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的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大,以及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越来越多的热钱进入中国进行套利,干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威胁到中国的金融安全。我们知道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大,以及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越来越多的热钱进入中国进行套利,干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威胁到中国的金融安全。我们知道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而这都与热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首先界定了热钱的概念和流入条件,进而尝试通过对热钱流入的现状、渠道及影响的分析,以及借鉴国外曾经遭受热钱冲击的国家的监管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对于控制热钱流入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热钱流入;经济;人民币
热钱的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前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动荡的过程中热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等,虽然每一个危机表现各不相同,但都与热钱的大规模流动有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热钱流动越来越快。此外,伴随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使热钱的流动渠道变的更加多样化,增加了各国监管机构对于热钱的监管难度。这迫使国际经济学界对热钱流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自由化和资本管制政策的系统评价。
  2002年,曾经担任X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xxxx、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兹教授出版专著《全球化及其对它的不满》,详尽剖析了热钱对国家金融稳定的巨大危害。他的结论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对热钱实现监管和征税。国际金融组织不仅不应该反对和阻挠对热钱的监管和征税,相反,它们应该行动起来,更好地监管热钱。”
  1996中国经常项目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后,资金项目管理面临的难度增加,特别是因为2005的进出口价格是错误的,虚假出资的行为直接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异常运动。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国内资产价格高涨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热钱流入规模迅猛扩张。根据国家统计局倾向使用的统计方法显示,热钱规模已由2001年的流出227.46亿美元到2007年的流入3150.19亿美元。国际经验告诉我们,金融危机正是从热钱流入开始的。根据卡尔沃(Calvo,1998)对20世纪90年代发生过热钱规模逆转的15个国家的研究,这些国家中有7个国家的逆转量超过GDP的10%,是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因此,大规模的热钱流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必须谨慎面对一个问题。
  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8年,是第一个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的行业,如何开放资本账户的热钱流动的控制和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危机在我国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

  2.1.1热钱流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Fernandez(1996)研究了1988~1995年间13个发展中国家的热钱流入。发现利率变化的影响比热钱流入国国家风险(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更大。Calvo和Reinhart(1995)分析了1970~1993年间11个国家热钱流入的情况,发现X实际利率下降1%,就导致这些国家热钱流入增加0.77%。Flemming(1962)和Mundell(1963)以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拓展模型。Flemming(1962)发现,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中,价格水平和汇率只影响贸易帐户,利率仅仅影响资本帐户,浮动汇率制下,资本项目直接随汇率的变动而变动。热钱流动在浮动汇率制下比在固定汇率制下对利率更敏感。Mundell(1963)的研究认为,利率、汇率均是影响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Markowitz(1952)、Tobin(1958)的研究认为,投资者总是想在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找到最佳的均衡点,资产的分布取决于收益与风险预测。布兰森(1968)认为热钱流动由进出口、利率和汇率决定。
  2.1.2热钱流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Gros(1992)对热钱管制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即使存在着热钱管制,也可能发生货币危机,热钱管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果XX实行了热钱管制,也不必然会发生危机。Branson(1993)根据效果开放经济的模型指出,在资本可以跨国流动以及名义汇率被固定或被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于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的效力受到削弱而财政政策则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这样,如果一个国家实行财政政策受到某种约束,除非可以消除对财政政策的约束,否则取消对资本流动的控制不利于采用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Eichengreen、Tobin、Wyplosz(1995)认为,某些市场的自我调整是不完全的,XX对热钱流动的控制有助于改善这些市场的调整过程。

  2.2国内研究

  国内对热钱的研究主要有:李舯(2000)提出,在现阶段,我国应该通过对热钱流动征税来限制热钱的流动;从长远看,我国应该用市场的手段控制热钱流动。王大磊(2007)通过对实际利用外资的热钱效用分析,得出我国的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热钱的流动,并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随热钱的流动呈明显的互动趋势。刘金贺(2007)认为热钱流入的主要驱动力是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我国XX应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等方面,从根本上减弱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堵塞热钱流入密道。杨元杰(2008)通过对巴西、智利、泰国等国家在管理热钱上的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应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人民币合理升值的同时真正实现汇率的双向浮动,打破人民币升值的单向预期。陶川(2008)通过对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热钱规模的估算和计量分析,得出热钱流入的最基本动机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产生的套汇动机。

  第三章热钱的概念和流入条件

  3.1热钱的概念

  热钱的广义概念又称游资,是投机性短期资金,只是为了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快速流动。热钱炒作的对象包括股票、黄金、其他贵金属、期货、货币、房产乃至农产品,例如前两年在我国市场上对红豆、绿豆、大蒜掀起炒作浪潮。目前我们常讲的热钱流入,主要是指在我国资本金融项目未完全开放时,从国外市场上以不正当手段进入国内的游资。据统计自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每年2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9%。热钱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分别是热钱的根本目的在于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

