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绘画对大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摘要

绘画作为商品交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其一直具有交易性与艺术性。而现代绘画则被这两种性质渐渐分化为以满足消费者为主要目的的商业绘画和以艺术家的思维为主导艺术创作。这两种绘画形式均是具有商品性质的艺术作品并且它们的经济价值往往是由艺术价值所决定。商业绘画偏重于大众审美,艺术创作则是着眼于画家的主观意识。其艺术性的孰高孰低至今未能盖棺定论。现如今商业绘画因其艺术性逐渐衰微,使其过于廉价,而脱身与商品订件的艺术创作则因受众制约而无法达成经济收益制约了艺术创作的发展。而研究商业绘画与艺术创作的艺术关系对于当代绘画创作以及绘画的艺术导向都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易性;艺术性;大众审美;价值

  前言

画艺术从诞生以来已有两千多年,此间绘画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绘画的记录性慢慢减小,而其中所蕴含的画家的独立性,艺术性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绘画始终无法脱离其原始属性,也就是其商品属性,而在这两千年中不论其供给关系如何改变其商品属性都一如既往的存在,但是无论在经济还是雇佣关系的,绘画作品的价值往往决定这画家的生活水平,以及艺术的审美导向,无论艺术史如何发展,画家的身份从巫师、奴隶、工匠、贵族宫廷画师以及现在的自由画家,其绘画作品的价值均是尤其观众,亦或是其购买者所决定。

  商业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绘画起源于壁画,现如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的洞窟壁画,是位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红、黑、黄等色所组成的牛、羊、鹿或者是狩猎场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长达两米的《受伤的野牛》,洞窟壁画的发现不仅说明了人类对于追求美的原始本能,也同样说明了绘画的记录性。

  (一)商业绘画的起源

早期有规模性的的绘画交易应算是文艺复兴时期,在十三世纪初期由于教会传教以及教廷需要,教会开始雇佣画家在教堂内部绘制宗教绘画,其中就有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的《创世纪》而此时的绘画则应算为商业绘画的起源。迫于教廷的压力,及时是米开朗琪罗当时伟大的画家都逃不离绘制订件的命运因其记录性的功能极强,所以在十九世纪摄影术发现之前,绘画在当时以记录性订件的形式往往受到民众的热爱,而王公贵族更为甚至。甚至因为当时文字教育普及率极低,早期的《圣经》大多也是已版画绘制其故事,用以流传于民间。这也同样造就了订件时期绘画价值的高涨,以及绘画的繁盛。

  (二)早期商业绘画的繁盛

早期绘画往往以记录性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因此特性促使其只能以订件的方式适应市场。加之宗教与宫廷对绘画的需求。使得绘画在当时以订件的方式获得了极大的需求,而绘画的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尤其是在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是绘画的繁盛。在早期往往是宗教教会或者教堂需求宗教性绘画,这一时期画家的主要作品以教堂的湿壁画订件任务为主,包括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等,十五世纪的画家贝诺佐·戈佐利(BenozzoGozzoli)在为教会绘制壁画《三王在列》中将自己的形象融入其中,并伸出了四个手指,其意为这幅绘画的价值为四百弗罗林(Florin),而当时一位画家一年的花销才为二弗罗林,当时绘画价值之高可见一斑。到了十七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小资产阶级和宫廷成为了绘画订件新的消费者,在此时宗教性绘画渐渐被风俗画所代替。例如十七世纪的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维米尔(JohannesVermeer),委拉斯凯兹(Velazquez)等人的作品均在当时售价极高,并深受市场需求,甚至维拉斯凯兹的作品均归皇室所有,可见当时绘画的价值之高。但是这段时间绘画的题材形式均受到了消费者的限制,甚至当伦勃朗违反了阿姆斯特丹警察工会的限制后其作品的价值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三)摄影术的出现对于传统商业绘画的影响

十九世纪初期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Daguerre)与尼埃普斯(JosephNicéphoreNièpce)发明了摄影术。摄影术在时效性、还原性、记录性等方面均超越的记录性的绘画订件。订件绘画的市场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其价值急剧下跌。并且当时的摄影与绘画并无有意识的区别,而摄影也被称之为快速绘画,这更导致了绘画定件价值的快速流失,也使得订件绘画时代的逐渐衰落。

