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开始出现,然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使得企业难以获得竞争优势,科研人员也逐渐开始研究如何降低物流成本问题。大部分物流公司以前都使用传统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制造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大大上升,过去的传统成本法不能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研究人员为了节约企业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引入了作业成本法这一概念。物流企业的制造费用较高和作业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不谋而合。研究作业法在物流企业的运用对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
本文以A物流公司为例,对A物流公司成本核算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意见。结合作业法具体改善企业成本管理。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成本核算;A物流公司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物流这一新兴产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随之诞生。在短短的几年里,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一个重要的行业。物流给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源泉。随着物流地位的提升,物流业务量的庞大使得一些学者越来越重视如何从物流活动中获得可观的利润,所以,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以前很多企业都使用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缺点,不能使得物流企业的利润获得最大化。而作业成本法能有效减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装卸、搬运、配送等。企业将从这些方面下手来降低成本。
1.1.2研究意义
作业法可以准确的核算企业的物流成本,尤其是制造费用。因为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是建立在物流各个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的。物流活动所涉及到的所有成本都包括在其中。本文将在A公司1月份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作业法核算物流成本。将计算结果和传统法计算的结果比较,来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于物流作业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能为公司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在同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作业成本法,公司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出每项成本花在什么地方,从而方便公司制定更加科学的战略,优化公司的物流流程,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物流流程主要由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配送包装组成。如果想要物流总成本达到最低,就需要每个环节的共同运作来完成。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相比日本、X等发达国家而言,任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说明我国的物流业还有很大的利润没有得到挖掘。所以,当务之急是一定要优化物流成本。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物流发展的还不成熟,目前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物流一词也是从日本发源过来的。物流在我国发展虽然快,但是物流的费用较高,并且物流效率较低,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人们对于物流的一些相关业务的发展不够重视,比如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的设计等等。增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还是控制物流成本,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于物流相关的理论则还是借鉴国外的,没有结合中国物流业的具体情况来做具体的研究,因此物流利润也就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挖掘。另外,对成本的研究还是停在传统方法上的简单研究,而没有去研究物流成本的特点和范围。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的战略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没有意识到制造费用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当前的物流成本核算,涉及到的费用大都是装卸、搬运等委托的费用,但其实大部分的物流费用都集中在销售、制造、管理费用中,而管理层没有意识到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环节的费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物流成本没有被体现出来,因此就有了物流冰山费用一说。一方面,相对于X、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成本仍然有下降空间,另一方面,物流总成本一直在下降,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物流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物流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于物流理论的研究也随着物流的飞速发展而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对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毕竟我们国家的物流发展的还不成熟,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成果。
在“一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一文中,汪小勇结合了物流公司的实例,先用传统成本法计算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然后又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了物流成本,核算结果表明,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比传统成本法能为公司节约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一文中,杜敏和贺琼为企业的作业成本控制打下了基础,文章以作业成本法为核算基础,对于间接成本,先分析作业动因,再分配间接成本,找出来导致物流成本发生的动因,还讨论了完成物流作业的效率问题。