  3.2热钱流入的条件

  热钱流入一般需要两个热源:一是短期利率维持在最高点或者更高。二是短期间内汇率进入准备,即将崛起。符合这两个条件热钱就会大量流入。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正在起飞,国民收入的增长,股票市场是新兴市场,只要与他国符合上述要求,将吸引热钱流入。但热钱也是最不忠诚的,当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短期利率开始下降,在短时间的汇率贬值,热钱就会迅速流出。热钱流出主要是通过出售自己的货币等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债券、炒卖土地等,大量变卖,换成他国货币之后,倾巢流出。以上一进一出,如果时间短而流量大将造成本国股市债市房市,大起大落。

  3.3我国热钱流入的现状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最大风险就是热钱流入。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热钱流入的规模明显加大。估计规模的热钱流入,热钱流入的方式掌握方式对利润的热钱投机,将有助于更好地热钱从中国XX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然而人们通常认为,国际的游资在进入我们中国的较为明显的迹象是,在2002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误差与遗漏”项目首次转负为正,并且将“误差与遗漏"的项目作为了国际游资度量的标准。那么按照国际经验的分析,这将意味着境外资金方面的流入中和了资本外逃方面的数额,从而使贷方出现较大的误差与遗漏差额。在2002年之前中国总体方面处于资金外逃的情况,而在2002年之后也体现出明显的外资流入。在2003年,中国的热钱流入金额为184亿,在2004年的热钱流入金额为270亿,而在2005年中国却有168亿的热钱流出,在2006年的热钱流出金额为129亿,而到了2007年和2008年,则分别变为了热钱流入金额为164亿美元和热钱流出金额为261亿美元。
  3.3.1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004年以来中国实施的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都是为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货币供应最的增长也一直保持在14%左右,但是热钱对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因为热钱的涌入,迫使央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减少了货币政策的效果。这对央行的外汇,中国银行的利率政策的被动。根据世界银行的汇率政策,中国的外汇来只能被动地交流,来多少必须转换。如果热钱涌入对人民币的需求将继续上升,最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促进热钱的进入,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上升。最终可能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大大降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稳定的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的稳定,包括内部和外部,内部和国内物价稳定,汇率稳定。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过热的趋势,国内的通胀形势是严峻的。因此,央行提高利率,以稳定价格,然而,在利率上升,以吸引更多的热钱涌入,因为中国是一个强制性的结算系统,外汇的增加导致的热钱涌入。
  3.3.2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
  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强,国际收支持续大量盈余,X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的贸易逆差出现,加上国内长期的经济衰退,日本和其他国家转嫁其经济困境。以近年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为借口,强烈刺激人民币升值,有助长热钱涌入的作用,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激增,严重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所以,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流入的热钱会越来越多,那么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会越来越大。
  当热钱大量涌入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处于虚高状态,外汇的波动必然影响到汇率的稳定。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样的一种不灵活的汇率制度不能够立即对市场的供求做出足够的反应,导致市场普遍对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而这种升值的预期将会进一步导致更多的热钱大量涌入。
  3.3.3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市场管理机制,国外热钱流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容易刺激房价增长过快,受国内居民往往跟随潮流的城市,和热钱集中的价格会更高和更投机,真实价格脱离,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特别是热钱主要在高端市场、高档住宅及其他豪华地产等方面进行投资,但是我国居民的需求都是以普通住房或者经济适应房为主。所以,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供应结构不合理。使大量资金过渡追逐房地产,造成银行房贷规模快速扩张,贷款风险向银行转移,房地产价格泡沫指数上升。
  类似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热钱流入东南亚各国的情形,2003年以来相当一部分热钱流向了中国房地产,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房价持续上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一旦热钱退出房地产市场,或者房地产泡沫过大和快速破裂,带来负面的经济影响将是难以估计的。热钱如果不加限制和管理的话,一旦房价无法支撑。热钱迅速撤离,这将意味着银行的金融资产受到严重威胁。将直接威胁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3.3.4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3.3.4.1股市新添“变数”
  中国A股市场是牛市还是熊市,存量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简单来说,股市中购买股票的资金增加,那么股市就是牛市。股市中购买股票的资金减少,那么股市就是熊市。至于国民经济企监利润等因素,也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为股市资金之后,才能作用于股票市场,推动股市上涨。今年国内外股市继续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而A股市场又新添了热钱这一项新的不稳定因素。A股市场受来自热钱不确定性的重大困扰。一方面,中国仍在“加息+升值”轨道上运行,热钱涌入中国的动力增强;另一方面,宏观和政策面引发股市从最高点下跌70%,投机资金抽逃迹象明显。
  对于中国的A股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不可抗力因素的政策必须从现有的国内股票型基金,以及外部热钱在这两个方面考虑。限售股将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影响A股减持在短期内,热钱数据的趋势,因为热钱在未来三年内的速度和规模的影响,有可能超过限售股A股市场的影响。次贷危机已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加剧动荡,从X金融市场对新兴市场的资金的一部分;美元贬值推高原油,黄金,商品的价格,也吸引了一些投机资本;美元兑所有主要货币的美元可能会改变全球投机性资本流动。全球热钱的运动更让人无法捉摸。这是令人担忧的中国A股市场的局面。
  3.3.4.2债券市场
  数据显示,外资银行已经大幅度地进入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由于管理上的原因,目前外资银行还不能直接进入中国交易所交易的国债市场。但由于一些热钱通过经常账户转为人民币后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这些资金可以很容易进入中国交易所交易的国债市场。这方面的数据还难以获得,有待进一步研究。
  3.3.4.3期货市场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高端市场,1999年中国期货整顿重组后,期货市场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在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期货国际水平继续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国际因素的影响。由于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增加,与中国的海外人民币升值相关产品的期货市场交易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的交易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期货市场是最稳定的市场运作的最大合同。10多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建立了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期货市场是稳定的,价格基本没有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市场风险。因此,即使有一部分热钱进入和退出中国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作为监管部门,必须对违规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进行严密的管理,以便控制市场潜在风险。
  3.3.5金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因为现金的流动性很强,方便随时进入、随时撤出,热钱的套利活动是在从事投机交易,通过在本国货币的现金,因此大量的套利活动,导致国际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解决中国外汇热钱增加,央行不得不发行基础货币,从而影响正常流通的货币,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市场上的供应大量增加,增加了国内通胀压力。如果市场风险将增加,由于投机性质的追逐利润和高流动性会导致其迅速逃跑。一旦热钱迅速逃离,国内之前由于大量投机交易而被炒高资产价格,如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会迅速下降,回归到真的价值。
  投资中的羊群效应使得很多中国居民在游资炒作国内资产和跟风操作,在高价格购买资产,热钱获利出逃,让中国居民面对高价格购买资产大幅缩水的严峻形势。同时,国民经济总量严重缩水,之前欣欣向荣的产业纷纷停滞发展,经济甚至出现倒退。在金融体系方面,大量热钱流入会增加中国的债务负担和偿债压力,引发通货膨胀,热钱的大量出逃又会使人民币有贬值的压力。银行信贷的扩张多有资产作为抵押,热钱的出入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影响巨大,导致银行系统风险敞口的增大,从而放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3.3.6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
  热钱投机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想办法入境;第二步,把外汇兑换成人民币;第三步,获得利润后撤离。当人民币记录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时。热钱会千方百计地流入从中获利。当这两个条件发生反方向变化时.热钱就会迅速撤出,热钱流入的突然中断或急剧的资金短缺会严重地打击货币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突发,造成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动荡不安。热钱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已经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可供中国参考。即使最发达的金融市场面对热钱的监管仍显得束手无策。

