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 根据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针对这一时期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综合管理理念,理清治安管理思路,建立预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和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心态等基本对策。

  摘要:根据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针对这一时期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综合管理理念,理清治安管理思路,建立预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和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心态等基本对策。
  关键字:社会转型;治安管理;对策
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社会管理就是有效使用社会资源用以实现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跟综合效益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活动。治安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如果治安状况差或是缺少治安保护,则会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运作,更谈不上健康稳定的发展—城市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各类企业、单位、组织无法正常运行;XX各部门部分职能丧失等。所以城市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和谐生活都与社会治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的治安问题不仅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上升到政治高度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也关系到执政XXX地位以及国家的长久治安,更加关系到对外开放后国家国际的形象问题。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安的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主要特点

  (一)社会转型的基本概念

  “社会转型”要在它的字面的意义上解释,指的是人类社会从这种存在的类型转型到另外的存在类型,意味着我们的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变迁,也说明了人们生产方式、心理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
  这在中国,是从一九九二年后才开始流行“转型”概念的。社会学家景天魁、陆学艺这样解释社会转型:“指中国的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封闭性的社会转向开放性的社会的变迁跟发展”。此观点虽然简明跟确切,然而还需要补充,现在的社会由工业社会开始往信息社会进行过渡,所以社会转型应该表述成是指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和信息社会、从封闭性的社会向开放性的社会的变迁跟发展。

  (二)社会转型的主要特点

  1.社会转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行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结构的结构,而不是西方国家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在还没有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国公有制的经济模式为“二元”结构,而国有企业是依据国家高度的集中计划的控制下的较初步的产品经济模式。农村经济是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结构和否定价值规律作用的国有企业产品的经济结构,缺乏活力,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发展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因素纳入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有机结合,与公有制经济,充分利用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共同调节使经济有效运行,组合优化资源配置了之后的市场投资,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加快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步伐,从而促进社会结构等方面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二元或多元状态并存
  社会转型论已成为当前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但是,由于这一模式是发达国家现代化历程的总结发展范式,它似乎已经没有能力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服务,也就是说“两点”的范式转变的“过渡”模型”,从农业向产业化过渡”的理论,没有能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支点。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转型”这个名词概念在新时期的内涵,即“社会的双重转型理论”取代“单纯的社会转型”的理论。而成为真正的社会转型的理论支点,只有此类的框架分析才会对我国现存的工业、农业、信息产业三元结构的同步协调发展,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呈现非均衡发展
  政治参与扩大化是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因为随着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高度复杂化,人们生活越来越受到政治活动的影响。在现代化过程中,新生的社会集团必然寻求政治上的支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是政治。”在此过程中,如果社会新生集团没能得到政治参与上的满足,一方面会降低社会统治集团的政治合法性,新生社会集团很可能借助非正式手段接触政治并破坏既有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社会新生集团缺乏政治参与权利会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三、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违法犯罪的主体多样化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经融危机、和平演变、文化革命,种种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还历历在目,同时相应时期的治安问题也接踵而来。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看到,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治安问题多发、高发的时期,那么了解新时期的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对解决违法犯罪问题有着莫大的帮助。
  犯罪低龄化问题相对突出,治安案件大多都是一些闲散无业的社会青年所犯,并且这些人时常引诱一些校内学生,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学校管理更加的困难;此外女性的犯罪行为跟特征越来越和男性的犯罪特征相似,在犯罪的性质上也逐渐地接近。从犯罪类型上看,侵财性案件稳居第一,成为男女不同性别犯罪的共同点。从罪犯人数上看,虽然女性犯罪的人数远远少于男性犯罪的人数,而且女性犯罪相当大一部分始终还是存在女性犯罪特征,我们必须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它的犯罪种类和发展趋势的快速的演变。从犯罪手段上看,暴力性犯罪日益增多,激情状态下的犯罪也有所增加,如何在当今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管理好部分浮躁的人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增大

