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异类婚恋故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志怪小说中的一种重要题材,这样的故事在民间的流传是很广泛的,对考察婚恋故事在民间的演变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流行在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来看,这种婚恋故事在民间很流行,有学者认为,它不仅是一种故事题材的盛行,也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对现实婚姻的憧憬与诉求,本文将以魏晋时期的异类婚恋故事为论据,力求从中从侧面知晓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真实的人民的生活状态,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毕竟源于生活。此外,我们着眼于异类婚恋对民间文学的影响,对其进行论述。本文将整个论述过程分三步走:即——绪论——正文——结语。重点论述了婚恋现象在魏晋时期的神异鬼怪故事中的发展情况及其在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人神或者人鬼,人妖婚恋故事,论述了异类婚恋故事的独特性,并对此类志怪故事由最初的陈词滥调逐渐演化为一种成熟的文学艺术形式的艺术发展变化。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异类婚恋;时代特征
1 绪论
在我国古代的古典小说中,有一类讲述人类与异类浪漫婚恋的故事作品,此类作品虽然题材有限,但却数量众多。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浩如烟海的志怪小说中所占的篇幅一般比较小,叙事手法稚嫩,但已经初具雏形。这一时期异类婚恋小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和写作模式被后世不断模仿并广为流传,为文学作品的爱情题材增添了一抹跨越种族跨越禁忌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古代小说和民间故事中,这种跨越种族的异类婚恋故事屡见不鲜,这其中凡人男子和非凡人的女子婚恋的故事占据了超过半壁的江山。本篇文章里所指的异类是相对凡人来说的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各类神仙,鬼怪,魂灵等,这是一种超现实的婚姻和恋爱行为,涵盖了社会,心理和生理关系等的婚姻形式。
因为在志怪故事里的婚恋关系往往是人与魂、精怪、狐仙之类的爱情故事,与传统的才子佳人不同,这些故事里的女主角多是一些有超然能力的狐鬼之类,男主人公通过一些奇遇与女主角相识相恋,人们喜欢这些故事的原因10多种多样的,有些研究者认为古人有强烈的寻根欲望,从心里对一些神秘的动物有一定的崇拜之情。还有些学者认为在远古时代,是因为生产力低下每个民族和一些动物之间的奇遇,或者向往有某种动物一样的能力,或者是民族常常把这些动物作为自己的榜样来崇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物图腾。而且在古代人们认为动植物也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在大自然的位面上,他们与人类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心目中这些瘦的和人类一样的待遇,甚至多个种族之间是不应该存有界限的且这一时期的人民认知水平不高,就比较容易造成物与我的混合认知,并把人类之间特有的行为拓展到人与动物。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灵魂的不灭这一远古初民坚信的理论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异类婚恋现象的产生,远古时代人们还不可能完全了解自身的构造甚至常常受到梦中出现的事物影响,于是他们就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身体活动是两个分开的个体,而这种人类本身具有的思想也就是远古初民所认为的灵魂会在人类死亡时离开身体,或者说他们认为是灵魂离开身体导致了人的死亡。于是陷入这种思维的远古初民不自觉地开始思考灵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人类的身体死亡时既然灵魂可以继续活着,那就有必要再思考灵魂如何死亡。那个时期的远古初民认为灵魂能够在原本的身体死亡后继续出现,还可以融入其他的人或者动物甚至可以融入物品,从而控制人类,动物以及物体。这样幼稚的想法使得再结合人类特有行为的外推,异类婚恋为题材的志怪小说皮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大受欢迎并广为流传也和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猎奇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婚恋行为从古到今无不例外的对人类展现出了很大的诱惑力,而异类之间的婚恋行为更是为本就极具吸引力的婚恋行为再次蒙上一层更加神秘更加吸引的面纱。