部明确提出推行“双减”政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在新时代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既要做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加法”,这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要求。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为实现减负增质的目标,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就亟需自我改革。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适应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自身改革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双减”政策的实施。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强调学习成绩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仍会采用知识点+例题的模式来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旨在通过大量的解题训练,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并不适合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只是应试教育下对学生成绩的盲目拔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过分强调成绩的教学理念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增加他们的厌学情绪,不仅无法真正传播数学知识,而且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小学的教育成效更是难以保证。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亟需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三)“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

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党和国家制度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党和国家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由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教育的初衷和本质被扭曲,一切向成绩看齐,营造了“唯成绩论”的教育生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背离了我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切实保障“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素质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以重塑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微课活动,拓展教学路径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关系着教育的成效与质量。它需要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工具,集中讲授教学内容,以为学生后续的自主练习和自我反思亢实基础。为增强课堂教学成效,保证学生学习的同步性,更好地传递数学知识的价值,可以运用微课教学,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辅助讲解,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和趣味。例如,在对“三角形的高”进行讲解时,为使学生能够精准判别并画出钝角、直角、锐角三角形的高。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提前录制好讲解视频,边画图边讲解,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多次播放,并组织学生按照视频中的操作多次尝试。通过微课教学形式,一些抽象性、复杂性的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呈现,大大提升了数学知识的吸引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来弥补差距。这一形式本身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适应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疫情防控的特殊时代背景,满足了“双减”政策增质减负的目标要求,切实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引入游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单一枯燥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已不适用。而游戏教学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们好奇爱玩的天性,还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数学游戏为辅助,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融入生活化的小游戏之中,通过带领学生开展游戏,烘托活泼有趣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主动去思考,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如在讲解在开展“方向和方位”时,教师可采用模拟生活场景的方式开展教学指导,通过还原生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通过将教室内的桌椅等模拟为住宅区(家)、学校、书店等建筑,并进行重新布局,设定一个生活场景,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从“家”到“学校”要怎么走?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其中的方向如何?学生通过亲自行动尝试画出不同“路径”及“方位”,并能够对他们进行辨认。这样一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数学教学显然更加直观形象,大大降低了数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也可以获得提升。

(三)优化作业设计,巩固教学成效

课后作业是衔接课堂教学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一环。“双减”政策着重强调要在作业布置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有所创新,通过优化作业形式提高作业成效,巩固教学效果。首先,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大为不同,因此课后作业必须进行差异化安排,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区别对待,学习能力强、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主要安排更具一定难度的作业,以达到提升他们素质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或不爱学习的同学应着重加强基础学习,并辅之以一些手段和工具,如,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讲解视频或者亲子游戏等,以达到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其次,作业设计要有反馈性。教师既要布置作业,也要及时进行反馈。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和指导性意见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此外,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动态的最佳途径。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优缺点,能够反推教师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形式,助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成效更加鲜明。

总结语

总之,“双减”政策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契机,这既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开展微课活动、引入游戏教学、优化作业设计等方面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索,不仅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在性创新变革,提升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传递了数学知识的多姿多彩,而且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业进.“双减”政策的分析探究[J].教育学文摘,2021(16):5.

[2]朱心蕊.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学文摘,2021(30):8.

[3]魏绪锋.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创新优化[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1(2):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究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1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984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8月12日
Next 2023年8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