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胜利先生是陕西黄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风格与陕西本土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他在油画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同时对于写实的绘画风格也有自己独特的造诣;在他的创作中,他不断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逐渐发展出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从王胜利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地域文化对一名艺术家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地域文化,才能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王胜利先生的“陕西情”,不仅融入了他自己的作品之中,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己生活以及家乡的热爱。从地域文化到陕西美术,再从陕西美术到黄土画派以及王胜利先生作品中的“陕西情”,说明只有认识生活,尊重地域文化,艺术家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而这篇论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王胜利先生油画人物作品中的“陕西情”为研究对象,说明艺术创作中独特地域文化对画家以及画家艺术创作的影响。
引言
每一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作为一名生活在陕西的艺术家,必须深入的了解陕西美术的发展历史,正确认识到陕西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丰厚的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对王胜利油画人物中“陕西情”的深入分析,再结合陕西美术与黄土画派以及王胜利本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
一、陕西美术对陕西地方的影响以及陕西地域风土文化对陕西美术发展的反作用力
(一)陕西美术的发展
陕西是华西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史料记载以及文献记录,在中国整个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带动西部地区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建国初期组建了后来发展为西安美术学院的西北艺专。1949年后,当时延安的许多画家步入长安,使得原本当代文化十分贫瘠的陕西境内滋生出“陕西美术界”。在这样的形式之下,以石鲁、赵望云为代表的优秀画家,以自身的悟性与努力,终于在六十年代发展为被国人称之为“长安画派”的艺术流派。随后,陕西又涌现出以刘文西为代表的黄土画派。虽然这种需要极少数人带动整个地域文化发展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病,但是在目前陕西美术落后于主流美术的大格局上,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差距。
尽管学科的设施需要长时间的完善,但是陕西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陕西除了国画比较发达外,其余的画种并没有多大的建树,这可能就是因为陕西地处西北,与主流美术的艺术交流甚少,从而导致文化方面的断层,这也是地域文化与艺术发展的相互因果关系而造成的。
改革开放之后,新思潮的风起云涌在东部地区影响不断扩大,但对陕西美术的影响不大。近二十年来,陕西美术一直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学习,虽然陕西美术偏离于中国美术的运动中心,但是陕西美术界还是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人才,并且在多年的学习、摸索之中,也创作出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美术作品。虽然陕西美术相对于中国主流美术群体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未来的陕西美术一定可以大放异彩,在中国主流美术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陕西美术对陕西地域的影响
陕西美术具有浓厚的地域性,而正是因为它独特的地域性,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它的发展体现了陕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陕西地区文化建设的繁荣。同时,陕西美术是陕西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区别于其他美术流派,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这也是地域的差别;可以说,没有陕西地域文化就不会有陕西美术,但是陕西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陕西美术文化的发展。
陕西美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以及流派,比如“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等等,提高了陕西地域的知名度,使得陕西文化被大众所了解。
(三)陕西地域风土文化对陕西美术的反作用
自然环境是形成某一特定区域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儿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上之风气。”这句话就说明了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陕西的地域风土文化也因为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陕西美术画家,为陕西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这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而风土民情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陕西的美术家们扎根于群众,所以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的就会受到地域特色的影响。艺术家的存在并不只是一个个体,他的存在,总会受到当地风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素质、民风民俗的影响,而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总会潜移默化的被这种周边的氛围所影响,从而将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创作进自己的作品。
地域文化在影响画家创作的同时,也会对画家的性格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画家的性格又决定了其独特的审美心理,产生了与画家相匹配的精神风貌,这也是陕西地区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发展壮大,同时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可以说,陕西美术发扬了陕西地域的风土人情,使得陕西地域文化被世人所了解;但是,正是因为有丰厚的地域文化,陕西美术才可以有今天的成就,才能在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二、黄土画派与陕西美术的关系
