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农产品物流也是农业生产不可忽视的环节,其中加强当代农产品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的至关重要的任务,现今,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随着我国物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简单介绍国内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现状以及华东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农业状况,并且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该地区企业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的认识程度,就华东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运用spss软件进行评价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充分发挥XX主导作用、大力推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发展,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1995年,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首度提出“物联网”这一观念。2000年XIBM提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奥巴马在此基础上又将这一概念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复苏的战略上,引起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重视[3]。
在“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努力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国家发改委以及各地方XX在全国很多地区都进行了试点,将农业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了设施种植、大田作物、农产品物流追溯等各个农产品生产环节[4]。
我国物联网运营单位以中小企业为主,物联网体系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物联网的技术模式还有待创新。2013年,xxxx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启动实施包括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物联网专项规划[5]。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农产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创建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处理服务能力[6]。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鼓励物流行业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行业创新[7]。
2.研究目的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改善了我国传统农业现状,但是我国农产品物流服务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在新技术和新工具的运用上仍然有许多不足,需要解决和探究,而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就是充分挖掘影响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应用的因素,更好的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考量,结合实际,做出最好的资源分配,努力做到合作共赢,从而为未来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方向。
3.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比较粗狂,不够精细,致使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华东地区经济和技术状况都较为领先,所以在物联网实际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有先天优势,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也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就以华东区域为研究对象,了解该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影响因素,并予以分析总结,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使得以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针对性,能够集有限的企业资源解决主要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国内其他省市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的推进提供重要的理论建议和示范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发达国家最早将物联网这一先进技术推广到各个领域,现今农业领域已经将物联网的运用看作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DanieleMiorandi(2012)通过空间的广泛部署分布式设备,实现物联网技术嵌入式识别、传感和/或驱动能力,并提出物联网的应用模式。
AIera(2015)认为所有的市场和技术研究数量的爆炸性增长预测“东西”并连接到互联网,从而构成物联网体系,并提出社会物联网概念,并鼓励其在其他领域广泛运用。
CarolineHaythomthwaite(2010)主要研究农产品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即各种农产品信息资源在社会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各个主体可以获取自己需求的资源,提高信息服务的工作效率。
2.国内研究综述
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联技术在我国农业中应用的基础比较薄弱,但是经过多年来XX的大力支持,全国物联网企业也快速发展,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呈现良好的趋势。
吕海燕(2016)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如建立一个物流电子信息的共享平台,实现物流资源的节约以及物流的健康循环;加大XX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做到各个领域资源共享,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农产品运输问题。
徐妍(2017)根据我国现在的农产品物流现状提出了几点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我国现在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并不高,物流渠道比较单一,而且物流的成本也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拓宽农产品物流渠道,鼓励农产品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更多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同时努力使农产品的交易方式多样化,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并且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业专业人才。
郑海燕(2017)针对中原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原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提出中原经济区的农产品物流需求潜力很大,提倡各个物流信息化部门相互协作,引进先进的农产品物流设施和技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为农业物流工作提供基础,同时,构建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使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形成一个体系。
3.国内外研究评述
农产品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建设对于学科间的相互借鉴学习很大价值。现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覆盖范围还比较狭隘,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研究更加缺乏。研究影响运用物联网技术发展农产品信息化的应用因素,对于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1.X
X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进程推进得比我国早,并且物联网技术普及率更很高,建立了以XX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早在20世纪70世纪初X构建了农业技术数据库[8],这使农业生产率很高,实现了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同时,X有15%的企业已用上了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农业设备以及其它先进的农业机械,这些新型机械的使用大大推动了农机物联网的发展[1]。
2.日本
相比X,日本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服务开始的并不早,但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9],重视计算机网络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普及,注重通过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使每个农户就能更好地了解所在领域乃至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经营状况,目前日本正在努力将IT技术更灵活地运用到精准农业方面。
