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背景:伴随各国老龄人数的增多,全球各国白内障的发病概率也在持续的提高。白内障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疾病,每年都会出现数不胜数的患者利用手术治疗此病,因为老年人各系统生理作用减弱或者消失,此外也会合并众多疾病,生活自理水平不高,即便手术技术有了非常明显的发展,但是手术之前以及过程中的患者心情变动或刺激或术中用药的作用,依旧会造成心血管或其余种类的疾病,所以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维护以及临床维护是非常关键的。利用全面且合理的护理分析怎样让病人身心尽量位于最好的状态,促使病人接受检查、治疗。白内障病因非常复杂,治疗成果并不好,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此外也给家属以及有关照顾者造成很大的身心负担,怎样了解、预防病痛的出现,完成对老年白内障病人的全面的护理、手术前后临床维护、心理维护,是有关白内障病人治疗效果的重要问题。
目的:了解白内障的临床特点,了解防治此类病痛的重要时机和方式,健全此类病痛的心理探究和护理方式,来满足降低最终的发病率,延迟发病进度的目标,提高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之间的治疗的1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以及心理指引,且对其实际效果以及方式实施整理。
结果:作为分析主体的140例病人手术之后恢复很好,视力复原情况不错,没有显著的并发症。结果:自主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以及心理辅导,便于此类患者后续的恢复以及正常生活。
结论:在白内障病人中,老年患者占据一定的比值,手术治疗就是复原视力比较高效的方式。因为老年人各系统生理作用减弱或者消失,此外也会合并众多疾病,生活自理水平不高,即便手术技术有了非常明显的发展,但是手术之前以及过程中的患者心情变动或刺激或术中用药的作用,依旧会造成心血管或其余种类的疾病,所以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维护就变得更加关键。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治疗;心理探究;护理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伴随各国老龄人数的增多,全球各国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开始不断提升。白内障是老年人非常普遍的病痛,每年都会出现数不胜数的白内障病人接受治疗,因为老年人自身生理功能衰竭或者减弱,此外也会出现其余疾病,生活自理水平明显降低,即便手术技术有了非常明显的发展,但是手术之前以及过程中的患者心情变动或刺激或术中用药的作用,依旧会造成心血管或其余种类的疾病,所以实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十分必要。利用全面且合理的护理分析怎样让病人身心尽量位于最好的状态,促使病人接受检查、治疗。白内障病因非常复杂,治疗成果并不好,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此外也给家属以及有关照顾者造成很大的身心负担,怎样了解、预防病痛的出现,完成对老年白内障病人的全面的护理、手术前后临床维护、心理维护,是有关白内障病人治疗效果的重要问题。
1.2研究目的及目标
了解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特点,了解防治此类病痛的重要时机和方式,健全此类白内障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以达到降低老年白内障的发病率,延缓发病进程,提高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标。
本分析的目标是利用对病人的各个分期,找到不同护理关键点,伴随病情的变动而使用各种护理方式,进而达到下面的目标:
1.延续老年白内障病人病情的发展。
2.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减轻家人的护理负担。
3.整理高效的护理方式,来指挥日常工作,假如有可能,可以进行全面的宣传,对一般老百姓也有很好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此类病痛的发病率。
1.3关键词及定义
老年白内障:此类疾病就是和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表示病人身上出现的晶状体的混浊,患病率伴随年龄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因为其重点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因此就被称作老年性白内障。此病的出现和环境、营养、代谢以及遗传等众多部分关系密切。
预防:预防表示利用所有可行的方式,来完成限制部分也许出现的事件或达到特定的目标。在此指尽可能去除一切老年白内障的可能致病因素,以达到防止该病的发生及发展。
护理:1980年国内护理组织将其确定成:“护理是判断以及解决人类对目前的或隐藏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其是分析怎样判断以及解决人类对现在或隐藏的健康问题反应的重要课题。指出“人的行为反应”,展现在大众对相同事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精神等众多层面的行为反应。
1.4文献回顾
老年白内障:此类疾病大部分出现在超过50岁的人群中。但是45岁左右出现的概率也很高。此类疾病是目前众多白内障种类中最普遍的,大概占据白内障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在性别部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通常是一先一后,大部分是双眼发病。晶状体的混浊通常从皮质浅层开始,也有的是根据核扩散,晶状体的全部混浊所需要的时期很长,最少的是几个月,有的甚至需要几年。但是也许会马上暂停到任意阶段。
1.4.1老年白内障的发病病因
通常状况下大众都觉得白内障就是普通的代谢性疾病。分析其出现的根源,重点就是因为晶状体本身缺乏血液供应作用,因此需要依赖房水以及玻璃体渗透;然而伴随我们器官的老化,人体消化吸收作用、营养和代谢作用不断减弱,因此造成晶状体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进而造成上述组织的变性。但是,关于此类疾病的发病体制现在依旧无法找到清楚的结论,所以也有大部分人指出是因为晶状体纤维硬化以及脱水导致的。换句话说,人体在老化的时候,晶状体纤维开始硬化,核部收缩然而赤道部皮质却被悬韧带牵扯,造成四周部晶状体纤维间发生裂隙,进而造成晶状体的混浊。也许是老化导致房水渗透压增多,进而造成晶状体脱水而出现问题。
