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范宽绘画的艺术风格及成就

摘要

纵观中国的绘画历史,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宋代有许多杰出代表人物,各路名家作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就在这样的繁多的条件下每幅作品的质量都高雅精湛,精美绝伦。在绘画内容无论是中形式语言还是技法表现都丰富多样,他们画面注重表现,峰峦深厚的气势和气象萧疏的景象,首先从画面来看构图大气逼人,在绘画笔法上用笔自然严谨,绘画成品气势磅礴,带给人无尽的遐想。然而我们单从这些艺术画作的形态上和内容上看,这些绘画作品也直观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之美,这些艺术之美,起源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类的道德实践对理想与价值的追求;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

北宋山水画的风采有着一种让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在发自内心想法的同时我们也想到李成、董源和范宽,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画派,但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范宽和李成都是属于北方画派的代表人物,然而范宽善于在画中表现出壮武的风采而李成却没有,这就是他们的区别,他还善用雨点皴和积法并且善于画雪景,无论是给当时还是后世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范宽;艺术风格;《溪山行旅图》

前言

纵观中国绘画艺术史,会让我们想起一些耳熟能详,令无数后辈所敬仰膜拜的艺术大师们,他们的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或是偶然引起。每一位杰出艺术大师的诞生,都和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都将自己时代优秀的精神文化通过自己的表现形式传达给我们,让我们在感叹历史的同时也能学习他们时代中的优秀文化。

范宽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影响了从古至今的中国山水画,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描写范宽在绘画领域的艺术成就,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他为什么可以拥有着极高的绘画技法,和只属于他特有的表现方式。通过他的作品《雪景寒林图》和《溪山行旅图》的分析和鉴赏,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范宽在绘画上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从而总结出范宽的成就及其影响。

一、范宽的生平简介

范宽,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代杰出山水画家,范宽生活于北宋的前期(​javascript:;​)。他是名列北宋的三大名家之一,善于画山水画。荆浩,李成是范宽的老师,可是范宽并没有一味的模仿他们的画作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只属于他的绘画风格,也创造出了不同于荆浩和李成绘画中的壮美山水,范宽经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至于范宽在后期为了有灵感和描绘出真实的画面,就居住在了丛林之中,他早晚观察天空中飘荡的烟云,欣赏风月阴霁的美丽景色,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不停止,这样坚定的信念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他的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范宽最初学习李成的绘画,后隐居终南山、太华山,喜欢对景写意,画山真骨,自成一家,用笔雄劲且浑厚,笔力鼎健,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喜欢用作密林,也喜欢作雪景都是妙不可言的。范宽的画峰峦浑厚,气势壮阔,使观者感到雄奇险峻。

二、范宽所处的时代背景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处于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北宋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javascript:;​)。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成为了宋朝的皇帝,从此我国就开起了宋代的历史。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宋朝多数沿袭了唐代的政治体制,北宋虽然采用了分化事权的方式来处理政务,但却将宰相职位分配给多人担任,为了使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还设立了枢密使和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权利。

再从经济方面来看,在经济方面生产科技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水利、农业等方面都提高的较为明显。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货币流通量的提高,也在北宋出现了城市经济、海外贸易和广告竞争。

最后通过文化方面来看,北宋处于一个发展不平衡的时代。北宋时期虽然XX的军队庞大可是军事力量却非常的薄弱。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可是国库经常空虚,入不敷出的的经济实情。即使北宋时期政治和经济看起来并不乐观,却在文化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无论是有着重大发明的科技还是影响深远的艺术文学,都成为了历史中具有文化繁荣时代的历史朝代之一。历史上我国的很多重大的发明和文学艺术都是名人辈出。单一的从绘画方面来看在北宋画家中早期有着许多的名家比如范宽、燕文贵、李成等人;中后期有苏轼、、张择端、米芾、赵佶(宋徽宗)等人,从这些人名中就可以看了中国山水画最高的艺术水平,就出自于北宋时期。

然而范宽就处于一个这样的时代,在北宋国力虽然没有唐朝繁荣和鼎盛但是在文化方面也不输于其他鼎盛的朝代,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气息,拥有着强大的创造力,所以处在北宋范宽给当时和后世都留下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也成为其他画家临摹的榜样。