俞汝捷先生曾经指出:“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朝的传奇故事出现以前,我们的文人在小说里体现性爱的方式就是异类婚恋,这些问题一般不会收录在正规的文学著作中,所以也没有先贤大儒用道德规范去约这些作品,古代的制度是非常严苛的,言论环境也不像现在这样宽松,在作品中借古讽今也基本不可能,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只能通过写神怪故事来抒发,一时之间这些文人好像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读书科举之余,创作出大量的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志怪故事。”由此可见在唐朝以前文人们只要涉及到性爱的故事最保险的方式,就是通过志怪故事来体现。这些故事向来被隔离在高雅的文学外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种不被主流接受的现象正好帮助其摆脱了当时的传统旧社会道德观念的束缚,虽然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人类,似乎不能用凡人界的种种繁文缛节的舒服,因此在这些异类为主角的神话故事里,任何高雅艺术书籍里寻找不到的性爱描写可以大行其道。想来这也是先秦时期智慧故事里多以婚恋为题材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相信,物极必反。在古代压抑繁重的道德观念,传统礼节的束缚下,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情感得以宣泄的灵丹妙药。
至于为何偏偏是魏晋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此类著作,笔者以为与当时社会迎来了中国古代人文方面的集体觉醒有关,在这一时期大家也纷纷迎来了一个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人格上也开始迎来了思想自由的时代。在这种思潮的作用影响下,人类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和张扬,由此人类的种种情感上的需求也开始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和其他表现形式纷纷释放出来。在魏晋南北朝这种人文觉醒的大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婚恋小说也因此被注入了不等同于当时常理的精彩。
异类婚恋小说传达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婚恋观在现实中也有所体现,集中体现在这一阶段的年轻人婚恋状况出现了相对自由,长久以来的封建传统在这一时期也有所松动,甚至女子也可以抛头露面在社交场合参加活动,这在传统封建社会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他们固执的认为女子就应该待在闺房中直至嫁为人妻,然后安心待在夫家相夫教子。
纵观魏晋时期出现的志怪故事里,涉及婚恋故事的描写中,多以异类女主角向男主角发起性爱攻势的情节出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女性的思想开始得到初步解放,传统令人抓狂的封建礼制封印在女子身上有所松动。
2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异类婚恋产生的原因
若论魏晋时期的鬼狐小说里,婚恋关系男女主角发生人鬼恋、人狐恋情节的具体原因,是由于涉及到了当时广泛的社会层面,对此类小说产生原因的探究具有较大的艺术研究价值。此类体裁的故事从成型到被世人所接受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因此这种类型的小说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真实社会生活。关于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戏谈之风的盛行
当时风行的戏谈之风为异类婚恋小说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所谓“戏谈”即“嘲戏之谈”,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戏谈之风的盛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市井之徒还是文人雅士都对戏谈有着极大的热衷,有资料表明,很多异类婚恋故事都是当时在聚谈中得到的灵感。
2.2 儒释道“三教”的渗透
魏晋时期,宗教信仰似乎异常活跃,信奉儒家礼教、佛教、道教的底层群众特别多,人们对神仙鬼怪的接受能力大大增强,对异类婚恋接受起来也并不困难,因此,此类小说题材才得以盛行。
当时以人、妖等异类为男女主角的故事之所以兴盛不受儒家礼教的影响,在拘束的封建礼教观念中,无论男女在道德立法上只能与自己的伴侣相爱,古代人民无分贵贱一旦爱上伴侣以外的人是被道德礼教所不耻的,是被各个阶层人民排斥的,描写性爱的情节不得出现在在任何的圣贤书里,正是这样的高压政策使得潜藏在人的骨子里对性爱的渴望异类小说里得到了宣泄。
道教主张的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等活动对异类婚恋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道家的思想体系里,人的命运是靠自己去修行的,人生际遇,善恶好坏完全是因为自己所走的路所坚持的信仰而导致的,恰恰女鬼求生、狐狸成人的故事,都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甘平庸向命运发起挑战的革命精神。异类婚恋小说中的女鬼复生情节正吻合当时道教“我命不在天”的教义。