  违法犯罪活动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演变,不仅要看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虽然提高了,也应该看到社会稳定和治安安全管理的滞后与全社会成员迫切精神需要的矛盾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居民安全感是跟对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与社会治安综合评价之间基本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地区的居民,对社会治安和安全感的综合评价越高;反之则低。近年来,据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安全感呈上升趋势,我认为这与认真严谨的公安工作所带来的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密不可分的。在看到获得的进步的同时,同样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个别图谋不轨的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作案并且往往对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还有的通过网络组织,教唆他人,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违法犯罪的群体性事件中,对我们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巨大的冲击了社会公众的安居乐业的心理预期。

  (三)治安问题复杂化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要表现在犯罪活动的多样化,既有经济犯罪活动、也有社会群体性事件还有刑事犯罪。在不同的区域,犯罪的手段、方式、程度也各不相同。城市与农村相比,也都有各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城市,侵财性案件比较多见,持枪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虽然不常见但是也时有发生;而在农村,盗窃案件高发、因发生口角而在激情状态下引起的故意伤人、杀人、械斗等犯罪相对较多。对公安部门来说,犯罪的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高端和现代化,比如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和短信诈骗,更有甚者国际犯罪组织也开始进入中国,贩毒、枪支贩卖、人口贩卖、黑社会团队犯罪和有组织犯罪也越来越猖獗。

  四、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一)树立综合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
  要深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把这个理念切实落实到工作中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老百姓,帮助老百姓,把日常的工作围绕群众开展,与群众仅仅联系在一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对群众的爱护与保护。在社区开设社区警务室,派专门的民警对社区的治安和社区内群众们的生活进行管理和照顾,对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群众及时了解,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警民关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的鱼水关系了,这其中确实有个别公安民警在工作中有位、失职的现象,但是更多的我认为是没有让老百姓感受到和真正理解我们的公安工作,而导致了警民关系的僵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尊重群众,爱护群众,那么群众也一定会逐步了解公安工作,渐渐理解公安工作,对我们今后群众工作的开展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进行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
  2.深化社会治安的整治行动
  各地公安机关要按照公安部的相关要求,同时合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治安状况,按照“哪里的治安问题较突出,公安机关就对其进行重点整治;什么样的治安问题突出,优先集中解决;重点打击老百姓最痛恨的犯罪形式”的原则,开展区打击行动和域性排查,使社会治安的整治行动推向深入。
  要进一步明确违反犯罪的危害性并且突出打击违法犯罪重点,严厉打击今年来造成极坏影响的黑恶势力犯罪,重视投毒、爆炸、杀人、绑架等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对盗抢机动车、入室盗窃、电信诈骗、飞车抢夺等多发性的侵财犯罪事件加强管控,争取在破案过程中做到快、准、狠;坚决打击集资诈骗、非法吸存、携款外逃、金融诈骗等严重经济犯罪,集中力量整治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危害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坚决把当前刑事犯罪活动多发高发的势头打下去,确保稳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防治结合,预防为主
  治安问题有反复性的特征。这是因为目前在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大量诱发犯罪的因素,犯罪和治安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很快减少。当治安问题发生的时候对人民群众造成的人身安全损伤还财产的损失绝对多数情况下已经产生,对人民群众的生理或者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单纯的靠惩处违法犯罪人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同样以惩罚为目的的治安管理行为也不是一个科学的管理行为,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当纯粹的治理不能产生立法预期的强制效果时,我们应该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以“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为原则,致力于从根本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理清治安管理思路,建立预警机制