  (四)艺术创作时代的绘画价值

印象派绘画被称之为写实主义的巅峰,同样的印象派也是打破传统定件绘画先驱,自印象派之后种种绘画主义、形式均如雨后春笋般的迸发出来,例如立体主义、青骑士集团、野兽派、纳比画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绘画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巅峰进入了自由绘画的时代。此时的绘画更加注重画家的主观意识,绘画的艺术性。但同样的绘画作为商品的性质也是画家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后的绘画大多是自由创作后等待消费者购买,因此其价值往往由消费者决定。例如印象派早期绘画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直到印象派中期其绘画的艺术性,趣味性,主观性逐渐被民间所接受,其画作的价值才渐渐被人们所认可,其中画商保罗·杜朗(PaulDurand-Ruel)的贡献是不可被忽视的。但此后的绘画的价值的决定权渐渐的从画家的手中流入了市场的需求,就连绘画史上的天才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也死于市场需求。此时的画家也从一个接任务的人变成了一个自己为自己赚钱的自由职业者。

  商品绘画艺术性的没落

当代对商品绘画定义起源于韩国,以工业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绘画的“生产”。但这种形式不应称之为绘画因其完全失去了绘画的艺术性,因此则完全沦落为商品或者工艺品。

  (一)东欧的商业绘画

近代西欧欧洲艺术创作渐渐觉醒,而订件式的商业绘画则是在东方渐渐发展,说道这里就必须要提到俄罗斯著名的画家列宾(ILyaRepin)和苏里科夫(VasilySurikov)之所以称俄罗斯绘画为商业绘画是因其绘画的民俗性与史诗性,苏里科夫是个天生的史诗画家。只要主题沉痛激昂,场面宏大,多以事件性绘画为主因此无法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其中《近卫兵临刑前的早晨》由为突出。而就在俄罗斯的邻居中国的清朝时期可谓是达到了中国订件绘画的一个高潮,而在清朝中国的商品绘画是以一种宫廷订件的形式出现因为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形势使之大多数公民没有条件订购大型的商品绘画也产生特具有特色的套色木版商品画在中国称之为年画。但在中国的商品绘画的顶峰始终在皇室的宫廷绘画之中。清朝著名的皇帝乾隆七下江南,就在这么大型的皇家活动中中国伟大的订件绘画也孕育而成–《乾隆南巡图》,在文人画为主流的清代风俗商品画由于其匠气颇受当时文人的诟病,而就在此时宫廷画家徐扬却将中国传统的世俗绘画与当时被传教士带入国内的西洋画相结合绘制出及其雄伟的《乾隆南巡图》等清代伟大的商业绘画,其在艺术性方面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现代商业绘画的转型

当代由于科技的发展照相术几乎完全替代了纪实性的商业绘画因此当代的商品绘画已经完全没落,而商品画渐渐转型为动漫,墙绘等等。不得不说就传统绘画的艺术性而言,商品绘画的艺术性可以说是消失殆尽,商品绘画已经不再着眼于艺术性而单纯的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甚至以工业流水线的形式完成“商品”而另一端的电脑绘画则是寻找到了商业绘画的新平衡在迎合信息时代的新型科技也没有放弃艺术价值沦为单纯的工业时代的精致商品这则是多媒体艺术的诞生。

  艺术创作的脱胎与发展

艺术创作区别于商业绘画的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其不在只是满足需求者的订件而更多的在作品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意识。就归属关系而言,商业绘画属于订购者而艺术创作则更多属于艺术家个人。

  (一)艺术创作的脱胎

谈到艺术创作的发展则一定会谈论到十七世纪荷兰画派的伦勃朗以及那副颇受争议的《夜巡》,《夜巡》此画的订购者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警察工会,之所以伦勃朗能受雇于阿姆斯特丹警察工会,是因其前期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可以说伦勃朗引领了当时荷兰绘画的流行大众审美趋势,可自此《夜巡》之后其再难接受订购。究其原因是其在《夜巡》中摒弃了当时所流行刻板的人物群像方式而采用了错落有序的绘画使得其中人物各具特色画面更为灵活,其主观的艺术形式主导了绘画。但也因不能平等的表现所有人物而受到订购者的诟病,加之后期作品多以艺术性的伦勃朗式光线不被当时大众审美所接受,此后的订件作品少之又少。以至于富有了半生的伦勃朗在晚年穷困潦倒。而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则是后世人像的标榜。可以说在艺术创作的进程上伦勃朗是早期的雏形,至于艺术创作的疯起可以说是随着工业革命所爆炸式发展的巴黎美术时期,抑或者说是印象派以及其之后。这段时间里美术的形式如同雨后春笋般疯长而出,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觉醒,这段时间中画家不在以订件为绘画的主要目的,而是追求创作的主观性,例如写实的巅峰–印象派所追求的是绘画当时的真实,其领导者莫奈光是画不同时间段的阿让特伊的大桥就有十几幅之多。其最有名的《日出·印象》更是打破新古典主义的对于订件式绘画的枷锁,反观当时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的威廉·特纳的《迪耶普港口》同样是日出可其手法依旧是迎合大众审美的传统。以及后来和毕沙罗一起在蓬杜瓦斯一起写生的塞尚更是自顾自的追求这普桑的“均衡”。因其艺术理念太过超前导致时代不能认同,当时大众也称印象派为猴子的绘画。

