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外贸体制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厦门为例

摘要: 1978年我国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30多年的贯彻实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出口情况持续增长,国际经济市场对于我国出口的服务于产品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渐增

  摘要:1978年我国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30多年的贯彻实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出口情况持续增长,国际经济市场对于我国出口的服务于产品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对于国外生产制造的服务于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部分服务与产品的国际需求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对外贸易的发展既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有助于我国外贸体制的创新。研究我国外贸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制定更加适应我国发展的对外发展战略,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良性互动。本文主要研究厦门经济特区外贸体制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部分主要描述厦门外贸体制的几个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厦门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阐述厦门外贸体制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从正面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加以描述;第四部分是笔者针对厦门外贸体制的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几点建议;最后一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外贸体制;经济增长;关系
经济特区外贸体制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厦门为例

  第一章 厦门外贸体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厦门外贸体制创新的几个发展阶段

  厦门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贯彻外贸体制创新的道路,使厦门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以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集团或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和多成分并存、外引内联的富有活力的外贸体制。厦门经济特区的外贸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1 艰难起步阶段(1949-1978年)
  在我国,外贸发展源于新中国伊始。当时我国受到抗日战争与三年抗战的洗礼,工、农业都遭到重创,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同时,国际帝国主义对我国施行残酷的孤立、敌视与封锁禁运的策略。面临内忧外患,1953年我国全面进入经济发展时期,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此时,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反禁运、反封锁,这一时期厦门所出口的主要产品物资只有重型工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农副产品与原材料等。在第一个一五期间,厦门在注重与社会主义地区或国家合作的同时,还将贸易范围扩大到东南亚各国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进口一些橡胶等物资。据统计,厦门1950年进出口总额为0.70亿美元,1957年进出口总额为1.67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一倍多,平均每年都会以9.8%的速度增长。其中进口总额为0.8亿美元,增长近1.6倍,出口总额为0.87亿美元,增长1.68倍。1958年进入“二五”计划时期,受到大跃进思想的波及厦门的对外贸易情况也开始凸现出来,1959年进出口总额比1957年增加42.5%。1965年贸易水平退回到起初时期。二五期间,厦门的对外贸易伙伴开始转向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尽量弥补与资本国家的贸易差距,厦门开始将对外贸易市场转为出口产品的加工工艺,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闹钟、球鞋、洗衣粉、皮件等轻工类产品和部分重工类产品。到1965年,厦门的出口总额恢复0.9亿美元,进口总额恢复到0.89亿美元。受到xxxx的影响,使得1966年开始的第三、四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农业、国防、科技与工业等现代化目标遭到严重影响,厦门的经济也受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开始出现停滞状态。直到1970年,xxxx与周恩来同志的拨乱反正才使得国民经济开始逐步进入恢复阶段
  1.1.2 深入探索阶段(1979-2000)
  这段时期厦门外贸体制的核心是实施政企划分。将外贸企业与传统的行政部门互相独立,在承担XX规定的相应进出口责任,企业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属于经济实体,建立权、利、责一致的产业经济责任制,完全自营进出口产品。为了避免企业对外贸易垄断经营的局面,厦门主要设立了三种外贸公司,分别是综合型贸易公司、工贸公司与归属于不同性质不同部门的服务公司或外贸公司。xxxx对厦门经济特区批准可以成立某些产品以及地方建设、生产所需物资的进出口外贸公司,可以经营当地开发新技术、技术引进、新产品出口业务等经济技术型开发公司。独立经营的政策实现外贸公司将主管部门与财务相分离,同时我国所出台的一些列鼓励性政策进一步提升了厦门外贸公司努力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针对税率厦门的外贸企业中,对于盈利较高的产品,由国家负责征收出口调节税。对于利润在7.8%以下或不赢不亏的产品不征税;对于退出口税存在差额的产品,由国家给予相应的定额扶持。对于进口获利的产品,除了国家特批免税之外,严格按照章程征收工商税与关税,针对盈利较大的产品可以相应提高关税的税率。这段时期厦门的外贸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贸体制的创新也成为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外贸体制不能很好的与经济体制相适应而导致一些措施不能顺利实施,主要表现在政企划分仍处于表面阶段,会存在职责不清的现象,厦门的很多外贸企业没有进行很好的企业化管理;传统的统支统收的财务制度没有得到彻底改变;XX对厦门外贸公司的监管方式依然是原有的直接管理,缺少自我约束制度与有效措施,部分政策得不到统一实行会出现企业间不公平竞争的局面。
  1.1.3 把握机遇阶段(2001-至今)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我国入世前的许诺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来建立新型的外贸体制。2001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制度为了更好的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做了如下创新:首先外贸制度的法制化管理。我国XX为了全面贯彻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的承诺,遵守世界通用的一套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进一步将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用立法的形式转变为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厦门XX也越来越重视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管理外贸市场,加强外贸法规的透明度,并且采用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贸易准则的顺利实施。其次,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前厦门实行的汇率制度主要是单一的、有管理的、基础的浮动汇率。自2005年以来,厦门开始实行满足市场供需的有参考的、有管理浮动的基础浮动式汇率制度。这两种汇率制度,虽然都坚持市场化目标,然而针对不同的外卖制度,这两种汇率制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这两种汇率虽然会伴随市场供需的变化来上下浮动汇率,XX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管理,但是彼此的运作机制大不相同;最后,关税税率有所调整。2001年我国进行第四次税率调整,进一步优化完善关税结构,将我国关税的总体水平由以前的16.8%下调到15.4%,入世之后关税得到进一步调整,2002年达到13.7%,以此逐年开始下降,截止到现在关税税率已经降到10%以下。