学者郭晓顺在她的书中研究了作业法在物流企业的实施,同时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实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范围,她认为作业成本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学者陈小龙也曾以某物流公司为实例,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最后得出结和郭小顺相同的结论。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有利于促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对于物流成本管理时物流企业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
在“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中,李晓庆和倪卫红主要介绍如何
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有效合理的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
学者邵瑞庆分析了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还介绍了国家对于企业成本核算有哪些方面的规定,介绍了我国学者现阶段对物流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他指出,当企业是以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时候并且物流的间接成本很高,并且企业员工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业务做的非常的好,作业成本法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在“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铁路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中,田斌田以某个铁路物流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作业成本动因和建立成本控制模型,他研究了国内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且对降低物流成本的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1.2.2国外研究现状
作业成本法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X引进到我国。作业成本法问世以来,由于它能准确计算成本等优点,已经成为应用最广的成本计算法,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在于能够计算具体的物流作业的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法最初是由X会计学家EricKohle提出来的,可以成为作业成本法的鼻祖,EricKohle在1941的《会计论坛》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讨论了作业成本法的账户设置和相关物流作业的处理,在理论方面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上世纪80年代后期,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物流成本也随着物流的飞速发展而增长,X学者研究发现物流成本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另外,Amrik&Sohal,D.Szewieczek认为作业成本法比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更合理,因为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监测企业的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A.Gunasekaran也在中小企业中应用作业成本法,以此来研究。GrifulMiquelaCarles则指出,作业成本法顾名思义前提是作业,只有产生作业,才会有资源的消耗,才能产生成本。
从世界范围来看,X和日本的物流业最为发达,所以在核算物流成本的有关方法上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因此X和日本在作业成本法上的研究也就比其他国家要先进的多,关于理论的研究名列世界前茅。全国范围内较为系统的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的思路是由X管理会计师协会提出的。提出了当前的成本法的不足,提出改善意见。另一方面,该公告也对识别、核算物流成本等典型的物流环节进行了界定,给出了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具体步骤还有相关的计算公式。指导作业法在企业的运用。LaLonde和Terrance在1998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有多少企业在使用作业成本法,调差结果显示,作业法得到物流企业的一致认可。2000年以后,有关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逐渐深入了作业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方面。X学者第一次提出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作业法,将作业成本法引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将物流活动划分成不同的作业,以作业为基础核算成本。
物流技术在日本的发展较X而言还是缓慢的,但是在日本物流发展过程中,日本非常重视物流成本的核算,目前已经有了一套很成熟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物流成本的核算受到日本国家的支持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颁布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这项标准的制定花费了学者多年的精力,指导世界各地物流企业如何使用作业成本法。日本成本会计的领军人物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对于作业成本法研究很透彻,上世纪90年代在他发表的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论文里面,涉及作业成本法的方方面面,包括划分具体的作业环节、归属成本的责任、各种成本的动因素分析、比较传统作业法和作业成本法等。作业成本法在日本受到学者的广泛推崇,比如东京商船大学的汤浅和夫,他极力推广作业成本法,对作业成本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每个行业都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在他的论文里多次提到其他行业也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对具体过程做了详细介绍。《物流ABC法计算物流成本,效率化手册》的公布,作为一份官方指导手册,对于日本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多项方针的颁布和实施有效促进了作业成本法在日本的发展。
1.3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本文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作业成本法在A公司的具体运用,将最后计算的成本与作业法进行比较,说明作业法的优势。