  第四章热钱流入的主要原因及主要渠道

  4.1原因

  4.1.1人民币升值预期
  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中国资产市场价格有上涨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外国投资者不愿持有贬值本国货币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将其转兑:兑为人民币,进人中国希望赚取利润。
  自2005年到2008年恢复盯住美元的这段时间,因为投资者押注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中国风险资本流动迅速崛起。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开始重新盯住美元,由于美元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疲软,人民币也开始减弱。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特别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欧洲和X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对人民币汇率大做文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由X主导的G7最近也提出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意见,声称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中国与全球经济平衡的增长。在这种升值的压力下,人民币升值预期重新开始增长,国际游资豪赌人民币升值开始大量流入中国。通过香港这一中转地,最终瞄准人民币资产进入中国的内地市场。在这个时候,如果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继续强化,更多的热钱则会流入中国,会导致我国资产的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进一步飙升,迫使我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从而使中国经济陷入被动。
  4.1.2其他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利润和对冲的根本动力。资本区际流动也可以减少风险。资源的分配,使资本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本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分布在该地区。正常情况下。资本回报率,也有地区差异。因此。资本追逐更高的收益,有约束流。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非凡。在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情况下仍处于收缩。中国也能够达到接近8%的增长水平。在此背景下,作为投资主体,它是愿意选择一个高经济增长,高回报的投资机会的期望,它愿意在中国投资。要获得高于该国的经济收益。
  人民币升值预期这只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还有其他两个导致热钱流入的因素:第一各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第二个是新兴发展中的中国国家包括其他国家等在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迅速恢复增长的预期及事实。从证券市场来看,虽然今年以来各国股市均有上涨,但上涨程度不一,巴西股市涨了近140%,俄罗斯股市涨了130%,印度股市升了90%,中国内地股市则涨了70%左右,涨幅均超过美欧等国,资本流入新兴市场也就理所当然。此外,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的楼市和其他资产价格的上升,显示资产泡沫的趋势,资产价格飙升,也是吸引热钱急于诱惑的地方。