在我国古代以神鬼狐仙为主人公的小说里,人鬼恋,人狐恋在智慧故事里占有很大的比重,故事里主人公的世界观金手指很多都是源于佛教故事,比如轮回说、因果说、报应惩罚等等佛教思想。
3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异类婚恋的类型概要
盛行在魏晋时期的智慧故事里的人鬼恋、人狐恋的 CP组合,体现了当时人民对封建礼教的精神反抗,为使现代人深度挖掘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值得去了解一番这些故事涉及到的具体类型并对涉及到的类型进行一个既不显得繁琐,又不那么极简的分类。太过繁重会造成深入了解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时的阅读障碍,而极简又失去了对其进行分类的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先辈们孜孜以求的探索的科研基石上,把描写神仙鬼怪在故事里和人类相爱的小说进行细分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分门别类的区分。但如此分类势必造成一些模糊地带。但总体上在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中异类婚恋关系中与男主人公相识相爱的多是人们口中的狐仙鬼怪,因此笔者以为此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1 志怪小说异类婚恋中的人神恋情
着眼于魏晋时期流行的狐仙鬼怪故事里男女主角的相爱相知的故事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对此类小说进行分析,与故事类型、情节差异来细分的话可以细分成“邻家女孩型(天鹅处女型)、仙山洞府(神仙洞窟)型与最受欢迎的仙女思凡(奉命下凡型)”。
3.1.1 天鹅处女型
所谓的天鹅处女型异类婚恋故事不仅仅在中国大为盛行,在世界范围内也曾掀起一阵阵的热潮。大致的套路基本都是民间的普通男子偶然间看到了几只天上下凡的仙鸟在美丽的湖水中洗澡,男子处于爱慕或者玩心偷去了其中一只仙鸟的衣服,以此为要挟强迫仙鸟嫁给他。仙鸟不得已只能嫁给凡人并为这个凡人诞下子嗣,再经历了某些机缘巧合后,仙鸟找到了自己的衣服后便披上自己的仙衣飞回天界。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与郭氏所著的《玄中记》,这两本儿志怪故事中所描写的仙凡恋就是最早流行在我国的“天鹅处女型”经典剧情。这两个记载几乎堪称天鹅处女型异类婚恋故事最早的中国雏形,姑获鸟只要脱下毛衣就可以变成女人,而一旦姑获鸟穿上毛衣就变成了鸟儿,这类故事中的既可以变成人,又可以变成鸟的本事可以说是非常神奇。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这类姑获鸟在被人类捕捉到时还可以嫁给人类,甚至可以为人类生儿育女抚养子嗣,这么神奇的故事在现代看来尚且引人注目,更何况是文学作品尚不丰富,人类尚还没有插上想象的翅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了,故此被整个时代的人所向往也就不难理解。
3.1.2 神仙洞窟型
本文中所指的神仙洞窟型异类婚恋故事,直接受到道教一直以来大肆宣扬的不建茅庐,寻山隐居,以山洞为居,求仙问道的理念。证据便是早在中国更早的古代直溯到夏商时期就有的封禅仪式,这种封建活动的思想基础就是认为山林是神灵居住的滴地方,而一些成名已久,地势挺拔的名山例如泰山更是可以直达神灵的住所也就是天境。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狐、鬼等异类与人类相恋的故事也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产物,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并不广泛。所使用的套路大多是凡间界的男子被引入天界,美丽的仙子对凡间的男子动了心多番挽留本是凡间的男子,但男子思恋自己的家乡,怀念人间的随心所欲和灯红酒绿,最终抛弃仙子返回属于自己的凡间。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男子普通且自信的传统是自古以来几千年的基因遗留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套路的神仙洞窟型故事,一般而言凡间男子进入天界的过程都非常曲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还要有仙子的帮助才得以实现,而且遇到仙女后一般都会有一个互赠定情信物的环节,可最后还是要免不得分离。这种套路也是神仙洞窟型的志怪小说中异类婚恋故事的一个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特色。
3.1.3 奉命下凡型
在这种类型的异类婚恋故事中,有的仙女下凡的原因是违反了天条被惩罚下凡,有的是为了在凡间完成被交代的任务。这种类型的异类婚恋故事也有其本身所独有的特征。这类情节描写中,多半是由于剧种男主角仁孝、忠义的高风亮节被玉帝看在眼里,上天为了奖励他特意派出仙女下凡来帮助凡间男子。也有一些是仙子下凡来追寻自己梦想中的,在天界不被允许的美好爱情。例如搜神记和搜神后记中的异类婚恋故事,董永为了还清自己母亲的出殡费用,打算把自己卖给自家主任做牛做马抵债,在路上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下凡的仙女。仙女和董永因此结为夫妻,帮董永还清了所欠的债务后,便返回了天界。在这个故事中的仙子还只是奉行天命下凡间帮助具有某些美好品质的男子,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个人感情的描写,也有的故事是因为仙子和凡间男子坠入爱河后相亲相爱,但最终由于人仙之间的区别而迫于无奈最终分离。