3.德国
德国属于欧洲地区物流信息化发展较早的国家,XX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很支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德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发展完善,农产品信息技术的适用已经比较普及,他已成为这方面的龙头国家。德国现已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了农产品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方面[10]。
(二)国内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起步较晚,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XX对我国农产品信息化发展也比较重视,我国的农产品信息化也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1.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完善,基本设施也明显改善,借鉴日本完善的全国联机网络模式,我国已经建立以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作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基础设施,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建设资金投入还不足,资金投入占比还是比较小的,且覆盖面较窄。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以XX为主体,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华东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建设的主要支撑仍然是财政支持。因此除了XX的支持,农产品企业也应加大关注物联网技术,在该方面做出更大的资金投入。
2.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来支持,现今,我国很多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但是大多农业项目还局限于体力支出,部分即使运用了一些农产品物流技术,也是仅由无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简单操作,高品质人才不足,因此不可能满足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的需要。
3.借鉴X先进的数据库[2],我国的农业数据库已初步建立起来,农产品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出具成效,但由于服务平台的建立仍处于初步阶段,资源整合与供给还不足。华东地区各省市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数据一直在收集分类,但不能对信息资源高效的整合,不能建立一个较为高效的信息资源统筹管理机制。现在,我们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全方位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进一步向X学习,尽快加强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建设,减少重要农产品信息的重复和不完整收集现象。
(三)华东地区农产品基础环境现状
1.华东地区经济状况
华东地区是指我国的中国东部地区,包括7个省市: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华东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物资丰富,商品经济发达,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
2016年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全年生产总值分别为2.7万亿元,7.6万亿元,6.7万亿元,4.6亿元,2.4亿元,1.8亿元,2.9亿元,分别增长6.8%、7.8%、7.6%、7.5%、8.7%、9.0%、8.4%,排名分别为第12名,第2名,第3名,第4名,第14名,第18名,第10名。
2.华东地区农产品现状
华东地区农业发展较早,地势多平原,区域自然资源丰厚,各省市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优化,其中浙江、江苏山东等省的农业水准尤其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分类,将农产品主要分为粮食、棉花、油料、麻料、甘蔗、甜菜、烟叶、蚕茧、茶叶、水果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
华东地区相比我国其他地区在农产品发展方面确实存在优势,但是在华东地区的不同省份也存在各自发展农业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华东地区建设物联网农产品信息化体系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和技术水平,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它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农产品信息化运用于各个省市作物和牲畜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养殖。
三、物联网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物流物联网是应用条形码、无线传感、全球定位和射频识别等技术,把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网络。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势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识别这些因素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中的推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物联网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应用研究已经不少,但部分因素分类还存在缺失或重叠的现象。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前人对物联网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主观意识水平
物联网物流信息技术能否广泛地应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影响,XX、企业、物流专业人员如能深刻了解将物联网技术利用到农产品生产运输过程的优越性,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产品获利最大化。因此,影响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关键一点即为主观意识水平。
根据其主体的不同对主观意识水平进行了进一步分类:XX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认识水平、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水平和物流专业人才水平。
国家的政策导向、市场形势和管理者的意识可以强有力地影响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12]。XX缺乏对物流信息化的正确理念,市场主体重视不够,不利于从整体上降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不利于实现利益最大化[13]。
企业对物联网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理解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前,有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运用物联网技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优越性,从而制约了制约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物流专业人才相比普通农户而言有更加娴熟的物流专业素质,并且他们更加了解物流所带来的优越性,若能将先进的物流技术充分地运用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那么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又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决定社会物流的发达水平,国家或企业对于物流信息化安全的投入越多,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就越安全,也越广泛。整个国家应当对农产品物流予以重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其创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流行业良好的发展状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整个经济体对农产品物流的高度重视,正如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经济更为发达,物流企业规模较大,技术水平也相对较强,因此,东部地区的资金投资给当地物流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就更显著。
同时,物流行业的整体专业能力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进程产生很大影响。尽管过分追求物流技术的发展有时会影响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整体效益,但对物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确实能够有效地推进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三)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
