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重大风险之一。因此探索出科学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方法迫在眉睫,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年轻人外出,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了涉及三农的又一重要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体系不完善、养老保险政策不到位、农民参与程度低等情况,2014年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人口的基本经济需求,增强了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但是,该举措对农村的中老年劳动力产生了何种影响,是一个需要科学论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四平市叶赫镇的200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t模型分析农民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探究农村养老保险参与度低的原因,从而为提升农村养老保险农民的参与度提供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Logit模型;养老体系
1.前言
1.1研究背景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在结构上出现了重大改变,老年人口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想对于城市人口问题来说,我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通过我国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当时农村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全国的比重为55.92%,老人数量为已经高达 9930.33 万人,占农村人口数的 14.98%,比同期城镇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 3.29 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也不断上升,为了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条件,医疗设备和受教育水平,大多数的年轻人开始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大城市生活,这种现象就导致现在的农村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只有幼儿和年迈的老人留守在家。再加上我国现在经济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老人们的总体寿命不断增强,就促使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严峻。人口结构矛盾所导致的养老矛盾进一步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引发了其他问题的产生,在这么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地区却没有养老政策发挥出作用,养老体系还不够完善,养老保险的发展还很缓慢,这使得农村地区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与养老保险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养老需求之间形成极大的矛盾。为了减轻矛盾带来的问题,也为了减少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只有建立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挽救现在的局面。使得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得以完善,对服务农村老年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价格不到位、宣传不合理,让很多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认识不到位,并没有太大的意愿购买。城乡之间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城乡和谐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才能够不断上升,城乡的发展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如何提升农村农民参保的意愿和积极性成为当前国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再分配的手段,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大多数的学者研究的方向主是集中于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方面,而对于农村养老保险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的制度细化上没有明确说明,这为我们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因此,为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养老保险。本文通过建立Logit模型,从分析导致当前现状的原因,为提升农村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奠定基础。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下农民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术界对社会养老服务问题研究的局限性,更好地推进社会养老服务研究的发展。其次,对于社会养老服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开拓,为以后规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除此之外,对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实践上来讲,养老保险参与度低,阻碍了农村参保者的自由活动,如果没有制止这个问题,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就会变得更加严峻,更不利于打破城乡间现有的二元结构,也不利于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的保障。在我国全民实行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体系,是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步,只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够加快城市和农村一体化。与此同时也能够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我国在发展事业和农村改革向前推进的新政策下所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对提升农村农民对养老保险的参与度,增强农民防老具有重要意义。这对缩小城乡、省域之间的差异,解决好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维护好人民的权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都具有很强的推进作用。
2.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
国外的老龄化进程较早,因此,国外学者对养老服务供需的研究比较多,尤其重视养老及护理精神方面的需求。Gomi(2007)指出,年龄增长会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衰退,身体状况变差,自我照顾能力越来越低。这时,老人就需要家人和其他力量的支持,对医疗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凸显。瑞典学者Bettina(2005)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和能力是影响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在进入老龄化的社会的初期,西方国家就高度重视养老体系的建设。通过规划和建设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因此,在养老模式选择上,多数老人都更认同传统养老的观念及居家养老。