  1.2 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

  1.2.1经济增长的概念
  从物质的形态角度来讲,经济增长主要是指某个国家在特定的时间内生产劳务与商品能力的扩大。国民在进行实际核算时,经常采用价值形态角度进行衡量,以某个国家在特定时间生产的劳务与商品总量的增值来表示。它的衡量指标通常用人均指标或总量指标进行表达。人均指标主要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表示;总量指标通常采用该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表示。
  1.2.2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直接因素通常指凭借增强资源使用效率或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来加快经济增长;间接因素主要指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投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资源一般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或资本等一些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短缺往往会对该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约束作用。面对当今世界的情况,人们很难评定哪个国家具有贫乏的资源,很多发展中国家即使拥有大量丰富自然资源,然而经济水平却处于较低水平。一些发达国家虽然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却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位。资源使用率对于经济增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假如某个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及时减少或者保持平稳的资源投入数量也会带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间接因素主要包括制度与技术两类因素。除上述所描述的影响因素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影响,国际贸易通常会在不扩大要素投入的状况下提高贸易国家的国民总体福利水平,改善人均消费的产品数量,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非要素式增长。通常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对于资本商品的进口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国内资本短缺的状况并促进新产业形成;依据国际贸易的原则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技术商品的进口可以增长国内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高效化发展。

  第二章 厦门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进出口贸易已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不容忽视的贡献,尤其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较快的厦门经济特区,对外贸易对厦门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也越发显著。从1989年到2010年的20多年间,厦门的生产总值从287.9亿元迅速增长到9876.53亿元,增长近35倍。在这期间,厦门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6.68亿美元迅猛增长到1929.5亿美元,增长了115.8倍,厦门已经连续9年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实现两位数字的增长。伴随厦门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与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厦门总出口额对全市生产总额起到显著贡献。2007年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出现持续上涨现象,加之我国经济遭遇通货膨胀、世界金融危机与高房价的多重压力。但是2008年厦门仍实现生产总值10288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年相比下降4.5%,厦门在经济增长出现回调的情形下,进出口贸易仍持续上涨,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668.9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8.9%。其中出口564.8亿美元,增长16.8%;进口2104.1亿美元,增长48.8%。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促进厦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章厦门外贸体制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1正面积极影响