3.2 志怪小说异类婚恋中的人鬼恋情
世界因为爱的存在才分外精彩,人鬼恋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异类婚恋故事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法,放眼魏晋南北朝之后的数千年,这种题材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有很高的观赏性,带给人们另类的观感,极具打动人心的力量,仿佛重锤敲在心间。
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情节中的人鬼恋请一般情节都比较错杂,而根据其所讲述的主要类型本文将人鬼婚恋依据情节结构,文本套路等,挑选了一些较为经典的人鬼恋情将其细分为:漂亮女鬼死而复生、误打误撞救起异类、精怪现形几大类别。
3.2.1 复生类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连绵不休的社会动荡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苦难,同时也让百姓们深刻的感知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里普遍交织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求以及对死亡的惶恐,故此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借着文人的这种恐惧与向往产生了对异类婚恋中人鬼婚恋复生类型 创作灵感。如果我们对这一人鬼婚恋小说的类型做一个统计不难发现,四十二篇的人鬼婚恋中包含复生类型的小说竟然数量高达十篇。在这一类型的人鬼婚恋情节中的普遍特性为:通过死而复生的主角讲述其死去的时候在冥间经历过的事情。这样以亲身经历为题材的情节使得人们更加坚信鬼魂是真实存在着的,甚至为了管理这些鬼魂,人们还要为其虚构出一个子虚乌有的冥间。
复生自然不可能是无条件的,复生一般有几种缘由,或者故事的主角与天界或者冥间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借助这样的关系得以重生,或者借助这种关系使得自己身边的亲人得以重生;或者故事的主角因为得不到的爱情而死,又因为这份坚贞不渝的爱情得到重生机会。例如《搜神记》中便有这种类型的复生情节的故事情景,年轻的男女相互爱慕并且未经家人允许知晓的情况下定下终身约定,但战乱时男子不得不被征兵远行,女子的家里人不顾女子的阻挠把女子许配给了另外一名男子。这种情况下女子每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最终抑郁致死。后来男子从军归来,发现曾经的爱人嫁为人妇甚至天人两隔,男子大为愤怒,一气之下劈开了棺材,神奇的是里面的女子竟然复生,于是两人重新结为夫妇。还有的情节是主角死去到了冥间后发现,冥府工作机关工作出错,此人的阳寿还没有耗尽,于是冥间改判,令其复生。
3.2.2 误入墓穴类型
爱情的力量是无比伟大的,人类正是由于有了爱情的力量才能创造出世间的奇迹,爱情的力量更是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激情,在他们看来,爱情可以突破一切阻碍,哪怕时间或者空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鬼婚恋中的误入墓穴类型的题材,使得令人恐惧的生与死的问题在爱情面前黯然失色。我们根据这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鬼婚恋中的误入墓穴类型的小说的大致发展套路不同把这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鬼婚恋中的误入墓穴类型的故事再细分为以下两种不同的情节:第一种是男女主角浪漫邂逅颠鸾倒凤洒泪分离,故地重游时温柔乡变成荒坟野坟冢,无奈之下只能返回家中。这一类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鬼婚恋情节中的复生类型中的又经过细分之后的类型已经完全趋于普通化,故事的主角平平无奇,既无显赫的背景,也没有与天界,冥界等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门当户对的限制,更没有人鬼之间处处暗伏的杀机。这全然就是一对普通男女的爱情故事,两人的相爱相杀,相互纠缠感动了无数青年男女。后世认为这种类型的故事在往后的延申中便演化出了冥婚类型的故事。另外一种类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类婚恋中的人鬼婚恋中的误入墓穴类型则是以某位身份特殊的男子为主角,例如猎人或者采药的农人和中医,由于工作需要常年混迹各种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出于迷路或者牛羊群失散等等不同的原因不小心进入了墓穴中,更羡煞旁人的是,竟然还在此中遇到了自荐枕席的多情怀春少女。凡人误入了阴间,还和鬼魂成就了一番姻缘。事成之后凡间男子继续他平凡的生活,但与他成婚 鬼魂为凡间男子生下了延续香火的孩子并送到了凡间男子手上,一般而言这种类型的人鬼婚恋中还会有一下套路,分别的时候女子会赠送给男子一些金银珠宝等财物让他可以无忧无虑,不受金钱苦恼的抚养孩子。
