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浮世绘绘画集中体现了全日本人民的独特审美理念,它在现代日本以及全球美术史的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它们的成功与其一致的”外来艺术民族化”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浮世绘画师的创作心态通常是开朗而自然的,把生活本身视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创作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不可避免的要夹杂着低俗、色情、宣扬官能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东西。以人类的一般意识来看,最宝贵,最持久的精神并不是最纯粹的物质,但它却充分体现出了人们精神的追求,幸福与烦恼。只有民族艺术才能称之为艺术世界,艺术的民族性是无界的,它可以感染整个民族。通过研究了解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不但能够透视日本艺术与中、西之间的艺术关系和文化交流,还能够分析其典型的造型技术日本风格,浮世绘版画不同于我国传统美术和西洋艺术的特殊风貌,集中体现了日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
关键词:浮世绘;色彩;线条运用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浮世画,是日本的一种通行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期的古老绘画形式,是以版画板书作品所构成的一种绘画,反映的江户时代的民俗风情和风景,为其最重要的表现内容。”浮世”原指佛学用语,本意是世间生活,日本人的读音”ukiyo”和”悲伤”同音,有忧伤的含义。江户平民的生活主要出现于十六世纪初期,”浮世”一词也是对一般市民所使用的反义,在这个城市,人们对世俗文化的欣赏和生活方式的追求。受世间化思想和佛家哲学的影响,这时的‘现世’变成了人类寻求的目标,”厌世”也因此取代了”浮世”。而对生活的描述在日语文化中的主要形式则称之为”浮世草子”,”以艺伎团和服务对象(歌舞伎演员)为重要的表现对象,这时候的美术被称之为”浮世绘”,但后来也用以泛指各种版画和民俗民风的描绘。
(二)选题的意义
浮世绘版画作品是一门大众美术,适应着社会大众的审美欣赏口味,在中西文明的交往中慢慢形成了自身的风貌,作品主要采用简单的形体、素雅的颜色、舒展的曲线描写平民日常生活,以反映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与文化。所以,对浮世绘版画的研究可从外在美与内因等方面入手,从而认识浮世绘版画的艺术美感与人文根源的意义。
(三)浮世绘的三个阶段
1、前期的浮世绘
谈起日本浮世绘,就必须提起它的创造者菱川师宣。原来,菱川师宣是给书本绘制插图的画师,慢慢的,他的插图比书本具有知名度。为迎合市场需求,他又采用版画的方法,大规模的印刷产品,这就促使图画这门技艺不再只用于贵门权貴赏玩,而逐渐向市井庶民传播。
从绘画手法上分析,《回首美人图》应该是先画好等值线,然后再用颜色平涂法将等值线充分涂抹,结尾再利用黑墨勾勒身体构造。从色调上分析,背景的绢色、主体人物服饰的鲜红、菊花或樱花纹样的金黄,与女子肤色组成了比较丰富的暖色调,而翠绿和蓝色的樱花纹样则具有着为人物画面”降温”的效果。和服的洁白内襟也被用来显示角色关键部位,并搭配着黑色墨线勾勒角色轮廓。
有人觉得,这部作品中真正应该研究的是人物主体的心理运动和整体画面的基本结构。照片中的美女展示了他们四分之三的身体,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他们侧面的表情。没问题,既然这个身体姿势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难做,为什么灵川石轩最终决定放弃自己的身体姿势呢?我们应该相信,菱川师宣是想突出作品中女性的带有时代特征的衣着款式与发型特征,从而为观众呈现出某个时期的女子面貌。像这样关于角色动势的美术加工,在《舞蹈伎图屏风》中就曾有运用,被后来的浮世绘艺术家们所模仿,从而奠定了日式风格浮世绘形象刻画的主要特色。《回首美女图》的结构部分更是耐人品味。在毫无历史背景(或绢布实际上只是历史背景)的人物画面中下部,画出了一个S型动势的女子。人物画面最前端,在进行了大面积的留白艺术处理之后,究竟是用作题诗的留置,还是用作着重展示画中女子的形象留置?通过对一整张作品的四周留白艺术来思考,笔者可以发现,菱川师宣并不仅仅为了题诗才将作品上端进行留白的艺术处理,而是充分考虑到了一整张作品的整个画面协调性,经过美术加工。经过比较,《回首美女图》与浮世绘出现前的名作《宽文美女图》,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结构方法上很大的相似,都是运用了挂轴构图形式,在没有背景的人物画面中,明显地刻画了一个坐起来的女子容貌。这个结构方法,也同样被日本浮世绘画师英一蝶所使用,应用于其画作《立美人图》中。从此,这样对人物画面左右、两边(或侧面)同时进行留白管理的构图方式,便成了日本浮世绘中美人画的主要标志。