在收集到这资料中有一部分的学者主要从对于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个人特征和社会环境这两点只他们分析的主要两方面。Charles F.Manski(2000)研究发现,社会环境严重影响居民的参保意愿例如“社会规范”、“邻里效应”、“群羊效应”等,这些效应作者把他们进行了划分,分成了内生互动、外生互动和交互效应。Wu H(2002)认为居民的参保行为可以通过宣传所影响,增强居民的参保意愿,通过国家政策的颁布和宣传可以从个人根本上转变参保意愿,增强养老保险在农民中的认可程度。Ebenstein和 Leung 他们从现代国家农村的现状出发,发现我国重男轻女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个现象就让养老保险的市场很难在农村展开,因为农民更倾向于家庭养老。JessicaK.M.Johnson(2006)从国际中出发,现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对于发达国家呈现上升趋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能够满足现状,从而促使了养老保障在发展中国家中的需求。Collins和Glauber(2001)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参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减少风险和意外的发生,而是因为参保可以获得XX发布的参保补贴。Holman等(2001)分析了影响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主要因素是贫困、自雇、交易成本、制度设计以及制度可信度等五个因素。Janine Leschke分析了影响非正规人员参保因素,通过欧洲社区家庭数据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情况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意愿。Shi.SJ(2006)认为农民不参保的主要原因是:XX责任不到位、有关保险的法律不够健全、国家政策不够完善等。Orszag 和Gneta Ranerip (2008)通过研究发现,要想保证国家政策的稳定,就要使财政合理支出,通过筹资等渠道保证养老金的问题。Avraham Ebenstein和Steve Leung(2010)的研究发现了农民参保行为受到家庭特征的影响,如果家庭中的子女数量相对较少,或者男性较少的情况,那么农民的会更愿意参保,相反子女较多的意愿也会相对。Sherry(2002)指出,与传统家庭养老相比,老年人更愿意选择便利的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可以降低养老成本,让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弥补养老的不足。
在XX、社区及家庭角色的研究中发现,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西方国家,老年人一般由当地社区进行照顾,少部分人受到当地机构照顾。在那之后出现了福利危机,养老服务供给上就开始显得不足,便将养老供给放在XX责任调整上,社区、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
2.2国内文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的政策中一直受到阻碍,出现阻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关养老保险政策的本身和设计上。翟清岩(2018)提出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贫困老人数量多,使得农村老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农村养老服务已经在我国已经展开,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了集体供养制度。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价值因素的制约,社会化养老服务一直未能在农村展开。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延续着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配偶和子女是家庭养老的主要力量。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推动了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多,但是服务老人的功能却很少,没能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机构养老等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非常单调。邓大松(2017)提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地方财政筹资、经办管理服务、农民参保意识、基金管理以及制度衔接上的困难等问题”。吕中伟(2017)认为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立法缺失、观念守旧、资金筹措难、制度衔接不畅、基金管理混乱”这些问题尤为严重。在养老体系的构建上,张晓霞(2016)对江西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是公办的敬老院和光荣院,以农村“五保”为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救助人群提供兜底服务。陆杰华(2017)提出要按照XX主导、多方参与、有限公益、满足需求、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指导和规范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郑文换(2016)则从制度整合和社会整合的角度出发,提出养老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存在于农村基层社区中,指出应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王雪辉(2017)认为当前XX在农村地区实行统一规划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架,主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但是这项政策的实施却没能与现在农村地区发展状况明显相匹配。邱建国(2019)和郝磊(2020)则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这一角度上,由于社会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2.3文献评述
在对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上,学者普遍聚焦于保障低、立法不足、监管机制缺失、保险基金筹资难度大的问题上。但是,显少关注到覆盖对象相关问题,如多类型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险预案。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位学者提到农村超过六十周岁的老人,在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对“新农保”投保的情况下只凭借国家微薄的补贴其基本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有没有对补充型保险增加的必要性。也正是因此,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可能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进行相关的拓展和探讨。
3.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3.1相关理论