三、范宽绘画的艺术风格

(一)范宽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的意思就是,范宽经常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然后与自己的心境,感叹和觉悟相结合,从中创作出具代表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游历于山水之间的范宽有两大喜好:一是酷爱喝酒,二是喜好道家的学说。如此,道家的一些思想都对他产生了影响,比如道家的崇尚自然与玩世不恭我们都从画中可以体会到;虽然初期师从李成,但是范宽和李成在山水画上中带给我们迥然不同的绘画风貌,李成的绘画风格给人一种文雅的个性而范宽得绘画风格给人一种简朴宽厚的个性,两者并不契合,李成的绘画多创作平远的寒林,画中的画法简练,用笔锋利,并且喜好运用淡墨,李成被后人冠上了”惜墨如金”的称号,然而范宽画中所画的崇山峻岭,几乎都是顶天立地就这样凸显出山雄伟壮观的气势,画面中塑造出了精练静止的山水气象,从而形成了他在绘画中独一无二的个人风貌。

范宽绘画中有着景式高远的画法是学习荆浩和关全的,这种画法不同于李成的平远法,在吸收了老师优良的画法后,范宽为了画出山势的险峻,大量的运用了雨点皴和积墨法这两个绘画手法,这两个绘画手法也给画中造成”如行夜山”一般的效果(​javascript:;​)。从元朝开始就对范宽的绘画赞不绝口,汤垕星就评价范宽的画称”范宽得山之骨法”。范宽除了善画山峦之势并且还善画雪景,其中范宽对雪景的画法也是其一大创造。在范宽的绘画中多数的画都有着崇山峻岭,虽然都带给观画者雄伟壮观的气势,可是也都不尽相同。范宽生活在北方关陕地区所以他所描绘的密林丛生都带给人一种郁郁葱葱的景象,准确地画出了关山地区树木丛生的茂密景象。

《雪景寒林图》是范宽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具有代表的作品之一,画中描绘了在画面的中央位置耸立了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画面的最前方是寒冬的古木结林,流水从远方的山涧迂回流下,此幅作品画面宽大带给人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感觉。在这幅画的面中树木、山峰都是景物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两侧山峦、小桥、村庄则是次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使画面感觉更加完整,画中内容更加丰富就有了这些次要的组成都分。此画整幅作品全用圆钝的笔勾勒而画,也是为了带给人一种敦厚古拙的绘画风貌从中真实并且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磅礴气势和壮观的景象。画中层次分明,笔墨虽浓重却润泽细腻,画中既运用了细密的”雨点皴”也运用了苍劲挺拔的粗笔,这些独特的画法都是为了表达山石、枯木和林树的质感。图中近处有成林姿态不同的树木,画面平远处画有起起伏伏的崇山峻岭,虽然悠远但是给人磅礴的气势。让观者不禁融入到了画面中,虽浓墨深厚却不失缥缈之气,虽烟雾朦胧其中却不失浩然之气,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北宋的山水画要求画面效果达到可居、可游、可观的较高的艺术境界,当我们站在这幅画前看画犹如身处真实得山水之中,使人心中产生一种荡漾之感,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置身于《雪景寒林图》之前,观者感受到的不是丘壑的深邃、也不是感叹作者对于作品用笔技法的精妙,只需要只单纯的,细细的品味其中的感觉,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雪景寒林图》犹如在人们站立在寒风中,听着呼啸声由远而近,人们自风雪中走来越走越近,层次分明地表现出作者在画中作出山势高耸,雪水洋莹的气势用来描述画中深远的意境。作者向读者表达出自己的胸中情怀,不拘小节的刻画着意中山水。《雪景寒林图》也被认为是范宽的范氏流派中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javascript:;​)。

范宽的另一代表名作便是《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这是范宽留传至今为数不多的真迹,由于这幅画被评价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就称作它为“镇馆之宝”之一。立足于这幅作品之前代,观者就被这气势雄伟的画面深深地震撼,细细品来首先看到画面中巨峰壁立,慢慢观察可以发现这座巨峰几乎占满了整幅画面,放眼望去山头上树木丛生,杂草茂密,山腰间瀑布奔流而下气势磅礴,山脚下纵横交错的巨石,都为这幅作品带来了错综复杂,壮丽浑厚的景象,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山路上出现了一支商旅队伍,也会发现在小路边有一条湾湾的小溪缓缓流淌,原来那条小溪正是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形成,观画者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了那清澈的水声,活力的人声和骡马声,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述来表达出溪山行旅的主要内容。范宽喜爱游历和写生,然而当我们观后这幅作品首先应该会发觉,这些山水的原型大部分也是从真山真水中所汲取的。在范宽的画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秦川大地上太白山,终南山,太华山、少华山等真山实水的影子。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画的墨笔绢本。为了气势和效果都更加的突出范宽运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构图方法,在画面中一座巨石高耸至云间,这块巨石顶天立地,极具气势和质感,这样的构图带给观画者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冲击和效果。此幅作品单从构图方面说虽然与众不同可是它却产生了独特的力量,也许是因为笔墨的酣畅厚重或者是造型的雄伟浑厚而形成了这种与众不同的力量。在绘画方面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点皴的运用尤为明显,在中国画中皴应算皴法中最基础的画法之一,不是沾满墨汁的点而是笔需要略干中锋来落笔,笔头触纸轻按随立即提起,如此需要动作自然而且需要一气呵成,纸上则呈现出皴法笔头圆润笔尾平整,另外这种画法之所以叫做雨点皴,这体现出了它绘画的表现形态并不像一般绘画那样寥寥数皴即可,为了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就需要以密集的数量来表现。这样独特的手法就要求了层次丰富且分明。在《溪山行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山体的外轮廓看起来非常坚硬,范宽为了更加真实的表现出了石头的质感,所以在他作画的过程中特意的用短的线条来更好的表现出画面的效果(​javascript:;​)。