2、中期的浮世绘作品
这一时期,由于当时的日本经济也处于上升期,普通人生活比较富裕,诗人之间发生了一些日历交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锦缎绘画艺术应运而生。浮世绘艺术也刚刚开始走向鼎盛。多色印法由于要求重复上色,也由此形成了在印前标记”见当(记号之意)”的技巧,人们纷纷采用能够承受多次印刷的高品质纸张,原画师(版下绘师)、雕版师(雕师)、刷版师(刷师,或称作”折师”)之间的行业分工机制也就在这个时期形成。
在角色身分显示方面,东洲斋写乐仅用了一个画在角色右肩的家徽,就表现出了角色的身分背景;在角色神态的美术加工方面,东洲斋写乐则使整个角色的动势明显往前倾,并辅之以锐利的眼影,体现了所画角色的强势性与压力感;而关于角色嘴部的概念加工,是东洲斋写乐役者画的特色所在,而这些相似于后来漫画角色的概念加工手段也被日本中后期浮世绘画师们所模仿;角色手臂的处理方式也是这幅画作的点睛之笔,东洲斋写乐把最难体现人物性格的手臂加以了适当的美术加工,特意让人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向内弯,并且让双手指尖尽可能地外张,再结合角色整个动势与锐利的眼影部分,从而更加提升了人的力度感和压力感。
3、后期的浮世绘
然而这一时期的日式风情浮世绘,最具代表性的图画非葛饰北斋画师的一幅名画。在这张画作中,葛饰北斋成功营造了一种无比宽广的空间。下面就单从构图角度对这张画作加以分析。
这幅画作主要是由以下五个元素所构成,它们包括了背景、云彩、富士山、大海和船只。葛饰北斋通过巧妙的编排布局,让这五种要素之间形成了无法言喻的图像节律感和均衡感。所以笔者觉得作品图像节律感和均衡感的形成,关键是因为对葛饰北斋的相似型的利用。
画面左侧上升的大浪可以看作是一条向上的零点五弧线,而右侧下行的大浪则是一条下行的零点五弧线,而在这二道由海浪所组成的弧线之间,还有一条暗藏于画面当中,又与海浪形状极为相似的暗云,从而构成了第三条弧线。葛饰北斋将全部作品的所有艺术元素都包围在这三条弧线里面,似乎构成了一个圈,将整个场景画面都牢牢圈住,并且又引导了观者的视线方向。而富士山的相对位置、以及三条船只的摆设,则更是均衡了整个场景画面的均衡。
二、浮世绘相关的特征
(一)浮世绘版画的审美特征
1、构图大胆而新颖
作为传统日式美术风格的代表,浮世绘版画艺术具有典型的非对称特点,但这种不对称又不是简单的自然意义上不对称得模仿,是在保持总体合理构成基础上而构建的具有和谐、统一的整体特征,从而实现艺术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不同于对高度有要求的景观图及垂直深度的传统西方绘画,浮世绘版画艺术具有在二维平面上快速打印出来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日本这种美术特点对我国美术有较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两宋时期。我国在学习和发展日本美术的过程中接受并吸纳了日本本著居民的审美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艺术家们会经常对形象的核心部位进行夸张描述,组成了绘画的主要视角位置,而视觉中其他的对象也往往是由艺术家夸张,而只呈现”不完整”的绘画效果。日本艺术作品的不对称不只是表面的简单形象展现,而蕴含了更为深刻的文化特征。
2、富有装饰性
浮世绘版画艺术所呈现的曲线造型更加浓厚地体现出画面装饰性的特点,通过樱桃木雕刻的线条、厚墨画出的生动活泼的墨线所给人的视角效果极佳,这种视角效果的真实体验是印刷品无法比拟的。浮世绘具有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虽不拘泥于自然的客观现实,却根据对内容的审美要求,并根据自然美的特点对绘画对象的一些要素进行改变,使绘画体现出更强烈的艺术性。浮世绘具有夸张、标准、变化、规则的特点,通过线条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让观赏者能真正去体会艺术作品的美。
3、色彩明亮简洁