3.1.1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需求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递增的。并且,该理论把个体需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如果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们需求的提升,高层次的需求成为人们的追求,对老年人来说,物质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的慰藉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归属和爱的需求,希望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爱护;在自我价值实现上,还需要交友、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身余热,因此养老服务应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
3.1.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其是在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碰撞下自然生成。它认为,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活动就像是枢纽一般。个体活动呈现出社会性和对象性的特点。若是立足于老年人层面,可以把该理论进行如下解读:中年期后会自然过渡到老年期。所以,中年期已经为个体老年期开展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社会活动开展,老年人可以进一步体现到自我价值,促进老年生活幸福度的提高。并且,该理论还提到,对比积极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和不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前者的xxxx更加丰富,其精神状态也会更好一些。所以,该理论非常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升幸福度。
3.1.3新公共管理理论
罗伯特·丹哈特等公共管理学者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他指出,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公共管理者应自觉履行放权公民的职责,积极做好公民服务工作。同时,构建具有完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新公共服务理论同样分为五大部分:1.公共服务不等于控制公民利益;2.善待公民也是在善待公务员;3.公共管理者的目标和职责;4.公务人员应对法令、宪法、公民利益等提高重视;5.集体协作是公共利益达成的有效途径。而公共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所以,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养老服务应由XX出面组织,社会多方配合,因为这种服务不仅是为老年人服务,更是为了解决家庭子女问题,减轻子女的负担。
3.2研究假设
通过上文学者相关理论了解,本文在设计问卷时提出假设:农民参保意愿会受到家庭子女数、家庭医药费支出、受教育程度、农民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作用。对此,具体做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年龄较大的居民比年龄较小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2:汉族居民比少数民族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3:已婚者比未婚者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4: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5:文化程度高比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6:家庭平均收入水平高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7:对城居保险的认知程度较高,即认为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较简单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假设8:认为保险金较合适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
4.样本收集与数据处理
4.1样本收集
2023年8月初,笔者在吉林省四平市叶赫镇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72份,收到有效问卷200份。调查主要以入户的形式进行。本次调查采用户内抽样法,随机在四平市叶赫镇抽取农户,并在被选取的农户中选择符合研究对象条件的被调查人,作为被调查的对象。
4.2问卷设计
在进行Logit分析时,首先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为使调查问卷更全面、反应问题更贴切,通过多方面走访设计,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民族、婚姻、性别、受教育程度、有无工作、家庭平均收入、对保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及承包地面积等。
根据简洁性、差别性和明确性原则,本次问卷在设计上格式简洁,以多项选择的形式给出具体题目,既为被调查者提供方便,又考虑到了参保或未参保原因的多样性。同时,在语言的表达上避免了歧义和较长的专业术语,以保证被调查者能够更快理解题意。
问卷共分为三部分内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是第一部分,包括教育程度、期望养老方式、年龄、性别、家庭子女数等。而期望养老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储蓄养老、子女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其他养老方式包括“五保户”(无子女老人)商业保险养老等。
问卷第二部分是被调查对象参与“新农保”的情况,包括对新农保是否了解、是否参保、参保或未参保原因、了解渠道、缴费档次等。由于家庭收入是较为敏感的话题,所以将此项划在问卷的第三部分,包括家庭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水平、家庭支出首选项目、家庭每年医药费支出等。
在问卷第三部分第一项家庭收入来源中,除务工收入、农业收入、副业为主外,其他收入来源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如工程承包、物品出租、经营小卖店、小买卖)、退休工资、常年在外工作的工资收入。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5.1模型设计
为了了解影响居民参与意愿的因素,我们将通过 Logit模型来进行回归分析。Logit模型可以表示为:
5.2变量选择
居民的参与意愿是因变量,为二分变量,愿意为1,不愿意为0。自变量选择了个体情况、家庭收入水平、城居保险的认知度、有无其它保险、XX补贴水平和地区等变量(见下表)。
表1 变量描述表
变量类型 | 变量名称 | 变量编号 | 变量说明 |
被解释变量 | 参与意愿 | 有=1;无=0 | |
解释变量 | 年龄 | 55~64=1;
65~74=2; 75以上=3 | |
民族 | 少数民族=0;汉族=1 | ||
婚姻 | 已婚=1;其它=0 | ||
性别 | 男=1;女=0 | ||
教育程度 | 小学及小学以下=1;
初中或高中=2; 大学及大学以上=3 | ||
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 最低收入20%=1
较低收入20%=2 中等收入20%=3 较高收入20%=4 最高收入20%=5 | ||
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是否复杂 | 复杂=1;一般=2
方便=3 | ||
对保险金的看法 | 合适=1;不合适=0 |
6.实证分析
6.1分析结果
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来分析影响因素,对老年人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参加调查问卷的200人中,参与了养老保险的有114人,不参与的有86人,参与率达50%以上,但是参与率还是不是太高。在年龄中,65到74岁的人数居多,民族中主要是汉族为主,婚姻状况中已婚人数较多,而一些其他丧偶或未婚的有21人。男性有109人,女性91人,性别上比较均衡;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多数是在初中或高中的受教育水平。在对保险的认识上,觉得保险比较复杂的有116人。而对保险金的看法上,觉得合适的有121人。