1.4.2临床特点及发病过程
起病缓慢,最初的表现也许就是视物模糊、色调转变、怕光、出现黑点、复视、晶状体性近视等;晚期表现就是视力降低,最终只可以眼前辨别手指或只剩余微弱的光感。通常情况下此类的病程,可以被清楚的划分成四期:
1、初发期:第一晶状体四周的皮质部逐渐出现混浊,之后逐渐向中心延伸。此时在小瞳孔下不容易被看到,在达到散瞳之后,假如使用电光斜照,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灰白色的混浊。此时视力就会降低,然而眼底还是可以看到。
2、未成熟期:晶状体大多数展现出混浊问题,然而还是可以看到透明区。这个时候瞳孔区发生灰白色。手电斜照的时候,就能了解到虹膜阴影落在晶状体比较深的混浊上,可看到一定的阴影。此时患者视力降低显著,或只能看到手指,然而眼底却无法窥清。因为晶状体膨胀的因素,前房开始变浅,因此造成很多时候会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3、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混浊。斜照不会出现虹膜投影。肿胀消失,前房开始恢复,视力显著降低,只可以看到手动,或只剩下很微弱的光感。这个阶段适合通过手术治病。
4、过熟期:此时时候晶状体皮质逐渐溶解液化,表现出乳白色。核下沉,里褐色。因为囊膜薄弱的因素,很多时候会在猛烈变动下出现破裂,造成核步入前房或者玻璃体内。此时假如不立即手术,也许就会造成患者失明。
1.4.3老年白内障的预防保健
因为老年白内障的病因各不相同,因此治疗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重点是下面几个部分:
防止人体脱水人在出汗、呕吐、腹泻、失血、温度始终高于一般情况然而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水分的丢失,进而造成血液循环量持续降低,因此造成组织细胞代谢分解出现众多有毒物质在体内积攒,进而造成晶体蛋白质的破损,假如多次进行、进行时间稍长,那么就会造成白内障的出现。所以,尽快的治愈失水性疾病,及时补充体液损失,是预防白内障非常重要的环节。
阳光中出现众多紫外线,会造成晶体蛋白质的变浊、变性,从而造成病痛的出现。有关数据指出,一般关注遮阳的老年人,视力受损情况与发病概率都比不关注防护的同龄人群要更低。在老年人在很强烈的阳光下走动或者享受日光浴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通过遮阳帽和颜色较深的眼镜保护自身。
防治老年白内障延缓眼睛衰老十分关键。眼睛衰老的重要因素就是新陈代谢出现的自由基过氧化破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去除自由基物质,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以及延缓细胞老化、进一步维护一般的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上述抗自由基防衰老物质,可以在一般的食物中得到,因此老年人需要都食用颜色是红色的食物,日常多吃蔬菜,多吃动物肝脏以及多喝牛奶;多喝绿茶防止衰老。
1.4.4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一、焦虑恐惧
1.造成病人焦虑烦躁的因素主要是:病人因为住院而必须远离自己了解的环境,进入之前从来没有来过的病房,缺少对病痛的掌握,病人十分渴望了解手术者和怎样实施手术,手术成功与否,会不会导致并发症;因为担心家庭、工作会因为疾病的原因造成困难、损失,往常手术情感障碍或心理体验;医护人员的态度和后续的查房,特别是工作人员言谈举止不合理造成患者对医生没有充足的自信心,在上述状况下就会导致病人内心不了解情况,造成焦躁的出现。
2.尽可能为病人准备舒服、良好的治疗氛围,给病人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和病室病人,然后全面协助病人从健康人向病人的快速转变,协助病人尽快的适应现在的环境;全面了解病人的有关要求以及看法,让病人了解手术的关键性以及安全性,根据各种病人使用不一样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手术中也许会出现的问题,例如手术麻醉眼球后注射布比卡因混合液以及利多卡因的时候,也许会发生“眼心”反射,此时就需要做好上述部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惊慌失措,尽可能的放松自己,不能憋气,尽量减少由于腹内压增高而导致的眼压升高进而不利于手术的实施,假如在手术的时候发生不适状况需要马上向手术者表明,以便能够及时处理。老年人因为行动缓慢,自理水平不高,医护人员在实施手术的时候需要关注病人,患者精神上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进行操作;手术之前,需要向病人全面叙述所患病痛的特征以及具体的流程,和手术之后护理的重点以及方式,此外在手术之后和病人就康复问题进行沟通。之前病人会出出现轻微的焦躁是正常的,由于正常的心理准备对管控术中出血量以及防止感染有正面的影响,因此可以让病人面对实际情况,平复自身的心情,如此便于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术后悲观与抑郁
术后病人心理与普通的病人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复明手术的病人,手术之后很想了解当时的情况和最终的效果,假如复明效果无法达到病人自身的预想,非常容易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和悲观、无助、苦闷、失望,具体表现在不想说话,易怒,食欲欠佳,失眠等。
1.防止术后悲观和负面感情的心理护理方式:要马上告知病人的治疗效果。在病人回到病房之后,医生或护士需要使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病人进行以及解释,且告知病人手术很顺利,此外告知病人需要关注的事情,例如饮食部分需要选择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不能低头以及揉眼,不能吃特别辣的食物,假如出现便秘状况需要马上告知医生,以便马上处理。患者可量力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减轻术后卧床长时间的不适感。