浮世绘制作者所要求的的不简单是客观反映自然界,而更多地需要让人们去主观感受客观自然界颜色的,如何选择三原色红、绿、白、黄、蓝等,以及对画中黑色颜色的处理方法,通过色块之间的组合,勾勒出明净素雅、微妙的艺术形式。受中国画的影响,日本桃山艺术提供了各种强烈色彩,干水油墨和金碧辉煌的屏幕画形成鲜明对比。
(二)浮世绘的设计特征
1、丰富的主题
风景、工笔花绘是早期我们为美人画创作背景时所填充的主要内容,而后期则由西洋透视技术表现和我国江苏的桃花坞木版画”两院画风”的引入,加上我们当时对自然界的研究,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画风与绘画题材。例如,由葛饰北斋所著作的《富岳三十六景》系统、歌川广重创作《江户名所百景》系列。
2、明亮的色彩
从色彩上来看,浮世绘色彩大致分为两类:一,主要来源于灰、白、赤、青四种基本颜料。二,用与天然植物等颜料复合处理后所产生的亮色材料——洋红、朱、紫色、柿色、草色、郁金、雄黄、蓝色、生石花色、橘黄色、棠梨色、丹、黑胡粉等。江户时期的浮世绘创作,在日本传统拓印艺术的发展程度与中国板书创作艺术颜色结构的双重变革下,已由最基本的单一颜色结构逐渐转化为从大自然中所摄取的更为艳丽与炫彩的颜色结构。它是拓印大师的细致拓染,将参透力融入于和纸之中,更显肌理、更加透亮、被梵高赞誉为”亮丽的国度”。鲜艳的颜色,也让浮世绘本身彩色中富有丰富变异,在华贵中又蕴含素雅,长久欣赏就越显趣味。
3、非定性构图
从文学的角度考虑,日本人民因为向往着不完整的物质世界,将残缺的东西视为圣物,所以在心里接受着多即是一,一即是多这的美学。因为,一定的艺术构图必然会影响每个人在视觉与心理上的延伸体验,而浮世绘——以不规则,无对称性,大留白和把主体放大、横切隐藏的审美构图方式,其后面所隐藏的就是更规则、更对称。从而将所有看图人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个整体而又不同的空间之美,也从而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所有可见图像的美学表现力。
从作品创作尺寸大的角度考察,创作浮世绘的大师们也常常利用原作尺寸的不同,以”大短和中短册版”、”三幅续”、”五幅续”、等多种形式进行结构。使画面的不均匀关系,以及画面的动态结构以及彼此间的相对关系,获得了另一个平衡。可以充分调动画面结构的天然完整性,进而生动活泼的的表达了日本人变化的社会世态,以及形形色色的个人精神状况。
4、抽象装饰化
浮世绘中的人物图象多采用直线粗细变形和大幅平涂,简洁而直观,在凸出处则越显抽象。大师们擅长将具体生活的物品加以抽象加工,并综合处理它的造型化特征。在仔细观察物品时通过逐步夸大对象造型特点,使其看起来更加简洁自然化从而达到艺术装饰效果。日本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从艺术实用性的角度分析,古代日本民族就采用画作为他们美化生活住宅的一种方式,例如设计一种适用于住宅层高尺寸的”柱绘”和”锦绘”,或”两幅续””三幅续”的叙述性长卷,而浮世绘也可以作为在客厅和窗台上的一种装饰,购买单扇画或者团扇画可以放在手边玩赏;又或者选择了当下最热门的歌舞伎和人气偶像的宣传海报,作为珍藏和挂在私密空间。
从服装行业的视角分析,由于高度发达的潮流制衣业,带来了抽象性修饰化的市场,美人一身简洁变化的华衣,画者用妙笔勾勒着美丽女子与衣服的完全结合侧面体现了浮世绘图案修饰化的意义。
(三)浮世绘的造型艺术
艺术家将所能见到的景物融入了一个整体的画面,从而营造出装饰感。同时,日本浮世绘还借用中国画的技巧与元素,利用远近距离、简洁明了的曲线、色彩鲜艳的平涂和无阴影的方法表达体量感与立体感,并利用上下遮挡的方法表达空间感,它突破了欧式古典主义中光滑的、完全看不出曲线的严格的作画模型,颜色对比强烈,以突出曲线的美,并利用曲线与颜色实现了快速创造。平面的基本形式和切割式的局部结构都非常简洁,并没有以宽阔的视角刻画山水和人物形象,而是仅仅以自然界的一部分为表现的主体,而是着力描绘人物形象和近景,给人以遐想的余地。浮世绘美人图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整体场景,但不显呆板,人物形象的前后距离设置恰当、有遮有挡,营造了场景的神秘色彩,让观众对场景外的情景浮想联翩。
三、浮世绘艺术的线条与色彩表达
浮世绘盛行于日本国江户时代,并成为民俗画而受到人们喜爱,日本江户时期特殊的背景支撑下,经历了二百多年,促进了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于连续性的中国民俗艺术和民间文化而言,它实质上是一门平民艺术,是在中国民间最普通的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社会有着独特的人文意义。而浮世绘则包括了手绘和水印的木刻版画。
