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老龄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1],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引起了人们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广泛关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利于保障生活质量和推进健康中国进一步发展。相对于国内,国外Giampolo的研究表明,西欧比xx有更多的老年人,到203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0%。过度饮酒吸烟、肥胖、睡眠少于或多于七至八小时、很少锻炼、吃零食和不吃早餐,这七种做法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物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康状况指标对于预测死亡概率是很重要的。健康、认知和支持系统的保持、积极的遗传素质和积极的生活方式都在影响着一般人群的寿命延长[2]。一般来说,人在45岁以后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老年前期特征,开始逐步走向老年阶段,因此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工作应该从中年人做起[3]。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会受医疗水平等社会因素、病理情况、生理状态、生活习惯及自身心理状态影响[4]。因此社会各界也在逐渐地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大部分人对自身的身体素质越发重视。人群的健康状况是反应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及社会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目前还是存在较大的偏差,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现象仍然凸显,且两个地方的人群自我保健意识也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尤为突出。我们可以从不良习惯与客观因素等方面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对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方法进行分析,为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帮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的发现显示了经济和精神健康的联系。比如,低收入人群的精神卫生状况低于高收入人群,日本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精神卫生条件较差[5],低收入意味着难以得到适当的照料,从而提高了精神卫生问题的危险Sridevi等[6]的研究表明单身老人比已婚老人有更明显的抑郁和自杀倾向,家庭情感是影响老年人幸福度的重要因素,Nguyen等[7]研究发现宗教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有很大的影响,Chan[8]发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慢性病、家庭关系、社会团体参与情况有关,Benedetti TRB [9]等研究发现体力活动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认为体力活动多的老年人其抑郁水平更低。xx学者 Howden[10]发现住房质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方面更为重要。Khosravi H 和 Tehrani SO[11]采用 SAS 和 SDS 来研究地方环境和机体功能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Jongenelis[12]研究表明,养老环境影响老年人抑郁风险,机构老年人的抑郁风险度是社区老年人群的3-4倍。 2.国内研究现状 杨平[13]研究分析,发现教育、婚姻、医保、居住条件、健康水平、疾病史对老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荣健[14]对安徽地区的农村老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状态、患病情况以及住院次数均对老人的抑郁检出率存在显著的影响。另外,老年经济条件对抑郁症也有明显的影响。梁靖[15]对城市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焦虑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焦虑存在负相关,即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其焦虑水平越低。钟宇星[16]对老人生活照料环境的研究中发现,居住、公共和辅助三个变量环境对老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且高于人口变量的影响程度;魏心怡[17]研究发现老年人居住安排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老人与配偶居住和与子女居住同地区,是最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曾科等[18]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健康呈正相关,社会支持能帮助老年人减轻社会、生活部分负担,有利于老年人情绪稳定;陈曲靖等[19]在研究城市景观类型中发现,景观类型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复愈效果,半开敞绿地对老年人是最具复愈性的景观,半开敞绿地有明显的庇护性和平静安慰性,能改老人带来舒适性和安全感,更有利于老年人健康。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老年人健康研究比较全面,帮助提升了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推动了老年精神卫生的发展,通过对疾病与心理关系的探讨,为老年健康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依据。这些理论和方法,既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又能为制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对过去十多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了以下几点缺陷:首先,在养老服务领域中,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居家老人、社区、医疗等方面。而在老年人中,老年人对生活和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老年人身上。第 二,缺乏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多维度介入研究。相较于健康的测定,目前学术界较多的讨论集中于生理定性指标。少有的也是基于少数的其它维度量表分析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缺乏全方面的研究,因此对于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目前处于比较欠缺的阶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全球老龄化趋势突飞猛进,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快发展。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状况发生极大改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各种健康问题随之产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贵阳市云岩区金桂园社区老年人目前的健康状况,二是分析社区对老年人的管理现状,找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辨影响健康状况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老年人健康,促进健康,延长寿命。 (二)研究意义 健康是决定医疗服务资源使用和配置的主要因素, 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衰退,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致使老年人群的卫生健康需求不断扩大。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的调查研究,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为科学配置、合理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为制定卫生决策和开展卫生服务提供依据,以其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健康生活质量。 |
三、研究内容
近年来,健康管理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健康管理中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与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金桂园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经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口较多,老龄化程度较高,且大多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有待提高;社区缺乏专业健康管理人才和设备;老年人自身健康管理意识也还需进一步加强;社区健康管理的专业性、效果、费用是影响老年人是否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因素。在此调查分析基础上,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力度,社区加强管理和监督,老年人提高健康管理意识,旨在提升社区健康管理水平以保证老人健康。 文章的章节结构安排如下: 前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社区老年人健康基本情况 2.2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 2.3影响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的因素分析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2建议 |