3.2.3 其他显性类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鬼婚恋类型中的显性类型的志怪小说的普遍特点就是主角本该死去,但是由于实在放不下在凡间的某种东西,人世间可以突破生死阻隔的事情本就不多,爱情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爱恨情仇,真是叫人难以忘却啊。借着这种执念,死去的人在凡尘中显现形体,指示某人完成自己牵挂的事情或者帮助自己所魂牵梦绕的人儿,如此达成心愿无牵无挂后离开人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鬼婚恋情节中的显性故事都是此类剧情,对魏晋时期的狐鬼恋爱故事进行分析可以可以发现故事,无论哪种类型的人鬼婚恋,几乎都是借由时间为夜晚时候的凄清惨淡和空间上的空旷荒凉来构造这种欸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中的人鬼婚恋情节上的环境气氛。
3.3 志怪小说异类婚恋中的人妖恋情
在我国的历史上很在就开始有了关于妖怪的记载,远远早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春秋战国还要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许多关于妖怪的记载。例如左传里的记载: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这样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关于妖怪的定义也开始发生了转变,由一个专门指代自然灾害的名词演变成了指代动植物等无生命体有了自己的思维后衍生的精灵。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妖婚恋就是如此产生的,而有关其具体的=产生,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让众人全部被说服的理论被发展出来,本文窃以为远古初民对动植物神灵的崇拜是导致人妖婚恋故事有了雏形的 原因之一,这些动植物可以通过化为人形来保护人类,同时他们也具有一些人类并不具备的能力,这也是他们被称为神的原因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守佛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坚信万物皆有灵,干宝的《搜神记》里收录的智慧志怪故事里还出现这样的情节:在我国古代南方的扬州下辖的一个县里,生长着一株万年古树,高达几十丈,在一个时至大旱的年头,百姓们教导这棵古树身上散发出黄色光芒,便固执的认为这棵树诞生了神灵,便摆上酒肉果脯来祭祀这颗有了神灵的古树。后来村中的一个妇女在夜里看到了一个自称是树神黄祖的老妇人,剧老夫人所说自己能够掌管四时下雨,答应给这个村子降雨,时间就约定在明天。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果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于是百姓感恩戴德,为这一课古树还有神灵建立了祠堂每天都来祭祀。在这一时期人们也认为动物也是有预示吉凶的能力,例如凤凰等便被认为是吉祥的动物。自然界中的一些在现代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奔劳i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例如树木复苏,或者一种并不常见的动物的突然出现,而对于没有具备现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古代人来看来,他们就会不自觉的把这种自然现象与超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苦苦追寻这些事情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人妖相恋的情节多种多样,男女主角来自各个物种,大致可以分成人和狐仙妖精、花精柳怪之间的恋爱故事,其中又细分出很多个更小的类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妖婚恋故事中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婚恋还存在着更加细致的分类,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人与野兽,人与水兽,人与家畜,人与昆虫等等多种类型。
3.3.1 人与动物之间的婚恋
人与野兽之间的婚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人类与狐妖之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人与野兽之间的异性婚恋行为还包括人与蛇精,猴精等等不同种类的野兽发生了爱情进而突破了人伦禁忌产生婚恋行为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一般比较简单但并不妨碍其大胆的情节构思带给读者巨大的阅读乐趣和沉浸式体验。
人与水禽之间的异类婚恋行为指的是人类与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们产生爱情,水里的动物幻化为美丽的人形来和自己喜欢的凡间男子约会,可是水里面的动物即使幻化成了人形也要受到自身习性的限制不可能轻易离开水面啊,因此这种故事的结局一般不会很美好,因为生活习性的限制导致有情人哪里可能成为终成眷属的那一批呢?
