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土题材油画是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为表现对象的油画题材,虽然黄土高原的地理气候并不温润,但是却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才能够孕育出该地区人民独特的风土人情。本文首先从中国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和黄土题材油画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解读。然后再从以写实手法和现实主义表现为基础、黄土题材油画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当下中国黄土题材优化作品发展现状进行阐释。接着以具有代表性的黄土题材画家为例对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彰显的黄土高原的美学价值进行研究,最后对黄土题材油画的当代精神进行总结。
关键词:黄土高原;黄土题材油画;美术界;油画
前言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非常具有魅力的地域,其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地貌特征哺育了当地人朴实豪迈的性格。独特的地域特征加上当地人的审美特点形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艺术特色,而随着越来愈多的人开始发现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魅力,黄土高原地区也成为了各种艺术门类所钟爱的艺术题材。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戏剧艺术,都有着很多以黄土高原为创作灵感的作品,而黄土题材油画这一门类也逐渐在我国的油画发展道路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黄土题材油画是以当地的独特环境、人民生活以及当地的精神内涵为创作基础的,画家对当地的内涵与情感来进行解读,再在自己的油画创作当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理解,以不同形式的表现来凸显出当地的独特情怀。
随着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不断发展,黄土题材的油画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无论是对当地环境的塑造还是对当地人民的表现,画家们都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辽阔疆域中极其具有特色的一个因素,而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油画创作同样也对我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有着一定的考验。如何通过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审美方式的方法来对黄土题材油画进行表现,如何让黄土题材油画所表达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这不仅是对黄土题材画家的考验,同时也是在当下美术界非常具有价值的议题。
一、黄土题材油画作品所表现的地理特征及精神内涵
(一)中国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位于西北部与北部地区的交接部分,黄土高原的面积广大,包括了陕、甘、宁、青海、宁夏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总面积达到了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由于常年的降水相对集中,因此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十分干燥,多暴雨的天气加上稀少的植被覆盖,导致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虽然有着特殊的环境气候,但是正是这种环境气候造就了其千沟万壑的神奇地理形态,支离破碎的地标环境给予了黄土高原以沧桑的感觉。
虽然黄土高原的地理气候并不温润,但是却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才能够孕育出该地区人民独特的风土人情。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性格质朴醇厚,如同当地的环境一般的沉稳大气。而高亢激昂的梆子、有着浓浓民俗气息的剪纸,都是当地人民所独有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黄土高原独特而又神秘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所吸引,而无论是当地的传统艺术形式还是有关黄土高原题材的作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二)黄土题材油画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内涵
黄土高原题材油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艺术情绪。中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色,而黄土高原地区与江南的清秀、东北的丰饶、青藏的神圣不同,其环境特色是沧桑、厚重的。黄土高原的美虽然并不精致,但是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粗犷与不羁,而这种形式的美是我国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因此,有关黄土高原题材的油画作品独有着其自然环境中所带来的一股厚重与宽广之感。
黄土题材油画除了具有其地理与气候环境所带来的独特地域情感之外,当地人的精神特质也是该题材油画经常表现的内涵。虽然黄土高原气候艰难,但是却孕育了当地人民勇敢向上的性格特质。正如黄土高原上的人民一样,黄土题材的油画也具有如同父亲般历经沧桑的深沉或不败男儿一般的豪放。对于黄土题材油画所表达的精神作品进行概括,是表现了宽广浑厚与粗犷豪迈的精神特质。
二、当下中国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发展现状
(一)表现形式
中国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在发展与走向成熟的道路上是以写实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为主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它能够最真实的再现黄土地区的真实状态,并且让观者在看到作品的同时就能够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形成强烈的共鸣。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是贴近真实的表现手法,但是写实与现实主义表现虽然是艺术表现方式的基础,却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我国油画发展初期对于苏联的写实油画有着很长时间的学习,而苏联油画强大的写实基本功也为我国写实油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黄土题材油画在发展初期同样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
西方油画作为黄土油画题材的基础,对黄土题材油画发展初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初期,我国画坛对于写实油画的探索与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可以说是共同进行的。在各种丰富的油画作品种类当中,黄土题材油画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气息的题材在我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当时,很多的写实画家在黄土题材油画上的发展也为推动了该油画题材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长期以黄土题材为创作对象的画家燕飞,就通过自己的油画作品结合自己的基层美术工作经历,将黄土题材的写实油画到位且富有情感的表现出来。
