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周杰伦作为当今流行乐坛的“创作型歌手”,有着“流行乐坛最重要的音乐人”之称,他所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对整个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周杰伦在音乐创作上敢于突破创新,不再固守于传统的音乐形式,“中西结合”的音乐创作理念也使得中国风歌曲有其独特的韵味并形成他独特的音乐风格。《青花瓷》是周杰伦与方文山在2007年携手共创的佳作,歌曲蕴意深厚,既展现了高度的艺术内涵,又宏扬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该歌曲的创作背景、特征及演唱技巧展开分析,来解读周杰伦对该歌曲的完美演绎。
关键词:周杰伦;《青花瓷》;中国风;歌唱技巧
一、《青花瓷》创作背景分析
(一)词曲作者简介
该作品的词作者是方文山,“中国X词人,1969年1月26日出生于中国X。2004年凭借歌词《七里香》获得MusicRadio年度最佳作词人之一,曾为吴宗宪、温岚、潘玮柏、袁咏琳等艺人作词,也是歌手周杰伦的御用词人,多次凭借周杰伦获得金曲奖肯定,是周杰伦的最佳拍档。主要成就是‘X第十九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代表作品《听见下雨的声音》、《青花瓷》、《七里香》等。”[关于词作者方文山的简介摘自《搜狗百科》,
该作品的曲作者是周杰伦,“中国X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编剧、监制,2001年被吴宗宪发掘并推出首张专辑《Jay》,2005年涉足影视,以电影《头文字口》获得第42届X电影金马奖及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2007年,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不能说的秘密》获得X电影金马奖年度X杰出电影奖;2008年凭借歌曲《青花瓷》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代表作品有《龙卷风》、《简单爱》、《七里香》、《夜曲》、《青花瓷》、《稻香》、《不能说的秘密》等。”
(二)歌曲背景分析
1.歌曲创作背景
《青花瓷》是由钟兴民编曲,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在2007年发行并收录于专辑《我很忙》中。歌曲的名称取自唐代的瓷器艺术品,同名“青花瓷”,以其含蓄内敛的美来谱写凄美哀婉的动人故事。方文山在同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畅聊一番后对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产生敬仰之情,由此才有了灵感源头。方文山分别在“青铜器”“汝窑瓷”“青花瓷”中反复斟酌,为了更配合周杰伦所作的曲风,最后选用“青花瓷”来展开创作。歌曲的曲风古典柔情,在歌词的写作上也倾向于古诗古韵,并在古诗词与白话文中相互转换,高度展现了方文山的文学功底。
这首歌曲曲风优雅深情,歌词耐人寻味,以“天青色、骤雨、芭蕉、江南、烟雨、月色、檀香、青花瓷、炊烟袅袅”勾勒出一幅清丽的江南水墨丹青图。作者在歌曲中表现出了浓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宏扬。
2.歌词写作特点
歌词在一首歌曲中占据重要地位,没有歌词的歌曲将索然无味,歌词对歌曲故事情节的展现和歌曲情感的表露都有重要作用。方文山所创作的歌词充满古韵的气息,与周杰伦古典的曲风浑然天成,使听众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验到跨越千年时空的艺术文化的魅力。
《青花瓷》中的歌词应用了丰硕的修辞写法种类,营造出唯美的意境。分析歌词后可以总结出主要修辞手法,包括譬喻、类迭、转化、排比、夸饰、转品、倒装、摹写等,转化的修辞手法在歌曲中运用得最多,如“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等,转化手法将人物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使人物之间可以情景交融,打动人心。譬喻在歌曲中也被多次使用,以“犹如”、“如”等词在歌曲出现的句式为例,都体现着譬喻手法,把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来描述另一事物。其它修辞手法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一句歌词中的三个“惹”字运用的是类迭和排比;“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运用的是夸饰;“在瓶底书汉隶模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中的“伏笔”运用的是转品;“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这一句是倒装句;“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是摹写手法的体现。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歌词文采斐然。
二、《青花瓷》创作特征分析
(一)歌曲的旋法分析
1.歌曲旋律特征