(一)浮世绘色彩分析
日本浮世绘相对我国木本古字画起源较晚,在战国时代虽然也有一些相关图体绘画技术,但发展仍然相对落后。日本浮世绘是在江户时期(也称其为”德川幕府时期”)出现的一门特殊的民俗美术,是一门花街柳巷美术。其作品大多描写了当地日本人民的生活、风物和演剧。浮世绘常被看作是专指彩色印制的木版画,但它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又产生了大批的动手绘制作品。此外,日本浮世绘在色调和结构方面参考了我国的绘画技法和木版画颜料的使用,也可以说明,日本浮世绘的整体作品和我国木版年画有着密切联系。同时,由于日本在解除闭关锁国政策后,工业科技的日益发达,以及欧美绘画技法、艺术作品等的大批涌入日本,使得日本在浮世绘色调及构图上也融合了丰富的西洋元素,即融入了中、日、欧三方色彩和绘画技法的应用。这也改变了日式浮世绘的整体表现形式与主要表达方法,把特殊的日式人文和历史在小说中更好的表现出来。日本浮世绘的颜色系统大致分为:灰白系统、黑白系统、粉红系统、金黄系统、橙色系统、蓝色系统、紫色系统等。
所以,可以从日式浮世绘的颜色运用与结构分析研究中看出,其对艺术形态和色彩结构的运用尽管参考了大量中国木版年画,但其内涵和表现的彰显力却又带有强烈亚洲传统艺术风格,这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外扩性和包容性。与传统中国油画美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浮世绘将其在民族风格、文化特征、颜料使用等方面实行了多元化、多模式的表达,从而构成了独特的日式风貌。
(二)浮世绘线条分析
日本浮世绘的新艺术审美运动给了同时代的西洋传统美术画派重磅的一击,它注重了人物画面的形式之美,但题材却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它完全摒弃了西洋传统艺术的透视关系和比例构图,它继而促使了新的文艺审美运动形成,它对西洋美术的产生和审美格调的转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影响西洋美术的形成并促进它发展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中国画美术,以及十九世纪西洋的天文学、光学、色彩学等基础课程,但我国的浮世绘艺术表现形式对其影响却是最深远的,在整个世界近代美术史中,这又是一个影响巨大的东西美术的相互互动的重要体现。
四、“万般尽被鬼神戏,看取世间傀儡棚”为创作的基本思路梳理
我认为,在较为自由的情景下对场面、人物、颜色等作出基本草图的工程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各个时期的建筑设计要求又有所不同,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主要是为居民阶层娱乐性活动服务的,而在那个时期浮世绘创作甚至还会遭到官府的打压,而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也不可以畅快抒发,而如今的设计需求则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表现出艺术性、时代感和流行性,这就要求个人必须对作品内容表现的重要性具有足够的认识。在我的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从而完成了我的这个作品创作,因此浮世绘风格并不同于今天人们所接触的以往的传统油画风格,直至今天浮世绘艺术家们仍然延续着把画面焦点置于偏离中的传统风格,对于平涂的颜色大胆夸张式的使用,在暗部留小片阴影的处理总是能够使人眼前一亮,在心里留有深刻印象。
五位年轻的女性,都是下巴偏大、鼻梁较高和唇部如樱桃。这些特点都与春信、清长都是一样的,刻意调整了的曲线的力量这些都是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对于女性容貌的刻画———传神的写实、完美的身体曲线和恰当的协调色彩,都是出类拔萃的。浮世绘画家们并不追求客观表现大自然,而只是借助画家主观感觉对大自然色彩进行了大胆的概括和变形,多运用了红、绿、白、黄、青等原色和中心色平涂在红黑白的基本轮廓线之中,色彩组合单一简练,富有强烈的装饰性。浮世绘颜色也不是在诞生之时便是鲜艳多姿,是比较鲜明的。