人与家畜之间美丽的恋情与飞禽走兽和人类之间的恋情相比情节可以更加丰富,最后的结局也不一定全都是悲剧,也有相当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异类相恋中人类与家畜之间的爱情最终修成了正果,突破了人伦禁忌和伦理道德的限制,最终得以双宿双飞,幸福美满团圆,这样的标准结局自然还离不开一个可爱的婴儿。也许人与家畜的婚恋故事相对更加幸福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小说的作者认为家畜为人类服务,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吧。
3.3.2 人与昆虫之间的婚恋
人类与昆虫之间的异类婚恋故事在形式和情节上虽然与上述类型比起来并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和更加引人入胜的情节,但是光是想象着蚯蚓,蜘蛛,蚱蜢修炼有成化为凡间女子和人类男子相恋就已经足够让人类产生兴致了吧,细细想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3.3.3 人与植物之间的婚恋
人与植物之间的异类相恋,人与器物之间的异类相恋虽然异类的类型与动物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也都以其丰富的想象和奇诡的构思引人入胜,令人欲罢不能。仔细想来,当代社会复杂多样的性取向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人们开始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那些原本难以令人接受的性取向。包容的社会包容任何任何一种性取向,我们愿意相信那些人只是爱的对象和大多数人有所不同,但他们依旧享有爱的权利。
4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异类婚恋的文化蕴含
结合以上所列举的仙凡故事中,人间男子与户鬼魂灵所化美女相恋相知的经典故事中就能发现:流行在魏晋时期的志怪故事里人类和动物植物之间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流行起来是基于那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土壤基础上的。大多数人物形象都来自于当代的现实生活中,所以一些故事地域特征的,反应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产生活与精神诉求,也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民生产生活的缩影。
4.1平等婚姻制度的向往
曹魏时期朝廷改立选官制度,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实行九品选官法之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那段时期社会等级的真实写照。这种社会形态已经逐步得到完善,各个家族之间、门第之间也陆续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族家规。拨入,豪门望族为了维持他们世世代代的高贵阶层,制定出严禁与庶族(平民)通婚的规定,豪门贵族变得更加高不可攀。因此,如果你出身在平民家庭是非常难以步入仕途的,除非你长相英俊被豪门贵女招入东床,借助岳家的显赫攒才能勉强混个小官,从此,家族子弟才能有机会提高阶层。但在等级森严的当时来说这概率比现代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因为世家大族的贵女对寒门子弟是没什么好感的。所以,一些描写寒门子弟与大家小姐的爱情故事出现并迅速流行起来,这是平民对豪门的渴望,但他们明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就退而求其次,常常把故事里的贵女、公主写成鬼、狐等异类,对他们的描写也常常出现“美艳”“优雅”“冰肌玉骨”等,广大寒门子弟通过读这些“精神食粮”来弥补现实世界的缺憾,到了魏晋时期,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同门第的恋爱是不被允许和祝福的,甚至被定性是大逆不道的。
故事中的仙凡恋虽然唯美,令人羡慕,但其结局都是以男主离开为结局的,从中我们能大致窥探到就算寒门子弟有攀龙附凤的“贼心”也没有面对世家大族的“贼胆”。这也说明仙女、公主、贵女的身份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巨大压力,是无法逾越的门第鸿沟,即使两人一见倾心在一起了,也不能长远的走下去,两人既没有共同的朋友圈,也没有共同的爱好,有的只是寒门秀才对豪门贵女美色的垂涎、对富贵生活的渴望,美丽贵女对寒门子弟痴情的感动与怜悯,然而,靠着这些只能有一次美丽的邂逅,两个阶层的人既不能融入对方的生活,更不能真正组成家庭立足于社会,所以,它也只能活在这些志怪故事里,流传在寒门子弟间,作为一种谈资来品评,更作为寒窗苦读的消遣来游戏。故事里,每当寒门子弟想探寻仙女的生活时,仙女口中总是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这句话隔开了两类人,仙女作为仙,她的出现意味着穷小子遇到了“天机”,因为天机不可泄露,所以,马上就会有天意将其分离。也昭示着门地之间的天堑是不可逾越的。凡男与仙女相恋之后凡男尝到甜头迅速离开的故事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人神相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能浅尝辄止,不能过分贪恋。反应到现实社会则是:门第不同如果强行在一起就会有灾祸临到。以《搜神后记》卷五中写的“白水素女”为例,穷书生谢端有幸被螺女看中,并偷偷的给书生送衣送食,助其求学。当人们以为幸福的生活就这么一直过下去的时候,男主忽然发现女主的与众不同,人与神的幸福生活就此结束了,穷书生失去了神女的救助,神女从此消失了。我国古代小说研究专家石昌渝曾说过:“故事里的人神相恋的情节,体现了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平民面对不同阶层的婚姻时的一种压抑,也是一种本能欲望的体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本就不会有平民书生与豪门贵女相结合的现象发生,编写这样的故事也是寒门对豪门渴望的一种体现,这种情绪被压抑久了势必会寻找一个宣泄的方式,那么志怪小说恰逢其时。”“阶层之间通婚的问题一时不被磨平,那么这种形式的故事,会一直被流传下去。”