表2 频数分析 | |||||||||||||||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
参与意愿 | 1 | 114 | 57 | 57 | |||||||||||
0 | 86 | 43 | 100 | ||||||||||||
年龄 | 2 | 112 | 56 | 56 | |||||||||||
1 | 65 | 32.5 | 88.5 | ||||||||||||
3 | 23 | 11.5 | 100 | ||||||||||||
民族 | 1 | 164 | 82 | 82 | |||||||||||
0 | 36 | 18 | 100 | ||||||||||||
婚姻 | 1 | 179 | 89.5 | 89.5 | |||||||||||
0 | 21 | 10.5 | 100 | ||||||||||||
性别 | 1 | 109 | 54.5 | 54.5 | |||||||||||
0 | 91 | 45.5 | 100 | ||||||||||||
教育程度 | 2 | 90 | 45 | 45 | |||||||||||
1 | 78 | 39 | 84 | ||||||||||||
3 | 32 | 16 | 100 | ||||||||||||
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 5 | 40 | 20 | 20 | |||||||||||
4 | 40 | 20 | 40 | ||||||||||||
2 | 40 | 20 | 60 | ||||||||||||
3 | 40 | 20 | 80 | ||||||||||||
1 | 40 | 20 | 100 | ||||||||||||
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是否复杂 | 1 | 116 | 58 | 58 | |||||||||||
2 | 67 | 33.5 | 91.5 | ||||||||||||
3 | 17 | 8.5 | 100 | ||||||||||||
对保险金的看法 | 1 | 121 | 60.5 | 60.5 | |||||||||||
0 | 79 | 39.5 | 100 | ||||||||||||
合计 | 200 | 100 | 100 | ||||||||||||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
变量名 | 样本量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中位数 | 方差 | 峰度 | 偏度 | 变异系数(CV) | |||||
参与意愿 | 200 | 1 | 0 | 0.57 | 0.496 | 1 | 0.246 | -1.938 | -0.285 | 0.871 | |||||
年龄 | 200 | 3 | 1 | 1.79 | 0.631 | 2 | 0.398 | -0.598 | 0.197 | 0.352 | |||||
民族 | 200 | 1 | 0 | 0.82 | 0.385 | 1 | 0.148 | 0.825 | -1.678 | 0.47 | |||||
婚姻 | 200 | 1 | 0 | 0.895 | 0.307 | 1 | 0.094 | 4.79 | -2.597 | 0.343 | |||||
性别 | 200 | 1 | 0 | 0.545 | 0.499 | 1 | 0.249 | -1.987 | -0.182 | 0.916 | |||||
教育程度 | 200 | 3 | 1 | 1.77 | 0.707 | 2 | 0.5 | -0.952 | 0.36 | 0.399 | |||||
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 200 | 5 | 1 | 3 | 1.418 | 3 | 2.01 | -1.302 | 0 | 0.473 | |||||
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是否复杂 | 200 | 3 | 1 | 1.505 | 0.65 | 1 | 0.422 | -0.241 | 0.925 | 0.432 | |||||
对保险金的看法 | 200 | 1 | 0 | 0.605 | 0.49 | 1 | 0.24 | -1.831 | -0.433 | 0.81 |
表4 相关系数矩阵
参与意愿 | 年龄 | 民族 | 婚姻 | 性别 | 教育程度 | 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 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是否复杂 | 对保险金的看法 | |
参与意愿 | 0.360*** | 0.145** | 0.131* | -0.672*** | 0.726*** | 0.493*** | 0.449*** | 0.724*** | |
年龄 | 0.320*** | 0.392*** | -0.084 | -0.128* | 0.259*** | 0.244*** | 0.187*** | 0.307*** | |
民族 | 0.145** | 0.381*** | -0.076 | 0.068 | 0.149** | -0.018 | 0.107 | 0.074 | |
婚姻 | 0.131* | -0.062 | -0.076 | -0.182*** | 0.086 | -0.012 | 0.078 | 0.224*** | |
性别 | -0.672*** | -0.098 | 0.068 | -0.182*** | -0.475*** | -0.305*** | -0.322*** | -0.492*** | |
教育程度 | 0.705*** | 0.229*** | 0.143** | 0.073 | -0.455*** | 0.401*** | 0.267*** | 0.505*** | |
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 0.493*** | 0.214*** | -0.018 | -0.012 | -0.305*** | 0.396*** | 0.224*** | 0.318*** | |
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是否复杂 | 0.427*** | 0.150** | 0.124* | 0.091 | -0.311*** | 0.232*** | 0.229*** | 0.331*** | |
对保险金的看法 | 0.724*** | 0.283*** | 0.074 | 0.224*** | -0.492*** | 0.491*** | 0.318*** | 0.314*** | |
下三角单元报告皮尔逊相关系数,上三角单元报告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 | |||||||||
*** p<0.01, ** p<0.05, * p<0.1 |
通过对相关变量与保险参与度构建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5 logit回归分析表 | ||||||
变量 | B | S.E. | Wals | df | Sig. | Exp(B) |
年龄 | -0.086 | 0.937 | 0.009 | 1.000 | 0.927 | 0.917 |
民族 | 3.600* | 1.944 | 3.430 | 1.000 | 0.064 | 36.590 |
婚姻 | 0.145 | 1.426 | 0.010 | 1.000 | 0.919 | 0.865 |
性别 | -5.179*** | 1.491 | 12.069 | 1.000 | 0.001 | 0.006 |
教育程度 | 3.948*** | 1.131 | 12.179 | 1.000 | 0.000 | 51.825 |
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 1.017** | 0.424 | 5.754 | 1.000 | 0.016 | 2.765 |
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是否复杂 | 2.618*** | 1.020 | 6.584 | 1.000 | 0.010 | 13.711 |
对保险金的看法 | 5.631*** | 1.694 | 11.046 | 1.000 | 0.001 | 279.068 |
_cons | -15.765 | 4.619 | 11.649 | 1.000 | 0.001 | 0.000 |