线条丰富均衡、工整华丽。北尾重政运用了抽象形式的单线描述人物形象的基本轮廓、陈设及其背景颜色等,并以具有视觉功能的简单曲线描绘出人物形象的发型和服饰花样等细部,将其有效合理统筹于人物画面内,以提高角色美术形体的凝练。角色双腿包括左手与人体的交叠部、肚脐上方直至面部,均勾勒出了最低限度的立体性,而角色胸部模糊的等值线条和角色前臂与腹部对接时平滑交错的曲线,均为马奈所作的简约化解决。超细或肉色的曲线,可以勾画出角色的脸、脖颈和身材。使角色轮廓在历史背景的衬托下显露起来。调节墨汁浓淡的方式来展示女性柔和、细腻的肌肤。浮世绘版图上不是灯光所折射的影子,即使是从同一个光源的光线均匀分布地撒到了整张图像上,也毫无鲜明的反差对照。线条不但在现代美术中成为了主要的表达技巧与形式,同时又完美地植入,使之达到了二维观念和三维的结合的矛盾与统一。仍要延续浮世绘设计风格的线条表达方法与颜色表现,用灵活的线条表达思想与情感,呈现丰富多变的画面感的时候,保持原有艺术表现形式的精髓。
(一)创作的表现形式
具有浮世绘风格特点的在表现形式上应借用传统的浮世绘表现形式,它能够在相当区域内解放作家关于客观构成对象的想像和创造能力,如先舍弃了对空气的描绘、透视效果的表达,而且不束缚于用具和用纸,还能自然的展示流线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的做法也是浮世绘风貌创造初期所不能缺乏的创造手段之一。线条也具有自我表现的特性,能够表达多种情感,比如忧郁、快乐、生气和喜悦等。经过对浮世绘作品主要对象的分类和研究,能够发现作品在点、线、平面、色彩、形状等方面的内在规律性,这离不开康定斯基的点线面论,点、线和平面作为创造的基本结构元素可能有千万种变化,并且利用不同的顺序排列形成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主要基础。创造性的新作品则是在原有浮世绘样式风格艺术的基石上添加了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元素,使整体画面更为富有指向性和功用,同时不管作为观赏对象或者使用的物品都能够保持生动形象、识别度较高的特征。
1、美人画的艺术美感
美人图题材也大多表现得比较丰富,其主要名作之《回首美人图》不但将江户女子的妩媚风姿展示得淋漓出色,同时,也为日本近代早期的浮世绘美人造型奠定了基础。然而鸟居清信大师与菱川师宣大师所用的方法不同,其刻画的女子形态则较为写实,并通过一些比较简单明了流畅的线条显示出人的五官和表情,人的神情也更为丰富;铃木春信的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内容也非常之宽泛,不再以传统的艺妓形象为主,而展现的是一些平民妙龄少女的面貌体态,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时期;而喜多川歌麿则是将日本浮世绘美人绘制艺术推向顶峰的人,他的美女郎画不仅仅展现了女人的形体美,更是多了一种真实和内在的思考与情感。
2、役者绘的艺术美感
由于在役者绘画内容中,主要体现的是男性的阳刚和威严,而役者则是舞伎演员,所以在早期的役者绘画中,大都是采取了动手描写的方式体现在江户的舞伎剧场,后来舞伎绘画内容才变成了对役者的形象描写。役者所绘制的一些重要作品的画师,通常为鸟居清信、鸟居清倍、一笔斋文调、歌川丰国和歌川国政等。以鸟居清信和鸟居清倍为代表的鸟居画师,在役者绘画中主要展现了粗犷有力的人物造型,”瓢簟足”和”蚯蚓描”则是由鸟居清信创造的新画风,鸟居清倍后来又对这一画风得到了发扬;而一笔斋文调则注重对人物的形象与特征的表达,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刻画男优的神情和动态,同时除去外在形态方面还注重对人物内心社会的表达;在歌川派中歌川丰国所塑造的人物也十分生动活泼,注重对人性化的刻画,而歌川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也注重于对瞬间变化的把握,《市川虾藏之暂》就是其杰作。
3、风景画的艺术美感
风景写生的表达风格在面向各个阶级时会各有不同,对浮世绘风景写生而言,很高地展示出了日式传统文化审美形式,也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浓厚思想感情;葛饰北斋的重要名作是《富岳三十六景》一系列优秀作品,该一系列优秀作品以日本家喻户晓的富士山为历史背景,融合了人类劳作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把富士山的远景、近景、动感、静态等展现无遗。
(二)创作的思考与感想