4.2 生命意识的觉醒
魏晋时期世家门阀与皇帝共治天下,皇帝往往是被架空的,从权利结构上讲,那段时间是我国古代最为混乱的时代、门阀之争、世家与皇族之间的倾轧频频发生,各个阶层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既有天灾发生,又有人祸相随,在这如火如荼的400年里,人民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是当时民间惨景的写照。人们非常没有安全感,不知在哪一场暴动中成为权力相争的炮灰,百姓苦不堪言,一度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况。有句为证:“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可见,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是怎样的惶惶不可终日,就连一心科举的文人也整天担心自己会死在哪个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们恐惧、焦虑,不知明日会怎样,不知下一餐在哪里,这种苦难的生活现状激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而言之,有饭吃、活下去,成为了他们最朴实的盼望。
干宝所著的《搜种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晋武帝年间,在河间有一对恋人,男的去从军了,很多年没有回来,女方父母劝她嫁给别人,女的不情愿,父母以死相逼,少女万般不愿之下只好勉强嫁了,哪成想婚后不久,此女郁郁而终。男的当兵回来向女的家人打听她的去向,女方家人无奈之下把男的带到女的坟墓旁。男的看到女方坟墓痛苦不已,悲痛无法言语,执意开馆以解相思,哪成想,开棺之后,女的见到情郎居然复活了,真是善哉奇哉。女方前夫得知此事来要人,情郎哪肯放手,于是告到官府。县里断不清此案,上报朝廷,朝廷念情郎与女方的感情跨越生死,于是将女方判与情郎所有。之所以有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是因为,当时的魏晋乃至稍后的南北朝,真是战争连连,在民间,青年男子被抓取当兵的现象和普遍,因为连年战乱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打碎了多少家庭的团圆梦。所以,当时的人民通过编写这样的故事来表达对连年战争的反抗情绪,是广大人民生活在苦痛之间的喘息。
即使以前他们经历过逆境,但是魏晋时期的苦痛是前所未有的,他们随时面临着死亡,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以及面对死亡强烈的求生欲。李泽厚说:“那个时期的歌声也是哀歌,万千民众发出同一声哀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都生活在岌岌可危的战争与天灾双重危机之下”。
4.3 男权中心的主导地位
绝大多数人神相恋的作者都是男性,体现了他们对现实婚姻形态的不满,写这样的小说一方面抒发他们心中的郁郁之情,一方面也是将心中美好的愿望倾注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现。当时社会对性爱的压抑,在现实生活中根本遇不到像小说里那样有情有趣的女性,平民男性就把这些诉求在小说中来实现。
4.3.1 男性中心主义观念
封建王朝的男权也体现在异类婚恋小说之中。男人在他们的恋情中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书中寒门子弟遇到困难时,往往就有异类美女出手搭救,不但给予书生金钱,甚至为其搭上性命,更多的是在灾难解除之后以身相许,与异类美女过一段富贵安逸的生活,这些异类美女虽然有着强大的神通,但她们仍然得以夫为天,她们的一切都献给男人。
4.3.2 男性视角下的情欲幻想
魏晋时期在思想上来说,是比较开放的。当时的文人大儒多主张:肉体的极致享乐,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快乐。《搜神记》卷七《贵游裸身》写到:
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伤讥,希世之士,耻不与焉。其中主张:及时行乐的人们认为人生苦短,死亡随时会临到,聪明人当及时行乐,不去求那些虚幻的名与利。
像当时的社会名流阮籍、刘伶主张今朝有酒今朝醉,糜竺王恺极尽奢侈之能事的奢靡生活与此类同。
魏晋时期虽然是水深火热的时代,但当时的人民可是非常热爱生活的,底层民众的求生欲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许多人主张韬光养晦。从道家学说中来说,禁止一切身体的过度消耗。要排除摧残生命的情欲的损耗与外物的刺激。嵇康强调,伤害人体健康的杀手有五个,提出“声色不去”命不久矣的论调。修身养性,心态平和是长寿之妙法巧宗,恰恰这对于纵欲者来说是万万做不到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决定着,穷书生是无法高攀世家大族的门槛的,他们只能生活在底层蚁族之间。久而久之,长期抑郁促使他们在沉默中爆发,将对情欲的渴望倾注在志怪小说里,现实中不能与贵女邂逅,那么就与异类美女来一场人妖恋,这一跨越门第阶层的文学臆想,大大满足了寒门学子对世家门阀的渴望。这些异类相对人类而言她们的地位是卑贱的,但她们美艳豪放,大大满足了男性在情欲方面的自尊心。
4.3.3 男性视角下的女子地位
