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发展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中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不断重视,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意见》,对中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普遍严重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神奇的肥皂粉》一课的教学经验,初步探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体策略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情境以及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

1章 导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物质水平和精神审美修养水平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美术教育教学对国家的建筑、设计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当前美术课教学效率不高,未达到教学预期效果等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教学内容、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等。因此,面对中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情况,必须将美术课的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束缚,让美术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发展。

2章 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2.1 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本质即发散性思维,其最直观的特征就是灵活思考打破固有思维方式,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观光电梯”的诞生,比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爱迪生的系列科学发明等等。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各种联系,形成左右脑之间的联系。例如,设计一个杯子,杯子必须容纳水并保持良好 (实用,左脑特征),并且杯子必须好看且引人注目 (创意,右脑特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它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全脑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对各种问题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1视觉是中小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主要媒介

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利用感官去进行学习,更多依靠眼睛去获取信息、了解世界。据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大部分感觉受体都集中在眼睛里。人体的视网膜中有非常多点受体。在光的作用下,这些受体记录了空间中不同位置、形状、大小和颜色的视觉物体。视觉具有立刻安排处理物体的功能。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有能力通过感知把外部物体转换成完美的、简化的形状。中小学生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去进行画面的创作构成。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必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2.2生活是中小学生创作思维发展的源泉

儿童绘画是儿童反映自身生活的主观活动。他们创造各种图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期望,通过绘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和看法。他们画的主题和内容也表现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新奇有趣的事物会会给他们带来丰富的创作灵感,从而引起他们想创作的冲动。老师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了解他们成长中的方方面面。

2.2.3兴趣是中小学生创作思维发展的动力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不断的积极和热情的理解。如果对某事有兴趣,这种感觉就会兴奋、快乐,反之亦然,厌恶、痛苦、无聊。如果学生对于绘画没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他们就不会对绘画感兴趣。兴趣和好奇心紧密相关,好奇心常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很强,他们常常会因为这种好奇心而对新鲜有趣的各种事物都会产生浓厚兴趣,兴趣则会激发他们的热情,去引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会对陌生而富有想象力的题材感兴趣,绘画效果也会更好,如画《深海怪鱼》(图2.1)、《一只小怪兽》(图2.2)等等。让孩子们绘画生活中没有见过,不存在的形象,为他们提供自由的玩耍空间,也能满足他们的爱好去探索,喜欢自己发明创造的表演欲望。另外,让孩子画出自己熟悉且带有强烈情感的主题,也容易引发学习兴趣,如画《小猪佩琪》、《海绵宝宝》等。

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发展

 

图2.1 《深海怪鱼》 图2.2 《一只小怪兽》

Figure 2.1 “Deep Sea Monster Fish” Figure2.2 “A little monster”

3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中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为例

3.1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介绍

《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上手简单且又具有一定的教学趣味性,与该年级的中小学生们热爱自主探究、爱自己动手的心理特点十分符合。小技巧的探索活动可以有效开阔中小学生在绘画领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于探索绘画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就。

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欣赏、学习、体验老师所演示的肌理画制作步骤及方法,有效的理解肌理画的制作方法,并结合学生们的想象去创作一幅独特的肌理装饰画。

3.1.1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预期目标

了解如何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技术去进行绘画创作,并能够熟练使用皂粉去制造独特的肌理效果,最后根据画面产生的效果和颜色去进行挑选,制作一副独特的装饰画。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既学会了制作画面特殊肌理效果还在创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3.1.2 《神奇的肥皂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如何将皂粉洒在湿色纸上,以此来创造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注意体会皂粉不同洒法带来的色彩变化效果,运用技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板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裁剪创作一幅独特的装饰画。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发展

 

图3.1 中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Figure 3.1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Edition) Class 8 “Magic Soap Powder” under The Fifth Grade

3.2如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彻底改变传统美术教学中老师教一步学生就跟着老师学一步的单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想-做-玩-赏”的组合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友爱互助、共同进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工作效率。

3.2.1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递增由低级走向高级的。教师们还可根据学生平时爱玩、爱动、做事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游戏形式去开展美术教育,增加美术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学生们的目光。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好玩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绘画。

在《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中,在课程的最开始我便设置了一个小悬念,首先我在白色素描纸上用水彩颜料涂上各种颜色,然后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的粉末洒在未干的素描纸上面,待这些肌理形成后向每个学生详细展示这些具有特殊肌理的彩色底板(图3.2.1),接着我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地去猜测这些白色的粉末到底是什么。这时几个学生兴奋的开始猜测,答:盐、面粉、小苏打、洗衣粉……我在课程开始时就设置了悬念,旨在迅速汇集学生的目光,然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老师故作神秘的表现下,学生们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成为积极的探索者。