2对术后出现抑郁、悲观的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合理的方式解释手术后视力达不到理想状况的原因。老年人相比较年轻人感觉方面比较迟钝,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导致继发青光眼而影响视力预后效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伴随年龄的提高而减少。老年人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与年纪小的有明显的差异,人工晶体植入之后大部分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是常见情况,因此手术之后的角膜内皮发生概率很高。此外,老年人前列腺增生、便秘、咳嗽等也许会造成切口裂开等众多并发症,上述因素u币利于手术后视力的复原。
3.尽量达到病人的心理需要以及感情寄托:对病人开展心理指导,协助病人对康复的自信,协助病人掌握疾病以及有关常识,在工作中多关注病人,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以及安慰,在和病人交流的时候需要放低姿态,语气温和,依照病人的真实状况协助病人提升自身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能动性,面对实际情况,让病人自主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尽快康复。
1.4.5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
普通护理:在不到成熟期的时候,需要让病人使用白内停等滴眼液,在家里面进行治疗。为病人详细的解释病理流程,让病人明白要等到成熟期才可以接受手术。此外对病人的饮食以及用眼方式进行辅导。
术前护理:在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电图、胸片等一般检查,尤其是角膜曲率,眼轴超声审查等,从而达到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更为精确的效果。病人年纪的独特性告知我们在手术之前需要准备术好充足的药品。以便可以让瞳孔在手术中维持比较好的状态。进而便于手术的全面实施。此外维持大便顺畅,避免后续出现便结造成眼部出血或充血。
术中护理:在手术的时候对于病人自身状况和肢体活动需要紧密重视,必须告知病人不能随便移动,维持头位的稳定。医护人员要反复核查病人和入工晶体度数,对病人的心电图、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开展全面的审查,尽量确保力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术后护理:病人需要平卧休息。需要半卧位或者头部抬高。造成血液在眼内下沉,不会对术后视力造成作用。此外平躺的时候要关注头部放松,在做出抬、低头、咳嗽、坐起的动作时更加轻柔。6到12h后就能开展适当的活动。然而要关注强化眼部的包扎和维护,维持术眼敷料的干净,另外不能让病人使用手搓术眼、用力解便、晃动头部或者咳嗽.预防术眼由于遭受外力磕碰而造成出血点、伤口裂开等其他症状的出现。对于手术中眼内出现出血点的病人,需要半卧位或者头部抬升.这样就可以让血液在眼内沉浸,进而进一步降低对术后视力恢复造成不良影响。术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或激素防止感染。进一步降低术后炎性问题出现的概率;此外关注食用降眼压药品,防止手术眼内粘弹性物质留存造成的暂时性房角阻塞的眼压提高。术后患者发生疼痛,要认真照顾病人,且食用合适的镇痛剂。此外,全面注意眼部状况,关注并发症。在换药的时候要审查跟睑是否出现红肿等真实情况。告知病人关注眼部卫生,合理使用眼罩。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2.1.1研究对象
把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时间段治疗的1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意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70例使用一般护理。后者70例在一般护理的前提上增加全方位的心理维护。结论表明后者22.8%的病人出现心理问题,前者75%的病人出现心理问题。结果掌握此类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维护,进一步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
2.1.2老年白内障临床分期
(1)老年性白内障早期或者前兆期,视力会出现轻微的降低,但是眼底还是可以看到。(2)轻型老年性白内障,视力显著降低,或只能看到指数,眼底无法看清。(3)重症老年性白内障期,视力显著降低,只可以看到手动,或只剩下很少的光感。之后晶状体皮质溶解液化,一般是乳白色。核下沉,里褐色。
2.2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2012年10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来自我可住院手术患者。男79人,女41人,年纪在54到80岁。单纯性白内障54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37例,高血压合并白内障34例,肾病合并白内障5例。病人手术之前都有清晰的意识,可以做到自理,可以清楚表述内心的感觉以及需求。
2.3研究方法
对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治疗的140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开展临床护理以及心理辅导,且对其影响以及方式进行整理。对病情进行分期,且按照分期确定护理关键点,前期或前兆期一般是饮食,心理护理,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真实状况,确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
2.4研究步骤
一、对照组
术前护理
手术之前需要自主进行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等一般的检查,帮助医师开展眼底、眼压检查等。一般手术之前需要准备剪睫毛、散瞳等。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全面关注查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动。手术后患者平卧4h后即可进行适当床下室内活动,在没有人看护的时候要避免单独运动。一定要注意避免用手揉按术眼。