运用物联网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离不开物质基础,物流信息化的投资水平、劳动力投入量、XX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等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都起着正面作用[14],本文也将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予以考虑,并将其细化为交通运输条件、装卸搬运仓储运输设备以及农产品市场环境。
农产品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道路是农产品流通不可忽视的部分,交通道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流通的速率。一方面,农产品会受其自身性质的限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销售并送达,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地多处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而消费地又多在繁华的都市,两者之间相距较远,这就要求顺畅的交通运输来减少农产品的在途损失。
其次,仓储设施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保鲜保质期,良好的仓储环境可以延长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并为农产品的顺利销售提供保障。
同时,农产品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销售状况,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运输量,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规模效应,从而高效地将农产品从商品转变为货币。
(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技术基础
一项工程的技术基本是与其发展前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农产品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物流技术总的归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大类,其中,软技术包括物流优化和决策技术、预测技术和标准制定技术,是农产品物流各项功能实现的前期手段,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物流增值的重要技术保障。
硬技术则是指农产品生产、冷藏保鲜、加工、运输、储存、包装[15]等传统技术,这些技术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有利于对信息的充分利用、加工、储存和共享,从而促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五)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地理因素
良好的地理因素对农产品物流发展起积极作用,如土地面积较大就可以充分地进行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加大当地农产品物流的流量和规模。本文将地理因素作为影响农作物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因子,并将其细化为农业产业支撑和自然地理区位两个因素。
当地的农业产业支撑环境以及地理区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运输路线以及物流技术的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水平较高的农业产业地区更易形成农产品物流的规模效应;而气候、土壤、地势等条件更优越的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的建设自然也更顺畅。
综上所述,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归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意识水平、物流专业人才水平、XX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认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物流业发展状况、交通运输条件、装卸搬运仓储运输设备、农产品市场环境、信息化网络硬件、信息化软件技术、农业产业支撑、自然地理区位等。下文将围绕着以上总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四、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中物联网应用影响因素评价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
本文所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信息、基础调研、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应用需求度调查。本文运用了李克特(Likert)五点尺度来衡量。首先我们设置出若干能让被调查企业表达肯定和否定态度的问题,本问卷的问题就是基于上文提到的若干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应用影响指标并将其改成陈述性问题,然后被调查企业回答每一种因素的影响与不影响的程度。需要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完全无影响、不影响、一般、比较影响、非常影响。
(二)调研样本
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华东地区7个省市对农产品企业中对物联网农产品物流有一定了解的工作人员,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问卷的可信度。该调研主要覆盖了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的大小农产品企业。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20,其中有效问卷184,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1.33%。
(三)样本的处理和分析
1.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运用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16]。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具体研究前,需对所测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以保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高质量。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计算α系数。Cronbach’sAlpha系数值也较高,接近于1,信度越高;反之,系数越小,接近于0,信度较低。
本文本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通过对12项应用需求因子进行信度检验的结果可看出:Cronbach’sAlpha值为0.753﹥0.5,信度比较高,可以继续进入下一步分析。
2.效度分析
接着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来检验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的值一般介于0至1之间,且越接近1表示相关性越大,本研究中KMO的值为0.708>0.5,虽然不高但是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Bartlett球体检验主要用来判断显著性概率的大小。一般要求sig值﹤0.05。本研究sig为0.000,满足要求。
(四)应用影响因子分析
1.公因子的提取
我们看到提出的公因子对各个因子的方差所作出的贡献,比如提出的公因子对“社会物流业发展状况”因子的方差多出了95.5%的贡献,提取度越大效果较好。
本文按特征值大于1来提取公因子,从以上表格和碎石图(表7和图8)都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5个,而且累积贡献率都大于70%,这说明其中涵盖了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2、命名应用影响因素公共分子
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旋转。这里我们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前5个因子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找出在每个因子上载荷较大的变量,然后给这因子命名。因子负载值大于0.3就可以了,它的绝对值越大,在解释因子时越重要。
第一个公因子F1在上的系数分别为0.949、0.856、0.832,明显大于其他因子,我们可以把企业信息化意识水平、物流专业人才水平、XX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认识水平统一归类并命名为主观意识水平,它方差贡献率为22.014%。
第二个公因子F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物流业发展状况上的系数分别为0.975、0.971,明显大于其他因子,我们可以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物流业发展状况统一归类并命名为社会基础,它方差贡献率为19.512%。
第三个公因子F3在交通运输条件、装卸搬运仓储运输设备、农产品市场环境的系数分别为0.828、0.733、0.460,明显大于其他因子,我们可把交通运输条件、装卸搬运仓储运输设备、农产品市场环境统一归类并命名为物质基础,它方差贡献率为14.364%。
第四个公因子F4在信息化网络硬件、信息化软件技术的系数分别为0.801、0.801,明显大于其他因子,我们可以把信息化网络硬件、信息化软件技术统一归类并命名为物流技术基础,它方差贡献率为11.442%。
第五个公因子F5在农业产业支撑、自然地理区位上的系数分别为0.861、0.580,明显大于其他因子,我们可以把农业产业支撑、自然地理区位统一归类并命名为地理因素,它方差贡献率为8.689%。
由以上分析,得出框架