《青花瓷》的曲调古朴典雅,哀婉柔情。旋律采用中国民族的五声调式,全曲围绕12356展开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旋律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循环交替,以级进为主,跳进较少,旋律较平稳,起伏小,参考谱例2-1。

谱例2-1
主歌部分采用的是大量的下行音阶,在短暂的前奏之后,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展开旋律,并为歌曲的整体曲风奠定了基调。主歌部分在写作手法上使用的是变化重复,使歌曲结构既有变化,又保持着统一。
歌曲的副歌部分为全曲的高潮,以主歌部分的下行音阶为旋律的发展动机,在情感的表达上来赋予歌曲新的生命,与前面的主歌部分形成呼应的同时又有了一定的对比,具体如谱例2-2。主歌和副歌重复第二遍之后,副歌部分向上移小二度再次重复副歌,使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点,其主旋律在重复多次后得到巩固并紧扣听众的心扉。

谱例2-2
2.歌曲的调式调性
歌曲的调式为A宫,最后一段重复的副歌转移到了bB宫,强烈烘托了副歌部分的情绪,将宫调式曲调的悠然、淳厚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参考谱例2-3。

谱例2-2
3.歌曲风格特征
周杰伦擅长创作多种音乐风格,如传统民族韵味的中国风,欧式古典色彩的曲风,X流行的乡村曲风等,他巧妙地将古典与现代,中方与西方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特有音乐风格。这首《青花瓷》是周杰伦“中国风歌曲”中较为典型的一首,从歌曲名称的选择上就奠定了歌曲的民族风韵味与民族基调,完美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古诗古韵的歌词为其“中国风”的特色锦上添花;五声音阶的采用更加突出了民族风韵;配器中大量的民族乐器为“中国风歌曲”的曲风做好铺垫。从歌曲的名称选择、歌词创作、音阶运用、配器编排上来看,这首歌曲都体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特点,符合“中国风歌曲”的风格特征,并且深受流行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二)歌曲结构分析
1.曲式分析
歌曲为五声民族调式A宫调式,最后的移调处理显然为歌曲的一个点睛之笔,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浓厚饱满。第一遍主歌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为4+4方整性结构,旋律呈下行趋势,第二乐句以第一乐句为发展动机,在原本的基调上创作出新的乐思,增强了旋律的层次感,为副歌部分的旋律发展埋下伏笔。副歌部分采用的也是4+4方整性的平行乐句,但在情感色彩上有了新的变化,音域上与主歌部分相比也有所拓宽,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紧接着是4小节的间奏,随之开始重复前面主歌与副歌的旋律,由此可得知这两个乐段为分节歌形式。第二遍的主歌与第一遍的主歌旋律完全相同,第二遍的副歌旋律在最后一小节由A宫转移到了bB宫,旋律向上提升了一个小二度,在流行歌曲的创作中这类写作方法其实并不少见,采用离调、转调、移调与前面的乐段构成对照和转变,加深歌曲的感染力和陶冶力。
结构图示:

2.和声分析
该歌曲的前奏部分运用了五声化的和声进行,“中国风”的民族韵味被显现出来,歌曲的曲风也有了发展方向。主歌A段使用的是简单的和声进行,以基础的和弦连接为主,a句与a'句的最后一小节都结束在属和弦上,且为属七和弦,倾向B段的副歌部分。副歌部分的b句与b'句和声相同,中间使用了换和声,和声效果趋向不稳定,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衬托了歌词所讲诉的意境。第二遍副歌在重复第一遍副歌和声后向上行小二度转移,但在和弦连接上没有变化。歌曲尾声部分的和弦连接为:Ⅰ-Ⅳ-Ⅵ-Ⅳ,以不稳定的Ⅳ级和弦代替了稳定的主和弦,这里是一个开放式的收尾,给人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并使人深陷其中。
3.配器分析
歌曲的编曲者钟兴民在歌曲的配器方面花了不少心思,采用大量民族乐器来诠释歌曲的民族风味,大鼓、响板、琵琶、笛、电吉他、架子鼓、弦乐等多种乐器的交融,达到了“中西壁合”的效果。前奏部分以大鼓与响板为节奏,琵琶作为主旋律带入歌曲情绪,竹笛随后渐入,最后在竹笛的颤音上进入主歌。主歌A段的配器由电吉他、响板和大鼓支撑旋律的发展,五声音阶的的民族风味在电吉他的演奏下显得更具独特,大鼓在低音区上活动,和电吉他的音色相互呼应,清脆的响板为歌曲拓宽了音域,这三种配器的融合,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衬托,达到精美绝伦的音响效果。副歌B段由琵琶、擦片的滚奏和弦乐为引入,伴奏器乐新添加了架子鼓和前奏出现过的琵琶,保留了电吉他的音色。间奏部分选择直接引用前奏里的出现的竹笛,以此前后相呼应。第二遍主歌重复着第一遍的旋律,在配器上依然采用了架子鼓和电吉他,弦乐也穿插在了其中,与A段相比较更有深意。第二遍副歌在配器上保留了了原有的乐器,但在弦乐上作了高八度的提升。最后再次重复了副歌旋律,在配器上的变化则是架子鼓的鼓边敲击变成了军鼓,歌曲的尾声以琵琶演奏为主,最后结束于钹的渐弱和响板清脆的声音,曲终但意味犹存。
三、演唱技巧分析
(一)音色的运用