  (二)艺术创作的发展

在印象派使得艺术创作觉醒打破了传统的订件时代,同时使得画商在艺术品流通的重要性得到体现。也因此使得画家的经济自由以带动绘画的艺术性的自由。后来到了后印象学习米勒的文森特·梵高又通过《麦田中的柏树》那种燃烧式的曲线使得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放纵的地步,自他死后可以说各种艺术流派均受到了大众的接受。野兽派的马蒂斯,最为国人熟知的立体派的毕加索也曾“叛逆”说过“一幅画挂在墙面上就失去了生命。”这种打破了上千年完整的学院派绘画体系。后来的浪漫主义培根的《福利官》系列更是以厚重而扭曲的笔触大放异彩。还有同时期珂勒惠支为代表德国左派艺术,已经在内容上脱离传统,表现社会底层的贫苦的人民。但在内容上的再次推进则要数超现实主义的达利,其代表作《永恒的记忆》则代表了不再以实物为绘画内容转而描绘艺术家真正的主观印象。再到波普艺术安迪沃霍这彻底改变了绘画的观念。直至今日艺术创作仍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可以说在短短的200年中绘画以艺术性为中心疯狂发展。

  (三)艺术创作所遇到的瓶颈

在自由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所遇见的问题也是不胜枚举,其中最大的困境则是困扰梵高一生的囧境,亦或者说是大多数自由艺术的通病,即是其艺术价值的认可度,以及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经济回报。自由的艺术创作常常伴随这艺术家物质生活的阵痛,其大多数原因究其根本在于艺术创作的经济流通,也就是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是否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接纳。而这种社会广泛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创作的经济回报,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或者抑制艺术创作的发展。在17世纪当权的艺术沙龙不认可早期印象派的作品,甚至在当时的报纸上评论印象派为猩猩的绘画,也使得早期印象派几乎颗粒无收。而当代的商业社会,艺术创作也将面对同样的问题,艺术创作的是否过于超出大众审美,是否可以被大众审美所理解,其接纳程度以决定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方向。

  结语

绘画艺术从诞生以来已有两千多年,此间绘画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绘画的记录性慢慢减小,而其中所蕴含的画家的独立性,艺术性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绘画始终无法脱离其原始属性,也就是其商品属性,而在这两千年中不论其供给关系如何改变其商品属性都一如既往的存在,但是无论在经济还是雇佣关系的,绘画作品的价值往往决定这画家的生活水平,以及艺术的审美导向,无论艺术史如何发展,画家的身份从巫师、奴隶、工匠、贵族宫廷画师以及现在的自由画家,其绘画作品的价值均是尤其观众,亦或是其购买者所决定。从订件时期订做绘画的稳定价值与自由创作时期绘画作品作为自有商品的价值不定,绘画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得不稳定,绘画的自由性与其价值形成了反比,但同样的绘画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绘画的发展方向。但是绘画作品作为商品,始终无法脱离供需关系,其价值始终受到消费市场的需求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绘画的价值,了解绘画所具有的价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不同时期所存在对绘画的需求决定,而绘画的价值也同样影响绘画的发展。研究绘画在不同时期的价值为当代绘画发展与价值的平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延明.时代文学[J].时代文学,2008

[2]王建宏、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邵亦杨.西方美术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约安尼斯·凡·隆恩.暗夜之光:伦勃朗传[M].金城出版社,2012

[5]陈筱棋.马奈于十九世纪艺术沙龙[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4

[6]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7]陈丹青.陌生的经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8]伊安·杰夫里.摄影简史[M].三联书店,2002

[9]杨静.论绘画创作中的偶然性[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429.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10日
Next 2022年6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