第一章:第一章作为前言,主要包含论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研究作业法的实际意义,指明论文使用的写作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为下面章节做铺垫。
第二章:本章是全文的理论部分,由浅入深依次介绍了物流成本的概念和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最后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作业法,他的主要内容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流程。
第三章:本章主要介绍A物流企业,本章以A物流企业为例,分析A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同时分析A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第四章:本章是全文的主要章节,以A公司1月份的接到的两家物流订单为例,分别用传统法和作业法计算物流陈本,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括。
1.3.2本文研究方法
(1)结合多门学科知识。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是较大的核算体系,涉及到各门学科的知识,比如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控制等等学科,因此要结合这些科目才能更好的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企业当中。
(2)分析相关文献法。在写本文之前,本人阅读了大量与作业成本法相关的文献、书籍、期刊等,为写此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结合具体案例与理论。论文以A公司1月份接到的物流订单为例,用作业法计算A企业的物流成本,最后与原来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作业成本法比传统的成本法更有效果。
第二章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
2.1物流成本概念与构成
物流成本就是在物流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劳动和物资所花费的费用。物流成本有几个特征,第一个是物流成本有待挖掘的潜力巨大,而人们只看到了一点点,第二个是物流成本下降对企业利润有杠杆作用,第三,物流效益背反性,第四,物流成本难以控制,第五各个企业物流成本计算范围和方法不一样。
物流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包装费、仓储费、加工费、车间消耗的燃料费水电费等等,人工费如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费用等;为了物流活动顺利进行产生的费用,比如利息、手续费等等;物流系统设计;其他物流相关费用,比如办公费、差旅费等等。
2.2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就是企业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由企业专业人员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对物流活动提出改善意见。物流过高的成本让企业的管理者将降低成本的目标转移到物流成本上来,物流现已经变成第三利润源,要降低企业总成本,就要从物流成本入手,那么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就成为主要问题,从宏观角度看,就是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管理方面的内容。目前很多企业对什么是物流成本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毕竟物流在中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方面还没有成熟。
因为物流在我们国家出现的迟,所以相关理论也不完善,目前企业没有一个统一成熟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但是很多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也在寻求出路,积极的寻找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找到一套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企业来说可以提高利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对国家而言,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国家主要发展对象,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目前,物流的地位与日俱增,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不仅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还可以调节商品价格,为社会节约成本。带动经济增长。
2.3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定义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不同学者对作业成本法有不同的定义
(1)罗伯特•卡普兰和安东尼•阿特金森,X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是就是把物流间接成本和其他相关费用准确合理的分配到物流作业当中的一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2)国内有学者把作业成本法叫做作业成本核算制度,体现和核算成本对象的成本,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了解资源利用情况和物流各项作业。
(3)在《理论与实施》一书中,我国学者高志勇认为作业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作业为中心,确认和计算作业成本,监控有关物流作业和全过程,监控物流状态
并及时反应,从而去掉物流减值部分的作业,加强物流增值作业部分,由此减少对
企业资金的浪费,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和工作效率,方便管理者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国内国外的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定义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几位学者在定义作业成本法的时候都抓住了一下几个要点。首先他们一致肯定作业成本法对于物流成本核算十分有效,其次,他们一致认为资源的消耗是因为作业的存在而发生的。在生产产品时要进行不同的作业,而这就是成本分配的原理。
2.4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
(1)资源。资源就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所耗费的资源,比如物流过程所消耗的资源有燃料、原材料、人工费等等。
(2)作业。简单来说,作业是由人来主导的,为了某个目标,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作业是一个基础的概念,作业概念的提出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决策和成本预测。每个企业在作业的类型和作业的数量上都有所不同,不同的企业对作业进行分类的标准也不一样,按作业层次划分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根据作业层次作业可化分成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单位作业、能量作业。