医生需要告知病人食用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辛辣刺的食物,此外为了维持大便顺畅需要多吃蔬果。
2.专科护理
平时一定保持眼部周围皮肤清洁和敷料清洁、固定,更换污染敷料一定要在在无菌操作前提下进行。手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索眼药水滴眼。依照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止痛药治疗。要减少全部也许会造成眼压提高的因素,例如咳嗽等。此外全面关注手术中眼压变动状况,假如指测眼压提高,就需要告知治疗医生,且全面重视查看药物的不适反应状况。
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全程心理护理。
手术前,仔细的向患者诠释白内障发病的原因以及表现。且让病人有比较完善的了解。让病人了解手术之前、中、后也许会出现的状况,让病人尽快做好一定的准备。让手术可以尽快结束。手术之后病人会出现比较显著的负担,会出现明显的失望情绪。有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告知病人具体状况,缓解负面的情绪。需要马上减轻心理负担,让病人自主配合手术治疗,促进疾病的尽快康复。
3研究结果
3.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


两组病人病情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
3.2治疗方式
最初都不使用药物.眼睛部分使用白内停、谷胱甘肽等药水。之后实施手术,130例在显微镜下把角膜切开,行晶体囊外摘出术(ECCE),人工晶体植入术;9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3.3结果
手术后的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顺利痊愈,力恢复较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视力达到0.8以上者有85例,0.5~0.8者42例,0.5以下者13例。
4讨论
4.1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1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视力恢复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因此,自主开展此类病人的临床护理以及心理辅导,便于此类病人后续的复原。
4.2研究过程
(1)在研究初期,先筛选研究对象,必须要严格按照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人。
(2)病人的病情分期要统一标准,要使用同一种量表,不可混用,以免造成研究的偏差。
(3)在护理措施的实施之前,先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力争做到标准化。
(4)在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按照病情分期采用了不同的护理侧重点,白内障前期或前兆期主要是饮食,药物治疗、心理护理,轻型白内障期主要是日常生活及功能锻炼护理,重症白内障期主要是心理,饮食护理及预防和治疗身体疾病,并结合个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5)在研究中,一定要做到定期测量,以观察病情的变化,不可随意,以免造成结果的误差。
4.3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本研究中,样本选择覆盖面有所不足,如能在样本选择上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做不同分析,也许能更好的反映病情的变化情况。
(2)在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实施的时候,缺少比较完善的要求,只能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
(3)在护理方式随病情变动而出现变动的时候,只能做到尽快处理。
5推论及建议
5.1推论
老年白内障是比较普遍的眼部疾病,甚至占据致盲眼病的25%-50%。由于病人手术之前基本视力问题或失明,因此想要复明的愿望非常强烈,心理负担很重,非常担忧手术之后效果达不到预期等。负面情绪造成手术中病人的焦躁、恐惧、不适,特别是老年病人更加明显。因为病人独特的年龄段生理、心理情况,和疾病自身的影响,给此类病人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造成了阻碍。有关人员需要全面注意病人在手术之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各种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且给予心理辅导,让病人通过正面的态度配合治疗,尽快复原,为家庭以及社会减轻压力。
5.2建议
(1)该研究的样本数偏小,若能进一步扩大,则更有说服力。
(2)由于大众人群对老年白内障认识水平有限,有许多老年白内障前期的病人不能及时就诊,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如能在社会上积极推广老年白内障的知识和护理方法,会对老年白内障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家畸,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89-403.
[2]姚景鹏,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
[3]温暖.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及心理指导[J].中国医药导报,2009(06)
[4]柳月金.老年性白内障186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
[5]李娜.音乐疗法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09)
[6]韦爱群.白内障手术后护理模式的演变.护理研究,2007(03)
[7]魏天星,闵雅莲.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05)
[8]王艳青.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