(一)陕西美术对黄土画派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陕西美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而黄土画派作为陕西美术界有名的艺术流派,与整个陕西美术是密不可分的。特定的地域环境决定了该地域的文化发展方向,而艺术的发展也正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孕育的,所以黄土画派的出现与发展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必然的历史现象。只有优秀的地域文化才能创造出值得称赞的艺术作品,所以黄土画派的未来发展离不开陕西这片土地,也离不开陕西美术这个大家庭。黄土画派相对于陕西美术,只能说是陕西美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而整个陕西美术对黄土画派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只有重视地域文化,艺术创作才能迸发出它应有的生命力,脱离了地域文化的作品,只能是流于表象的艺术品,因为它没有文化所赋予它的内在美,相当于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而陕西地域文化以及孕育出的陕西美术相对于黄土画派来说就相当于艺术的母体,而黄土画派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又一次艺术的探索;只有立足于根本,黄土画派才能在未来走的更远、更稳。
(二)黄土画派与地方文化的相互作用
黄土画派作为陕西美术界的著名画派,它的发展离不开陕西地域文化的支撑,而陕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习俗等等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巨大宝库;黄土画派的画家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创作出有灵魂、有气质的作品;没有地域文化的支撑,画家的作品只会浮于表象,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了它的内在美。陕西地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而这些作品也是黄土画派产生的催化剂,没有优秀艺术的奠基,黄土画派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如此高的成就,所以说没有陕西地域文化就不会出现黄土画派,地域文化就是黄土画派最基础的基石。
画家的创作离不开画家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而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利用陕西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本,采用自己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具有陕西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的艺术作品。他们通过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理解,表达自己对陕西这片黄土地的热爱;地域文化给了他们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他们就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回报地域文化给予他们的馈赠。
可以说陕西地域文化造就了黄土画派的产生与发展,而黄土画派的画家们用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提高了陕西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使陕西文化被越来越的的人理解和尊重。
(三)黄土画派王胜利油画人物作品分析
王胜利教授是中国当代西北著名的油画家,同时也是陕西黄土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油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油画人物更是他所擅长的。他对著名画家靳尚谊先生的写实理念有着很深的认可,同时在古典写实主义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周边文化事物的观察与思考,逐渐创作出属于自己个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与艺术样式。他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通过手中的画笔充分表现出来,再通过画板上的颜色,使得画面中的人物表现出特有的精神风貌。
王胜利人物作品的绘画主题就是普通群众身上特有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画面很少有通常意义上的沉重感,而是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他在油画作品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在表现形体轮廓线的微妙变化和明暗转折的加工、处理,赋予原本冰冷的形象以丰富的生命力。在王胜利的人物作品中,他对各种形体进行充分的思索,挑选最佳的人物造型手法,使得画面中的人物棱角分明,更具视觉冲击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用笔也有非常高的要求,他的作品画面有非常强烈的质感和空间感,而且他在创作的时候,并不是把创作对象简单的重现在画布之上,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画作之中,让每一位欣赏者都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独特的感悟。
著名画家靳尚谊先生认为:轮廓线是画家对对象最开始也是最全面的认识。”而王胜利《红枣》、《红苹果》等作品中就充分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充分认知和娴熟的艺术处理手法。同时他的作品善于寓巧于拙,有许多属于书法的艺术特色。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会拘泥于一种风格,而是应该在不断地创作与创新中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发掘,使自己的艺术样式更具多彩,只有这样笔下的人物才能更具神采,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具有灵魂。王胜利先生作品有的地方大笔挥洒自如,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绘画性质非常浓厚;有的地方又是用刮刀刮出来的,层次分明,具有很好的空间感。
王胜利先生的人物作品中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他喜欢在俗中求大雅,而且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他非常注重本土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处理画面时,注重造型上的单纯和沈炼,色彩上的浓郁与协调,使得画面具有整体性。而乡土情怀的表达,也促使王胜利在积极寻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不管是清纯的少女,还是劳作的人群,这些乡土人物的生活环境,不但使得画面更具真实性,也充分表现了画家心中的真实情感。