(3)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也叫作业成本库,顾名思义,中心就是一个集体,作业中心就是作业的集合,这些作业是相互关联的作业。比如售后部门,负责产品的维修和向上级反映顾客的问题。作业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成本的核算,便于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4)成本对象。企业的成本对象不是唯一的,有可能是某个产品,有可能是某个作业,也有可能是提供的某项服务。向不同的成本对象分配成本结果不同。
(5)成本要素。成本要素就是按照物流费用的经济用途和经济性质所做的分类,最常见的有原材料、人工、燃料、折旧。
(6)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成本动因就是驱使成本发生的原因,以本文案例为例,运输服装的成本包括服装的总重量、总路程、油价等,所以这些都是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一个抽象概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7)资源动因。资源动因就是作业消耗资源的依据,比如包装作业要消耗一定的人工费,那么人数就是包装作业的资源动因之一。资源动因用来将资源分配到作业或者成本对象中,资源动因具有可操作性。
(8)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标准,体现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作业中。同样具有可操作性。
各要素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2.5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首先要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公司有哪些部门,分别负责什么工作,便于有关人员搜集信息。
第一步宏观上掌握主要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的确认可以由企业的会计人员来决定。此外,确认成本动因还需要注意下面几个原则。首先,成本动因在相关资料里反应出来,还要容易辨认,这样才能方便会计人员迅速的确认成本动因。其次是成本动因的选择问题,应该选择重要的因素、参考价值大的作为成本因素。最后是节约成本方面,应该选择成本较低的容易获取的因素作为动因。
画出整个物流活动的流程图,由作业流程图可以看出完成某项活动需要的物流作业有哪些,标出每项流程的作业,把同一性质的作业放在一起。
企业规模大,订单多,生产过程也会相对复杂,相关的物流作业量也会变多。如果把所有的物流作业都考虑进来,首先收集资料要耗费一定的财力,其次,搜集过程过于繁琐。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作业中心就需要相关人员来整合这些作业。
建立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库,在建立作业中心的时候要考虑主要作业因素有哪些,哪些对成本影响大,将删选出来的作业作为作业中心,一些小的作业中心可以合并到大的作业中心去。然后根据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用来归集作业中心的成本。
找出各个作业的资源动因,求出资源动因分配率和某个作业要分配的资源成本。这样就把资源分配到了作业成本。所以某项资源消耗的成本就等于各项作业消耗的该项资源费用的总和。
2.6本章小结
本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简单介绍了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指出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促进企业积极改善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本章最重要的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本文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出了具体思路,从最基础的资源入手,一步步建立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为作业法在物流企业的使用奠定基础。为下文具体案例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章A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3.1A物流公司简介
A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国家5A级的物流企业,公司总部位于苏州。A物流企业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拥有车辆7000多辆,主营国内公路物流业务。
A物流公司是国内几大主要物流企业之一,公司在国内发展迅速,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民族企业的发展,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口碑。A物流公司在创办的短短几十年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有完善的物流设施,完善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实力雄厚。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公司也加入电子商务的领域。A物流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物流行业的大力扶持,A物流公司也迅速发展,物流覆盖范围比之前更为广泛,基本包括全国所有地区,并且各地区价格基本一致。
3.2A公司物流成本现状分析
目前A公司依然在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传统成本法就是指对于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而对于间接费用则需要通过分配计入成本。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为在作业动因的确定上,传统成本法是以数量作为标准的,但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复杂多样的,传统成本法核算往往不够准确。A公司去年运输成本占47.3%,仓储成本占23.6%,管理成本占19.1,加工成本占10%。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
3.3A公司物流成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如今,很多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要多品种、小批量、质量好、快速高效的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开始实行自动化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引入大量的生产机器,生产过程不在需要那么多的人。所以产品制造成本中固定制造费用的比例就上升了。制造费用上升了,对于制造成本的计量当然也要随之改变,这是企业管理层必须做出决策。制造费用高了,在成本里所占的比重高了,企业就应该重视制造费用的核算。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计算物流成本,才能使得企业实现对成本合理有效的控制。
