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负性情绪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常见的呼吸科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多谈痰、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药物为主,辅助护理干预;但该疾病老龄人较多,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并不能遵医嘱治疗,导致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2]。故本文,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过程中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其应用效果,以期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方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8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5.24±11.2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9±1.78)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57.01±12.3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0±1.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饮食清淡、戒烟戒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净整洁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护理人员可以请专业医生定期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讲座,包括发病的原因、可能诱发的并发症、用药指导、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的影响等。通过增加对疾病的了解,让患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症状,正确认识疾病避免放大疾病造成心理恐慌。护理人员可将相关内容整理成小册子,印刷后分发给患者,加深理解。(2)心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消极、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及时进行干预。很多患者年龄较高,常会担心疾病会给子女生活和经济造成负担,需要护理人员与其家属沟通,让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3)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饮食清淡,多食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少食用粉状食物,以免对刺激管道。(4)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增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加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瑜伽、广场舞、太极拳等。
1.3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采用医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价,遵医嘱,完全能做到为完全依从;经护理人员督促后基本能做到为基本依从;不遵医嘱,随意增减用药或停药为不依从。根据完全依从、基本依从计算总依从率。(2)心理状态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高,心理状态越差。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c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未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完全依从 | 基本依从 | 不依从 | 总依从率 |
观察组 | 40 | 15(37.50) | 13(32.50) | 12(30.00) | 28(70.00) |
对照组 | 40 | 7(17.50) | 12(30.00) | 21(52.50) | 19(47.50) |
c2值 | 4.178 | ||||
P值 | 0.041 |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 例数 | SAS | SD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40 | 63.47±11.39 | 35.55±5.21* | 69.15±12.23 | 40.19±5.31* |
对照组 | 40 | 64.01±10.48 | 48.38±6.84* | 68.47±13.01 | 51.14±6.29* |
t值 | 0.221 | 9.437 | 0.241 | 8.413 | |
P值 | 0.826 | <0.001 | 0.810 | <0.001 |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咳嗽、喘息、气急等,患者每年都会发病且时间至少3个月,病程较长。据文献报道,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患者咳嗽、喘息、气急的症状,长时间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因此,需要对患者及时干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而且患者的负性情绪也明显改善。说明了健康教育通过对疾病知识的宣传,能够让患者了解疾病,清楚遵医嘱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治疗,按时服药和运动锻炼,最终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4],基于系统化的反馈性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知识知晓率,提高治疗效果,这与本文的结果相一致。丁双庆在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一文中也指出,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5]。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忧郁的负性清洗,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赵文辉在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6]。
综上,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柴雅琴. 固本咳喘胶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12):2382-2386.易玲. 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54):288-288.杨艳. 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3):291-291.杨秀娇. 基于系统化护理的反馈性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8(3):176-177.丁双庆.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8(41):171-172.赵文辉. 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27(1):317-31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