魏晋时代的女性面对婚姻是有自主权的。在婚恋问题上,魏晋时期的女性也相对有较大的自由。受魏晋时代的社会环境影响,女性的伦理观念淡薄,大胆追求情爱,以致“然禁疏则.上宫有穿窬之男,网漏则桑中有奔随之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男性自觉社会地位比女性高,对女性只要亵玩而很少尊重,这一论点在前文有提到。在干宝的《搜神记》里男子地位是高于女性的,哪怕女主角是仙女下凡,她的功能也只是为男主服务的,不仅要对男子百依百顺,而且要从一而终,可见,魏晋时期的男性对女子的贞操是有执念的。还有众多称女子为“红颜祸水”的描写,这是千百年来男尊女卑地位的思想遗存。
封建礼教、父母之命的双重重压促使很多女性的人生以悲剧收场,魏晋时代、乃至稍后的南北朝流行的人鬼恋、人妖恋、人神恋的婚恋故事里,都透露着不可动摇的男尊女卑,这就决定了故事中的女主角的命运都是悲惨的。
结 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时期的异类婚恋又是志怪小说这顶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宝石,此类故事虽然语言简单朴素,但胜在奇诡。他们的创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愤怒与不满写进了志怪小说,其中自然也蕴含着当时的人们对自由婚恋行为的向往,然而这种理念哪里能够被当时封建自闭的封建礼制社会轻易接受。这种题材的志怪小说毫无疑问极大的补充了中国古代爱情小说,启发了后世。后来异类相恋题材的志怪小说愈加丰富。
同时,这一时期的异类婚恋志怪故事就像是当时现实社会的缩影,如果把其中想象的部分拿掉,这不正完美的体现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真实的社会在生活习性与社会向往吗?总之,这一时期的异类婚恋小说不仅是志怪小说最为璀璨的珠宝,也是人类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颗极为闪亮耀眼的明珠。
参 考 文 献
[1] 廖霞.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鬼”之论题研究综述[J].阅江学刊,2016(5).
[2] 黄海艳.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3(1).
[3] 程丽芳.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仙凡婚恋故事的类型及文化意蕴[J].学术交流,2010(11).
[4] 洪树华.魏晋南北朝志怪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的表现形态及其意蕴[J].宁夏大学学报,2010(2).
[5] 王兴芬.魏晋南北朝凡男与异类婚恋传说解读[J].北方论丛,2010(6).
[6] 洪树华.从魏晋南北朝志怪看巫术对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11(2).
[7] 朱春洁.人鬼恋与人妖恋小说不同结局的原因及意义——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为考察中心[J].蒲松龄研究,2020(2).
[8] 洪树华.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
[9] 张庆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 程丽芳.神仙思想与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致 谢
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在宝贵的大学时光里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遗憾。此毕业论文标志着我大学时代的终结,既是终结也是开始。每个阶段的终点也是起点,还记得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看着美丽的校园竟然激动的不知所措。四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了我大学阶段的资本,我深以我所在的大学为荣。初步进入大学的我还不能适应大学的节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一度沉迷于灯红酒绿的丰富生活,可是我发现那样的我并不快乐,大学并不是一个可以混吃等死的地方。如果我选择了和周围同学一样混日子的态度,终归有一天会自食恶果,想清楚之后我开始奋发图强。可大学啊,没有高中那么单纯了,除了学习还要应付很多其他的事情。并不聪敏的我常常把生活琐事搞得一塌糊涂,我深知我需要积攒生活的经验,我深知我还要继续学习。大学教会我的,不仅仅只有知识,还有很多其他难以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东西,还磨砺了我的品质,教会我永远不要随波逐流,教会我永远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教会我要永远保持善良尽量坦荡。一度我也和周围的同学一样放弃了自己,但我对自己说,再试一下吧。我对自己说,你的大学只有这一次啊,你的人生只有这一次啊。把自己变成想要的样子吧,你要为自己而活。如今,我在为自己而活。接下来的生活中我将时刻谨记珍贵的大学时光带给我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知识。论文的创作过程毫无疑问是非常痛苦的,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痛苦何来成长,最终的成品也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但受限于本人的能力不足,感谢给与我指导的老师和同学们,犹记得深夜里老师不知疲倦的谆谆教导,犹记得凌晨还在激烈讨论的室友,犹记得教室里分享小窍门的师兄师姐,感谢所有在我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也感谢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相遇即是缘分,相见已是不易。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658.html,