《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好在虽然画面是静止的但是给人带来了一种动感,当我们在面对这幅绘画作品时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画面中既表达出了山河的壮丽也表现出了人世间生活的平淡与温馨,就在这一幅画中表现出了自然度伟大和人的渺小,也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溪山行旅图》表现出了无论是范宽绘画技法还是作画风格,都表现出了范宽的绘画达到了成熟时期,(​javascript:;​)

范宽为了表现出北方山水的浩然正气,就长期生活在山水丛林之间,为了可以更好地更加真实地画出山川湖泊的景色他积累和观察着四季变化,无论黑夜白昼还是风雨交加,他都用他特有的审美心态和精神力量为我们创作出了优秀的绘画作品。而他特有的审美心态也造就了他作品中的那些经典的人物和景色,然而这些景点与人物都是范宽运用自己的生命力和山水的生命力相互沟通,从而作品中更加强和突出了表现出了人情味。画中有着普通劳动者然而作者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还要赞美这些都作者想要为我们表达的内容。作者为了更加精确地画出人物,经常找画中需要的人物做模特,这样可以使人物更好地融入到山水之中。范宽山水画的有着典型的艺术特色这些艺术特色都来源于范宽在山水画中构图的玄妙与独特,这也是范宽山水画对北宋时期以及后期山水画影响深远的原因。

(二)范宽绘画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史料记载着,临摹和学习范宽绘画的有黄怀玉、纪真、宁涛、刘翼、刘坚等人,可惜的是他们的作品均没有流传下来(​javascript:;​)。虽然有着这么多人的学习与模仿但是也只有黄怀玉模仿的较为相似,所以传世的范画中是否有黄怀玉的摹本这也是我们所不能确定的。范宽的影响一直从北宋流传到了南宋以至于李唐时期也受到了影响,在李唐初期我们欣赏山水画会发现早期作品的艺术风格尤为相似。从而后也影响到了夏圭、马远。在元明清时期的画家中也有运用和学习绘画技法和模仿范宽的人,比如明代的唐寅、清初的龚贤、近代的黄宾虹等。范宽画中反映出东方人气魄之大,心胸之广也使画家李可染受到了影响。

然而在现代的中国画绘画作品中,范宽也影响到了在我国北方山水画家的艺术作品,绘画中气势强大的点子皴较为明显,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艺术大师的艺术渗透力之强和极高的艺术造诣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时代在变迁变可是范宽在绘画中独特的画风和创造艺术的精神都受到极高评价,他的画风与精神也成为了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以至于后世的画家学者对范宽无论是他的绘画作品还是他的绘画技法大多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并且都相互学习或者模仿他的绘画方法。范宽对中国的山水画有深远意义的影响。

四、范宽绘画的成就

与其他很多画家不同的事,在宋代范宽就已有名气,比如《宣和画谱》著录中就记录了,在宋代宫廷中皇室收藏他的作品一共就有58件,流传至今而且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有《溪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javascript:;​)。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所发现的和珍藏的范宽的真迹现存并不多,但是虽然在这不多的件数中的数件均为精品,由此可见范宽绘画作品中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范宽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有着一副艺术价值极高的画作那就是像《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被誉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为数不多的”镇馆之宝”,这样的称赞就可以显示出《溪山行旅图》在我国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体现出范宽的绘画在历史中的重要价值。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被称为世间之美,范宽所作的《溪山行旅图》则深深地表现出了阳刚之美。当我们面对这幅巨作,给人一种气吞山河,气势磅礴之感。我们无论是感受画中峰峦雄伟与气势的浑厚,还是这这河朔平原上山川的壮美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范宽的心中是有感于泰山岩岩登绝顶面小天下的雄伟意境,有了这样的意境和胸怀范宽才能创作出这幅雄伟壮丽,气势浑雄的《溪山行旅图》。从这样的这一幅杰作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接触到这位伟大画家的人格魅力,也包括他宽宏大度豁达的襟怀,和从他的切身体会中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深切体悟,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宽宏和大度,所以才有了范”宽”的名号。《溪山行旅图》之所以能表现出浩然襟怀,也许正是因为范宽不拘小节,心胸豁达。正是由于他经常游历山水纵目终南太华之间,所以才描绘出这样真实的气势逼人的巨作。然而范宽在《溪山行旅图》画法中大量的运用了独特的皴法,这种方法线条极短,但是如果对着原画仔细观看,画中的每一笔都还分有轻重浓淡,每一笔都是顿挫有效。更难得的是画中短线条非常多,这样作画者最容易发生散漫、零落的小毛病,然而在范宽的这幅巨作之上你完全看不见一点轻松和懈怠,作者不怕雨点小如麻,但绘画方向都趋结组有序,范氏用笔和技法的造化,一气呵成,不屈拘于小节。从构图到技法无不体现出范宽作画的纯熟,亦可谓是出神入化了。