  3.1.1加快外贸体制创新,促进厦门开放型经济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外贸每年平均以两位数字高速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外贸活动一步步扩大必然对于外贸体制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厦门不断改革当地的外贸体制,从而适应全球经济通行准则的运行,逐步实现与经济的互补互接。厦门的外贸体制自十五大以来便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扩大改革范围,逐渐打破垄断式经营,贯彻执行公平竞争、放开经营;部分外贸企业开始建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许可证、配额实现公开拍卖、招标制。2008年,为了进一步改善查禁走私与海关管理,厦门XX颁布一套法规明令禁止权力部门特别是武警、公安、军队等司法部门进行商务与外贸的经营活动。这些体制的完善与改革,不仅顺应厦门外贸扩大的要求,保障外贸企业利益,增强厦门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对厦门经济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1.2扩大产出,增强技术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
  厦门大力发展外贸事业,一方面促进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建立产品出口新兴市场,刺激外贸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接着现代化高效率机器设施,提高经济与外贸行业的生产力,增强厦门供应需求的整体能力。同时,进口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某类生产要素不足的现状,起到增强总产出的能力。根据厦门的外贸情况可以看出:首先,厦门的贸易出口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带动相关企业的进出口产出能力;出口额逐年增加,发展速度较快,外贸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由外商投资的进出口行业贡献显著。2007年出口749亿美元,占到总出口的41%的份额,成为厦门出口创汇的核心力量,增长厦门出口的需求与供给能力;厦门的外贸市场趋向多元化发展,加快产品出口的销售步伐,以前厦门的外贸市场主要以亚太地区为主,欧洲、北美等国家的市场为辅。后来厦门扩大对非洲、大洋洲和拉美等国家的产品出口,近年来出口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4.9%、22.1%和47.7%。这些市场出口增幅的数字不难看出厦门产品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些情况不难看出外贸发展已经成为增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外贸体制的改善促进厦门外贸企业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与技术,加快传统制造技术与方法的改革,增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出口竞争力。
  3.1.3维持经济平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对外贸易作为平衡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社会按比例发展。任何国家或地区不可能单纯的借助自己的力量便可以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的任何需求。借助对外贸易,实现产品的互通有无、调整余缺,进一步改善经济市场中各部门之间与部门内部的关系,在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上维持平衡。并且,对外贸易可以在国际分工时节约社会劳动,有效调整国内与国际间的可调节因素,采取最少的经济价值收获最多的经济利益。从传统意义上讲,国际收支所包含的非贸易收汇、引进外资与外贸收汇的总和应该与进口收汇保持基本平衡。2009年厦门外贸出口的总收汇额为187亿美元,非贸易收汇额为60亿美元,外债新增20亿美元。从这三项收入中可以看出,外贸收汇占据收汇总额一半以上的份额,已经成为外汇的重要来源渠道。目前厦门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36.80%。面对这样的外贸顺差情况,使厦门的外贸钱袋更加富足,对于厦门XX在宏观上平衡国民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厦门XX实现资金平衡的可操作空间更高效、更广阔。
  3.1.4刺激当地经济,促使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发展
  对外贸易可以对厦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如降低劳动动荡、增加就业;建立新观念,锻炼新能力;改善人们精神与物质满足的程度等。厦门XX也十分鼓励产品外贸出口,向外承包技术或劳务输出,增强与国际经济市场的合作,缓解就业压力。据统计,厦门平均每年每出口一亿美元工业产品便可为当地劳动力提供1.2万就业机会。搞活进口业务,不仅能够加强厦门经济市场的生产能力,扩大产出,同时还可以将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进一步转向最新进口的新型现代化商品中去,扩大内需,深入满足消费者对于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高要求,改善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借助参与国际贸易的各项活动,厦门不仅引进现代化高科技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经济体制、科学技术、竞争意识与新知识等新思维下的东西,同时也促使人们与XX彻底摆脱传统的不利于厦门经济发展的文化、思想与体制的束缚,建立新型产品经济观、利润观、竞争与市场观等,善于运用现代化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改变经济结构僵化,增加灵动性,最终实现刺激厦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
  3.1.5扩大财政收入,平衡收支
  对外贸易不但可以增加XX扩大财政收入的来源例如税收,同时还可以直接为厦门创造外汇,以此来改善因大规模进口产生的外贸逆差,起到平衡国际间收支的效果。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在发展中国家的形势下要不断提高外贸企业的劳动生产力状况,仅仅依靠自力更生还不够,必须借助和引用国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凭借外贸手腕加以实现,从而高效快捷的实现贸易创造利益的最终目标。这样的形势要求厦门必须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加快向国外投资的步伐,提升向外承包劳务或工程的输出力度,创造更多更好的收回机会与提高外汇收入的数量,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虽然对外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于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有限,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国内价值远远高于国际价值,造成有限的直接外汇收入。然而积极参与国际间交换与分工能够给整个厦门的经济到来劳动资源的节约,社会劳动的节约,这样的效果为厦门储备更多建设性资金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3.2负面影响