由于A物流公司的物流成本没有分开记账,所以很难准确的掌握。企业在成本方面一直将重心放在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上,还有管理方面也都是关于生产成本,而很少涉及物流成本,虽然企业对于生产成本方面控制的很好,但是忽略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企业主要利润源,更不用提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同时企业在相关财务制度里也没有列出物流成本,而把物流成本放在费用里,所以要了解物流各项成本就非常困难,更别说准确的计算出物流成本了。另外,企业对于物流全过程缺乏有效全面的控制,导致了这个成本高那个成本低,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不佳。还有,企业没有自己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没有一套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话,物流活动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就不能得到体现,物流消耗了那些资源也不得而知,如此很有可能造成成本计算出错,信息错了,那么决策者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制定合理的对策。主要是计算容易出错,另一方面就是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容易出错。大的企业物流成本相对复杂,物流成本没有单独列示,如此企业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就会分离,以至于有些物流活动被遗漏,没有被记入成本,导致核算错误。没有定额标准也没有完整的记录,导致物流成本的核算失去真实准确的原始资料,从而影响企业的物流管理。所以,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物流费用和成本管理体系变得十分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物流成本较高并且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下,使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来管理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现在我国物流企业急需做的事情。图示如下。
第四章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改善
4.1案例简介
有甲、已两家服装销售子公司,两家公司距离A物流企业的路程相同,A物流企业每年接到甲乙两家公司的订单数量、款式均一样。但是一年下来,A物流企业发现从乙公司获得的利润远大于从甲公司获得的利润。这让A物流公司的财务经理感到困惑。公司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由于A企业一直在使用传统的成本法核算成本。公司在苏州市内提供的所有物流服务,以每件服装多少钱作为单价,没有考虑其他影响成本的因素,所以,公司需要建立更换成本核算方法,需要一套能准确无误核算成本的核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信息准确无误,才能让决策者做出合理决策。
2015年1月,A物流公司与甲、乙两服装公司签订了物流合同。和甲公司签订的合同的具体内容是:2015年1月A物流公司负责将4000件服装从服装厂运送到甲公司,分成四批配送,每次配送1000件,配送时间间隔为5天。和乙公司签订的合同具体内容是:2015年1月将4000件服饰分5批配送,每10天配送一次,每次配送800件。此外,甲乙连个合同的物流服务价格都是单价7元,一共28000元,所得税的税率是25%,此外没有其他费。A公司1月份所消耗的资源如下表所示,若涉及其他相关数据,会加以说明。
4.2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
4.2.1成本核算的流程
本文的理论框架已经建立好,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就是设计核算流程。首先,由物流成本核算人员来进行资源的确认,下一步去企业财务科获取相关资料,比如科目汇总表、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和其他相关材料。再由核算员对这些资料逐一进行分析,物流成本和非物流成本进行确认,同时编制资源凭证。下一步,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部门派专门的物流成本记录员,并记录各个部门消耗物流作业的情况,最后记录员编制物流成本作业凭证。依据资源凭证和作业凭证,成本核算员编制物流成本计算单。核算员再根据物流成本计算单来编制转账凭证并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详细核算的流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4.2.2资源分析与资源库建立
所谓资源在这里指的是为了安全及时的把服装送到客户手中而消耗企业资源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费用,比如车辆运输产生的运输费,车间照明产生的电费,员工劳动产生的人工费等等。把订单所涉及的资源都整理出来建议资源库,本文涉及的资源主要燃料费、通话费、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等。
4.2.3建立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库
此过程涉及的主要作业有订单处理、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二次加工,这些作业属于同一性质,可以合成物流作业中心,主要是为了方便考核控制主要成本。这四项作业流程比较简单,如果要单独核算每一项成本,可以建立对应的成本库,这样就有了订单处理成本库、运输成本库、搬运配送成本库、包装成本库四个成本库。
4.2.4资源分配到作业成本库
(4)对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要素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确定。对各成本要素消耗的资源动因数进行统计,计算各作业成本库中成本要素的分配额、资源动因分配率,各资源总耗费量情况在本文中是已知的。
(5)相关参考公式:某资源动因分配率=作业中心的某项资源的总消耗÷该项资源耗费的动因总数;某作业成本库应该分配的某项资源消耗=该成本库消耗的该项资源动因数*该项资源的动因分配率
4.2.5确定作业动因、分配作业成本到作业对象
(1)2015年1月份,A物流公司向甲乙两公司都运送服装4000件。其中,甲公司要求分成4批配送,每隔5天进行一次配送,每次配送1000件服装。乙公司要求分成5批配送,每隔10天进行一次配送,每次配送800件服装。由于A物流公司公司和甲乙两公司的仓库之间相隔距离相同,都是50km。此外,在每个作业环节中甲乙合同的工作效率都是相同。已知:甲合同的订单数是4,乙合同的订单数是5;4000件服装要分别装在100个大型集装箱中,已知每一个集装箱可以装20件服装,每辆货车最多可装7个集装箱。因此:甲乙两公司所需集装箱数相同,直接材料费也相同,运到甲公司每次需要需50个集装箱,一共要300个集装箱,要8辆货车往返运输5次,一共要运输80次,总的运输路程为80╳50=4000km,运往乙公司每次要40个集装箱,总共要200个集装箱,一共要6辆货车往返运输10次,运输总次数为6╳10╳2=120次,运输总里程120╳50=6000km;
(2)依据作业的性质和企业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各部门的记录来确定各个作业成本库作业动因,确定甲乙成本对象的作业动因数,并且汇总作业动因总数。选择作业成本库作业动因确定当期作业动因数情况如下表。
(3)作业成本库总成本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上表的统计结果,分别计算出各个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因分配率,然后按此分配率计算对应成本对象的某项物流作业成本。相关参考公式:某成本库作业动因分配率等于该成本库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库提供的作业动因总数;某成本计算对象应分配的某作业成本库成本等于该成本对象耗费该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因数乘以该成本库作业动因分配率。