  4.2渠道

  4.2.1从经常项目流入
  这是当前国际“热钱”流入到中国普遍使用的最重要的手段,它包括进口和出口价格,已经收集货款,虚假延迟付款和虚假贸易合同的四种方式。进口和出口价格是指向虚假炒作人民币套利套利进口和出口企业,双方达成默契,增加或减少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使商品进入中国或多个钱将支付最钱应保持低迷的中国,等待套利机会。近年来已经收集货物和延迟付款的支付是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融资手段,越来越多的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使用,进出口贸易业务,积极组织生产,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高超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中国和外币正利差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进口和出口企业,通信背景,减少愿意购买外汇,增加外汇收入和外汇,将使企业的最大化考虑出口融资成本,提前进口报酬时,争取享受利率和汇率的好处,国际“热钱”是钻这样的漏洞进来的。
  4.2.2从资本项目流入
  近年来由于中国大量的当地利率,以加快原则有利可图的一些非法外国不失时机地提早采取注资和虚假投资两种方法来中国在外汇市场,投机套利。一些非法外国为了达到目的使用外商投资套利,以虚假出资的方式向中国外汇。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的调查显示,一些外国投资资本流入,并没有真正生产管理背景,只是实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解决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股票的市场或划定关联企业成人民币存款,甚至直接等待一个机会投机套利。当然,也有很多外商投资企业资本的交流,故意分成几部分,避免报告的要求,为了达到围绕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外汇管理,以达到解决的目的套汇。
  4.2.3从地下钱庄流入
  所谓的地下钱庄就是非正规的汇款体系或者是非正规价值转移体系,它主要进行跨境非法资金流动活动,来达到洗钱或投机套利的目的。近几年一部分“热钱”就是通过这样的地下钱庄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内地下钱庄的活动十分猖獗,它们不但为客户进行汇兑,同时还进行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投机套利,正常的金融秩序被严重扰乱。

  第五章应对热钱流入的措施

  5.1严格控制热钱流入

  从历史上看,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在短期内外资大量撤出,资本账户开放金融体系将使外国自由。因此,严格控制热钱的流入,另一方面,坚持以资本项目不开放,不让外国自愿退出是现阶段中国的金融改革必须不越过底线。一方面是纵观全球,看到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能有效的完全防止热钱的异常流动;另一方面,承认热钱异常流动有其固有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办法完全阻止热钱的流动。要加大热钱的疏导力度,把过去的某些地下活动引导到公开化的道路上来。比如,要加快本外币兑换的力度改革,让以前偷偷摸摸的地下钱庄兑换行为公开化,甚至可以把从事地下兑换行为的企业批准转化为合法的本外币兑换公司,从法律、法规上进行规范,从制度上进行约束,从经营行为上进行监管。

  5.2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

  目前,强调人民币升值甚至变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全浮动汇率制度角度是非常受欢迎的,这种观点并没有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是片面地强调提高开放度。人民币升值不仅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更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涌入,进一步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人民币汇率上升使已经建仓人民币资产的国际热钱不断增值,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越快升幅越大,热钱获利了结的冲动也就越强。不仅如此,如果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高于美元利率,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将形成无风险套利。因此,现阶段人民币决不能快速大幅升值。
  中国国内的热钱流入是人民币不断升值预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先确定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为融化人民币升值,从根本上控制热钱的流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抵制由X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领导,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国家信用,以确保人民币不会上升。其次,要不断浮动与贬值之间的温和上升,通过赞赏和折旧之间的不规则变化,打破人民币升值预期。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缺少弹性的过程说明: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机构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的力度仍有待加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机构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的力度还需加强,我国应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多重汇率政策,并积极从事海外投资活动,驱散美元汇率变动风险。