浮世绘的各种美学特征中,较为明显的有二点,其一是颜色的搭配,其二是曲线的运用。明快的色调是浮世绘的艺术特点之一,浮世绘的平面性,并置于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构图方式。浮世绘的颜色,通常以平涂为主。通常采用比较明亮而且非常强烈的纯原色,甚至是使用近乎于全原色的颜色或者对比非常强烈的色彩,使画而的整体装饰感觉比较强烈。因此基本上所有浮世绘作品的颜色基调都非常鲜明。日本浮世绘中蔚蓝的天际与充满乐曲般韵律的单纯墨线共同交织。是指日本人眼中”浮世”的人生与个性表现。日本浮世画尽管是按照真实的现实世界而加以创造,但并不受客观事物制约,在创作中也比较多的依据创作主体的审美要求,而只是按照美的法则将客观事物加以了省略和简单化,它所表达的正是人们以客观事物为基础而形成的主观感觉,也因此形成了非常浓厚的装饰性。浮世绘的夸张、变形和规律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将这些特点通过颜色和曲线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浮世绘艺术是由固有形式与创新样式相互交织而构成的,这也是其具有丰富内涵的重要因素所在。由于浮世绘艺术在长达二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中,经过了从创造、发展、变化、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这其间都深受客观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浮世绘的写作往往源于日常生活,通过描写与歌颂日常生活,并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而借助文学作品表现出一种对生存的积极态度与美好生活的追求。菱川师宣把浮世绘从传统文字的禁锢里单独解放,让浮世绘变成了一个单独的美术形式,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新艺术家的诞生,大大的充实了浮世绘的品种和主题,张夫也曾说道:”大和民族人关于内心含蓄独特的高雅向往,和幽玄寂寥的审美情感经常能使我们体会到诗意的美。
五、结语
总之,浮世绘版画创作是一个民族风格很明显的传统美术形式。浮世绘放松的线条魅力,平涂无脊的色彩,以及自由组合的构图,使它具有了强烈的艺术装饰性质;浮世绘世界的世俗性特点,象征着江户民众适时行乐的审美观念;忧伤的情感和无常的审美,有趣的表现着日本人字形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现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身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底蕴、民族传统,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审美理念。浮世绘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现代绘画理论和建筑设计方法的创作和转化,在世界艺术史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学颖.解读日本浮世绘艺术[J].艺术科技,2013(05).
[2]杨新豫.浮世绘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
[3]易彩波.日本浮世绘艺术初探[J].美术大观,2015(03).
[4]郭有名.试论日本浮世绘的主体演绎.新美术2006.04.
[5]潘力著:《浮世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郑振铎著:《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迟柯.西方美术理论文选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79.
[8]赵秀婷.中国传统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的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0.
[9]倪丹.我国传统仕女画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的形式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6,(05):10-12.
[10]司笑寒.中国传统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之审美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卫玮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