(4)对成本对象的间接物流成本和物流总成本进行核算。甲乙合同的间接物流作业成本和总成本核算如下表。相关参考公式:某成本对象的间接物流成本等于该成本对象应分配的各成本库成本加总;某成本对象的物流总成本等于该成本对象的间接物流成本甲直接物流成本。
4.2.6填写相关记账凭证
4.2.7有关账务处理
4.2.8账簿登记
首先确认4.2.7的账务处理没有问题,计算无误。在此前提下,就可以开始登记记账凭证了,再次审核记账凭证没有问题的话,下一步根据记账凭证来登记账簿,如果有原始凭证,注意不能直接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根据4.2.7所涉及的成本先将成本分类,在计入不同的账簿中,比如直接成本账簿、总账簿等等。
4.2.9生成会计报表
4.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
作业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率:24374/(4000+4000)=3.05元/每件;甲分配的直接费用:3.05*4000=12200元;乙分配的间接费用:24374-12200=12174元;甲合同总成本:12200+2500=14700元;乙合同总成本:12174+2500=14674元;甲合同净利润:(24374-14700)*(1-25%)=7255.5;乙合同净利润:(24373-14674)*(1-25%)
=727.5
由表4.13可见,作业法核算出的成本明显比传统法成本要低,同时作业法获得的净利润也比传统法要高很多。由此可见作业法的优势是传统法无法比的。
4.4本章小结
本章是全文的实践环节,以A物流企业1月份收到的订单为例,结合第三章的思路,运用作业成本法对案例进行处理,对A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做出示例。最后,将作业法计算出的成本和以往的传统法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作业法比传统法更能为企业节约费用,同时A公司物流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也得到了规范,最终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完整有效的成本信息,为A物流企业节省了物流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了A物流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第五章总结
本文在A物流企业2015年1月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作业成本法给出具体计算步骤和流程,同时和传统作业成本法作比较,得出结论作业成本法的更适合A公司。从而改进了A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加强了公司对于成本的控制,提升了公司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文章不仅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对于传统成本核算法也进行阐述。理论从物流成本的概念着手,让读者先了解物流成本核算相关理论,便于读者更加详细的了解作业成本法。文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第4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对比传统成本法说明作业法的好处,由最后的计算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作业法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克服了以产品服务为中心的传统方法存在的缺点,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同时促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上升。作业成本法还对最终产品成本进行了控制。因此,作业成本的控制是物流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
但是作业成本法虽然应用广泛,但任然有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间接费用占总成本较多的企业适合用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的特征和作业法的使用范围不谋而合,但对于其他性质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判断是否要用作业法。
希望本文所写的一些作业成本法相关的理论可以为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帮助。今后,建议学者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研究本课题。1、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2、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AhmedE.Haroun.Maintenancecostestimation:applicationofactivity-basedcostingasafairestimatemethod[J].JournalofQualityinMaintenanceEngineering,2015,21(3):.
[2]CaoP,ToyabeS,KurashimaS,OkadaM,AkazawaK.Amodifiedmethodofactivity-basedcostingforobjectivelyreducingcostdriversinhospitals.[J].MethodsofInformationinMedicine,2006,45(4):.
[3]OlivierdeLaVillarmois,YvesLevant.Fromadoptiontouseofamanagementcontroltool:Casestudyevidenceofacostingmethod[J].JournalofAppliedAccountingResearch,2011,12(3):.
[4]SamanehSharafoddin.TheUtilizationofTargetCostinganditsImplementationMethodinIran[J].ProcediaEconomicsandFinance,2016,36:.
[5]Bin-GuangSu,Shao-FenChen,Shu-HsingYeh,Po-WenShih,Ching-ChiangLin.CostevaluationofclinicallaboratoryinTaiwan’sNationalHealthSystembyusingactivity-
[6]邹丽.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J].商业会计2010,(12):64-65.
[7]王爱东.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8,(1):20-24.
[8]张静雯.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
[9]吴智峰.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14.
[10]贺艳君.洛阳民营快递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
[11]王倩茹.作业成本法在快递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12]武建红.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D].山西财经大学,2014.
[13]姚亮.作业成本法在速递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