  5.3资产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的监管

  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密切合作,对于进人中国市场方面的热钱进行较为有效的监督。进一步防阻止金融系统发生的风险。原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同志认为,热钱进入中国市市场有三种目的,第一:赚中美利率的逆差。第二:赚预期费率的升值。第三:赚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差。只要是坚持目前汇率的政策持续下去,境外方面的热钱也将会赚不到钱。只要在中国境内赚不到钱,热钱也就不会在流入中国市场。

  5.4资产价格不能大幅上涨

  价格与国际贸易防止热钱炒高国内资产价格,热钱进来一般不会满足于人民币升值和利差这点获利的空间,还要拉高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市场,从而从中赚取更大的利益。因此热钱在居高临下的情况下,首先一方面必须要控制资产价,防止泡沫出现,但是另一方面又要尽量防止资产价格过低,给境外热钱两次抄底的机会。除了人民币汇率,中国资产价格的上涨也会使大幅增长建仓人民币资产的外资。资产价格的涨幅越大,外资在撤离时我们将要面临的抛盘就会越大。由于我们用来接盘的美元只能够依靠外国贸易的方式来积累,理论上只要国内资产的价格增长率高出我们中国实际的对外贸易的积累美元的增长速度,中国还没有足够的美元来开展对外时抛出的人民币资产,它也不能够避免汇率的大幅下跌。

  5.5逐渐减持X国债总量

  我们购买X长期国债的原因有两个,安全和滚动强烈。我们都知道,X国债的利率非常低,只要全球的通胀率比X国库券利率略高,然后投资于X国债,其实是一种损失。根据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景观,X国债利率,美元和美联储的政策控制全球通胀率的实际购买力。投资于X国债是不是只有不安全的风险,还有不强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当国外大型疏散抛售X国债,无疑将导致加快外资撤离,所以现在购买X国债,外汇储备较少,可以利用在未来的美元支付危机的发生。不仅将继续,以减少对外部存储的X国债的比重,并逐步抛售X国债。

  5.6防止房地产泡沫

  事实上,中国目前热钱流入对房地产的销售市场影响更大,与房地产销售市场泡沫的形成关系密切,因而对房地产的危害也更明显。对于可能产生的房地产和股市的资产价格泡沫要区别的看待。对于中国市场来讲,更加应该密切的关注房地产市场泡沫而不是股市泡沫。根据IMF2002年的研究表明,世界历史上的各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股市泡沫方面破裂的可能性。并且对于实体经济方面的危害也远远比比股市泡沫破裂的危害大,其中特别是对于像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的中国市场。所以,现阶段来说,中国市场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控制房地产市场方面的的投机等行为,这样做也将会逐步的增大热钱方面的的进入成。

  第六章结语

  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以及中国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热钱已经开始了进军中国的步伐。大量热钱的流入,必然会推高中国资产市场、农产品的价格,造成虚假繁荣并且吹大中国经济的泡沫。一旦紧缩政策改变或中国经济的增长将热钱会立即撤军,国内资本也将放弃人民币,或赎回的外国货币,或购买黄金,或囤积商品如食物,总之是要摆脱人民币价值这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货币的价值。这时我国经济就会面临崩溃的局面。因此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国内我们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投资前景;对外必须认清和了解热钱流入我国的动机和渠道,加强对跨境资本的管理,出台更有力的资本管制措施来防范热钱的流入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琳,李秀玉.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经济问题.2009(05)
  [2]张明.境外私募股权基金是如何规避中国XX管制的[J].世界经济.2008(03)
  [3]张斌.百年来国外主要经济金融危机分析[J].中国金融.2007(19)
  [4]何泽荣,徐艳.论热钱[J].财经科学.2004(02)
  [5]Chari,V.V,Kehoe,P.J.HotMoney.JournalofPolitics.2003
  [6]LSarno,MPTaylor.Hotmoney,accountinglabelsandthepermanenceofcapitalflowstodevelopingcountrie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1999
  [7]HaliEdison,,CarmenM.Rein-hart..StoppingHotMoney[J]…2001
  [8]BhagwanChowdhry,AmitGoyal.Understandingthefinancialcri-sisinAsia[J]…2000
  [9]仲垣.警惕热钱[J].金融博览.2011(01)
  [10]黎友焕,王凯.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科学.2011(03)
  [11]周宇.关于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04)
  [12]徐浩然.浅论热钱流入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07)
  [13]李海蓉,阎宏伟.次贷危机后中国热钱流入FDI化问题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14]王巍.论热钱在我国的获利机制、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15]任宪文.防范热钱利用跨境人民币业务渠道流动的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1(23)
  [16]黄琳,李秀玉.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经济问题.2009(0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85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3月17日
Next 2020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