  各级公安机关要及时准确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治安和犯罪问题,及时预警。该机制的总体要求是:积极使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把犯罪信息收集准确,进行快速分析,以致及时的发现问题,跟作战准备提供第一时间的信息支撑。这一机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估和预警系统。主要数据包括:报警案件类别和报警时间,处警时间,社会治安形势的反映和验收,报警的应对建议。建立信息安全评价及预警指标体系,当然要建立这样的一个系统还需要XX和各级公关部门协同统计部门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
  二是建立开放的公共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公共安全信息的收集标准。公安机关对公安信息采集单元及时、准确的统计,建立公共安全信息收集和报告系统。政法部门也应建立公共安全信息调查摸排风系统,主动获取信息安全,确保涉及犯罪的重要信息的控制,及时交流和通知。
  三是建立公共安全信息分析系统。针对今年来发生的各类案件分别建立资料库,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安全形势,找出违法犯罪不同类别其各自的特点,准确预测犯罪趋势,为预防犯罪提供决策依据。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为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必须积极构建进入战斗预防和控制于一体,对网上网下的立体的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进行全面覆盖,高效地提高转型社会的控制能力。积极的推动信息的一体化的建设,积极提高信息汇总判断能力。然后以信息支撑为纽带,防止之前总结的管理中的打击重点问题的再次发生,打击整治过程中及时纠正和控制缺陷,以保障犯罪前的控制操作。积极构建街道、社区预防的控制网络、内部控制、网络视频监控,区域警察合作网络、“虚拟社区”预防和控制网络组成的点线,实施播放控制,人防和技防结合,网上网下结合全天候、全方位、三维动态的表面的控制网络,极大限度减少管理的防范盲区,极大限度的挤压犯罪的空间,极大限度地减少机会犯罪。
  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在治安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的发挥。每年均组织开展打击此类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并成立专门队伍加大对此类问题的打击力度。盗窃、抢夺案件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治安问题,不尽要做到尽快破案,更要将其纳入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的重点。为了预防、减少案件的发生,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警民联系,采取相关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四)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工作

  坚持公平的服务,完善的合理引导的管理方针,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新理念积极创新,逐渐从“管理”到“家的感化”,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的变化,坚决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犯罪,合二为一。建立刑释解教人员、缓刑人员、吸毒者和无家可归的孩子和其他犯罪人员人口档案,完善滚动检查和动态控制机制,把握其现实状况的轨迹,极大限度的减少以致防止违法犯罪的活动。积极探索加强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的新举措,全面上市监管,监督,落实问责机制,切实加大对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检查,依法查处违法案件,实时把握治安状况,及时的消除突出的危险。与有关部门积极会同,加强对弹药、枪支、爆炸危险的有毒化学品的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占有、销售和危险货物运输等的违法犯罪活动,极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枪支、炸药和毒品案件。有效的防止火灾,道路交通治安灾害事故,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坚决遏制当前社会治安违反犯罪活动高发化的势头,确保社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准确把握群众心态和社会心理

  当前是高风险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高发时期,只有坚持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尊严,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创新执法理念,进一步完善执法方式,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的执法工作,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理性、和平、规范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打击和防范各类治安案件。严格控制、紧密地结,毫不动摇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集中整治人们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解决打击不力,管理不严的问题,真正有效的解决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为民众排忧解难。认真的学习这些年由于执法的不当造成的恶性事件的教训,具体的分析不同的执法对象实际的情况,切实做到执法方式人性化,切实解决执法的简单机械化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执法体系,确保警察在执法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保障是公安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各项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科学、合理的利用XX经费是顺利开展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一是各级XX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争取财政给予全额担保。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资金,确保贫困地区工作顺利。
  二是加快步伐,科技强警,不断提高和完善公安部门的技术设备和工作条件,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是公安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合理调配资源,在保证工作重点的情况下,厉行节约,避免浪费,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汪志强.转型社会中的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2]卢汉龙.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吴剑虹.治安管理制度思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宫毅.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特点剖析与对策构想.河南社会科学[J],2010,(11).
  [5]蒲江涛.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的思考[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9,(2).
  [6]张秀芳.论社会转型时期XXX社会整合功能.法制与社会[J],2009,(10).
  [7]张茂林,王飞.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心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策略.法制与社会[J],2011,(11).
  [8]张传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J],2010.
  [9]刘业凤.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犯罪与防治[J],2011.
  [10]王琳娜.治安管理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9.
  [11]谭桔华.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J].湖湘论坛,2011,(03)
  [12]郑孟望.实现社会治安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策略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1)
  [13]黄耀霞.公众参与与创新社会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1,(19)
  [14]程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J].法学杂志,2011,(S1)
  [15]刘柳珍.论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求实,2011,(08)
  [16]杨军剑.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社科纵横,2009,(06)
  [17]黄瀚斌.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
  [18]牟小彬.建国以来我国治安情势与治安观的演变[D].复旦大学,2011.
  [19]曹余曦.留守青少年的犯罪预防与权益保障——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背景[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20]王晓静.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政治文化构建.:济南大学,2010.
  [21]周东昶.XX权威的历史发展及我国服务型XX权威建设.湖南师范大学,20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59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