3、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图表所示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与转换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公因子排名:主观意识水平、社会基础、物质基础、物流技术基础、地理因素。企业信息化意识水平、物流专业人才水平、XX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认识水平等因子比较靠前,该结果反映农产品企业普遍认为主观认识比较重要,农产品企业、物流专业人才以及XX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运用物联网技术发展农产品信息化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社会经济状况、农村交通运输状况等农产品生产的最基础因素也仍然是我国农业现阶段企业应关注的焦点,只有对当地的经济、技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因地制宜地构建当地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同时,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发展全程全网的精准农业,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如杂草自动识别系统、联合喷雾机、联合播种机,利用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等实时监测农产品自身性质。
物联网在华东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影响因素是有优先等级顺序的,在物联网还没完全普及、物联网技术没有完善之前,各个企业应提高警惕,有一定前瞻性,了解涉农人员对农产品物联网技术各方面的需求,根据人们最关注的应用展开研究,有针对性的指导农产品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五、提高物联网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XX的主导作用
我国涉农企业对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度较高,发展物联网技术也有着很好的前景,但是很多企业和农民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这就需要XX的支持和宣传。一方面,通过更多渠道提高农户和企业对发展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认识,深化其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认识,使农产品企业认识到物流与本企业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专业的物流人员也要不断地提高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改进技术,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地运用到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去。
XX应该制定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法律法规对农业予以支持,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通过多种途径为本国过剩的农产品找寻出路,重视农产品生产过后在消费者手中流通的过程,运用物联网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大力推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发展
在信息时代,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有可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宰者,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要想物联网在农产品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农产品企业必须合力攻破核心技术,形成各自的产业核心技术,促进整个农产品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这也要求XX和企业对物流行业技术进行创新并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企业继续改进自己的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技术,完善自身;规模不大的中小农产品企业应该多与其他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的分享与交流,实现农产品获利最大化。
(三)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依赖众多高素质的技术研发型专业人员,也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和培训资源,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教育,提高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高等院校、科研院也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开设与新兴物流技术相关专业和学科,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研发输送大量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研发型人才,同时研发的技术必须能够较快地投入生产,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其最终目的,即培养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六、结论和展望
(一)结论
本文对物联网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也介绍了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业情况,认为华东地区经济以及状况适合发展农产品信息化,会对全国其他地区起到带动作用。
借鉴先前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物联网在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本文归纳了华东地区物联网在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中的重点影响,共12个。本文向涉农企业或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12个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取了五个公因子:主观意识水平、社会基础、物质基础、物流技术基础、地理因素,分析了其影响程度,并且排出五个公因子的先后顺序,了解到现今农产品企业以及其他农业单位在运用到农产品物联网技术时所关注的重点,同时揭示华东地区部分涉农单位所欠缺的考虑点,不同的农产品、不同的产品交易方式以及物流环节的增值水平也是影响农产品信息化水平的应用的关键因素,人们也要以此为关注点,进行定量的分析与探究,这为以后其他农产品物联网发展提供了参照。
(二)展望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机遇,并且XX也为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物联网在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发展还任重道远,除了本文反映的华东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影响因素,对我国的其他地区也应就其实际的经济情况和技术情况进行研究。物联网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应充分联系实际,考虑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通过广泛的量化分析,提出更多更好的可实践性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FederG,ZilbermanD.AdoptionofAgriculturalInnova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J].ASurvey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lturalChange,2010
[2]JarvisLS.PredictingthediffusionofimprovedpastureinUruguay[J].Eeonometrie,2011(11)
[3]蒋丽丽.姜大庆.于翔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J].信息通信,2016(7)
[4]李瑾.郭美荣.高亮亮.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5(30)
[5]葛文杰.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07)
[6]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6-08-30].http://www.moa.gov.cn/zwllm/ghjh/201609/t20160901_5260726.htm
[7]吕海燕.“互联网+”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17(1):54~55
[8]裴新涌.国外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1):154-158
[9]宣锴.孟未来.路明祥.浅析国内外农产品信息化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2015(02)
[10]石万方.上海都市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
[11]中国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
[12]李伟.物流信息化影响因素及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
[13]朱爱军.农业信息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14]岑磊.物流信息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网络与信息化,2013(11)
[15]李艳军.X农产品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3
[16]施小飞.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邮电大学,201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