四、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一)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知网、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图书馆查阅并搜集本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主要查阅搜集与健康管理、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相关的文献,此外还有相关政策文件、官方网站、社会新闻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撰写论文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二)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收集资料。在贵阳市云岩区金桂园社区随机的去抽取21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问卷并进行调查研究。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每个老年人的自身健康情况和贵阳市云岩区金桂园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展开。问卷主要通过微信中问卷星小程序和线下形式相结合进行发放,在贵阳市云岩区金桂园社区的社区微信群,以及朋友圈中发放链接,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回收分发的210张问卷后逐个筛选,去掉无效的问卷,确保数据的正式可靠性。其中,发行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93.81%。 (三)访谈法: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诊所工作者和老年人们等进行深入访谈,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真实且有力的依据。 |
五、研究进度
2022年12月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第一次开题未通过者,12月30日前进行第二次开题;开题不通过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022年12月5日前提交开题报告书和选题汇总表。 2023年2月24日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2023年3月17日前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工作,提请导师修改、审定。 2023年3月31日前毕业生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指导老师提出评阅意见并填写指导教师评阅表。 2023年4月5日毕业生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教务处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查重。 2023年4月6日-4月12日学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 2023年4月13日-4月30日学校安排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并反馈评审意见。评审合格者方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3年5月1日-5月15日毕业生根据评阅反馈意见修改完善论文,准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3年5月16日-6月2日学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3年6月7日毕业生上交规范装订的毕业论文(设计)纸质版和电子版。 2023年6月7日-6月16日 学院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
六、参考文献
[1]胡湛,彭希哲.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治理选择[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2):134-155,202. [2]刘莎莎. 国外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J].理论前沿.2013(11):164. [3]温勇,宗占红,舒星宇,等. 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服务的需求与提供——依据中西部省12县调查数据的分析[ J]. 人口研究, 2014,38(5):72-8. [4]谌依辉,彭婧,余敏,戴欣雨,谢佳为. 湖南省中老年人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湘潭县为例[J].中外交流,2021,28(5):511-512. [5] Honjo K, Kawakami N, Masao Tsuchiy. Associ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with Subjective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Disorders Among Japanese Men and Wom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4, 21(3):421-429. [6]Sridevi G, Tripathi M, Kumar D.,etal.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Elders [J], 2015,10 (4):241-246. [7] Nguyen,Huong. Mental Health Care for Elderly People at Formal Mental Health Systems and Buddhist Temples in Vietnam: Making a Case for Mindful Elder Care in Vietnam[J]. Ageing Internationa-l, 2016, 41(4):1-20. [8] Chan A S, Choi M K, Salmon D P. The Effects of Age, Education, andGender on the 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 Performance of Elderly Chineseand American Individuals[J].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2001, 56(6): 356 [9] Benedetti T R B, Borges L J, Petroski E L, et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elderly people[J]. Revista de Saúde Pública, 2008, 42: 302-307. [10] Howden-chapman PL, Chandola T, Stafford M, etal. The Effect of Housing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People: the Impact of Lifetime Housing History in Whitehall Ii[J]. Bmc Public Health, 2011, 11 (1):15-20. [11] Khosravi H , Tehrani S O . Local Environment, Human Functions and the Elderly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Ageing International, 2017(44):170-188. [12] Jongenelis K. Pot AM, Eisses A. etal. Prevalence and risk indicators of depression in elderly nursing home patients: the AGED study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4,83(2):135-142. [13] 刘娅,叶运莉,杨超,等.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3):55-56. [14] 黎春娴.新农保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41-48. [15] 吴振云,李娟,许淑莲.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11):713-715. [16] 陈巧依,余昌妹,杨舒蕙,等.不同居住状况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和健康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16):1463-1465. [17] 陶裕春,申昱.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4,(3):3-14. [18] 王世强.低频噪声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89. [19] 高月霞,徐红,肖静,林艳,仲亚琴,陆青云,蓝绍颖,许熙国,庄勋.南通市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1):115-117. [20] 杨梅,胡薇,江长勇.社区慢性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24):2944-2948. [21]杨婷,谢敏,许立.浅谈中日体检及健康管理之差异及借鉴意义[J].西藏医药,2019,40(O1):3-4. [22]武留信.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健康服务业发展新趋势.No.2: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513-533. [23]王秀菊,郭成珑,李天月.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的干预作用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9,42(5):394-395. [24]李海燕.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9):82-83. [25]李家翠.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3):68-69.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