(二)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油画艺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在表现方式上出现了更加丰富的局面。尤其是在近年来,中西方艺术交流融合,而人们思想文化的不断丰富与眼界的不断开拓也为艺术创作的发展提供的更多的可能。传统的写实油画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和谐,在绘画上也更加注重明暗、强弱、透视等艺术规则。而相对于传统的写实油画,新的表现主义油画在创作上要更加倾向对某种精神特质的表达,因而在具体的形式上可能有着更加特殊的变化与处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黄土题材的油画作品无论是从创作技法还是表现手段上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发展。画家更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与创作目的来运用多种的表现方式,无论是借助颜料和绘画工具的表现来模拟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肌理质感,还是借助抽象与提炼的方式来突出黄土高原地区独有的情感特质,都是画家能够运用的方式与手法。画面的颜色、肌理、形状,都会使油画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随着艺术语言的不断丰富,我国有着更多的画家开始带领黄土题材油画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画家尚扬,其绘画作品就突破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大量的运用了现成品喷绘的形式,加以不同的物品拼贴、颜色罩染,来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多元化的发展不但是中国黄土题材绘画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大趋势之所在。
三、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彰显了黄土高原的美学价值
(一)黄土题材油画作品——靳之林的艺术特色及价值
在中国黄土题材的油画创作中,靳之林的艺术成就是非常之高的。靳之林的油画艺术生涯发展是与伴随着中国早期油画发展共同进行的,因此可以说靳之林的油画作品对我国早期的油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靳之林的绘画作品当中,黄土题材无疑是其最钟爱的题材之一,他也曾经在经历各地艺术采风写生之后,重新回到了黄土高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找灵感。靳之林在黄土高原地区考察时间长达十几年,因此可以说他的黄土题材油画作品中是深深的融入了当地的环境特点和风土人情特点的。靳之林黄土题材油画的特点在于其绘画的表达语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并且能够用写实的手段将当地人民和风景的真实状态表现出来,并且还能够通过画面的细致刻画来对当地人民淳朴与向上的精神状态。
靳之林的黄土题材油画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常之高的艺术成就,与其长期的艺术写生与当地的生活经历是有着对重要的影响。在长期的黄体高原采风过程中,靳之林能够用其深厚朴实而又厚重的笔墨来表现出了大量的黄土高原农村地区为题材的作品。例如靳之林的作品《南泥湾》与《黄河激浪》(如图3.1、图3.2),都是能表现出黄土高原地区特色的作品。其油画绘画的颜色运用与形象塑造,既真实的展现出了黄土高原地区的风土人性,同时又浓厚鲜活的将黄土高原地区与高原人民的热烈、质朴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黄土题材油画作品——段正渠的艺术特色及价值
段正渠的油画创作在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当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段正渠是一名河南人,具有河南人是特有的勤劳,包容,坚毅,质朴,他的绘画没有华而不实,更少有矫饰的装饰构成,手法平实,大气有力。因此在段正渠的艺术作品中往往能够自第一时间抓住黄土高原地区的精髓。段正渠的油画艺术可以说能够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与人情掌握表现得非常真实,而其对黄土高原本身的热爱,也能够将这个独特地域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本土的东西以绘画的方式展现给观者,这是其他非本土地区的画家所无法比拟的。段正渠的黄土题材油画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其油画的色彩表现厚重、深沉,并且富有强烈的表现力。擅长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和事物来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与历史进行表达。
段正渠的绘画手法以表现主义为主的,再加上其本身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活经历,让其黄土题材的绘画能够更加具有真实感。他笔下的土地是厚重,不无苦涩的,但是却十分温馨。他专注于寻求人与土地的关系,人的自然,朴实和生命力的强烈与深厚。例如其作品《红崖圪岔说话山曲曲》(如图3.3)就是以当时黄土高原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为背景进行表现的。而其作品《北方》(如图3.4)用真实的笔墨来表现黄土高原地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画笔来引起人们对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注意,反映出其独特的艺术形态。
图3.3段正渠《红崖圪岔说话山曲曲》图3.4段正渠《北方》
(三)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崔国强的艺术特色及价值
崔国强,现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作为一名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并于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的画家,其生活与创作也与黄土高原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崔国强作为在我国当今油画界占有很高地位的画家,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绘画坚持也为黄土题材油画领域中带来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崔国强对于黄土题材油画的执着或许源自于她对自己故土的热爱,同时也来源于对大自然的造化之美的钟情。为了能够表现出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情怀,崔国强曾走遍了西北地区,对西北的沟沟壑壑熟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热爱与坚持,为崔国强的油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厚的情感。将自己对于黄土地区的热爱与体会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再通过自己的绘画将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魅力表现出来,让崔国强的黄土题材油画作品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崔国强黄土题材的绘画特点在于他擅长描绘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且在绘画方式的表现上能够具有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意境的表现。因此其画面不仅能够将当地的自然风光再现与之上,同时也能够将黄土高原给予人的情感与精神特质通过色彩与笔法表现出来。