《溪山行旅图》是现存于世界中在范宽绘画中难得的真迹。也被现代的专家学者认为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当《溪山行旅图》被台北故宫的工作人员带出故宫博物院走向世界舞台之时,就这样引起了强烈的轰动,现在知名中国艺术史学者,就这样《溪山行旅图》强烈的吸引到了耶鲁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班宗华,欣赏过了这幅画之后他就从此立志要研究中国的艺术史。赵孟頫称范宽的绘画为”真古今绝笔也”,然而董其昌则评价范宽是”宋画第一”人(​javascript:;​)。从古至今的专家与学者都对范宽绘画有着高度的赞美与欣赏,虽然也有人有着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推崇范宽,却觉得范宽的画”微有俗气”,这与古代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也是文人对艺术风格追求不同所造成的评价。虽然有人的意见不同但是也挡不住范宽绘画作品的深远影响。在2004年,X的《生活》杂志上还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范宽广阔的历史影响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以至于流传到了海外,他的影响是悠久的、深远的。同时宋代无论是对我国中国画的影响还是山水画的影响都做出了深远的贡献,然而范宽作为北宋时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他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特色具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结语

我的这篇文章是通过四个方面让我们熟惜和了解中国山水绘画的历史也了解了中国画坛被誉为”宋画第一”人的大画家范宽。本文主要从中概括的谈了范宽的生平简介,范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全面的分析了范宽的绘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范宽的绘画成就这四个大的方面。从中我们了解到了范宽为什么会被称为”宋画第一”,为什么后世的那么多专家学者对范宽都有着极高的评价。

范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很迅速的时代,但是文化的发展却是空前的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范宽有了好的文化氛围,在荆浩和李成的引导下有着规范的绘画基础,他经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喜爱写生,观察事物仔细、细致,在这样的氛围之才后来有了世界的名作《溪山行旅图》。他的创作手法在吸取了老师的经验后自己创新出了属于自己的别具一格的绘画手法,无论是在用笔的笔法上还是对墨汁浓淡的把握上,他都纯熟于心,作画一气呵成。就这样的绘画方法与创作形式,都为我国以后的绘画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莉君.浅析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14-114.

[2]李笙清.寄情山水意境高深——明代画家关思山水画艺术赏析[J].东方收藏,2013(4):69-70.

[3]周乃林.北宋画家燕文贵的山水画成就及影响考证[J].兰台世界,2014(18):134-135.

[4]孟庆欣.两宋时期碗的艺术探析[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5]周剑.论《画继》[D].云南师范大学,2015.

[6]范丽芳.浅谈山水画创作的题材、构图和笔墨[J].大众文艺(理论),2008(9):26-27.

[7]林树中.论范宽[J].中国书画,2007(1):40-45.

[8]袁玲玲.解读工笔画中的“时代性”[J].艺术评论,2008(8):83-85.

[9]王雪峰.范宽《溪山行旅图》的创作特征研究[J].大舞台,2015(1):51-52.

[10]柴健.试论范宽的山水画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5.

[11]刘丁如.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J].学理论,2013(24):171-172.

[12]杜春玉.商业经济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讲商业的产生和发展[J].经济问题,1984(1):44-46.

[13]蔡日新.禅与中国山水画艺[J].船山学刊,1994(2):137-150.

[14]马海英.美的理想——《溪山行旅图》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4):96-98.

[15]刘泉.论古典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及语义类别[D].西安美术学院,2011.

[16]张静.溪山行旅—中国绘画中的时间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7]刘强.范宽《溪山行旅图》绘画风格与意境诠释[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8]杨胜利.论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特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6):82-83.[2]孟庆欣.两宋时期碗的艺术探析[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19]高明月.当代中国画的装饰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0]张静.溪山行旅—中国绘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90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13日
Next 2022年6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