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发展

图3.2.1 具有特殊肌理的彩色底板

Figure 3.2.1Colored soleplate with special texture

3.2.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带领每个学生一起去体验感受自然中所感受到的生活,而且观察还要仔细,不只是单纯的用眼睛去看,还要利用上鼻子、耳朵、手、口,充分发挥五感的作用。观察事物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还可以从“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进行。在我们去绘画的时候,应当先选择一个侧面仔细观察,然后再整体观察,而不是完全放飞自我、天马行空去绘画,这样的画面就会缺乏一定的深度且显得比较杂乱无章,观察角度过多也会使绘画的难度加大。在创作动物角度的绘画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去抓住它们的特点,还要仔细观察动物的颜色、姿态、形状等,这样才能将一副画画的抓人眼球。

在《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中,我提出问题:什么是肌理并将特殊肌理的具体形成和作用类型给学生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什么是肌理,学生回答:土地、木材、水波纹、玻璃等,然后我将展示一些纹理作品,带领学生欣赏作品(图3.2.2),独立发现肥皂粉洒的纹理效果的形成,并尝试制作具有纹理效果的彩色底板。学生一边观察洒在彩纸上的肥皂粉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有什么影响?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及时协助有需要的同学去解答绘画过程中的疑问,如水份的多少、颜色的轻重、皂粉的洒布等。

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发展

图3.2.2 《无题》 比尔·杰克林(英国)

Figure 3.2.2 “Untitled” Bill Jacklin (UK)

3.2.3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具有打破旧思维、不受现有知识观念束缚的特点。孩子的思维是他们发现和探索的心理旅程,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通过欣赏图片和欣赏美丽的风景,我们可以享受美。

在《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中,带领学生赏析《手工仙人掌》(图3.3.3)、《七彩锦鲤》(图3.2.4)等作品,在赏析中教会学生使用工具剪贴制作有趣的物体,将普通的肌理变成一副具有自己想法的一副作品。课后鼓励同学们去尝试撒盐、撒酒精等各种方法去制作具有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

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发展

 

图3.2.3 《手工仙人掌》 图3.2.4 《七彩锦鲤》

Figure 3.2.2 “Handmade Cactus” Figure 3.2.4 “Colorful Koi”

3.2.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拥有想象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有了想象才会有美的追求,在美的召唤下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创造的精神力量。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美术教育既要遵循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又要开设课程,促进学生想象力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动手欲望强烈,可通过手工课程配合教学。

在《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中,引导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对自己刚开始创作彩色基板进行构思,可以根据画面进行筛选,剪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形状,又或是添加其他肌理去丰富画面,制作出一副独一无二的装饰画。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又让学生享受到了绘画的快乐。

4章 结论及培养建议

4.1 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提倡设局,设置合理的疑点,为学生创造灵活思考的有效环境,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知识。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索思维中验证问题、提炼知识、升华观念,让想象渗透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师通过课堂作业、绘画来取主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意识,让学生把课堂任务带入有意识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2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有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小学生喜欢幻想,不像成年人那样被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所束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想象,用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释放出自然的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的形式和绘画工具,这样的创作空间就大了,创作思维发挥得更自由,创作出来的画面也就更丰富。在自由创作中,要鼓励每个学生去尝试不同的绘画方法,经常激发他们新的思想,去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4.3新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

电脑、数码相机、扫描仪、多媒体、电子白板、光盘、电信设备和网络等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忙碌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部分。随着科技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应融合新科技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优先选择。

最后,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结合校园独特的文化,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不论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什么影响,学生都一定要学会使用工具和素材去思考、想象、创造、体验创意、探索。而着力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创造性学习氛围和机会是现在的美术教师最应该做到的事。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XXX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XXX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中小学德育,2020(11):77.向明月.X的多元化美术教育及其启示[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19(06):56-57.钱初熹.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J].美育学刊,2019,7(01):49-54.杨景芝.直觉与造型——儿童美术教育探讨[J].美术研究,2020(03):66-68.肖毅华.浅谈探究学习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15):47-49.

致 谢:

大学是人生中美好的一段时光,很荣幸能在这期间认识到这么多老师和朋友,他们提供给我无尽的耐心,也时刻提醒我要小心谨慎。在此向鼓励帮助我的老师、朋友以及我的家人表示感谢。

从开始选题到提交论文,这些日子来,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帮助。感谢老师能够及时指出我论文的不足,监督我的进度,始终密切关注我的毕业论文,提出宝贵有意义的意见,在您身边能学习到做学问的严谨和做事的一丝不苟,您是良师亦是益友。同样还有许多老师在关键的时候对我提供帮助,你们以身作则,对待问题认真负责,在此表达我衷心的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5211.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0月25日
Next 2022年10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