同样是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风景进行描绘,崔国强的油画作品在对于当地风景的刻画上是相当到位的。崔国强能够将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地貌、植被特点等因素非常精准的表现出来,同样也能够将西北地区独特的厚重、苍远通过自己的画面表现出来。并且在油画的绘画手法上,崔国强也非常擅长通过用笔法、色彩与质感将当地的特点以造型之外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其作品《陕北人家·1》(如图3.5),就用饱和度偏低的色调,加上独特的用笔将黄土高原的那种黄土堆积地貌特色表现的非常到位。再加之对当地房屋、院落、树木的真实描绘,不仅向观者展示了陕北地区的地貌、居住环境,还将陕北地区给人的印象表现的非常贴合。图3.5崔国强《陕北人家·1》
四、黄土题材油画与当代精神的联系
(一)将油画民族精神进一步发展
油画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艺术种类,其绘画方式、绘画理念与绘画题材最早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而我国的油画在发展初期也经历了对西方油画的全面学习阶段,虽然外来的油画方式无论是在题材与表现方式上自然要更加成熟,但是当油画艺术在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题材和方式如何融入到油画当中,也是油画发展道路上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油画民族化这一议题早在董希文时期就已经被提出,而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题材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黄土高原地区作为中国非常具有特点的一个地域特征,包括其非常壮阔辽源与深沉厚重的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也十分相符。因此,这一题材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门类。在黄土题材的绘画中,有的部分是只有借助中国的绘画艺术表现方式才能到位的传达的。例如黄土地区独特的地貌,这是西方传统油画的细腻与色调所不易表现出来的,而这些方面则非常适合用于传统的国画用笔与用色方式来进行表现。以中国民族特色的题材来进行表现,并且在绘画手法上选取能够具有中国民族特质的方法,可以说这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上是非常具有推动性的。
(二)凸显了独特的地域魅力
黄土高原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与风土人情,但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题材的艺术则在中国古代发展有限。虽然有着以梆子为代表的音乐门类,以及以剪纸为主的民间艺术门类,但是在主流艺术上其身影的出现频率并不是非常之高。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当中,以南方山水为主的细腻温和,和以北方山水为主的壮阔雄浑都有体现,但是像对黄土高原地区这类相对贫瘠地区的表现并不多。黄土题材油画的发展,不仅仅是为油画艺术增添了新的题材与绘画方式,同时也让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魅力能够展现在更多人的眼前。
在绘画,尤其是风景绘画中,画作的艺术美感与风景的美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地域的地域特征会直接决定了一幅绘画作品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情感,因此黄土题材的油画作品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魅力。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地域养成了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而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又为黄土高原地区带来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我们常说艺术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绘画艺术也是一样。画家通过自己的双眼看到美、用自己的思维提炼美、再用画面表现美,这样经由艺术家提炼与表现的美肯定是具有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审美特征的。因此,黄土题材油画的发展,不仅是对油画作品发展本身的推动,同时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美感,进而能够让当地独特的地域魅力进一步凸显出来。
总结
中国油画自西方传入中国之后,历经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而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黄土题材油画无疑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黄土题材油画的发展是随着中国油画发展的脚步而前进的,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黄土题材画家的努力与创新,黄体题材绘画也逐渐成为了我国油画种类中极其具有特色的一个分支。黄土题材绘画由最初的写实主义到后来融入了中国民族化的绘画技法与表现形式,再到现在集合了多元化表现方式与不同艺术家个人情节的表达方法,其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成熟的。无论是黄土高原本地的画家,还是并非黄土高原本地的画家,其所创作的黄土题材作品都有着画家对当地环境和风土人情的极度热爱。因此,可以说黄土题材油画发展的成功既是因为画家的成功塑造,同时也源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具有独特表现方式的表达方向,注重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域特色与人民风情,是黄土题材油画的永恒表现内容。将写生与创作结合,将环境与精神结合,这是既是黄土题材油画创作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是其精彩的因素之所在。黄土题材油画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油画发展道路,同时也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魅力能够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技术水平、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黄土题材油画一定会在未来展现出其更加精彩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田保福.论黄土题材油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D].太原理工大学,2014.
[2]田保福.黄土高原民族写照——探析油画本土化历程中的黄土题材[J].美术教育研究,2013(7):32-32.
[3]俞进军.西部黄土地油画赏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1).
[4]张熙伦.地域性特征对陕西与陕北油画风格的影响[J].当代青年月刊,2015(9):85-85.
[5]邓嘉德.崔国强,黄土高原风情油画[M].四川美术出版社,1999.
[6]郭鹏.陕北地域文化与油画创作[J].大家,2012(6):20-20.
[7]郭北平.崔国强——黄土地的风情[J].当代油画,2012(2).
[8]苏晋军.黄土高原题材油画作品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2.
[9]呼喜江,呼博.中国西部地域与写实油画[J].文艺研究,2012(11):145-146.
[10]乔晓冬.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画地域性问题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