当代油画是一种富有激情的艺术,需要艺术家的满腔豪情和对自己所处生活的热爱。而王胜利人物油画在此基础上也非常注重画面本身的创作技巧,他的作品使人看上去有一种自然、随和的感觉。他在创作时,笔触是圆润而且平和的,构图也非常轻松明快,充分把握着画面人物的神态以及内心,使得画面中的高原汉子在冷峻的外表下有一颗刚烈的心,山村姑娘的美丽更是一种朴实的生活品质。
三、王胜利作品中对“陕西情”的运用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一)王胜利作品“陕西情”的运用方法
王胜利先生一直生活在陕西,所以他的作品中更多的体现出了陕西的地域文化,有很深的陕西特色。在他的人物油画中,更多的是对黄土高原上人物的刻画。他在观察对象时,不会像别人一样把焦点放在一个地方,而是会对创作对象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衣饰到神态,把整个创作对象进行从里而外的细致探索,再结合人物当地的生活文化,历史风俗,画出来的人物不仅神态栩栩如生,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思想。
王胜利先生认为,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他认为黄土文化是淳朴的、沧桑的,是一种博大的生活积淀,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画中的人物都体现了与当地环境的高度统一。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地域文化是风俗画,而王胜利先生认为,真正伟大的东西正是大俗大雅的东西,应该在俗中求大雅,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只有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才能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王胜利先生《黄河谣》的画面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丰富的人文特征,而这件作品的成功,就来源于他对画面结构和整体感情慎而洗练的处理,并且将人物个性特征和人物神态进行完美的糅合,使得画面简洁却又不失灵魂。
(二)王胜利油画人物作品中“陕西情”运用方法对自己的影响
通过对王胜利先生油画人物作品中“陕西情”的学习与理解,让我认识到地域文化在画家创作中的重要性;如果在自己的创作中没有联系事物的环境和渊源,那么创作出的作品只会是一副躯壳,没有灵魂,只能成为一幅画,而不是一副作品。要想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就必须联系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从自己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将生活中的感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这样自己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会更加丰富,而且会有更深层次的思想。
王胜利先生通过对“陕西情”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区别于其他画家,有其独特的气质,也使得自己的作品更能让欣赏者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这一点就让我意识到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要多观察事物本身,在自己的创作之中,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自己对生活过的土地的热爱。
“陕西情”的运用并不只是体现在思想上,同时也体现在画笔上。我应该学习王胜利先生的用笔之道,在创作中不能拘泥于一种笔法,而是应该根据画面本身进行调整,时而轻柔,时而挥洒自如,用不同的笔法表现出画面人物的深层思想。
结论
王胜利先生作为陕西著名画家,同时作为黄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理念值得我们每一个后继者去学习。同时从王胜利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地域文化对一名艺术家的巨大推动力。没有地域文化,艺术家就创作不出具有灵魂的艺术作品;只有扎根于社会底层,我们才能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才能通过自己对生活以及周边环境的感悟,将其用画笔体现在自己的画面之中。只有重视这种地域文化精神,我们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王胜利先生笔下的“陕西情”,不仅是他对陕西这片土地的热爱,也是他作品之中灵魂的所在。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意味着我的四年大学生活接近了尾声,而这四年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阶段。感谢咸阳师范学院对我的培养,也非常庆幸自己可以在四年里认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
感谢指导老师彭雅欣老师对我的辛勤辅导和细心帮助。从这次论文的开始到结束,彭雅欣老师一直在对我进行着引导,使我在编写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从老师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她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知识都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感谢我身边的同学,没有他们的帮助,有些问题也会一直困惑着我,而从他们的身上我找到了克服困难的方法和信心,从而可以顺利的完成论文。
感谢我的家人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没有他们无私的爱,我也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走的这么远,而正是有了他们对我无私的爱,我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最后,诚挚的感谢四年来为我传授知识的老师们,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亲人、同学和朋友们!
参考文献
[1]《高原阳光—王胜利的油画艺术》赵农《美术观察》2011-09-15期刊《“平民性”的抒情表达—评王胜利的油画艺术》殷双喜李宪基戴信军艺术市场2003-06-30期刊
[2]《王胜利“开今”》王久辛《中国艺术报》2010-04-20报纸
[3]《浅谈王胜利的油画特征》牛二春《青春岁月》2014-08-08期刊
[4]《时代的缩影—浅析中国乡土油画中农民形象的塑造》刘渐郡西安美术学院2010-03-01硕士
[5]《王胜利谈<黄河谣>及其它作品创作》张苑《艺术市场》2004-05-01期刊
[6]《王胜利和他的<黄河谣>》肖扬《当代艺术》2007-02-28期刊
[7]《陕西地域文化对当地油画的影响》吕游湖南科技大学2011-05-25硕士
[8]《陕西民间美术传承与资源开发研究》刘媛洁梁曾华《西北大学学报》2010-09-15期刊
[9]《陕西美术之回顾与前瞻》张卫海西北美术1999-02-15期刊
[10]《陕西油画艺术发展考察及其现代性研究》马昭蓉西北师范大学2010-05-01硕士
[11]《论黄土画派的艺术特色》贺荣敏西北美术2010-03-10期刊
[12]《刘文西谈黄土画派》韩洪刚刘文西美术报2011-05-21报纸
[13]《秦岭的地域文化与黄土画派的艺术特质》李艳青美术教育研究2015-07-25期刊
[14]《从艺术家状态看陕西美术》杨晓阳《陕西日报》2012-10-30报纸
[15]《陕西民间美术考察的乡土情》任天娇武雷电影评价2012-11-08期刊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