《青花瓷》的歌曲内涵呈现出了传统的东方美,歌曲所表现的情感也左右着演唱者在演唱时的音色运用,周杰伦习惯用黯淡飘逸的声线来演绎歌曲,他的歌曲大多数都以饱含沧桑感与怀旧感的音色为主,形成了他独有的音色。每首声乐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演唱,呈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因其音色各不相同。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应保留自身特有的音乐,而不是盲目地练习与原唱者想接近的音色。
(二)唱腔与咬字的选择
周杰伦在唱腔上将自己的唱法与传统戏曲唱腔相贯通,给歌曲注入新的灵魂。周杰伦在演唱《青花瓷》时的唱腔古朴柔情,再加上民族乐器演奏出的江南风味与古典精美的歌词,可谓是“天作之合”。周杰伦的假声唱腔运用较多,这与他个人的演唱风格息息相关,在咬字方面,周杰伦在主歌部分比较注重咬字的规范,而在副歌部分时,用他略带鼻音的高音唱腔来表达情绪。周杰伦他在处理抒情歌曲时,常注重咬字,而在处理rap风格的歌曲时则会把歌词含糊化,以自身的旋律动感去迎合节奏的变化。无论是在唱腔方面还是在咬字方面,周杰伦都有其自身对于音乐的见解,并坚持用自己的风格去演绎。演唱者也应在了解歌曲艺术内涵后根据自身的声线条件选择运用唱腔,在高音部分可适当运用假声唱腔。虽然周杰伦在咬字方面没有坐到“字正腔圆”,但清晰的吐词更能加深听众对歌曲的印象,演唱者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
(三)节奏与速度的处理
全曲的节奏简单清晰,速度舒缓,这是由歌曲的整体意境决定的。主歌部分的主要节奏为前十六与后十六,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意味,副歌部分以4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为主,与主歌相对而言,旋律更有流畅感。主歌部分的速度一直平稳进行,在副歌时由于节奏的更加缜密而显得速度上有所加快,与主歌形成对比。整体来说,歌曲在节奏上的变化还是相对稳定的,演唱时应注重歌曲旋律的流畅感,有效做到“声断气不断”,既演绎出节奏的顿挫感,又能保持连贯。
(四)情感的表达
情感可以说是一首完整歌曲的灵魂,情感的充沛表达对于歌曲艺术的演绎起着重要作用。《青花瓷》抒发的情感非常有意境,充满画面美和朦胧美。从周杰伦演唱的其它歌曲时可以得出他的歌声常常伴随着忧郁的格调,他用低音区时的低沉声线和高音区时飘逸的声线抒发着歌曲中蕴含的深情,使听众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青花瓷》歌词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可以说是全曲的中心句,这一句看似浅薄却又饱含深情的歌词,唱尽了世间的哀叹和惋惜。演唱者在副歌部分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都以这一句为铺垫,唱出作者心中的离愁别绪,运用真假混合的声音可以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主歌部分的柔情声音描绘出清新淡雅的画面,演唱者在在此应运用细腻的声音来演绎。演唱者只有在对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解通透之后,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才可能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并融入到歌曲之中,以此达到更佳的演绎效果。
结语
在流行音乐的范畴下,“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而风靡全国,“中国风”歌曲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改变着音乐在人们心中固有的传统观念。“中国风”的盛行归功于以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为代表的音乐人,更新了流行音乐的理念,给大众呈现出了一场完美的音乐盛宴。现如今,“中国风”歌曲影响着大多数的青年流行音乐爱好者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推动着“中国风”歌曲的继承与发展。
本论文通过歌曲《青花瓷》对“中国风”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论文中展开了对周杰伦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的简要分析,结合创作背景及其音乐风格,以便演唱者更加深入了解歌曲,从而能够完美演绎。
参考文献
[1].黄声魏:《XXX“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特点》,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
[2].徐亮:《中国风歌曲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王笑楠:《论周杰伦“中国风”的怀旧情结》,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4].费权拨:《古情今韵——周杰伦“中国风”》,大舞台,2012年第5期。
[5].方文山:《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6].朱贤高、胡勃:《论方文山歌词“歌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月,第27卷第1期。
[7].任沁沁:《方文山:坚守文字尊严》,中国名牌,2012年。
[8].冯鄂生、贾方爵:《和声实用基础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