注:***、**、*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性水平 |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龄的大小与是否参与购买保险之间的关系不显著,系数为-0.086。从民族上来看,汉族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保险,因此民族对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系数为3.600。从婚姻状况上来看,结婚与否对保险的购买影响关系不是很大。从性别上来看,性别对于保险的购买呈现有显著的关系,特别是女性更倾向于购买,而男性与保险的购买呈负相关关系,系数为-5.179,非常显著。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保险,与保险的购买的相关系数为3.948,关系比较显著。家庭平均收入水平对保险购买意愿影响也比较大,家庭平均收入水平越高,越倾向于购买保险,系数为1.017。对保险的认知理解上,认为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相对简单的,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2.618。在对保险金的看法上,认为保险金合适的,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5.631。
6.2结论分析
(1)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购买保险,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更细致,因此对购买保险的意愿度更高,而男性多数时候。由于性格粗放,对保险购买的意识性不强。
(2)文化程度高比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城居保险。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保险的了解度更深,保险意识也更强。
(3)家庭平均收入水平高的居民更愿意参与城居保险。收入更高的人群,有稳定的保障,在保险资金的支付上意愿性更强。
(4)居民越了解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对参与保险的倾向越高。不太了解相关程序的居民,对于保险更为陌生,也就不是很具备参保的意愿。
(5)认为保险金比较合适的居民参与保险的意愿更高,更愿意购买城居保险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认为保险金的数额不合心意的居民,一般就不会有购买保险的需求。
7.提升农村居民参与养老保险意愿的建议
7.1制度先行,推动养老服务的规范化
根据XX主导、社会参与、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养老服务制度体系。通过XX提供资源﹐撬动社会民营资本,形成了XX﹑企业﹑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针对农村无人照料、XX养老服务职能不明确的问题,应先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精准定位XX所处位置,达成社会契约,把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确定下来。合理制定长期农村养老服务中长期规划,并引进规划落实所需的设施设备。始终坚持长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资源共享、健康积极、全方位服务、多元供给的新发展理念为导向。在对农村专项养老服务发展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加强配套设施改造、照料人才培育、老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发展等各方面的政策。在养老保险的供给上,可以给与农村老年人更多的价格优惠,对一些年老困难的群众建立免费养老保险体系。
7.2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养老保险资金的多元化
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中,财政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以XXX为背景对农村养老服务推进,对财政费用的需求会更大,应调动社会和国家多方出力支持。首先,着手对农村养老服务领域财政公共支出长效投入机制构建。不管是地方XX还是国家,都应在每年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农村养老服务启动款项,以备农村购置养老基础设施花销,如各项老化设施改造、养老机构床位等项目。其次,抓住乡村振兴建设契机,让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积极出力。譬如,依托共建民营、特许经营等模式,快速接触熟悉农村养老服务。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起点,开发设计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最后,建立在需求之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推动。以XXX为背景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必须时刻摆正均等化服务、需求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基于需求为本对养老服务输送体系和供给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还要为农村各地区养老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化做出努力。当前,我国农村老年群体结构极为抽象。因为老年人经济、身体健康、所处年龄段等方面的差异,其养老服务需求也呈多样化。
7.3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当前许多农村的老年人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对养老的资金、养老保险的内容以及提供的保障等相关知识都不是很了解,因此也影响了他们的参与度。地方XX应当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走家串户的形式,将养老保险的利处带给农村的农村老年人,并对家庭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从而提升对养老保险的参与度。正视老龄化发展走向,紧扣养老服务平台机遇,对农村养老需求深层挖掘,客观评估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情况、养老服务需求、服务购买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规划社会化养老服务项目,尽可能适用于多数老年人家庭,由点及面的推广养老服务项目,刺激集群效应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Bettina Meinow, Ingemar Kåreholt, Mårten Lagergren. According to needPredicting the amount of municipal home help allocated to elderly recipients in an urban area of Sweden[J].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2005,12(3):42-46.
[2]Xavier Giné,Robert Townsend and James Vickery.Patterns of Rainfal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in Rural India[J].Oxford Journals,Social Sciences,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8,22(3):47-54.
[3]陈成文,陈云凡.城市养老服务要走“社区化”道路——来自 753 位城市老年人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2):17-23.
[4]陈为智.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关键问题反思及前瞻[J].西北人口,2016,(7):124-133.
[5]耿永志.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7(2):68-70.
[6]李焕珍.试论发展老龄事业的经济意义[J].中国民政,2012(09):37-3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