  3.2.1过度进口导致就业下降或投资挤出
  受到消费偏好多样性与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影响,任何一个地区的市场都不可能由内部生产企业所垄断。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口对于厦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调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样的进口必须加以适度适量的控制,如果出现进口过量,很有可能带来国内同行业竞争部门间生产制造投资被排挤现象,出现投资挤出。同时,某个地区的就业水平往往与投资水平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因此,过度进口在面对同行业竞争部门进口投资的同时,还有可能遭受就业水平下降的压力。
  3.2.2过度出口导致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由X著名经济学家巴格沃帝最先提出的。巴格沃帝的研究表明:尽管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可以提高福利水平,然而过度出口将会导致该国或该地区贸易条件出现极端恶化的现象,并且贸易条件的极端恶化会导致该国产品出口到国际的购买力下降,远远超过增长所产生的财富,这种形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该国或该地区净福利水平的下降。这样的增长便成为贫困化增长。因此,在制定自身的贸易战略时要高度重视,避免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发生,因为贫困化增长现象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第四章厦门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增长的政策

  4.1推进厦门外贸体制的改革

  为了尽量适应厦门新型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应在以前的贸易体制基础上继续改革体制,祛除原有的计划经济部分,尽量避免XX对外贸体制的直接干预,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开发度与自由度,实现与国际的顺利接轨。同时,加强厦门外贸企业的改革,为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充分的外贸自由经营权,鼓励企业积极投身国际市场,学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发展的道路,使得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间彼此的利益分配越来越合理,提高生产企业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针对厦门外贸体制的改革主要应针对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实现将外贸经营权从以前的审批制转向登记制,公平竞争,开放式经营;二是外贸企业调控方式的改革,成分借助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予以调控,为厦门的外贸企业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经营权。逐步建立与完善符合厦门外贸发展的多边贸易体制;改善行政水平与能力,尽快做到XX职能的转变;发展电子化政务,运用和推广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保障有力、监督有效、规范透明的对外贸易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外贸管理团队,通过实践增强科学判断能力、面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驾驭市场经济等能力。

  4.2调整外贸的商品结构

  针对厦门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调整厦门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立足国际市场的未来发展与现实需求。进口的主要商品要侧重为将来的新兴行业提供技术与要素支持,出口的主要商品结构则应该侧重能够为这些新兴行业带来销售市场,在厦门的出口产品的结构中,初级材料类产品的出口比重趋于减少,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工业制成品依然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这样的商品结构对于厦门发展显然很不利。优化厦门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主要是增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在总产品贸易额中的份额。因此,改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技术结构,保证工业制成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能够做到增长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增强技术开发的能力,引进现代化管理体制与技术水平,逐步实现向高资本、高技术含量为主的产品跨越;激励加快机电类商品的出口;增强加工贸易类商品的加工制造程度,延续制造加工贸易的供应链,将其引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贯彻实行科技兴贸策略,支持高新技术与优质品牌产品的出口,加快发展绿色产品的出口;努力推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改善出口产品的档次与质量,增加出口后劲。

  4.3积极发挥XX的推动作用

  虽然厦门经济的发展具有自发性,然而仅仅依靠这些自发动力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仍不够。XX必须有计划的颁布一些与贸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尽量扫清贸易形势发展与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分割与资源流动等方面带来的阻碍,同时对主导发展方向做出前瞻性的指导与规划,从而充分发挥产业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积极推动作用。XX也可以选取一些垄断竞争、附加值较高等特征明显的行业作为我市未来出口主要的发展行业。借助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给予适度的扶持与引导,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出口质量、加工深度与档次,逐渐提升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等制成品的出口份额促使生产要素更为充分的利用,为能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行业提供条件。

  总结

  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领域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受到学术界、XX、经济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以厦门为例研究外贸体制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单介绍了厦门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外贸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建议与看法。由于笔者自身知识有限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都不够全面与深入,如果文中有不妥与错误之处,希望指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朱勇,徐广军.现代增长理论及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刘立平,丁家云.国际贸易.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4〕刘辉煌,罗丽英.新编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龚光.国际贸易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李左东.中国对外贸易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王俊宜、李权.国际贸易.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8]李荣林、张岩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于李娜.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的实用性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8(5)
  [10](美)保罗.克鲁格曼(Pua1.R.Kurmgna).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90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